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证券市场基本法律法规》第四章证券市场典型违法违规行为及法律责任章节专项练习题库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401169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72 大小:43.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证券市场基本法律法规》第四章证券市场典型违法违规行为及法律责任章节专项练习题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证券市场基本法律法规》第四章证券市场典型违法违规行为及法律责任章节专项练习题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证券市场基本法律法规》第四章证券市场典型违法违规行为及法律责任章节专项练习题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证券市场基本法律法规》第四章证券市场典型违法违规行为及法律责任章节专项练习题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证券市场基本法律法规》第四章证券市场典型违法违规行为及法律责任章节专项练习题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证券市场基本法律法规》第四章证券市场典型违法违规行为及法律责任章节专项练习题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2页
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证券市场基本法律法规》第四章证券市场典型违法违规行为及法律责任章节专项练习题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2页
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证券市场基本法律法规》第四章证券市场典型违法违规行为及法律责任章节专项练习题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2页
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证券市场基本法律法规》第四章证券市场典型违法违规行为及法律责任章节专项练习题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2页
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证券市场基本法律法规》第四章证券市场典型违法违规行为及法律责任章节专项练习题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2页
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证券市场基本法律法规》第四章证券市场典型违法违规行为及法律责任章节专项练习题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2页
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证券市场基本法律法规》第四章证券市场典型违法违规行为及法律责任章节专项练习题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2页
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证券市场基本法律法规》第四章证券市场典型违法违规行为及法律责任章节专项练习题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2页
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证券市场基本法律法规》第四章证券市场典型违法违规行为及法律责任章节专项练习题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2页
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证券市场基本法律法规》第四章证券市场典型违法违规行为及法律责任章节专项练习题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2页
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证券市场基本法律法规》第四章证券市场典型违法违规行为及法律责任章节专项练习题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2页
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证券市场基本法律法规》第四章证券市场典型违法违规行为及法律责任章节专项练习题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2页
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证券市场基本法律法规》第四章证券市场典型违法违规行为及法律责任章节专项练习题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2页
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证券市场基本法律法规》第四章证券市场典型违法违规行为及法律责任章节专项练习题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2页
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证券市场基本法律法规》第四章证券市场典型违法违规行为及法律责任章节专项练习题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2页
亲,该文档总共7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证券市场基本法律法规》第四章证券市场典型违法违规行为及法律责任章节专项练习题库Word文件下载.docx

《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证券市场基本法律法规》第四章证券市场典型违法违规行为及法律责任章节专项练习题库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证券市场基本法律法规》第四章证券市场典型违法违规行为及法律责任章节专项练习题库Word文件下载.docx(7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证券市场基本法律法规》第四章证券市场典型违法违规行为及法律责任章节专项练习题库Word文件下载.docx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1)个人集资诈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应当依法予以刑事追诉,Ⅰ项符合;

(2)单位集资诈骗,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应当依法予以刑事追诉,Ⅱ项符合。

因此,Ⅰ、Ⅱ项符合题意、Ⅲ、Ⅳ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故本题选D选项。

[单选题]3、信息披露义务人未按照《证券法》规定报送有关报告或者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的法律责任中,错误的有(  )。

A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并处以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B责令改正

C给予警告

D处以五十万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A 

根据2020年3月1日起实施的新《证券法》第一百九十七条的规定,信息披露义务人未按照本法规定报送有关报告或者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五十万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并处以二十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发行人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组织、指使从事上述违法行为,或者隐瞒相关事项导致发生上述情形的,处以五十万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二十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信息披露义务人报送的报告或者披露的信息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一百万元以上一千万元以下的罚款;

发行人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组织、指使从事上述违法行为,或者隐瞒相关事项导致发生上述情形的,处以一百万元以上一千万元以下的罚款;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五十万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单选题]4、下列关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犯罪构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犯罪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

B犯罪主体不包括单位

C犯罪主观方面是故意

D犯罪客体是国家金融管理秩序

B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犯罪构成包括:

(1)犯罪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

(2)犯罪主观方面是故意;

(3)犯罪客体是国家金融管理秩序;

(4)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

故本题选B选项。

[单选题]5、一家公司发行股票、债券进行筹资,下列(  )行为构成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

A行为人在招股说明书、认股书、公司、企业债券募集办法中隐瞒重要事实或编造重大虚假内容,但尚未发行股票和公司、企业债券

B行为人因过失制作了虚假招股说明书、认股书、公司、企业债券募集办法,且已经发行股票和公司、企业债券

C行为人制作了虚假的招股说明书、认股书、公司、企业债券募集办法发行股票或者公司、企业债券,并达到数量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

D行为人制作并向社会发行了虚假招股说明书、认股书、公司、企业债券募集办法

本题考查对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的犯罪构成的理解与掌握。

主观方面:

本罪主观上只能是故意构成,过失不构成本罪。

即行为人明知自己所制作的拥股说明书、认股书、债券募集办法等不是对本公司状况或本次股票、债券发行状况的真实、准确、完整反映.仍然积极为之。

因而在本罪中行为人的罪过实质是欺诈募股或欺诈发行债券。

客观方面:

(1)行为人必须实施在招股说明书、认股书、公司、企业债券募集办法中隐瞒重要事实或编造重大虚假内容的行为。

(2)行为人必须既制作了虚假的上述文件,且已经发行股票和公司、企业债券的才构成本罪。

(3)行为人制作虚假招股说明书、认股书、公司、企业债券募集办法发行股票或者公司、企业债券的行为,必须达到一定严重,即达到“数量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才构成犯罪。

[单选题]6、(  )直接授意、指挥从事信息披露违法行为,或者隐瞒应当披露信息、不告知应当披露信息的,应当认定其指使从事信息披露违法行为。

A控股股东

B实际控制人

C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

D以上都不是

《信息披露违法行为行政责任认定规则》第十八条规定,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直接授意、指挥从事信息披露违法行为,或者隐瞒应当披露信息、不告知应当披露信息的,应当认定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指使从事信息披露违法行为。

[单选题]7、擅自改变公开发行证券募集资金用途的认定包括(  )。

①公司对公开发行股票所募集资金,必须按照招股说明书或者其他公开发行募集文件所列资金用途使用②改变资金用途,必须经股东大会做出决议③擅自改变用途未作纠正的,或者未经股东大会认可的,不得公开发行新股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

D①②

根据《证券法》第一百八十五条规定,发行人违反本法相关规定擅自改变公开发行证券募集资金用途的认定包括:

公司对公开发行股票所募集资金,必须按照招股说明书或者其他公开发行募集文件所列资金用途使用;

改变资金用途,必须经股东大会做出决议;

擅自改变用途未作纠正的,或者未经股东大会认可的,不得公开发行新股。

[单选题]8、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应予立案追诉的标准包括(  )。

Ⅰ.发行数额在500万元以上Ⅱ.伪造、变造国家机关公文、有效证明文件或者相关凭证、单据Ⅲ.利用募集的资金进行违法活动Ⅳ.转移或者隐瞒所募集资金

AⅡ、Ⅲ、Ⅳ

CⅠ、Ⅲ

DⅠ、Ⅱ、Ⅲ、Ⅳ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

(二)》规定,在招股说明书、认股书、公司、企业债券募集办法中隐瞒重要事实或者编造重大虚假内容,发行股票或者公司、企业债券,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1)发行数额在500万元以上的。

(2)伪造、变造国家公文、有效证明文件或相关凭证、单据的。

(3)利用募集的资金进行违法活动的。

(4)转移或者隐瞒所募集资金的。

(5)其他后果严重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形。

[单选题]9、某上市公司因信息系统故障,造成年报未在规定日期前发布,另外近期高级管理人员发生频繁更换,公司未及时披露该信息,造成公司股价异常波动,另外该公司A某利用职务之便,吸收公众存款数额达到30万元,另外使用诈骗手段集资数额达到5万元,下列选项说法错误的是(  )。

A该上市公司未披露重要信息,构成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

B该上市公司因信息系统故障,造成未按规定披露公司年报,不符合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的认定

CA某使用诈骗手段集资数额达到5万元,因性质恶劣,应予立案追诉

DA某利用职务之便,吸收公众存款达到30万元,应予立案追诉

考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

(二)》第四十九条规定,个人集资诈骗,数额达到10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单选题]10、按照《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

(二)》第六条规定,有关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的刑事立案追诉标准,以下选项涉嫌的情形中,不应予立案追诉的是(  )。

A造成股东、债权人或其他人直接经济损失数额累计在100万元的

B虚增或者虚减资产达到当期披露的资产总额的20%的

C虚增或者虚减资产达到当期披露的利润总额的40%的

D未按照规定披露的重大诉讼、仲裁、担保、关联交易或者其他重大事项所涉及的数额或者连续12个月的累计数额占净资产60%

考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

(二)》第六条的规定,虚增或者虚减资产达到当前披露的资产总额30%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单选题]11、下列说法中,属于《刑法》中关于证券犯罪的规定的是(  )。

Ⅰ.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Ⅱ.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Ⅲ.操纵证券市场罪Ⅳ.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罪

AⅠ、Ⅱ、Ⅲ、Ⅳ

CⅡ、Ⅲ、Ⅳ

DⅠ、Ⅲ

本题考查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犯罪。

《刑法》及修正案关于证券犯罪主要有:

(1)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Ⅰ项符合;

(2)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罪,Ⅳ项符合;

(3)非法发行股票和公司、企业债券罪;

(4)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Ⅱ项符合;

(5)编造并传播影响证券交易虚假信息罪、诱骗他人买卖证券罪;

(6)操纵证券市场罪,Ⅲ项符合。

综上所述,Ⅰ、Ⅱ、Ⅲ、Ⅳ项均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选项。

[单选题]12、按照《证券法》的规定,下列情形,属于公开发行证券的是(  )。

A向特定对象发行证券累计未超过200人

B向特定对象发行证券累计210人,其中不包含依法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员工人数

C向特定对象发行证券累计210人,其中包含依法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员工20人

D向特定对象发行证券的

根据2020年3月1日起实施的新《证券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公开发行证券:

(1)向不特定对象发行证券的;

(2)向特定对象发行证券累计超过200人的,但依法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员工人数不计算在内(3)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发行行为。

[单选题]13、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筹集的资金可用于(  )。

A非生产性支出

B生产性支出

C弥补亏损

D核准之外的用途

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筹集的资金,必须用于核准的用途,不得用于弥补亏损和非生产性支出。

[单选题]14、按照《证券法》的规定,关于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行政责任的具体承担方式理解错误的是(  )。

A发行人、上市公司或者其他信息披露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披露信息,或者披露的信息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给予警告,并处以3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

B发行人、上市公司或者其他信息披露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报送有关报告,或者报送的报告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30万以上60万元以下的罚款

C收购人未按照规定履行上市公司收购的公告、发出收购要约等义务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

D收购人未按照规定履行上市公司收购的公告、发出收购要约等义务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并处以30万元以上60万元以下的罚款

本题考查《证券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的规定,收购人未按照本法规定履行上市公司收购的公告、发出收购要约义务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5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罚款。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并处以2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的罚款。

[单选题]15、以下行为中,认定为不予行政处罚考虑的情形有(  )。

A当事人对认定的信息披露违法事项提出具体异议记载于董事会、监事会、公司办公会会议记录等,并在上述会议中投反对票的

B当事人在信息披露违法事实所涉及期间,由于不可抗力、失去人身自由等无法正常履行职责的

C对公司信息披露违法行为不负有主要责任的人员在公司信息披露违法行为发生后及时向公司和证券交易所、证券监管机构报告的

D以上都是

认定为不予行政处罚考虑的情形包括:

①当事人对认定的信息披露违法事项提出具体异议记载于董事会、监事会、公司办公会会议记录等,并在上述会议中投反对票的;

②当事人在信息披露违法事实所涉及期间,由于不可抗力、失去人身自由等无法正常履行职责的;

③对公司信息披露违法行为不负有主要责任的人员在公司信息披露违法行为发生后及时向公司和证券交易所、证券监管机构报告的;

④其他需要考虑的情形。

[单选题]16、下列关于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的犯罪与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的犯罪,理解正确的是(  )。

A因为个人缺乏公信力,所以自然人不会成为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与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的主体

B因公司发布了虚假招股说明书、认股书、公司、企业债券募集办法,造成市场异常波动,构成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

C对擅自公开或者变相公开发行证券设立的公司,由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的机构或者部门会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取缔

D未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向社会发行、以转让股权等方式变相发行股票或者公司、企业债券的,构成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

选项A,构成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的犯罪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

构成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的犯罪主体主要是单位,自然人在一定条件下也能成为犯罪主体。

选项B,公司必须是既制作了虚假的招股说明书、认股书、公司、企业债券募集办法,发行了股票和公司、企业债券,且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即达到“数量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

选项D,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构成犯罪的,以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定罪处罚。

[单选题]17、关于擅自改变公开发行证券募集资金用途的认定,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

A公司对于公开发行债券所募集的资金,必须用于核准的用途;

公开发行股票所募集的资金,则可以用于公司生产经营活动

B公司改变招股说明书所列资金用途的,必须经过股东大会做出决议

C公司发行债券募集的资金,可以用于弥补亏损和非生产性支出

D发行公司债券筹集的资金,用于非核准用途的,不得再次发行公司债券

选项A,公司对于公开发行股票所募集的资金,必须按照招股说明书所列资金用途。

改变招股说明书所列资金用途的,必须经过股东大会做出决议。

选项C、D,公开发行债券所募集的资金,必须用于核准的用途,不得用于弥补亏损和非生产性支出。

违反该规定,不得再次发行公司债券。

[单选题]18、按照《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

(二)》第五条规定,公司因欺诈发行股票、债券,(  )情形应予立案追溯。

①利用募集的资金从事公司活动的②发行数额达到300万元的③转移或者隐瞒所募集资金的④伪造、变造国家机关公文、有效证明文件或者相关凭证、单据的

A①②

B②④

D③④

本题考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

(二)》第五条规定。

欺诈发行股票、证券案,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1)发行数额在500万元以上的;

(2)伪造、变造国家机关公文、有效证明文件或者相关凭证、单据的;

(3)利用募集的资金进行违法活动的;

(4)转移或者隐瞒所募集资金的;

(5)其他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形。

[单选题]19、按照《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处以(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  )万元以上(  )万元以下罚金。

①2②3③20④30

B①②④

C②②④

D②①③

本题考查《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处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

[单选题]20、按照中国证监会《信息披露违法行为行政责任认定规则》的规定,下列选项中符合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考虑的情形有(  )。

A在获悉公司信息披露违法后,向公司有关主管人员或者公司上级主管提出质疑并采取了适当措施的

B在信息披露违法行为被发现后,及时主动要求公司采取纠正措施或者向证券监管机构报告的

C当事人在信息披露违法事实所涉及期间,由于不可抗力、失去人身自由等无法正常履行职责的

D在信息披露违法案件中变造、隐瞒、毁灭证据,或者提供伪证,妨碍调查的

选项B:

考查《信息披露违法行为行政责任认定规则》第二十条规定。

在信息披露违法行为被发现前,及时主动要求公司采取纠正措施或者向证券监管机构报告的。

选项C:

考查《信息披露违法行为行政责任认定规则》第二十一条规定。

当事人在信息披露违法事实所涉及期间,由于不可抗力、失去人身自由等无法正常履行职责的,不予行政处罚考虑。

选项D:

考查《信息披露违法行为行政责任认定规则》第二十三条规定。

在信息披露违法案件中变造、隐瞒、毁灭证据,或者提供伪证,妨碍调查的,应当从重处罚。

[单选题]21、在(  )中,隐瞒重要事实或者编造重大虚假内容发行股票或者企业债券,数额巨大、后果严重的,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构成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

Ⅰ.招股说明书Ⅱ.财务会计报告Ⅲ.发行保荐书Ⅳ.企业债券募集办法

AⅡ、Ⅲ

BⅠ、Ⅳ

CⅠ、Ⅱ

DⅢ、Ⅳ

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的犯罪构成的客观要件之一是行为人必须实施在招股说明书、认股书、公司、企业债券募集办法中隐瞒重要事实或者编造重大虚假内容的行为。

[单选题]2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规定,下列关于发行人擅自改变公开发行证券募集资金用途的后果说法正确的有(  )。

Ⅰ.责令改正Ⅱ.处以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Ⅲ.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并处以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Ⅳ.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并处以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AⅡ、Ⅳ

BⅠ、Ⅲ

DⅠ、Ⅳ

根据2020年3月1日起实施的新《证券法》第一百八十五条的规定,发行人违反本法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的规定擅自改变公开发行证券所募集资金的用途的,责令改正,处以五十万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并处以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发行人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从事或者组织、指使从事前款违法行为的,给予警告,并处以五十万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单选题]23、信息披露义务人报送的报告或者披露的信息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  )的罚款。

A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

B五十万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

C一百万元以上一千万元以下

D二百万元以上二千万元以下

[单选题]24、下列属于擅自公开发行或者变相公开发行证券的情形包括(  )。

Ⅰ.未经中国证监会或者国务院授权部门核准,采用广告、广播、说明会等方式向社会公众发行的Ⅱ.未经中国证监会或者国务院授权部门核准,向特定对象转让股票,转让后公司股东累计超过300人Ⅲ.采用电话、短信、信函等方式向超过300人发行Ⅳ.公司股东自行或委托他人以公开方式向社会公众转让股票

BⅢ、Ⅳ

CⅠ、Ⅱ、Ⅳ

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后股东累计不超过200人的,为非公开发行。

非公开发行股票及其股权转让,不得采用广告、公告、广播、电话、传真、信函、推介会、说明会、网络、短信、公开劝诱等公开方式或变相公开方式向社会公众发行。

严禁任何公司股东自行或委托他人以公开方式向社会公众转让股票。

向特定对象转让股票,未依法报经中国证监会核准的,转让后,公司股东累计不得超过200人。

[单选题]25、发行人在其公告的证券发行文件中隐瞒重要事实或者编造重大虚假内容的情况中,以下相关处罚正确的是(  )①尚未发行证券的,处以二百万元以上二千万元以下的罚款②已经发行证券的,处以非法所募资金金额百分之十以上一倍以下的罚款③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一百万元以上一千万元以下的罚款

B①②

D②③

根据2020年3月1日起实施的新《证券法》第一百八十一条的规定,发行人在其公告的证券发行文件中隐瞒重要事实或者编造重大虚假内容,尚未发行证券的,处以二百万元以上二千万元以下的罚款;

已经发行证券的,处以非法所募资金金额百分之十以上一倍以下的罚款。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一百万元以上一千万元以下的罚款。

发行人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组织、指使从事前款违法行为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百分之十以上一倍以下的罚款;

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二千万元的,处以二百万元以上二千万元以下的罚款。

[单选题]26、下列关于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的构成特征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Ⅰ.本罪侵犯的客体只包含国家对证券市场的管理制度Ⅱ.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公司向股东和社会公众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严重损害股东或者其他人利益的行为Ⅲ.本罪在主观方面只能由故意构成,过失不构成本罪Ⅳ.本罪的主体是特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