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词和辛词之比较分析(正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苏词和辛词之比较分析(正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词和辛词之比较分析(正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苏轼的思想特点是主儒术而不迂腐,参佛老而不沉溺。
儒家的忠君爱民,道家的因任自然,佛家的自我解脱都在不同的时候起着不同的作用,共同维护着苏轼的完整人生。
苏轼的性格也有两重性:
一方面他是一个耿介正直,坦率真挚,宁失其意不失其正的人,故性格中有极认真极执着的一面;
另一方面他又是一个随缘自适,处逆如顺的人,故性格中又有极随便、极通脱、极放达的一面,这对他的词风影响很大。
以最著名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为例,就这首词而言,前面表现了积极用世的儒家思想,而结尾回归道家的豪迈旷达超然物外。
(二)辛弃疾的思想特点正因为他经历了许多世事沧桑,积蓄了太多太深的苦闷,深知人生的无奈,才“欲说还休”。
鉴于此,他只能在恬静的田园乡村中为自己的感情寻找寄遇、抚慰,因为他受老庄思想影响很深,在他的思想中有更为深沉的现实,不可能归之于旷达。
以《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为例: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别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这首词并不意味着辛弃疾悲愤的心随着年岁的增长与生活的闲适而淡化,这只是一时的忘情,也是悲愤的另一种表现。
就二者词的创作成就而言,东坡豪放词稍逊稼轩。
在文学史上,苏轼一直被看作是豪放派词的创始人,但纵观他的词作,真正属于豪放一派的词在数量上并不多见,许多词最终只是旷达一派,如词作《夜归临皋》: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谷纹平。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而辛弃疾是豪放派词的集大成者,比之苏轼,辛词更生动、更突兀,有时笔墨酣畅,气势飞舞,那是苏词里没有的豪放之气。
如其《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
二、个性之比较
苏、辛词中展现的个性不同。
苏轼天性忠爱,自如畅达;
辛弃疾气势沉雄,豪壮悲愤。
苏轼词风旷达,辛弃疾词风豪健。
苏轼是文人,辛弃疾是文人加英雄(偏重于英雄气)。
文人气质“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的多愁善感和英雄豪杰“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万丈豪情均表露无遗。
苏轼把如画的江山和气宇轩昂的英雄叠加在一起,以景衬人,山水壮丽,英雄俊朗。
辛弃疾历数了孙权、刘裕、刘义隆、廉颇等诸多英雄好汉的成败旧事,写出了自己对国事的关注和自己怀才不遇的不平。
苏轼的豪放是很洒脱的,是个性使然。
因为苏轼是一个很达观的文人,虽然他的政治生涯一直很不顺达,但是他的学问他的个性,使他始终能够很洒脱很轻松的看待生命中的挫折和不满意,所以苏轼的豪放是从心里自然而然的一种流露,给人的感觉是飘逸和洒脱,如行云流水。
但是辛弃疾的豪放给人的是壮烈是沉郁,因为辛弃疾本身就是一个很传奇的词人,他最大的愿望是收复北方失地。
但是南宋是一个懦弱的王朝,大部分当权者是主张苟且偷安的主和派,毫无疑问,辛老先生的主战肯定会得罪当权者。
他英雄一样直爽的性格,使他的愿望一直不能够实现,所以在他的作品里就自然充满了一种冲天的豪放感觉,弥漫着一个爱国战士的悲壮和激情。
可是,他的不受重用又导致他的失意,这就在豪放之外多了一些杜甫似的沉郁。
总起来看,苏轼的豪放是达观者的风采轻松而迷人,辛弃疾的豪放是壮志难酬的悲壮之音,沉郁而震撼人心。
三、题材内容之比较
二人都善于写景、写人、写怀古隐逸之情,但在处理方法上有所不同,苏词偏旷达之情,辛词偏向豪放之情。
(一)在写人方面。
苏轼写叱咤风云的豪壮之士是少数,更多的是有疏狂异趣特点的形象,达士、隐士、居士、酒徒、迁客等形象都是作者自己的写照,既有“坡仙风采”,如《念奴娇·
赤壁怀古》“大江东去”中的“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又有《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老夫聊发少年狂”等词句都明显带有旷达色彩。
辛词也刻画一些达士形象,如“醉扶怪石看飞泉”,但这不是代表。
那些意气风发、壮怀激烈的壮伟形象,如金戈铁马、气吞山河的刘裕,“坐断东南战未休”的孙权,还有大禹、刘邦、诸葛亮等,他们身上洋溢着惊天动地的、生龙活虎的非凡豪壮气概,这些才是作者功业理想的人格化形象。
(二)在写景方面。
苏词写清风流水、疏云淡雨、青山碧水等,清旷古淡悠远静洁雅致,体现了清空的境界,其中蕴含着作者对人生的体验和感悟,作者也以此作为表达超脱、旷达之情的载体。
辛词则只在农村词中表达一些清旷闲适之情,而且不代表辛弃疾的个性特点,那些带有飞动色彩、峥嵘气象的景色才是他的主要内容,奔腾飞动的气势表达出了词人豪迈、悲壮的情怀。
(三)在怀古方面。
苏词追怀古人古事,不是引为知己、同调,而是借其境遇表达对人生的看法。
例如,他把周瑜刻画的雄姿英发,但最终“人生如梦”,一切荣辱功过都成为过眼云烟。
作者用超脱的态度对待人和事,用“古今如梦”、“人生如寄”来否定执着于人生的态度,以超脱现实的苦难。
辛词则引古人之同调、知己,在悲慨古人的同时悲自己的境遇,借古言今,与古人同命运、共悲戚,并最终落脚于对现实的批判和讽刺。
(四)在隐逸方面。
苏轼对此是真切向往,以忘却人间不平、现实苦难。
他写这类词,实际上是他实现旷达、超脱的途径。
辛弃疾却不甘隐居,二十年的闲居是其受政治冷遇打击后的无奈之举,写词聊以达观,用曲笔写挫折中的进取和抗争,以求心理平衡,表现了辛弃疾对现实的投入和执着,表达了豪壮之情。
除此之外,苏轼倡导“以诗为词”,也以诗的手法入词,但其笔下诗、词界限仍很明显,诗全方位的反映了北宋社会的生活,词的内容则狭窄的多;
辛弃疾则“以文为词”、“以诗如文”,诗、文中所写的内容,在词中也都写了。
所以“无事不可录,无一不可言”的话放在辛弃疾的身上更加准确些。
苏轼的词倾向于从痛苦中求超拔、求解脱,跨越现实的黑暗去追寻理想的光明;
而辛弃疾的词则更多地表现了对于现实的苦恨执著和挣扎奋斗,表现了悲愤的呼喊和火一样燃烧的激情。
四、表现手法之比较
二人都有意提高词体地位,苏轼“自是一家”,辛弃疾“如诗如文”,他们把诗文丰富的表现手法都移植到词创当中,体现了对词的高度看待。
(一)总的风格基调。
苏轼以清空之笔表达旷达之情,首开豪放词风,他在文坛上有高名而政治上无高位,仕途坎坷,人生际遇多有不幸,他是以文鸣世的士大夫,书写超然的人生态度;
辛弃疾则用真情实感写词,描写更多的是博大、飞动的景色,悲壮沉郁的人物,并借以写自身的坎坷境遇、理想落空的痛苦情怀,悲壮沉郁,悲慨凄凉。
(二)艺术手法各见其长。
前人论及苏轼的词,是“以诗为词”。
宋人陈师道评论苏轼词的一段脍炙人口的名言:
“退之以文为诗,子瞻以诗为词,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
”②那么,何谓“要非本色”呢?
有人这样评述:
“词之为体,要渺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苏词有诗化的倾向,使词的审美价值上升到崇高的境界。
生动的景物描写生成雄宏壮阔的画面,所能宣泄的激情与义愤,往往以不可遏阻之势表现理想与抱负,以及理想与抱负难以实现的怅惘,也显得那么自然与雄放。
放逸旷达的胸襟与超越的时空观所体验的人生,常常表现出哲理式的感悟。
这种渗透人生感悟的情愫,从激越的冲动终归于深沉的平静。
华丽典雅而又高傲不羁的语言风格,以及其背后所隐藏的佛老思想,使其本来故作矜持的态度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大度。
把喧哗与骚动的人生看作一场大梦的喟叹,超重低音的穿越,打破时空的樊篱,与遥远的圣哲一起,在宇宙中共鸣。
而论及辛弃疾,是“以文为词”。
程千帆先生的《辛词初论》指出:
“内容的扩大是辛词的主要特征之一。
这是继苏词之后又一次的更彻底的扩大。
我们说苏轼是‘以诗为词’,我们同样可以说,辛弃疾是‘以文为词’。
到了这位作家手里,才算是将一切樊笼都打破了。
”辛词有散文化的意境,这种笔法有利于表现散乱的心灵。
以炽热的政治情感与崇高的政治理想来拥抱人生,豪爽的英雄本色常常企图与历史上的众英雄相认同。
关注社会现实,往往以时代的歌手自居;
执着的爱国热忱与壮志难酬的忧愤悲情相交织,使其内心痛苦不已。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诘问与感喟,使人产生几多悲凉之感。
田园风光所能慰藉的苍凉老境,其温度毕竟还是有限的。
典故所能表达的文化底蕴与口语化的鲜活话语所包装的鲜活而又坚持的思想,以及以后意义的坚持,以及以后的再坚持,是其人生最彻底的悲剧。
至于意象的奔腾耸峙所呈现的阔大境界,只能看作一种故作深沉的虚张声势罢了。
(三)形象塑造各有特色。
辛词的艺术成就突出的一点表现在对爱国形象的塑造,这在苏轼的词中是没有的。
不过,我们不能埋怨苏轼,因为这是由特定的时代造成的。
辛弃疾这类词大气磅礴、气吞山河,写景状物神采飞动,又善于想象,结构上起伏跌宕、跳跃变化,词的分片程序等常被打破。
如《贺新郎》。
(四)引经用典轻重有别。
苏词中虽然也有用典的例子,但词到了辛弃疾,才开始运用大量的典故,以托古喻今。
用典虽有“掉书袋”之嫌,却增强了词的表现力,有了一种历史的厚度。
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就这首词而言,有六处用典:
①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②人道寄奴曾住;
③元嘉草草;
④封狼居胥;
⑤佛狸祠下;
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这些典故,以古论今,蕴涵丰富,贴切巧妙,没有一点儿斧凿的痕迹,而且将词人对南宋朝廷的不满和怀才不遇的感慨,反复渲染、反复咏叹,余味悠长,令人动容,感人弥深。
五、心境之比较
二者都有内在的感悟之心,艺术修养全面深厚,且都有建功立业的理想抱负,但二人在对待事物态度上的处理方法却不同。
(一)苏轼
1.苏轼常以旷达的胸襟和超越的人生观来体验人生,表现出了哲理式的感悟,追求从痛苦中求超脱,在现实的黑暗中去寻找理想的光明。
他的词中,虽然也有对生命的激情、对人生的不平,但这激情和不平往往被词人用自己冷静和理智的乐观精神所压制,表现出来的往往是超脱和宁静。
从东坡的《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可以看出,虽然词人也有着“亲射虎,看孙郎”“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情壮志,但那也是在“酒酣胸胆尚开张”的时候抒发的一时豪情,过后留下的仍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的淡淡忧伤。
这是一个仕途坎坷,却还努力让自己乐观、积极的封建士大夫的内心表达。
2.忘掉自我,返归自然,把自己有限的生命融入自然,使之在无限的自然中得到永恒,也使自己的人生痛楚升华为动力,将之融入文学创作中。
他追求的是诗书事业,是文人政治上的功名。
3.苏轼三贬,贬地越来越远,生活越来越苦,年龄越来越老,但他却并没有因此而一蹶不振、没有被打垮,相反他的心境越来越旷达。
苏轼一生仕途多坎坷,命运多舛,屡受群小猜疑、嫉恨、排挤。
长期外放,流落他乡,但是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追求,没有失去对生活的火热激情,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就在最失意的外放为地方官的时候,他还是能够做到为民谋利益,乐观、积极的生活。
(二)辛弃疾
1.具有崇高的理想和强烈的使命感,坚定的进取精神和执着的人生信念。
他对于自己的境遇无法释怀,始终不能摆脱现实的痛苦。
岁月蹉跎,壮志难酬让他渴望铲除现实中的黑暗,在痛苦中热烈的追求。
2.词常表现出更深广的社会忧患意识,抒发着个体人生的苦闷,表现出了悲愤的呼喊以及火一般的热情。
相对于苏轼而言,更多的体现出的是英雄的豪情和壮士的悲愤。
因此,稼轩词的主观情感浓烈、理念执着,表现出了对社会现实和个体人生难解的忧虑。
稼轩有着“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破阵子》)的豪情壮志,但有时也用“夜半狂歌悲风起,听铮铮、阵马檐间铁。
南共北,正分裂!
”、“将军百战声名裂。
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
”(《贺新郎》)这样深刻内心描绘,表现出他对现实的悲怨心声,震撼了读者的心。
3.对在战场上成就功名有着巨大的向往。
无论遭受什么打击,遭遇什么样的磨难,他对理想的追求始终没有放弃。
虽然有许多时光在田园中度过,但他的心一刻也没有离开政治和军事,他的隐居是被迫的。
他追求的是弓马事业,是军事和政治上的功勋,是英雄所肩负的民族独立统一大业。
所以,苏轼对生活的乐观,对理想的热烈追求,使他的词动荡跳跃、慷慨激昂、铿锵作响。
而辛弃疾对于国仇家恨的深深思量使他的词忧思悲壮、沉郁苍凉,表现出了现实和人生的强烈冲突。
“苏其殆仙”,“辛犹人境”,正说出了他们对于内心世界拓展的差别。
六、结束语
苏轼是豪放词派的开山鼻祖,辛弃疾将之发扬光大,将宋词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苏轼提高了词的品格,丰富了词的题材,扩大了词的境界,改变了词的风格,他的词以豪放为主,风格多样。
辛弃疾的词以慷慨激怆、悲凉况郁为主,又风格多样,豪放与婉约词交融,词的意境宏阔,充满英雄主义气概,想象奇伟,夸张大胆,气势飞动。
苏轼与辛弃疾时代相隔久远,但他们的词风却有所传承。
他们俩人都具有积极乐观开朗的人生观,然而毕竟他们所处的时代和政治特点有所不同,他们的词作就显示了不同的个性。
二人在文学史上都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痕迹,他们的作品中包含着他们的思想感情,他们的作品值得我们进一步的探讨和揣摩。
注释:
[1]陈师道.后山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版.第214页。
[2]王国维.人间词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1页。
参考文献:
[1]王水照、朱刚.苏轼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
[2]朱德才.辛弃疾词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3月.
[3]刘扬忠.唐宋词流派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8月.
[4]王兆鹏.唐宋词史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1月.
[5]刘后村.辛稼轩词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3月.
[6]苏轼.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11月.
[7]辛弃疾.辛弃疾词鉴赏.齐鲁书社.1986年12月.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