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村关工委典型材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403385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村关工委典型材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某村关工委典型材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某村关工委典型材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某村关工委典型材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某村关工委典型材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某村关工委典型材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某村关工委典型材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村关工委典型材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某村关工委典型材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村关工委典型材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某村关工委典型材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新班子成立以后,面对村上的落后状况,村党支部一方面积极争取驻村工作队和上级政府的支持,另一方面采取多种方式争取社会各界的资助。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以刘宜森为主的两委一班人四处奔走,先后筹资25万元硬化了村内主要干道,筹资15万元修建了村“两委”办公室、老年人活动室、青年活动室、文化阅览室,投资3万余元铺设了地埋线,投资5万元打了甜水井,安装了健身器材,架起了路灯。

  群众的基本生活条件解决以后,村党支部认识到:

要想持续发展必须先解决村民的思想意识和民风问题。

于是该村无论在大会还是小会上,经常对两委成员和党员、代表进行教育,同时利用广播、标语、黑板报等形式对群众进行教育。

为了营造更加浓厚的文化氛围,该村在村主干道两侧分别制作了“文化墙”和“民心墙”,分别用“和谐篇”、“法制篇”、“发展篇”、“孝文化篇”等一幅幅生动的漫画、故事,大力宣传传统美德,弘扬正气,是和谐、孝悌、法制、发展等观念深入人心。

  工作过程中,该村充分注意发挥五老人员积极性,将五老人员吸收进村老年协会,在村老年协会的基础上成立了村红白理事会。

老年协会除组织村老年人自娱自乐外,大部分精力放在了调解邻里纠纷、教育青年和协助村上做好环境卫生上。

该村充分发挥老年协会成员辈份长、威信高、容易服人的优势,在调解纠纷的同时大力宣传法律知识和传统美德。

老年协会经常采取拉家常、谈心、座谈会等形式,不经意间使当事双方明白了许多道理,做到化干戈为玉帛,不但消除了不和谐因素,更提高了村民的素质。

  针对村上普遍存在的婆媳关系不好相处,刘大召村每年都要开展“好媳妇”、“好公婆”评比,通过评比和公开的方式,正面引导婆媳之间互相理解、尊重,营造和谐的婆媳关系。

  同时,为了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改变村民赌博的陋习,村上多方筹资安装了健身器材、建立了青年活动室、老年活动室,并将村内原来的烂泥塘进行改造,修建了休闲小亭。

现在每到夜晚,村民就会聚集在村委会门前,有跳健身舞的,有下象棋的,有打太极拳的,有散步的,村民的文化生活极大地丰富,基本杜绝了赌博现象的发生。

  刘大召村十分重视未成年人的思想教育工作,依托青年活动室、阅览室、老年协会成立了专门的青少年德育基地。

为了及时掌握村上未成年学生在校的表现,村上与学校签订协议书,要求学校要将学生在校的表现及时通报到村委会,村委会将学生在村上的表现及时通报学校,发现学生有不良行为倾向的及时通过老年协会、党支部、村委会、家庭进行矫正,从而织就了家庭、社会、学校全方位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防护网。

  青年农民的健康成长和勤劳致富同样是刘大召村所关注的。

村两委经常邀请上级有关部门到村上举办各种培训班,讲授致富技术,现场指导群众生产。

在村党支部的帮助和支持下,刘大召村初步形成了以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导的产业。

致富女能手李利创办的面条加工厂目前年产值已达到2000万元,解决了80多名青年农民的就业问题。

  关心下一代还体现在对青年弱势群体的关心和救助上。

2008年3月日,村党支部书记刘宜森得知本村青年杨*因车祸住院,其父为筹措医疗费准备将家里的房子卖掉时,为其组织了一场捐款仪式。

刘宜森带头捐了600元,其他村民你50元,他100元……,现场140人共捐款9955元。

  当问及刘宜森对捐款事件怎么看时,刘宜森回答,“自己都被村民感动了,想不到我们刘大召的村民有这么高的素质,以后干工作更有信心了。

”确实这样,近几年来,刘大召村不但村内环境美了,人心齐了,风气正了,村民的综合素质提高了,积极向上的氛围浓了,这和该村常年坚持的思想教育和文化建设是分不开的,和村上推行的以人为本关爱兴村是分不开的。

  民乐镇罗政村位于XX市北部,离北流城区约9公里。

全村共有村民593产,2761人,共有水田面积53亩,山坡地1530亩。

1999年以前,该村还是一个经济薄弱的落后村,是民乐17个村中唯一没有办公楼的村,而且村里到处污水横流、臭气冲天,环境很差,村民的精神面貌就更不用说了。

而今的罗政村则是另一翻景象:

一幢幢新颖美观的楼房掩映在郁郁葱葱的果树丛中,一条条整洁干净的水泥道路延伸向村庄的各家各户门前,一个个环境幽雅的农家庭院里花果飘香,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整洁优美的休闲场所,使村民们感觉到和城里没什么两样。

2005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270元,比全市平均高出477元。

罗政村先后被定为区、市、县三级生态文明示范村,2005年又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罗政村在短短几年里,迅速崛起,成为远近闻名的先进村、富裕村,他们的一些做法对指导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明晰思路,培育四大农业主导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走进罗政村,很容易就感觉到该村的农业主导产业非常明显,符合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的要求。

1999年5月,罗政村在通过选举产生的新“两委”班子领导,着力发展四大农业产业,引领农村经济发展。

一是发展水果苗木生产。

全村建设了800多亩的优质水果苗圃,近几年每年销售苗木300万株以上,产值500多万元。

二是以发展优质龙眼为主的水果业。

目前全村共有大小果场560多个,面积1500多亩。

水果生产为村民带来了滚滚财源,村民罗承钧承包了35亩山场种植龙眼,年收入超过7万元。

三是扩大传统的米粉加工业。

全村共有米粉加工厂个,年加工米粉1752多吨。

四是发展高效养殖业。

特别是小水体的名优水产养殖,全村养殖面积达60多亩,村民陈善荣养殖本地塘角鱼0.8亩,年产值达10600多元。

在四大产业的支撑下,几年来罗政村农民收入增长一年一大步,农民生活不断改善,全村家家产户都有电视机,73%的农产安装了闭路电视,81%的农户有固定电话或移动电话,平均每户有1辆以上摩托车。

呈现出富裕农村的新面貌。

二、以生态家园建设为纽带,改变了农村生活方式。

村容整洁是罗政村的又一特点,真实反映了新农村环境建设的新风貌。

几年来,该村以沼气池建设为切入点,大力开展“五改十化”和创建生态富民活动,对农村住宅、厨房、厕所、猪栏、用水乃至庭院美化绿化、道路硬化等生活环境进行综合治理和改造。

到目前为止,全村己建成生态沼气池518座,占总产数的90%,改水520产,占总户数91%,改厕490户,占总户数83%,建成生态家园186户,建成风格各异的楼房6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脏、乱、差现象,也激发了村民对优美生活环境的向往,村里十几个六、七十岁的老人,自发组成村环卫队,每天义务打扫村里的公共卫生,在他们的影响下,村民们渐渐克服了乱扔、乱倒垃圾的陋习。

生态家园建设不但美化了村容村貌,还促进了农业产业的发展。

村民陈善涛家原来单纯搞米粉加工,建设了两座沼气池后,养了近百头肉猪,米粉加工后的废料用来喂猪,猪粪成为沼气的发酵原料,沼液、沼渣又是果树最好的有机肥,通过“沼气一养殖一种植”这一模式,经济效益更加显著了。

三、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抓好基础设施建设。

几年来,该村多渠道筹集资金,组织村民义务投工投劳,积极开展全村道路硬化等公益事业建设,为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探索了一条有效途径。

生活富裕起来的罗政村民,体现出了对美好生产生活环境的追求与渴望,对村里公益活动捐资、投劳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据不完全统计,罗政村群众为公益事业义务投工投劳达15万工日、筹集资金102万元,还有其它物资一大批。

此外,该村还积极争取财政土地综合治理项目的支持,由项目投资600多万元,村民义务投劳,搞好全村800多亩的农田的基础设施建设,使该村原来容易受淹的农田变成了排灌条件良好的优质农田。

四、以文化广场为载体,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该村建设了一个占地10多亩的村文体广场,在广场周边种满了树木、花草,还建起一个独具特色的诗画廊,使文化广场成为村民娱乐、休闲、信息交流的主要场所。

通过广场这一平台,罗政村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村民自发组建成了龙狮队、秧歌队、田尺队、篮球队等文艺团体,经常在市内进行表演和交流,有效地促进了该村的精神文明建设,邻里和睦,团结互助,民风淳朴,无“黄、赌、毒、封建迷信”等现象,以往农历“二月二”带有迷信色彩的“菩萨节”变成了宣扬健康文化的罗政文化艺术节。

  “双联”行动开展以来,市政府办公室积极行动起来,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精心组织,坚持不懈的开展解民忧、济民困、帮民富活动,做到了既“联事”又“连心”,用真心换真情,用事实赢民心,让群众更多的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

  一、夯基础,共建“双联”之路。

为了扎扎实实的开展好“双联”工作,市政府办公室重视加强机构建设。

成立了联系焦家庄乡“双联”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和市政府办公室“双联”行动领导小组,并设立了专门的办公室,加挂了牌子,抽调了人员,配备了设备,确定了分管领导,明确了工作任务,为开展好“双联”行动奠定了基础。

  重视加强制度建设。

研究制定了联系焦家庄乡领导小组例会制度、联系报告制度、信息报送制度等,并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为开展好”双联”行动提供了保障。

  重视加强规范化建设。

进村入户合理安排,每次统一组织进村入户,市政府办公室总是认真准备,精心安排,努力做到“三有两不”,即:

有计划、有目的、有任务、有要求,不虚行、不扰民。

行动开展以来,三次统一组织干部职工进村入户,均收到了良好效果。

常规工作有序开展,行动开展以来,市政府办公室根据人员变动,及时调整联户人员、认真组织帮联双方进行对接、积极督促制定帮扶工作计划,坚持签订帮扶目标责任书,主动了解民情民意,切实加强与乡村和各联村单位的沟通联系,有步骤、有计划的开展各项工作,使”双联行”动步入正常化轨道。

档案资料管理整齐规范。

建立健全了干部职工进村入户工作台账、各类文件资料、报表表册。

作为牵头单位,及时收集整理市直各联村单位相关文件资料,做到了档案管理规范、全面。

为了帮助联系户收集资料,市政府办公室专门购买和印制了“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资料盒,发放给每个联系户,并帮助完善了相关资料。

  二、重民生,勤思为民之策。

围绕“十二五”末我市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由省农科院、市政府办公室、焦家庄乡共同合作,研究制定了焦家庄乡全面小康社会发展规划,帮助陈家寨村制定了脱贫致富奔小康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制定了单位联系村双联工作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每个联户干部职工帮助联系户制定了脱贫致富规划和年度计划,制定了各自的帮扶规划和年度计划,理清了工作思路、目标和措施,做到了发展有规划、帮联有计划、落实有措施。

  办公室主要领导坚持将“双联”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在外出开会、招商引资、洽谈项目、座谈讨论的过程中,积极寻找机会为联系村争取项目、资金,去年以来,先后在土地整理项目、乡村道路建设、农村水利建设、扶贫开发资金、农村“一事一议”补助等方面开展了大量联系协调工作,落实了部分项目和资金,为加快联系村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了更好的开展帮联活动,去年办公室还专门征求了乡上和村上的意见建议和发展意愿望,经梳理归纳,提出了高效节水蔬菜生产示范区建设、陈家寨村通社道路建设、镇区集中供热、骊靬文化中心建设等10个大的方面的意见建议,通过简报的形式分别印发地级包抓领导、办公室领导班子各成员、市委“双联”办和各联村单位予以参考和帮助解决。

  三、办实事,常解百姓之忧。

结合单位和联系村的实际情况,加强双向联系,积极帮办实事好事。

先后为联系村捐助化肥35吨、大米2600斤、图书220本,销售蔬菜5000斤,购买儿童营养包24盒、清理废旧钢铁18车次。

  办公室领导根据各自的工作情况,采取向上争取、横向协调、提供服务等方式积极为联系村争取帮扶资金,去年以来,向国家有关单位争取扶贫资金25万元,向省上争取补助资金100万元,向省属有关单位争取救助资金6万元,单位自筹和干职工捐款6万元。

  主动帮助协调落实项目建设。

协调将焦家庄乡国道周边农村环境列入整治计划,采取外墙粉刷、“三堆”清理、破旧圈墙拆迁改造等办法,帮助农村改善环境面貌,共清理“三堆”0吨,粉刷95户外墙3940平方米,拆除残留院墙及废弃圈舍50处330平方米,使全村环境面貌有了明显改善。

争取全市“双联”专项资金20万元、筹措桥涵建设款2万元,帮助该村落实公里村社道路建设,今年可完成道路硬化任务。

据统计,“双联”行动开展以来,单位共帮办实事16项,落实投资360多万元。

  四、暖民心,多结干群之谊。

“双联”工作一开始,村上对这项工作的目的、要求认识不够到位,确定的帮扶对象不合适,群众意见较大。

为了化解矛盾,办公室迅速组织人员在该村召开专题座谈会,面对面与村书记、主任、各社社长进行座谈交流,现场摸排出该村贫困户75户,并深入到部分贫困户中走访了解,掌握陈家寨村的基本情况及贫困户的家庭状况、贫困原因,根据贫困户和办公室干部职工的实际情况,重新对帮扶双方进行安排调整,从而实现了、公平、公开、公正,理顺了群众情绪。

  行动开展以来,单位领导和相关人员利用召开座谈会、汇报会、走访慰问等形式,访民情、解民意、问民需,去年以来,进村入户20多次,积极了解掌握农民所思、所想、所盼,并有重点的进行了解决。

其他干部职工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抽时间进村入户,利用拉家常、唠嗑、聊天等形式积极和群众交朋友,结亲戚,从而拉近了距离,贴近了民心。

在“双联”行动中,办公室要求做到“三个必到”,即:

村上和联系户有重大事情必到,重大节日必到,联系户有重大疾病必到。

去年以来,按照“三个必到”的要求,办公室和联户干部职工参加该村村委会改扩建竣工仪式1次,春节慰问村委会和困难群众11人,参加联系户亲属葬礼2次,慰问有重大疾病的联系户多次。

  平时,办公室联户干部职工和农户加强联系,尽力帮办实事好事。

有的主动捐款捐物,有的协调联系贷款,有的帮助联系打工......。

大家用真心赢得了群众信赖,密切了干群关系。

“双联”行动开展以来,干部职工个人共帮办实事好事15项207件。

  总之,在“双联”行动中,办公室领导及其他干部职工主动献计献策,访贫问苦,扶危济困,为陈家寨村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增添了力量;

给贫困户播种了希望,提振了信心;

让每个干部职工汲取了营养,经受了锻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