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突破训练第2章第5讲《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404116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54.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突破训练第2章第5讲《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突破训练第2章第5讲《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突破训练第2章第5讲《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突破训练第2章第5讲《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突破训练第2章第5讲《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突破训练第2章第5讲《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突破训练第2章第5讲《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突破训练第2章第5讲《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突破训练第2章第5讲《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突破训练第2章第5讲《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突破训练第2章第5讲《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突破训练第2章第5讲《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突破训练第2章第5讲《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突破训练第2章第5讲《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突破训练第2章第5讲《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突破训练第2章第5讲《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突破训练第2章第5讲《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突破训练第2章第5讲《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突破训练第2章第5讲《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突破训练第2章第5讲《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突破训练第2章第5讲《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Word文件下载.docx

《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突破训练第2章第5讲《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突破训练第2章第5讲《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Word文件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突破训练第2章第5讲《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Word文件下载.docx

内容

水源

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水量充沛,提供了丰富的水源

充沛的水源与煤炭结合,促进了鲁尔区化学工业的发展

土地

平坦且适合作为建筑用地

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

煤炭资源

鲁尔区煤炭储量大,开采条件好(煤层埋藏浅,利于露天开采)

丰富的煤炭资源是鲁尔区煤炭工业、钢铁工业和电力工业发展的基础

离铁矿区较近

铁矿石初期来自法国的洛林铁矿,后期来自瑞典,鲁尔区离其都较近

有利于节省运费,降低生产成本

便捷的水陆交通

鲁尔区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及四条运河连成一体,都可通航,并能直通海洋

便捷的水陆交通为鲁尔区原料的运入和产品的运出提供了条件

农业基础条件好

德国重要的小麦、甜菜产区和畜牧业区

为工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社会协作条件优越

本区工业部门齐全,通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完善,社会协作条件好

工业聚集效益显著

劳动力和技术

雄厚的科技力量,高素质的劳动者

是发展现代工业有利的条件

广阔的市场

德国以及西欧发达的工业为鲁尔区工业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促进了工业产品的销售和工业的发展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1)(2013·

重庆文综)下图为美国与巴西两国城市的土地、淡水、能源产出效益图。

两国相比能源产出效益相等。

(×

解析 由图中柱状图可以看出能源产出效益美国高于巴西。

(2)(2012·

大纲全国文综)图示意2008年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四个国家的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

借助图示资料可以大致推算出相应国家的能源进出口量。

(×

解析 能源进出口包括石油等多种能源,仅凭本图不能准确推断出相应国家的能源进出口量。

广东是中国风力发电最早的地区之一,风速可媲美全球最大风电国德国,发展风电不仅可为广东高速发展的经济提供能源,也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据此回答2~3题。

2.中国广东、德国分居亚欧大陆东西两侧,两者相比(  )

A.风速相当,但盛行风向不同

B.盛行风向相同,但风能的利用率有异

C.盛行风向相同,但风速差别很大

D.风能的利用率相同,但盛行风向差异很大

3.关于广东发展风电的背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广东风力发电经验丰富,电力需求增长快

B.广东综合运输网络不够健全,导致能源运输不畅

C.广东经济基础雄厚,常规能源丰富

D.广东能源消费结构单一,环境污染日益加剧

答案 2.A 3.A

解析 第2题,广东季风交替,德国盛行西风;

德国科技发达,风能利用率较高。

第3题,广东人口多,工业发达,电力需求增长快,经济基础雄厚,常规能源短缺;

目前广东能源消费结构呈多元化,交通运输发达。

4.(2010·

安徽文综)目前我国每年需要通过远洋货轮进口大量铁矿石。

下图所示区域是我国重要的铁矿石进口地。

图示区域铁矿开采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  )

A.森林锐减B.土地沙漠化

C.土地盐渍化D.物种灭绝

答案 B

解析 开矿易造成植被破坏,加上当地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更易造成土地沙漠化。

5.(2012·

天津文综)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二氧化碳排放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1)图1中甲省的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为什么?

请列举两条原因。

某地理小组的学生考察了中国与新加坡合建的中新天津生态城。

(2)学生发现,生态城所在地有多项可利用的自然资源。

请据图2列举三项。

(3)有学生认为,新加坡重视环保,利用太阳能、风能发电应当很普遍。

经过探究,大家认识到新加坡的太阳能、风能并不丰富。

请参考图3说明原因。

答案 

(1)甲省是全国能源基地(多火电厂;

重工业或耗能工业比重大;

第二产业比重大),二氧化碳排放量大;

甲省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以传统产业部门为主),GDP相对较低。

(2)荒地资源;

水资源;

海洋资源;

风能、太阳能资源。

(答出其中三项即可)

(3)新加坡终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云量多,光照少;

终年盛行上升气流,近地面风力小。

解析 本题解题的切入点是图中的相关信息、所学的相关知识。

(1)单位GDP二氧化碳的排放,与能源利用的种类、数量、效率等有直接的关系,根据甲省(山西)的能源、经济状况可以说明原因。

(2)根据中新天津生态城的位置及图中的河流等事物,结合天津市的概况可以说明相关的自然资源,注意自然资源的种类(主要包括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等)。

(3)新加坡属于热带雨林气候,阴天多、光照少;

低压控制、多上升气流,近地面风力小。

 

区域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方法

(1)区域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评价:

能源资源开发要因地制宜,不仅要考虑区域的资源状况,而且要考虑市场和交通条件等,从多方面进行分析,找出其优越之处。

(2)区域资源开发的不利条件评价:

区域资源开发要结合区域的地理背景和发展规划,分析其存在的不利条件。

如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主要有煤炭外运能力不足和水资源短缺等。

考点二 鲁尔区的新发展

措施

具体操作

企业集中化、合理化改造

合并钢铁、煤炭企业,减少企业数量,扩大企业规模

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

引进和发展新兴工业及服务业

调整工业布局

布局新企业安排在核心地区的边缘地带,对传统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关、停、并、转

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合理布局企业,兴建环保企业,植树造林等

 我国东北工业基地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德国鲁尔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振兴东北工业基地我们可以借鉴鲁尔区的主要经验:

对传统工业进行改造;

引进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加大科技投入,研制新工艺、新产品;

加大环境污染的治理等。

1.鲁尔工业区的发展历程

传统工业区的发展往往经历三个阶段,即发展、衰落、整治,每一阶段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化如下图所示:

2.鲁尔工业区的借鉴意义

鲁尔区位于莱茵河支流鲁尔河和利珀河之间,是在煤炭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典型的传统工业区。

其兴起——衰落——整治的历程如下图:

世界上绝大多数传统工业区都像鲁尔区一样,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衰落,特别是70年代以后。

世界上在自然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传统工业区的衰落,其原因虽各有差异,但共同点都有生产结构单一和环境污染严重这两点,这是其他因素产生影响的基础。

因而调整产业结构与消除污染就成为整治、振兴的关键所在,鲁尔区的整治也说明了这一点,例如发展科技本质上也是为调整产业结构和消除污染服务的。

这是在借鉴鲁尔区经验对传统工业区进行整治时必须抓住的关键,其他措施应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合适则用,不合适则不用。

(1)(2012·

江苏地理)下图是1990~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与GDP增长变化图。

能源与GDP增长的关系是GDP增长速度取决于地区能源储量大小。

(×

解析 影响GDP增长速度的因素有很多,并不完全取决于能源储量大小。

江苏地理)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随着生活能源消费结构的逐步改善,秸秆利用问题日益突出。

下图是秸秆利用方式示意图。

图中既能提供生活能源,又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的秸秆利用方式是④。

(√)

解析 ④方式既可以产生沼气,充当生活能源,又可以产生沼渣和沼液充当肥料,提高土壤肥力。

(2011·

安徽文综)在地理研究中,可用重心移动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分布的变化,下图表示我国1978~2005年能源生产总量、能源消费总量与GDP重心变化轨迹。

完成2~3题。

2.能源生产总量、能源消费总量与GDP重心变化轨迹分别对应图中的(  )

A.a、b、cB.c、b、a

C.c、a、bD.b、c、a

3.当前能缩小能源生产重心与能源消费重心东西间距的是(  )

A.西电东送B.西气东输

C.陕西煤炭资源开发D.东海油气资源开发

答案 2.B 3.D

解析 第2题,重心变化规律的分析是该题的难点,“重心变化”这一名词考生不易理解,但却是解题的关键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北的油气产量增产空间越来越小,相反,中西部的煤、水电等的开发越来越快,能源生产重心从东北向西南方向转移,故曲线c代表能源生产总量重心变化轨迹。

东南沿海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几十年的迅猛发展使能源消费总量与GDP重心都向南偏移,其中体现改革开放经济成果的GDP的重心更靠近东南沿海。

故曲线b和a分别代表消费总量重心和GDP重心的变化轨迹。

第3题,能源生产的重心偏西,能源消费的重心偏东,要缩小这个东西间距,就要在东部建设能源生产基地,故D项正确,而A、B、C项发展的均是西部的能源基地。

4.(2012·

重庆文综)与化石能源相比,种植木薯、发展木薯燃料乙醇的优点是(  )

A.节约土地资源B.原料有可再生性

C.减少原料运输量D.原料适宜长期储存

解析 化石燃料属于非可再生资源,而木薯作为一种作物可以重复种植,其作为燃料乙醇的原料当然具有可再生性。

浙江文综)根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胜利油田在渤海采取“海油陆采”的方式开采石油,即建设自海岸线向海中延伸的入海道路,在入海道路的末端建设人工岛,并在岛上钻井开采海底石油,这种开采方式可显著降低生产成本。

简析“海油陆采”一般在什么自然条件下进行。

答案 石油资源靠近陆地;

浅海;

潮汐和波浪等影响较小。

(可任答两点)

解析 “海油陆采”解决了浅海地区建造海上钻井平台投入高、运行费用高、安全风险大等问题。

6.(2011·

四川文综)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亚马孙河河口位置图。

(1)许多大河河口地区有丰富的潮汐能资源。

据材料,分析亚马孙河河口潮汐潮位高的原因。

(2)简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风能资源丰富的自然条件。

答案 

(1)河口为三角形(或喇叭形),潮水涌入由宽变窄,潮位被推高;

河口受东北信风(或信风)影响,信风顺潮流方向推高潮位(或风助潮势);

该河流年径流量大,入海口河水逆潮流顶托抬高潮位。

 

(2)亚欧大陆与太平洋之间的热力差异显著,冬夏季风交替影响;

纬度低,热带气旋活动频繁;

滨海地区昼夜海陆热力差异形成昼夜更替的风(或海陆风);

下垫面平坦(海面平滑),阻力(摩擦力)小,对风力削弱作用小。

因此,风能资源丰富。

解析 

(1)亚马孙河河口潮汐潮位高的原因主要从河口三角洲形状、河口风向、河流径流量等方面考虑。

(2)影响风能资源的因素主要从海陆间气压差、地面摩擦力等方面考虑。

地理意义、影响型

地理意义是指某事物所产生的地理方面的影响。

意义实质上是地理事物的相互关系,是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意义、作用、积极影响的含义相同。

意义类设问的基本形式是针对某一地理事物来设问,设问形式一般有“说明×

×

在×

方面的意义”“运用×

知识(原理),分析研究×

对×

的意义”等。

从近几年的高考命题来看,以开放性为特征的地理意义类设问有增加的趋势。

地理环境具有显著的整体性特征,因此分析自然地理事物的地理意义时,通常从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岩石、土壤、城市、交通、产业等)来组织答案,对各要素的影响有则回答,没有则舍弃。

人文地理事

物的地理意义应该围绕经济、生态、政治和战略四个方面来宏观把握,并按照试题的具体要求,从四个方面或其中某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微观深入分析。

例如三峡工程的地理意义可总结如下:

防洪(提高荆江河段防洪标准;

减轻洞庭湖泥沙淤积;

缓解洪水对武汉市的威胁;

大幅度减少分蓄洪造成的损失);

发电(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

缓解华中、华东地区能源紧张状况);

航运(改善川江航运条件;

增加下游枯水期的流量,河口淤泥减少,提高了河口的通航能力);

供水和灌溉;

水产养殖;

旅游;

水电代替火电,减轻大气污染;

调节局部气候;

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扩大就业。

练出高分

一、选择题

读“世界某地区图(图1)和该区产值构成图(①表示1958年,②表示1995年)(图2)”,回答1~4题。

1.下列属于该工业区发展的区位条件是(  )

①煤炭资源储量丰富 ②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口 ③便利的水陆运输 ④雄厚的科技力量 ⑤离铁矿区较近 ⑥最早完成资本主义革命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

C.①③⑤⑥D.③④⑤⑥

2.20世纪60年代以后,该区经济趋于衰落,有关其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能源消费从“煤炭时代”进入了“石油时代”,世界对煤炭的需求量明显下降

B.煤炭开挖深度的增加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使得鲁尔区所产煤的价格缺乏市场竞争力

C.钢铁出现了世界性的供过于求的状况,鲁尔区的钢铁工业受到各国钢铁产品低价格的冲击

D.鲁尔区铁矿资源主要来自法国西南部,运输成本不断提高

3.图2中反映该区经济结构调整前后的显著变化是(  )

A.重工业比重下降,轻工业比重上升

B.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C.园艺业比重增大

D.钢铁工业和化学工业比重都下降

4.为改变生产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该区采取的措施有(  )

A.改造煤炭、化学工业,节省能源的消耗

B.缩减煤炭、钢铁两大工业部门厂矿企业的生产规模

C.搬迁原有的传统工业,兴建高新技术产业

D.新建或迁入电子、汽车和石油化工等新兴产业

答案 1.B 2.D 3.B 4.D

解析 读图知该区为鲁尔区。

解答该题的关键是准确的区域定位。

第1题,鲁尔区发展条件主要有位置、交通、资源优势。

选项中要注意鲁尔区不临海,也不是世界最早完成资本主义革命的地区。

第2题,煤炭工业衰落一是由于石油、天然气的利用,使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发生变化,煤炭地位下降,二是由于煤炭开采成本上升,本地煤炭失去竞争优势。

钢铁工业衰落主要是由于世界性的钢铁过剩。

鲁尔区铁矿最初来自法国东北部,后来从北欧进口。

第3题,从图中看从①到②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化学工业比重上升(上升幅度不大),钢铁工业比重明显下降。

第4题,鲁尔区调整产业结构使之多元化的措施有新建或迁入电子、汽车、石油化工等新兴产业。

A、B项是改造传统工业,并未实现使产业结构多元化。

C项搬迁原有的传统工业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不合实际,因为搬迁传统工业投资比较大,且传统工业是依靠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的,搬迁后并不一定有利于其发展。

读以下两个区域略图,回答5~6题。

5.两区域共同的特征有(  )

①煤炭资源丰富 ②水土流失严重 ③水资源丰富 ④重化工业为主要工业部门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6.为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两区域采取的共同措施有(  )

①植树造林 ②大力发展新兴工业 ③完善交通 ④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A.①②B.②④

C.③④D.①③

答案 5.D 6.B

解析 第5题,由图可知,左图为我国山西省,右图为德国鲁尔区,这两个地区都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在此基础上,这两地都形成了以重化工业为主的区域特征。

第6题,两地以重化工业为主的特征,不利于可持续发展,今后可以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同时要结合当地污染严重的问题,积极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读图,完成7~8题。

 

7.两地发展钢铁工业相同的区位优势是(  )

①煤炭资源丰富 ②铁矿资源丰富 ③水陆交通便利

④市场广阔 ⑤廉价劳动力多

A.①③④B.③④⑤

C.①②③D.②④⑤

8.借鉴德国鲁尔区治理改造的成功经验,东北工业基地应采取的最主要措施是(  )

A.进一步完善交通运输网络

B.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

C.建设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

D.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答案 7.A 8.B

解析 第7题,由图示知两工业区分别为德国鲁尔区和我国辽中南重工业区,鲁尔区不具备铁矿和劳动力优势。

第8题,产业结构调整应该是东北老工业基地采取的最主要措施。

美国独立后,工业发展速度加快。

19世纪中叶开挖修建连接伊利湖与安大略湖间的人工运河,并且开通匹兹堡与苏必利尔湖间的铁路运输,东北部工业区崛起。

读“美国东北部区域图”,完成9~11题。

9.19世纪中叶前,匹兹堡主要工业部门及主导区位因素组合,最有可能的是(  )

A.汽车工业——科技发达

B.煤炭工业——煤炭资源丰富

C.钢铁工业——铁矿丰富

D.机械工业——市场需求量大

1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该区域缩小钢铁工业生产规模的原因不可能是(  )

A.区域产业升级

B.环境日趋恶化

C.铁矿资源面临枯竭

D.人口外迁,劳动力缺乏

11.为促进区域经济复苏,匹兹堡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应是(  )

A.从重工业向高科技工业方向发展

B.从钢铁工业向汽车工业方向发展

C.由资源密集型向劳动力密集型工业发展

D.进一步突出钢铁工业的主导地位

答案 9.B 10.D 11.A

解析 第9题,材料中显示19世纪中叶前,匹兹堡市对外交通还不便利,五大湖西部的铁矿石还不能大量运到此处,而图中显示该地煤炭资源丰富,则当时该地主要工业部门可能是依托煤炭资源的煤炭工业。

第10题,钢铁工业不是劳动力密集型工业,其规模变化与劳动力缺乏关联度不大。

第11题,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是匹兹堡经济复苏的重要手段。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1980年和2012年工业结构简图”。

读图完成12~13题。

12.与1980年相比,该地区2012年(  )

A.矿产资源储量减少

B.新兴工业迅猛发展

C.已无环境污染

D.失业人口明显增加

13.目前,该地区已发展成为我国综合性工业基地,社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为此,2012年以来该地区采取的有效措施可能有(  )

①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②传统工业全部向外转移 ③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 ④大力开发水电,并禁止煤炭开采 ⑤加强环境管理,提高绿地面积

A.①②③B.①③⑤

C.①③④D.③④⑤

答案 12.A 13.B

解析 第12题,图示该地区1980年、2012年的工业结构均为资源型工业,故大量消耗矿产资源导致该地区的矿产资源储量减少。

第13题,传统工业“全部向外转移”与“禁止煤炭开采”明显与2012年工业结构简图中的内容不符。

二、综合题

14.德国鲁尔区形成于19世纪中叶,它曾经是世界上著名的工业区之一,被誉为“德国工业的心脏”。

20世纪50年代后期,鲁尔区经济开始衰落,经过几十年的努力,鲁尔区的整治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鲁尔区煤炭、钢铁工业的变化

材料二 鲁尔区工业的变化

材料三 鲁尔区产业人数的变化

(1)据材料分析,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末,鲁尔区的工业门类和数量发生了哪些变化?

(2)根据材料二分析,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末,鲁尔区钢铁工业布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试简述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分析说明鲁尔区在整治方面所采取的措施。

答案 

(1)煤炭、钢铁两大工业部门企业数量减少;

建立了化工、汽车、电子、机械制造等大型企业。

(2)向西部莱茵河沿岸港口附近集中。

便于进口铁矿石,降低运费,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3)对煤炭和钢铁等传统工业进行企业合并和技术改造;

积极发展新兴产业(产业结构由单一向多样化发展);

重视发展第三产业。

1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阴影区域是我国21世纪重点建设的能源基地,说明该能源基地建设的有利区位条件。

(2)图乙为能源基地某产业链示意图,填出E、F处的工业部门。

此产业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路,请说明理由。

(3)与20世纪初期的鲁尔区相比较,该能源基地所在地区面临哪些不同的主要环境问题?

简要分析导致这些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因素。

答案 

(1)煤炭、天然气能源资源丰富;

煤炭质量好,开采条件好;

地形开阔平坦,靠近水源;

交通便利,靠近能源消费区。

(2)E:

电力工业,F:

建材工业。

理由:

充分利用废弃物;

综合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

(3)主要环境问题: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主要人为因素:

不合理垦殖,超载放牧,过度砍伐,乱挖滥采矿产资源。

解析 第

(1)题,该地区与我国山西省紧邻,因此其区位条件与山西省类似。

(2)题,根据图中箭头方向可判断E、F处的工业部门。

第(3)题,内蒙古高原是我国四大牧区之一,因此主要发展畜牧业,与鲁尔区相比,该能源基地在煤炭开采方面的环境问题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煤炭开采与畜牧业发展过程中由于不合理垦殖,超载放牧,过度砍伐,乱挖滥采矿产资源而导致的草场破坏,进而引发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环境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