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科学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408035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49.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下科学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三下科学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三下科学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三下科学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三下科学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三下科学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6页
三下科学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6页
三下科学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6页
三下科学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6页
三下科学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6页
三下科学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6页
三下科学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6页
三下科学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6页
三下科学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6页
三下科学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6页
三下科学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6页
三下科学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6页
三下科学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6页
三下科学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6页
三下科学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下科学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

《三下科学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下科学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下科学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

铜也不能开锁啊!

学生3:

对,钥匙不能说是铜,它是让我们来开锁的工具,只是它由铜来做成,而铜是材料,还不能使呢!

学生汇报:

老师,这话错了,钥匙虽说是铜做成的,但它能用来开锁,而铜则成为材料。

刚才这位同学说的多好啊!

物品是由各种材料制作而成的,有一定的功能;

可材料只能用来组成物品。

下面每组的桌子上有很多物品,它们是由哪些材料制成呢?

我们先找出物品的材料,可以用“**是由材料**制成的形式进行讨论,并给这些物品按材料来分类,把物品的名称写在书的圆圈中及探究记录单中,好吗?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找出物品是哪些材料组成,完成探究记录单;

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

像木材,纸,金属,塑料这些材料,还有哪些物品是由它们制成的呢?

学生思考。

回答。

同学知道了物品是由材料制成的。

那么所有的物品都是由种材料组成的吗?

看图片上的物品,你们分析分析!

小组分析图片,汇报。

桌子由两种材料组成,本子由三种材料组成,铅笔是由五种材料组成等。

同学你们发现没这些物品与刚才的物品在材料组成上有什么区别?

它们是由二、三、五种等多种材料组成。

是啊,我们周围的物品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组成。

所以材料对我们的生活十分重要。

板书:

V身边的材料 

材料——物品 

|(组成) 

木材、金属、纸、棉花

第二课时

(一)引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了解了我身边的许多物品都是由各种材料制作而成的。

明白了物品与材料之间的关系。

下面请同学看这四幅图。

(出示图)

(二)认识材料:

它们有哪些作用呢?

学生回答:

杯子用来喝水;

椅子用来坐;

背心人用来穿;

砖用来盖高楼。

想想它们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呢?

学生分析,汇报。

塑料、木材、棉花与土都是材料,不知同学们有没有观察出这四种材料有什么不同吗?

学生分组讨论:

塑料是人加工成的。

木材、棉花与土是在大自然中的,天然的。

是啊,塑料是人们用一些材料加工成的材料。

你知道是用什么材料加工的吗?

学生回答。

石油、木材、棉花与土都是在大自然中原来的,是天然的所以我们称它们是天然材料, 

像塑料等材料是由人们加工的成的,我们称为人造材料。

下面同学自学P3下面的图。

看一看花瓶是怎么制成的?

学生自学。

谁谈谈什么样的材料我们叫它人造材料呢?

需要人们加工的材料。

同学们说的真好。

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需要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

不信我们各小组在我们的教室里找找看,看这里的物品是由什么材料做的?

能不能把材料分一下类?

比比哪组找的最多。

由组长组织在教室里找材料。

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

小组交流找的情况。

汇报。

刚才几个组都找到了不少的材料,试想一下,它们与我们有什么联系呢?

学生讨论回答。

材料与我们有着密切的关系。

而且,如果你是一个科学家,你想设计什么样的材料呢?

听了同学们的想法,我真为你们高兴,很对,今后环保、节能、新颖将是未来材料的首选。

希望同学们平时多多注意各种各样的材料,了解关于它的知识。

(三)拓展:

我们回家后,在家进行一下家庭用品材料的调查,填写《材料调查记录表》,下节我们在交流好吗?

教学反思:

 

我在教学开始采用了倒叙的教学方法,我想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加上我的视频资料引导会很顺利的认识我们周围的材料。

所以我设计了让学生自己写出六种材料并写出一种材料的特性,但是结果不是很理想,原因是我对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估计不准确,对于我校的学生知识掌握的水平本课使用顺序的教学方式效果会更好。

2、塑 

能利用统计表记录并比较塑料与其他材料在性质上的区别。

对于有关塑料性质的问题,能够提出自己的猜想,并能通过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能从实验结果中发现新问题。

能举例说出人们为了满足需要而不断的研究开发新材料。

能分别举出两个实例说明塑料制品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好处和引起的环境问题。

能说出塑料的多种性质,并能用三个以上的实例说明塑料的用途。

能举出两种以上新材料的性质和用途。

能举例说出物品的特点与组成该物品材料的性质有关。

能举例说明塑料会给环境造成污染。

能提出我们为减少“白色污染”要做哪些具体事情。

能描述工厂加工塑料的大体过程。

二、教学准备:

木尺、塑料尺、塑料杯、热水、冷水、漏斗、塑料手套、棉布手套、有关新材料的图片若干张

三、教学时间:

三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目标:

1、 

能用感觉器官,通过比较塑料的一些性质。

2、 

能利用统计表对材料的性质进行记录、比较。

3、 

能举例说出塑料制品的优点和缺点。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我们身边的材料有各种各样,它们各有各的特点。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塑料这种材料的特点及用途。

老师布置你们回去调查身边常见的塑料制品,下面请同学们汇报一下调查结果。

二、教学过程:

(一)认识塑料。

1、学生把自己的调查结果在组内汇报。

2、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交流。

3、出示几件塑料制品或图片,说一说它们的用途。

4、学生充分的发表自己的意见。

(二)比较塑料尺子与木头尺子。

1、教师出示一把塑料尺子与一把木头尺子,让学生对它们进行比较,看看它们有哪些特点相同?

那些特点不同?

并记录在下列表格里。

特性

塑料尺子

木头尺子

轻便

透明

防水

耐磨

2、学生分4人小组进行观察活动,填写记录表。

3、师巡视,在学生感到困难的时候,可提示他们。

4、学生分组汇报观察结果。

5、提问:

这两种尺子除了以上特点,还有什么其他特点,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6、引导学生认识塑料具有防水、轻便、透明等性质,用塑料代替木头可以节约木材,减少森林破坏。

第二课时 

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作出预测,并通过实验证明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

能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有关塑料其他性质的问题。

通过记录塑料杯遇热后的变化,体验到科学探究要重证据。

今天我们用热水和冷水,对塑料进行比较看看塑料还有什么优、缺点。

二、探究过程:

(一)塑料杯遇热水会怎么样?

猜想:

塑料杯遇到热水会怎样?

遇到冷水又会怎样?

分小组讨论,并记录讨论结果。

汇报讨论结果。

4、 

分小组实验:

分别向两个同样大小的塑料瓶里倒入同样多的冷水和热水,观察两个瓶子的变化,并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

5、 

师巡视指导。

6、 

汇报实验及观察结果。

7、 

提问:

是不是所有的塑料都有这种现象?

小组讨论并举例说明。

8、 

关于塑料,你还想知道哪些问题?

(二)戴手套

预测一只手戴塑料手套,另一只手戴棉布手套,两只手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汇报预测结果。

到室外阳光下进行实验。

汇报实验结果。

将戴有两只不同材料的手套放入水盆中,体会两只手的感觉。

摘掉手套后观察两只手是否湿润。

(三)指导学生阅读科学在线。

第三课时 

认识新材料

能主动收集一些关于新材料的信息。

能发现新材料对自己生活的好处。

能设计一种具有特殊功能的新材料。

由于天然材料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于是人们设法制造了许多人造材料。

随着社会的需要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造出了许多性能越来越好的材料,如:

纳米、人造纤维等材料。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些新材料。

1、学生汇报搜集有关新材料的信息,可从4个方面进行汇报:

(1)材料的名称、来源;

(2)简单的制造过程;

(3)有什么特点;

(4)有什么用途。

把搜集、整理好的资料。

2、先在小组内交流,再以小组为单位与全班同学交流。

3、在交流各自信息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谈谈认识新材料的感受。

4、关于新材料,你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吗?

三、拓展:

小调查

1、统计自己家中一周内使用的塑料垃圾袋个数,再计算全班同学家中一周内使用塑料垃圾袋的个数,讨论怎样处理这些垃圾袋。

2、鼓励学生计算塑料垃圾袋的污染面积。

3、鼓励学生提出减少“白色污染”的建议。

教学反思

《塑料》这一课,讲的是塑料,很贴近生活,因此,在设计教学的时候,我力求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并且在学习中激发学生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环保设计。

课前,我让孩子们从家里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塑料制品,并对塑料袋的应用和危害作了调查。

这很快就让他们进入这一课的探究活动中,课堂上我共设计两个活动:

一是展开辩论,辨证看待塑料制品的优缺点,反思人类的不当行为;

二是通过调查,感知“白色污染”的危害;

课中学生有感而发,真正体会到“白色污染”就在我们的身边。

并通过探究性的活动,从而让学生从生活中认识了塑料,体会到塑料的巨大作用,最后又回到生活中去,用实际行动保护环境,减少“白色污染”。

希望自己在今后的课堂中学会灵活机制,学会取舍,要努力发挥自身的优势,使课堂更有效。

3、 倾听声音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用科学的表达方式描述自己听到的声音。

2、能够在多个问题中确定合适自己探究的问题。

3、能用“耳”和“眼”共同感觉各种物体发声时产生的现象。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乐于对周围的各种声音提出自己想研究的问题。

2、能够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对声音问题的看法。

(三)科学知识目标

1、能举例说明周围的声音是各种各样的。

2、能归纳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能举例说明我们生活环境中的存在着种种声音。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指导学生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难点:

理解物体振动产生声音,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三、教具学具

小鼓、方形管、钗、尺、黄豆

四、教学课时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同学们,大家倾听一下这是什么声音?

(风声),(歌声),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声音。

板书课题:

3倾听声音

(二)探索研究

1、学生分组寻找声音。

(1)听一听,这是谁发出的声音?

还听到哪些声音?

(2)把你找到的声音记录下来。

(课件的录音:

风声、水流声、唱歌声、朗读声、雷声、马叫声、羊叫声、狗叫声、猫叫声、牛叫声、狼叫声等)

2、指导学生表达与交流活动。

(1)向同学描述自己听到哪些声音。

(2)比一比,谁模仿的更好。

(3)你能制造出声音来吗?

用的是什么方法?

3、引导学生提出关于声音的问题。

(1)分组讨论,关于声音,你想知道些什么?

(2)分组汇报想知道关于声音的问题。

(归纳如下)

问题1:

各种动物发出的声音为什么不同?

问题2:

声音有的很好听,有的很难听?

问题3: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问题4:

为什么人能发出说话声?

问题5:

声音是怎样传到我们耳朵的?

4、课堂小结:

(三)、板书设计:

3 倾听声音

风声、水流声、歌声、雷声、马叫声、羊叫声

(一)引入

1、请同学们一起模仿羊叫声,青蛙叫声、制造出掌声。

2、出示第一课时学生提出想知道关于声音的问题。

这节课就让我们选择问题3来学习研究吧!

    

3倾听声音  

1、指导学生分组实验观察活动:

观察物体发时的现象。

(1)实验1:

把鼓平放,在鼓面上放一些豆子,敲击鼓面,你发现什么?

(2)实验2:

板动你们手上的直尺,用手接触直尺,手有什么感觉?

(3)实验3:

把没有玻璃纸的一端方形管放入嘴里,用嘴吸气,有什么现象?

各种物体发声时的现象

制造声音的方法 

听到的声音 

看到的现象 

共同之处

敲鼓 

鼓面发出“咚咚”的鼓声。

豆子在跳动(说明鼓面在振动),声音越大,豆子就跳得越高声音

发出时它们都在振动。

拨尺子 

尺子发出“哒哒”声。

尺子来回振动。

吸方形管 

方形管发出“嘟嘟”声。

玻璃纸来回振动。

2、指导学生归纳振动发声的规律。

(1)分组讨论汇报以上实验:

①物体发声时有什么现象?

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

②引导学生归纳(板书):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分组实验汇报

①分组实验:

用什么办法能使物体停止发声?

②分组讨论:

物体停止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的现象?

这说明了什么?

③引导学生归纳: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3、课堂小结:

(三)板书设计:

倾听声音

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探究活动是从问题开始的,提出了研究问题后往往要做出猜想与假设进行深一步的研究,许多老师总是喜欢选择猜想与假设正确的问题进行探究,这无非会扼杀孩子的自信心。

猜想与假设成为学生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极其宝贵的课程资源,它的显现和发展对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保持和发展探究的欲望、获得自信心与成功感、培养认真细致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有着积极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猜想与假设能力也是培养科学素养的重要渠道,教师要认真对待孩子的每一个猜想假设,无论正确与否。

如教学《倾听声音》一课时,学生猜想声音是怎样的产生的:

有的同学认为声音是由物体的碰撞产生的;

有的认为是由敲打产生的;

有的认为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我把学生按问题分成小组,各小组制定探究计划、设计实验,让学生自由的去探究,而不是重点验证“是否振动产生的”假设而对其它假设置之不理,否则会伤害一些积极思考同学的积极性,降低他们对问题假设的热情。

教师应是一个中立者和欣赏者,尊重学生的猜想,让学生真正体验猜想的乐趣,养成敢想和善于猜想的意识。

教师诱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并感受到探究的乐趣、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感受到自己也能象科学家一样进行科学研究,并对自己的科学探究活动充满信心,为科学探究活动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4、物体传声

一、教学目标 

1、能利用实验发现声音是靠什么媒介传播的。

2、愿意与同学合作,共同完成研究声音的实验。

3、能举例说明哪些物体能够传声。

4、能用自己的话描述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5、能解释宇航员在月球上必须靠特殊装置相互传递声音的原因。

二、课时安排

2课时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提出问题:

“声音是靠什么传到我们耳朵里的?

让学生围绕这个问题进行讨论。

据学生讨论的结果教师给予肯定,然后用实验让学生对自己的答案信服。

给学生讲医生用的听筒发明的故事,让学生从故事中得出声音传播的途径。

实验:

把学生分成3人一小组,让学生亲自做木头可以传声的实验。

活动中教师要提出要求:

a小组成员交替操作,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完整的活动过程;

b学生挠桌面时用力要适中,切勿敲桌面或发出较大声响;

c不要大声喧哗,以免影响实验效果。

(4) 

讨论:

声音可以通过木头传播吗?

(5) 

小结:

声音可以通过固体传播。

(6) 

鼓励学生通过其它方法验证结论。

一、提问:

除了木头之外,其他物体能够传声吗?

以引起学生思考,并导入新的活动。

1、实验:

把学生分成3人一组。

教师指导学生往水槽中加入多半槽水,并对实验提出具体要求:

轮换操作;

在水中摩擦砂纸用力要适当。

2、讨论: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什么?

说明了什么?

3、指导学生阅读“科学在线”,并思考为什么我们在地球上可以听到声音?

二、拓展活动 

打电话

用两个纸杯,在杯底正中各钻一个小孔,再用一根长线穿过纸杯底的小孔,把两只杯连起来。

然后,两个同学各拿一只纸杯,把线拉紧,就可以通“电话”了。

三、总结:

固体、液体和气体能够传声。

科学的探究离不开材料,材料的选取要贴近生活,最好是随时可得,随处可见的。

那些精制、特制的材料不足以满足学生的探究需求,而一件普通的东西却能折射出更多的科学概念和自然现象。

每人都有的课桌、取材方便的纸杯、线绳……看起来简简单单却能起到让学生构建起固体可以传声的认识,体会传递声音的过程就是振动在传播。

面对有限的时间,学生高涨的探究欲望,如果才能让学生在尽情探究之后能有所思有所记,这也是夯实科学基础教学的关键,其实在太多的科学课上,为了突出探究性只顾活动而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蹇老师安排的记录笔记,进行阅读就让孩子们沉静下来,在书写中加深理解与记忆。

自制小乐器

一、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通过实验探究哪种材料适合做鼓面。

2、能按照书上的要求制定出制作小乐器的小组计划。

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制作简单的小乐器。

4、能对自己和别人设计、制作的小乐器进行客观评议。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在制定小组制作计划的过程中愿意提出自己的想法。

2、愿意与小组其他成员分工完成小乐器的制作任务。

(三)、科学知识目标:

能说出声音的大小、高低与物体的振动有什么关系。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能用自制的小乐器演奏儿童歌曲。

二、教学重点难点:

能制作简单小乐器。

知道声音的大小、高低与物体的振动关系。

三、教具学具:

塑料杯3个、牛皮纸1张、塑料布1张、气球薄膜1张、橡筋3根、小鼓、排萧、饮料吸管4支、塑料堵塞8个、塑料固定架2个、剪刀。

四、教学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引入

1、播放一段音乐,问:

这是什么声音?

是用什么奏出来的?

(乐器)。

 

2、板书课题:

5、自制小乐器

1、指导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乐器。

(1)、什么是乐器?

乐器是一种可以发出乐音,供演奏音乐使用的器具。

(2)、出示各种各样的乐器样图,问:

你认识这些乐器吗?

会弹奏吗?

(钢琴、笛子、板鼓、古筝、小提琴、二胡、音叉等)

(3)、老师出示几个用不同材料做鼓面的小鼓。

并演示,讲解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指导学生制作小鼓活动。

(1)、制作材料:

牛皮纸1张,塑料布1张、气球薄膜1张,橡筋圈3根,纸杯或塑料杯3个(自备)

(2)、制作方法:

①、分别用提供的鼓皮材料蒙在杯口上,并用橡皮圈绷紧固定。

②、试试敲击不同材料的鼓面,仔细听听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3、讨论:

①、敲击不同材料的鼓面发出的声音一样吗?

②、哪种材料更适合做鼓面,为什么?

(弹性好的材料)

4、课堂小结。

(三)、板书设计

牛皮纸

鼓面 

塑料布 

发出声音不同

气球薄膜

第2课时

(一)、引入

1、出示几种同学做的小乐器:

盒做的琴弦,玻璃杯小乐器,瓶摇小乐器,排萧小乐器等。

告诉他们这些都是同学们自制的小乐器。

(二)、探索研究

1、指导学生以小组形式设计制作小乐器的计划。

2、指导学生运用配套材料制作排萧乐器。

(1)、排萧制作材料:

塑料固定架2只,饮料吸管4根,塑料堵塞8只。

①、把两个塑料固定架对插扣住。

②、把4根吸管分别按下列数据截成两段:

125和36、110和43、95和58、88和73。

③、每段吸管的一端用堵塞堵住,并不能漏气,把8根及管开口向上,由长到短整齐排列插入固定架中,这样排萧就做好了。

(3)、使用方法:

用嘴分别在吸管开口旁向内吹气,看看能不能吹出1、2、3、4……7、i八个不同的音阶,你能用排萧吹出简单的乐曲吗?

3、同学们讨论交流:

让乐器发出不出的声音的做法:

试一试,怎样让自己制作的小乐器发出声音?

怎样让小乐器发出高低大小不同的音?

声音的大小与物体振动的强弱有关;

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4、组织学生对各组制作小乐器进行评价。

5、课堂小结。

在《自制小乐器》的备课中,我发现自己的想法与作者略有不同:

教材中,“认识乐器”仅仅是作为导入,帮助学生感知到乐器发出的声音大小、高低不同,体验到乐器声音的优美,从而激发学生探究、制作小乐器的欲望。

作者希望通过“制作小乐器”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声音的大小、高低与震动的关系。

多次授课也证明,在我所教授的班级中这是行不通的。

于是,我考虑可以将重点从“制作小乐器”转移到“认识乐器”,在“认识乐器”上做足文章,让学生在“玩乐器”、“观察乐器”的过程中有猜测、有发现、有思考、有验证、有体验,从而揭示声音与振动之间的规律。

这样,到了“制作小乐器”这一环节,学生就可以应用自己丰富的认知和深刻的理解进行创造和实践。

学习的过程就是这样,需要不多的推翻别人、推翻自己,需要不断的反思,要知道“经验+反思=成功”,这也是学习中的一大乐趣吧!

     6 声音与生活

一、教学目标:

1、能从日常现象中总结出声音时我们的生活有哪些作用。

2、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设计出“无噪声书房”。

1、愿意把自己知道的减少噪声的办法与同学交流,体会合作的愉快。

2、愿意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改进生活。

1、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乐间”和“噪音”。

2、能举例说明噪声的危害和减少噪声的方法。

3、能举例说明声音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和“坏处”。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1、能举例说明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声音,但噪声也会影响我们的生活。

2、能体会到运用一些技术和设备可以减少噪声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