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一日活动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毕业论文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408230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一日活动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毕业论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幼儿园一日活动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毕业论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幼儿园一日活动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毕业论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幼儿园一日活动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毕业论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幼儿园一日活动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毕业论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幼儿园一日活动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毕业论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幼儿园一日活动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毕业论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幼儿园一日活动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毕业论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幼儿园一日活动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毕业论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幼儿园一日活动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毕业论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幼儿园一日活动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毕业论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一日活动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毕业论文Word文档格式.docx

《幼儿园一日活动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毕业论文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一日活动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毕业论文Word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幼儿园一日活动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毕业论文Word文档格式.docx

通过对幼儿园一日生活安排探讨分析如何把幼儿的社会教育自然的渗透到一日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从而推动幼儿的社会性获得健康发展。

基础理论概述

幼儿园一日活动的重要性

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是是幼儿走向社会的第一步,也幼儿从家庭迈向社会的一个小小驿站。

幼儿不能像在家里那样随心所欲,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家庭生活已经成为过去,而从熟悉、自由宽松的家庭环境进入到陌生、有纪律约束的集体环境之中,难免有些不适应,要受集体规则的制约。

从入园的第一天开始,就需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重视对幼儿进行幼儿园一日活动能力的培养,逐步让幼儿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为培养幼儿的社会性打下良好基础。

幼儿园一日活动规则就是需要幼儿经常遵守的班级规则和规定,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是幼儿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

幼儿园一日活动规则的建立不仅能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也是集体教育幼儿的需要,对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也有帮助,同时也有益于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幼儿园一日活动规则一旦形成,幼儿就知道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什么时间该干什么事。

对老师完成保教工作,管理班级都有很大的帮助,节省了教师很多时间和精力:

一方面,幼儿园一日活动规则帮助幼儿学习在集体中如何生活,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集体环境,另一方面,幼儿园一日活动规则可以帮助保教人员组织班级活动,维持班级活动的秩序。

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形成过程是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有效途径,幼儿园作为集体教育机构,培养幼儿的幼儿园一日活动是必不可少的。

个体年龄越小,行为的可塑性就越大,动力定型就越容易。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可以通过教育来培养的,有这样一句教育名言“播下行为,收获习惯。

播下习惯,收获性格”,这就是说行为习惯的养成也是从幼儿时期抓起的。

因为幼儿阶段的幼儿喜欢行为的模仿和重复,幼儿期是最容易养成固定习惯的时期,而从小形成某些好习惯,将会终身受益。

教师不仅要让幼儿懂得生活在集体中“规则、制度”建立的必要性,还要规范幼儿的正确行为,它将对幼儿适应社会的发展有着很深远的影响,对于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意义重大。

要让幼儿自由、主动地与周围环境事物互动起来,促进其身心的发展。

幼儿儿身心健康发展、使幼儿的天性得到自然表现,就不能把幼儿管得太死,应该让幼儿有一定自由选择的权利和机会。

教师是用来帮助幼儿很好的生活在集体中,应该让幼儿了解幼儿园一日活动不是用来管教、限制幼儿的一切活动的,幼儿园一日活动中隐含着自由,自由里渗透着常规,对提升幼儿社会性有大帮助。

教师与幼儿建立起一种平等、和协的师生关系,要想让幼儿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生活,感受到教师的爱,不畏惧教师,就需要为幼儿创设宽松、民主、自由的精神环境,教师提出的要求不能强压在幼儿身上,让幼儿参与常规的制定,这是促进幼儿主动遵守各种规则的一种有效手段,参与常规制定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引发幼儿思考的过程,幼儿自己出的主意比老师提的意见更有影响,更容易遵守。

例如:

午睡起床后要叠被子,床较小,叠起来很困难,有的孩子在地上叠被子,很不卫生,抓住矛盾,可以组织幼儿讨论,由于是幼儿熟悉的事情,他们纷纷出主意想办法,并要求到前面示范。

象这样各种规则的制定可以是在幼儿互相讨论的基础上,师生达成共识后产生的。

因此教师要了解幼儿的需求,成为幼儿的知心朋友,才能走进幼儿的心灵深处。

幼儿社会性的概念

综观我国儿童社会性发展及其教育的研究,当前困扰这一领域研究的主要问题是有关概念的模糊与不一致以及社会性内容的不确定。

一种成熟的理论依赖于对概念明确无误的界定,概念是构成理论的基本要素。

为了便于研究,本文认为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是指幼儿在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下,逐渐掌握社会生活技能、处理人际关系、发展自主性,了解与初步掌握社会规范,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心理发展过程。

有关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内容也因具体概念的界定不一而无法达成统一,但是至少应该包括如下要素:

一是情绪情感的发展,包括一般情绪状态、情绪情感的表达与控制、同情心、责任感、好奇心与兴趣等;

二是自我系统的发展,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尊心和自我价值感、成就感与好胜心、自信心、主动性、独立性、自制力与坚持性等;

三是品德发展,包括爱周围人、爱集体、爱祖国、礼貌、诚实、爱劳动等;

四是社会交往的发展,包括交往态度、交往能力(合作、轮流、分享、遵守规则、解决冲突)、人际关系等。

本文中幼儿社会性发展评价的内容便是借用此处的划分。

我国幼儿社会性发展评价研究的分析

我国幼儿社会性发展评价概述

幼儿社会性发展评价是运用教育评价的理论和方法,根据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目标,对幼儿社会性发展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价值判断的过程,是幼儿发展评价的组成部分,其评价的范围可以是可以仅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某个侧面,如幼儿的分享和互助行为、择友标准、道德判断、自我评价等问题,也可以是幼儿整个社会性发展的全貌。

从文献查阅情况来看涉及幼儿社会性发展评价的研究多是实践操作方面的,理论层面的研究极少,现有研究也只是提供一种理论视角。

实践总需要以一定的理论为基础,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发展。

当前理论视角概括为被评价者由于遗传、环境、教育的不同,其社会性各方面的发展也不同,评价应根据每个幼儿的实际情况,确定不同的评价标准、评价目标和评价方法。

我国幼儿社会性发展评价的内容

1.幼儿品德发展评价

由于我国学术界对学生品德测评的可行性、测评的依据以及测评的具体方法等问题众说纷纭,品德发展包括爱周围人、爱集体、爱祖国、礼貌、诚实、爱劳动等,因此评价幼儿品德发展的文章是幼儿社会性发展评价内容中最少的。

其中有从微观层面介绍自己幼儿园品德评价实践的,也有对德育评价体系进行宏观思考的。

2.幼儿社会交往发展评价

从文献分析情况来看,大抵集中于对幼儿交往能力和人际关系的评价上,对幼儿社会交往发展评价的研究不是很多,且对幼儿交往态度的评价甚是欠缺。

幼儿社会交往发展评价包括对幼儿的交往态度、交往能力(轮流、合作、遵守规则、分享、解决冲突)、人际关系等进行评价,而且以幼儿社会技能表现为研究对象,自行编制幼儿社会技能评定表,对幼儿社会交往发展的评价多是在改进研究方法的过程中进行的,并集中测查幼儿在生活情境中社会技能的种种行为表现。

3.幼儿情绪情感发展评价

从当前研究文献分析结果来看,研究多是对幼儿情绪发展的评价,而有关幼儿情感发展的评价则相对较少。

情绪情感的发展包括一般情绪状态、情绪情感的表达与控制、同情心、责任感、好奇心与兴趣等。

对幼儿情绪发展的评价总是和幼儿社会性发展评价同时进行,目的在于研究两者之间的相关性。

幼儿社会性和情绪发展不仅存在性别差异,而且具有年龄特征;

幼儿的情感认知和社会适应行为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幼儿社会性和情绪发展与行为问题的发生有显著的相关性,幼儿社会性和情绪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减少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

可见研究多是首先在测评的基础上研究两者的相关性,然后对幼儿情绪发展和社会性发展进行测评,也有单独针对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价的,教师评价幼儿好奇心时存在一个由好问、喜欢摆弄、敏感、关注未知、探索持久、好奇体验以及反应性和探究的主动性等因子构成的三阶结构,有的学者建议教师在悉心观察的基础上对幼儿认识自身及他人情绪的能力、妥善管理情绪的能力、自我激励的能力等做出合理的评价。

4.幼儿自我系统发展评价

幼儿自我系统发展评价就是对幼儿自我系统的发展水平做一客观评价,自我系统的发展,包括自我评价、自我认识、自尊心和自我价值感、成就感与好胜心、自制力、自信心、独立性、主动性与坚持性等。

评价的目的在于全面了解幼儿,以便提供更加适宜的帮助和指导。

我国对幼儿自我系统发展的评价主要集中于对幼儿自我概念的发展和自制力与坚持性的发展进行评价,从对文献的分析情况来看,多以量化方法为主,但是对幼儿自我系统发展其他方面评价的文章则相对较少。

由于认知的局限,幼儿对自己的评价直接来源于教师、父母的评价,幼儿的自我评价具有权威性与依从性等特点,所以教师、家长应慎重评价。

而且经笔者认真研读文献后发现,所搜集到的资料大多不是直接对幼儿的自我意识系统进行评价,是基于研究而进行的评价,直接关于幼儿的自我意识系统进行评价的研究很少。

幼儿园一日活动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促进

幼儿期是人生的一个独特阶段,处在社会性发展和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目前,在相当一部分独生子女身上存在着一些孤僻等,如社会性方面的问题,如任性、依赖性强、胆小、自利等,用幼儿园的集体教育环境,严重危害了独生子女的健康发展,促进独生子女健康成长,帮助幼儿克服成长中的不良方面,是当今幼儿园社会性教育的重要任务。

幼儿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可塑性大,但自我意识还处在萌芽状态,由于他们自我调节控制水平较低,在心理上极不成熟,极易因环境的不良因素影响形成不健康的心理。

因此,我们必须探索利用幼儿园一日活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的社会领域的途径和方法,必须反思让孩子更好地适应社会。

通过近两年对幼儿进行社会性发展的教育的摸索,我总结出了几条有关幼儿园社会性发展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通过游戏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游戏集教、学、玩于一体,小孩是生来好动的,以游戏为生命的,是通过实际行动探索周围世界的一种积极活动,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道路。

教师不能老是组织孩子上课、画画等,幼儿与伙伴一起游戏,对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方面的作用尤为明显,要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们能逐渐学会理解他人,要创造条件让幼儿与小伙伴一起玩各种他们感兴趣的游戏,学会合作,学会谦让、宽容、忍耐、克制,促进社会性发展,提高交往能力,这实际上是为孩子们今后走向社会做准备,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方面。

幼儿最感兴趣的是角色游戏,这类游戏对培养幼儿社会性大有好处。

角色游戏“蔬菜店”中,幼儿扮演角色模仿成人的样子,在游戏过程中幼儿能做到有礼貌,进行买卖,培养了幼儿按顺序做事的好习惯,学会了热情为他人服务。

再如:

通过“娃娃家”游戏锻炼动手能力,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可以让幼儿体验家庭温暖,培养家庭小成员的责任感和热爱家庭的情感.教师的参与往往会对幼儿起到助兴的作用,在角色游戏中教师要善于做孩子的游戏伙伴,密切教师和孩子的关系,使孩子玩得更开心。

教师要想到开展游戏是为了让孩子在玩中学、在玩中获得发展,参与孩子游戏时要注意切勿“喧宾夺主”,教师要尊重他们的意思、听从他们的指挥,让孩子成为游戏的主人。

当孩子全神贯注地投人游戏时,他们的认知水平、性格特点、待人处事的态度等都会活生生地展现出来,教师还要引导孩子发展,游戏就像一面镜子,如发现幼儿在玩抽烟等不健康的游戏,或发现幼儿当售货员对顾客态度粗暴时,或游戏中遇到困难时,教师都应适时给予引导教育,使幼儿在玩中健康发展、在玩中学习。

教师要善于利用游戏作为教育手段对孩子实施教育,促进其社会性发展,不断提升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建构游戏是结构游戏的一种类别,通过开展发展幼儿与同伴的交往能力、合作能力,建构游戏是幼儿社会性发展教育的有效途径,建构游戏,不仅能促进幼儿智力、知识技能、审美能力的发展,还能同时能促进幼儿自觉遵守游戏规则,发展幼儿解决冲突的能力,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并能较促进幼儿情感的交流,形成良好的自尊心、自信心、自制力与坚持性等积极的性格。

因此。

在建构游戏中发展幼儿社会性的方法如下:

一是教师通过创设宽松的环境,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充分调动、激发幼儿主动积极交往,在活动中,教师能站在后位,让幼儿制定游戏规则,自主选择合作伙伴,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主动获取社会交往的技能,发展社会性;

二是教师的指导需要贯穿整个游戏过程,在建构游戏中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幼儿相互合作,相互谦让,体会分享,愉快地参与游戏,教师运用适宜有效的指导方式,使之获得成功感和满足感,促进幼儿社会性不断发展;

三是根据幼儿的年龄、心理特点,由简单到复杂,由浅人深,由易到难,逐步提髙幼儿建构技能,口语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

四是在建构游戏中,教师根据每个幼儿的个性特点及社会交往水平及发展水平,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与要求,教师要对幼儿充分观察了解,使每个幼儿在不同程度上得到发展,使他们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

五是教师在游戏中教师以鼓励、表扬为主,充分尊重幼儿、信任幼儿、理解幼儿,注重儿童自身发展的纵向评价,注意树立榜样,发挥激励作用,使幼儿形成良好的游戏行为及言行;

六是通过合作建构教师引导幼儿充分表现、自由交往、互相合作,使他们社会交往技能得到培养,兴趣需要得到满足,情感得到激发,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手、口、脑并用,互相模仿、启发、促进,一直趋于操作与探索中,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教师发现某些遇到困难的幼儿应及时提供帮助,具体观察幼儿言行、技能,使其获得成功,体验游戏乐趣;

七是动结束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共享快乐,表达情感,进行参观评价(自由交流),进一步为幼儿提供交往、学习的机会;

八是最后根据实际出发自行选择,通过活动延伸这一环节,进行游戏材料的收集整理,需在玩中求乐趣、求满足,进一步引发幼儿完成作品后的自豪感,保存的建构物就让幼儿玩一玩,激发幼儿下次参加活动的欲望。

通过开展实践活动让幼儿走向社会

社会实践其目的是不仅能提髙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而且能增长见识、扩大视野,从中获得对社会的感性经验,就是让幼儿走入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

社会交往能力,是人的社会性当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它指的是人在与别人交往时所表现出来的运用身体语言、口头语言、情绪和认识等方面的能力。

蒙台梭瑞的教育方式就是让幼儿天天生活在社会交往的气氛里。

如:

与别人交谈时眼睛要注视对方,与人说话时音量是否适中,不打断别人的话等等。

如与别人合作完成工作;

给别人提供帮助;

和别人一块聊天、一起分享零食;

遇到困难请求帮助;

观看别人的工作等等。

为了扩大幼儿的社交范围,进一步发展幼儿的社交能力,我们应不断满足孩子的欲望,多开展一些带孩子走入社会的实践活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能够使幼儿的认识范围更广,交往面更宽。

参观商场,通过观察,在尝试购物中,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解决实际问題的能力,了解超市货物的摆放规律;

带领幼儿参观古迹,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让幼儿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

组织参观九龙潭、黑油山公园、人民广场、友谊大桥、阿依库勒水库等景区,结合春游、秋游活动,从而产生热爱家乡的情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教育,让幼儿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领略大自然的风光;

通过参观小学,激发幼儿人小学的愿望,使幼儿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以及一些有关小学的事,为顺利适应小学生活打下一定的基础;

通过参观敬老院,使幼儿在与老人的联谊活动中,使幼儿知道老人需要更多的关心,了解老人的生活;

参观附近居民小区熟悉小区环境,学习按地址寻找相应的地方,初步了解居民住房编号的规律,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和交往能力;

通过参观农业基地,幼儿亲自摘豆角、茄子,并拿回幼儿园作为明日的菜肴,让幼儿融人大自然,体验大自然的美好、劳动的快乐;

通过参观影剧院,通过自己拿票找座位的活动,发展幼儿的数概念,知道影剧院的社会功能、基本设施及看电影的规则等。

另外,社会实践活动的评价工作也很重要,通过老师的讲评,从而在以后类似的活动中学习运用他人的经验,幼儿可从中学到他人的经验,以去超市购物为例,针对班中孩子出现的在每人只有一元钱的情况下合作购物的现象,可以让幼儿展开讨论团结的作用;

对于有的幼儿把钱弄丢的情况,让幼儿知道钱丢了什么也买不到,从而获得教训要保管好自己的物品;

让幼儿懂得在一个人的能力不能为的情况下可以寻找他人的合作,对多动脑筋解决实际困难的幼儿加以鼓励、表扬。

利用幼儿园的专门活动对幼儿进行社会性教育

由熟悉到基本陌生,这种新的活动环境、人际环境,对幼儿提出了适应的要求。

利用幼儿园的专门活动室开展跨班活动,可以使幼儿所面临的环境发生变化。

一开始,幼儿只喜欢到自己班教师所在活动点参加活动,只喜欢与同班幼儿交往。

慢慢地,随着活动的继续开展,在老师的鼓励引导下,不同班幼儿间的交流逐渐增多。

此外,设置幼儿图书室、结构游戏室、美劳室等专门的幼儿活动室,专用活动室各活动点分布比较分散,从一个活动点到另一个活动点往往有好几条路径可走,这时,选择哪一条路都有赖于幼儿自身的观察、分析、尝试、比较,最后作出选择,这无形中提高了自身对环境的选择能力。

这些专门活动室集中在一个时间段开放,每个活动室由1~2位教师负责,供一个年级组的幼儿自由选择。

目的在于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增强对环塊的适应能力和选择能力。

由于专用活动室活动打破了以往以班级为单位的组织形式,改为以年级组为单位,这样,幼儿的交往对象也由原来的相互认识到现在大部分不认识,交往的人数增加了,就连教师也由朝夕相处的老师改为其他班的教师,这种新的活动环境、人际环境,对幼儿提出了适应的要求。

这种情况下,幼儿为缓解陌生的人际环境对自身的压力,往往寻求一种安全感,于是一开始,幼儿与别班的幼儿很少交往,甚至根本就没有交往,而往往只喜欢与同班的幼儿做合作伙伴,有的干脆选择去自己班老师所在的活动点,针对这种情况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学习一些融人他人活动的方法,扩大交往面,尽快适应新环境;

二是打消幼儿的顾虑,培养有礼貌的好习惯,让孩子熟悉各位老师;

三是引导幼儿遇到困难,能找同伴帮助,以加强交往,提高社会性发展能力。

结论

幼儿社会性的发展的需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

幼儿园一日活动正好能为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提供这样的环境氛围,幼儿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在与同伴间的交往中建立友好的关系,从中得到满足和快乐,通过模仿和想象,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培养他们关心他人、关心集体、爱护公物的良好品德,让幼儿养成做事认真负责的良好习惯、待人接物的正确态度。

本文在分析了幼儿园一日活动的重要性和幼儿社会性的概念、幼儿社会性发展评价研究的基础上,分别从通过游戏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通过开展实践活动让幼儿走向社会、利用幼儿园的专门活动对幼儿进行社会性教育等角度论述了幼儿园一日活动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促进。

在幼儿的教育中,我们要把把“社会性教育”继续放在一个重要位置,促使幼儿获得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廖凤林,廖桂春,李江雪,吉英兰.幼儿对不同被助对象的助人观念及其行为发展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9(01)

[2]王美芳,庞维国.学前儿童在园亲社会行为的观察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0(03)

[3]万明钢,李奈.侵犯性行为与性别差异的跨文化研究[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

[4]唐征宇.浅谈体育运动中的攻击性行为[J].心理科学.2009(03)

[5]邹泓.儿童社会化研究发展趋势[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

[6]陈会昌.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其测量──《中国3-9岁儿童的社会性发展》课题总报告[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0(04)

[7]李俊.3-9岁儿童的攻击性行为调查[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9(04)

[8]满晶,马欣川.幼儿互助行为发展的实验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0(03)

[9]袁晓平.幼儿侵犯行为的心理成因与对策[J].父母必读.2011(05)

[10]程学超,张文新.儿童侵犯行为发展研究综述[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01)

[11]曹中平著.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2]杨丽珠,吴文菊主编.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M].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3]周宗奎著.儿童社会化[M].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9

[14]申继亮等编著.当代儿童青少年心理学的进展[M].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

[15]王振宇等著.儿童社会化与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16](美)墨森(Mussen,P.H.)等著,缪小春等译.儿童发展和个性[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18][美]利伯特(R·

Liebert)等著,刘范等译.发展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