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认识自我完善自我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41065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2.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认识自我完善自我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二章认识自我完善自我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二章认识自我完善自我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二章认识自我完善自我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二章认识自我完善自我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二章认识自我完善自我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二章认识自我完善自我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二章认识自我完善自我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第二章认识自我完善自我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第二章认识自我完善自我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第二章认识自我完善自我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第二章认识自我完善自我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章认识自我完善自我Word下载.docx

《第二章认识自我完善自我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认识自我完善自我Word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二章认识自我完善自我Word下载.docx

”,“我这样做对吗?

”“我的生活目标是什么?

”“我

会被被人喜欢和接受吗?

”·

·

这样的一些问题是不是咱们同学经常思考或困扰的呢?

其实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回答过程就是自我意识实现的过程。

(二)走进教材

1、什么是自我意识

(1)含义和主要表现形式

自我意识是个人作为主体的我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认识。

它包括三

方面的内容:

对自己生理状况的认识,如身高,外貌等;

对自己心理特征的认识

,如兴趣、性格、能力等;

对自己与他人关系的认识,如自己的人际关系,自己在

集体中的位置等。

自我意识的主要表现形式:

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自我

体验,自我调控等。

(2)自我意识的结构

躯体我:

外貌、长相、身高、体重、胖瘦、健康与否

詹姆斯社会我:

社会地位、社会角色、人际关系、声誉、是否受人喜欢

精神我:

自身各种后天形成的能力,理解力、自觉性、记忆力、想象力

本我:

满足各种原始冲动(吃喝拉撒睡)只知道满足和释放而不知道约束自己,快乐原则

弗洛伊德自我:

是本我在与现实打交道的过程中分化出来的,化解本我和现实的冲突矛盾现实原则

超我:

人格中最文明,最道德的部分,道德原则

个人自我:

我觉得(认为)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社会自我:

在老师/同学/长辈眼里,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理想自我:

我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

自我认识:

对自己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认识和分析,

三种心理成分自我体验:

喜不喜欢自己,满不满意自己的言行,自信/卑/尊/满/豪,内疚、羞耻

自我监控:

对自己言行,思想,情感的检查、监督、调节和控制

(3)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正确而坚定的自我意识,能让人认清自己的优缺点,找准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

认清形势,不受他人意志的影响,从而自信、自尊、自立,而不正确的自我意识往往

使人人云亦云,并产生自卑、自负、纠结、彷徨、无助的心理。

(4)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和类型

特点:

自我意识开始分化,自我矛盾开始出现(现实我-理想我;

生理自我-精神自我)

理性的丰满与现实的骨感常常让人困惑、焦虑

自我认识的广度和深度提高,不仅关注个人自我,还开始关心理想自我和社会自我

自我认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不用家长、老师提醒,自己主动关注和思考

与自身相关的问题,开始主动关注自身的发展和成长

④自我评价能力提高,从肤浅-深刻,从行为评价(现象)-能力评价(本质)

类型:

积极型:

不达目的不罢休,积极丰富现实自我,不断向理想自我靠近

现实型:

丰富现实自我的同时调整理想自我,不钻牛角尖

庸碌型:

得过且过,不提升现实自我,只一味降低理想自我

虚假型:

自欺欺人,夸大现实自我

消极型:

理性自我和现实自我与社会主流相悖

后两种是自我意识的变异状态

2、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矛盾和偏差

矛盾:

(1)主观我与客观我之间的矛盾:

实质:

自我评价过高或过低与实际办事能力之间的矛盾

(2)现实我与理想我之间的矛盾:

理想和丰满,现实很骨感

(3)自尊心与自卑感之间的矛盾:

(案例)

案例:

小枫的自我观

小枫:

“我从小品学兼优,在我看来,自己的人生将一路光明。

在保送进了重点

大学以后,我这个想法却被彻底摧毁。

在高手如云的大学里,我不再是老师的宠儿、

同学的榜样,我觉得自己成了一名可有可无的小角色。

我开始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我的情绪一落千丈,怀着巨大的失落和不平,我开始消沉,性格也变得乖张孤僻。

现在,面对混乱的自我,我陷入和迷茫和焦虑中。

(4)自立和依附他人的矛盾:

大学生希望绝对的独立,独当一面,但事实上

很多事情仍然需要他人的帮助和指导。

偏差:

过分追求完美:

明明自己优点很多,但却视而不见,反倒是对

自己的不足揪住不放,严重影响了自己的情绪和信心。

⑴自我意识过强过度的自我接受:

高估自我,放大自己的长处,甚至把缺点也

(过高的自我评价)视为优点,人际交往模式是“我好,你不好,”“我行,你

不行”。

盲目乐观,自以为是,不易处理好人际关系

过度自我中心:

独生子女,只关注自己的喜怒哀乐,不管他

人感受,人际关系多不和谐。

案例

(2)自我意识过弱(过低的自我评价、低自我接纳、不能无条件的接纳自我):

主要

表现为极度的自卑,自卑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具体表现有:

内心的愿望不敢说出来;

总是因害怕做不好而不敢做;

对自己某方面(如身材、相貌、能力等)不满意;

做任

何事情只有得到别人的肯定才放心;

总担心会受到别人的批评和指责;

因害怕批评而

有时会抵触别人的建议或批评;

做任何事之前总是预想到自己会失败;

总担心别人看

不起自己。

案例:

痛苦的小凡

小凡的自述:

“我内心的想法、情绪总是压抑在心里,过去很久了,别人也许

都忘了,但我还不能释怀。

别人看我很平静,其实我的内心很痛苦,好多事情因害怕

别人又什么看法而不敢做,迟迟不能下决定,终于决定做的事情,拼命想把它做完美,

也许因紧张等原因不能尽如人意,对于别人的建议或批评心里往往比较抵触,觉得那

是别人看不起自己和对自己的否定。

(3)自我的迷失

当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矛盾无法很好的解决,就会出现自我意识的混乱,从而导致

自我的迷失,

一般表现:

心理层面:

情绪低落、迷茫、无聊、孤独、厌学、焦虑、抑郁等

行为层面:

冷漠、孤僻、交往障碍、不遵守纪律、不务学业、耐挫力低等

极端表现:

不爱惜生命,自毁、攻击他人、危害社会。

注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偏差是心理不成熟的表现,并不是个人

缺点,而是所有大学生或多或少都要亲身经历的,是整个年龄阶段的特征,因而这是

普遍的,正常的,但也是必须要调整的。

3、大学生完善自我的途径和方法

(1)正确认识自我

内容:

生理自我、精神自我、社会自我、关系自我

生理自我

精神自我

社会自我

关系自我

外表

身材

气质、性格

能力

兴趣、爱好

社会角色

社会身份

父母

朋友、恋人

老师、同事

方法:

比较法—从我与人的关系认识自我

如,与同学比较学习方法,经过对照,我能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

比较时需注意:

我们要比的不是既定事实(家庭出身、身高、长相、过去的荣誉)

因比较这些毫无意义,而是要比较自己可以掌握,通过自身努力可以改变的事情(学

习能力、交际能力、应激能力、领导能力等各种能力,以及若干年后的个人成就)

我们所选的比较对象应该是和自己条件相似的人,而不是相比自己极好或极差

的人,如,你爱好打篮球,但你若以姚明为参照对象,那么你会觉得自己的球技很逊,

但实际情况是,你和同龄的大多数人相比,你的球技已经很不错了。

经验法—从我与事的关系认识自我

从完成事情的质量和效率来分析自己的实际能力,发现长处和短处,从而总结经验

教训,实现自我的提升。

反省法—从我与己的关系中认识自我

孔子曰“五日三省吾身”,说的就是通过自我反省来认识自己。

所以大家可以在

每一天晚上躺在床上的时候,反省一下自己当天的所言所行,从而更深入的认识自己

(2)积极悦纳自我

个体不能积极悦纳自我的原因在于:

不能正确分析自我

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差甚远

③存在一些不合理信念,如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及糟糕至极的不合理信念

④不能积极应对各种问题

所以,要积极悦纳自我,就可以从以上几个方面着手,加以改变

自我分析,即正确认识自我;

自我调整

A调整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

理想自我

我想成为一个富有魅力,无论遇到什么事都能应付自如,无论和什么人打交道都能自然从容的人

现实自我

我长相平平,性格内向,没有太大的能力,不敢和不熟悉的人交往,更不敢和老师领导说话

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差距

长相平平—富有魅力

没太大能力—无论遇到什么事都能应付自如

不敢和不熟悉的人交往,更不敢和老师领导说话—无论和什么人打交道都能自然从容的人

调整理想自我

既然不善交往,就少交往一些,用更多的时间看书,研究和思考问题,做一个善于发现问题和研究问题的人

接受不完美的自我

我虽然不善交往,但是喜欢读书,善于思考和研究,这就是我,独一无二的我

B调整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的差距

自我评价

我富有思想,心地善良,乐于助人

他人评价

我思想狭隘,自我中心,不顾他人感受

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的差异

富有思想—思想狭隘

心地善良,乐于助人—自我中心,不顾他人感受

勇于承认我的缺陷

我的确有时思想极端,多是从自己的意愿出发,不顾他人感受

接纳自我

我有一些缺点,以后会注意的

③改变不合理信念

事件

失恋,女友离开了我

情绪

自我否定,抑郁

不合理信念

女友离开我,我没有一点魅力,我什么都不行(过分概括化)

自我驳斥

我爱她,就有理由要求她必须爱我吗?

我在谈恋爱这件事情上失败了,就代表我什么都不行吗?

新观念

我没有权利要求别人像我对他那样来对待我,别人有自己的想法和意愿,这次恋爱的失败,也许是因为我不太了解异性,或许是因为我们交流不善,总之,恋爱失败不代表我整个人的失败。

④积极应对

A解决问题

遇到问题和困难,不要畏惧和逃避,不要对自己说:

“太难了,我做不了”,不要

心慌,焦虑,吃不好,睡不好,而要分析问题和形势,

现在面对的主要问题是:

客观条件和资源:

可用的时间,可以求助的人,我解决这类问题的能力和经验

目前我希望达到的目标是:

我计划这样做:

B合理化

如果问题不是我们通过努力就解决的,那就接受现实,适应现实,如,我个子矮

小,即便我规律作息,坚持锻炼身体,加强营养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那么就高校地

对自己说:

“浓缩的都是精华!

(3)有效控制自我

关键在于锻炼自我的意志力、坚持性和对目标的坚定性

(4)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A相信自己能做到,并将之付诸行动:

1)在课堂讨论中尝试成为第一个打破沉默的人,敢于当众表达自己的意见

2)走路时抬头挺胸,加强自己与同学、朋友的交往

3)在还不敢直视老师、同学的眼睛时,试着先直视对方的鼻子主动与之打招呼

4)主动与学历比自己高、资历比自己老、阅历比自己多的人交流,有自己的见

要尝试提出来

5)敢于冒险,尝试一些新事物,破除不合理的习惯

B善于积极思考

斯坦福大学运算研究和电脑科学教授乔治·

丹特齐格用他的亲身经历验证了积极思考的力量,他这样记录道:

当时我正在加利福利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数学系攻读硕士学位。

有一天,我像往常一样又迟到了,进了教室后,我便匆匆忙忙抄下黑板上的两道数学题,我想,那一定是教授留的家庭作业,我冥思苦想了几个晚上,反复的失败后,终于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解开了这两道题。

翌日,我将作业交到了教授堆满纸张的桌上。

六周后的一个星期天的早上,一阵巨大的敲门声将我从梦中惊醒,我很吃惊地发现敲门的竟然是教授,“乔治!

乔治!

”他喊道:

“你解出了它们!

”我说:

“是的,我当然解出来了,那不是我该做的作业吗?

经过教授的解释,我才知道,原来黑板上的这两道题不是家庭作业,而是数学界两道著名的难题,多年来许多著名的数学家都没能解开它们。

教授几乎不敢相信我在短短几天时间里就解开了这两道题。

我想,如果事先有人告诉我这是两道非常著名的数学难题,或许我根本没有信心去解答它们,更不会尝试着去解开它们了。

C积极的自我暗示

语言暗示:

我很好,我能行

改变环境进行暗示:

心情烦躁时听舒缓的音乐

改变习惯进行暗示:

胆怯害羞时,提高嗓门给自己壮胆

通过包装进行暗示:

化妆、讲究衣着可增强个人魅力和信心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通过教学、课堂活动和案例分析让学生认识了自我意识的概念、功能、和

发展规律,同时引导学生了解常见自我意识偏差的表现,同时教会学生掌握正确认识自

我和完善自我的方法。

(四)课后训练

1.找身边的同学评价自己的优缺点;

2.自我评价,包括生理自我(我是一个身材适中的人),心理自我(我是乐观开朗/

由于脆弱的人),社会自我(我是父母的好孩子,我是班上的学习委员)

(五)推荐阅读

1、凡禹,发现自己与设计自己,北京: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导读:

该书通过生动活泼的语言告诉我们,真正的自我是我们拥有的潜藏宝藏,认

识自己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课题,学会发现自己、设计自己能够让我们走向更加自信和光

明的未来。

2、阿尔弗雷德·

阿德勒,自卑与超越,汕头:

汕头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该书从心理学观点出发,阐明人生道路和人生意义的通俗性读物,书中读者

提出:

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没有一个人对其现时的地位感到满意,对优

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的通行,然而并不是人人都能超越自卑,关键在于正确对待职业、

社会和感情,在于正确理解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