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组织病理学测试题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419128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27.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腔组织病理学测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口腔组织病理学测试题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口腔组织病理学测试题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口腔组织病理学测试题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口腔组织病理学测试题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口腔组织病理学测试题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口腔组织病理学测试题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口腔组织病理学测试题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口腔组织病理学测试题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口腔组织病理学测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口腔组织病理学测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口腔组织病理学测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口腔组织病理学测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口腔组织病理学测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口腔组织病理学测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口腔组织病理学测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口腔组织病理学测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口腔组织病理学测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口腔组织病理学测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口腔组织病理学测试题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口腔组织病理学测试题Word格式.docx

《口腔组织病理学测试题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腔组织病理学测试题Word格式.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口腔组织病理学测试题Word格式.docx

4.影细胞可见于:

A.成釉细胞瘤

B.牙源性腺样瘤

C.牙源性钙化囊性瘤(正确答案)

D.牙源性钙化上皮瘤

牙源钙化囊肿基底层上方为星网状细胞,其中可见影细胞,临近基底层下方可见发育不良的牙本质,纤维囊壁可见子囊,易可见影细胞。

5.以下哪种病变中能够见到玫瑰花样结构:

A.牙源性腺样瘤(正确答案)

B.成釉细胞纤维瘤

D.多形性腺瘤

E.鳞状细胞癌

牙源性腺样瘤肿瘤上皮可形成玫瑰花样结构、腺管样结构以及梁状或筛状结构。

此题是口腔病理学中的基础内容,强调疾病的病理变化。

6.以下不属于高分化鳞状细胞癌的病理变化是:

A.具有细胞间桥

B.角化少(正确答案)

C.核分裂象少

D.非典型核分裂极少

E.细胞多形性不明显

高分化鳞状细胞癌与正常鳞状上皮相似,含有数量不等的基底细胞和具有细胞间桥的鳞状细胞,角化明显,核分裂象少,非典型核分裂和多核细胞少,胞核和细胞多形性不明显。

此题是口腔病理学中的基础内容,强调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分化和病理变化。

7.以下肿瘤中没有角质形成的是:

A.鳞状细胞瘤

C.牙源性角化囊性瘤

E.腺样囊性癌(正确答案)

腺样囊性癌由上皮和肌上皮细胞排列成管状、筛状和实性巢等不同的形态,实性型团块中心组织可出现变性、坏死。

此题是口腔病理学的基础内容,强调所涉及的几种肿瘤的病理变化。

8.以下病变属于混合性牙源性肿瘤的是:

A.牙源性钙化囊性瘤(正确答案)

C.牙源性腺样瘤

E.牙源性纤维瘤

成釉细胞瘤、牙源性钙化上皮瘤和牙源性腺样瘤属于上皮性牙源性肿瘤,牙源性纤维瘤属于间叶性牙源性肿瘤。

此题是口腔病理学的基础内容,强调牙源性肿瘤的分类。

9.成釉细胞瘤有下列组织学分型,除了:

A.滤泡型

B.丛状型

C.梭形细胞型(正确答案)

D.基底细胞型

E.棘皮瘤型

滤泡型,丛状型,棘皮瘤型,颗粒细胞型,基底细胞型,角化成釉细胞瘤。

10.属于牙源性上皮和外间充质性良性肿瘤的是:

A.牙源性鳞状细胞瘤

B.牙成釉细胞瘤(正确答案)

D.牙源性透明细胞瘤

E.黏液瘤

牙成釉细胞瘤为牙源性上皮和外间充质性良性肿瘤

1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一般型成釉细胞瘤的分类:

A.周边型(正确答案)

B.滤泡型

C.丛状型

D.颗粒细胞型

主要类型:

(1)滤泡型

(2)丛状型(3)棘皮瘤型(4)颗粒细胞型。

(5)基底细胞型。

12.下列肿瘤中没有角质形成的是:

A.腺样囊性癌(正确答案)

B.鳞状细胞瘤

C.成釉细胞瘤

E.牙源性角化囊性瘤

13.在牙周膜中,哪一种细胞能增殖成颌骨囊肿或牙源性肿瘤:

A.成纤维细胞

B.间质细胞

C.成骨细胞

D.Malasses上皮剩余(正确答案)

E.成牙骨质细胞

在牙周膜中Malasses上皮剩余能增殖成颌骨囊肿或牙源性肿瘤。

14.下列哪项不是牙源性腺样瘤与含牙囊肿的区别点:

A.肿瘤上皮为结节状实性细胞巢,可形成玫瑰花样结构

B.肿瘤上皮为立方或柱状细胞,形成环状腺管样结构

C.由多边形嗜酸性鳞状细胞组成小结节

D.肿瘤为梁状或筛状

E.肿瘤腔内可含牙(正确答案)

都可以含牙。

15.可见玫瑰花样结构的肿瘤是:

B.牙源性钙化囊性瘤

D.良性成牙骨质瘤

E.成釉细胞纤维瘤

可见玫瑰花样结构的肿瘤是牙源性腺样瘤。

牙源性钙化囊性瘤在衬里上皮和纤维囊壁内可见数量不等的影细胞灶,并有不同程度的钙化。

影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B错)。

牙源性钙化上皮瘤镜下见上皮细胞呈片状,岛状或筛状排列,细胞呈多边形,界清,嗜酸性,核多形性;

淀粉样变;

钙化物,钙化物同心圆状(C错)。

良性成牙骨质瘤由牙骨质样组织所组成(D错)。

成釉细胞纤维瘤主要特征是牙源性上皮和间叶组织同时增殖,但不伴牙本质和釉质形成(E错)。

16.以下可能是牙源性角化囊肿复发的原因,除了:

A.手术难以完整摘除

B.衬里上皮生长活跃

C.囊肿部分区域癌变(正确答案)

D.囊壁内有卫星囊

E.口腔粘膜基底细胞增殖

(1)囊壁薄,易破碎,

(2)囊壁内含有微小子囊或卫星囊,(3)具有局部侵袭性或向骨小梁间呈指状外突性生长特点,(4)病变区具有高度增殖能力的口腔粘膜基底细胞未彻底切除,会引起复发。

17.下列有关成釉细胞瘤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主要含成釉器样结构,但无釉质或其他牙体硬组织形成

B.多发生于颌骨内,但也可发生于骨外

C.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变异较大,可有多种表现

D.滤泡型和丛状型是实性成釉细胞瘤最常见的组织学亚型

E.目前认为促结缔组织增生型成釉细胞瘤的治疗方法与单囊型成釉细胞瘤相同(正确答案)

目前认为促结缔组织增生型成釉细胞瘤的治疗方法应与实性或多囊型成釉细胞瘤相同

18.下列关于成釉细胞瘤的描述,错误的是:

A.实性型成釉细胞瘤生长具有局部侵袭性,易复发

B.单囊型成釉细胞瘤临床表现和X线表现类似颌骨囊肿

C.单囊型成釉细胞瘤伴囊腔内瘤结节增殖者生物学行为类似于实性型成釉细胞瘤(正确答案)

D.成釉细胞瘤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变异较大

E.棘皮瘤型成釉细胞瘤肿瘤上皮岛内呈现广泛的鳞状化生

单囊型成釉细胞瘤伴囊腔内瘤结节增殖者生物学行为类似于发育性牙源性囊肿。

19.下列病理学变化属于混合型牙瘤的是:

A.形成滤泡状上皮岛

B.形成玫瑰花样结构

C.出现大量影细胞和钙化灶

D.由许多牙样结构组成

E.牙体组织成分紊乱排列(正确答案)

牙瘤属于发育畸形,其中混合型牙瘤牙体组织成分排列紊乱,相互混杂,无典型牙结构;

而组合型牙瘤由许多牙样结构组成,其牙釉质、牙本质、牙髓、牙骨质的排列如同正常牙的排列方式。

20.牙龈瘤的病变性质多属于:

()[单选题]*

A.良性肿瘤

B.恶性肿瘤

C.局限性慢性炎性增生(正确答案)

D.发育畸形

E.自身免疫性疾病

牙龈瘤为龈上包块,是一临床名称,多为牙龈局限性慢性炎性增生。

此题是口腔病理学中的基础内容,强调牙龈瘤的病变性质。

21.以下病变中术后较易复发的是:

A.Warthin瘤

B.含牙囊肿

C.外周型成釉细胞瘤

D.牙源性角化囊性瘤(正确答案)

E.牙源性腺样瘤

牙源性角化囊性瘤具有较高的术后复发倾向,其原因可能有:

囊壁薄,易碎,手术难以完整摘除,且其上皮具有高度生殖能力;

囊壁内可含有卫星囊;

侵袭性生长等。

此题是口腔病理学中的基础内容,强调疾病的生物学行为。

22.牙源性角化囊肿有以下病理改变,除了:

A.复层鳞状上皮衬里

B.基底细胞栅栏状排列

C.表面不全角化

D.腺上皮样分化(正确答案)

E.伴卫星囊形成

牙源性角化囊肿常为单发,也可多发,多发者部分为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的主要表现之一。

镜下,牙源性角化囊肿具有独特的组织学特点:

①衬里上皮为较薄的复层扁平上皮,无上皮钉突;

②上皮表层不全角化或正角化,表面呈波浪状;

③棘细胞层较薄,常呈细胞内水肿;

④基底细胞呈柱状或立方状,细胞核远离基底膜,呈栅栏状排列;

⑤纤维性囊壁薄,炎症时增厚,上皮不规则增生,出现上皮钉突,角化消失;

⑥纤维性囊壁内有时可见子囊和上皮岛。

23.Pindborg瘤又称为:

A.腺淋巴瘤

B.嗜酸性腺瘤

C.牙源性钙化上皮瘤(正确答案)

D.牙源性腺样瘤

E.牙龈瘤

牙源性钙化上皮瘤是1956年由Pindborg详细描述报道的,又称为Pindborg瘤。

此题是口腔病理学的基础内容,强调牙源性肿瘤的命名。

24.不侵袭骨组织的成釉细胞瘤是:

A.基底细胞型成釉细胞瘤

B.角化成釉细胞瘤

C.促结缔组织增生型成釉细胞瘤

D.周边型成釉细胞瘤(正确答案)

E.单囊型成釉细胞瘤

周边型成釉细胞瘤不侵袭骨组织。

25.牙源性钙化上皮瘤中的钙化物质来源于:

A.淀粉样物质钙化(正确答案)

B.肿瘤上皮细胞钙化

C.上皮角化物质钙化

D.纤维结缔组织钙化

E.A+B

淀粉样物质,可以发生钙化,钙化物同心圆状。

26.能形成牙源性肿瘤的成牙组织包括:

A.牙源性上皮

B.牙源性间充质

C.牙源性上皮和牙源性间充质共同发生

D.A+B

E.A+B+C(正确答案)

牙源性上皮、牙源性间充质、牙源性上皮和牙源性间充质共同发生都可以形成牙源性肿瘤的成牙组织。

27.男,18岁。

右下颌角及升支处无痛性、渐进性颌骨膨大8年,X线见多囊性骨损害,有受累牙根吸收。

病理检查见病变由孤立的上皮岛组成,上皮岛的中心部细胞呈星形,排列疏松,其周边部围绕一层柱状细胞,核远离基底膜呈栅栏状排列。

最可能的病理诊断是:

A.滤泡型成釉细胞瘤(正确答案)

B.丛状型成釉细胞瘤

E.牙源性鳞状细胞瘤

滤泡型成釉细胞瘤①肿瘤细胞形成孤立型上皮岛。

②中心类似成釉器的星网状层。

③周边由一层立方或柱状上皮细胞组成,类似成釉器内釉上皮。

④中心部可囊变。

⑤间质为疏松结缔组织。

28.男,20岁。

无明显症状,拔除左侧第三磨牙时发现下颌升支部有一大的阴影。

镜下可见囊肿衬里上皮为一薄层复层鳞状上皮,无上皮钉突,基底细胞层界限清楚,棘层较薄,衬里上皮表面常呈波状或皱褶状。

病理诊断为:

C.球状上颌囊肿

D.牙源性钙化囊肿

E.牙源性角化囊肿(正确答案)

镜下,牙源性角化囊肿具有独特的组织学特点①衬里上皮为较薄的复层扁平上皮,无上皮钉突;

29.患者,女,20岁。

自觉左下颌肿大3周,检查见左下颌磨牙区肿胀,X线片见边界清楚的放射透光区,其间见放射阻射性结节状钙化物,术后见肿物有完整包膜,内有一钙化团块,磨片检查发现为紊乱排列的牙体组织,相互混杂。

应诊断为:

A.组合性牙瘤

B.混合性牙瘤(正确答案)

D.成釉细胞纤维瘤

E.牙源性角化囊肿

牙瘤是颌骨内较少见的牙源性肿瘤,多见于青年人,混合性牙瘤以下颌前磨牙区和磨牙区多见,组合性牙瘤多见于上颌前牙区。

内有一钙化团块,磨片检查发现为紊乱排列的牙体组织,相互混杂。

30.女,18岁,上颌尖牙区有一1cm×

1cm大小的包块,X线片显示包块中有不透光的钙化颗粒。

镜下可见4种结构:

①肿瘤上皮组成的玫瑰花样结构。

②腺管样结构由立方状细胞组成腺管样结构。

③由多边形嗜酸性鳞状细胞组成的小结节。

④肿瘤的周边部有筛状结构。

B.牙源性腺样瘤(正确答案)

C.含牙囊肿

E.牙源性钙化囊肿

玫瑰花样结构为牙源性腺样瘤。

31.女,12岁,上颌右前磨牙区肿胀,X线见界限清楚的放射透光区,内含大小不等的钙化物质。

病检见肿物呈囊性,内衬上皮部分类似缩余釉上皮,部分类似成釉细胞瘤灶性影细胞团块见于衬里上皮内或纤维囊壁内,部分影细胞可发生钙化。

A.单囊型成釉细胞瘤

B.牙源性钙化囊肿(正确答案)

D.牙源性角化囊肿

牙源性钙化囊肿可见影细胞。

32.男,42岁,右侧下颌升支部渐进性膨隆2年,无明显疼痛。

镜下可见肿瘤性上皮形成大小不等的上皮岛或滤泡,形态类似成釉器,滤泡之间为疏松的结缔组织。

A.成釉细胞瘤(正确答案)

B.牙源性钙化囊肿

C.牙源性角化囊肿

成釉细胞瘤滤泡型:

1)肿瘤细胞形成孤立型上皮岛。

2)中心类似成釉器的星网状层。

3)周边由一层立方或柱状上皮细胞,类似成釉器内釉上皮,或前成釉上皮。

4)中心部可囊变5)间质为疏松结缔组织。

33.患者女,20岁,自觉左下颌肿大三周,检查见左下颌磨牙区肿胀,X线片见边界清楚的放射透光区,其间见放射阻射性结节状钙化物,术后见肿物有完整包膜,内有一钙化团块磨片检查发现为紊乱排列的牙体组织,相互混杂。

C.成釉细胞牙瘤

D.成釉细胞纤维牙瘤

E.牙成釉细胞牙瘤

混合性牙瘤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钙化团块,有包膜,表面。

镜下所见混合性牙瘤由排列紊乱、相互混杂的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和牙髓所构成,无典型排列的牙结构。

34.男,29岁,左下颌角渐进性颌骨膨大2年,X线见单囊性透射区,含有一牙冠。

病检见病变主要为囊性肿物,内衬复层上皮,基底层细胞呈柱状,核深染呈栅栏状排列,远离基底膜,部分区域见上皮呈结节状增生,突入囊腔。

A.丛状型成釉细胞瘤

B.单囊型成釉细胞瘤(正确答案)

C.牙源性钙化囊肿

D.含牙囊肿

单囊型成釉细胞瘤,单纯囊性型:

(1)囊腔衬里上皮基底层细胞核染色质增加,着色深。

(2)基底细胞呈栅栏状排列,核远离基底膜,极性倒置(3)基底细胞胞浆空泡变。

35.男,38岁,下颌肿胀2年,检查见左下颌角处膨隆,压之有乒乓球样感,X光检查可见下颌角处呈多房性阴影,边界清楚,内可见埋伏牙,镜检见肿瘤由上皮团块组成,上皮团块周边为整齐的立方状细胞,核远离基底,中心处细胞多角形排列疏松。

应首先考虑为:

D.牙瘤

E.牙源性角化瘤

是最常见的牙源性肿瘤,强调其临床和病理特征,涉及牙源性肿瘤。

36.男,40岁。

左下颌磨牙区颌骨逐渐膨胀1年。

X线片显示下颌骨磨牙区有不规则透光区内含有大小不等的不透光团块。

镜下可见肿瘤有多边形上皮细胞组成,细胞间桥清晰,上皮细胞排列成片状或岛状,细胞之间可见圆形嗜酸性均质性物质。

B.牙源性角化囊肿

牙源性钙化上皮瘤,又名Pingborg瘤颌骨膨胀,x线可见不规则透光影,内有大小不等不透光团块。

病理:

肿瘤细胞呈多边形,胞浆嗜酸性。

特征性结构:

37.男,28岁,右下颌前磨牙区膨胀1年,X线见不规则透射区并含大小不等的不透光区。

病检见肿物呈实性,肿瘤由多边形上皮细胞组成,可见清楚的细胞间桥,排列成片状或岛状,肿瘤细胞核较大,可表现多形性,但核分裂罕见。

肿瘤组织内见圆形嗜伊红均质物质,并有同心圆形钙化。

同心圆形钙化牙源性钙化上皮瘤。

38.男,45岁,下颌骨升支部区无痛性肿大。

镜下可见肿瘤上皮增殖成网状联结,周边不是一层柱状细胞,中心部细胞类似于星网层细胞。

上皮岛内呈现广泛的鳞状化生,可见角化珠的形成,病理诊断为:

A.牙源性腺样瘤

B.牙源性鳞状细胞瘤

C.成釉细胞瘤(正确答案)

D.鳞状细胞癌

E.以上都不是

(1)肿瘤细胞形成孤立型上皮岛。

(2)中心类似成釉器的星网状层。

(3)周边由一层立方或柱状上皮细胞,类似成釉器内釉上皮,或前成釉上皮。

(4)中心部可囊变(5)间质为疏松结缔组织。

39.男,26岁,X线检查根尖周时发现下颌骨单囊性改变,可见下颌磨牙区一单囊性透光区,术后病理检查见肿物囊性,囊壁部分不光滑。

镜下见大部分囊壁为牙源性囊肿样表现,局部囊腔内有成釉细胞瘤样增殖。

A.牙源性黏液瘤

C.单囊性成釉细胞瘤(正确答案)

D.混合性牙瘤

单囊性成釉细胞瘤临床和X线表现单囊性颌骨改变,类似于颌骨囊肿,但组织学检查见其囊腔的衬里上皮可表现成釉细胞瘤样改变,增生的肿瘤结节可突入囊腔内和(或)浸润纤维组织囊壁。

40.女,13岁,右下颌磨牙区肿胀1年,X线见边界清楚的透射区,其中有大量大小不一的牙齿样钙化结构。

镜下见每个牙齿样结构中牙体组织的排列方式类似于正常牙齿。

病理诊断应为:

A.巨大型牙骨质瘤

C.混合性牙瘤

D.组合性牙瘤(正确答案)

E.成釉细胞纤维牙瘤

混合性牙瘤包膜完整,内含大小不一、数量不等、形态不同的牙样小体,组合性牙瘤由排列有序的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和牙髓所组成,如同正常牙的排列方式。

41.恒牙的牙尖进入口腔后,牙根部分形成了:

A.1/5

B.2/5

C.1/3

D.3/4(正确答案)

E.完全形成

牙尖进入口腔后,牙根的一半或者3/4都已形成。

42.牙釉质表面的主要无机物是:

A.铁和锌

B.钙和磷(正确答案)

C.镁和钠

D.氟和氯

E.碳酸盐

釉质的无机物主要由含钙(Ca2+)、磷(P3-)离子的磷灰石晶体和少量的其他磷酸盐晶体等组成。

43.不属于多形性腺瘤中肌上皮细胞中的类型的是:

A.浆细胞样

B.梭形样

C.透明样

D.树枝样(正确答案)

E.上皮样

镜下多形性腺瘤的肌上皮细胞可分为浆细胞样、梭形、透明和上皮样四种形态。

44.牙本质磷蛋白说法正确的是:

A.约占所有非胶原有机成分50%

B.与胶原纤维关系密切

C.利于牙本质的矿化

D.在牙本质矿化前沿分布

E.以上说法均正确(正确答案)

最主要的是牙本质磷蛋白,约占所有非胶原有机成分的50%,在牙本质矿化前沿分布,与胶原纤维关系密切,可结合钙,有利于牙本质的矿化。

45.坏死性唾液腺化生的病理表现描述正确的是:

A.溃疡周围表面上皮萎缩

B.腺小叶增生明显

C.黏液外溢形成黏液池(正确答案)

D.导管上皮纤维化

E.腺泡间质玻璃样变

坏死唾液腺化生的镜下见溃疡周围的表面上皮呈假上皮瘤样增生,腺小叶坏死,腺泡壁溶解消失,黏液外溢形成黏液池;

腺导管上皮呈明显的鳞状化生,形成大小不等的上皮岛或上皮条索。

有的腺小叶完全被鳞状细胞团片取代。

46.缩余釉上皮形成于:

A.釉质形成时期

B.牙本质形成时期

C.牙根形成时期

D.釉质发育完成后(正确答案)

E.牙齿萌出时

釉质发育完成后,成釉细胞、中间层细胞与外釉上皮细胞结合,形成一层鳞状上皮覆盖在釉小皮上,称为缩余釉上皮。

47.哈钦森牙是侵犯了哪颗牙齿:

A.切牙(正确答案)

B.尖牙

C.第一前磨牙

D.第一磨牙

E.第二磨牙

先天性梅毒牙是由于梅毒螺旋体感染牙胚,侵犯成釉器使釉质发育障碍,在恒切牙、第一恒磨牙釉质产生特征性的发育不全改变。

病变切牙称Hutchinson切牙,其近远中面向切缘而不是牙颈部逐渐变细,形成螺丝刀样外观,切缘中间常有一新月形凹陷或深裂隙。

这些改变在上颌中切牙最为明显。

48.慢性复发性腮腺炎好发于:

A.3~6岁儿童(正确答案)

B.中年男性

C.青春期男性

D.青春期女性

E.老年男性

慢性复发性腮腺炎好发于3~6岁儿童和中年女性,表现为病因不明的反复唾液腺肿胀,可能与自身免疫相关。

49.关于遗传性乳光牙本质的说法,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釉质结构异常

B.釉质容易脱落(正确答案)

C.牙齿不易磨损

D.病变龋坏多见

E.牙齿磨损不显著

遗传性乳光牙本质的患牙大部分病例釉质结构正常,但釉质很易剥脱,牙本质暴露后牙齿显著磨损,严重者牙被磨损至牙龈水平。

病变牙中龋少见,推测是由于牙本质中龋入侵通道减少,龋被局限于牙表层,很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