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梁架设专项方案设计midas计算书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420639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827.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T梁架设专项方案设计midas计算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T梁架设专项方案设计midas计算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T梁架设专项方案设计midas计算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T梁架设专项方案设计midas计算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T梁架设专项方案设计midas计算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T梁架设专项方案设计midas计算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T梁架设专项方案设计midas计算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T梁架设专项方案设计midas计算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T梁架设专项方案设计midas计算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T梁架设专项方案设计midas计算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T梁架设专项方案设计midas计算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T梁架设专项方案设计midas计算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T梁架设专项方案设计midas计算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T梁架设专项方案设计midas计算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T梁架设专项方案设计midas计算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T梁架设专项方案设计midas计算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T梁架设专项方案设计midas计算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T梁架设专项方案设计midas计算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T梁架设专项方案设计midas计算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T梁架设专项方案设计midas计算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T梁架设专项方案设计midas计算书Word文档格式.docx

《T梁架设专项方案设计midas计算书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梁架设专项方案设计midas计算书Word文档格式.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T梁架设专项方案设计midas计算书Word文档格式.docx

待第一跨5榀T梁全部架设完成后,将末端12米T梁重装,复原架桥机,此跨梁吊装到位并焊接横隔板钢筋,待焊接完毕后方可进行下一跨梁架设直至右幅全部完成。

第三阶段:

待右幅T梁架设完成后,架桥机从右幅原路返回,经隧道到40米梁场,用龙门吊将架桥机从右幅位置整体吊装到左幅部位,然后经左幅隧道到普头河左幅桥,将后支腿放置在隧道仰拱上,中托放置在处理过的路基上,用厚钢板分散中托的的压力,以防路基被挤拱或者局部塌陷,然后架设左幅第一跨T梁直至左幅架完为止(方法同右幅)。

简图见附图:

架桥机工作流程图

预应力混凝土梁架设工艺流程

3.2普头河40米T梁架设的工期安排

架桥机从5月22日开始转场,大约需要10天时间转到普头河,在这十天时间架桥机要完成保养维修及若干部位加固(加固部位见处理意见),6月1日开始架设第一榀梁,按计划一天一榀的速度架设,大约8月20日可以架设完右幅梁,左右幅转场时间设置为10天,以同样的速度架设桥梁,不考虑其他不可预测的事故,11月17日可以将左右幅架设完毕,架梁工期网络图如下:

3.3架桥机简介及架40米T梁的相关技术参数

3.3.1、架桥机简介

架桥机采用横截面为三角形的桁架拼装双导梁架桥机,设计吊重为160吨,主要由导梁、起吊平车、前后支腿和运梁平车等组成,主梁全长66米,双导梁中心距为5米,三角形桁架底部宽度为1.4米,高度为2.6米。

主导梁及滑轮模型如下:

3.3.2、架桥机相关技术参数

(1)材料规格参数:

桁架上玄杆采用高25cm,宽20cm的箱钢(实际为双槽钢焊接而成),钢板厚度均为9mm,与轨道接触的上表面焊接一块3cm的钢板;

桁架下玄杆采用高25cm,宽16cm的箱钢(实际为双槽钢焊接而成),钢板厚度均为9mm;

三角桁架腰部斜撑采用双槽钢(8号)截面,在midas中模拟采用箱钢截面,三角形底部斜撑采用10号槽钢。

天车上横梁采用双排双工钢(40号)顶面加3cm板焊接而成的组合截面,工钢之间用槽钢组成桁架,前后支腿下方横梁采用双工钢(用钢板加工而成)加2cm钢板的组合截面.支腿采用φ426*12无缝钢管,高度根据现场架梁条件确定;

(见表:

架桥机各跨调平支腿高度表)

前支腿上方横撑采用25号方钢,斜撑采用18号双槽钢。

各件(钢管与工字钢、斜撑与弦杆)之间通过双面焊进行连接;

3.3.3架桥机架梁与过孔的工况

根据现场架桥机实际情况,以架桥机所处的小里程到大里程为正方向,最小里程处为坐标原点,架桥机主梁全长为65.56米,各施工工况时候,支撑点及荷载施加点的位置为如下:

一、架桥机吊装40米预制梁时:

(1)、各支腿的相对位置:

后支腿(即架桥机末尾人工支撑)x=0.9m;

后滑动支腿:

x=17.1m;

中托(横向平移支腿):

x=23.49m;

前支腿:

x=64.61m;

最不利位置(即40米跨中荷载添加位置):

x=41.56m;

(2)、架梁时候的边界条件:

T梁到达跨中时,边界条件:

前支腿,横移支腿,纵向滑动中托,主梁末端人工支撑全部受力,受力结构为三跨连续梁。

T梁到达前支腿时,边界条件:

前支腿,横移支腿受力,受力结构为简支梁(由于架桥机末端主导梁要翘起,脱离人工支撑与纵移道轨);

二、架桥机过孔(40米)时:

(1)、各支腿的最不利工况的相对位置:

横移中托:

(2)、架梁时的边界条件:

由于架桥机末端配重半个T梁,横移支腿,纵向滑动中托,主梁末端人工支撑全部受力,受力结构为两跨连续梁带悬挑结构。

3.3普头河40米T梁架设过程之前期准备

3.3.1普头河大桥左右幅桥头地基处理(前期准备)

为了保证架桥机在桥头的安全,需要在桥头进行路基加固。

桥头路基必须夯填密实,密实度必须达到96%以上,从耳墙头向桥梁的反方向12m位置在路基宽度范围内均填道碴,在设计轨枕的基础上,每两根轨枕中间插入一排木枕,一排木枕由两根对接组成,同时在轨枕的两侧沿线路方向再布置两至三排木枕,扩大承压面积,防止架桥机通过时,产生局部下沉使架桥倾翻。

为了使铺设的钢轨在桥台胸墙处平齐、必须铺设短轨,短轨的长度应大于6.5m,短轨两端要按P-50kg/m钻孔,以便安装夹板和车挡。

3.3.2架设普头河大桥施工测量(前期准备)

1、依据各墩台的切线、法线方向,放出各个墩台的中心线,弹出各个墩台的十字线。

2、根据设计桥梁布置,放出梁端线,支座十字线。

3、测量各个桥墩台垫石标高。

4、复核各个桥墩的跨度和桥墩垫石预埋螺栓孔位置及深度。

3.4架桥机悬臂过孔

架桥机拼装好并检查安全以后,将天车开到导梁的最尾端,当主梁过孔时,前导梁伸出,并携带前支腿和部分横移梁轨道一次完成过孔,可以先无配重过孔,当过跨达到32米时,用两台天车将40米中梁一端吊起,另一端处于主运梁车上,架桥机可以平稳的过孔,当前支腿和前横移轨道在前台安装完成后,前导梁回缩和主梁继续同步跟进就位。

支好前支腿下方枕木及横向分配梁,千斤顶顶起前导梁,架桥机达到自我平衡状态,过孔即已完成,随即运梁车与天车继续向前,直至T梁全部由天车吊起,即可进行下一步架桥程序。

架桥机快要到位时,要减小架桥机的行走速度,中后台车每侧要安排2个人,手持止轮器随时准备停车,普头河桥梁整体处于上坡,要随时防止架桥机溜车。

特别注意:

架桥机从16#墩到0#台整体处于上坡阶段,当刚架设完边跨(即有伸缩缝处)T梁时,要在过孔前,将伸缩缝相邻的两跨梁用木方填充纵向每两片梁的缝隙;

固结墩梁底钢板焊接要保证焊接长度与焊接质量,放置在架梁时,出现梁体与墩顶脱离。

过孔是架桥机要将双导梁整体调平,规范规定最大适应的坡度为1.25%。

由于左右幅梁整体桥面位于R=3480米的右偏圆曲线上,架桥机过孔后各支腿及末端人工支撑在架桥机整体坡度为0时,各支腿高度如下表所示:

架桥机过孔后各支腿最理想高度

部位

所架第N跨

末端人工支撑高度(m)

纵移动支腿的高度(m)

横移中托的高度(m)

前支腿的高度(m)

左幅

1

4.05

3.55

3.3

7.083

2

7.08

3

4

5

7.079

6

7.058

7

7.032

8

7.006

9

6.978

10

6.952

11

6.926

12

6.898

13

6.872

14

6.846

15

6.818

16

6.798

右幅

7.377

7.4

7.426

7.367

7.345

7.292

7.261

7.163

7.132

7.044

6.953

6.919

6.881

根据上表,前支腿最大高度为7.4米,末端人工支撑高度为4.05米,经验算支腿稳定性符合规范要求,具体计算见附件计算书

3.5T梁的喂送

T形梁的移梁利用制梁场的一对80t(单只)的龙门吊车进行。

普头河大桥T形梁达到设计强度的100%、管道压浆强度必须达到25Mpa以上时可进行T梁移梁至存梁台座上存放,并加设临时支撑以保持稳定。

由预制场龙门吊车将T梁从存梁台座起吊,吊装至运梁小车上。

搬运及吊装时应保持梁身垂直,避免倾斜或损伤,采用兜底吊梁,吊点位置设计在靠梁端110cm处。

运输主梁时在移梁小车上设置临时的斜撑,两边用8T手拉葫芦拉紧,防止T梁倾斜,保证运输过程的稳定。

在架桥机吊梁时,为了保护钢丝绳发生直角折弯,防止拐点对钢丝绳的破坏,我项目部制作四个弧型托板护板,确保吊装安全。

弧型托板护板图

梁的喂送顺序为:

1、最中间的中梁;

2、架设最外边梁;

3、架设次边梁4、架设另一方向最外边梁;

5、架设同方向的次边梁。

特别注意,架设第一跨时候:

2、架设次边梁;

3、架设反方向的次边梁;

4、架设最外边梁;

5、架设反方向的最外边梁。

3.6、支座安装

落梁就位安放支座符合下列规定:

支座底面中心线应与墩台支承垫石顶面画出的十字线重合。

梁缝应符合规定尺寸。

支座固定端、活动端位置应符合规定。

支座各组成部分之间,支座顶面与梁底之间以及支座底面与墩台支承垫石顶面间应保持紧帖,不得有缝隙,支座安装检验合格后要及时灌浆。

支座安装质量要求:

A、支座安装应保持上、下底板水平,不产生偏位。

支座与支承垫石间的灌浆无空隙。

支座四角高差不应大于2mm。

B、单向活动支座上、下座板横向应对正,纵、横向的错动量应根据安装支座时温度与设计温度差及未完成收缩、徐变量进行计算确定。

其允许偏差应为3mm。

C、双向活动支座纵、横向的错动量应根据安装支座时温度与设计温度及未完成的收缩、徐变量进行计算确定。

D、支座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中表20.2.5的规定。

支座安装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支座中心与主梁中线(mm)

应重合,最大偏差<2

高程

符合设计要求

支座四角

高差(mm)

承压力≤5000kN

<1

承压力>

5000kN

<2

支座上下各部件纵轴线

必须对正

活动支座

顺桥向最大位移(mm)

±

250

双向活动支座横桥向最大位移(mm)

25

横轴线错位距离(mm)

根据安装时的温度与年平均最高、最低温差计算确定

支座上下挡块最大偏差的交叉角

必须平行<5′

无收缩高强度灌注材料性能表

抗压强度(MPa)

泌水性

不泌水

8h

≥20

流动度

≥220mm

12h

≥25

温度范围

+5~+35℃

24h

≥40

凝固时间

初凝≥30min,终凝≤3h

28d

≥50

收缩率

<2%

56和90d后

强度不降低

膨胀率

>0.1%

3.7架设T梁

3.7.1梁纵移就位

采用先起吊一端的形式进行起吊。

将预制梁运至架桥机后跨,架桥机前行天车行至梁前端(以安装前进方向为前进方向,与路线方向相反),安好吊带,起吊,架桥机前行天车和后运输平车同时前进,至合适位置(以架桥机后行车所处位置导梁不悬空为准),安好梁后端吊带,后端起吊,架桥机前后行车同时前行,将预制梁纵移至安装到位。

特别注意:

由于普头河大桥处于R=3480米的右偏圆曲线上,当运梁车从1#、2#梁肋运入架桥机末端双导梁之间时,架桥机的纵移支腿正好处于2#、3#梁湿接缝之间,所以需要选用厚钢板分担支腿的压力,经计算选用两层3cm钢板作为轨道下支撑板,计算见附件计算书

3.7.2梁横移就位

因架桥机本身宽度小(净宽5米)且不能横移,除2号梁能直接就位外其他梁均不能由架桥机直接就位安装,都需滑动横移中托将梁移到指定位置。

3.7.3安装临时支座

临时支座采用活塞套筒式临时性支座,其尺寸设计如下图所示:

3.8焊接横隔板

40mT梁有5道横隔板,在每一跨梁安装好后,迅速把横隔板钢筋焊好,使整跨形成一个整体。

将架桥机前后行车退至架桥机尾部,拆除前支架,把前支架及相关配套设备挂在前支腿上,把架桥机向前推移至下一跨,重复上述安装程序进行下一跨的安装。

3.9现浇连续横梁(湿接缝)的施工

考虑到梁板接长收缩和温度应力的影响,湿接缝的浇注一般采取“先两侧,后中间,隔跨施工”的原则,即从联端向中间对称施工。

在一联湿接头砼浇注完成,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后,进行负弯矩预应力束的张拉注浆工作,然后浇注桥面板的接缝砼,在一联的所有湿接缝施工完毕后,进行体系转换,完成由简支变连续的施工。

第四章、架梁安全注意事项

4.1架梁安全要素

当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严禁架梁:

4.1.1架桥机卷扬机和走行系统的制动设备、机身稳定设备失灵,或架桥机杆件、吊具及设备有损坏未彻底修复时。

4.1.2架梁人员未经培训,或架梁人员之间分工不明确,指挥不统一、信号不一致时。

4.1.3气候恶劣(大风、大雾、大雨、大雪等)妨碍眺望操作,或夜间照明不足,影响安全作业时。

4.1.4桥头路基或线路未按本规程进行处理时。

4.1.5架梁通过临时性桥梁未经检算又未采取措施,不能确保安全时。

4.1.6架设新型梁,或在特殊的墩台、桥梁上架梁,无明确要求,又未经检算时。

4.1.7在运输,装卸过程中,梁表面受到损伤又未整修好时。

4.2作业安全系数

4.2.1捆梁:

a.活动滑轮组下面是一条长2.2m横担,(T梁面宽为1.9m)

b.在1.0-0.8m位置用直径围43mm,37丝钢丝绳双条捆梁。

c.在T梁底面两边安装护角器,上翼缘加放木板防止起吊的钢丝绳损坏梁的翼缘。

4.2.2吊梁过程:

a.梁由火车倒入架桥机内。

b.移动前后天车到梁起吊位置(1.0-0.8m位置)

c.进行捆梁,起吊,前后天车向前行走到位,天车上面卷扬机座进行左右移动,精确对位后把梁垂直下放就位。

4.2.3下梁:

a.前后两台天车吊紧梁沿主架前行到位。

b.由天车上的卷扬机左右移动方向

c.把梁移动到所需要的位置。

d.启动卷扬机按钮,缓慢下梁精确就位。

e.吊梁时主架保持不动。

4.2.4架桥机悬臂走行:

a.架桥机一共有三个支承点。

前支承点-------前腿

中支承点-------中腿,装有四个带刹车马达。

尾支承点--------尾腿,装有两个带刹车马达。

b.用两台壹佰吨的液压千斤顶把主架顶起,拿开木垫。

c.把主架放下,中尾腿马达行走轮正好在1.435m铁轨上行走。

d.按下主架前进按扭,中尾腿马达运转,把主架运行到每跨。

4.3桥头线路加固

4.3.1架桥机的大轴重作用地段和桥头正线的轨道条件应该符合下列规定。

1、道床厚不得小于25cm(枕下至少应有15cm厚的道碴)。

2、道床顶面宽不得小于350cm,并应在拨道范围内适当加宽。

3、曲线地段不应设超高。

4、轨距、水平、方向等应符合线路养护作业标准。

5、必须采取加固措施。

4.3.2加固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

1、轨道加固:

临时增加铁垫板、轨撑、轨距拉秆、道钉和护轨等。

2、单穿加固:

每个枕木空加穿枕木1根。

3、对穿加固:

每个枕木空对穿枕木2根。

4、特别加固:

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下列一种方式,但所用人字枕木或扣轨等均应与桥台尾搭接。

4.3.3选择线路加固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

1、大轴重停留地段应采取对穿加固。

2、轴重停留地段的重型或次重型线路,经过压道已稳定时,道床厚在30cm以上可免预加固,否则应采取单穿加固。

3、经压道后尚不能达到完全稳定的路基,可采用单穿加固,当使用悬臂式架桥机时应采取特别加固。

4、跨过有水流浸润或其他有可能塌陷的地段以及在桥台尾与路基衔接地段,当施工时未分层夯实,又未砌筑锥体护坡时,应采取特别加固。

5、为减少单梁式或双梁式架桥机运行和启动时的线路阻力,避免自行式架桥机的走行机械受到损伤,可在个别地段采取单穿或对穿加固。

6、半填半挖地段路基软硬不均,使用悬臂式架桥机时应采取特别加固。

4.3.4线路加固作业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加固枕木应在线路轨枕捣实后方可加穿。

2、所有加固枕木应保持水平,与钢轨间的间距应用小手锤轻敲木垫片填实。

4.4架梁基本作业安全注意事项

4.4.1捆梁过程中不应发生下列事故

1、捆梁位置和方式不符合要求,起吊时使梁体受损或产生裂痕;

卷扬机受力不正常,部分卷扬机超载。

2、梁受挤压发生局部破损或变形;

千斤绳突然滑动、部分钢丝被轧断。

3、抛落钢丝绳或工具材料滑落时,打伤梁下工作人员。

4.4.2捆梁位置应符合对纵向限制的规定

捆梁钢丝绳应采用6X(37)、6*37型或6*61型交互捻制的钢丝绳。

安全系数不得小于10。

为适应各种类型的梁,应备有几种不同的千斤顶绳供选用。

捆梁时应保持钢丝绳每次均向同一方向弯折,避免受反复应力。

千斤顶与梁底面转角接触处必须安放护梁铁瓦。

千斤绳与混凝土面接触应垫木板防护。

捆梁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丝绳不应误用。

各股钢丝绳应受力均匀,不应有绞花和两股互压现象。

2、护梁铁瓦及其他支垫物应在受力时进行调整,使其支垫牢实,不致中途脱落。

3、钢丝绳必须可靠地悬挂在吊钩或铁扁担上,有保险销时应插好。

4、当发现钢丝绳有扭结、变形、断丝和锈蚀等异常现象时,应及时折减使用或报废。

5、受过超载的钢丝绳,应通过破断拉力试验鉴定后放可降级使用,否则不应再度使用。

6、吊梁应采用与梁型配套的专用吊具。

4.4.3吊梁过程中不应发生下列事故

1、卷扬系统制动失灵,梁向一端或一侧不停下落或向下坡方向不停溜动。

2、滑轮无防止跳槽装置,钢丝绳发生跳槽后梁仍继续下落或提升;

滑车组上升超过最大限度,导致部件被轧伤或钢丝绳被绞断。

3、起落梁时左右侧或前后端高差过大,造成梁体混凝土应力过大而出现裂缝;

梁上配件或道碴下落;

吊具或铁扁担被扭坏,并使各台卷扬机受力不正常。

4、钢丝绳在卷筒上混缠,或钢丝绳固定端突然松脱。

5、第二片梁下落时撞伤或碰动第一片梁。

6、两端交替起吊时,梁的一端起落过猛引起另一端支垫失稳。

4.4.5吊梁应符合下列规定

1、保持左右两侧卷扬机升降速度一致,受力正常。

同时应检查钢丝绳有无跳槽和护梁铁瓦有无窜动脱落情况。

2、梁体吊离支承面20-30mm时,应暂停起吊,对各重要受力部位和关键处所进行观察,确认一切正常后方能继续起吊。

3、梁在起落过程中应保持水平。

横向倾斜最大不得超过2%;

纵向倾斜亦不宜过大。

4、出梁时,梁的前后端下落落差不得大于500mm,严禁梁的尾端碰擦机臂。

5、双梁式架桥机偏吊时,应调节几台卷扬机的升降量,严禁出现只有部分卷扬机受力现象。

6、起重钢丝绳在起升过程中,梁被障碍物卡住或受其他外力猛烈冲击时,必须立即停车检查钢丝绳有无异常。

当有损坏,必须更换。

7、落梁就位时严禁无约束地横向顶、拉。

4.4.6架桥机上移梁应注意下列事项

1、移梁前应重新检查零号柱和架桥机主机前支腿支垫情况,移梁时观察墩顶支垫处变化情况。

2、机上移梁不到位,需要少量斜拉时,宜选择低位进行,斜拉距离不得超过400mm,斜拉所用手拉葫芦起质量不得小于5t。

3、机上移梁就位前,应检查捆梁钢丝绳抽取难易程度。

4.4.7墩顶移梁禁止发生下列情况

1、梁在落梁或移动过程中翻倒。

2、移梁设备破损,滑道下沉,引起梁倾斜或溜动。

3、梁保护层及墩台帽边缘受压破裂。

4、移梁时方向掌握不好,造成就位困难等。

附图:

普头河40米T梁架设流程图(共两张)

附件:

架梁验算书

架桥机的吊梁的施工受力计算采用MIDASCivil程序。

计算模型的单元划分:

本模型中主梁上下弦杆、斜撑撑、钢管支腿及连接系采用梁单元,总共个1433单元,单元划分的具体情况见下表:

模型单元划分表

名称

单元类型

单元数量

备注

主梁上上弦杆

梁单元

4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