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中班教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424065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3.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静电》中班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静电》中班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静电》中班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静电》中班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静电》中班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静电》中班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静电》中班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静电》中班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静电》中班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静电》中班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静电》中班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静电》中班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静电》中班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静电》中班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静电》中班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静电》中班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静电》中班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静电》中班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静电》中班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静电》中班教案文档格式.docx

《《静电》中班教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静电》中班教案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静电》中班教案文档格式.docx

气球若干;

塑料绳若干。

  三、活动过程

  1、邀请小朋友做”理发店”游戏,发给每个娃娃一把塑料梳子。

  2、小洋娃娃要求理发,请一名幼儿和老师一起给小洋娃娃”理发”。

引导小朋友发现:

头发飞(飘、立)起来了;

教师给一个小朋友”理发”,引导小朋友发现:

头发飞起来了。

  幼儿游戏,给自己梳头,给同伴”理发”,看看能发现什么。

教师适当指导、提示、鼓励。

  3、教师示范用塑料盒、塑料玩具摩擦后粘住彩色纸条。

并奖励每个小理发师一件塑料玩具,到”草地”上去玩。

  4、草地上,幼儿用塑料玩具、梳子在衣服上、头发上搓一搓,然后靠近地上的彩色纸屑,鼓励孩子大胆说出自己的发现。

  5、启发孩子思考:

为什么会出现刚才的现象?

教师解释这一现象:

梳子在头发上摩擦、玩具在衣服上摩擦产生了静电,所以,头发会立起来、纸屑会粘上来。

  6、启发孩子思考,鼓励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发现静电现象。

  7、气球娃娃来看你。

  师:

有客人来看小朋友了,是气球娃娃,我们欢迎!

  将气球在毛衣上摩擦一阵以后,靠近幼儿的脸颊,幼儿的头发就会被吸引,气球可能会粘在幼儿脸上,教师就说:

气球娃娃喜欢你,它亲亲你呢;

将两个气球用线捆住,然后将气球分别在毛衣上摩擦,再将两个气球提在手里,气球会分开来,就象两个气球之间生气了一样,气球还会贴到手上悬着。

  和孩子一起分析、总结:

这也是静电现象。

  7、好玩的章鱼(蒲公英、菊、裙子)。

  教师和孩子每人拿一打结的塑料绳,用手捏紧抹几下(或在衣服上搓几下),放开绳子,请幼儿观察塑料绳四面散开的现象,象章鱼一样。

请幼儿带着章鱼到室外去玩,看看章鱼能不能粘到别的地方。

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

  活动反思通过这次活动小朋友们认识了静电现象,初步感知了摩擦起电的原理。

但是孩子们在探索中发现了一个问题:

只要将塑料玩具在衣服或头发上磨擦或用手不停地与塑料物品磨擦,就能将纸屑吸起来,课间活动时,他们兴致不减,拿起手中的玩具在身上摩擦,然后去吸纸,他们认为任何东西磨擦后都能将纸吸起来。

对此,我没有急于否定,而是在活动区中投放了一些铁质小棒、不锈钢盖子、积木、玻璃杯等材料,让孩子们通过实验操作,自己去发现问题。

当孩子们发现不是所有东西磨擦后都有吸力时,我又及时向孩子们讲解了有关静电的知识,解开了孩子们心中的疑团。

接着,我又投放了不同大小、质地的纸屑,如绉纸、蜡光纸、硬纸板、塑料纸等,并设置问题:

”你能通过磨擦将这些纸吸起来吗?

”引导幼儿进一步感知静电现象与物体质地的关系。

由此可见,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我们提供各种观察、操作、实验的机会,引导幼儿注意身边的科学现象,支持、鼓励幼儿多观察、多发现、多质疑,为幼儿独立进行科学探究打下基础。

  主题产生一天午睡时,子怡在脱衣服时听到了”劈劈啪啪”的声音并感到有点刺痛,觉得很奇怪:

”是什么弄得我这么痛?

”旁边的嫣嫣说:

”有时我脱衣时也会感到痛,晚上还能看见一点点的亮光呢!

”这时好多幼儿都说:

”我也有过,我也有过。

”还有一次,我给女孩子梳头,孩子们发现头发被梳子吸了起来,十分好奇。

于是,我就设计了”神奇的静电”这一活动,孩子们非常感兴趣。

探索欲望强烈。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非常有意义的课哦!

孩子们的兴趣也很高涨,课堂气氛活跃,积极性高,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让我能够改进!

让自己下次会做的更好!

  《静电》中班教案3活动目标:

  1有观察探究静电的兴趣

  2在静电游戏的操作过程中,运用自己的感官,感知静电现象。

  3.了解不同材质的物体能否产生的静电现象。

  4.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5.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物质准备:

塑料尺子、人形纸片、碎纸屑、毛线、木筷、塑料笔、塑料袋、铁勺、蜡烛记录卡。

  经验准备:

幼儿接触过静电现象,

  

(一)魔术《纸娃娃站起来》

  1.出示人形纸片,教师拿起塑料尺子悄悄在身后与塑料袋摩擦,并对幼儿说:

”老师会变魔术,能用一把尺子就让纸娃娃站起来”。

  变前师:

老师会变魔术,能用一把尺子就让纸娃娃站起来。

  2.教师示范后,幼儿动手操作并说一说自己是否成功。

  

(二)初步感知静电现象

  1.教师再次演示魔术(拿出塑料袋),幼儿仔细观察并说一说教师做了什么动作。

  变后师:

”现在老师再把这个小魔术做一遍,请你们仔细观察老师做了什么动作”。

  2.幼儿动手尝试,与同伴交流自己是否成功。

教师在幼儿操作过程中提醒幼儿注意摩擦力度。

  3.幼儿谈一谈自己的成功经验(怎样摩擦,力度多少)

  4.教师简单小结:

因为尺子和塑料袋经过摩擦它们产生了静电,静电将纸娃娃吸了起来。

  (三)大胆猜想

  1.出示丰富的操作材料,鼓励幼儿大胆猜想哪些物品摩擦后会起静电(能够吸起小纸屑和碎毛线),启发幼儿发散思维。

想想你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和接触到的,大家猜一猜这些东西哪些能在摩擦之后吸起小纸屑和碎毛线呢?

  2.幼儿自己猜想,将猜想结果记录在记录卡上。

  (四)尝试操作

请你试一试玩一玩,等一会儿告诉大家你的猜想对不对。

  1.幼儿动手操作,把木筷、塑料尺、塑料笔、铁勺、蜡烛分别和塑料袋摩擦,然后吸桌面上的碎毛线、碎纸屑,把操作结果记录在记录卡上,验证猜想结果。

  2.个别幼儿说一说猜想与操作的不同,并进行示范操作。

  (五)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启发幼儿说出生活中见到的各种静电现象,

  如:

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飘起来;

穿化纤衣服脱时会有声音,黑暗中会发现小火花;

天气干燥时,长时间走路,由于摩擦会产生静电,衣服会和身体粘在一起;

有时人与人在接触的刹那会被对方电到等等。

  (六)ppt:

静电的自述

  我的名字叫静电,大自然里到处都有我的存在。

从一粒灰尘在空中飘荡,到震天动地的电闪雷鸣,都有我静电的作用,平时我很安静,人们不容易注意到我,可是当两个物体摩擦的时候,人们就会发现我了。

除了塑料小棒摩擦塑料袋可以吸起纸屑、平时小朋友梳头的时候有时会感到头发跟着梳子飘了起来,那也是我在和小朋友开玩笑,另外,我最喜欢干燥的环境。

在空气干燥的冬天,有时小朋友的手和别人猛的一碰,会感到被电了一下,还有小朋友晚上脱毛衣的时候会听到”滋拉滋拉”的声音,关了灯还能看到亮光,那也是我。

现在你们认识我了吧。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非常有意义的课哦!

孩子们的兴趣也很高涨,课堂气氛活跃,积极性高,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让便我能够改进!

让自己下次会做的更好!

  不足之处:

  1、开始部分,我的语句组织的不太好,所以有的孩子没听清我的问题,所以一时孩子没摸到头脑,后来我是又经过引导后,孩子渐渐的明白,并能自觉操作了,方法也越来越新颖、有趣,很让人欣慰!

在语句方面以后要加油!

  2我可以将“小章鱼”这一环节可以放到开始部分,这样更能调动起孩子的激情;

  3、碎纸屑我是准备了一个小方盒子,可是做完实验后,弄的到处都是,以后在做实验时我要先

  讲清规则,让孩子有意识些,这样也不会弄那都是了;

  4、如果我下次要讲的话,我一定会准备的更充分些,让孩子在不同的物品中去体验摩擦起电的乐趣!

加油!

  《静电》中班教案4大兴区黄村镇第二中心幼儿园中二班谢静活动由来:

一天午睡时,齐鑫晨在脱衣服时听到了”劈劈啪啪”的声音并感到有点刺痛,觉得很奇怪:

”旁边的思雅说:

于是,我就设计了”静电哪里来”这一活动,孩子们非常感兴趣,探索欲望强烈。

  一、活动目标

  1、感知物体摩擦后产生的静电现象。

  2、体验大胆猜想和认真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

  3、启发幼儿发散思维,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4、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5、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塑料尺子、人形纸片、碎纸屑、毛线、竹筷、铅笔、塑料梳子、绸布、海棉、泡沫、铁钉、记录卡。

幼儿接触过静电现象三、重难点分析重点:

感知物体摩擦后产生的静电现象。

  难点:

能够大胆猜想和认真验证。

  四、活动过程:

  

(一)、魔术《纸娃娃站起来》

  1、出示人形纸片,教师拿起塑料尺子悄悄在身后与绸布摩擦,并对幼儿说:

  2、教师示范后,幼儿动手操作并说一说自己是否成功。

  

(二)、初步感知静电现象1、教师再次演示魔术,幼儿仔细观察并说一说教师做了什么动作。

  2、幼儿动手尝试,与同伴交流自己是否成功。

  3、幼儿谈一谈自己的成功经验(怎样摩擦,力度多少)4、教师简单小结:

因为尺子和衣服经过摩擦它们产生了静电,静电将纸娃娃吸了起来。

  (三)、大胆猜想1、出示丰富的操作材料,请幼儿大胆猜想哪些物品摩擦后会起静电。

  2、幼儿先自己猜想,再进行小组讨论,将猜想结果记录在记录卡上,教师鼓励幼儿大胆猜想,启发幼儿发散思维。

  (四)、尝试操作1、幼儿动手操作,把竹筷、铅笔、塑料尺、铁钉分别和绸布摩擦,然后吸桌面上的泡沫、碎毛线、碎纸屑,验证猜想结果。

  2、个别幼儿说一说猜想与操作的不同,并进行示范操作。

  (五)、生活中的静电现象1、启发幼儿说出生活中见到的各种静电现象,如:

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飘起来;

穿化纤衣服脱时会有声音,黑暗中会发现小火花;

天气干燥时,长时间走路,由于摩擦会产生静电,衣服会和身体粘在一起;

  (六)、游戏《头发飞起来》

  1、教师示范游戏,将对方的头发摩擦飞起来。

  2、幼儿互相结对做摩擦游戏,先让每个男孩和女孩对应。

然后女孩和女孩之间互相游戏,并请操作好的幼儿到前边演示。

经过演示,看谁先把对方的头发摩擦飞起来。

  《静电》中班教案5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感知磨擦生电现象,体验静电对物体的作用力。

  2、能够细心操作,观察验证自己的猜测,感受探索的乐趣。

  3、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重难点:

  在游戏中感知磨擦生电现象,体验静电对物体的作用力;

  用吸管摩擦生电的正确方法

  1、吸管人手一根、卷纸若干、碎纸片若干;

  2、清水、盆子、小纸船(形成小池塘的场景);

自制旋转木马;

柳条(柳树);

水龙头(细细的水流);

洒落的铅笔粉末。

  一、情境导入

今天,老师来给你们表演一个小魔术,你们想看吗?

  (出示吸管)这是什么?

  幼:

吸管和碎纸片

  教师演示:

将吸管拿在手上舞一圈,然后轻轻靠近纸片,没变化;

教师用眼神和表情让幼儿观察吸管是否有变化;

然后将吸管藏到桌子底下边磨擦教师口中边说“变变变”,再拿出来,轻轻靠近纸片,用眼神或动作提示幼儿观察变化。

  请你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幼儿讲述看到的现象)

  二、猜测探索:

静电产生的原因

  1、探索静电产生的原因——磨擦生电

  

(1)小纸片主动跳到了我的吸管上,猜猜我是怎么来变这个魔术的呢?

  (幼儿猜测、讨论,如果幼儿有说用水、用浆糊之类,教师让幼儿亲自摸一摸,究竟有没有)(鼓励幼儿进行各种想象、猜测)

  

(2)小朋友,你们猜了这么多的方法,是不是这样呢?

你们现在自己去试试,看看你会不会变这个魔术,当吸管靠近碎纸片时,小纸片会主动地跳到吸管上,我旁边也为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如果需要可以选取使用。

  (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引导)

  (3)谁会变这个魔术了?

请告诉我们你是怎么变的?

  (幼儿将自己成功或不成功的经验进行展示)

  (4)请个别幼儿示范,要点:

摩擦得又轻又快。

  (5)幼儿再次尝试操作(此环节是否省略,看幼儿第一次的操作的成功率而定)

  (6)教师和幼儿一起小结:

吸管经过磨擦后,轻轻靠近小纸片,小纸片就会跳上来了。

  2、猜测、总结磨擦生电现象是静电反应

  提问:

为什么吸管经过磨擦以后小纸片就会跳到吸管上来,这是什么原因呢?

  (幼儿进行各种想象、猜测)

  教师小结:

这是静电,吸管经过磨擦以后,会产生小小的电,这些电叫静电,它们能吸引轻小的’物体。

  三、操作体验:

静电对轻的物体的作用力

  1、师:

有了静电的吸管除了可以吸引小纸片,还能做别的事情吗?

  2、介绍游戏情境1:

  

(1)柳条因为没有风,正静静地垂着,如果用摩擦带电后的魔棒靠近它,你猜柳条会有什么变化?

(会飘动起来)

  

(2)请一名幼儿尝试验证后,将自己的发现在记录纸上记录下来。

  3、介绍另外四种游戏:

这儿有许多的小船停在水边,一动也不动;

木马停在原地没有旋转;

水流也在象一条线似的静静地流着;

铅笔灰洒落在纸上,我想把它用一样东西把它搬到盘子里去;

  4、引导猜想:

假如你们用自己手中带有静电的魔术棒轻轻地靠近它们,猜猜会有变化吗?

会有怎么样的变化?

  四、幼儿实践验证

  1、真的是你们猜的这样吗?

可以去试一试,并且把试验的结果记录下来,玩一种,记一种,看谁发现得多

  教师观察,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

  五、交流分享。

  你将有静电的魔术棒靠近它们的时候,发现了什么?

(让幼儿

  对照自己的记录,充分描述自己的实验结果)

  六、教师总结。

  你们用带静电的吸管轻轻靠近游戏材料时,它们都动起来了,改变了原先的位置。

  七、迁移运用:

讨论与交流自己的生活体验。

“你在生活中曾遇到过静电吗?

(回忆自己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如:

在干燥的日子和小伙伴拉手时被“电”到,梳头时头发根根竖起,脱衣时“滋滋啦啦”的声音和点点火花、玩滑滑梯时“呲拉呲拉”的声音……

“被‘电’到是什么样的感觉?

”(疼、麻……)

  那么你知道怎么样预防静电吗?

让我们回去继续了解一下预防静电的一些好办法。

  活动延伸:

  幼儿与父母共同查找资料,进一步了解人们生活中的静电现象,以及预防静电的办法。

  为了使孩子们对“摩擦起电”产生更浓厚的兴趣,提问道,“除了塑料尺,什么东西用绸布摩擦之后也可以吸起小纸片呢?

”孩子们做出了大胆的猜想:

铅笔、橡皮、尺子、玻璃、吸管等等。

在操作活动中,孩子们还有了新的发现,除了用塑料尺摩擦布引起这种现象,自己身体的一些部位摩擦之后也能产生静电现象,比如用铅笔摩擦衣服或裤子;

吸管摩擦头发,皮肤这些都会产生静电现象。

最后带领孩子们一起讨论与交流“静电的现象”,让孩子们知道哪些摩擦之后可以起静电现象,哪些摩擦之后不可以起静电现象。

触电对人体的危害及如何预防静电,让孩子们认识到科学现象。

  《静电》中班教案6主题产生

  一天午睡时,子怡在脱衣服时听到了“劈劈啪啪”的声音并感到有点刺痛,觉得很奇怪:

“是什么弄得我这么痛?

“有时我脱衣时也会感到痛,晚上还能看见一点点的亮光呢!

“我也有过,我也有过。

于是,我就设计了“神奇的静电”这一活动,孩子们非常感兴趣。

  一、教学目标

  二、教学准备

塑料绳若干;

轻快音乐一段;

蝴蝶指偶;

场地:

彩色的草地。

  三、教学过程

  1、邀请小朋友做“理发店”游戏,发给每个娃娃一把塑料梳子。

全体幼儿有感情的表演歌曲“理发店”,“理发店”正式开业了。

  2、小洋娃娃要求理发,请一名幼儿和老师一起给小洋娃娃“理发”。

教师给一个小朋友“理发”,引导小朋友发现:

  幼儿游戏,给自己梳头,给同伴“理发”,看看能发现什么。

  幼一:

你们快来看,我帮缘缘梳头,她的头发变成这个样子了。

  幼二:

我也是,我也是,怎么会跟着梳子,不好梳。

  幼三:

头发吸在梳子上,这个梳子不好。

我家里的不是这样的。

  角色游戏“理发店”一向是小朋友感兴趣的,所以用这个游戏引出,幼儿在玩的过程中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解决问题,起到了有效的作用。

并奖励每个小理发师一件塑料玩具,到“草地”上去玩。

  4、草地上,幼儿用塑料玩具、梳子在衣服上搓一搓,然后靠近地上的彩色纸屑,鼓励孩子大胆说出自己的发现。

  幼儿在活动室中五六个小朋友一起,使劲在衣服上、头发上来回摩擦,去吸地上的彩色纸屑,并热烈地讨论着,张锦元好胜心强,一边吸一边对同伴说:

“我肯定吸的比你们多,不信你们看。

”结果一比,人家的还要多,他就拼命在身上擦,再去吸了比。

许中奇边吸边自言自语地说:

“真奇怪,怎么会吸得住呢?

又不是磁铁。

  5、蝴蝶飞到草地上(出示指偶),跟着轻快的音乐,与小朋友翩翩起舞。

  启发孩子思考:

  启发孩子思考,鼓励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发现静电现象。

  孩子们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了问题,产生了强烈的探索和求知欲望,特别是许中奇小朋友好象一下明白了为什么不是磁铁但是也能吸物体这个道理。

摩擦产生静电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有了初步的概念。

  6、气球娃娃来看你。

让孩子试试能不能粘到衣服或墙上。

  《静电》中班教案7一、活动目标

  1、邀请小朋友做理发店游戏,发给每个娃娃一把塑料梳子。

全体幼儿有感情的表演歌曲理发店,理发店正式开业了。

  2、小洋娃娃要求理发,请一名幼儿和老师一起给小洋娃娃理发。

教师给一个小朋友理发,引导小朋友发现:

幼儿游戏,给自己梳头,给同伴理发,看看能发现什么。

  角色游戏理发店一向是小朋友感兴趣的,所以用这个游戏引出,幼儿在玩的过程中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解决问题,起到了有效的作用。

并奖励每个小理发师一件塑料玩具,到草地上去玩。

幼儿在活动室中五六个小朋友一起,使劲在衣服上、头发上来回摩擦,去吸地上的彩色纸屑,并热烈地讨论着,张锦元好胜心强,一边吸一边对同伴说:

我肯定吸的比你们多,不信你们看。

结果一比,人家的还要多,他就拼命在身上擦,再去吸了比。

真奇怪,怎么会吸得住呢?

启发孩子思考:

启发孩子思考,鼓励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发现静电现象。

孩子们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了问题,产生了强烈的探索和求知欲望,特别是许中奇小朋友好象一下明白了为什么不是磁铁但是也能吸物体这个道理。

师:

将气球在毛衣上摩擦一阵以后,靠近幼儿的脸颊,幼儿的头发就会被吸引,气球可能会粘在幼儿脸上,教师就说:

和孩子一起分析、总结:

教师和孩子每人拿一打结的塑料绳,用手捏紧抹几下(或在衣服上搓几下),放开绳子,请幼儿观察塑料绳四面散开的现象,象章鱼一样。

活动反思通过这次活动小朋友们认识了静电现象,初步感知了摩擦起电的原理。

对此,我没有急于否定,而是在活动区中投放了一些铁质小棒、不锈钢盖子、积木、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