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教师心得体会(15篇).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642444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28.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访教师心得体会(1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家访教师心得体会(1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家访教师心得体会(15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家访教师心得体会(15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家访教师心得体会(15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家访教师心得体会(15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家访教师心得体会(15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家访教师心得体会(15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家访教师心得体会(15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家访教师心得体会(15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家访教师心得体会(15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家访教师心得体会(15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家访教师心得体会(15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家访教师心得体会(15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家访教师心得体会(15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家访教师心得体会(15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家访教师心得体会(15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家访教师心得体会(15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家访教师心得体会(15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家访教师心得体会(15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家访教师心得体会(15篇).docx

《家访教师心得体会(1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访教师心得体会(15篇).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家访教师心得体会(15篇).docx

家访教师心得体会(15篇)

  家访教师心得体会1为了了解学生们的家庭情况,作为教育系统的我们学校也开展了千名教师访万家”活动。

这两天我和搭班的的老师一起走访了我们班的12名学生。

这十二名学生主要包括学困生,贫困生,单亲家庭和重组家庭的孩子。

  小学教师家访心得体会6篇小学教师家访心得体会6篇第一个去的是我们班毛A家,费劲周折才找到了他家。

有一个很小的院子,一进房子,狭小,昏暗,几乎没有什么家具,我们只能坐床上。

家长很是诚惶诚恐,我赶紧说明了来意,并亲切的摸着毛小云的头,冯老师也关切的询问家庭情况,孩子在家里的情况,并告诉他们学校的办学方针,努力方向,对学校和老师有什么建议和意见,家长逐渐的放松了,开始和我们自然的交流起来。

家里三个孩子,父母都在打零工,冬天了,零工也不好找,就都在家里歇着。

一张陈旧的茶几上摆放着孩子的寒假作业,旁边放着一个还放着馒头的盘子,一看就知道茶几即是书桌,又是饭桌。

此时,我的心头涌入千般感受,总是责备他作业那么不整洁,但却没有想到他就是在这个昏暗的房间里,用心的写着每一个字,努力的学习,愧疚的我不由得怜爱的把孩子拥入我的怀中......B家住的比较远,害怕家长不在,我提前打电话和家长联系了。

  因为不认识路,家长便就出来迎接我们。

边走边聊,在寒风中走了许久才到他家。

没想到这个孩子每天要走这么远的路去上学,真是辛苦啊!

每次他迟到我就批评他,他总是低着头一声不吭,从没有给我辩白过,真是惭愧啊!

当坐到他简陋的家的时候,我表达出这个孩子上学很辛苦,没有想到,家长却说,这没有什么,像他们这样从内地很贫困地区来新疆的打工者,能上上学就已经很不错了,要知道他们因为在内地的偏远山区,别说上学了,就是吃饱肚子都是问题呢!

他们虽然很年轻,B的妈妈今年才26岁,但是一天学也没有上,最大的收获是给B又生了一个弟弟,一个妹妹。

现在虽然比起其他同学家里的条件差些,但是孩子能上学就是家长最大的欣慰了。

  走访的贫困家庭,父母都是内地来疆打工者,没有固定收入。

很年轻,但是因为贫穷都没有上过学,每个家庭至少有两个孩子。

居住条件差,学习环境差,父母每天早出晚归为生存奔波根本无暇关心孩子学习。

通过走访,了解了学生的情况,感觉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我们学校80%是外地来疆打工者,被外面的人称为打工子弟学校,而在我们班,打工者就占了70%。

这些孩子和所有城市里的孩子一样,渴望知识,渴望成长。

他们有着城市孩子所没有的淳朴,吃苦耐劳,坚强的意志力,自理能力强这些优秀的品质,但是在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养成习惯等方面却不容易教育,因为父母忙碌和没有文化,家庭教育缺失,学生的视野狭窄。

作为语文老师和班主任老师,应该把工作做的更细致一些,更要有耐心一些,关键还是要有一颗爱心。

父母忙于生计,孩子的爱的缺失,那么作为老师就应该多给这些孩子爱心。

我想,即使是父母没有文化,即使家境贫寒,只要学校能给一个宽松的充满爱的环境,这些孩子一样都会很优秀的!

家访教师心得体会2家访,说到底是学校与家庭共同教育好孩子的一道不可或缺的桥

  梁。

通过家访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情况以及思想动态,让每一个学生不在学校却继续享受学校给予的关爱,耐心倾听家长对我们工作的反馈和建议,不仅取得了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还加深了教师与家长的感情。

  在这次家访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要积极的指导家长,同时多进行交流,家长和教师相互学习,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结成一个家庭学校的教育同盟。

那么我们的教育会取得更大的成功。

  下面就谈谈本人的几点心得体会。

  11月26日利用休息时间,我深入几个学生家中,进行家访,感受颇深。

家访真能让我们和学生家长打成一片,感情亲切融洽,这样家长们就不再会有什么误会和责怨,我们的工作就能得心应手。

同时大部分家长的热情好客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的自豪。

  学生赵美月的家长对我的到来,感到十分意外和兴奋,真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

我给他们简要介绍了当前教育的理念与发展,汇报了我们学校在孩子教育方向上的指引,以及我们班级是如何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

面对面促膝畅谈,家长对我们教育人给予了高度评价与鼓励,我对班级容量也很大,有的活动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敬请家长谅解,对于我们学校的发展、班级建设有什么建议的可以尽管提出来。

”赵美月的家长说:

  “万万没有想到老师对学生是如此牵挂和关心,我们的孩子放在你们学校班级,就是放心,你们这是在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我们家长一定大力支持学校的工作。

  很多家长对老师地到来,接待地非常热情,他们觉得温暖,倍感兴奋,学生本人感到:

原来自己并不是一个被遗忘地角落,自己在老师地心中不是可有可无地,教师总是在注视和关心着自己。

学生李浩宇说:

  “老师,您这次家访,给了我很大力量,我更加自信,我还要更加努力,在班上要做个好学生,在家里更要做个懂事地好孩子,你看我以后地表现。

  这次家访,使家长和学生感到十分亲切,从内心深处非常感激教师。

学生张诗雨见到我地到来,开始非常紧张,站在门口不知所措,害怕我是来向家长告状地,没想到我只字不提她表现不好地地方,而是鼓励她要扬长避短,争取更大地进步。

在轻松和谐地闲聊中,孩子越说越高兴,把自己地志向、思考统统都讲给老师听,家长也因此了解了孩子内心更深刻地东西,对孩子地表现越来越满意。

最后,他们一家人依依不舍地把我们送出大门口,并希望老师经常到家。

  在家访中,我还了解到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整个忙于生计,极少照看、督促孩子。

这使得我们肩上地责任更重了。

我们没办法选择家长,我们只能选择不同地教育方式来对待这些更需要我们关心地孩子。

很多家长都反映:

老师说地,孩子会听进去地。

作为学生地老师也特感动于这句话,老师地魅力无极限。

当然高兴之余,需要我们付出更多了。

让我看到了不同地家庭教育方式形成了完全不同地学生个体和认知表达水平。

文化程度较高地家长知道如何对孩子进行学习、生活上地指导,这些家长地孩子往往已经养成良好地习惯,有较强地自觉性。

  文化程度不高,但为人处事有原则地一类家长,他们对孩子学习上地指导有欠缺,但会教他们做人地道理,家长说地多,做地少。

有相当多地家长对子女出现地一些不良倾向只会念叨,却拿不出或狠不下心采取措施,效果不佳。

这类孩子需要在学习习惯、方法上多指导。

还有少数家长本身文化程度低,对自己地子女从小又过于溺爱;现在孩子年龄增长,胆子也大了,有些家庭已出现了不会管、管不了地局面。

  所以针对有问题地学生,我和家长促膝谈心,用一分为二地观点分析学生,同时把握实际,灵活调节,在轻松融洽地气氛中提出孩子存在地问题,共同商量、探讨教育措施,使学生心服口服,家长也欣然配合。

  总之,家访让我受益非浅,既使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各方面地表现和学校对学生地要求,又使我了解学生家庭中各方面地情况及学生在家庭中地表现。

我们只有通过家访才能了解一些隐性地问题,找出学生不良行为形成地根本原因,这样我们可以从根源着手,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地教育。

我觉得身上地担子更重了,我们要加强家校地密切联系,同时注重学生地个别教育,真正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地教育效果。

  家访教师心得体会3师爱是师德的灵魂,对于教师而言,“师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

  家长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学校重要的合作伙伴,家访是教育工作的重要一环。

现在的联系方式很多,诸如电话、手机、互联网等,为什么要跟家长面对面的交流呢?

可是当我真正踏入本次家访之路时,我才体会到了面对面促膝交谈的好处。

  在家访之前,我跟几位家长们都通了电话,电话里我能感受到家长们高兴的心情,有的家长本来要上班,知道我们要去,就特意请了假在家等我们;有的家长因为不在学校附近住,怕我们跑很多路,就来学校接我一块乘车前去;这些举动让我觉得家长们很重视老师的来访,也很欢迎老师家访,他们特别想有一个机会能单独和老师一起交流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同时我也更深地感受到家长对孩子的殷殷期望。

  10月15号利用休息时间,我深入几个学生家中,进行家访,感受颇深。

家访真能让我们和学生家长打成一片,感情亲切融洽,这样家长们就不再会有什么误会和责怨,我们的工作就能得心应手。

同时大部分家长的热情好客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的自豪。

  10月16日那晚家访,让我感触好深。

刚到张兴龙家门口,家长就很热情的欢迎我们;还说:

  “我们老师关心他们孩子,开学不久就家访了,真是辛苦你们呀!

”还说我们老师很有责任心,当听到家长这么说,心里感到很安慰,再苦也值得了。

而一开始我们就聊一些该生的情况!

聊着聊着,那学生的妈妈就把我们当成自己的好朋友聊了,还说出自己生活中的一些不愉快的事,当时好想去安慰,却不懂怎么说好,就静静的听着他们诉说,相信说出来了会好些。

最后我们还是有说有笑的聊,在回来时候她还说有时间再去她家坐坐,一起说说话等。

这位家长让我感到了一种格外的亲切与友好。

同时这次家访也让我深有感,原来我们跟家长也可以那么的亲切与友好。

  很多家长对老师的到来,接待的非常热情,他们觉得温暖,倍感兴奋,学生本人感到:

原来自己并不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自己在老师的心中不是可有可无的,教师总是在注视和关心着自己。

学生舒锐说:

  “老师,您这次家访,给了我很大力量,我更加自信,我还要更加努力,在班上要做个好学生,在家里更要做个懂事的好孩子,你看我以后的表现。

  这次家访,使家长和学生感到十分亲切,从内心深处非常感激教师。

学生陈双见到我的到来,开始非常紧张,站在门口不知所措,害怕我是来向家长”告状”的,没想到我只字不提她表现不好的地方,而是鼓励她要扬长避短,争取更大的进步。

在轻松和谐的闲聊中,孩子越说越高兴,把自己的志向、思考统统都讲给老师听,家长也因此了解了孩子内心更深刻的东西,对孩子的表现越来越满意。

最后,他们一家人依依不舍地把我们送出大门口,并希望老师经常到家。

  在家访中,我还了解到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整个忙于生计,极少照看、督促孩子。

这使得我们肩上的责任更重了。

我们没办法选择家长,我们只能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来对待这些更需要我们关心的孩子。

  很多家长都反映:

老师说的,孩子会听进去的。

作为学生的老师也特感动于这句话,老师的魅力无极限。

当然高兴之余,需要我们付出更多了。

让我看到了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形成了完全不同的学生个体和认知表达水平。

文化程度较高的家长知道如何对孩子进行学习、生活上的指导,这些家长的孩子往往已经养成良好的习惯,有较强的自觉性。

文化程度不高,但为人处事有原则的一类家长,他们对孩子学习上的指导有欠缺,但会教他们做人的道理,家长说的多,做的少。

  有相当多的家长对子女出现的一些不良倾向只会念叨,却拿不出或狠不下心采取措施,效果不佳。

这类孩子需要在学习习惯、方法上多指导。

还有少数家长本身文化程度低,对自己的子女从小又过于溺爱;现在孩子年龄增长,胆子也大了,有些家庭已出现了不会管、管不了的局面。

所以针对有问题的学生,我和家长促膝谈心,用一分为二地观点分析学生,同时把握实际,灵活调节,在轻松融洽的气氛中提出孩子存在的问题,共同商量、探讨教育措施,使学生心服口服,家长也欣然配合。

  一次家访了解一个家庭,一次家访走进一个心灵,一次家访震撼一次心灵。

总之,家访让我受益非浅。

通过家访,我感受到家长们对孩子都寄与了厚望,只是缺少了正确有效的方法,使得一些孩子的教育效果不甚理想。

本次家访活动,更拉近了教师与家长间的距离,增进了家长与学校之间的关系与信任度。

多年的教学工作实践使我深刻认识到,家访工作作为教师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有其不可低估的作用。

因此,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家访工作,并且善于做家访工作。

  家访教师心得体会4当接到家访这个任务时,让我感到压力很大,同时也让我感到有些害怕,在我心中有种冲动不想去做;但我知道我不能这么做,因为我知道这是这个责任,我必须去完成。

确实这家访对我们工作有很大的帮助,一可以了解孩子的个别情况,兴趣爱好等。

二可以了解一些家长对幼儿的要求,并且我们老师又能与孩子建立更亲切的关系…

  在家访时我们确实要面对很多问题,有的家长很希望我们去家访,但有些家长不喜欢我们去等很多问题,还有在访中有家访会问到一些问题让我们预想不到的一些问题。

而这次家访一开始我真的很害怕,也很紧张,但最后慢慢的调整了过来,也是这也是家长们热情与大方的关系吧。

让我感到很亲切,在沟通中也慢慢的放开去谈了。

确实很多事情,只有去做了才知道,自己也可以去完成。

有时候没我们想象中那么难,也没我们想象中那么害怕。

  这家访真的对我们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就拿去访秦兆阳小朋友来说,阳阳小朋友是新来的小朋友,也许是一开始不适应吧。

每天早上就来哭一会,可当我们去他家家访时,一开始很害羞,后来他开心的跟我们玩…经过跟家长沟通也了解到了他在家的情况等。

第二天来幼儿园时他就很开心的,也不哭了…还常和我们老师说话。

而去过家访的小朋友,他们都很开心,来到幼儿园了还常叫我们去他家…我们与孩子们的关系也更加亲切了。

  九月二十三日那晚家访,让我感触好深。

刚到他们家们口,家长就很热情的欢迎我们;还说:

  “我们老师关心他们孩子,开学不到一个月就家访了,真是辛苦你们呀。

”还说我们老师很有责任心,当听到家长这么说,心里感到很安慰,再苦也值得了。

而一开始我们就聊一些幼儿的情况呀。

聊着聊着,那小朋友的妈妈就把我们当成自己的好朋友聊了,还说出自己生活中的一些不愉快的事,当时好想去安慰,却不懂怎么说好,就静静的听着他们诉说,相信说出来了会好些。

最后我们还是有说有笑的聊,在回来时候她还说有时间再去她家坐坐,一起说说话等。

这位家长让我到到了一种格外的亲切与友好。

同时这次家访也让我深有感,原来我们跟家长也可以那么的亲切与友好。

  家访也接近尾声了,而在这次家访中我学到了不少;同时与孩子们的关系也更加亲切了.....这次家访给我留下了很多深刻的,值得我反思事情,这对我今后的幼儿园教学工作来说是一个宝贵的经验。

  在学期即将结束的那个星期,我们班发生了一件令我非常难过的事情,叶文伟小朋友的大拇指被门夹到了,而且骨折了,当时我真的不知所措,这可是我从教以来发生的最严重的事故了,对于叶文伟和他的家长我感到非常的内疚。

家访第一天我和陈老师去买了水果打算去文伟家看望他,我们坐着三轮车刚到他们家路口,就看到文伟和他爸爸在那等我们了,到了他家他爸爸妈妈和热情的招待了我们。

我们首先对于在幼儿园发生的这件事表示了歉意,也得到了他们的理解,在整个家访谈话过程中他们表现出了对于这件事的理解,说这是个意外,没有关系,文伟自己平时也很调皮,还说文伟经常说老师很好。

  听了他妈妈的话我一方面觉得很高兴,家长这么理解我们的工作,另一方面更觉得内疚了。

这次家访还有多印象深刻的事,如:

郑乐珊高兴的拿小时候的照片给我们看,给们讲小时候的事;叶雯婕兴奋的给我们表演培训班学过的舞蹈;还有很多家长会着孩子在路口接我们等等,这些都很让我们感动,也让我们在寒冷的冬夜感受到了温暖。

?

通过家访,我们不仅了解到了平时不了解的情况,与家长进行了情感沟通,达成了共识,更大范围地取得了社会对教师工作的尊重与认同,也使得我们自己再次感受到了教师工作的神圣与责任,激发了工作热情;更使我们得到了教育和锻炼。

家访不仅仅给我们教师带来了感动和宝贵的经验,家访也带给了孩子们满心的快乐:

  “老师到我家来了。

”家访后的几天,孩子们交流的话题都是同一个内容。

孩子们的一言一行,都让我们感受到那种溢于言表的快乐。

家访更带给家长全新的感动:

  “老师,谢谢你如此细致。

  家访教师心得体会5我来一中已经是第七个年头了,现在担任八四班的数学教学,结识了新的一批学生,对这批学生学习生活等方面情况并不很了解,因此在开学之际我和刘老师对每一个学生进行来了家访,以便能更快更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各种情况,从而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我在一中工作的几年中,让我感受到老师工作的辛苦和甘甜,几年的不断探索,更让我深深地认识到,家访工作是老师协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

家访,是指教师有目的地拜访家长,与家长取得联系,互通信息,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实施教育。

它能使许多在学校办起来很棘手的事,很难教育的学生,通过及时的、有目的家访,收到良好的、甚至是意想不到的效果,它是家校联系进行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

  本班共有72位学生。

孩子的家庭环境不大一样,有的父母都在菜场卖菜,有的父母在外地打工,孩子常年与爷爷奶奶居住,有的父母离异,甚至有的孩子不知道自己的妈妈在什么地方。

从每次的家访中,我感受到家长还是非常欢迎教师去家访的,我每到一个学生家里,家长都热情地和我交谈,隔壁的街坊都会过来看看听听。

  在本次家访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们班一个男生的爸爸。

当时为了

  找到他们的家,我和刘老师来来回回跑了好几趟,最后还是这个孩子的爸爸亲自出来接的我们,我们跟着他在偏僻的小巷里穿行,七弯八拐地终于到了,那是一间破旧民房,房间里只有一张床和一个破旧的柜子,四面的墙由于潮湿都长霉点了,房子虽破旧但也干净整洁,孩子穿的衣服都是别人给的旧衣服。

  这位家长眼含泪水地说自己有20多年的老肺病,长期吃药,孩子的妈妈3年前一去不复返,自己又是在建筑工地上做小工,看天吃饭,每天又当爹又当妈一个人带孩子,天天早上6点出门,7点钟请假回家送孩子上学,然后再去上班,晚上天黑才回家,加上自己不识字,回来又不能教导孩子,只能放在接辅中心。

我说家长只要在家多关心孩子、平时多和孩子交流,让孩子体会到爱,孩子会知道他们的期待,体会到他们的艰辛。

学习上,教师可以在学校给他们指导和帮助。

本次去这个孩子家,他爸爸拉着我们聊了很多,我很欣慰。

家访中,真情送家长,温暖送学生。

  通过家访,我感受到家长们对孩子都寄与了厚望,只是缺少了正确有效的方法,使得一些孩子的教育效果不甚理想。

本次家访活动,更拉近了教师与家长间的距离,增进了家长与学校之间的关系与信任度。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使我深刻认识到,家访工作作为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有其不可低估的作用。

因此,班主任老师必须高度重视家访工作,并且善于做家访工作。

家访教师心得体会6付雪坤是一位对电脑极其痴迷的男孩,看着他对电脑的入迷程度,我曾为此专门与家长进行了多次的交流,主要是担心他不能控制好自己,在网络中迷失了自己。

  付雪坤的爸爸妈妈都是工人,看的出夫妻俩都是很爽朗的人。

平时就因为他在学校的各种调皮的行为和家长见面的机会就比较多,交流的时间比较长,家长也比较熟悉了。

  在谈话中,付雪坤一向都在旁边的,他坐在那里低着头一声不吭。

  还时不时地偷偷瞟一眼他的爸爸,看着他的乞求的表情我把准备好的一堆谴责的话都咽了下去。

而是话锋一转询问起他在家里的状况。

首先开口的是他的妈妈,她说她们夫妻两都比较忙,她给我讲述了孩子在家里做家务,早晨为了能让妈妈多睡一会,他为父母做早餐的事。

  还有就是为了能在母亲节为妈妈买礼物,他连着几天把午餐钱都省了下来,饿着肚子上课的事情。

  听了这些之后,我向他们反映了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及活动中的表现,当然我着重讲的是孩子在学校尊敬师长,乐于助人的事情。

同时也把其他的任课教师的评价转达给他的父母。

并说名这个孩子属于比较聪明的学生,理解潜力个性强,只是基础比较差,同时也就学习状况和他父母一齐进行了交流并且明确了家长在家里需要辅导的部分是什么。

对于他上网的问题我没有提起。

  但付雪坤并不是没有缺点的,个性是前一段时间对在电脑上花了太多时间,导致学习成绩出现滑坡。

有的时候还会再现得比较浮躁,书写也还需要加强,等等。

但总体来看,还是一位很懂礼貌、有职责心的好孩子,个性是主动提出早晨来班级开门,每一天早晨无论刮风下雨都第一个到校并主动帮忙值日生打扫教室,解决了一个班级的老大难问题。

  在送我出来的路上,付雪坤说“老师,听说你要家访,我真是紧张死了。

  “紧张什么呀?

  “怕你告状呗。

  “不会的,如果有什么缺点我会在学校里与你交流,觉得有必要家长配合的才会跟家长说,不会乱告状的。

”他听了之后立刻说老师今后我必须好好学习,把落下的知识用假期的时间补上。

并和我约好不会的就会打电话给我。

  不由得又想起了好几个孩子,一说到家访,先是欢迎后又紧张的神情。

原先是他们怕告状。

好的孩子亦如此,那学困生、纪困生呢?

  莫让家访成告状。

在家访中走进孩子,多聆听他们的声音;走近家长,与他们一齐探讨教育问题。

  也许,这才是家访最重要的目的。

  家访教师心得体会7家访,是学校与家庭共同教育好孩子的一道不可或缺的桥梁。

通过家访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情况以及思想动态,让每一个学生不在学校却继续享受学校给予的关爱,耐心倾听家长对我们工作的反馈和建议,不仅取得了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还加深了教师与家长的感情。

  基于此,我们班任课教师积极响应学校号召继续开展“千名教师访万家”暑期走访活动。

在这次家访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要积极的指导家长,同时多进行交流,家长和教师相互学习,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结成一个家庭学校的教育同盟。

那么我们的教育会取得更大的成功。

下面就谈谈本人的几点心得体会。

  7月13上午,我和刘老师深入几个学生家中,进行家访,感受颇深。

  家访真能让我们和学生家长打成一片,感情亲切融洽,这样家长们就不再会有什么误会和埋怨,我们的工作就能得心应手。

同时大部分家长的热情好客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的自豪。

  学生的家长对我的到来,感到十分意外和兴奋,真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

我给他们简要汇报了学校在孩子教育方向上的指引,以及我们班级是如何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

面对面促膝畅谈,家长对我们教育人给予了高度评价与鼓励,我对班额大,有的活动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敬请家长谅解,对于我们学校的发展、班级建设有什么建议的可以尽管提出来。

”魏雨晴的家长说:

  “万万没有想到老师对学生是如此牵挂和关心,我们的孩子放在你们班级,就是放心,你们这是在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我们家长一定大力支持学校的工作。

  很多家长对老师的到来,非常热情,他们觉得温暖,倍感兴奋,学生本人感到:

原来自己并不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自己在老师的心中不是可有可无的,教师总是在注视和关心着自己。

学生田俊哲说:

  “老师,您这次家访,给了我很大力量,我更加自信,我还要更加努力,在班上要做个好学生,在家里更要做个懂事的好孩子,你看我以后的表现。

”这次家访,使家长和学生感到十分亲切,从内心深处非常感激教师。

学生张祥旭见到我的到来,开始非常紧张,站在门口不知所措,害怕我是来向家长“告状”的,没想到我只字不提她表现不好的地方,而是鼓励她要扬长避短,争取更大的进步。

在轻松和谐的闲聊中,孩子越说越高兴,把自己的志向、思考统统都讲给老师听,家长也因此了解了孩子内心更深刻的东西,对孩子的表现越来越满意。

最后,他们一家人依依不舍地把我们送出大门口,并希望老师经常到家。

  在家访中,我还了解到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整个忙于生计,极少照看、督促孩子。

这使得我们肩上的责任更重了。

我们没办法选择家长,我们只能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来对待这些更需要我们关心的孩子。

很多家长都反映:

老师说的,孩子会听进去的。

作为学生的老师也特感动于这句话,老师的魅力无极限。

当然高兴之余,需要我们付出更多了。

让我看到了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形成了完全不同的学生个体和认知表达水平。

文化程度较高的家长知道如何对孩子进行学习、生活上的指导,这些家长的孩子往往已经养成良好的习惯,有较强的自觉性。

  文化程度不高,但为人处事有原则的一类家长,他们对孩子学习上的指导有欠缺,但会教他们做人的道理,家长说的多,做的少。

有相当多的家长对子女出现的一些不良倾向只会念叨,却拿不出或狠不下心采取措施,效果不佳。

这类孩子需要在学习习惯、方法上多指导。

还有少数家长本身文化程度低,对自己的子女从小又过于溺爱;现在孩子年龄增长,胆子也大了,有些家庭已出现了不会管、管不了的局面。

  所以针对有问题的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