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工中间体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426394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57.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细化工中间体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精细化工中间体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精细化工中间体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精细化工中间体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精细化工中间体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精细化工中间体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精细化工中间体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精细化工中间体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精细化工中间体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精细化工中间体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精细化工中间体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精细化工中间体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精细化工中间体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精细化工中间体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精细化工中间体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精细化工中间体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精细化工中间体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细化工中间体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精细化工中间体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细化工中间体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细化工中间体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2)具备发展精细化工的基础优势14

(3)潜力巨大的国内市场14

(4)产品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15

2、不利因素16

(1)上游资源品价格波动幅度较大16

(2)环保标准的提高增加了生产成本16

四、行业的技术水平与行业的经营特征16

1、行业的技术特点16

2、行业的技术水平17

3、行业的经营模式17

4、行业的周期性、区域性或季节性特征18

(1)周期性波动特征18

(2)区域性分布特征18

(3)季节性波动特征19

五、行业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及影响19

1、上、下游行业及关联性19

2、上游行业发展状况对本行业及其发展前景的影响20

3、下游行业发展状况对本行业及其发展前景的影响20

(1)造纸行业20

(2)纺织行业21

六、所处行业的国际贸易环境22

1、产品进口国的有关进口政策22

2、贸易摩擦对产品进口的影响23

3、进口国同类产品的竞争格局23

一、行业管理体制

1、行业主管部门与行业监管体制

从我国的行业管理情况来看,精细化工行业由政府职能部门按照产业政策进行宏观调控,行业协会负责行业的规范引导和自律管理,各企业面向市场自主经营。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承担精细化工行业的宏观管理职能,主要负责制定产业政策,指导技术改造。

而行业引导和服务职能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承担,主要负责产业与市场研究、对会员企业的公共服务、行业自律管理以及代表会员企业向政府提出产业发展建议和意见等。

目前,国内尚没有成立专门的精细化工行业协会,影响较大的社团组织是全国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行业协作组,该协作组是1999年由原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批准成立的中间体行业的社团组织,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领导,其秘书处挂靠在中国化工信息中心。

2、行业的主要法律法规

目前,国家没有出台专门的法律对精细化工行业进行规范,但是作为工业企业,其生产活动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的约束。

3、行业的主要产业政策

精细化工是我国化学工业的重要分支,近年来,国家多次在纲领性文件中重申对精细化工行业的支持。

4、行业的主要质量标准和认证体系

(1)质量标准

由于精细化工行业产品种类繁多,单一产品产量较小,故仅有少部分产品有行业标准,绝大部分产品只有企业标准。

(2)认证体系

进入欧洲市场的任何化学品都必须根据欧盟《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REACH法规)的规定进行注册。

除此之外,作为工业企业,主要的认证体系包括质量保证体系认证(ISO9001:

2000)、职业健康与安全体系认证(GB/T28001:

2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

2004)。

二、行业发展状况

1、精细化工行业概况

精细化工行业是化学工业中生产精细化工产品的部门。

精细化工产品又称为精细化学品或专用化学品,是基础化学品的深加工,主要为最终消费服务,是整个化学工业的终端。

精细化工产品不仅涵盖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医药、染料、农药、涂料、日化用品、电子材料、造纸化学品、油墨、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皮革化学品等,还在航空航天、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技术、环保等高新技术方面广泛应用。

精细化工行业技术密集程度高、产品附加值高,是一个国家综合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工业发达国家相继将化学工业发展的战略重点转向精细化工,加快发展精细化工已成为世界性趋势。

从行业发展前景来看,由于其不可替代性和应用范围向纵深的无限扩张,精细化工的发展前景相当广阔。

(1)世界精细化工行业发展现状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石油化工向深加工方向发展和高新技术蓬勃兴起,世界精细化工得到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年均增长率在5%-6%,增长速度明显高于整个化学工业的2%-3%的发展速度。

预计至2012年,全球精细化学品市场仍将以6%左右的速度增长。

美国、西欧和日本等化学工业发达国家的精细化工最为发达,代表了当今世界精细化工的发展水平。

目前,这些国家的精细化率已达到60%-70%。

(2)我国精细化工行业发展现状

近十多年来,我国十分重视精细化工行业的发展,把精细化工作为化学工业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列入多项国家发展计划中,从政策和资金上予以重点支持。

2006年底出台的《“十一五”化学工业科技发展纲要》将精细化工列为“十一五”期间优先发展的六大领域之一。

随着我国精细化工的快速发展,不仅基本满足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部分精细化工产品还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能力,如染料产量居世界第一,农药产量居世界第二,涂料产量居世界第四,配合饲料产量居世界第二等。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的加工与出口基地。

近年来,我国精细化率已上升到45%。

近年我国精细化工产值和精细化率变化趋势如下:

2、中间体细分行业概况

中间体泛指有机合成过程中得到的各种中间产物,它们是以来自煤化工和石油化工的基础化学品为基本原料,通过一系列有机合成单元过程而制得。

中间体的主要作用是继续生产精细化工产品。

中间体行业是随着社会分工的深入与生产技术的进步产生的,早期的染料、医药、农药企业逐渐将中间体交给化工企业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

随着精细化工的发展,中间体产业也迅猛发展,基本上只要精细化工产品存在的领域,都有中间体的身影。

在行业发展的早期,我国只能生产少数较为基础的中间体产品,产量也无法满足国内需要。

随着近年国家对精细化工发展的大力支持,我国中间体产业从科研开发到生产销售已形成一套较完整的体系,可以生产医药中间体、染料中间体、农药中间体等36个大类,4万多种中间体,除满足国内需求外,还大量出口到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从出口量看,我国每年中间体的出口量超过500万吨,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中间体生产和出口国。

数据来源:

环咨《2009年中国染料中间体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3、行业竞争格局和市场化程度

精细化工行业属于明显的垄断竞争格局。

由于精细化工是关系到国计民生不可或缺的经济部门,各国都发展了一大批有竞争力的企业,同时由于精细化工产品多达几万种,各个企业都只能根据自己的优势选择发展少数的产品,导致行业的经营较为分散,产品差异度大,企业对价格有一定控制能力。

4、行业内的主要企业和主要企业的市场份额

目前,全球精细化工行业的综合竞争主要集中在杜邦、巴斯夫、拜耳等世界级跨国化工企业之间,而在精细化工细分市场的竞争则表现为这些行业巨头与一些中小生产商之间的竞争,公司的主导产品2,5酸、间羟基就是典型的例子。

公司凭借技术、质量、成本优势与国外著名企业在全球细分市场中直接进行竞争,并占有了一席之地。

5、进入本行业的主要障碍

(1)技术壁垒

精细化工行业对技术要求较高,其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化学反应工艺路线选择、核心催化剂的选用及工艺过程控制上。

使用不同技术的公司在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上存在较大差异。

只有具备核心技术能力的企业才能在本行业中脱颖而出,获得丰厚利润。

一些关键性的技术垄断性很高,高级中间体的市场只掌握在少数公司手中,企业必须通过持续的研发来满足产品不断升级的需求。

这些都构成了行业的技术壁垒。

(2)环保壁垒

精细化工行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污染物需要处理,因此对环保的要求相对其他行业要高。

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国家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还会不断提升。

在投资、建设项目过程中,要预先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对环保设施进行相应的投资,确保环保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在生产过程中,要对环保设备进行维护,同时也会产生三废的处理费用。

这都在无形中加大了企业的一次性投资和后期运行成本。

(3)品牌壁垒

精细化工产品的采购属于典型的“专家采购模式”,采购方有能力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指标分析来确定一种产品的质量水平。

在实际采购过程中,影响交易是否成功的因素不仅有价格,还包括质量保证体系、售后服务水平、长期稳定的供货能力、协助下游客户提升应用技术水平的实力、企业自身的发展潜力等,是一个综合的评价体系。

这一体系反映出了一个企业的整体形象,也就是企业的品牌价值。

作为精细化工产品,任何两家企业的产品可能在主要物质的含量方面相差不大,但在一些异构体和无机盐的结构方面会存在微小的差别,正是这点小小的不同会对下游客户产品的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产生一定的适应性,供货厂家的更换很可能带来用户在工艺指标和最终产品质量方面的波动,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因此,用户更换供应商往往特别慎重,一般需要进行前期样品分析―试验室小试生产―最终产品小样下游评估―小规模试用―再评估―大量采购等环节,这一过程会为用户带来巨大的过程费用。

一般情况,除非原来的供应商出现重大质量问题或者不能满足供货需求,否则下游客户对供应商的变更持十分谨慎的态度。

长期供货商多年形成的商业信誉成为任何一个新进入者最难跨越的门槛。

6、行业的市场供求状况及变动原因

除去宏观经济波动因素外,精细化工行业供求格局的普遍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两方面:

一是下游某一应用领域的突破,会产生对原来上游产品需求的大量增加;

二是精细化学领域某一核心反应的突破,会带来大量新产品的产生,甚至改变某一大类精细化学品和其下游产品的供求格局。

在中间体细分行业,据海关统计数据分析,自1998年开始我国中间体的出口量大于进口量,产量的增长明显高于国内需求量的增长。

2006年我国的净出口量已经达到了500万吨,净出口额约160亿美元。

从表面上看,我国中间体的供应已连续10年大于国内需求,而且从发展的趋势来看这一剩余产能还将进一步增大。

但是从出口的品种来看,我国中间体的出口主要集中在胆碱及其盐、VC、柠檬酸及其盐和酯等大宗产品。

这些产品的特点是产品产量大,生产企业多,市场竞争激烈,产品价格及附加值均偏低,它们的大量生产造成了国内供大于求的局面。

与此同时,一些技术含量较高,价格及附加值较高的中间体产品国内产量较少或不能生产,无法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以公司为例,公司主要产品间氨基、2,5酸和间羟基虽然近年平均产能利用率都超过100%,但仍然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7、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动趋势及变动原因

从最近五年我国中间体企业的毛利率变化来看,我国中间体企业整体的平均毛利率在11%-14%之间,毛利率水平波动比较平稳。

但由于具体企业产品不同,使得优势企业的毛利率水平要远远高于行业的平均水平,这也与中间体产品种类繁多、不同产品的毛利率差别较大的特性有关。

近五年我国中间体企业平均毛利率情况如下:

2002年至2004年,化工原材料及下游产品的价格和销售情况都相对稳定,整个行业的毛利率波动不大。

2004年以来国际石油价格飞涨,受此影响,上游的化工原料产品由最初试探性的涨价转变成为持续的、合理的高价位,因而直接导致中间体产品的生产成本增加,企业对产品也相应提高了售价。

但整个中间体行业的销售收入的增长率低于成本的增长率,利润率水平是呈小幅下降趋势。

2007年和2008年经济波动剧烈,行业利润率水平也相应有较大波动。

从中间体企业产品细分看,我国大部分是初级中间体的生产厂家,毛利率水平相对较低,而高级中间体生产厂家的毛利率水平相对要高于整个中间体行业的毛利率。

以公司为例,公司的中间体系列产品主要面向高端市场,产品的附加值比较高,2009年公司三种主要中间体产品间氨基、2,5酸和间羟基的毛利率分别为34.15%、33.16%和32.26%,远高于国内普通中间体企业的毛利率。

三、影响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1、有利因素

(1)国家产业政策的优先支持

我国历来重视精细化工行业的发展。

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中,前十个“五年计划”中都对精细化工中的农药、染料、涂料及其他门类作了重点项目的安排,“八五”、“九五”期间,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设立了159个精细化工研究开发项目,

完成率在90%以上。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一五”期间我国将优先发展基础化工原料,积极发展精细化工,淘汰高污染化工企业。

根据《“十一五”化学工业科技发展纲要》,精细化工等六大领域将得以优先发展等。

(2)具备发展精细化工的基础优势

精细化工行业的发展需要大量基础化工产品的支持,我国化学工业经过多年发展,已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化学工业体系,这使得我国化工产品原料品种齐全,一些重要原材料具备了较大的生产能力和产量基数,有十余种主要化工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

其中,合成氨、化肥、纯碱、烧碱、苯胺等产品产量均居世界前列。

化学行业的产业链比较完整,使得我国化工产品生产成本较低,精细化工可以得到国内充足和价格低廉的原料供给。

同时,我国人力资源丰富,已经拥有了大量具备较强研发能力的科研人员和熟练操作经验的技术工人,精细化工企业在某些领域的工艺水平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而相对应的人力成本却较低,使得国内精细化工企业具备了一定的比较优势。

在此背景下,国外许多化工企业纷纷将生产基地转移至我国。

(3)潜力巨大的国内市场

我国的精细化率目前在45%左右,与发达国家的60%以上的水平还有很大差距,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化工总产值和精细化率的双重提高将为精细化工产业带来更为广阔的国内市场。

(4)产品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

随着技术进步,各种精细化学品的应用领域被不断拓展。

以公司产品为例,2007年6月份以前,间羟基主要用于生产造纸成色剂、直接染料和阳离子染料,随着新型功能性染料的兴起,自2007年下半年开始,本产品开始大量应用于荧光染料的生产。

荧光染料主要应用于道路交通标志、道路及护栏反光漆、交通工具反光涂料、各种交通安全服等领域。

随着世界范围内基础建设的高速发展,其用量也快速上升。

2007-2009年,公司向专业生产荧光染料等新型功能性染料的企业销售的间羟基数量量分别为:

236.81吨、374.81吨和441.44吨,年均增长率约为44.96%。

新兴染料市场为间羟基行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渠道。

2,5酸产品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展。

多年来,本产品主要用于生产活性染料,在最近三年开始大量用于荧光增白剂的生产。

以本产品为基础材料生产的六磺酸系列荧光增白剂主要用于以木浆为主的高档纸的增白。

随着造纸行业产品结构的调整,在全世界用纸量增加的基础上,高档纸的比重也同时实现了快速上升,因此2,5酸的全球市场需求总量也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

2、不利因素

(1)上游资源品价格波动幅度较大

精细化工产品成本受基础化工产品价格的影响,基础化工产品价格主要受石油等资源品价格影响。

近年来资源品价格波动幅度较大,这对下游化工行业产品库存以及产品的定价体系都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小规模企业往往难以承受价格的巨幅波动。

(2)环保标准的提高增加了生产成本

精细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废气和固体废物对生态环境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近年来国家在环保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加大了环保执法力度。

从长远来看,环保要求的提高,有利于化工行业加强环保产品的开发,增强产品竞争力;

但短期内,会加大精细化工企业的生产成本。

四、行业的技术水平与行业的经营特征

1、行业的技术特点

精细化工产品具有生产技术复杂、产量规模小、质量要求高、专用性强等特点。

(1)精细化工产品的专用性强,单个品种用量不大且更新换代快,因此生产批量较小,具有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特点,通常采用灵活性较大的间歇式多功能生产装置并按反应单元来组织生产,难以实现连续化大生产。

(2)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工序较多,化学反应和分离操作复杂,各工序的技术特点和操作方法不同,因此要求生产人员具备较高的操作技能。

(3)精细化工是技术相对密集的行业,生产过程涉及较多专利技术和专有技术,其中隐含着大量的技术诀窍和技术秘密。

(4)精细化工产品对质量尤其是产品的纯度要求较高,为了提纯产品,需采用多种分离技术,如精馏、萃取、结晶、过滤等,还要采用多种特殊设备。

2、行业的技术水平

目前国内既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能生产国际高端产品的优势企业,又存在大仅能生产低附加值产品的中小企业,行业内技术水平差异较大。

行业技术水平的差异主要体现为不同企业的装备水平、工艺路线、工艺控制能力等方面的差异。

由于生产过程节点多、控制点复杂,专业分析设备和经验操作并存的现象难以根本解除,造成各生产厂家产品品质、原材料消耗及转化效率差异明显。

3、行业的经营模式

精细化工行业大多采用直销与定制生产相结合的模式来经营。

直销模式是由生产商向客户直接提供产品和服务,在国内或国际不同地区开设办事处或销售分公司,直接销售产品并提供售后服务。

业务经营一般有一定的周期性或季节性,普遍采用全年连续均衡生产的模式,淡季有一定的库存量,旺季销量大于产量,全年基本实现产销平衡。

同时生产厂家一般根据多年的合作经验选择固定的原材料和设备供应商,采购渠道相对固定,执行“以产定购”的采购模式。

定制生产模式是精细化工行业较为特殊的经营模式,一般为大型跨国企业根据自身的业务要求,将其生产环节中的一个或多个产品通过合同的形式委托给更专业化、更具比较生产优势的厂家生产。

接受委托的生产厂家按客户提供的产品标准进行生产,最终把受托生产的产品全部销售给委托客户。

4、行业的周期性、区域性或季节性特征

(1)周期性波动特征

精细化工行业一般为生产最终消费品服务,属于需求弹性较小的行业,其发展取

决人们的消费水平,周期性受国民经济发展的周期性的影响,但不具备线性关系。

(2)区域性分布特征

根据生产产品的不同,精细化工行业呈现一定的区域性分布特征。

以中间体细分行业为例,高纬度气候干燥的区域更适合中间体企业防潮、防氧化的要求。

(3)季节性波动特征

精细化工行业有一定的季节性波动,但不明显。

每年的一季度有中国的春节,所以销售量略低;

第二季度为传统旺季,销售量相对高一点;

而每年的7、8月份为国外企业的假期,是相对的销售淡季。

五、行业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及影响

1、上、下游行业及关联性

上游行业为基础化工行业。

本行业与上游行业的关联性主要体现在:

基础化工行业的发展直接影响本行业的采购成本,而本行业的发展也将对上游行业产生促进作用。

下游行业主要为造纸、染料、医药等行业。

下游行业对本行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牵引和驱动作用,其需求变化直接决定了本行业未来的发展状况。

主要下游行业如下:

2、上游行业发展状况对本行业及其发展前景的影响

20世纪90年代,我国精细化工发展受原料制约比较严重,许多基础原料需要依赖进口,国内产能小,质次价高。

近年来随着许多国际先进水平装置的建成投产,我国基础化工原料生产发展迅猛。

基础原料的产能扩增,给我国精细化工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基本保障。

我国部分化工原料产量情况如下:

3、下游行业发展状况对本行业及其发展前景的影响

造纸、染料行业是主要下游行业,对公司产品的需求最终取决于下游造纸、纺织等行业的需求。

除此之外,医药、农药、基础建设等行业的景气程度也影响到本行业的需求。

(1)造纸行业

纸及纸板的消费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造纸产业是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产业,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关系密切相关,具有不可替代和可持续发展的特点。

全球造纸行业生产与消费每年以2%-3%的速度增长,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特别是消费支出、工业生产和外贸出口等因素带来的纸及纸板消费猛增,我国造纸行业发展步入快速增长期,目前我国已经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纸品消费国,各类纸和纸制品的消费量约占世界纸消费总量的1/6。

2007年我国人均纸品的消费量约为55Kg,与发达国家相比,有相当大的差距。

因此,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不断提高,行业需求具有很大的增长潜力。

2006年,各国人均用纸量比较如下:

(2)纺织行业

多年来,我国纺织行业一直保持了较高的发展速度。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即便在艰难的2008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速较上年同期下滑11.13个百分点的情况下,我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仍同比增长13.73%,达到34,780.61亿元。

纺织行业持续增长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是我国人口规模庞大,即使经济出现下行趋势,由于衣着类商品属于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低,其内需市场的规模仍然不会出现萎缩;

二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衣着类商品的消费还将继续增加,我国人均纤维消费量虽然已从2000年的7.5Kg增长到目前的15Kg左右,但与发达国家人均纤维消费量30~40Kg相比差距较大。

2008年四季度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包括上调出口退税率、暂停加工贸易保证金台帐实转管理、解决化纤原料进口税等一系列针对纺织行业的扶持政策;

2009年4月国务院通过了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

上述政策既立足于当前行业出口的恢复和增长,有利于稳定国际市场份额;

同时又着眼未来,将极大促进纺织行业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步伐,推动我国纺织工业由大变强。

(资料来源:

中国石化网《纺织工业2008年经济运行分析及发展研判》;

中国化纤经济信息网《2009年中国纺织内需市场有望保持稳定增长》)

六、所处行业的国际贸易环境

1、产品进口国的有关进口政策

出口区域主要分布在欧美和亚洲等地区,其中2,5酸产品的出口区域为欧洲(欧盟和瑞士)、亚洲(日本和台湾)、南美洲(巴西)和北美洲(美国),间羟基产品的出口区域为亚洲(印度)和欧盟,间氨基苯酚产品的出口区域为亚洲(日本)、北美洲(美国)和欧盟。

2007年6月,欧盟全面实施REACH法规。

除欧盟要求做REACH预注册和注册外,其他进口国无相关限制进口措施。

目前各国没有其他重大进口限制,但欧盟从中国进口的税率(7.6%)要高于从印度的进口税率(印度同类产品欧盟进口税率为4.1%)。

其他国家对来自中国和印度的进口税率基本相同。

2、贸易摩擦对产品进口的影响

由于除欧盟以外的进口国基本没有相同产品的生产商,欧盟剩余的生产能力也是弥补从中国和印度进口量的不足,所以截至目前未出现任何贸易摩擦。

3、进口国同类产品的竞争格局

2,5酸产品进口国主要从中国和印度进口该产品,从中国的进口数量约为4,800吨;

从印度的进口数量约为1,800-2,000吨,生产商较多,但规模都比较小,每个生产商的出口比重也在不断变化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