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全套测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42684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244.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全套测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全套测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全套测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全套测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全套测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全套测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3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全套测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3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全套测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3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全套测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3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全套测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3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全套测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3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全套测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3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全套测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3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全套测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3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全套测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3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全套测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3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全套测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3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全套测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3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全套测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3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全套测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3页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全套测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全套测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全套测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全套测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

删掉“通过”或“使”。

D.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措施。

去掉“防止”或“不”。

5.下面有关新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标题、导语和主体通常是一则消息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B.新闻语言平实概括,作者的感情不能流露在字里行间。

C.导语一般以简要的文字突出最重要、最新鲜或最具吸引力的事实。

D.新闻的主体部分承接导语,扣住中心,用足够的材料、典型的事例展开导语中已点明的新闻事实,是导语内容的具体化。

6.名著阅读。

(5分)

材料1 他是在红色区域进行采访的第一个西方新闻记者。

——胡愈之

材料2 1936年,他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延安,深入根据地,深入西方媒体眼中的“土匪聚集的地方”,切实了解这些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

后来,他根据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了一本书。

(1)材料中的“他”是谁?

(2分)

 

(2)“他”写成的这本书的名字是什么?

曾易名为什么?

(3分)

7.综合性学习。

(6分)

本报讯 今年“五一”中央电视台《大国工匠·

匠心传世》讲述了八个工匠“八双劳动的手”所缔造的神话,他们在喧嚣中坚守匠心的宁静,追求技艺的极致境界,以“大国工匠精神”,让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

【刀尖舞者 雕刻人生】钞票上人像的雕刻是最后一道防线,必须做到极致才能达到防伪的效果。

一位成熟的雕刻师需要培养十年。

马荣是我国第一位人民币人像雕刻的女雕刻家。

她说:

“钞票的凹版雕刻需要用心来创作。

”凹版雕刻有一个特点,是不允许出现任何偏差,中间如果任何一个点或一个线刻坏了,之前几个月的努力都将归零,推倒重来。

【深管镗孔 贯直人生】戎鹏强是北重集团特种机械厂深孔镗工,他主要负责对火炮身管内膛进行精镗,是确保火炮打击精度的关键工序。

而这种特种钢管,要能承受六百多度的高温,指甲盖大小的面积可以承受超过一吨的压力,并且保证稳定工作十万小时以上,要求加工精度极高。

他用十年时间,攻克“超长径比小口径管体深孔加工”技术,填补了国内深孔加工领域空白。

(1)下列作为以上这则新闻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八个工匠 八双劳动的手

B.“大国工匠”打造“优质制造”

C.马荣的极致雕刻人生

D.戎鹏强填补国内深孔加工领域空白

(2)从这则新闻看,“大国工匠精神”指什么?

对我们的学习或生活有何启示?

(4分)

二、阅读探究(34分)

(一)(12分)

别了,“不列颠尼亚”

新华社香港7月1日电 (记者 周树春 杨国强 徐兴堂 胥晓婷)在香港飘扬了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

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拉开序幕的。

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过二十五任港督的庭院。

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

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

但这一次不同:

永远都不会再有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了。

4时40分,代表英国女王统治了香港五年的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

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近一个半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

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晚6时15分,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在距离驻港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军营东面举行。

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此时,雨越下越大。

查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英国女王赠言说:

“英国国旗就要降下,中国国旗将飘扬于香港上空。

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管治即将告终。

7时45分,广场上灯光渐暗,开始了当天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

一百五十六年前,一个叫爱德华·

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

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当然,最为世人瞩目的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

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统治宣告终结。

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两分钟前,“威尔士亲王”军营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开始接管香港防务。

0时40分,刚刚参加了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

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海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一百五十六年五个月零四天。

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8.文章的标题有什么妙处?

9.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10.文末“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海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一百五十六年五个月零四天”一句中,为什么将时间具体到“零四天”?

(二)(22分)

天舟一号发射成功 中国首单“太空快递”发出

天舟一号发射成功 将对天宫“太空加油”

中国首单“太空快递”发出

4月20日19时41分,搭载着中国首艘太空货运飞船天舟一号的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准时点火升空,约596秒后,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这是天舟货运飞船和长征七号运载火箭组成的空间站货物运输系统的首次飞行试验。

此次任务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阶段的收官之战,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胜利完成“三步走”(载人飞行阶段、空间实验室阶段和空间站阶段)战略中的“第二步”任务,意味着我国即将开启空间站时代。

“零窗口”送“快递小哥”入轨

天舟一号是中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太空“快递小哥”。

它采用两舱构型,由货物舱和推进舱组成,总长10.6米,舱体最大直径3.35米,太阳帆板展开后最大宽度14.9米,起飞重量约13吨,是目前中国体积最大、重量最重的航天器。

“天舟一号块头虽大,却有一颗细腻的‘心’。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五研究院载人航天总体部载人航天器总体研究室副主任张健说,天舟一号的货架采用基于蜂窝板、碳纤维立梁的梁板结构,让其整体结构变得又轻又强壮。

据悉,天舟一号的物资上行能力约6吨,推进剂补加能力约为2吨,具备独立飞行3个月的能力。

本次发射首次采取“零窗口”发射模式,按照预先计算好的发射时间——20日19时41分,让火箭准时点火升空。

负责此次运送任务的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也不简单,它是为中国空间站工程发射货运飞船研制的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采用绿色环保的液氧煤油推进剂。

这是它首次成功将天舟飞船送入预定轨道。

2016年6月25日,长征七号遥一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首飞。

将开展3次对接3次“加油”

天舟一号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为天宫二号“送货”,开展俗称“太空加油”的推进剂补加实验。

期间,天舟一号将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先后进行3次自主交会对接、3次推进剂在轨补加,以突破和掌握推进剂在轨补加等关键技术。

在天舟一号之前,掌握了在轨推进剂补加技术的国家只有俄罗斯和美国,其中,实现在轨加注应用的只有俄罗斯。

按计划,天舟一号入轨两天后,将与天宫二号进行首次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然后进行推进剂补加实验。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系统总体副主任设计师雷剑说,此次“太空加油”采用无增压气体损耗的气体回用法,通过两个航天器的燃料储箱之间产生的压力差,将推进剂从天舟一号自动输送到天宫二号上。

这种方法的气体资源利用率高但过程复杂,分为29个步骤,每步都需要精细控制,整个补加过程要持续几天。

首次补加推进剂之后,天舟一号和天宫二号组合体会进行约两个月的在轨飞行。

随后,天舟一号飞船撤离天宫二号,从另一侧与天宫二号进行绕飞交会对接,并进行推进剂补加。

在完成绕飞实验后,天舟一号将与天宫二号再次分离,两个飞行器独立飞行3个月。

在这3个月的末期,两个航天器将用6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实现最后一次对接,验证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技术,并进行推进剂补加。

在天舟一号之前,中国掌握的交会对接技术需耗时两天左右。

进行13项太空实验

鉴于未来天舟飞船要承担为中国空间站输送物资的任务,天舟一号此次还携带了40台科学实验设备,将进行新型元器件在轨验证,空间环境探测、力学环境测量、生命科学方面等13项太空试验。

完成既定任务后,天舟一号将受控离轨,陨落至预定安全海域;

天宫二号留轨继续开展拓展试验和应用。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自1992年9月21日立项以来,25年间始终按“三步走”战略分步推动实施。

当前,空间站研制建设阶段各项工作正稳步推进,中国计划在2022年完成空间站的在轨组装建造。

天舟一号首次发射任务取得成功,将对后续运送空间站核心舱、实验舱等任务起到重要作用。

(选自《人民日报·

海外版》2017.4.21)

11.本文以小标题连缀全篇有什么好处?

12.“据悉,天舟一号的物资上行能力约6吨,推进剂补加能力约为2吨,具备独立飞行3个月的能力。

”句中“约”字能否去掉?

为什么?

13.结合上下文说说你对“天舟一号块头虽大,却有一颗细腻的‘心’”这句话的理解。

14.天舟一号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为天宫二号“送货”,要与天宫二号先后进行3次自主交会对接、3次推进剂在轨补加,以突破和掌握推进剂在轨补加等关键技术。

通过阅读文章,你能用简洁的语言分析说明一下这三次对接的时间和任务吗?

15.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文章回答问题。

材料1 美联社报道:

中国20日发射该国第一艘将与空间实验室对接的无人货运飞船,把中国雄心勃勃的太空项目又向前推进一步。

自2003年首次实现载人航天以来,中国已完成一系列太空任务,包括太空行走以及月球车探月。

除了空间站建设外,中国还计划于2020年发射火星探测器,并取样返回;

同年中国还将尝试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月球背面软着陆的国家。

材料2 俄罗斯卫星网报道:

专家认为天舟一号的性能比美国“天鹅座”货运飞船和“龙”货运飞船更加先进。

材料3 德新社在《巨大跨越:

中国发射首艘货运飞船》一文中指出,中国通过长征七号火箭发射了首艘货运飞船,这让中国成为第四个拥有自己货运飞船的国家,同时向建成自己的空间站的目标又迈进了一步。

(1)用一句话概括这三则材料的主要内容。

(2)结合选文与这三则材料,试分析天舟一号发射成功的意义。

三、写作(40分)

16.以下两个作文题目,请任选一题写作。

(1)题目:

《他(她、它)让我感到______________》

(2)学校的课堂上,有迷惘,更有明朗,智慧的我们一起探究品尝;

实践的园地里,有恐慌,更有荣光,团结的我们一起合作担当;

生活的蓝天下,有忧伤,更有欢畅,热情的我们一起体验分享……成长路上,需要我们同担风雨,共享阳光。

请以《我们一起来》为题,写一篇作文。

答案:

一、1.A 点拨:

B项“歼”应读jiān;

C项“翘”应读qiá

o,“刹”应读chà

D项“仲”应读zhò

ng。

2.C 点拨:

A项“记忆尤新”应为“记忆犹新”,B项“世事苍桑”应为“世事沧桑”,D项“眼花瞭乱”应为“眼花缭乱”。

3.C 点拨:

“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4.A 点拨:

A项搭配不当,应把“领会”改为“感受”。

5.B 点拨:

“作者的感情不能流露在字里行间”说法错误。

6.

(1)埃德加·

斯诺 

(2)《红星照耀中国》 《西行漫记》

7.

(1)B

(2)示例:

“大国工匠精神”指执着专注、作风严谨、精益求精、敬业守信、推陈出新的精神。

启示:

我们要执着专注,一丝不苟,对所学知识熟练掌握。

二、

(一)8.题目寓意深刻,表面上是指英国“不列颠尼亚”号游轮的离去,实指香港作为英属殖民地历史的彻底结束。

“别了”,委婉的语气中略带一丝嘲讽,表达了洗刷百年耻辱,扬眉吐气的心情。

 点拨:

分析标题的妙处,既要看到其表面所指,又要结合文章内容、主旨、背景等,看到其深层含义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9.时间顺序。

从文中“4时30分”“4时40分”“晚6时15分”“7时45分”“最后一分钟”“第一分钟”“0时40分”等表示时间的词语可以看出。

10.示例:

①说明香港被侵占是中国人心中长久的痛,一刻都不曾忘记。

②由新闻本身的文体特点决定的,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用语必须客观、准确、严谨。

(二)11.四个小标题使文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有助于读者迅速了解全文内容,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12.不能删去,“约”是“大概”的意思,表示推测,去掉后就成了“天舟一号的物资上行能力6吨,推进剂补加能力为2吨”,与事实不符,“约”字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13.“块头虽大”是说天舟一号是目前中国体积最大、重量最重的航天器;

“细腻的‘心’”是指天舟一号的货架采用基于蜂窝板、碳纤维立梁的梁板结构,又轻又强壮。

这句话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天舟一号的特点。

14.第一次:

天舟一号入轨两天后,将与天宫二号进行首次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然后进行推进剂补加实验,整个补加过程要持续几天。

第二次:

天舟一号和天宫二号组合体会进行约两个月的在轨飞行。

第三次:

15.

(1)“天舟一号”发射成功引外媒热议。

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胜利完成“三步走”战略中的“第二步”任务,意味着我国即将开启空间站时代;

这让中国成为第四个拥有自己货运飞船的国家,把中国雄心勃勃的太空项目又向前推进一步;

让中国航天事业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三、16.思路点拨:

(1)个题目,写作范围比较宽泛,可以写人的伟大,也可以写动物植物的伟大;

可以写给你带来的温暖,也可以写给你带来的震撼;

写人写事都可以。

比如你可以写父母给你的温暖,也可以写别人在你困难时给你的温暖,这里的人可以是老师、同学、朋友、邻居,甚至你平时认为的“仇人”。

(2)个题目有限制,可以写因为团结给你我他带来的幸福和快乐,也可以写在一个团结的集体里如何承担分解彼此的痛苦;

可以写在互相合作中取得的巨大成果,也可以写在生活里如何彼此分享快乐。

 例文略。

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书写无误的一项(  )(2分)

A.略无阙处(quē)  沿溯阻绝(sù

)  飞漱其间(sù

B.水皆骠碧(piǎo)能与其奇(yǔ)藻荇交横(xì

ng)

C.泠泠作响(lí

ng)互相轩邈(xuān)嘤嘤成韵(yīng)

D.夕日欲颓(tuí

)隐天敝日(bì

)素湍绿潭(tuān)

2.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B.蝉则千转不穷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D.至于夏水襄陵

3.下列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2分)

A.每至晴初霜旦B.相与步于中庭

C.互相轩邈D.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B.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C.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D.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5.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译文:

常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接连不断,非常凄惨悲凉,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声音悲凉婉转,很久才消失。

B.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湍急的江流比箭还快,汹涌的波浪势若飞奔的马。

C.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D.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两岸都是相连的山,似乎没有中断的地方。

6.下列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北宋

B.《答谢中书书》——陶渊明——东晋

C.《与朱元思书》——吴均——南朝梁

D.《三峡》——郦道元——北魏

7.诗文默写填空。

(1)《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夜庭中景色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描写早春美丽景色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维《使至塞上》中以“征蓬”“归雁”自比,写飘零之感的句子是:

(4)崔颢在《黄鹤楼》中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8.“……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

宝贝回家,路有多长?

茫茫暗夜……”

2015年感动中国人物屠呦呦和张宝艳夫妻的颁奖词让人眼前一亮,其创作灵感来源于《诗经》《宋词》等国学经典。

国学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每个人都能从中汲取到成长所需的养分。

请完成下列任务。

(8分)

(1)

【识国学】按要求填写书名。

国学经典不仅有《诗经》《宋词》,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

【赞国学】完成下面对联。

上联:

读经典丰富人生

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荐国学】你的同学小杨打算在中考结束后多看电视剧和流行网络小说,你将如何说服他多读一些国学经典著作?

二、阅读探究(41分)

(一)(4分)

寻幽居不遇

庄 翱

满庭花落迷行路,绕院泉声写半山。

向暮此中回首去,洞门深处鸟关关。

9.这首诗写出了朋友幽居之处的哪些特点?

10.这首诗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二)(12分)

三 峡

郦道元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略无阙处 

(2)虽乘奔御风 

1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B.虽乘奔御风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C.春冬之时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不以疾也属予作文以记之

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14.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文章先写山,后写水,重点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先写“夏水”。

B.第①段中作者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突出山的高峻,第②段则只用正面描写突出江流的汹涌。

C.“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

D.结尾引用渔歌,既突出三峡山高岭长的地形特点,又渲染出三峡秋天凄凉的环境特点。

15.你认为是郦道元让三峡闻名于世,还是三峡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中外游客?

请说说理由。

(三)(11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②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16.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念无与为乐者(想念,思念)

B.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C.是日更定矣(这)

D.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酒杯)

17.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语言凝练而又意味深长。

B.【甲】文第二、三句中的“遂”“亦”二字流露出作者与张怀民相知的喜悦。

C.【乙】文“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的“绝”字,从听觉入手,写出了寒冬雪后西湖的冷寂。

D.【甲】【乙】两文都是作者被贬后所写的借景抒情的文章,【乙】文写金陵人饮酒的场面,是为了突出雪景的迷人。

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