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识图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428144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86.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识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工程识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工程识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工程识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工程识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工程识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工程识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工程识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工程识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工程识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工程识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工程识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工程识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工程识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工程识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工程识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工程识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工程识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工程识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工程识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识图Word文件下载.docx

《工程识图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识图Word文件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工程识图Word文件下载.docx

八开

十六开

(二)图线

为了主次分明、清晰易懂,图形当中采用不同型式和不同粗细的图线,分别表示不同的意义。

工程图中常见的图线和主要用途见表6—2

轮廓线是建筑物或物体视图的主体框架线、构成视图的轮廓形状、反映建筑物或物体的实物形态和结构。

主要有外围边界线、不同面的分界线(棱线、交线)、同一光滑连续曲面在投影时可见与不可见部分的分界线、以及反映内部结构的线段等。

轮廓线有可见轮廓线与不可见轮廓线之分,可见轮廓线一般用粗实线表示,不可见轮廓线用虚线表示。

(三)图名

为了看图方便,每个视图都应标注图名,图名一般应统一标注在图形的下方或上方。

视图的布置,应尽可能按投影关系确定位置,并尽可能布置的匀称、美观。

(四)标题栏

图纸画有图框,图框的左边距一般为25毫米、其余边距10毫米或5毫米(3~5号图纸)。

在图纸图框的右下角,应画标题栏,标题栏的大小应根据图幅大小而定,以使图面的布局合理;

标题栏的内容、格式应根据实际需要而定,主要应包括图名、制图(或测绘)、审核、日期、比例、图纸编号、单位盖章等内容。

(五)比例

比例,是制图时所采用的图上线段长度与其所代表的实际线段长度之间的比值,即

比例=图上线段长度/实际线段长度

比例的表记形式为1∶x、或1/x,即图上长度1、代表实际长度x。

比例的标注:

当一张图纸内所有图形采用相同比例时,可将比例标注在标题栏内;

当同一张图纸内采用不同的比例时,应分别将比例标注在图形名称的下边或后边。

(六)尺寸标注

画出图形后,还须标注尺寸,物体的大小是由图上标注的尺寸确定的(一般不能由图上量取距离而按比例计算尺寸);

图上标注的尺寸是施工、建造的重要依据,必须标注准确、清晰、整齐;

所标注物体(图形)的尺寸主要有定形尺寸、定位尺寸、总体尺寸。

定形尺寸——确定各简单形体大小(长、宽、高)的尺寸。

定位尺寸——确定各简单形体之间相对位置(上下、左右、前后)的尺寸。

总体尺寸——确定物体总长、总宽、总高的尺寸。

尺寸标注应符合有关要求,见图6—1:

①尺寸一般注在反映形体特征的视图上,而且靠近被注线段;

同一形体的尺寸尽可能注在同一视图上。

②尺寸线尽可能画在轮廓线之外、并尽可能排列整齐,标注互相平行的尺寸时,应小尺寸线在里、大尺寸线在外。

③尺寸界线:

界定所标注尺寸的起止位置、范围;

一般用垂直被标线段、且适当超出尺寸线的细实线作为尺寸界线,也可利用图形的轮廓线(尤其是圆周线)或中心线(轴线)作为尺寸界线。

④尺寸线:

靠近(但应≥5mm)并平行于被标注线段,一般用垂直两尺寸界线、且适当超出两尺寸界线的细实线作为尺寸线,也可用介于两尺寸界线之间、两端带箭头的细实线作为尺寸线,但不能用轮廓线和中心线作为尺寸线。

⑤尺寸起止点:

尺寸线与尺寸界线的交点。

尺寸线用适当超出尺寸界线的细实线时、在交点处画450的短划线;

尺寸线用两端带箭头的细实线时,在尺寸线与尺寸界线相交处画箭头或半边箭头。

⑥尺寸数字:

标注实物的实际尺寸数字,一般应写在尺寸线上方或左侧的中部,字头向上或向左;

当两尺寸界线之间写不下需要标注的尺寸数字时,可引出标注,见图6—1中的数字“12”。

⑦圆或圆弧的标注:

一般是用过圆心的带箭头细实线、加注直径或半径数字(字头向上或向左)来标注,内部注写不开时可引出标注。

(七)高程

高程是地面点至大地水准面(海拔基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又称海拔,高程的单位为米。

工程图中,平面图与立面图上均需标注高程,高程的标注方法见图6--2:

1、平面图上,水工图上的高程常用“长方形框内写高程数值”表示;

港标用“四等分且对角涂黑的小圆符号、圆外写高程数值”表示。

2、立面图上,用平顶等腰三角形“▽”符号、加注高程数值表示,三角形的尖端指向所标注的位置。

3、水位的标注:

立面图上,水面高程(即水位)的标注方法是:

高程“▽”符号指向水面、并加注水位数字,水面以下再画一个由虚线组成的小三角形符号。

(八)坡度

坡度,即倾斜坡(面、线)的倾斜程度,一般用形成坡的垂直距离(高度)与水平距离(长度)之比来表示,即

坡度==两点之间的高度(高程差)/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1、坡度的数字表记形式

坡度的数字表记形式一般是用1∶x,如边坡为1∶3,即该坡的垂高是1时、其水平距离是3;

也有的用百分数表示坡度,如坡度为2%,则表示水平距离100时、垂高为2。

2、示坡线

在图纸上,不仅要表示出斜坡的坡度值,还要表示出斜坡的倾斜方向,斜坡的倾斜方向用示坡线表示,示坡线有多种表示方式:

断面图上倾斜明显的坡面轮廓线就是示坡线;

断面图上倾斜不明显的坡面可用带有指向倾斜方向的单面箭头的细实线示坡;

平面图上一般用从坡顶起画的、长短相间的细实线示坡,也可用带有指向倾斜方向单面箭头的细实线示坡;

面向倾斜面的正立面图上,也用从坡顶起画的、长短相间的细实线示坡。

3、坡的表示

坡是用示坡线加注坡度数字(比值或百分数)的方法表示的,如图6--3。

(九)单位

图纸当中所标注尺寸等数字的单位(无量纲除外)可能有不同选择,这需在图纸的“说明”中明示。

一般地,图纸当中的高程(包括水位)以米(m)计,但需说明所采用高程的基准面;

角度常以度(°

)计;

水利工程图纸当中的长度单位多以厘米(cm)计,机械工程制图当中的长度单位多以毫米(mm)计。

(十)图例

制图当中,对于复杂结构、以及较小构造的制图,允许用简化图形或规定的特殊符号代替;

若图纸当中所包含的内容较多、或所代表内容的时间跨度较大,也可用不同的线型、颜色、符号分别代替。

对于以上这些赋予特别意义的简化图形、特殊符号、线型、颜色所进行的注释说明,被称为图例。

图例一般布置在图纸的右下角、标题栏以上的位置,图例内容较多,可列表说明。

(十一)说明

图纸上是否需要“说明”、或“说明”的具体内容因图纸而异,若需要设置“说明”,则主要应说明:

本图尺寸的单位、高程(或水位)所采用的海拔基准面、以及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

二、投影图

(一)投影的分类

日常生活中,我们见到的影子就是一种投影现象;

建筑物在图纸上的图形也相当于其投影;

当然,影子和工程上所用的投影、投影图又有所区别:

影子只反映物体的轮廓,而投影图不仅反映轮廓、还要反映内部结构(包括看不到的用虚线表示)。

物体的投影与其形状有关,也与投影所用的光线(称为投影线)有关,还与接受影子的面(称为投影面)的方位有关。

根据投影线的不同,投影分为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两类;

其中,平行投影又分为斜投影和正投影。

1、中心投影

中心投影,是指所有投影线都交于一点(或由同一点光源发出)的投影,如肉眼看物体、灯光照射物体产生的影子、放电影、照相等都类似于中心投影;

这种投影的特点是远、近效果明显,相同大小的物体由于处于远近不同的位置、其产生的图像大小是不同的,这相当于图纸当中采用了不同的比例尺,所以该投影法不便于广泛应用于工程制图。

2、平行投影

投影线相互平行的投影称为平行投影。

这种投影的效果不受物体的远近影响,形状、大小相同的物体,其投影图像的形状、大小也相同,工程制图常用平行投影。

平行投影中,根据投影线与投影面之间的关系不同,又分为斜投影和正投影。

(1)斜投影:

投影线(即投影方向)倾斜于投影面(接受影子或称为图像的面)的投影,称为斜投影;

这种投影的图像容易变形失真。

(2)正投影:

投影线(即投影方向)垂直于投影面的投影,称为正投影;

这种投影的图像反映实形,是工程中广泛应用的投影方法,即工程中常用平行投影的正投影法。

(二)平行投影的基本性质

平行投影,一般是指平行正投影,它具有如下基本性质:

1、点的投影还是点;

2、直线的投影:

直线的投影一般还是直线;

当直线平行于投影方向(即直线垂直于投影面)时,其投影变成点。

3、平面的投影:

一般情况下,平面的投影是与原图形类似的图形;

当平面与投影方向平行时,

其投影是直线;

当平面与投影面平行时,其投影是原形。

(三)投影图

工程上常用的图示方法有多面(指多个投影面)正投影图、轴测投影图、标高投影图和透视投影图,应用最广泛的是多面正投影图。

1、多面正投影图

投影线平行、投影方向垂直投影面的投影,称为正投影;

用正投影方法绘制的图称为正投影图;

将同一物体在几个互相垂直的投影面上的正投影,按一定的规则(投影关系)画在一起,就成为物体的多面(指多个投影面)正投影图。

制图当中,一般是从正对物体的方向(前面)、物体的左面、物体的上面,分别向三个互相垂

的投影面(对应为正立面、右侧立面、水平面)做正投影,从而绘制得到前视图(也称正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习惯称为三视图,如图6—4。

三视图的真实性好,各视图都能反映对应面的真实形状,作图简便,在工程上广泛应用;

但它的立体感及直观性差。

2、轴测投影图

轴测投影图,是一种用一个图形就能同时表达出物体的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图示方法,也就是常说的立体图,它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如图6--5。

轴测投影图,做图比较麻烦,表面常常变形失真(能同时看到的三个面中,最多有一个面能反映真实比例,其余的面易失真变形,如矩形变成平行四边形、圆变成椭圆),且难以表达内部结构,所以工程上一般把轴测投影图作为辅助性图样,如效果图。

3、标高投影图

标高投影图,是用水平投影图加注高程数值表示物体的图示方法,它适用于表示起伏较大的地形面(如山体)和复杂曲面,如地形图中用等高线加注高程表示山体的方法,如图6--6。

(4)透视投影图

透视投影图,是按中心投影法绘制的直观图,相当于人用肉眼看物体,虽直观性很强、有远近感,但其失真(本来平行的线,在图中变为或可能变为相交)、不能作为施工图。

见图6--7。

(四)三面正投影图---三视图

多面正投影图在工程上应用最广,制图当中,一般是用在正立面、侧立面、水平面这三个互相垂直的投影面上的投影图(分别称为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即“三视图”)来表达物体的,见图6—8;

其中,俯视图又称为平面图,正视图和侧视图均可称为立面图或立视图。

从以上三个视图可以看出:

正面投影(正视图)反映物体的长和高;

水平投影(俯视图)反映物体的长和宽;

侧面投影(侧视图)反映物体的宽和高。

三视图反映同一物体,它们之间存在以下关系:

正视图与俯视图的长度对正;

正视图与侧视图的高度平齐;

俯视图与侧视图的宽度相等。

即三视图的投影规律为“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五)辅助视图

前面已经讲了物体的三视图,实际上,空间物体可以在上、下、左、右、前、后六个互相垂直的面上正投影,得到六个视图,这六个视图均称为基本视图。

工程图要求能简单、清晰地表达出物体的形状和结构,但有时仅靠基本视图难以满足要求,还常用到局部视图、斜视图、剖视图、剖面图等辅助视图。

1、局部视图

局部视图,是在部分基本视图的基础上,已经表达清楚的部分不再绘制,而只将物体当中尚未表达清楚的某一部分(如图6—9中的A)、向某基本投影面投影所得的视图,这可使图样显得比较简捷、明了、重点突出,有利于图纸的布置和节约绘图时间。

2、斜视图

为了表达清楚物体上原来位于倾斜位置(其表面不平行于投影面、即与投影线不垂直)的某部分(局部)的真实形状,可以按选定的方向、以与该倾斜表面成正投影的关系(即按图6—10中A示的方向进行投影)、将该部分投影在辅助投影面上,并将由此得到的投影图旋转后画出,如图6—10中的A向旋转图。

3、剖视图、剖面图

绘图时,看得见的轮廓线画成实线,看不见的轮廓线画成虚线,当物体内部结构比较复杂或被遮挡部分比较多时,视图上就会出现较多的虚线,这给识图和尺寸标注都增加了困难;

另外,基本视图也不能反映物体的材料。

为了表达清楚物体内部被遮挡部分的局部结构、以及所用建筑材料,绘图时常用剖视图或剖面图。

(1)剖视图:

设想用平行于投影面的平面将物体剖开、移走前面的一部分,把剩下的部分画成视图、并在剖切面上画上材料符号,此种视图称为剖视图。

即剖切后、再将看到的剩余部分(包括切到和未切到的)全部画出来、且在剖切面上画有材料符号的视图,称为剖视图,图6—11为一台阶的剖视图。

(2)剖面图:

设想将物体剖开,只画出剖切面(剖面)的视图,并画上材料符号,此种视图称为剖面图。

即剖切后、只将剖切面画出、并在剖切面上画有材料符号的视图,称为剖面图,图6—12为一台阶的剖面图。

使用剖视图、剖面图时,应注明剖切位置、剖切方式(可以全剖、半剖、局部剖、阶梯剖、旋转剖)、投影方向、编号名称,表示剖面材料的符号应采用统一的图例。

三、水工图

(一)水工图的表示方法

表达水利工程建筑物(如坝、闸等)的图样称为水利工程图,简称水工图。

表达水工建筑物的图样,常用的是三视图(其中正视图和侧视图又称为立面图、俯视图称为平面图);

由于有些水工建筑物的许多部位被土覆盖、且内部结构也较复杂,所以剖视图、剖面图应用较多;

其它也有局部图、局部放大图、展开图、展开剖视图、复合剖视图、分层表示法、掀土表示法、拆卸表示法等。

(二)水工图的分类

水利工程图样的基本类型有:

工程位置图、总体布置图、建筑物结构图、施工图等,河道修防工重点掌握建筑物结构图和施工图。

1、工程位置图

工程位置图,是将工程所在的位置标注在地形图上,以表示工程所在的地理位置、以及与工程有关的河流、交通道路、城镇居民点、重要标志(建筑物)等。

2、总体布置图

总体布置图,是将整个枢纽当中的所有建筑物、或一项工程(如险工、控导等)中的所有建筑物(如坝岸等)绘制在同一张地形图或平面图上,以反映所有建筑物在平面位置上的布置情况,突出表达:

所在地区的地形、河流;

各建筑物之间的相互位置;

建筑物与地面的交线、填挖方边坡线;

建筑物的主要高程和主要轮廓线;

主要交通道路、重要标志等。

3、建筑物结构图

各建筑物结构图,包括结构布置图、断面构造图、分部和细部构造图,以表示:

建筑物的结构形状、细部构造、尺寸和材料;

工程地质、建筑物与地基的连接;

建筑物之间的连接;

建筑物的工作条件(如上下游各种设计水位等);

设备位置等。

4、施工图

施工图是表明施工组织、施工方法、施工流程的图样,是组织施工的依据,主要包括:

施工场地布置图(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开挖(基础开挖、取料场开挖等)图、施工方法和施工流程图等。

如在堤防或河道整治工程的建设施工时,要规划出取土场、堆料场、施工道路、各项设施等总平面布置并绘制成图;

画出开挖和填筑图;

表明细部结构(如坝岸沿子石)的修筑方法;

绘制施工现场各道工序流程图;

等等,以满足准确、有序施工的要求。

第二节识图基本知识

识图,也叫看图或读图,要求能看懂图纸所示内容、根据视图想象出空间物体的形状结构、将设计图样进行放样、并能按图样进行修筑施工或制造作业,使设计成果变成现实。

一、识图的一般方法

(一)识图步骤

看图时应注意:

由总体布置到每个建筑物的结构图;

由每个建筑物的主要结构到次要、细部及其它结构;

由大轮廓到小构件。

看图的步骤一般是:

面上由大到小,内容上由主到次,深度上由粗到细,搞清楚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各部分的结构形状及尺寸,综合起来想象出图样所表达的整体形状和细部结构。

(二)识图的一般方法

(1)阅读图纸前,首先要弄清楚工程由哪些建筑物(或部分)组成、每一建筑物用哪几张图表达、图样采用了哪些视图等。

(2)弄清每个视图的投影方向,找出每个剖切面的位置和投影方向;

弄清各视图之间的关系,找出反映主要建筑物、主要结构的主要视图。

(3)看图的基本方法是形体分析法,必要时辅以线面分析法。

充分想象,由图到物、由物到图、反复对比验证,想象时由易到难、由分部到整体、由大框到细部。

(4)搞清楚视图之间的投影关系,根据投影规律,几个视图配合起来看,综合想象、构思、对比、验证、补充、完善。

(5)利用点、线、面的投影规律和投影关系进行视图分析阅读。

视图上的点可能表示点、也可能表示一条直线,视图上的一条线可能表示棱线、也可能代表一个平面、还可能是曲面的外形轮廓(曲面的可见与不可见部分的分界线)。

(6)视图上的封闭线框可能表示平面、也可能表示曲面、或孔洞的进口。

(7)配合标高和尺寸来寻找对应的投影关系。

利用素线、辅助线寻找交点,利用等高线寻找交点等,都能帮助理解、阅读图样。

二、堤防工程识图

图6—13、6—14是黄河下游堤防的平面和断面示意图:

堤防平面图是堤防在水平面上的正投影图,也就是堤防的俯视图。

堤防断面图类似于其剖面图(如画上材料符号即成为剖面图;

如过既画上材料符号、又扩大画图范围,则成为剖视图)。

从图上可以读出:

临河地面高程为32m;

临背河堤坡均为1∶3;

堤顶高程为40m;

堤顶宽度12m;

堤顶向两侧有2%的坡降;

背河地面高程为30m;

临背河护堤地宽度分别为30m和10m。

堤防各部位名称有堤顶、堤坡、堤肩、堤脚、保护地等。

堤防平面图中,主要有堤肩线(堤顶与堤坡的交线)、堤脚线(堤身与地面的交线),

两堤肩线之间是堤顶,堤肩线与堤脚线之间是堤坡,堤脚线之外的一定范围是护堤地。

堤防断面图中,主要有堤顶线、堤坡线、地面线(堤基线)。

其中堤顶线、堤坡线分别代表了堤顶及堤坡的位置,堤顶线与堤坡线相交处为堤肩,堤坡线与地面线相交处为堤脚,堤脚以外的一定范围内的地面线代表了保护地。

三、坝垛护岸工程识图

图6—15、6—16是坝垛的平面和断面示意图。

坝垛平面图就是其在水平面上的正投影图,也就是坝垛的俯视图;

坝垛的断面图相当于其剖面图。

在坝垛平面图中,主要有坝根线(坝垛与堤或滩岸的交线)、护坡(坦石)与土坝基的土石分界线(简称土石分界线)、坦石顶外边沿(上口或外口)线、根石台与坦面的交线、根石台外边沿线、根石与河床的交线等。

其中,坝根线代表了坝根的位置;

土石分界线与外口线之间是坦石顶;

外口线到根石台与坦面的交线之间是坝垛的坦面;

根石台与坦面的交线到根石台外边沿线之间是根石平台;

根石台外边沿线到根石与河床的交线之间是坝垛的根石坡面。

在断面图中,主要有坝顶(土坝基顶)线、坦石顶线、土石分界线、坦面线、根石台顶线、根石坡面线、河床地面线等。

其中坦石顶线代表了坦石顶(坝垛顶)的位置,坦石顶线与坦面线相交处为上口(或外口),坦面线代表了护坦的位置,根石台顶线代表了根石台的位置,土石分界线与坦面线及根石坡面线之间是裹护体,坝垛的外坡(1∶1.5),坝垛的内坡(1∶1.3)。

四、河道地形图识图

河道地形图识图属于地形图阅读的范畴,只是对河道的有关内容有所侧重。

(一)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

1、利用地形图可以确定地面点的平面位置:

地形图图框边线上一般标有坐标值,根据点在图中的位置,可以确定地面点的坐标。

2、利用地形图可以确定直线的长度和方向

两点连成一条直线,知道两点的坐标值,就可以计算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精度要求不高时,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也可在图上量距并按作图比例计算);

同样,由两点的坐标,也可以计算确定直线的平面方向(用水平面上的角度表示)。

3、确定地面点的高程

地形图上点的高程可用等高线来确定,如果所要表示的点不是恰好在等高线上,则可根据该点在两等高线之间的位置、按平均比例计算确定。

点的坐标和高程确定之后,该点的空间位置即已确定。

4、绘制地形剖面图(线)

利用地形图可以确定点的坐标、高程,进而可以计算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和斜距。

椐此,借助于地形图可以绘制出指定(选定)位置的地形剖面图:

①在地形图上确定剖面位置线;

②找出位置线与等高线的所有交点,这些相交点的高程随之确定;

③根据各相邻相交点之间的图上距离计算水平距离,或根据各相交点在图上的位置确定其坐标、由坐标计算水平距离;

④由所有相交点的高程和相邻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可点绘出确定位置的地形剖面图(线)。

5、计算地面坡降

根据地形剖面线、或根据两点之间的高差和水平距,可以计算两地面点之间的平均坡度(或称为地面平均坡降)。

(二)河道地形图的识图与应用

对于河道地形图,要先熟悉测绘时间、绘图比例、等高线的高程差(级差)、一幅图所覆盖的范围(或一条河道、某段河道涉及多少幅图)等情况;

然后熟悉河道地形图范围内的地物地貌,寻找确定主要标志物、工程位置、河道流向、主河道位置、以及分析河道地形特征(如地面比降的陡、缓等情况)。

在熟悉地形图的基础上,做好以下具体应用:

1、绘制河道断面图、计算平均纵比降

河道断面分为纵断面和横断面两种。

横断面是指垂直于河流流向的截面;

横断面与河床相交构成河床线;

河床线与水面线之间的范围叫河道断面(或河道过水断面);

河床线与历年最高水位之间的范围叫河道大断面;

河床线上任意一点的高程为该点河床的河底高程;

河床最低点为该断面的深泓点或河道深泓点。

纵断面是根据各个横断面的里程桩号(沿程位置)及相应横断面的深泓点的高程绘制而成,也称河底纵断面图。

(1)绘制横断面图

沿河道的流向,每隔一定距离或在有代表性的位置选设横断面(依次编注里程桩号);

假想在各横断面位置做剖切面,根据河道地形图上与剖切面相交的等高线的高程和水平距,可点绘出对应位置的横断面图,确定横断面深泓点。

(2)绘制纵断面图、计算平均纵比降

根据横断面里程桩号和各横断面的深泓点,可点绘出河道的纵断面图;

并可根据纵断面图计算河道或某河段的平均纵比降。

2、确定河道的流域面积

根据河道地形图中的等高线,连接山顶、鞍部、山脊线(等高线上凸向低处的各拐点的连线),便可确定向该河道汇水的分水线,分水线所包围的平面投影面积即为河道的流域面积。

3、确定工程交线

如果在河道上或河道沿岸修建工程,可根据工程的设计成果,结合河道地形图的等高线情况,按照同高程相交的原理确定工程与地面的交点,连接各交点便可确定工程与地面的交线(如坡角线等)。

4、计算库容

河道上修建水库后,根据水库运用的各种特征水位,可在河道地形图上确定各水位对应的水面线位置、回水范围,并可计算水面线所包围的水面面积和该水面以下对应的库容,对应水库的可能最高水位、可确定水库的最大库容。

5、确定淹没范围

根据水库设计运用水位及河道的可能最大泄量,可在河道地形图上分别确定水库上下游的淹没线、以及淹没线所对应的淹没范围,以确定防洪安全和河道建设、管理的范围。

思考题

1、轮廓线极其表示方法

2、三视图极其对应关系

3、高程、水位、坡度的标注方法

4、剖视与剖面图的区别与画法

5、识图的方法步骤

6、河道图的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