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显京山生态建设特色创新县域经济发展之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428433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凸显京山生态建设特色创新县域经济发展之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凸显京山生态建设特色创新县域经济发展之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凸显京山生态建设特色创新县域经济发展之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凸显京山生态建设特色创新县域经济发展之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凸显京山生态建设特色创新县域经济发展之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凸显京山生态建设特色创新县域经济发展之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凸显京山生态建设特色创新县域经济发展之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凸显京山生态建设特色创新县域经济发展之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凸显京山生态建设特色创新县域经济发展之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凸显京山生态建设特色创新县域经济发展之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凸显京山生态建设特色创新县域经济发展之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凸显京山生态建设特色创新县域经济发展之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作为一个中部山区小县,既无交通区位优势,也无国家重大投资,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

靠的就是不甘平庸落后,不断解放思想,敢于先行先试。

为了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自觉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制约京山发展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自2007年开始,他们连续三年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促进京山跨越式发展”为主题召开全县三级干部集训会,就国际经济形势及应对、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及走向、如何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等内容,邀请国家、省内专家学者和江苏海安县政协领导来县讲座。

同时,坚持在发展一线锻炼提高干部,先后选派36名干部赴外挂职锻炼,抽调74名干部组成24个招商专班长年驻外招商引资,选派380名干部组成123个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常年驻村开展工作。

这些举措帮助干部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增强了本领。

解放思想带来的重要成效之一就是敏锐把握住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带来的辐射带动机遇,打破行政归属的地域界限和观念束缚,积极主动地对接“武汉城市圈”。

通过努力,目前京山已取得武汉城市圈观察员身份,并成功举办了武汉企业家“走进京山”、“武汉人游京山”、京山机械产业武汉专项推介会、京山优质农产品进武汉启动仪式、首届武汉城市圈网球赛等一系列对接活动,京山、武汉两地企业签订项目协议60多项,进入实质业务合作的有30多家。

为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有效化解群众反映强烈的“中梗阻”问题,京山县大胆探索,创新实施了以“定向定岗定人”为主要内容的“三定测评”制度,将25个县直经济管理部门重要职能科(股)室及二级单位负责人的工作,交给其管理或服务对象进行测评,根据测评结果决定科(股)长去留。

目前,全县已测评160人,测评结果较好的24名干部被通报表彰,测评结果较差的3人被免职、5人被调整岗位、15人被诫勉谈话。

这一作法被《人民日报》、新华网等主流媒体纷纷报道,并已在荆门市推广实施。

这一系列的先行先试,使京山赢得了领导重视,赢得了社会关注,赢得了发展机遇。

二、创新发展模式,着力优化经济结构,走生态型经济之路

通过不断深化县情认识,不断实践与总结,不断创新发展模式,不断完善发展战略,京山县生态型发展模式已初步形成。

第一,实现了农业主导向工业化主导的转变。

京山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县,从1981年起人均售粮连续十年居全省之首。

但如果不能根据发展趋势及时调整或转型,则“传统优势”有可能变成“历史包袱”。

鉴于此,县委、县政府遵循现代经济发展的规律,适时作出了“兴工富县”的战略调整,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

他们深知,没有先天的资源禀赋,没有厚实的发展基础,要想发展工业,唯有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

从2008年开始,京山连续三年在全县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强势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

通过大力实施专班驻点招商、“四大家”领导拜访500强、重奖招商引资有功人员等举措,掀起了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热潮。

2008年全县共实施招商引资项目133个,到位资金20.54亿元,增长57.9%,其中直接利用外资2600万美元,增长23.3%;

2009年实施招商引资项目167个,到资29.55亿元,增长43.9%,其中直接利用外资3028万美元,增长16.5%。

特别是在招引10亿元项目上实现了零的突破,投资18亿元的京山温泉生态体育公园、10亿元的伟嘉纺织工业园和10亿元的精密铸造项目先后落户京山。

截止2009年底,全县规模企业达到263家,其中亿元企业达到30家,骨干企业“顶天立地”和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格局已经形成,工业核心竞争力大大增强。

通过几年的努力,一产业比重由61.4下降到25.3,二产业比重由28.8上升到48.1,工业的主导地位不断突出。

第二,实现了由传统工业化向新型工业化的提升。

近年来,京山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突出发展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和循环经济为重点,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一是依托骨干企业和主导产品,着力培育产业集群。

培育产业集群的实质就是运用现代经营理念推动相关产业的集聚、延伸产业链条、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形成支柱产业。

目前,全县已形成有较强竞争力的机械、建材、纺织服装、冶金、化工、绿色食品六大主导产业。

每个产业都有1家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及一大批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初具雏形。

以京山轻机为龙头的机械产业集群被确定为全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之一,产业集群总产值2009年达到50亿元。

二是加快引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推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近几年,京山在项目引进上十分注意高新技术产业项目的引进,电子产品、生物能源等一批科技含量高的项目已在京山落地成长,项目质量明显提高。

投资2.6亿元的中辰电子已建成投产,年产手机6万台,笔记本电脑3万台;

投资1.2亿元的风光半导体照明灯工业园项目,占地233亩,建成后将成为华中地区首屈一指的LED照明工业园,年可生产大功率LED照明芯片50万片及几十万套照明灯具;

投资5.1亿元的凯迪生物质发电项目一期工程已竣工并顺利实现并网发电,年发电量可达2.88亿度,供应蒸气24万方,生产复混肥3万吨,成为我省第一个生物质发电项目。

三是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

近几年全县新上项目基本上都是符合节能减排要求的项目,先后重点实施了总投资15亿元的凯迪生物质能发电、永兴水泥12MW低温余热发电等十大循环经济项目。

华尔靓浦项硅科技与上海宝钢合作,投资5.4亿元新上节能环保型低钛高纯硅铁项目,投产后高纯硅铁由年产3万吨扩大到7万吨,每吨产品可降低电耗20%,年节约电量1.3亿千瓦时,综合成本下降15%。

四是应对危机促转变,引导企业提档升级。

一方面,出台了“二十二条”措施,从金融、财税、政府服务等七个方面扶持企业发展。

2009年共为企业减负4000万元以上,提供信贷支持10亿元以上,有力帮扶企业度过了难关。

另一方面,派驻工作队驻企包联,帮助引导企业调整市场结构,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实现化危为机、弯道赶超。

华尔靓骏马服饰公司将原来80%的出口比例调整到30%左右,国内市场占有率迅速提高;

京山轻机、华尔靓浦项硅、京兰集团、伟嘉纺织等企业纷纷掀起“二轮裂变”热潮,全县正在实施技术改造和扩规增产的亿元以上项目达11个,可新增产值17亿元。

第三,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的升华。

立足京山农业的传统优势,突破性发展生态农业。

2009年,全县优质粮种植面积达到80万亩,“国宝牌”大米继被评为“中国名牌”后,其品牌又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生猪和蛋鸡规模化养殖比重分别达到70%、81.5%,新上的溶菌酶生产项目将彻底解决全县蛋鸡产业的后顾之忧,新引进的汇澄油茶深加工项目成为全省最大的茶油加工龙头,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42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9家,带动发展桥米基地80万亩,畜禽规模养殖小区45个,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381家,总量居全省县级之首。

在巩固发展生态农业的基础上,着力推进涵盖一、二、三产业的生态型经济全面协调发展。

目前,一、二产业已初步形成了三大类资源循环体系:

第一类是桥米产业资源循环体系,形成了以国宝桥米为龙头,整米、碎米、麸皮、谷壳综合利用,囊括粮食加工、制糖、醇酒、油料、畜禽养殖、绿色饮料、生物质能发电等多个产业的放射式循环;

第二类是工业“三废”资源循环体系,全县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5%,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55%;

第三类是生态农业资源循环体系,已形成和推广了猪―鱼―果、秸―沼―菜等6大类23种生态种养模式。

第四,以旅游业为龙头的三产业实现了质的飞跃。

三产业充分利用发展生态经济留住的青山绿水,以生态文化旅游业为龙头,以绿林文化、温泉养生、网球运动三大品牌为重点,着力将京山打造成省内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城市。

2009年,京山旅游捷报频传:

荣获“2009年度全省旅游发展先进县”称号,京山旅游业被纳入《武汉城市圈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绿林山风景区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绿林镇双桥村被评为“湖北省旅游名村”。

投资18亿的温泉生态体育公园、8亿元的全省单体最大温泉旅游项目、4.5亿元的绿林景区整体开发项目、1.7亿元可承接国际赛事的网球中心项目正在稳步推进,四大项目相互呼应、相互配套、相互支撑,可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群体。

同时,配套服务性项目发展迅速,新建成一家投资2.8亿元的四星级酒店和一家投资5100万元的三星级宾馆,一家投资5亿元的五星级酒店正在建设之中,另一家投资6亿元的五星级酒店项目已经签约。

以休闲度假旅游为主题的生态旅游产业格局初步形成,有力带动了整个三产业的发展。

2009年,全县接待游客202万人次,创旅游直接收入2.6亿元、旅游综合收入8.1亿元。

三、创新发展思路,加快建设生态京山,走科学发展之路

省委、省政府提出加快建设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发展战略后,县委、县政府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在深入调研和认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生态京山”的战略思路,即:

高举生态京山建设旗帜,充分发挥京山作为连接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两圈”节点城市的优势,着力塑造“轻工机械之城、国宝桥米之源、温泉旅游之都、中国网球之乡”四张名片,努力把京山打造成武汉城市圈的装备制造业配套基地、消费品工业基地、优质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生态旅游度假基地,通过5-10年努力,争创“全国生态县”。

生态京山发展战略的提出,是建立在审时度势、分析政策、把握县情的基础上的,符合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要求,是对京山多年发展的理论思考和现实总结,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途径和重大举措,也是京山长远发展、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建设生态京山上,他们的重点是在五个方面实现突破:

1、以循环经济型产业集群为方向,发展生态工业。

围绕六大主导产业,建设循环经济型产业集群,推动集群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升级转变。

重点推进各集群内三个层面的循环:

一是发展企业内部循环经济;

二是建立以循环经济链为主的工业生态系统;

三是建设生态工业园区。

通过生态工业的发展,不断增强产业集群的竞争力,着力打造机械、矿业、桥米、畜禽四个百亿产业集群。

2、以建设优质农产品板块为主体,壮大生态农业。

重点做到“三个结合”:

一是生态农业建设与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围绕优质粮、优质畜禽、优质水产、优质林产品四大板块,大力开发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不断提升生态农业的发展水平和综合效益。

二是生态农业建设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积极推进环境优美乡镇建设,切实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

三是生态农业建设与改善生态环境相结合,在依法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土地的前提下,做好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工作,控制水地流失,防止水土污染,减少农业灾害。

3、以丰富文化旅游业内涵为依托,提升生态旅游。

关键是注重“三性”:

一是保持原生性,在推进旅游开发时做到顺其自然,融入自然,尽最大努力地保护植被、山林、水体;

二是主攻特色性,着力打响绿林文化、温泉养生、网球运动三大品牌;

三是体现休闲性,围绕打造武汉城市圈的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基地,大做山水、休闲、养生、健体的文章,建成武汉大都市旅游圈和鄂西生态旅游圈的重要功能区。

4、以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为目标,打造生态城市。

经过近几年的建设,京山的城市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生态宜居城市形象日渐提升。

2009年,县城累计完成投资4.5亿元,相继实施了京山河中下游水生态修复、烈士公园修缮等20个城市建设项目。

城区新增公共绿化面积63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42%,人均拥有公共绿地10.8平方米。

城区实施亮化工程49处,总长8.5公里的风光一体路灯已成为京山对外展示形象的一个窗口工程。

东西七横、南北八纵的道路格局基本形成,音乐喷泉广场、网球主题公园稳步推进。

同时,实施了“和谐拆迁”、“无痛禁麻”、“有情限鞭”,这些举措极大地提升了城市品位。

下一步,京山将在打造生态城市的过程中,重点突出“三个特色”:

一是突出山水园林特色,引山水之景入城,依山傍水建城,构成山在湖中、河在城中、城在园中、人在绿中的立体生态景观;

二是突出以绿为本特色,大力实施“绿色行动”计划,进一步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

三是突出环境质量特色,不断改善城区环境状况,保持蓝天白云,青山绿水。

5、以生态理念辐射全社会为宗旨,培育生态人文。

核心是形成“三观”:

一是培育生态文明观,坚持把培育和形成具有京山特色的生态文化作为推动生态京山建设的原动力,将生态理念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是倡导绿色生产观,引导企业推行绿色生产经营管理,以企业为主体推进绿色生产;

三是弘扬绿色消费观,增强全社会节约资源、保持环境的自觉性。

四、几点启示

京山县连续6年进入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行列,主要经济指标三年实现翻番,这样的发展奇迹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启示之一:

推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更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思路和模式。

京山县经济社会的发展之所以能持续保持旺盛的发展势头,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县委、县政府一班人始终坚持了思想上的与时俱进,坚持把解放思想、更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放在了突出位置,在发展中不自满、不停滞,因时而变,因势而变,积极探索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新路子,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旺盛活力。

发展县域经济一定要有大智慧、大谋略、大举措。

近三年,他们每年都要举办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促进京山实现跨越式发展”为主题的集训会,以观念的更新开阔发展的思路和视野,抢抓重大发展机遇,在实践中大胆创新,先行先试。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启动后,京山县作为圈外的县(市),十分敏锐的把握机遇,主动打破行政归属的地域界限和观念束缚,积极争取成为观察员,并采取一系列举措主动融入武汉城市圈建设,开展产业对接与多方面的互动,他们与武汉市所进行的各方面合作甚至比圈内许多县市都要更密切、更广泛、更务实、更富有成效,这些都有力地促进了京山的发展。

启示之二:

推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必须走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道路,着力在培植产业和引进项目上下功夫。

县域经济发展不够、经济实力不强,根本的是工业化滞后。

没有工业的大发展就不可能有县域经济的大发展,也难以带动现代农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县域经济决不能走传统工业化的老路,而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探索并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有别于传统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城镇化道路。

这些年,京山县在坚持“工业兴市”中,高度重视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

一方面,着力在培育支柱产业、大力发展产业集群上狠下功夫,通过改造、重组推动支柱产业和产业集群的加快发展,把传统产业、支柱产业做强做大;

另一方面,高度重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着力引进一大批与支柱产业、产业集群配套的项目尤其是一批高新技术产业项目。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提高工业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即使是在去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大背景下,京山的招商引资并没有受到影响,仅去年一年就新增规模以上企业61家,其中过亿元的企业净增11家。

新型工业化的深入推进,也有力地带动了城镇化建设,这几年京山的城镇面貌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生态宜居城镇的形象大幅提升。

启示之三:

推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必须注重发挥比较优势,找准发展定位,凸显区域发展特色。

京山县历史上就是全国闻名的生态农业示范县,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这几年,京山县坚持以擦亮“四张名片”即“轻工机械之城、国家桥米之源、温泉旅游之都、中国网球之乡”为特色,着力发挥比较优势,着力推进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城市、生态环境五个方面建设,探索和走出了一条以生态京山为主线的经济社会发展路子。

这一发展定位,不仅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把京山纳入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也彰显了京山发展的特色和优势,极大地提升了京山的整体形象,增强了京山对外招商引资的吸引力,成为加快把京山打造成“武汉后花园”的新引擎和不竭的精神动力。

尤其是随着随岳、武荆高速公路的开通、以及未来城际铁路的延伸,京山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将更为凸显,京山未来的发展无可限量。

一个最具生态特色的京山、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京山必将以其独特的魅力崛起在人们面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