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招聘考试题目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429443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8.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师招聘考试题目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小学教师招聘考试题目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小学教师招聘考试题目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小学教师招聘考试题目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小学教师招聘考试题目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小学教师招聘考试题目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小学教师招聘考试题目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小学教师招聘考试题目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小学教师招聘考试题目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小学教师招聘考试题目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小学教师招聘考试题目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小学教师招聘考试题目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小学教师招聘考试题目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小学教师招聘考试题目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小学教师招聘考试题目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小学教师招聘考试题目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小学教师招聘考试题目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小学教师招聘考试题目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小学教师招聘考试题目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小学教师招聘考试题目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教师招聘考试题目文档格式.docx

《小学教师招聘考试题目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师招聘考试题目文档格式.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教师招聘考试题目文档格式.docx

A忆江南

B暮江吟

C长恨歌

D夜雨寄北

11.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的作者是()

A王昌龄

B王勃

C王之涣

D王维

1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窦娥冤、汉宫秋、孽海花、赵氏孤儿被称作中国古典四大悲剧

B元曲大家指的是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郑光祖

C李清照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美誉

D清代四大谴责小说指的是儒林外史、镜花缘、官场现形记、老残游记

13.四大名著作者中,----与《聊斋志异》的作者是同一时代

A三国演义

B红楼梦

C水浒传

D西游记

14.有一位文学家,家道中落,尽管“满径蓬蒿老不华,举家食粥酒常赊”,却对他的作品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终于写成了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名著,这位文学家是()

A施耐庵

B罗贯中

C吴承恩

D曹雪芹

1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老舍是现代杰出的小说家,、戏剧家、小说有<

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有《龙须沟》、《茶馆》等

B郭沫若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孔雀胆》等

C阿Q正传、祝福、包身工、暴风骤雨等小说都反映了半殖民地旧中国劳动人民遭受重压迫的剥削的生活

D五十年代出现了以孙犁为代表的河北作家群,其作品以淡雅流朗的诗情画意与清新的泥土气息完美统一,对当代文坛产生极大影响,被誉为荷花淀派。

16.下列作家与作品对应有误的是()

A叶圣陶—稻草人、古代英雄的雕像

B贾平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芙蓉镇

C洪容---万年青、人到中年

D巍巍---谁是最可爱的人、东方

17.周作人在五四文学革命中的主要贡献是()

A以人的文学来概括新文学的内容

B主编和改革《小说月报》

C发起和组织莽原社等新文学社团

D主编新青年等刊物、

18.下列外国作家、作品、国别对应错误的是()

A但丁-神曲-意大利,莫里哀-伪君子-法国

B司汤达-红与黑-法国,狄更斯-双城记-英国

C屠格涅夫-复活-俄国,海明威-老人与海-美国

D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苏联,伏尼契-牛虻-爱尔兰

19.世界上儿童文学史上第一部把儿童作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来描写的小说是()

A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

B卢梭的爱弥尔

C巴里的丘克和盖克

D马克吐温的汤姆历险记

20.下列作品中不是选自《一千零一夜》的是()

A死神的故事

B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

C秘密花园

D辛巴德航海故事

21.列宁称之为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的作家是()

A列夫托尔斯泰

B契柯夫

C高尔基

D果戈理

22.----不是巴尔扎克的作品

A高老头

B万尼亚舅舅

C贝婕

D邦斯舅舅

23把文学称为人学的作家是()

A巴尔扎克

B狄更斯

C托尔斯泰

D高尔基

24.对文学理解不正确的是()

A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

B文学起源于人类生活

C通过描写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塑造多种多样的人物形象,广泛多方面反映社会生活

D文学活动的四个要素是世界、作者、作品的读者

25.古代诗人写了不少反映儿童情趣的诗句,搭配不正确的是()

A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白居易

B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袁枚

C儿童急走追黄碟,飞入菜花无处争—杨万里

D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车风放低鸢—胡令能

26下列童话故事选自《安徒生童话》的是()

A牧羊女和扫烟囱的人

B小海蒂

C丛林之书

D小红帽

27.下列作者与其作品对应有误的是()

A一百个中国孩子的梦—董宏遒

B推开窗子看见你—金波

C乌鸦兄弟—林焕章

D神笔马良—洪汛涛

28.童年期的文学常用艺术手法是()

A拟人、写实、夸张

B象征、拟人、幽默

C夸张、反复、写实

D幽默、写实、夸张

29.儿童故事最大特征是()

A主题集中鲜明

B叙述明快而有童趣

C情节曲折而单纯

D语言质朴而活泼

30.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是()

A论语

B师说

C学儿

D孟子

3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思结合思想最早出自:

A、《学记》B、《论语》c、《孟子》D、《中庸》

32、颜回说:

‘天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这反映了德育的:

A、导向性原则B、疏导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

33、“授人以鱼仅供一顿饭只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说明教学中应重视:

A、知识的教授B、发展学生的能力

C、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素质D、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34、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

A、认知结构的教育理论B、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理论

C、范例教学的理论D、教学最优化的教育理论

35、“教育有法而教无定法”的说法反映教师的劳动具有:

A、连续性B、示范性C、长期性D、创造性

36、狼孩的故事说明了教育必须顺应儿童发展的:

A、书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

37、对古代汉语基本概述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书”是指汉字的造字方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B、“六书”是古人解说汉字的结构和使用方法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

C、东汉的刘歆费几十年的精力整理汉字,编成《说文解字》一书。

D、形声属于“合体造字法

38、汉字的演变过程正确的是:

A、甲骨文、小篆、金文、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B、金文、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C、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D、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39、对现代汉语知识理解不正确的是:

A、普通话的词汇标准是以北方话词汇为基础。

B、汉语的音节结构严密,每个音节都由声母、韵母构成。

C、语法包括词法和句法两部分。

D、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0、下面几组词语中全部属于多音节语素的是:

A、海奥林匹克巴黎B、珠穆朗玛法兰克福淅淅沥沥

C、纽约马克思主义孔子D、风白兰地苏轼

41、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是:

A、孔子认为,诗具有兴、观、群、怨四种作用。

B、是个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

C、古代诗歌按内容分为叙事诗、山水诗、科学诗、咏物诗四类。

D、长律一般都是五言诗,只有四句的叫绝句。

42、下面的笔顺分析,正确的是:

A、乃(第二笔为撇)B、母(第一笔为横折钩)

C、肺(第八笔为点)D、比(第四笔为竖弯钩)

43、虾类各组成语中“差”的意义与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A、差之毫厘参差不齐差三落四B、鬼使神差钦差大臣应付差事

C、一念之差南北之差毫无差别D、屡出差错大病差后差强人意

44、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字音都正确的是:

A、曲高和寡伺候(ci)怯生生(que)不揣冒昧(chuai)

B、驰聘疆场愠色(yun)闹别扭(bie)闭目塞听(sai)

C、披星戴月舛误(chuan)处方药(chu)飞扬跋扈(fu)

D、怙恶不逡咋舌(ze)煞尾(sha)唧唧喳喳(zha)

4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中“愤”与“悱”的意思是:

A、愤:

心求通而未得之。

悱:

想说儿说不出来

B、愤:

愤怒。

口欲言而未能其貌

C、愤:

感觉不满足,努力地去做。

感觉心情不舒畅

D、愤:

因不满足而心情激动。

46、下面关于《木兰诗》中“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理解正确的是:

A、写北方苦寒,用战场的艰苦环境来衬托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

B、以写景来表现北方战场的环境氛围。

C、描写边塞阴森、凄凉的战场环境。

D、运用对偶写环境,衬托战地生活的艰辛。

47、下面不是借物喻人的诗句是:

A、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吟》

B、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竹石》

C、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爱莲说》

D、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

48、对下面句子的修辞方法及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B

A、“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

B、“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描绘贵妃倾国倾城的美丽形象。

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用夸张和联想的修辞手法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的极为生动。

D、“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用借代的修辞手法描写了当时躬耕在南阳宛县卧龙岗的诸葛亮的情况。

49、下列句子中的标点正确的是:

D

A、余光中的:

“乡愁”和“乡愁四韵”,是海外游子情深而优美的恋歌。

B、在播音员的播音中,经常会出现的一种现象:

就是把改读去声的字字读成上声。

C、成败与自己的相像有着直接的关联。

悲观的自己想象成是摆设,这足以使你不能取胜。

乐观的自己想象成胜利者,讲给你带来成功。

D、我们在日程生活中应该从小事做起,力求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恶小而不为”。

50、下列没有语病的是:

A、经过不懈的努力,国家图书馆在搜集、加工、存储、提供古典文献方面,已经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藏用并重的格局。

B、市委教育要求,各学校学生公寓的生活用品和床上用品由学生自主选购,不得统一。

C、法律专家的看法是,消费者当众砸毁商品只是为了羞辱或者宣泄自己的不满。

D、她的歌声清亮、甜美、质朴、亲切,焕发着泥土的芬香,把人们带到了那美丽富饶的河西走廊。

51、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

A、中国B、日本C、前苏联D、德国

52、下列体现了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是:

A、温故而知新B、不陵节而施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D、学而时习之

53、《学记》提出了“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观点,表达了:

A、巩固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因材施教D、循序渐进原则

54、与新课程基本概念不符的是:

A、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B、语文教学要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

C、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D、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55、对《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理错误的是:

A、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B、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C、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D、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56、对阅读教学理解有误的是:

A、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B、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C、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D、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第一学段的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

57、对阅读的评价表述有错的是:

A、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评价的总要求。

B、诵读的评价,重在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增加积累,发展语言,加深体验和领悟。

C、默读的评价,应从学生默读的方法、速度、效果和习惯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

D、精读的评价,第三学段侧重考察对文章表达顺序和基本表达方法的了解领悟。

58、对写作有误的是:

A、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B、小学作文教学的总目标是:

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

C、要让低年级的学生在习作中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D、中高年纪的学生在修改自己的作文时,要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平改作文。

59、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应鼓励学生()实践。

A、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B、在口语交际课中

C、在家庭生活中D、在与社会人群交往中

60、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培养。

1合作精神2创新意识3参与程度4探究精神

A、123B、34C、24D、1234

二、简答题

1.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什么?

在我国现代教育中,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有哪些?

2.语文是什么?

如果您成为一名语文教师,会怎样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3.简述你对“阅读教学的一般程序”的理解

1.这是小学语文课文《荷花》里的一段话,请你把它认真的抄写下来(要求楷书)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部展开了,露出了嫩黄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裂开似的。

2.根据作者叶圣陶先生的描写,请为这段话配上一幅简笔画。

三.

这是一篇小学二年级的课本,请你根据学生学段特点,认知规律以及你对阅读教学的基本程序的理解,认真读教材,写一篇教学设计,要把教学过程写清楚,写具体。

欢乐的泼水节

西双版纳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

这一天,人们提着水桶,端着盆,早早的来到了大街上,大街的两旁早已准备好了清水。

清水里有的滴上香水,有的撒上花瓣。

开始泼水了,大家互相追赶,你拿瓢往我的衣领里灌,我端盆想你身上泼。

老人、孩子、姑娘、小伙儿,个个身上湿淋淋,人人脸上笑开了花。

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谁身上泼的水多,就意味着谁得到的幸福多,怎么能不高兴呢!

地上铺满了火红的凤凰花瓣,空中回响着欢乐的象脚鼓点,大家唱着歌,跳着舞,塞起了龙舟,放起了烟火,直到深夜还不肯离去。

小学语文专业试题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2分,共10题)

1.C

【解析】本题直接考查考生对“骚体”的掌握,

C项出现了时代错误,并不是起于春秋时期,而是起于战国。

骚体,古典文学体裁的一种。

起于战国时楚国,以大诗人屈原所作《离骚》为代表,并因此而得名。

2. D

【解析】 本题直接考查考生对《诗经》的掌握。

D项有两个错误。

第一,“全部都是四言诗”,这个表述是不正确的,主要是以四言为主。

第二,“普遍采用风、雅、颂的表现手法”。

风、雅、颂是《诗经》的三个部分,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3.A

【解析】本题直接考查考生对《诗经》的掌握。

“重章叠句,一唱三叹”讲的是《诗经》的艺术特点。

4.C

【解析】《史记》是纪传体史学著作。

纪传体史书的突出特点是以大量人物传记为中心内容,是记言、记事的进一步结合。

5.C

【解析】这道题不一定知道确切的时间,可以进行逻辑推断。

首先,《论语》是孔子死后,他的弟子写出来的,而《春秋》是孔子修订的,所以《论语》在《春秋》之后。

而《诗经》中最早的作品大约成于西周初期

6.C

【解析】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现实主义诗人,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

唐代山水诗代表性诗人,孟浩然、王维。

7.C

【解析】苏轼的原话是这样的: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魔诘,指的就是王维。

王维,字摩诘,外号“诗佛”。

精通佛学,佛教。

8.C

【解析】没有《春花秋月》这部作品

9.C

【解析】《江雪》对应的诗人是柳宗元

10.D

【解析】《夜雨寄北》是晚唐诗人李商隐身居遥远的异乡巴蜀写给在长安的妻子的一首抒情七言绝句。

11.A

【解析】这两句是选自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这是一首送别诗。

12.C

【解析】A项,四大古典悲剧是指《窦娥冤》[元·

关汉卿]、《赵氏孤儿》[元·

纪君祥]、《长生殿》[清·

洪升]、《桃花扇》[清·

孔尚任]。

但是题目中出现的《孽海花》绝对不正确的,因为它是清末四大谴责小说之一,通过这部作品,可以排除此选项。

B项元曲四大家指的是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位元代杂剧作家,B选项中缺少马致远,多了王实甫

C项正确

D项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是中国清末4部谴责小说的合称。

即李宝嘉(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沃尧(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曾朴的《孽海花》。

没有题目中提到的《儒林外史》、《镜花缘》。

13.B

【解析】根据朝代进行判断即可。

乍一看,找不到思路,但是仔细辨析一下,就会发现,几部作品的创作朝代不同,《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全部是出自明代。

《红楼梦》是出自清代,和《聊斋志异》是一个时代。

14.D

【解析】诗句指的是曹雪芹。

这是曹雪芹的文友敦诚、敦敏兄弟,在诗中说到他贫居北京西山时的窘迫景况。

15.C

【解析】《包身工》为报告文学,非小说。

16.B

【解析】匹配错误。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周克芹,芙蓉镇----古华。

17.A

【解析】周作人写了《人的文学》。

在这篇文章中,周作人写道:

“我们现在应该提倡的新文学,简单的说一句,是‘人的文学’。

应该排斥的,便是反对的非人的文学。

18.C

【解析】《复活》,俄国作家,托尔斯泰。

19.B

【解析】卢梭的《爱弥尔》共分五卷,他根据儿童的年龄提出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教育的原则、内容和方法。

20.C

【解析】《秘密花园》的作者是美国女作家弗朗西斯·

霍奇森·

伯内特,不是选自《一千零一夜》

21.A

【解析】列夫托尔斯泰被称为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因为他的作品中描写了了俄国革命时的人民的顽强抗争,因此被称为“俄国十月革命的镜子”。

22.B

【解析】《万尼亚舅舅》是契科夫的戏剧。

23.D

【解析】高尔基提出了“文学是人学”的思想。

24.C

【解析】C项是小说的概念,但文学还包括小说戏剧诗歌散文等等。

25.D

【解析】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车风放低鸢—高鼎,诗句和作者匹配错误

26.A

【解析】《牧羊女和扫烟筒的人》是著名作家安徒生童话选其中之一作品。

《小红帽》的故事出自格林童话,《丛林之书》是英国作家吉卜林所著,

《小海蒂》是瑞士作家约翰娜·

斯比丽所著。

27.C

【解析】《乌鸦兄弟》的作家是:

金江、王祖民

28.D

【解析】此题考查儿童文学的知识点。

29.B

【解析】童趣——儿童文学的重要特征。

指儿童文学作品对少年儿童的想象、思想、情感、心理状态及与之相应的行为的艺术反映。

30.C

【解析】在公元前约403—221年期间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31.B

【解析】出处:

《论语·

为政》——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2.B

【解析】导向性原则:

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疏导性原则:

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疏导原则就是循循善诱原则,而颜回的话正是该原则的例证。

因材施教原则:

是指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以及品德发展现状,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措施,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

是指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应积极主动协调多方面的教育力量,统一认识和步调,有计划、有系统、前后连贯的教育学生,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品德。

题干中颜回的话体现了循循善诱的原则,所以选B。

33.B

【解析】解答本题注意抓住“鱼”与“渔”的不同,之所以授人以渔可以让人受用无穷,就是说交给了别人捕鱼的方法,这样别人才能始终有鱼吃,同样在教学中如果我们交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那么学生也会受用无穷。

所以本题选B。

34.B

【解析】苏霍姆林斯基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出发,创造性的将“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个性发展”融合在一起,提出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并将其作为学校教育的理论和目标。

认知结构教育理论是美国教育家布鲁纳的教学理论。

在教学目标上侧重于学生智力的发展;

在教学内容上强调学科的基本结构;

在教学过程上,注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范例教学理论是以瓦根舍因、克拉夫斯基等人为代表的前联邦德国教育家提出的一种教育理论体系。

这种理论认为,教学应该突出重点,追求深而不是广。

做为重点的知识内容就是范例,每个范例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是反映整体的一面镜子且相互联系。

运用有限的范例,进行深入地教学,并充分调动学生的迁移能力,能让学生认识那些在课堂上不教的同类学习内容或潜在学习内容,从而引起学生自发地学习它们的兴趣。

教学过程最优化是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教育思想的核心。

他指出:

“教学过程最优化是在全面考虑教学规律、原则、现代教学的形式和方法、该教学系统的特征以及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上,为了使过程从既定标准看来发挥最有效的(即最优的)作用而组织的控制。

”并最终形成“教学规律→教学原则→教学规则”三个层次的、操作性渐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控制体系,成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重要特色。

所以本题选B

35.D

【解析】教师劳动的创造性首先表现在因材施教上,其次表现在对教育原则的运用、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内容的处理上,即教育有法,教无定法。

所以选D。

36.C

【解析】顺序性:

从心理机能上看,儿童心理发展一般遵循感知—运动—情绪—动机—社会交往—抽象思维这样一个大的顺序。

儿童心理发展的这种顺序性反映着个体心理发展都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现象到实质的过程,说明人类心理发展是按一定模式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