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初中物理实验试题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434470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63.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泸州市初中物理实验试题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泸州市初中物理实验试题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泸州市初中物理实验试题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泸州市初中物理实验试题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泸州市初中物理实验试题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泸州市初中物理实验试题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6页
泸州市初中物理实验试题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6页
泸州市初中物理实验试题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6页
泸州市初中物理实验试题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6页
泸州市初中物理实验试题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6页
泸州市初中物理实验试题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6页
泸州市初中物理实验试题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6页
泸州市初中物理实验试题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6页
泸州市初中物理实验试题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6页
泸州市初中物理实验试题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6页
泸州市初中物理实验试题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6页
泸州市初中物理实验试题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6页
泸州市初中物理实验试题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6页
泸州市初中物理实验试题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6页
泸州市初中物理实验试题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泸州市初中物理实验试题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泸州市初中物理实验试题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泸州市初中物理实验试题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泸州市初中物理实验试题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学校报名号姓名得分

实验步骤

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

满分

(分)

1.提出问题

2.猜想与假设

杠杆的平衡与力乘力臂有关。

(分)

3.设计和进行实验

(1)观察杠杆上的分度值(分)和每一个钩码的重量。

(2)调节杠杆平衡:

把杠杆放在支架上,两个细铁丝环位于支点两侧并与支点等距。

(分)调节杠杆两端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3)测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利用铁丝环在杠杆两边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调节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

测量并记录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4)再次测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改变杠杆两边的钩码数量,重复步骤()的操作。

4.实验结论

计算并记录动力×

动力臂、阻力×

阻力臂的值。

总结并记录杠杆的平衡条件。

5.反思与拓展

(便于直接读出力臂或减少实验误差)

物理试题2用天平和量筒测定液体的密度

用天平和量筒测液体的密度。

托盘天平、砝码、镊子、量筒、烧杯、盐水、标签(标明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托盘天平要先调平,待用。

1.检查器材。

2.记录总质量。

3.测盐水的体积。

4.用天平称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

5.计算盐水的密度。

6.整理器材。

四、实验记录:

1.观察器材:

天平的最大称量值克,游码标尺的最小刻度值克。

量筒的最大刻度值毫升,最小刻度值毫升。

2.记录数据

烧杯和盐水

的总质量(g)

量筒中盐水

的体积V(cm3)

烧杯和剩余

盐水的质量(g)

的质量m(g)

盐水的密度

(kg/m3)

为什么本实验要用测两次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之差来测量量筒中的盐水的质量?

1.检查器材

检查仪器是否齐全,观察天平的最大称量、游码标尺的最小刻度值并记录,观察天平横梁是否平衡。

观察量筒的最大刻度值、最小刻度值并记录。

2.记录总质量

观察标签、记录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3.测盐水的体积

把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正确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并记录。

4.用天平称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

把装剩余盐水的烧杯轻轻放在天平左盘上,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正确读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并记录。

5.计算盐水的密度

计算盐水的密度并填表。

6.整理器材

正确制动天平,用镊子把砝码放回盒中,游码拨至零刻度。

7.反思与拓展

(避免盐水粘附在烧杯上产生测量误差。

泸州市初中物理实验试题3探究重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弹簧测力计、支架、相同的钩码5个(质量已知)、铅笔、刻度尺。

三、实验要求:

重力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重力大小与质量有什么关系?

3.设计并进行实验:

(1)检查器材:

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到零刻度线。

(2)将弹簧测力计悬挂在支架上。

(3)将钩码逐个加挂在测力计上。

(4)将5次的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1)用5组数据在图像中描点并绘出图线。

(2)根据图线分析出结论。

5.整理器材、摆放整齐

四、实验数据记录处理:

G/N

1.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N,分度值N,指针是否指到零刻度线。

实验次数

物理量

3

4

5

质量m/kg

重力G/N

G/m

2.图像:

右图

五、实验结论:

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有关,重力跟物体的质量的关系是。

六、反思与拓展:

重力与质量之比有什么特点?

(与质量有关)

(可能成正比)

3.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1分)

(2)安放器材:

将弹簧测力计悬挂在支架上。

(0.5分)(3)测重力:

将钩码逐个加挂在测力计上并记下每次的读数(2.5分)(4)整理器材:

把器材放回原位。

(0.5分)

5.分析与论证

作出图线:

用5组数据做出重力跟质量的关系图线(1分)并得出结论(1分)。

6.反思与拓展

(比值一定)(0.5分)

泸州市初中物理实验试题4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电压表(量程3V、15V),电流表(量程:

0.6A、3A),定值电阻三个(阻值不同),开关,导线若干,电池组(2节干电池串联),滑动变阻器(10Ω)。

电流的大小与电阻大小有什么关系?

电流的大小与电阻大小可能成关系。

(填“正比”或“反比”)

(2)按图4正确连接电路。

(3)检查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其阻值最大。

(4)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测量电流和电压值并记录。

(5)改变Rx阻值(2次),调节滑动变阻器,保持电压一定,测出电流值并做记录。

(1)将测得的数据填入下表中。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5.整理器材。

1.电压表量程V,电流表量程A。

2.数据记录(电压=V)

电阻R/Ω

电流I/A

第一次测量

第二次测量

第三次测量

实验结论:

电流I跟电阻R的关系为:

电压一定时,。

这种在电压一定的情况下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方法叫法。

学校报名号姓名得分

电流的大小与电阻大小可能成正比?

或成反比?

电流的大小与电阻大小可能成反比(分)

3.设计实验

和进行实验

1.检查开关是否断开,(分)观察电压表和电流表量程(最小分度),记录两表的量程。

2.检查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是否为最大值,(分)检查电路是否正确。

3.要在保证电压表的示数不变的条件下(1分),改变Rx,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三次电压表的读数相同,记录三组对应的电流和电阻值。

(1.5分)

得出的实验结论正确

这种在电压一定的情况下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泸州市初中物理实验试题5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二、实验原理:

根据电功率公式P=UI测出小灯泡的电压和电流值计算出电功率。

三、实验器材:

小灯泡(2.5V),电池组(2节干电池串联),电压表(3V、15V),电流表(0.6A、3A),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

四、实验操作要求:

图5实验电路图

1.检查器材。

2.按图5连好的电路,在额定电压下,测小灯泡额定电流。

3.在低于额定电压时测小灯泡的功率。

4.整理器材

五、实验记录

1.电压表量程V,电流表量程A,小灯泡的额定电压值V。

2.记录数据:

实验记录

电压情况

电压U

(V)

电流I

(A)

灯泡亮度

(正常或变暗)

功率P

(W)

额定电压

低于额定电压

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当灯泡两端的电压是额定电压的一半时,灯泡的实际功率是额定功率的分之一。

观察电压表和电流表量程(最小分度),观察小灯泡的额定电压,并记录,检查开关是否断开。

2.在额定电压下,测小灯泡额定电流

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等于额定电压,(0.5分)记录电压表示数。

(0.5分)读出电流表示数并记录。

观察并记录小灯泡亮度是否正常,(0.5分)断开开关。

计算并记录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3.在低于额定电压时测小灯泡的功率

移动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两端电压低于额定电压,认读并记录电压表、电流表。

(1分)观察并记录小灯泡发光情况,断开开关。

(1分)

计算并记录小灯泡的功率。

4.整理器材

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当灯泡两端的电压是额定电压的一半时,灯泡的实际功率是额定功率的四分之一。

泸州市初中物理实验试题6测定平均速度

测定小车的平均速度。

停表、带刻度的木板(或轨道小车)、小车、弹簧片、木块、刻度尺。

三、实验操作要求

2.将木板用木块组装成斜面(倾角控制在20o以内),将弹簧片固定在斜面底端。

3.将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并开始计时;

小车到达斜面底端停止计时。

4.记录小车的运动时间,测量小车运动的路程。

5.重复步骤2-4,进行第二次测量

6.分别计算两次小车的平均速度

7.整理器材、摆放整齐。

四、记录和结论:

路程s/cm

时间t/s

平均速度(cm/s)

第一次

第二次

五、反思与拓展

两次测量所取的路程不同,小车的平均速度相同吗?

观察停表的量程和最小刻度,练习使用停表

2.组装斜面

将木板用木块组装成斜面(倾角控制在20o以内),将弹簧片固定在斜面底端。

3.实验测定

(1)将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并开始计时;

(2)记录小车的运动时间,测量小车运动的路程。

1分)

(3)重复步骤2-4,进行第二次测量(分)

(4)分别计算两次小车的平均速度(分)

(一般不相同)

泸州市初中物理实验试题7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观察平面镜成像的情况,找出成像的特点。

二、验器材:

同样大小的蜡烛一对、平板玻璃一块、白纸一张、三角板一对、刻度尺一把。

三、验操作要求

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

平面镜成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像与物的大小可能。

(2)在桌上铺上白纸,在白纸上竖直的放上平板玻璃,在纸上记录玻璃板的位置。

(3)把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

(4)移动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让它跟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

(5)观察两根蜡烛的位置并记录。

(6)找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像的位置跟物体和平面镜的位置的关系。

(7)整理器材、摆放整齐。

四、录和结论

1.记录数据

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

像到玻璃板的距离

第二次

2.结论:

(1)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

(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五、思与拓展:

此实验为什么要用玻璃板作为反射镜?

探究实验步骤

(分

平面镜成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像与物的大小可能相等。

(分)

4.分析与论证

(1)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5.整理器材

把器材放回原处。

(便于准确观察像的位置)

泸州市初中物理实验试题8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

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

干电池2节或学生电源,滑动变阻器(20Ω),电流表,小灯座(附灯泡,2.5V),开关,导线若干。

三、操要求:

1.器材。

2.并画出实验电路图。

3.连接电路。

4.变阻器到电阻最大值,试触开关,检查电路是否正确。

5.变阻器的滑片,观察小灯炮亮度的变化,记录小灯泡不同亮度时的电流值。

6.器材。

四、实验记录

1.电流表量程A,最小分度A。

2.画出实验电路图如右。

3.断开开关,整理记录。

测量

第一次

第三次

灯泡

发暗光

发较亮光

发更亮光

电流值I(A)

五、思与拓展

使用滑动变阻器时,为什么要“一上一下”接线?

如果全接上面两个接线拄会有什么现象?

如果全接下面两个接线拄会有什么现象?

观察小灯泡的规格,电流表量程和最小分度,并记录;

检查开关是否断开。

2.设计实验电路

设计并画出电路图。

3.正确连接电路

将小灯泡、电流表、电源、滑动变阻器、开关串联

4.调节变阻器

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其连入电路的电阻最大,试触开关,检查电路是否正确。

5.移动变阻器的滑片,观察并记录

缓慢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路电阻由大逐渐变小,观察电流表示数的增加,并注意观察小灯泡开始发光时的电流值。

继续同向移动变阻器的滑片,观察小灯泡发光由暗变亮,记录小灯泡暗和亮时的两个电流值。

本考核不作要求。

(只有这样才能改变电阻)如果全接上面两个接线拄会有什么现象?

(灯泡可能烧坏)。

(无法改变电流,灯泡亮度不会改变)。

泸州市初中物理实验试9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

一、目的:

练习使用电流表,探究串联电路中不同位置电流的关系

二、器材:

电池组(2节干电池串联),电流表(量程:

0.6A、3A)),2个小灯泡(额定电压不同),1个开关,若干条导线。

预接电路(按图9连接好电路,待用)

图9实验电路图

三、作要求

2.闭合开关查看两灯是否正常发光。

3.将电流表接入A点测出A点的电流。

4.将电流表接入B点测出B点灯的电流。

5.将电流表接入C点测出C点的电流。

四、验记录

1.电流表指针是否指到零刻度,电流表的量程有A和A,大量程每个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A,最小量程每个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A。

2.记录数据:

流过A点的电流

流过B点的电流

流过C点的电流

结论:

串联电路中。

为什么串联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处处相等?

检查器材是否齐全、完好,已连接的部分电路,观察电压表的指针是否指到零刻度、量程和最小分度。

2.检查电路

闭合开关,查看两灯是否正常发光。

3.测A点的电流

将电流表接入A点测出A点灯的电流。

4.测B点的电流

参照步骤3操作要求。

将电流表接入B点测出B点的电流。

5.测A点的电流

将电流表接入C点测出C点电流。

6.记录实验结果

正确填写实验结论。

7.整理器材

断开开关。

8.反思与拓展

(因为电流只有一条流动电路)

泸州市初中物理实验试10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

毫米刻度尺、长木板,木块(附挂钩),弹簧秤,细线、木垫(或塑料垫)

三、验操作要求:

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倾斜程度可能有什么关系?

斜面倾斜程度越大,斜面的机械效率越。

(填“大”或“小”)

观察弹簧秤的量程、最小刻度值,指针是否指到零刻度线。

(2)测出木块重力。

(3)组装斜面,用细线和弹簧秤将木块从斜面底端匀速拉到顶端,同时计下弹簧秤的示数F;

测出木块上升的高度h和沿斜面移动的距离s。

(4)增大斜面倾角,重复步骤3操作。

(5)计算有关物理量的数值,并得出结论。

(1)用弹簧秤测量拉力时要在时读出读数。

(2)计算有用功的公式是:

计算总功的公式是。

(3)斜面的额外功主要是由什么产生的。

5.整理器材、摆放整齐。

四、验记录:

木块重力N。

上升的高度h/cm

沿斜面的距离s/cm

弹簧秤的示数F/N

有用功W有/J

总功W总/J

斜面的机械效率η

斜面成某倾角

增大倾角

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倾斜程度关(填“有”或“无”),斜面倾斜程度越大,斜面的机械效率。

如何计算额外功。

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倾斜程度有什么关系?

斜面倾斜程度越大斜面机械效率越高

观察弹簧秤的量程、最小刻度值,指针是否指到零刻度线,用弹簧秤测出木块重力(分)

(2)组装斜面。

(分)(3)用细线和弹簧秤将木块从斜面底端匀速拉到顶端,同时计下弹簧秤的示数。

(0.5分)(4)测出木块上升的高度和沿斜面移动的距离(分)(5)增大斜面倾角,重复步骤3、4操作。

(1)用弹簧秤测量拉力时要在匀速拉动时读出读数。

(2)计算有用功的、总功的公式是W有=Gh,;

W总=FS。

(3)斜面的额外功主要是由什么产生的?

斜面的摩擦力产生的。

()

6.探究实验结论

计算两次的有用功、总功和机械效率。

(1分)实验结论正确(分)

如何计算额外功W额=W总—W有(分)

泸州市初中物理实验试题11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

学校报名号姓名得分

正确设计并连接该实验电路。

二、验原理:

根据欧姆定律I=U/R得R=U/I

三、验器材:

0.6A、3A),待测电阻(10-30Ω),开关,导线,电池组(2节干电池串联),滑动变阻器。

四、作要求1.检查器材。

2.设计并画出实验电路。

3.正确连接电路,调节变阻器到电阻最大值,试触开关,检查电路是否正确。

4.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让电流表、电压表有适当的值,并记录此时的电流、电压值。

5.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表、电压表的值,测出第二、三组电流、电压值。

6.整理器材。

五、实验记录:

.电压表量程V,电流表量程A,

2.画出实验电路图如下:

3.记录数据:

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Ω)

电阻平均值(R/Ω)

实验结论:

待测电阻的阻值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