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单元检测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43486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1.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单元检测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单元检测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单元检测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单元检测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单元检测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单元检测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单元检测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单元检测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单元检测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单元检测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单元检测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单元检测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单元检测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单元检测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单元检测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单元检测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单元检测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单元检测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单元检测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单元检测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

6.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2007年5月初访问美国,白宫特意为她举办了一场“白领结”级国宴。

这是布什总统第一次愿意在国宴上穿燕尾服。

布什总统之所以如此重视伊丽莎白二世,主要是由于()

A.尊重女士是西方的基本礼仪

B.英国女王和美国总统一样掌握国家实际权力

C.英国女王和美国总统一样,都是国家行政首脑

D.英国女王是英国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

7.1689年1月28日英国下院的决议:

“国王詹姆士二世力图推翻本王国的制度,他背弃国王和人民之间的初始契约,在耶稣会士和其他邪恶之徒的指导下破坏基本法律,他自行离开本国,放弃政府,致使王位空缺……”从中可以得到的历史信息有()

①“光荣革命”是国王和议会两种政治因素相互兼容的结果②“光荣革命”体现了斗争与协调的平衡、更新与传统的平衡③“光荣革命”是以维护传统的名义进行的④“光荣革命”并没有消灭王权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

8.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政体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政体相比,其特点是()

①专制主义色彩浓厚②君主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③国王统而不治④宰相对君主负责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9.美国历史学家平森认为,德国在短短的30年间,“从一个‘诗人和思想家’的民族转变为以工艺技术、金融和工业组织以及用物质进步为公共生活的显著特征的民族”。

促成这一巨变的主要原因是()

A.垄断组织大量出现

B.从殖民地攫取巨额利润

C.自法国获得割地赔款

D.德意志统一的完成

10.本杰明·

富兰克林指出,美国新宪法确定的政体是一种“选出来的君主制”。

他的观点表明()

A.美国总统拥有很大的权力

B.美国总统由国会选举产生

C.美国新宪法具有专制色彩

D.美国总统实际上是专制君主

11.英国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延续了13世纪《大宪章》中“法律至上,有限王权”思想。

“有限王权”是指在《权利法案》下,英国国王仍然拥有()

A.行政权B.立法权C.财政权D.司法权

12.二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说:

“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

”这说明英国责任制内阁下()

A.内阁可以弹劾首相

B.首相和内阁相互牵制

C.内阁成员集体负责

D.首相必须对内阁负责

13.《德意志帝国宪法》第二条:

帝国依据本宪法规定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帝国法律应高于各邦法律。

第十一条:

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

由材料内容可知()

A.普鲁士在联邦中享有特殊地位

B.帝国实行联邦制,立法权属于皇帝

C.宪法强调保护各邦的合法权利

D.宪法带有浓厚的封建专制色彩

14.北京时间2010年5月12日43岁的保守党领袖卡梅伦在竞选中最终获胜。

随后,英国女王邀请卡梅伦担任首相,组建新一届政府,卡梅伦欣然接受。

于是,他获得女王象征性的任命,成为下一任首相。

对此说法不准确的是()

A.女王依然是英国的国家元首

B.女王只是“统而不治”的虚君

C.首相的权力来源于国王授予

D.英国首相通过选举方式产生

15.“总统可以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国会可以以2/3的多数通过总统所否决的法律”,上述条文所体现的是()

A.联邦制原则和民主原则

B.分权制衡原则和民主原则

C.自由平等原则和民主原则

D.联邦集权原则和分权原则

16.《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

“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材料反映出德国的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皇帝无权中止法律的执行

B.皇帝兼任联邦议会的主席

C.德国立法权控制行政权

D.德国的皇帝凌驾于议会之上

17.按任期长短排列下列机构正确的是()

①美国参议院议员②美国最高法院的大法官③美国总统④法国总统

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④②③①D.④③②①

18.托克维尔指出“1774年,当路易十六执政时,(法国)就已经达到空前鼎盛的专制的王朝。

……在大革命之前,欧洲国家几乎全部都是君主制和农奴制,而法国在14—15世纪就废除了农奴制。

法国大革命前二十年,人口在增加,财富增长得更快……经验告诉我们,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候。

”对作者观点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专制社会君主改革容易带来危险

B.政治改革落后于经济发展加速革命爆发

C.专制王权推动法国政治经济发展

D.经济繁荣是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19.美国1787年宪法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都具有一定的民主性,两者内容中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

A.规定国家元首任期不得超过两届

B.国家元首由选民直接选出

C.政治权力中心在议会

D.众议院议员由选民选举产生

20.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

“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成员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

”此项规定从客观上看()

A.是当时法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B.避免了政权的频繁更替和政局的持续动荡

C.旨在维护共和制度,防止封建王朝的复辟

D.因人设法,违背了法律精神

21.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封建势力与拿破仑统治下的法国进行了旷日持久的战争,最后拿破仑遭到了失败。

这从根本上反映了()

A.拿破仑的个人力量有限

B.在俄国的惨败使其元气大损

C.资本主义尚不具备战胜欧洲封建主义的力量

D.拿破仑遭到了法国人民的反对

22.有学者认为,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并促成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

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

德国出现领导力量“错位”的主要表现是()

A.德国新兴资产阶级力量的弱小

B.俾斯麦的雄才大略,推行“铁血政策”

C.德意志四分五裂,各地区发展不平衡

D.普鲁士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发展迅速

23.关于德意志帝国宪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1871年春颁行

B.中央政府控制地方全部权力

C.它规定皇帝任命宰相

D.它规定帝国宰相只对皇帝负责

24.1781~1783年间,美国邦联政府财政采用各州分摊的做法,要求各州上缴总计1000万美元,部分州以各种理由推脱,结果邦联政府只收到不足200万美元。

这表明()

A.邦联政府可向各州征税

B.全国性政府有名无实

C.邦联政府未获各州认可

D.各州有明显分离倾向

25.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指出:

“封建之失,其专在下;

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为解决“其专在上”的弊端,英国创新的一种政治体制是()

A.三权分立体制

B.民主共和体制

C.内阁制

D.君主立宪制

二、非选择题

26.下列材料分别摘自17世纪末和19世纪后期欧美四大国的历史文献。

材料一“本宪法所授予之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之合众国国会。

众议院以各州人民每两年所选举之议员组织之……行政权属于合众国大总统。

大总统之任期为四年……应依照手续选举之。

材料二“宪法规定立法权归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

总统任期7年,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议会采取两院制,参议院通过间接选举产生,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律。

材料三“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未经议会准许……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材料四宪法第15条:

“由皇帝任命帝国首相”;

第18条:

(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

第12条:

“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帝国国会按普遍、平等的选举法选举产生。

请回答:

(1)上述四段材料分别出自欧美四国的政治文献,按照顺序写出四国政治文献的名称。

(2)以上材料反映出资本主义国家代议制(或政治体制)的哪四种具体类型?

(3)从国家元首产生上看,材料一和材料二有何不同?

(4)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资本主义代议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朱元璋)因考虑到“人主以一身统御天下,不可无辅臣”,遂于是年九月“置四辅官”。

要求他们“宜体朕怀,心常格神,行常履道,位理赞化,以安生民”。

——魏千志《明清史概论》材料二“光荣革命”后的一段时间里,国王仍能独立行使行政权。

……此时的君主立宪政体仍显粗糙。

……(汉诺威王朝的)乔治一世和乔治二世来自德意志,不谙英国事务,很少出席内阁会议。

时间一长,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便也成了惯例。

而且,从1714年之后,乔治一世再也没有否决过内阁会议的决定,事实上放弃了对行政权的控制。

这祥,内阁会议先就某事作出决定,然后提交国王认可。

如此,一个对议会负责的内阁政府形成了。

——《历史教学研究与资源》材料三(明朝)大学士叶向高,言:

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

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

臣备员六年,百凡皆奉圣断,分毫不敢欺负。

部务尽听主者,分毫不敢与闻。

——《明神宗实录》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分析中英两国内阁制形成的原因。

(2)据材料二、三,比较明朝内阁与英国内阁的不同之处。

(3)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英两国内阁制度对本国历史发展产生的主要影响。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资产阶级革命面前只有一个任务,就是清除、摈弃、破坏旧社会的一切桎梏。

任何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了这个任务,也就是完成了它所应做的一切:

加强资本主义的发展。

——列宁《关于战争与和平的报告》

材料二读下图:

材料三英国没有专门的宪法法典,实行不成文宪法,其宪法体系包括历史上制定的各种宪法性质的文件,如《大抗议书》《人身保护法》《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等等。

(1)依据材料一的观点,说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举例说明资产阶级是通过哪些斗争形式来完成其革命任务的?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英国尊贵的先生们不剥夺美洲的自由就不满足的时候,看来有必要采取某种措施,避开这一打击,并维持我们祖先给我们的自由……我认为,我们每个人都应毫不犹豫地拿起武器;

但是拿起武器应该是最后迫不得已的手段。

——华盛顿

材料二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

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及追求幸福的权利……如果遇到有任何形式的政府损害这些目的,人民就有权利改变或废除它……

——《独立宣言》

(1)根据材料一分析华盛顿对英王的态度。

(2)概括指出北美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3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自19世纪初,关于宪法是否明确授权联邦政府帮助地方治理河道的问题,美国国会一直存在争论,1817年和1822年,美国总统两次否决了联邦政府资助地方改善交通的议案,1824年最高法院法官认定,宪法允许联邦政府资助和承担河道改良项目,但联邦政府的权限从改良河道扩大到流域治理、防洪灌溉,又经历了一个多世纪。

其间,仍有很多议员认为,联邦政府建设防洪工程过多干预了各州的权力。

1935年全国内发生洪灾,100多项防洪议案提交到国会,1936年总统签署《防洪法》,授权联邦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建设防洪工程,地方需要提供相应的建设土地和空间。

结合所学,从美国政治权力分配的角度,对材料进行解读。

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分析材料,英国民众反对国王侵犯他们的财产,但也不愿看到国王被处死。

他们“希望一位贤明君主登位”,所以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符合民众的心理,故选A。

2.【答案】A

【解析】材料中强调理解法国大革命不能只局限于研究和考察法国,言外之意还要通过看法国大革命对其他国家的影响来研究看待大革命的意义。

故答案选A。

其它三项均与题意不符。

3.【答案】D

【解析】由材料关键信息“不得授予贵族爵位”,即体现否定君主制,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共和制,D项符合史实和题意。

A项的“民主主义”,B项的“平等主义”,C项的“自由主义”,明显不符合材料主旨。

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

4.【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美国1787年宪法有很多不足之处,如允许奴隶制的存在,不承认黑人和印第安人与白人享有相等的权利等。

故应选D。

5.【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A项不符合实际情况,法国是总统和内阁共掌行政权,德国宰相也执掌行政权,排除;

B项也不符合实际情况,德国皇帝拥有实权,不对议会负责,控制议会;

D项错在“完全”上,法德两国议会都不享有完全立法权;

而C项符合两国实际情况,元首任命内阁成员。

6.【答案】D

【解析】布什之所以尊重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主要是由伊丽莎白二世的身份决定的,她是英国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

A项说法正确,但不是主要因素;

B、C项的说法错误,英国女王没有实权,美国总统掌握国家实际行政大权。

所以答案选D。

7.【答案】A

【解析】本题需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分析。

材料描述了“光荣革命”前后议会与国王的关系,故①对;

君主立宪制本身是议会与国王斗争与妥协的结果,故②对;

材料中有“他背弃国王和人民之间的初始契约”,故③对;

君主立宪制保留了虚君,没有彻底消灭王权,故④对。

8.【答案】D

【解析】英国君主立宪制下的国王“临朝不理政”,无权废除任何法律,所以是“虚君”“统而不治”。

而德意志帝国的皇帝权力很大,不仅可以召集和解散议会,还可以任免帝国宰相等,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③国王统而不治符合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政体,排除③。

故选D。

9.【答案】D

【解析】分析题干,实际上阐述了德国从思想领域的进步到实体经济的发展过程,注意题眼要求选择促成这一过程的主要原因,联系所学可知,四个选项所阐述的情况都是德国经济发展的原因,但通过比较,德国本身政治领域的巨大变化是导致题干现象的主要原因,即德意志的统一,这体现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答案为D。

10.【答案】A

【解析】“选出来的君主制”,即体现“在这种民主政体下,总统的权力仍较大(还具有君主制特征)”。

据此,分析、判断选项,可知:

A项符合题意。

B项“由国会选举产生”,看不出来;

C项混淆了题干主题,题干说的美国政体,而非美国宪法;

D项“是专制君主”,是对材料的片面理解。

综上,本题正确答案选A。

11.【答案】A

【解析】1689年《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了国王的行政权,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及确立了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

故本题应选A项。

12.【答案】C

【解析】材料中说首相不为议会所困扰,但事事都得与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内阁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故选C。

13.【答案】A

【解析】由题干第十一条内容分析可知,A项正确;

B项“立法权属于皇帝”无法从材料得知;

题干材料强调了帝国法律的地位和普鲁士国王的地位,C、D项无从体现。

1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英国的政体。

在英国,首相由下院多数党的领袖担任,经国王形式上的任命,国王是“统而不治”的虚君,所以不正确的是C,A、B、D正确。

15.【答案】B

【解析】题干中国会与总统是相互制约的关系,体现了分权制衡原则,“国会可以以2/3多数通过总统否决的法律”体现了民主的原则,故B项正确。

16.【答案】D

【解析】材料只是强调德国皇帝具有控制议会、任命宰相等各种权力以及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也就是只是强调德国的皇帝凌驾于议会之上,所以“皇帝无权中止法律的执行等选项均是不合题意的,所以本题答案只能是D。

17.【答案】B

【解析】根据1787年宪法,美国参议员任期6年;

总统任期4年;

最高法院的大法官除非渎职任职终身;

根据1875年法兰西宪法规定,法国总统任期7年。

故按任期长短排列应是美国最高法院的大法官、法国总统、美国参议院议员、美国总统,即②④①③,所以应选B。

18.【答案】B

【解析】依据“法国大革命前二十年,人口在增加,财富增长得更快……经验告诉我们,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候”可以得出其基本观点为:

经济的发展需要政治上的变革,否则就容易导致社会矛盾的激化。

所以选B。

19.【答案】D

【解析】A项,规定国家元首任期不得超过两届仅美国符合;

B项,国家元首由选民直接选出,美国法国都不符合;

政治权力的中心,美国在总统,法国在议会,因此C项不符合;

美国与法国众议院议员由选民选举产生,故选D项。

20.【答案】D

【解析】不让统治过法国的家族成员当选共和国的总统,主观上是避免政权的频繁更替和政局的持续动荡,从客观上看,因人设法,违背了法律精神。

21.【答案】C

【解析】拿破仑建立的资产阶级军事帝国,遭到反法联军的进攻,最后失败。

本题考查拿破仑帝国失败的根本原因。

要从深层次分析,A不能成为根本原因。

B属于表面原因,拿破仑对外战争失败,是因为他用战争侵犯欧洲各国的独立,奴役各国人民,激起了全欧洲的不满和敌意,不是遭到法国人民反对,而是被奴役各国人民反对。

所以D不正确。

22.【答案】A

【解析】容克地主贵族的实力强大,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实现国家统一,这本应该由资产阶级完成的任务,却因为实力悬殊而错位,A项正确。

23.【答案】B

【解析】德国中央政府对地方不是全部支配,而是给地方留有一定的权力。

24.【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中“要求各州上缴总计1000万美元,结果只收到不足200万美元”说明邦联政府软弱无力,B符合题意。

A项说法不正确;

邦联政府是当时各州意志的体现,所以C项错误;

材料并没有体现各州的分离倾向,所以D项不正确。

故选B。

25.【答案】D

【解析】三权分立体制是美国的创新,民主共和体制是法国的,解决“其专在上”的弊端指的是把统治者的权力关进笼子,英国把统治者的权力关进笼子所采取的制度是君主立宪制而非内阁制,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D。

26.【答案】

(1)美国的1787年宪法;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英国1689年的《权利法案》;

1871年的《德意志帝国宪法》。

(2)具体类型:

英国君主立宪制;

美国民主共和制(总统制共和国);

德国君主立宪制;

法国议会制共和国。

(3)元首产生方式:

美国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

法国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

(4)影响: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促进人类社会的民主化进程,代议制民主政治等。

【解析】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定四段材料分别出自美国、法国、英国、德国四国的政治文献。

(2)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回答四国的政体类型。

(3)由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的总统是由选民间接选举而产生的,与议会选举无关,而法国总统是由参众两院依据绝对多数票选出。

(4)欧美的代议制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进步的标志,这种民主政治的确立,首先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进步,有利于人类社会文明与民主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大表现。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政治文明发展对社会整体文明进步的作用。

27.【答案】

(1)原因:

明朝:

废丞相后,皇帝无法处理所有的政务。

英国:

资产阶级不满国王把持行政权;

汉诺威王朝国王不谙英国事务,为内阁摆脱国王的控制提供了有利时机。

(2)不同:

不是法定的一级中央行政机构(或皇帝的顾问机构);

对皇帝负责。

是最高行政机构;

对议会负责。

(3)影响:

进一步强化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使中国落后于西方。

使君主立宪制更加完善;

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保证。

(1)本题考查中西方政治特点。

根据材料一中“因……不可无辅臣”材料二中“此时的君主立宪政体仍显粗糙”“乔治一世和乔治二世来自德意志,不谙英国事务”回答。

(2)本题考查中西方政治特点。

结合材料三中“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百凡皆奉圣断,分毫不敢欺负”,材料三中“对议会负责的内阁政府”回答。

(3)本题考查中西方政治特点。

根据两国后来的发展回答,中国明朝时期是封建专制强化的表现,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证。

28.【答案】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是推翻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联合专政。

(2)斗争形式:

①议会斗争——要求限制王权,并提出掌握政权的要求,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取得对革命的领导权;

②武装斗争——通过组建“新模范军”等新型军队,进行了马斯顿草原战役和纳西比战役等,打败了王军,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

③法律建设——运用法律手段限制王权,巩固革命成果。

如《王位继承法》《人身保护法》和《权利法案》等一系列法案。

【解析】第

(1)问依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资产阶级的革命任务是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专政,加强资本主义的发展;

结合当时英国国情可知应推翻的是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联合专政。

(2)问结合图一可知是合法斗争,具体来说是议会斗争;

图二、三则体现的是武装斗争;

材料三说的是以法律形式限制王权保护资产阶级的革命成果。

29.【答案】

(1)反对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的压迫,准备进行武装斗争,但又对英王存有幻想。

(2)理论依据:

自由平等、天赋人权、人民主权等思想。

(任意两点)

(1)根据材料一信息“我认为,我们每个人都应毫不犹豫地拿起武器;

但是拿起武器应该是最后迫不得已的手段”分析华盛顿对英王的态度。

(2)根据材料二信息“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

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及追求幸福的权利”概括指出北美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理论依据。

30.【答案】材料表明,美国政治权力分配的特点是权力制衡。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中央机构之间的三权分立。

如:

就治理河道的问题,政府受到宪法的限制;

政府又限制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