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内科学作业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435379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5.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兽医内科学作业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兽医内科学作业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兽医内科学作业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兽医内科学作业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兽医内科学作业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兽医内科学作业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兽医内科学作业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兽医内科学作业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兽医内科学作业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兽医内科学作业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兽医内科学作业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兽医内科学作业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兽医内科学作业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兽医内科学作业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兽医内科学作业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兽医内科学作业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兽医内科学作业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兽医内科学作业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兽医内科学作业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兽医内科学作业Word文档格式.docx

《兽医内科学作业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兽医内科学作业Word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兽医内科学作业Word文档格式.docx

其特点是腹痛呈持续性,间歇期极短或无,临床上主要见于胃扩张和肠臌胀等。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

1.原发性前胃弛缓的病因(10分)。

原发性前胃弛缓概起因于饲养管理不当和环境条件改变。

一、饲料过粗过细长期单一饲喂稻草、麦秸、豆秸、谷草、糠秕或山芋蔓、花生秧等含木质素多,质地坚韧,难以消化的饲料,强烈刺激胃壁,前胃内容物易缠结形成难移动的团块,而影响微生物的正常消化活动;

反之,长期饲喂质地柔软刺激性小或缺乏刺激性的饲料,如麸皮、面粉、细碎精料等,不足以兴奋胃肠运动机能,均易发生前胃弛缓。

二、饲料霉败变质如采食受热发蔫的堆放青草、冻结的块根、变质的青贮以及霉败的豆渣、粉渣、豆饼、花生饼、菜子饼、棉子饼等糟粕类饲料。

三、草料比例不当如饲草不足而精料过多;

农忙季节任意加喂精料;

闯进饲料房或堆谷场,偷食大量谷物;

片面追求高产,给奶牛和肉牛饲喂过量新收的大麦、小麦以及青贮。

四、矿物质与维生素不足严冬或早春,水冷草枯,或日粮配合不当,缺乏钙、钾或维生素,使神经体液调节紊乱,胃肠弛缓。

五、环境条件突然变换,管理混乱如由放牧突然变为舍饲;

干旱年份,饮水不足;

水涝地区,饲喂生长不良的再生草;

误食尼龙绳、塑料袋等化纤制品;

妊娠、分娩、犊牛离乳、车船运输、天气骤变以至预防接种等应激因素,使胃肠神经受到抑制,消化动力定型遭到破坏。

2.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因及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10分)。

充血性心力衰竭,长期急性心力衰竭及由于心脏本身的其他疾病如心肌炎、心包炎、心脏瓣膜病,除此之外,凡能够使血液循环障碍发生的一些慢性疾病均可出现慢性心力衰竭,如慢性肾炎和慢性肺泡气肿等。

加强护理,减轻心脏的负担,增强心肌收缩力和排血量以及对症疗法。

3.硒缺乏症的共同症状和病理剖检变化(10分)。

共同症状:

包括骨骼肌病变所导致的姿势异常和运动障碍;

顽固性腹泻或下痢为主症的消化功能紊乱;

心肌病所造成的心率加快、节律不齐及心功能不全。

病理变化:

临床上以渗出性素质、肌肉组织的变性坏死、肝营养不良、胰腺变性和坏死、淋巴器官变性和坏死为基本特征。

4.临床上常见的流涎的疾病和情况有哪些(10分)?

流涎综合症是兽医临床上一个比较常见的体征。

显现流涎综合症的疾病和情况有口腔疾病:

口炎及舌伤、舌麻痹、舌放线菌病、牙齿靡灭不整、齿槽骨膜炎等。

唾液腺病:

腮腺炎、颌下腺炎、舌下腺炎等。

咽部疾病:

咽炎、咽麻痹、咽肿瘤、咽阻塞等食管疾病:

阻塞、痉挛、狭窄、麻痹、扩张和食管炎等。

可刺激唾液腺分泌的因素:

拟胆碱药(如毛果芸香碱)的使用;

呈副交感神经效应的真菌毒素中毒,有毒植物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和军用毒剂中毒;

唾液腺排泄的某些毒物中毒(如汞中毒、砷中毒)的中毒。

5.鉴别诊断小叶性肺炎、细支气管炎和大叶性肺炎(10分)。

小叶性肺炎是指个别肺小叶或几个肺小叶的炎症。

通常肺泡内充满由上皮细胞、血浆和白细胞等组成的浆液性炎症渗出物。

临床上以弛张热、呼吸次数增多、扣诊有散在的浊音区、听诊有捻发音为特征。

细支气管炎:

细支气管粘膜表层或深层的炎症,呼吸极度困难,呼气呈冲击状,因继发肺气肿,肺扣诊界后移,热型不定。

大叶性肺炎:

是整个肺叶发生的急性炎症过程,临床上以高热稽留、铁锈色鼻液、肺部广泛浊音区和病理定型经过为特征。

听诊:

肺泡呼吸音消失,X-射线检查出现均匀一致的大面积阴影。

6.奶牛酮病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10分)。

治疗原则:

补糖抑酮。

治疗奶牛酮病的方法很多,但常用和有效的方法,可归纳为以下三类

(1)静脉注射葡萄糖:

50%葡萄糖溶液500ml,缓慢注射,这是提供葡萄糖的最佳途径。

(2)激素疗法:

多年来一直采用糖皮质激素或ACTH治疗酮病。

1)糖皮质激素的作用在于刺激糖异生而提高血糖水平,糖皮质激素(可的松)用量建议为1g,肌注或静注。

2)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TCH)的作用是刺激肾上腺释放糖皮质激素。

建议用量为200~800U,肌肉注射。

(3)口服生糖先质:

口服丙酸钠或丙二醇,剂量为125~250g,每天2次,连续1~5d

作业题二

一.回答下列疾病的病性和临床特征(8题,每题5分,共40分)

1心力衰竭:

2脑膜脑炎是脑膜及脑实质的一种炎性疾病。

本病以高热、脑膜刺激症状、一般脑症状及局灶性脑症状为特征。

3小叶性肺炎又称卡他性肺炎,或支气管肺炎是指个别肺小叶或几个肺小叶的炎症。

4食管阻塞又叫食道梗阻,是由于吞咽物过于粗大和/或吞咽机能紊乱所导致的一种食管疾病,临床上以流涎、咳嗽、呕吐和吞咽障碍为特征。

5骨营养不良:

临床上以消化不良、异嗜、运动障碍和骨骼变形为特征。

6硒缺乏症:

硒缺乏症是以硒缺乏造成的骨骼肌、心肌及肝脏等组织变性和坏死为特征的一种营养代谢病。

临床上以运动障碍,消化功能紊乱,心率加快、节律不齐及心功能不全为特征。

7肾炎通常是指肾小球、肾小管或肾间质组织发生炎症性病理变化的统称。

该病的主要特征是肾区敏感和疼痛,尿量减少,尿液含有病理产物。

8前胃弛缓:

二.简答题(4题,每题10分,共40分)

1.小叶性肺炎的治疗原则如何,并给出所用药物。

原则:

改善营养加强护理,抑菌消炎,祛痰止咳,制止渗出以及对症疗法。

方法:

1.抑菌消炎:

临床上主要应用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

2.祛痰止咳:

用祛痰剂。

3.制止渗出:

静脉注射10氯化钙。

4.促进渗出物的吸收和排除:

内服祛痰剂外,可给利尿剂;

也可用10%安钠咖溶液10~20ml40%乌洛托品60~100ml10%水杨酸钠100~150ml混合,马牛一次静脉注射。

5.对症疗法:

a.呼吸困难时,可用氧气吸入或静脉注射3%过氧化氢溶液,以补充氧气。

b.体温过高,可给解热剂。

c.心脏衰弱时,可给强心剂。

2.急性胃扩张的治疗原则有哪些,并给食滞性胃扩张开一综合处方。

以解除胃的扩张状态,缓解幽门痉挛,阵痛止酵和恢复胃功能为主,补液强心,加强护理为辅。

首先要镇静,待病畜安静后,进行导胃,食滞性胃扩张导出的物质有限,有些病历只能导出少量气体与食糜,食糜在胃内继续发酵,故导胃后,仍需镇静,解痉、止酵,促进胃肠内容物排出,为此,可一次投给a.石蜡油500-1000ml醋酸30ml水合氯醛20-25g鱼石脂15-20g水适量。

b.普鲁卡因粉3-4g稀盐酸溶液15-20ml石蜡油500-1000ml常水500ml混合,一次灌服。

3.马属动物小肠便秘的治疗原则并开写一个综合处方。

关键抓住肠管不通的根本矛盾,同时兼顾由于肠管不通引起的腹痛、胃肠膨胀、脱水、自体中毒以及心力衰竭等一系列矛盾,灵活应用静、通、补、减、护,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不急不缓则标本兼治。

小肠秘结常用的典型处方:

液体石蜡1000~2000ml水合氯醛15.0~25.0g鱼石脂10~15g乳酸10~15g水适量4.硒缺乏症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共有临床症状。

硒缺乏症的流行病学特征主要表现如下:

1)发病的地区性,低硒地带是本病的常在病区。

2)发病的季节性,硒缺乏症一般是在常年持续发生的基础上,较集中地发生于每年的冬末和春天两季,尤以2~5月份多发。

3)发病的群体选择性,在畜禽群体特点中,主要表现为明显的年龄因素,即各种畜禽均以其幼龄阶段多发。

三.论述营养代谢病的一般病因和临床特点(15分)

1.营养代谢病的一般病因:

引起营养代谢病的原因不外乎饲养管理错误和管理不佳两方面。

(一)饲养错误:

1)营养物质供给不足:

草料短缺、单纯(日粮中缺少某种营养物质如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微量元素和常量元素等)、质地不良、饲养不当等均可造成营养物质缺乏。

2)营养物质消化、吸收不良:

慢性胃肠道疾病,肝脏和胰脏等机能障碍,畜禽年老体衰,齿病等,不仅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而且能妨碍营养物质的合成和转化。

3)对营养物质需要量增加:

母畜的妊娠期、泌乳期、产卵期及发发育旺期,母禽的产蛋期,公畜的配种期,幼畜(禽)的生长期,役畜的使役期等,所需的营养物质大量增加,过度榨乳,某些慢性传染病、寄生虫病、热性病等,均可使营养物质的消耗增加。

4)参与代谢的酶缺乏,一类是获得性缺乏,见于重金属中毒、氢氰酸中毒、有机磷中毒及一些有毒植物中毒。

另一类是先天性缺乏,见于遗传病。

5)内分泌机能异常,如锌缺乏时血浆胰岛素和生长激素含量下降。

纤维性骨营养不良时,可继发甲状旁腺机能亢进。

6)营养物质平衡失调:

动物体内营养物质间的关系相当复杂,需要通过转化、依赖和拮抗等作用维持营养物质间的平衡,才能保证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某种营养物质缺乏或过多,均可使营养物质平衡失调,造成新陈代谢障碍。

a.转化:

在正常情况下,畜禽从饲料中摄取的糖、蛋白质和脂肪,通过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互相转化,保持动态平衡,供给动物生长、生殖和生产的需要。

若其中某种物质缺乏或过多,这种平衡遭到破坏,便产生一系列中间代谢产物,从而导致糖、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的疾病。

b.依赖:

铜缺乏时,饲料中的铁被吸收后在肝脏和其他组织中沉积不能形成Hb;

VD缺乏影响Ca、P的吸收。

脂肪是脂溶性维生素的载体,合成半胱氨酸和胱氨酸需有足量的甲硫氨酸。

c.拮抗:

饲料中Ca过量阻碍P、Mn、Zn、Fe的吸收和利用,消耗体内镁贮,降低血清Mg、骨Mg含量。

不饱和脂肪、饲料酵母等物质均能促进脂肪的过氧化,如饲料中含量过多,就会使Se、维生素缺乏,因而致病。

(二)管理不佳1)畜舍阴暗潮湿,拥挤闷热,冬季防寒设备不佳(如泌乳搐搦多发生于天然避寒条件差的寒冷地区。

2)缺乏科学的饲养制度,不按生产性能和生产特性饲养,饲喂不定时、定量、畜禽忽饥忽饱。

3)缺乏户外运动和日光照射,长途运输,过度疲劳4)近年来随着单向性状选择(瘦肉多、肉质好、增重快)而进行强化饲养,动物的正常代谢受到影响,猪发生白肉病(水猪肉)和鸡的腿脚异常逐日增多。

二营养代谢病的临床特点:

动物营养代谢病的种类繁多,临床症状各异,但在发生上有共同特点。

1群体发病,在集约饲养条件下,特别饲养错误造成的营养代谢病,常呈群发性,同种或异种动物同时或相继发病,表现相同或相似的临床症状。

2地方流行,由于地球化学方面等的因素,土壤中有些矿物元素的分布很不均衡,如远离海洋的内地和高原地区的土壤、饲料、饮水中碘含量不足,而流行人和动物的地方性甲状腺肿。

我国缺硒地区分布在北纬21~53O和东经97~130O之间,呈现一条由东北走向西南的狭长地带,包括16个省、市、地区,约站全国面积的1/3。

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属于缺锌地区,而新疆和宁夏等地则流行铜缺乏症。

3起病缓慢,营养代谢病的发生,至少要经历化学紊乱、病理学改变和临床异常3个阶段,从病因作用到呈现临床症状常需数周、数月乃至更长时间。

4多种营养物质同时缺乏,在慢性消耗性疾病、慢性消化性疾病等营养性衰竭中,缺乏的不仅是蛋白质,其他营养物质如铁、维生素也明显不足。

5恒以营养不良和生产性能低下为主症,营养代谢病常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成熟等过程,而表现为生长停滞、发育不良、消瘦、贫血、皮被异常、异嗜、体温低下等营养不良征候群,产乳、产蛋、产毛、产肉、产仔减少等生产性能低下,以至不孕、少孕、流产及死胎等繁殖障碍综合症。

作业题三

1.流涎综合症的分类及流涎的临床意义(10分)

1、流涎综合征病因学分类流涎的病因在于唾液分泌过多和/或吞咽障碍。

因此,流涎综合征可按病因分为两大类。

(1)分泌增多性流涎包括各种口腔疾病,唾液腺疾病和可促进唾液腺分泌的一些疾病和因素,如有机磷毒剂和农药中毒,砷、汞等重金属中毒,有副交感神经兴奋效应的某些植物中毒以及各种拟胆碱药物的使用等。

(2)吞咽障碍性流涎包括咽部疾病,如咽炎、咽麻痹、咽肿瘤、咽阻塞以及马腺疫等伴有咽部侵袭、累及吞咽功能的各种传染病;

食管疾病,如食管阻塞、食管狭窄、食管扩张、食管麻痹、食管痉挛、食管炎等;

贲门括约肌失弛缓;

以及肉毒梭菌毒素中毒(肉毒中毒、延髓球麻痹)等可障碍吞咽活动的各种疾病。

2、流涎综合征症状学分类流涎综合征,可按涎液流出的部位和状态分为两大类,即口流涎类和口鼻流涎类。

(1)口腔流涎类包括各种口腔疾病,唾液腺疾病以及能使唾液腺分泌增多的各种中毒病,如流涎素等真菌毒素中毒、有机磷农药和军用毒剂中毒、汞中毒、砷中毒。

(2)口鼻流涎类包括各种咽部疾病、食管疾病和贲门疾病。

2.鉴别诊断前胃弛缓、瘤胃膨胀、创伤性网胃心包炎(15分)

前胃弛缓:

前胃的兴奋性降蠕动机能减弱瘤胃内容物迟滞所引起的一种全身功能紊乱的疾病。

缺乏反刍和嗳气等,食欲不定,反刍、嗳气减少,鼻镜干燥,给予前胃兴奋剂后症状好转。

瘤胃臌气:

瘤胃鼓胀,是因为前胃神经反应性能降低,收缩力减弱,采食了容易发酵的饲料,在瘤胃内菌群的作用下,异常发酵,产生大量气体,引起瘤胃和网胃急剧膨胀,内脏器官受到压迫,呼吸和血液循环障碍,发生窒息现象的一种疾病。

左侧肷窝部明显凸出,乃至高过脊背,扣诊呈鼓音,触诊有弹性和呼吸困难等。

创伤性网胃心包炎:

创伤性网胃心包炎是由采食的饲料中含有铁丝、针、钉等金属异物,落入网胃,并穿透网胃壁,刺过膈肌和心包,引起创伤性网胃心包炎,临床上表现为急性或慢性前胃弛缓、瘤胃反复臌胀,心区触诊疼痛,姿势异常;

听诊可能出现击水音或摩擦音,颈静脉怒张。

3.泌尿系统综合症候群(10分)

(一)排尿异常表现为尿频、尿痛、尿失禁和排尿困难。

病理性尿频主要见于膀胱和尿道疾病,如膀胱尿道的炎症、结石、异物和肿瘤等。

尿痛主要是由于机械性刺激或尿液通过发炎的尿道引起,临床表现排尿痛苦。

尿失禁是指尿液自动流出,排尿困难主要表现为尿淋漓,主要见于尿路的阻塞。

(二)尿液变化表现为尿液数量和性质的改变。

尿量的变化,临床表现为少尿、无尿、多尿或尿闭。

尿液成分的变化,出现蛋白、血液、管型等异常成分。

在临床上将这些含有异常成分的尿液,分别称为蛋白尿、血尿、管型尿。

尿中出现有机沉渣,尿的有机沉渣主要有:

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以及病原菌等。

(三)心血管症候主要表现为肾性高血压、心浊音区扩大、主动脉第二心音增强、脉搏强硬。

(四)肾性水肿水肿通常是肾脏疾病的重要症状之一,但家畜并非必然经常出现。

水肿多发生于富有疏松结缔组织的部位,如眼睑、胸下、腹下、四肢末端及阴囊等处。

严重时,可出现体腔积液。

(五)尿毒症是肾机能不全(肾衰竭)的最严重表现。

主要是由于肾机能不全,致代谢产物和毒性物质在体内的蓄积以及内环境的紊乱,而引起的自体中毒综合征。

4.肠阻塞的治疗原则及一般治疗措施(15分)

1.静(镇静、痛)

(1)目的:

阻断疼痛刺激传向中枢,恢复大脑皮层对全身机能的调节。

(2)5%水合氯醛酒精溶液静脉注射;

30%安奶近肌肉注射;

2.5%盐酸氯丙嗪肌肉注射。

2.通(疏通):

疏通是治疗肠阻塞的关键,应用的方法主要有使用泻剂;

10%氯化钠溶液或促反刍液静脉注射;

直肠破结法。

3.减压:

目的:

及时地进行胃肠减压,解除胃肠膨胀状态,改善血液循环机能,方法:

一般应用的方法是导胃和穿刺。

4.补(补液)目的:

维护心血管功能,缓解脱水、纠正酸中毒,提高抗病力和疗效。

常用的液体有复方氯化钠液;

5%葡萄糖;

5%碳酸钠溶液。

5.护(护理)适当牵遛活动,防止受凉、急剧滚转和摔伤等。

6.常用的典型处方

(1)小肠秘结:

液体石蜡1000~2000ml水合氯醛15.0~25.0g鱼石脂10~15g乳酸10~15ml水适量

(2)大肠便秘:

硫酸钠300~500g液体石蜡500~1000ml水合氯醛15~25g陈皮酊50~80ml芳香氨醑30~60ml水适量混合一次内服(3)直肠便秘:

首先采取掏结,从直肠里一点点将粪掏出,如直肠黏膜发炎肿胀,可用0.1%高锰酸钾溶液和高渗MgSO4溶液(5~10%)300-500ml分别灌肠,并用0.25%普鲁卡因100-150ml,再加上40万单位的青霉素,进行后海穴注射。

也可用石蜡油灌肠,有助于排出结粪。

5.脑膜脑炎的一般脑症状及治疗原则(10分)

一般脑症状脑膜脑实质充血、水肿,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过程破坏,表现为过度兴奋或过度抑制或两者交替出现,往往为先过度抑制,突然发生过度兴奋的表现。

1.过度兴奋动物神志不清,狂躁不安,攀登饲槽,挣断缰绳,无目的冲撞,不避障碍物,常有攻击行为,严重时全身痉挛,以后转为高度抑制。

2.过度抑制精神抑制,意识障碍,闭目垂头,目光无神,不听使唤,站立不动,甚至呈现昏睡状态。

治疗原则为加强护理、消除病因、降低颅内压(控制脑膜及脑实质的充血和水肿)、杀菌消炎、解毒、控制神经症状和对症治疗。

6.心力衰竭的病性和临床特征(5分)

心力衰竭也称心脏衰弱或心脏机能不全,是指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输出量减少,不能满足组织器官需要,呈现全身血液循环障碍的一种综合征。

7.营养代谢病的临床特点(10分)

动物营养代谢病的种类繁多,临床症状各异,但在发生上有其共同特点。

1.群体发病在集约饲养条件下,特别是饲养错误造成的营养代谢病,常呈群发性,同种或异种动物同时或相继发病,表现相同或相似的临床症状。

在养殖场常见于日粮配合不当,过量使用饲料添加剂以及饲养管理粗放,导致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不能满足动物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的需要,引发体内某些代谢紊乱而发病,甚至造成大批动物死亡。

2.地方流行由于地球化学方面的原因,土壤中有些矿物元素的分布很不均衡,如远离海岸线的内陆地区和高原土壤、饲料及饮水中碘的含量不足,而流行人和动物的地方性甲状腺肿。

我国缺硒地区分布在北纬21~53°

和东经97~130°

之间,呈一条由东北走向西南的狭长地带,即从黑龙江到云南的斜行缺硒带,包括16个省、市、自治区,约占国土面积的1/3。

3.起病缓慢,病程较长营养代射病的发生至少要经历化学紊乱、病理学改变及临床异常3个阶段。

从病因作用至呈现临床症状常需数周、数月乃至更长时间。

如人为减少饲料中的钙,大家畜约需1~2月才能呈现不引人注意的骨营养不良早期轻微症状。

4.多种营养物质同时缺乏在慢性消化疾病、慢性消耗性疾病等营养性衰竭症中,缺乏的不仅是蛋白质,其他营养物质如铁、维生素等也显不足。

5.常以营养不良和生产性能低下为主症营养代谢病常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成熟等生理过程,而表现为生长停滞、发育不良、消瘦、贫血、皮被异常、异嗜、体温低下等营养不良症侯群,产乳、产蛋、产毛、产肉、产仔减少等生产性能低下,以至不孕、少孕、流产、死产等繁殖障碍综合征。

6.缺乏特征症状,早期诊断困难许多营养代谢病缺乏特征性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消化障碍、生长发育停滞、贫血、异嗜、生产性能下降等,要早期诊断十分困难,出现明显临床症状后,治疗费用增加且疗效不佳,即使达到临床痊愈,但其生产性能也明显降低或失去其经济价值。

因此,营养代谢病的早期诊断是急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7.体温偏低,无传染性除个别的或有继发感染外,多数患病动物在正常体温的低限或偏低,这是早期群发性营养代谢病与传染病的一个显著区别。

同时,在养殖场或一定区域的发病动物,没有传染性疾病的特征。

8.奶牛酮病的原发性病因(10分)

能量代谢负平衡是引起本病的原因,由于奶牛产后耗能与从饲料中获能之间的不平衡所致。

因为奶牛产后泌乳高峰出现得早(约在产后4-7周出现),消耗大量的能量,而产后食欲高峰出现较晚(约在产后10-12周),从分娩到泌乳高峰这一时期奶牛对能量的需要超过了从饲料中摄取能量,引起能量负平衡,因而导致发病。

原发病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营养和气候。

常见原因是奶牛产后碳水化合物供给不足,各种因素引起的糖异生作用发生障碍,饲料品质差,过量饲喂含丁酸含量高的青贮饲料,运动不足,分娩时过度肥胖,特种营养如丙酸、钴的缺乏,泌乳增速太快且产奶量过高等。

9.胸膜炎的特征及治疗原则(5分)

本病的治疗原则为加强护理、消除病因、降低颅内压(控制脑膜及脑实质的充血和水肿)、杀菌消炎、解毒、控制神经症状和对症治疗。

10.日射病和热射病的临床表现(10分)

日射病和热射病发病急剧,主要表现为神经功能障碍、体温升高、大量出汗,同时还表现为循环、呼吸功能的衰竭。

发病情况本病常突然发病,病情发展急剧,喜凉爽环境,至树荫道旁,不愿离开,具有明显的饮欲,主动寻找水源。

神经症状发病初期,动物兴奋不安,出现强迫运动,前冲或转圈,鸣叫。

很快转入抑制状态,精神高度沉郁,反应迟钝,不听使唤,站立不稳。

严重时出现昏迷,卧地不起、意识丧失,四肢划动。

体温升高动物体温升高,比正常体温高2℃以上甚至4℃。

初期大汗淋漓,但随水分的丧失和血液浓稠,很快停止出汗,皮肤变为干热。

循环系统心跳加快,脉搏疾速,可视粘膜充血,呈树枝状,体表静脉努张。

呼吸系统呼吸高度困难,鼻翼开张,张口呼吸,严重时出现节律不齐,甚至出现毕欧式呼吸或陈-施二氏呼吸。

濒死前口吐白沫,鼻孔流出粉红色泡沫。

作业题四

鉴别诊断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奶牛酮病、生产瘫痪和瘤胃酸中毒的鉴别诊断(10分)

奶牛酮病是高产母牛产犊后6周内最常发生的一种以碳水化合物和挥发性脂酸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代谢病。

临床上以呼出的气体、乳汁和尿液具有强烈的丙酮味为特征。

生产瘫痪:

亦称乳热症,是母畜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代谢性疾病。

其特征是由于缺Ca而知觉丧失及四肢瘫痪。

主要发生于饲养良好的高产奶牛,而且出现于产奶量最高之时,因此大多数发生于第三~六胎(5~9岁),出产母牛几乎不发生此病。

多于产后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