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开放本科工程地质期末考试G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437192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48.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开放本科工程地质期末考试G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电大开放本科工程地质期末考试G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电大开放本科工程地质期末考试G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电大开放本科工程地质期末考试G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电大开放本科工程地质期末考试G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电大开放本科工程地质期末考试G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电大开放本科工程地质期末考试G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电大开放本科工程地质期末考试G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电大开放本科工程地质期末考试G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电大开放本科工程地质期末考试G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电大开放本科工程地质期末考试G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4页
电大开放本科工程地质期末考试G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4页
电大开放本科工程地质期末考试G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4页
电大开放本科工程地质期末考试G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4页
电大开放本科工程地质期末考试G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4页
电大开放本科工程地质期末考试G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4页
电大开放本科工程地质期末考试G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4页
电大开放本科工程地质期末考试G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4页
电大开放本科工程地质期末考试G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4页
电大开放本科工程地质期末考试G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大开放本科工程地质期末考试G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电大开放本科工程地质期末考试G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开放本科工程地质期末考试G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大开放本科工程地质期末考试G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A.两种移动,两种变形B.两种移动,三种变形  

C.一种移动,三种变形D.三种移动,一种变形  

12.按结构成因,结构面分为原生、构造、次生结构面,岩体受构造应力作用所产生的破裂面指的是(B)。

A.原生结构面B.构造结构面  

C.次生结构面D.节理面  

13.洞室衬砌的主要作用是(A)。

A.承受岩土和水压力B.防止地下水人渗  C.装饰洞室D.辅助围岩灌浆  

14.在地下洞室的围岩分类中,RQD表示(B)。

A.岩石质量B.岩石质量指标  

C.岩体质量D.岩体质量指标  

15.回转钻探不适宜于的土层是(D)。

A.粘性土B.粉土  

C.砂土D.砾石土 

二、判断题 

1.地壳是莫霍面以上固体地球的表层部分,平均厚度约为33Km。

(V)  

2.沉积岩形成过程中,物质沉积是搬运介质物理化学条件变化的开始。

(X)  

3.岩石的物理性质包括吸水性、透水性、溶解性、软化性、抗冻性等。

4.与不整合接触面上的底砾岩岩性一致的岩层形成时间相对较早。

5.地质图是反映一个地区各种地质条件的图件。

6.根据地面残积土的成分不可以推测出下卧基岩的种类。

7.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个完整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水表面的重力水即包气带水。

(X)  

8.根据场地条件,调整后的地震烈度称为场地烈度。

9.围岩压力的大小与岩土的物理性质、岩体结构、支护结构有关,与支护时间无关。

10.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应根据工程安全等级、场地等级和地基等级,综合分析确定。

 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计40分)  

 1.什么是工程地质条件?

要点:

工程地质条件是指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条件总和,它包括土和岩石的工程性质、地质构造、地貌、水文地质、地质作用、自然地质现象和天然建筑材料等几个方面。

2.简叙各褶曲要素。

核:

组成褶皱中心部位的岩层。

翼:

中心岩层动外的岩层。

转折端:

从翼向另一翼过渡的弯曲部分。

枢纽:

组成褶皱岩层的同一层面最大弯曲点的连线。

轴面:

由各岩层枢纽所连成的面。

3.地质平面图、剖面图及柱状图各自反映了哪些内容?

答:

一幅完整的地质图应包括平面图、剖面图和柱状图。

平面图是反映一表地质条件的图。

是最基本的图件。

地质剖面图是配合平面图,反映一些重要部位的地质条件,它对地层层序和地质构造现象的反映比平面图更清晰、更直观。

柱状图是综合反映一个地区各地质年代的地层特征、厚度和接触关系的图件。

4.何谓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

地震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是由地震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大小所决定的。

地震烈度是指某一地区地面和各种建筑物遭受地震影响的强烈程度。

5.保障围岩稳定性的两种途径是什么?

保障围岩稳定性的途径有以下两种:

一是保护围岩原有稳定性,使之不至于降低;

二是提高岩体整体强度,使其稳定性有所提高。

前者主要是采用合理的施工和支护衬砌方案,后者主要是加固围。

  四、论述题(10分)  

以下是本题的答案要点,可根据具体情况酌情给分  

分析褶皱区如何布置工程建筑。

(1)褶皱核部岩层由于受水平挤压作用,产生许多裂隙,直接影响到岩体的完整性和强度,在石灰岩地区还往往使岩溶较为发育。

所以在核部布置各种建筑工程,如厂房、路桥、坝址、隧道等,必须注意岩层的坍落、漏水及涌水问题。

(2)在褶皱翼部布置建筑工程时,如果开挖边坡的走向近于平行岩层走向,且边坡倾向于岩层倾向一致,边坡坡角大于岩层倾角,则容易造成顺层滑动现象  

(3)对于隧道等深埋地下的工程,一般应布置在褶皱翼部。

因为隧道通过均一岩层有利稳定,而背斜顶部岩层受张力作用可能塌落,向斜核部则是储水较丰富的地段。

 工程地质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概括的讲,工程地质所研究的两方面问题主要体现在(A)

A.区域稳定和地基稳定B.区域稳定和基础稳定

C.基础稳定和结构稳定D.地基稳定和基础稳定

2.地球以地表为界分为外圈和内圈,下列属于内圈的是(C)

A.大气圈B.水圈

C.地幔D.生物圈

3.下列各项地质作用属于外力作用的是(D)

A.地壳运动B.变质作用C.岩浆作用D.沉积作用

4.岩浆岩的构造不包含(A)

A.层面构造B.流纹构造C.杏仁构造D.气孔构造

5.压应力等于零时,岩石抵抗剪断强度称为岩石的(C)

A.抗剪断强度B.抗拉强度C.抗切强度D.抗剪强度

6.岩石在常压下吸入水的重量与干燥岩石重量之比,称为岩石的(A)

A.吸水率B.吸水系数C.饱水系数D.饱水率

7.沉积岩之间的接触关系主要有(D)

A.沉积接触、平行不整合接触、角度不整合接触

B.侵入接触、平行不整合接触、角度不整合接触

C.风化接触、平行不整合接触、角度不整合接触

D.整合接触、平行不整合接触、角度不整合接触

8.下列有关岩层走向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B)

A.岩层的走向有两个数值,且两数值相差180。

B.岩层的走向只有一个数值

C.岩层的走向可由走向线的方位角表示

D.岩层走向方位角与倾向方位角相差90。

9.逆断层即(A)

A.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

B.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

C.上盘水平左移,下盘水平右移的断层

D.上盘水平右移,下盘水平左移的断层

10.岩石的风化可以分为(A)

A.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

B.物理风化、生物风化、水理风化

C.化学风化、水理风化、生物风化

D.物理风化、化学风化、水理风化

11.按赋存条件的分类,地下水可分为(A)

A.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B.裂隙水、包气带水、岩溶水

C.潜水、孔隙水、包气带水D.包气带水、潜水、承压水

12.某一地区地面和各种建筑物遭受地震影响的强烈程度称为(A)

A.地震烈度B.场地烈度

C.基本烈度D.设防烈度

13.采空区地表变形可分为(B)

A.两种移动,两种变形B.两种移动,三种变形

C.-种移动,三种变形D.三种移动,一种变形

14.洞室衬砌的主要作用是(A)

A.承受岩土和水压力B.防止地下水渗入

C.装饰洞室D.辅助围岩灌浆

15.详细勘察阶段,工程地质测绘的比例尺应选用(C)

A.1:

5000—1:

50000B.1:

2000~1310000

C.1:

500—1:

2000D.1:

200—1:

1000

二、判断题

16.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

(V)

17.地壳的运动方向可以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两种。

18.根据岩石的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划分,岩石分为坚硬岩、较硬岩、较软岩和软岩四大类。

(X)

19.与不整合接触面上的底砾岩岩性一致的岩层形成时间相对较晚。

20.残积土是未经搬运的,由风化作用形成的碎屑物质。

21.承压水的承压水位与埋藏深度一致。

22.地震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由地震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大小所决定的。

23.作用在洞室衬砌上的外水压力等于外水的全部水柱高度乘以水的重度。

24.膨胀土遇水膨胀,失水收缩,且胀缩可逆。

25.静力触探适用于碎石土层。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计40分)

26.简述残积土的成因及特征。

岩石风化后产生的碎屑物质,被风和大气降水带走一部分,其余都残留在原地,残留在原地的碎屑物称为残积土。

残积土主要分布在岩石暴露于地表而受到强烈风化作用的山区、丘陵及剥蚀平原。

残积土从上到下沿地表向深处颗粒由细变粗。

一般不具层理,碎块呈棱角状,土质不均,具有较大孑L隙,厚度在山坡顶部较薄,低洼处较厚。

残积土成分与母岩成分及所受风化作用的类型密切相关。

由于山区原始地形变化较大和岩石风化程度不一,残积土厚度变化很大。

27.地质平面图、剖面图及柱状图各自反映了哪些内容?

28.崩塌及滑坡的形成条件是什么?

崩塌形成的条件是斜坡前缘的部分岩体被陡倾结构面分割,并突然脱离母体,翻滚而下,造成岩块互相冲撞、破坏,最后堆积于坡脚而形成岩堆。

滑坡的形成条件主要取决予下滑力与抗滑力的对比关系。

斜坡的外形基本上决定了斜坡内部的应力状态,斜坡的岩土性质和结构决定了斜坡各部分抗剪强度的大小。

当斜坡内部的剪切力大于岩土的抗剪强度时,斜坡将发生剪切破坏而滑坡。

+

29.保障围岩稳定性的途径有哪些?

保障围岩稳定性的途径主要有两方面途径:

二是提高岩体整体强度,使其稳定性有所增高。

前者主要是采用合理的施工和支护衬砌方案,后者主要是加固围岩。

30.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包括的内容有哪些?

岩土工程分析评价的内容包括:

场地稳定性与适宜性评价;

岩土指标的分析与选用;

岩土利用、整治、改造方案及其分析和论证;

工程施工和运营期间可能发生的岩土工程问题的预测及监控、预防措施。

四、论述题(10分)

31.以下是本题的答案要点,可根据具体情况酌情给分。

叙述地震效应及其所包含各要素。

答案要点:

在地震作用影响下,地面出现的各种震害和破坏称为地震效应。

地震效应包括,地震力效应,地震破裂效应,地震液化效应和地震激发地质灾害效应。

(1)地震力效应:

地震可使建筑物受到一种惯性力的作用,当建筑物无法抵挡这种力的作用时,建筑物将会发生变形、开裂、倒塌。

(2)地震破裂效应:

地震自震源处以地震波的形式传播于周围的岩土层中,引起岩土层的振动,当这种振动作用力超过岩石的强度时,岩石就产生突然破裂和位移,形成断层和地裂隙,●引起建筑物变形和破坏。

(3)地震液化效应:

在饱和粉砂土中传播的地震波,使得孔隙水压力不断升高,土中有效应力减少,甚至会使有效应力完全消失,粉砂土形成流体,形成砂土液化,导致地基强度降低。

(4)地震能激发斜坡岩土体松动、失稳,发生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

20XX年7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30分)

1.内力地质作用包括地震作用、地壳运动、岩浆作用和下列哪项(B)。

A.风化作用B.变质作用

C.成岩作用D.沉积作用

2.在垂直压力作用下,岩石沿已有破裂面剪切滑动时的最大剪应力称为岩石的(D)。

A.抗拉强度B.抗切强度

C.抗剪断强度D.抗剪强度

3.未经构造变动影响的沉积岩,其上下两套岩层的相对新老关系为(C)。

A.无法确定B.上老下新

C.上新下老D.同一时代

4.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为(C)。

A.正断层B.平推断层

C.逆断层D.阶梯断层

5.下列哪项不是地质年代单位(D)。

A.宙B.代

C.纪D.统

6.下列关于风化作用的叙述,哪项正确(C)。

A.风化作用属于内力地质作用

B.风化作用均会导致岩石成分的变化

C.风化作用随距地表深度的加大而减弱D.温差风化属于化学风化作用

7.风的剥蚀作用有下列哪两种方式(A)。

A.吹扬作用和磨蚀作用

B.吹扬作用和冲蚀作用

C.溶蚀作用和磨蚀作用

D.溶蚀作用和冲蚀作用

8.坡积土是有下列哪项地质作用形成的(B)。

A.风化作用

B.雨、雪水的地质作用

C.洪流的地质作用

D.河流的地质作用

9.地下水按赋存条件的分类,不包括下列哪种类型的地下水(C)。

A.孔隙水B.裂隙水

C.潜水D.岩溶水

10.斜坡的变形方式有蠕动和下列哪种形式(C)。

A.崩塌B.滑动

C.松动D.弯曲

11.下列关于震级和烈度的组合哪一个是正确的(C)。

A.每次地震震级只有1个,烈度也只有一个

B.每次地震震级可有多个,烈度只有一个

C.每次地震震级只有1个,但烈度可有多个D.每次地震震级可有多个,烈度也可有多个

12.土洞是由以下何种地质作用造成的(B)。

A.生物作用B.潜蚀作用

C.搬运作用D.风化作用

13.洞室衬砌的主要作用是(A)。

A.承受岩土和水压力B.防止地下水人渗

C.装饰洞室D.辅助围岩灌浆

14.详细勘察阶段,工程地质测绘的比例尺应选用(B)。

A.1:

200~1:

1000B.1:

500~1:

2000

C.1:

2000—1:

10000D.1:

5000~1:

50000

15.平板荷载试验可用于测定地基土的哪方面内容?

(C)

A.抗剪强度B.重度

C.承载力D,压缩模量

二、判断题(你认为正确者,在题后括号内填“√”,错误者填“X”。

题2分,共计20分)

1.矿物是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元素单质和化合物。

2.根据岩石的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岩石按坚硬程度分为坚硬岩、较硬岩、较软岩和软岩四大类。

3.与不整合接触面上的底砾岩岩性一致的岩层形成时间相对较晚。

4.断层既可以造成地层的重复又可以造成地层的缺失。

5.承压水内部有压力而潜水内部无压力。

6.冲积土是由河流的地质作用形成的。

7.利用潜水的等水位线图可以确定潜水的流向,但不能确定潜水的水力梯度。

8.风化作用在岩石中形成的节理面属于构造结构面。

9.作用在洞室衬砌上的外水压力等于外水的全部水柱高度乘以水的重度。

10.勘察一般分为选址勘察、初步勘察、详细勘察三阶段。

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计40分)

1.工程地质学及其研究内容?

2.野外鉴别矿物的步骤?

3.何谓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

4.选择洞轴线位置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5.工程地质勘察的任务?

四、论述题(10分)

分析褶皱区可能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

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计40分)

1.要点:

研究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称为工程地质学。

工程地质学探讨工程地质勘

察的手段及方法,调查研究岩土体的工程地质性质、地质构造、地貌等工程地质条件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分析研究与工程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及防治措施。

为工程的选址、规划、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2.要点:

(1)找到矿物的新鲜面,矿物的新鲜面能真实地反映矿物化学成分和物理特征;

(2)观察鉴别矿物的形态和物理性质;

(3)根据观察到的矿物的物理性质,结合常见造岩矿物特征,对矿物进行命名。

3.要点:

地震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是由地震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大小所决定的。

4.要点:

(1)地形:

应注意利用地形、方便施工。

(2)地层与岩性条件:

地层与岩性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洞室的稳定性。

(3)地质构造条件:

应考虑在大块而完整岩体中布置轴线;

应注意分析洞轴线与岩层产状、褶皱地层的走向的关系。

(4)水文地质条件:

对隧洞沿线地下水分析其埋藏运动条件、类型及物理化学特性等情况。

5.要点:

通过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勘探、室内试验、现场测试等方法,查明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如场地地形地貌特征、地层条件、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质现象,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测定等。

在此基础上,根据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并结合工程的具体特点和要求,进行岩土工程分析评价,为基础工程、整治工程、土方工程提出设计方案。

褶皱形成以后,使岩层产生一系列波状弯曲,同时,在褶皱的转折端,一般张裂隙发育,岩层较破碎,在褶皱两翼,岩层中易产生剪裂隙。

由于褶皱构造中存在着不同的裂隙,导致岩层的完整体受到破坏,因此,褶皱区岩层的强度及稳定性较之原有岩层有所降低。

另外由于转折端更易遭受风和作用的影响,因此,工程应避免布置在转折端。

褶皱两翼,岩层均为单斜岩层,如果在褶皱两翼开挖形成边坡,可能导致边坡产生顺层滑动。

因此在两翼布设工程应尽量使开挖形成边坡的倾斜方向与岩层倾斜方向相反;

如果边坡倾斜方向与岩层倾斜方向一致,应使边坡的倾角小于岩层倾角,否则应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

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

1.工程地质条件不包括(C)。

A.岩土的工程特性B.地质构造

C.基础形式D.水文地质条件

2.矿物抵抗刻划、研磨的能力称为矿物的(A)。

A.硬度B.解理

C.断口D.韧性

3.岩石的工程地质性质包括(A)。

A.物理性质、水理性质、力学性质B.吸水性质、透水性质、软化性质

C.抗剪强度、抗拉强度、抗压强度D.岩石重度、岩石空隙性、溶解性

4.地质年代按时间段落的级别依次划分为(B)。

A.宙、代、世、纪、期B.宙、代、纪、世、期

C.宙、期、代、纪、世D.期、宙、代、纪、世

5.水平岩层的岩层分界线与地形等高线(A)。

A.平行

B.弯曲方向相反

C.弯曲方向一致,但岩层界线的弯曲度大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度

D.弯蓝方向一致,但岩层界线的弯曲度小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度

6.下列有关岩层倾向的叙述正确的是(D)。

A.岩层的倾向有两个数值,且两数值相差180。

B.岩层倾向与岩层走向无关

C.岩层的倾向可由走向线的方位角表示

D.岩层的倾向只有一个数值

7.下列关于风化作用的叙述,叙述正确的是(C)。

A.风化作用属于内力地质作用

B.风化作用会导致岩石成分的变化

C.风化作用随距地表深度的加大而减弱

D.温差风化属于化学风化作用

8.形成坡积土的地质作用是(D)。

A.风化作用B.雨、雪水的地质作用

C.洪流的地质作用D.河流的地质作用

9.地下水按赋存条件的分类,不包括(B)。

A.孔隙水B.潜水

C.裂隙水D.岩溶水

10.下列关于地震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

A.纵波是由震源向外传播的压缩波B.横波是由震源向外传播的剪切波

C.纵波和横波均为体波D.横波的传播速度大于纵波

11.边坡应力重分布所形成的结构面属于(C)。

A.原生结构面B.构造结构面

C.次生结构面D.节理面

12.判别活断层最有力的证据是(C)

A.地面疏松土层出现大面积有规律分布的地裂缝

B.地层的重复、缺失

C.断层三角面

D.呈带状分布的泉

13.下列关于冻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B)。

A.冻土包括多年冻土和季节性冻土B.冻土不具有流变性

C.冻土为四相体D.冻土具有融陷性

14.详细勘察阶段,工程地质测绘的比例尺应选用(B)。

1000

B.1:

C.1:

2000~l:

10000

D.1:

5000~1:

15.平板载荷试验可用于测定地基土的(D)。

A.抗剪切强度

B.重度

C.承载力

D.压缩模量

1.根据地质作用的动力来源,地质作用分为外力作用和内力作用两类。

2.岩浆岩的结构可分为变余结构、变晶结构和碎裂结构。

3.岩石的结构、构造对岩石的工程性质没有显著影响。

4.岩层发生断裂后,两侧岩块无明显位移的构造称为节理。

5.地质图例中从新地层到老地层,严格要求自上而下或自左到右顺序排列。

6.坡积土的矿物成分主要取决于下卧基岩的矿物成分。

7.承压水内部有压力而潜水内部无压力。

8.流动的水体是岩溶发育的必要条件之一。

9.所用黄土都具有湿陷性。

10.勘察一般分为选址勘察、初步勘察、详细勘察、施工勘察四个阶段。

1.岩石坚硬程度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岩石坚硬程度类型有哪些?

岩石的坚硬程度分类的依据是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

根据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

度将岩石分为5大类,分别为:

坚硬岩、较硬岩、较软岩、软岩、极软岩。

2.什么是冲积土?

河流地质作用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冲积土是在河流的地质作用下将两岸基岩及其上部覆盖的坡积物、洪积物剥蚀后搬运、沉积在河流坡降平缓地带形成的沉积物。

河流地质作用的表现形式主要有:

侵蚀作用、搬用作用、沉积作用。

3.在建筑物设计方面如何防止地表变形?

布置建筑物总图时,建筑物长轴应垂直于工作面的推进方向;

建筑物的平面形状应力求简单,以矩形为宜;

基础底部应位于同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