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知识大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438335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68 大小:291.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茶叶知识大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8页
茶叶知识大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8页
茶叶知识大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8页
茶叶知识大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8页
茶叶知识大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8页
茶叶知识大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8页
茶叶知识大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8页
茶叶知识大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8页
茶叶知识大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8页
茶叶知识大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8页
茶叶知识大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8页
茶叶知识大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8页
茶叶知识大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8页
茶叶知识大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8页
茶叶知识大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8页
茶叶知识大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8页
茶叶知识大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8页
茶叶知识大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8页
茶叶知识大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8页
茶叶知识大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8页
亲,该文档总共26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茶叶知识大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茶叶知识大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茶叶知识大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6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茶叶知识大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毛茶有无夹杂物或夹杂物多少,直接影响茶叶品质的优次,制率的高低,费工的多少,成本的高低。

(二)湿评项目

湿评项目有香气、滋味、汤色、叶底。

开汤准确称取代表性茶3克放入150毫升的审评杯中,茶水比红茶、绿茶、白茶、黄茶为1:

50,乌龙茶为1:

22,然后用沸腾适度的开水冲泡,从冲泡第一杯起计时,5分钟后按冲泡顺序将杯内茶汤沥入审评碗内。

嗅香气香气依靠嗅觉来辨别。

嗅香气分热嗅、温嗅、冷嗅。

热嗅辨别香气纯异及高低,温嗅辨别香型及优次,冷嗅判断香气的持久程度。

审评香气时,应避免外界香气的干扰。

茶叶的香气成分主要是鲜叶中含有的和加工中产生的芳香物质。

目前已知鲜叶中只有近60种芳香成分,而成品茶中已发现600多种,说明茶叶加工中香气的变化是极其复杂的。

审评香气主要比纯异、高低和长短。

1、纯异:

纯---指某茶应有的香气,异----指茶中夹杂其它不良气味。

纯正的香气要区别三种类型:

即茶类香、地域香和附加香气。

茶类香:

即某种茶类应有的香气,如绿茶的清香;

青茶的花香;

红茶要有甜香等。

在茶类香中又要注意区别产地香和季节香,产地香即高山、低山之区别。

季节香即不同季节香气之区别,红绿茶一般是春茶香气高于夏秋茶;

青茶的秋茶香气比春夏茶好。

2、高低:

香气的高低可从以下六个字来区别;

浓、鲜、清、纯、平、粗。

浓:

香气高,有活力,刺激性强。

鲜:

如呼吸新鲜空气,有爽快感。

清:

清爽新鲜之感,其刺激性有中弱和感受快慢之分。

纯:

香气一般,无异杂气味,感觉纯正。

平:

香气平,无异杂气味。

粗:

感觉糙鼻,有时感到辛涩,都属粗老气。

看汤色

汤色亦称水色。

汤色靠视觉审评。

1、色度:

指茶汤颜色与茶树品种、环境条件和鲜叶老嫩有关外,还与鲜叶加工方法不同有关,加工技术有问题也会出现不正常的色。

评比汤色主要判断:

正常色、劣变色和陈变色。

正常色:

正常加工条件下,各茶类冲泡后应该呈现出的汤色。

如绿茶汤色黄绿;

红茶汤色红艳;

青茶汤色橙黄;

白茶汤色浅黄;

黄茶汤色黄亮;

黑茶汤色橙红等。

正常汤色中区别色泽深浅。

汤色的深浅,只能是同地区的同茶类作比较。

通常色深表明汤中物质丰富;

色浅即物质不丰富。

2、亮度:

即茶汤亮暗程度。

凡茶汤亮度好的,品质亦好;

亮度差的品质次。

3、清浊度:

清---指汤色纯净,清澈透明。

浊---指汤不清,或汤中有沉淀物或细小悬浮物。

劣变或陈变产生的焦、酸、馊、霉、陈的茶汤,混浊不清。

尝滋味

滋味是通过味觉器官来鉴定的。

舌的不同部位对滋味的感觉不同,舌中对鲜味最敏感,舌尖对甜味,舌根对苦味,舌两侧对酸味最敏感。

涩味则在舌心和两颊最敏感。

评滋味时,茶汤的温度、吸入速度和数量,辨味时间长短,都会影响滋味审评的结果。

茶汤滋味与汤色、香气密切相关,一般汤色深的,香气高,味也厚;

汤色浅的,香气低,味也淡。

审评滋味先要区别是否正常,正常的滋味区别其浓淡、强弱、鲜爽、醇和,不正常的区别其苦、涩、粗、异。

纯正:

品质正常的茶类应有的滋味。

浓淡:

浓---茶汤中浸出的内含物质丰富,进口能感到味厚。

淡---茶汤中浸出的内含物质含物少,味淡薄。

强弱:

茶汤进口即感到刺激性强。

如大叶种绿茶、红茶滋味较强;

小叶种绿茶、红茶滋味的刺激性相对弱些。

鲜爽:

感觉新鲜、爽口。

滋味与香气常联系在一起,在尝味时可嗅到香气。

醇和:

醇---表示茶味尚浓,回味也爽,但刺激性欠强。

和---表示茶味淡,物质不丰富,刺激性弱而正常可口。

评叶底

干茶冲泡时吸水膨胀,芽叶摊展,称叶底。

审评叶底主要看嫩度、色泽和匀度。

嫩度:

以芽与嫩叶含量比例和叶质来衡量。

一般以芽含量多、粗而长的好。

但视品种和茶类要求不同,如碧螺春茶细嫩多芽,其芽细而短茸毛多。

叶质老嫩可以从软硬度和有无弹性来区别。

色泽:

主要看色度和亮度,绿茶叶底以嫩绿、黄绿、翠绿明亮者为优,暗绿带青张或红梗红叶者次。

红茶叶底以红艳、红亮为优,红暗、乌暗、花杂者差。

二、新茶与陈茶的鉴别

新茶与陈茶是相比较而言的,在习惯上,将当年加工的茶叶,称为新茶。

而将上年甚至更长时间采制加工而成的茶叶,即使储存较好,茶性良好,也统称为陈茶。

对于大多数的茶叶来说,理所当然以新茶为好。

“饮茶要新,喝酒要陈”。

v宋代唐庚的《斗茶记》中曾提到:

“吾闻茶不问团垮,要之贵新,水不问江井要之贵活。

”新茶的色香味形,都给人以新鲜的感觉,称之为“崭鲜喷香”。

隔年陈茶,无论是色泽还是滋味,总有“香沉味晦”之感。

v这是因为茶叶在存放过程中,在光、热、水、气的作用下,其中的一些酸类、酯类、醇类,以及维生素类物质发生缓慢的氧化或缩合,形成了与茶叶品质无关的其他化合物,而为人们需要的茶叶有效品质成分含量却相对减少,最终使茶叶色香味形向着不利于茶叶品质的方向发展,茶叶产生陈气、陈味和陈色。

v并非所有茶叶都是新茶比陈茶好。

如广西六堡茶、云南普洱茶等,只要存放得当,不仅不会变质,甚至能提高茶叶品质,“愈陈愈香”。

如青茶干度好,只要存放得当,隔年品质不会有问题。

(1)色泽

茶叶在贮存过程中,由于受氧气、温度或光的作用,使构成茶叶色泽的一些色素物质发生缓慢的自动氧化和分解。

v如绿茶中含量较多的多酚类物质、维生素C等容易氧化,加上叶绿素部分分解,使色泽由新茶时的青翠嫩绿逐渐变得黄绿枯灰,茶汤变黄变暗。

v对红茶品质,随着茶黄素和茶红素的进一步氧化、聚合,还有茶多酚的自动氧化的结果,会使红茶由新茶时的乌润变成灰褐。

(2)滋味

由于茶叶中多酚类物质、酯类物质经氧化后,形成不溶性物质,使茶汤中的有效成分减少,从而使茶叶滋味由厚变淡薄;

同时,又由于茶叶中氨基酸的氧化和脱氨、脱羧作用的结果,使茶叶的鲜爽味减弱而变得“滞钝”。

(3)香气

v由于香气物质的氧化、缩合和缓慢挥发,如脂类物质氧化产生的醛类物质,使茶叶香气由清香变得低浊。

v上述区别,是对较多的茶叶品种而言的。

而且,贮存条件良好,这种差别就会相对缩小。

至于有的茶叶,贮存后品质并未降低,那就另当别论了。

三、各类茶的上市时间

v我们要了解各类茶的上市时间,以便选购适合的茶叶,就首先要了解各类茶在不同季节的品质特点。

茶树由于在年生长发育周期内受气温、雨量、日照等季节气候的影响,以及茶树自身营养条件的差异,使得加工成的各季节茶叶品质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v在中国的大部分茶叶产区,一般是从季节变化结合茶树新梢生长的间歇性而将茶叶划分为春茶、夏茶和秋茶。

v春茶,通常是指当年立春之后,五月底之前采制的茶叶;

夏茶是指六月初至七月中采制而成的茶叶;

七月中以后采制的当年茶叶,就算秋茶了。

而在我国的海南、台湾、云南的部分地区,则由于四季气候温暖,光照充足,其茶叶四季皆可采制。

v由于茶季不同,采制而成的茶叶,其外形和内质有很明显的差异。

对茶叶而言,由于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沛,加上茶树经去年秋季冬季的休养生息,使得春梢芽叶肥壮,色泽翠绿,叶质柔软,幼嫩芽叶毫毛多,与品质相关的一些有效物质,特别是氨基酸及相应的全氮量和多种维生素富集,使茶叶滋味鲜爽,香气浓烈。

因此,春茶,特别是早期春茶往往是一年中品质最好的时期。

许多名茶,诸如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君山银针、白毫银针等等,都是由春茶早期的幼嫩茶叶经精细加工而成的。

所以,在我国的历代文献中,都有“以春茶为贵”的记载。

v夏季由于天气炎热,茶树新梢芽叶生长迅速,使得能溶解于茶汤的水浸出物含量相对减少,特别是氨基酸及全氮量的减少,使得茶汤滋味不及春茶鲜爽,香气不如春茶浓烈。

相反,由于带苦涩味的花青素、咖啡碱,茶多酚含量比春茶高,不但使紫色芽叶增加,成茶色泽不一,而且滋味较为苦涩。

v秋季气候条件介于春夏之间,茶树经春夏两季生长,采摘,新梢内含物质相对减少,叶张大小不一,叶底发脆,叶色泛黄,茶叶滋味、香气显得比较平和。

四、高山茶与平地茶鉴别

v平地茶芽叶较小,叶底坚薄,叶张平展,叶色黄绿欠光润。

经加工而成的茶叶,条索较细瘦,身骨较轻,香气稍低,滋味稍淡。

v高山茶之所以比平地茶好,是高山气候条件、土壤因子以及植被等综合影响的结果,是由于高山具有适合茶树生长的天然生态条件的缘故。

其实,凡是在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湿度较大、光照适中、土壤肥沃的地方采制的茶叶,品质都比较好。

为此,人们往往采用人工模拟茶树天然生态环境的方式去提高茶叶的品质。

如种植遮荫树,建立人造防护林,实行茶园铺草,采用人工灌溉,等等,这些都有利于改善茶叶品质。

五、中国名优茶品质特征

[西湖龙井]

产地:

浙江杭州西湖山区。

龙井茶因其产地不同,分为狮峰龙井、梅坞龙井、西湖龙井三种,以狮子峰所产最佳,其色泽嫩黄,香高持久,被誉为"

龙井之巅"

该茶采摘有严格要求,有只采一个嫩芽的,有采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的。

其制工亦极为讲究,在炒制工艺中有抖、带、挤、挺、扣、抓、压、磨等十大手法。

操作时变化多端,令人叫绝。

汤色碧绿明亮,香馥如兰,滋味甘醇鲜爽,向有“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之誉。

特点:

1、外形:

似碗钉,扁平光滑,剑片状

2、汤色:

碧绿明亮,绿中显黄(黄绿色)

3、香气:

鲜嫩高长,板栗香。

4、滋味:

甘醇鲜爽。

5、叶底:

嫩绿,匀齐成朵。

一芽一叶或二叶。

冲泡器具:

透明玻璃杯

冲泡方法:

下投法、80-85℃左右水温

适宜饮用人群:

适合任何年龄,内热体质、胃热者可饮用。

体寒者,还有胃溃疡病患则不适于多喝

适宜季节:

春夏季

功效:

龙井茶所含氨基酸、儿茶素、维生素C等成分,均比其他茶叶为多,营养丰富,有生津止渴,提神益思,消食化腻,消炎解毒之功效。

另外龙井茶还有提神、生津止渴、降低血液中的中性脂肪和胆固醇。

具抗氧化、抗突然异变、抗肿瘤、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及低密度酯蛋白含量、抑制血压上升、抑制血小板凝集、抗菌、抗产物过敏等功效。

龙井茶可以净化血管,预防中风和心脏病龙井茶究竟对心脏病的根源。

乾隆和龙井茶:

康熙皇帝在杭州创设“行宫”,把龙井茶列为“贡茶”。

据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四次(1751、1752、1762、1765)到龙井狮峰山下胡公庙品饮龙井茶,饮后赞不绝口,兴之所至,将庙前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

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来到杭州龙井狮峰山下,看乡女采茶,这天,乾隆皇帝看见几个乡女正在十多棵绿荫荫的茶蓬前采茶,心中一乐,也学着采了起来。

刚采了一把,忽然太监来报:

“太后有病,请皇上急速回京。

”乾隆皇帝听后,随手将一把茶叶向袋内一放,日夜兼程赶回京城。

其实太后只因山珍海味吃多了,一时肝火上升,双眼红肿,胃里不适,并没有大病。

此时见皇儿来到,只觉一股清香传来,便问带来什么好东西。

皇帝也觉得奇怪,哪来的清香呢?

他随手一摸,啊,原来是杭州狮峰山的一把茶叶,几天过后已经干了,浓郁的香气就是它散出来了。

太后便想尝尝茶叶的味道,宫女将茶泡好,茶送到太后面前,果然清香扑鼻,太后喝了一口,双眼顿时舒适多了,喝完了茶,红肿消了,胃不胀了。

太后高兴地说:

“杭州龙井的茶叶,真是灵丹妙药。

”乾隆皇帝见太后这么高兴,立即传令下去,将杭州龙井狮峰山下胡公庙前那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每年采摘新茶,专门进贡太后。

[碧螺春]

江苏吴县洞庭山

1、外形条索纤细,卷曲如螺,色泽银绿隐翠,白毫显露。

2、汤色碧绿清澈明亮。

3、香气天然果香味,清香鲜爽。

4、滋味清鲜回甘。

5、叶底嫩绿显翠,细嫩匀齐。

冲泡器具:

冲泡方法:

上投法,80-85℃左右水温。

水以初沸为上,水沸之后,用沸水烫

杯,让茶盅有热气,以先发茶香。

因为碧螺春的茶叶带毛,要

用沸水初泡,泡后毛从叶上分离,浮在水上,把第一泡茶水倒

去,第二泡才是可口的碧螺春,但最好的茶是第三次泡的,茶

的香味才充分发挥出来

体寒者,还有胃溃疡病患则不适于多喝。

春、夏季

提神兴奋、利尿、强心解痉、防龋齿、抑制动脉硬、助消化、清肝明

目、醒酒、降血压、抑制癌细胞等作用。

碧螺春茶史及由来:

碧螺春乃茶中珍品,以“形美、色艳、香高、味醇”闻名中外。

唐陆羽《茶经》“茶之出”中曾提到:

“苏州长州生洞庭山”。

  

据《随见录》载:

“洞庭山有茶,微似芥茶而细,味甚甘香,俗呼为‘吓煞人’,产碧螺峰者尤佳,名碧螺春”。

又有说是清康熙帝因嫌“吓煞人”不雅,改名为“碧螺春”,并列为贡品。

又据清未震钧所著《茶说》载:

“茶以碧萝(螺)春为上,不易得,则苏之天池,次则龙井;

岕茶稍粗,次六安之青者。

”  

碧螺春如今属全国十大名茶之一,1954年,周总理曾携带2斤“东山西坞村碧螺春茶叶”赴日内瓦参加会议。

相传在清康熙年间,有一年洞庭东山碧螺峰上的茶树长得特别繁茂,采茶姑娘们用竹筐采下来后抬到山下晾晒,因为茶用竹筐装不下了,姑娘们就把多余的茶放在怀中。

茶得热气后透出一阵异香,采茶姑娘们争呼吓煞人香(吴中方言),此茶由此得名。

 

后来康熙皇帝下江南,巡抚宋荦以此茶进献,康熙帝品后对此茶大加欣赏,便问宋荦茶名,宋荦答是:

吓煞人香。

康熙帝大喊有趣,但觉其名不雅,便据其采撷于碧螺峰,茶色碧绿,形曲似螺,又值于早春采撷,因此钦定茶名碧螺春。

从此以后碧螺春茶就成为了历年进贡之茶中珍品。

不过也有人说,此茶为王母娘娘派仙鹤传的种,山人朱元正独得其妙,植于山崖下。

初称其为“吓煞人香”,后清康熙南巡到东山,才改名碧螺春。

不管是哪个种的,反正名都是康熙帝钦定的。

[黄山毛峰]

安徽黄山

形似雀舌,匀齐壮实,峰显毫露,色如象牙,鱼叶金黄。

2、香气:

清香高长。

3、汤色:

清澈明亮。

鲜浓、醇厚、甘甜。

嫩黄,肥壮成成朵。

形容黄山毛峰的品质特点,可用八个字:

香高、味醇、汤清、色润。

抗衰老、抗菌、降血脂、防龋齿、防癌等。

黄山毛峰的传说:

明朝天启年间,江南黟县新任县官熊开元带书童来黄山春游,迷了路,遇到一位腰挎竹篓的老和尚,便借宿于寺院中。

长老泡茶敬客时,知县细看这茶叶色微黄,形似雀舌,身披白毫,开水冲泡下去,只见热气绕碗边转了一圈,转到碗中心就直线升腾,约有一尺高,然后在空中转一圆圈,化成一朵白莲花。

那白莲花又慢慢上升化成一团云雾,最后散成一缕缕热气飘荡开来,清香满室。

知县问后方知此茶名叫黄山毛峰,临别时长老赠送此茶一包和黄山泉水一葫芦,并嘱一定要用此泉水冲泡才能出现白莲奇景。

熊知县回县衙后正遇同窗旧友太平知县来访,便将冲泡黄山毛峰表演了一番。

太平知县甚是惊喜,后来到京城禀奏皇上,想献仙茶邀功请赏。

皇帝传令进宫表演,然而不见白莲奇景出现,皇上大怒,太平知县只得据实说道乃黟县知县熊开元所献。

皇帝立即传令熊开元进宫受审,熊开元进宫后方知未用黄山泉水冲泡之故,讲明缘由后请求回黄山取水。

熊知县来到黄山拜见长老,长老将山泉交付予他。

在皇帝面前再次冲泡玉杯中的黄山毛峰,果然出现了白莲奇观,皇帝看得眉开眼笑,便对熊知县说道:

“朕念你献茶有功,升你为江南巡抚,三日后就上任去吧。

”熊知县心中感概万千,暗忖道“黄山名茶尚且品质清高,何况为人呢?

”于是脱下官服玉带,来到黄山云谷寺出家做了和尚,法名正志。

如今在苍松入云、修竹夹道的云谷寺下的路旁,有一檗庵大师墓塔遗址,相传就是正志和尚的坟墓。

[信阳毛尖]

产于河南信阳县,主产于信阳县西占士风部山区

1.外形:

细秀匀直,显峰苗,色泽翠绿,白毫遍布。

2.汤色:

嫩绿明亮。

3.香气:

清香型,不同程度表现出,毫香,鲜嫩香,熟饭栗香。

4.滋味:

浓醇鲜爽。

5.叶底:

细嫩匀齐。

紫砂壶,盖碗

冲泡水温:

95-100℃沸水

秋季

信阳毛尖具有强身健体作用。

具有生津解渴、清心明目、提神醒脑、去腻消食、抑制动脉粥样硬化以及防癌、防治坏血病和护御放射性元素等多种功能。

具有医疗功效。

常喝毛尖茶,能降低血压。

[竹叶青]

四川峨眉山,主产区为海拔800-1200米的清音阁、白龙涧、万年寺、黑水寺一带。

特性:

竹叶青茶采用的鲜叶十分细嫩,加工工艺十分精细。

一般在清明前3~5天开采,标准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鲜叶嫩匀,大小一致。

竹叶青茶特点是:

外形扁平,条索紧直,肥厚带毫,两头尖细,形似竹叶;

内质香气高鲜;

茶汤黄绿明亮,香浓味爽,叶底嫩绿匀整

盖碗或紫砂壶

80℃-85℃

平性体质的人

竹叶青茶是食疗的佳品,但是,冷茶对身体有寒滞、聚痰的副作用。

喝冷茶不仅不能清火化痰,反而会出现伤脾、胃和聚痰的情况。

所以千万不能喝冷茶,不管任何名字的茶都不能冷的喝.很多人都不注意。

竹叶青茶可以解渴消暑,解毒利尿。

其味清香可口,其色微显

淡绿,其汤晶莹透亮,具有生津止渴、消热解毒、清热消炎、

利尿通络、化痰等功效。

[大红袍]

产于福建武夷山地区

特征:

条索紧结、壮实、稍扭曲,带宝色或油润,香气馥郁略带兰花香,岩韵明显、醇厚,回味甘爽,杯底有余香,汤色清澈艳丽呈深橙黄色,叶底软亮匀齐,有红边。

100℃沸水

平性体质的人。

秋季。

调经活血,可清除体内余热,滋润肺腑,具有降血脂、减肥、抗炎症、抗过敏、解烟酒毒,防蛀牙、美容、延缓衰老等作用。

大红袍的由来:

关于这一美名的由来,民间广为流传着美妙动人的传说:

 1、大红袍茶树生长在悬崖绝壁上,人莫能登,每年采茶时,寺僧以果为饵,驯猴子采之,所以有人称之为“猴采茶”。

  2、大红袍茶树高十丈,叶大如掌,生长在峭壁上,风吹叶坠,寺僧拾制为茶,能治百病。

  3、大红袍茶树为神仙所栽,寺僧每于元旦焚香虔诚礼拜,泡少许供佛前,茶能自顾,有窃之者立即腹痛,非育之勿能愈,盖以为神仙所栽,凡人不能品尝也 

  4、大红袍茶树受过皇封,御赐其名,当地县令于每年春季皆亲临九龙窠,将身披红袍脱下盖在茶树上,然后顶礼朝拜,在香烟缭绕中众人齐声高喊:

茶发芽!

待红袍揭下时茶树果然发芽!

茶芽红艳如染。

 

5、勘婆婆的神茶:

很早很早以前,武夷山慧苑岩住有一位勤劳善良的老婆婆,在大灾年间,有一天遇见一位病危的白发老人……急忙扶着老人进屋,把自己当饭吃的野菜汤送到老人手里……救活了老人,老人感恩,遂送了一龙头拐杖给老婆婆,又从口袋摸出二粒种子,交代用拐杖在地里挖个坑,种下种子盖好土,落些水……而后老人飘然腾空而去……老婆婆依照老人的话,把种子种好,不久果真长出了茶树,人们惊叹为神仙所赐的神茶 

后来却被当官的知道,可因没能采到、喝到神仙茶恼羞成怒,把茶树连根铲除……老婆婆为此哭了、病倒了,有一天老婆婆拄着拐杖刚出门,就看见几个男人正扛着·

树根走过来,老婆婆把拐杖放在树根上,谁知龙头拐杖忽然变成了一片红云,载着那树根在空中打了三个圈,冉冉飞去,飞进了九龙窠,落在半山腰……第二年长出了茶树……以后茶树发了,长成三株。

这就是最早的三株大红袍的来历。

[武夷水仙]

福建武夷山

成茶条索紧结沉重,叶端扭曲,色泽油润暗沙绿,呈“蜻蜓头,青蛙腿“状;

香气浓郁,具兰花清香,滋味醇厚回甘,汤色清澈橙黄,叶底厚软黄亮,叶缘朱砂红边。

可清除体内余热,滋润肺腑,具有降血脂、减肥、抗炎症、抗过敏、解烟酒毒,防蛀牙、美容、延缓衰老等作用。

[武夷肉桂]

肉桂外形条索匀整卷曲;

色泽褐禄,油润有光;

干茶嗅之有甜香,冲泡后之茶汤,特具奶油、花果、桂皮般的香气;

入口醇厚回甘,咽后齿颊留香,茶汤橙黄清澈,叶底匀亮,呈淡绿底红镶边,冲泡六七次仍有“岩韵”的肉桂香。

[铁观音]

福建省安溪县。

茶条卷曲,色泽褐绿,沉重若铁,叶表带白霜,呈青蒂绿腹蜻蜓头状

金黄,浓艳清澈

天然花果香,七泡有余香,具有独特的观音韵

入口回甘带蜜味

肥厚明亮,具有绸面光泽

铁观音的由来:

一、“魏说”--观音托梦

  相传, 

1720年前后,安溪尧阳松岩村(又名松林头村)有个老茶农魏荫(1703-1775),勤于种茶,又笃信佛教,敬奉观音。

每天早晚一定在观音佛前敬奉一杯清茶,儿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有一天晚上,他睡熟了,朦胧中梦见自己扛着锄头走出家门,他来到一条溪涧旁边,在石缝中忽然发现一株茶树,枝壮叶茂,芳香诱人,跟自己所见过的茶树不同……第二天早晨,他顺着昨夜梦中的道路寻找,果然在观音仑打石坑的石隙问,找到梦中的条树。

仔细观看,只见茶叶椭圆,叶肉肥厚,嫩芽紫红,青翠欲滴:

魏荫十分高兴,将这株条树挖回种在家小一口铁鼎里,悉心培育。

因这茶是观音托梦得到的,取名"

铁观音"

二、“王说”--乾隆赐名

  相传,安溪西坪南岩仕人王土让[清朝雍正十年副贡、乾隆六年曾出任湖广黄州府靳州通判,曾经在南山之麓修筑书房,取名“南轩”。

清朝乾隆元年(1736年)的春天,王与诸友会文于“南轩”。

每当夕阳西坠时,就徘徊在南轩之旁。

有一天,他偶然发现层石荒园间有株茶树与众不同,就移植在南轩的茶圃,朝夕管理,悉心培育,年年繁殖,茶树枝叶茂盛,圆叶红心,采制成品,乌润肥壮,泡饮之后,香馥味醇,沁人肺腑。

乾隆六年,王士让奉召人京,谒见礼部侍郎方苞,并把这种茶叶送给方苞,方侍郎间其味非凡,便转送内廷,皇上饮后大加赞誉,垂问尧阳茶史,因此茶乌润结实,沉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