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窑操作原则及细节要求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44030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62.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回转窑操作原则及细节要求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回转窑操作原则及细节要求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回转窑操作原则及细节要求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回转窑操作原则及细节要求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回转窑操作原则及细节要求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回转窑操作原则及细节要求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回转窑操作原则及细节要求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回转窑操作原则及细节要求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回转窑操作原则及细节要求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回转窑操作原则及细节要求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回转窑操作原则及细节要求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回转窑操作原则及细节要求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回转窑操作原则及细节要求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回转窑操作原则及细节要求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回转窑操作原则及细节要求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回转窑操作原则及细节要求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回转窑操作原则及细节要求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回转窑操作原则及细节要求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回转窑操作原则及细节要求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回转窑操作原则及细节要求Word下载.docx

《回转窑操作原则及细节要求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回转窑操作原则及细节要求Word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回转窑操作原则及细节要求Word下载.docx

8、三个班操作统一,也就是三班保一窑。

二、中控操作注意重点

1、分解炉出口温度。

2、窑电流。

3、生料喂料量及输料系统。

4、头、尾煤喂料量及输送系统。

5、窑前温度,熟料结粒。

6、C1出口压力、温度、O2、CO、NOx含量。

7、生料、熟料成分变化情况。

8、胴体温度及变化情况。

9、篦冷机冷却情况、料层厚度、篦板温度等。

10、窑头、窑尾收尘器入口温度、压力参数等。

11、各台套设备电机电流情况。

12、各处温度、压力情况。

三、窑头岗位工作重点

1、看窑前火焰形状、力度、温度;

2、看窑前熟料温度、带料高度、结粒情况,窑皮温度、平整度情况;

3、看窑头罩内飞砂情况(篦冷机一段用风);

4、看链斗机内熟料结粒、煅烧结晶、温度情况,窑皮掉落情况;

5、看烟室缩口温度,结皮颜色。

6、检查窑胴体温度(窑此及耐火砖)、预热器下料和温度情况;

7、检查各岗位工作情况和各台套设备运行情况。

四、回转窑各系统操作细节要求

1、回灰系统

A、回灰系统在点火后即将投料前开启,并入库。

B、增湿塔喷水系统的开停根据窑尾收尘入口温度而定,1#窑在窑尾收尘入口温度达180℃时中控自动给定30HZ启动,到200℃时中控自动给定50HZ(要注意使喷水系统处于备妥自动控制状态),2#窑在窑尾收尘入口温度达185℃时中控自动给定30HZ启动,到195℃时中控自动给定40HZ,200℃中控自动给定50HZ,若温度不降可适当开启窑尾收尘入口冷风阀,必须保证收尘入口温度小于220℃。

喷水系统一般只在投、止料时,或正常投料生料磨一台未开时才开启。

C、为避免因喷水系统运行导致增湿塔底部湿底,造成回灰螺旋堵塞,在窑尾收尘入口温度超高开始喷水时,要保证54.11阀门开度大于30%以上。

2、生料均化及入窑系统

A、止料操作:

先将入窑提升机下52.18旁路阀门打开、52.17阀门关闭即可,然后利用空余时间停止均化库底及入窑设备。

B、当预热器出口无负压时,入窑分格轮和气动插板必须关闭,保护空气斜槽滤布和提升机钢丝胶带。

C、注意仓重变化,保持仓重在75吨左右。

D、生料均化库PLC工作顺序

工作顺序

PLC启动

(120S、180S、300S)(10S)

(120S、180S、300S)(10S)(120S、180S、300S)

(10S)(120S、180S、300S)

(重新开始)

(10S)(120S、180S、300S)

在PLC外部,工作时间分别为120秒、180秒或300秒;

两个区的过渡时间为10秒。

3、窑设备

A、转窑或连续转窑,并适时开启液压挡轮系统。

1)升温投料期间:

转速

1/4r/4h(辅传)

1/4r/h

(辅传)

1/4r/0.5h(辅传)

1/4r/10min(辅传)

辅传连转

转主传

窑尾温度

<

100℃

100-250℃

250-450℃

450-650℃

650-800℃

>

800℃

当接中控通知脱辅传后,现场停辅传电机,脱辅传连轴器并及时通知中控工。

2)正常停窑操作:

接中控通知挂辅传,在主传完全停止后,合上辅传连轴器,开启辅传电机,连续转窑。

止头煤<

1h

0-2h

2-6h

6-24h

24-28h

主传慢转

1/4r/h(辅传)

1/4r/2h

 

B、窑胴体温度在≥350℃时开启冷却风机,≤300℃时停止冷却风机,并随窑的开停而开停(注意指挥现场岗位工)。

窑轮带与胴体垫块和挡块之间,每五天(定为每个班组第一个早班)加注一次润滑油,每次3㎏左右,三个轮挡均分。

C、窑头出现正压时,应立即退出看火电视。

D、窑头燃烧器的调整,一般确定后不得随意调整。

特殊情况需调整时必须向管理人员汇报。

止煤后,可将燃烧器尽量退出(-200㎜),并用一次风机或冷却风机进行冷却,保护煤管头部。

E、窑头负压控制在-50~-80Pa之间。

4、冷却及输送设备

A、篦冷机的操作首先要注意产量与篦速、篦速与料层厚度、料层厚度与用风量之间的关系。

B、为较好地冷却熟料,防止“红河”现象的出现,篦冷机的操作宜采取厚料层、大风量方式(注意篦下压力和篦床推压,保证设备安全运行),风量以不长时间吹穿为准。

相应的各段篦速应根据料层厚度来进行调整,因此要求窑中控与窑中岗位加强联系,及时对应现场进行调整。

各段料层厚度:

一段600~700㎜,二段500~600㎜,三段400~500㎜。

2室风压4500~5000Pa,5室风压3500~4000Pa,8室风压3000~3500Pa。

C、余热发电投入后,在尽量稳定二次风温(1100℃)的前提下,可适当提高一段篦速(10~13次/每分),让熟料在二段冷却,提高余热发电中温区温度。

D、窑产量与篦速要匹配。

因窑有出料不稳定的因素,在篦速控制上应保有适当富余能力,特别是在窑有冲料预兆时(如投料初期)和推篦冷机前部雪人时,应提前加快篦速,增加篦冷机用风量,加大窑头排风机风量。

E、为保证熟料急冷和二次风温,一般一段各室风机应开至70~90%。

F、篦冷机前部的推雪人装置,一般每班应动作一次,防止堆雪人,在窑内结粒较差或掉窑皮时应增加频次。

督促窑中岗位加强篦冷机灰斗放料工作,杜绝灰斗积料过多造成篦冷机设备事故,或放料时因料过多造成链斗机负荷过大(也易造成设备事故)。

在链斗机负荷过大时,应及时调整篦冷机二、三段篦速进行控制。

G、注意破碎机电流,防止大块物料过多卡死。

H、窑头收尘要注意入口温度的控制,在收尘入口温度达150℃时按进风顺续启动2~3台冷却风机,并根据温度逐步增加风机数量(要注意使各风机处于备妥状态),必须保证收尘入口温度小于180℃。

5、窑系统操作

A、点火的操作

①长时间停窑后,在点火之前整个烧成系统都应联动试车,以免在投料时出现设备小故障而推迟投料,造成预热器系统温度偏高、旋风筒和下料管堵塞等不良工况的出现。

②冷窑点火,先准备好几个火把,再喷柴油点火。

此时煤管操作:

一次风机先不开,直接喷油点燃后,煤管轴流风阀、中心风阀全开,旋流风阀关小(50%),适当放风,再开一次风机(电流控制在155A左右)。

待火焰稳定后,适当、逐步加煤(以窑内尽量不出现暴燃现象,温度逐渐升高为准),并根据窑内温度,逐步关小轴流风、中心风,开大旋流风,稳定火焰。

至投料前头煤应在9~12T/H,料入窑时头煤加至13~14T/H。

点火前全开三次风阀,点火后启动尾排风机、窑尾收尘系统等设备,使窑头呈微负压状态,并防止预热器冒灰。

在喷入煤粉时应尽量保证煤粉的燃尽率,不能喷入过多,同时控制拉风,避免拉风过大而不易点燃。

根据烟室温度间隔转窑,每次转窑l/4,以免筒体弯曲变形。

当烟室温度达到400℃时,启动入窑提升机生料均化系统设备,让生料循环。

当烟室温度达到750℃时,应用辅传连续转窑(如窑内物料过多,可采取转窑5分钟、停止5分钟的办法)。

如采用快速升温,头煤在5T/H以上,火焰燃烧稳定时,窑内10米左右的火焰泛白,可采用辅传连转,加快升温。

当分解炉温度达到750~800℃,尾煤可点燃时,就可以用主传转窑,并根据温度逐步提高窑速(如新窑点火则不宜提得过高)。

如用柴油点火应不忙全部关闭油泵,但可适当调小阀门开度,待投料后基本正常才可停止供油(约0.5小时二次风温800℃)。

③热窑点火时,如窑内温度较高(辅传转窑,熟料红中带白),可直接喷煤点火;

如窑内温度较低(熟料暗红以下),直接喷煤点火燃烧不好,可少量喷油促进燃烧。

此时煤管可不调整或适当把旋流风开大,轴流风适当关小,待窑前温度升起来后,逐步恢复到正常阀位。

B、投料操作

投料应根据窑尾温度(950~1050℃)和分解炉温度(800~850℃)窑皮发白来确定,注意炉温在投料前不得超过900℃。

在窑尾和分解炉达到要求,并且窑前窑皮(或耐火砖)有一点泛白、温度较高时,启动高温风机(应提前检查好)准备投料。

其它应提前做好的准备工作:

①各台设备已开启并运行良好(包括预热器顶设备);

②预热器已检查清吹完毕;

③生料喂料系统已按计划投料量带料运行(回库);

④各岗位人员已就位。

所有准备工作做好后,先关闭C1出口冷风阀,开大尾排风机、高温风机,将C1出口负压调至2500~3000Pa左右,即可投料:

供尾煤—开入窑插板—关闭回库插板。

窑开始投料量应相对较高,一般不应低于设计产量的70%(300T/H左右),防止预热器堵料。

当第一波料入窑后(2~3分钟),投料量迅速降至50~60%(250T/H左右),并适当降低窑速,将三次风阀关至正常阀位。

待窑况和分解炉状态稳住之后小幅增加拉风、提窑速、加喂料量,每次调整后应稳定一段时间(窑况好5分钟左右,窑况差适当延长)再进行下一次调整,直到正常时的喂料量,在此基础上应尽量缩短在低喂料量的运行时间,因为在此期间极易发生塌料造成预热器系统的堵塞。

投料初期,头煤应比正常时高0.5~1T/H,根据窑况逐步减少至正常喂煤量(一般1小时内)。

煤管在投料前可逐步开大轴流风,并在投料后逐步将各风道恢复正常阀位。

篦冷机在熟料出窑后,也应保持较低篦速,并将5704、5705风机开大,以利于控制料层厚度提高二次风温、防止结块。

C、换砖后的点火、投料、挂窑皮的操作

新窑挂窑皮时(换砖30M以上),一般采用正常生产时的生料粉较好,这样有利于形成窑皮。

因为在煅烧过程中,窑皮是一个动态平衡,即使有小部分垮落也易于及时补挂,但在挂窑皮期间切忌出现跑生料、烧流和欠烧等现象。

在换砖后要适当地进行烘窑操作,采取慢升温(50~80℃/h),时间控制在12小时以上,切忌温度激升造成耐火砖、浇注料爆裂。

在升温过程中,全开三次风阀,先用油烘1~2小时(注意控制油量),再加入煤粉采用油煤混烧,在烟室温度达600℃左右时可放约50t生料入窑进行蓄热(放料时不需拉风)。

在升温后期,容易出现“烧流现象”,主要是因为窑内物料少、煤粉沉降造成的物料成分低引起,因此特别要注意观察窑前情况,在出现物料发粘、火焰处温度偏高等征兆时及时采取措施。

当窑尾温度达到750℃时,开启液压挡轮用辅传连转,之后注意调节系统拉风(适当加大),加快烟室和分解炉升温,并防止窑内局部温度过高现象。

在采用辅传连转前,多提前准备一些火把,防止生料粉过多造成火焰熄灭。

当窑尾温度达到950℃以上,分解炉温度达750℃,可喷入1~3t/h尾煤进行试点火(查看分解炉温度),并用主传转窑。

如炉温上升至850℃即可拉风投料。

在所有准备工作做好后,先关闭C1出口冷风阀,开大尾排风机、高温风机,将C1出口负压调至2500Pa左右,即可投料:

窑开始投料量应相对较高,初期投料300T/H左右,利于打通预热器。

当第一波料入窑后(2分钟),投料量迅速降至50%(200T/H左右),并适当降低窑速(最小0.3r/min),将三次风阀关至70~80%。

主传运行初期窑内蓄热的物料会很快达到窑前,造成“跑生料”现象,窑前昏暗看不见火焰,但只要窑前看火焰仍在燃烧,并投料后稳定住分解炉(890~900℃)及烟室温度(1050℃)即可。

在投料的物料到达烧成带时,窑前要注意观察烧成带温度,稳定窑内热工制度,防止“跑生料”及“烧流现象”。

随着二次风温的提高和物料逐步进入烧成带,窑前应逐渐变亮,窑电流也会从200A左右逐渐上升(说明熟料已在结粒并在挂窑皮),此时应果断提高窑速(直至窑速2r/min以上,窑电流也上升至400A以上),否则可能出现“烧流现象”。

第一波熟料出窑需50分钟左右,起初窑前明亮而出窑熟料较少是因为窑内在挂第一层窑皮。

熟料出窑时,因其结粒较大,并可能有发粘现象,要注意调整篦冷机速度及其用风量。

待窑况和分解炉状态稳住之后小幅增加拉风、提窑速、加喂料量,每次调整后应稳定一段时间(窑况好5分钟左右,窑况差适当延长)再进行下一次调整。

挂窑皮期间禁止跑生料、黄心料、结大块以及“烧流现象”。

挂窑皮期定为3~4个班,投料量稳定在320~350t/h,窑速为3~3.2r/min,并根据情况,喷煤管由外向里来回小幅移动。

注意调节喷煤管火焰,使火焰活泼有力、顺畅,不扫窑皮、不触料。

注意窑烧成带筒体温度分布情况,尽量控制主窑皮厚度在200~300mm,长度在26m左右。

在主窑皮挂上后逐步增加窑速和投料量。

D、正常煅烧

正常煅烧时,窑中控及窑头根据各自的岗位工作重点开展工作。

窑中控注意稳定控制各项参数,密切观察其变化,并参考入窑生料、出磨生料、熟料成分以及窑况,理顺操作思路,合理控制分解炉温度,稳定窑况。

正常投料控制参数:

投料量提升机电流270~280A,C1出口负压5200±

100Pa、出口温度300~310℃,分解炉温度890~900℃,烟室温度1100~1150℃,窑速3.5~3.8r/min,窑电流700~800A,头煤12.5~13.5t/h,二次风温1100℃左右,窑头负压50~80Pa,篦冷机一至三段篦速分别为10~13次/min、14~16次/min、15~18次/min,链斗机电流89~92A。

2线2段链斗机电流66~68A

E、来料不稳定的处理

在正常生产中,生料喂料量都是有波动的,但波动幅度较小。

但当设备出现一些问题时,易出现生料下料较大的波动幅度。

在这种情况下要求中控员要勤观察、勤调整,还要有一定的预见性。

根据入窑提升机的电流变化来判断物料的多少,预先做出应对处理措施,以减少对产量、质量以及设备的不利影响。

(1)当来料较少时,适当把喷煤管往外退一些,关小高温风机风量(与产量匹配),减少分解炉和窑头的喂煤量(头煤主要视窑况而定),控制好窑尾温度和分解炉的温度,并适当降低窑速。

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就会使窑尾温度急剧上升,分解炉、旋风筒的温度也会很快升高,造成旋风筒或下料管道的粘结甚至堵塞,窑尾烟室和分解炉也容易结皮。

(2)当来料较多时,旋风筒出口及分解炉温度、窑尾温度会很快下降,窑头会有冲料预兆出现,此时应适当降低窑速,减少喂料量,开大高温风机,伸进喷煤管,提高窑尾和分解炉温度(注意CO浓度,如大于0.5%则说明尾煤燃烧不充分,尾煤就不应供给过多),加强物料的预烧效果;

并适当加头煤,但不能过多,否则会造成还原气氛,使窑内温度更低。

当窑主传电机电流下降较快时,要果断降低窑速,增加头煤,使之恢复正常。

当窑内工况好转稳定后(约0.5小时后),才能进行加料,各项操作恢复正常。

注意:

不能一边加产量,一边减头煤,否则易引起窑况不稳定,应在加产量后,待窑各项参数稳定,窑况稳定了,才可一次0.1~0.3T/H的撤头煤。

F、保温及冷窑操作

保温操作:

停拉风、全开三次风阀、烟室缩口捅灰孔,辅传间隔转;

篦冷机冷却后逐步关闭冷却风机,Ⅰ段风机间隔转,直到完全冷却;

3~5小时后一次风机间隔开机,直到煤管冷却。

冷窑操作:

(1)强制冷窑:

主传连转(大面积红窑时禁止)或辅传连转、大拉风(烟室负压100~300)、关闭三次风阀(无需冷三次风管时),打开窑门。

(2)、自然冷窑:

辅传连转2H后,辅传间隔转、自然抽风、关闭三次风阀(无需冷三次风管时)

G、止料停窑操作

正常止料停窑操作:

先止尾煤,再止料,待料全部入窑后,逐步降低高温风机拉风、降窑速,逐步减头煤。

待窑空烧(5~10min)后,停窑挂辅传,止头煤。

篦冷机在停窑后,拉空熟料才停止。

停窑后注意冷却篦板和喷煤管头部,在喷煤管头部冷却后停一次风机(3~5小时),在篦板冷却后先停5~9室风机(0.5~1小时),逐步停4室、3室、2室风机及1室部分风机,1室空气梁风机在2~3小时后可间隔开停,5705、5704风机在3~5小时后可间隔开停。

根据停窑目的指挥岗位工调整三次风阀和转窑,并按顺序停止其它设备。

煤磨在头煤仓较多时停机。

非正常止料停窑操作:

根据问题的不同和紧急程度,采取不同的措施。

总的一个原则是紧急情况下,先停出现异常处的设备,并充分考虑到异常问题波及影响的范围,在尽短时间内停止或调整控制好“影响范围”内的设备,并止料停窑。

H气体分析仪的判断

预热器气体分析仪的控制范围:

O2含量:

3~4%、CO含量:

0.05%以下、NOx含量400~500ppm

高温气体分析仪的控制范围:

2~3%、CO含量:

0.05%以下、NOx含量700~900ppm

五、异常情况操作

注:

各种异常情况的操作或处理都应及时向管理人员汇报

1、熟料中的f-CaO偏高

A、原因:

生料成份偏高(KH高,n过高,熔剂矿物过低),生料不均匀,生料细度过粗,煤发热量不均匀,分解率偏低,头煤使用过少等。

B、措施与办法

(1)将投料量及窑速适当降低些,先稳住质量。

(2)如火焰细长,窑烧成温度不足,可将火焰调节粗大,提高火焰温度。

(3)若分解率偏低,将分解率适当提高(分解炉出口温度提高)。

(4)若因烟室负压偏低,导致f-Cao偏高时,则检查烟室缩口处结皮情况,及时清除。

(5)若头煤过少,易结大蛋,中部生烧,将头煤使用量增加些。

(6)若因掉窑皮而导致f-Cao偏高,则将窑皮挂平整些,杜绝掉窑皮,稳定头温和炉温。

(7)若因煤粉燃烧不完全时,是将中心风开大些,旋流风开大些。

(8)窑内通风不畅时,将三次风阀关小些。

(9)火焰不顺畅,出现还原气氛时,将总风拉大些(开大高温风机液耦)

(10)若因料层过厚结粒过大导致f-Cao偏高,则将窑速开大些。

(11)若煤粉细度、水分较高时,则适当降低。

(12)头煤使用量过多时,减少头煤。

(13)熔剂矿物较高,结粒较大时,将分解炉温度降低些,窑速提高些。

(14)若饱和比料高,结粒细小,则窑速适当降低,投料量降低,分解炉温度升高些。

但如果饱和比过高(>0.95),就不能过分追求f-Cao合格把炉温控制过高,既要努力降低f-Cao,又要防止出现预热器堵塞等问题。

C、以上原因及措施不能单一而论,f-Cao偏高可能是多种原因共同产生的,或一种诱因引起多种现象,并相互作用形成恶性循环造成f-Cao不能控制,因此对问题要深入分析,找出根本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才能解决。

另外可采取的措施有多种,也要认真分析并充分预计各种措施达到的效果,根据情况决定采取的方法。

2、高温风机跳停(以及其它原因引起的窑尾、预热器系统突然出现无负压的情况)。

由于电气或机械原因,高温风机突然出现停机、跳闸的现象或余热发电控制的窑尾、窑头主管道阀门突然关闭的现象,对人员及窑的安全有严重影响。

:

A.现象及其危害

(1)预热器各级筒人孔门、捅灰孔和窑门等处会突然冒正压(仪表无显示或为正压),窑内回火(煤粉在窑头罩内燃烧,看火电视上发白),容易造成烧坏设备和烧伤现场人员;

(2)因预热器无负压,预热器易塌料,窜入窑内,将物料推入篦冷机,容易造成篦冷机和链斗机负荷和温度突然加剧、上升出现设备或工艺事故;

(3)窑头收尘入口温度急剧上升,容易造成收尘滤袋烧坏;

(4)煤磨及其收尘入口温度急剧上升,容易造成煤粉燃烧爆炸.

B.现场人员注意的问题

(1)现场人员在发现异常时,应立即远离气体正压的地方,不准站在顺风的地方,以免高温气体、物料烫伤.

(2)组织各岗位人员、电工人员检查电器线路和各设备,及时断电和脱开事故电源,避免事故扩大。

C.窑中控员采取的紧急措施(按顺序进行,在尽短时间内完成):

(1)止料、止尾煤

(2)止头煤、降窑速至0.5r/min(通知准备停窑挂辅转,全开三次风阀)。

(3)关闭C1平台斜槽电动插板;

通知煤中控迅速关闭煤磨热风阀,全开冷风阀;

(4)全开窑头收尘的冷风阀,开启多管冷却器风机,视情况控制窑头废气风机。

如篦冷机压力异常,链斗机电流异常,应采取果断措施立即停机,并通知机电人员、岗位工检查设备情况。

如是余热发电控制的窑尾、窑头主管道阀门突然关闭的现象,应及时降低高温风机和头排风机的拉风。

(5)通知相关人员查清风机跳停(或其它事故)原因,抓紧时间恢复。

(6)高温风机恢复运行后(预热器各级筒有负压),通知预热器工检查各级筒锥体和下料管是否畅通,各岗位检查设备情况。

如不能及时恢复,应按停窑操作,逐步停止各台设备。

(7)一切正常后点火、升温、投料。

3、窑系统突然停电后(中控不能控制时)应采取措施

A、通知相关岗位。

(1)预热器工手动关闭C1平台斜槽电动插板。

(2)窑尾岗位工关闭生料库下料手动插板和流量阀,关闭增湿塔阀门。

(3)电工送保安电流,辅转连转。

开启篦冷机冷却风机,5704、5705、5706、5707、5708、5709、5710、5711、5712、5713、5714。

(4)煤磨磨机工关闭煤磨热风阀,打开冷风阀。

(5)先关闭窑头收尘进风的风阀,再根据温度适当开启。

(7)利用保安电流,开启窑头一次风机或事故风机。

(8)通知岗位人员和机电工检查所有设备。

B、窑中控人员检查系统数据是否丢失,若丢失,及时恢复。

C、系统恢复后检查各台设备阀位。

4、预热器堵塞

A、堵塞的原因:

温度烧高、结皮、塌料、掉异物(挂片、浇注料)、翻板阀卡死等

B、堵塞的前兆和现象:

负压异常波动,锥体负压迅速下降直为0;

温度异常,下级筒或分解炉温度迅速上升,不可控制,而下料管温度却下降等。

在发现有以上前兆时应立即通知预热器工进行检查,确认情况是否为假象。

C、发现确认堵塞后采取的措施:

(1)立即止料(料回库)、止尾煤;

(2)适当降低拉风(但要保证C1出口负压1500Pa),逐步降窑速,挂辅传间隔转窑(下雨时连转);

(3)通知窑班长及其他岗位工立即到现场;

(4)密切联系现场,如时间所需不长(1小时内),可不停各辅机设备。

如堵塞较严重,应及时将三次风阀全开,逐步停止各设备,辅传间隔转,在生料库存较多时通知生料磨停机。

窑中控在堵塞后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可盲目乱了方寸,应将各设备按要求、顺序停机,并通知相关人员(包括机电)到现场。

如时间较长,窑头工应根据设备情况安排检修。

5、篦冷机跳停的处理

A、Ⅰ段跳停,逐步降窑速,如五分钟未能恢复,立即先停窑后止料,挂辅传;

B、Ⅱ段跳停,逐步降窑速,降Ⅰ段篦速,如十分钟未能恢复,立即先停窑后止料,挂辅传;

C、Ⅲ段或破碎机跳停,逐步降窑速,降Ⅰ、Ⅱ段篦速,如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