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十三县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440835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93.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赣州市十三县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江西省赣州市十三县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江西省赣州市十三县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江西省赣州市十三县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江西省赣州市十三县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江西省赣州市十三县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江西省赣州市十三县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江西省赣州市十三县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江西省赣州市十三县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江西省赣州市十三县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江西省赣州市十三县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江西省赣州市十三县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江西省赣州市十三县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江西省赣州市十三县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江西省赣州市十三县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江西省赣州市十三县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省赣州市十三县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江西省赣州市十三县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赣州市十三县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西省赣州市十三县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160年

11375 733

368

光宗绍熙四年

1193年

12302873

398

A.政治形势    B.生产力水平 C.社会动荡D.思想文化

6、清朝有学者说“元代分省建置……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

……故元、明二季流贼之起也,来无所堵,去无所侦”。

据此可知,学者认为元代行省制度()

A.使地方缺乏实行割据的地理基础  B.导致地方治安难以维持

C.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D.造成地方行政效率低下

7、“16世纪时,关于中国的报道几乎是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的专利,进入18世纪,法国人后来居上,那些像优秀国外数学家一类的博学的传教士,真正充当了中西学术文化交流的使者角色。

”材料强调的是(  )

A.西方传教士开始全面开垦中国文化 B.东西方之间开启了“对话”的历程

C.欧洲经由传教士引介关注中国文化  D.明清时期西学东渐现象达到了高潮

8、“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理天下者,若身之使臂,臂之使指,则小大适

称而不悖焉。

”与材料相符的观点是(  )

A.中央集权    B.削弱相权C.君主专制  D.重农抑商

9、民国时期有人认为,“自工业革命以后,商人反成为工业家的附属,不过略沾其余润,·

·

中国推销洋货的人,即世所称买办阶级者,在中国社会,虽俨然是个富豪,而以世界眼光观之,则仍不免在小贫之列。

”作者主张( )

A、民族独立   B、工商救国   C、抵制洋货 D、发展工业

10、“凡最近数十年来有志革新之士,莫不讴歌欧美,力求步趋,……迷于彼而忘其我,拘于貌而忽其情。

反观祖国,凡彼之所盛自张扬而夸道者,我乃一无有。

于是中国自秦以来两千年,乃若一冬蛰之虫,生气未绝,活动全失。

”钱穆的上述观点的核心是( )

A.新文化运动仍未摆脱传统文化精髓   B.主张积极汲取传统资源促进社会转型

C.对推动了中国进步的革命党表示赞赏 D.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其闪光之处

11、阅读1934年长江流域四大航运公司轮船吨位数(百分比)对比示意图。

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外国控制并垄断中国的内外贸易

B.中国水运交通近代化开始起步

C.洋务企业在列强排挤中求生

D.外国资本扩张制约中国社会发展

12、下表放映的是1938年—1941年间,西南地区新增加的企业数量,材料表明( )

年份

新增加企业数

1938

240

1939

466

1940

589

1941

843

A.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B.抗日战争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中国形成行业齐全的工业发展格局  D.“实业救国“的热情高涨

13、1942年中国远征军10万人首次入缅作战,成功解救了被困的7000多名英军,阻挡了日军向印度进军。

1944年中国军队再次入缅作战,修筑了“史迪威公路”,打通了盟军由印度向东进军的通路。

这说明中国军队()

A.是亚太地区反法西斯盟军的重要战略支柱   B.极大地消耗了日本的物力和财力

C.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民族牺牲 D.牵制日军兵力最大、歼敌最多

14、阅读下表1936年国民政府贸易和生产指标,对该表中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棉纱进口

棉布进口

麦粉进口

钢铁进口

机器进口

生铁产量

下降38%

下降20%

下降15%

增加20%

增加20%

增加30%

A.官僚资本在中国形成    B.国民经济比例的失调

C.为抗战奠定物质基础         D.民族工业的日益萎缩

15、1953年6月15日,毛泽东说:

“有人在民主革命成功以后,仍然停留在原来的地方。

他们没有懂得革命性质的转变,还继续搞他们的‘新民主主义’,不去搞社会主义改造。

”他批判了“右倾的表现”的三句话:

“确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由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确保私有财产”。

指出这些说法是“有害的”,“不妥当的”,“不对的”。

这表明:

( )

A、毛泽东进行社会变革的迫切愿望

B、新民主主义理论被新的理论取代

C、我国开始进入过渡时期,并着手社会主义改造

D、我国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阶段

16、在“大跃进”时期,少数农民自发地搞起了责任田,在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定产到户,超额归己”。

责任田效果明显,许多农民起而仿效。

到1961年底,安徽省90.1%的生产队实行过或者正在实行责任田。

三年困难时期,全国各地都出现了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田。

这说明()

A.农民热烈响应国家的跃进计划    B.兼顾公私利益有利于经济

C.经济体制改革的试点已经开始   D.农村政策调整提高生产积极性

17、对表2解读合理的是()

表21992——2000年我国东、中西部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变化表

1992

1995

1998

2000

东部

总量/亿美元

98.6

319.7

386

348.9

所占比重%

89.6

85.9

85.2

86.5

中西部

11.3

52.5

66.8

54.4

10.4

14.1

14.8

13.5

A.加入世贸组织使中国经济与世界接轨  B.外商投资加大了区域经济的差距

C.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推动  D.从增幅看中西部对外开放程度高

18、关于罗马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十二铜表法》既是成文法的开端,又可以看作是公民法的典型代表

B.罗马的公民法存在明显的狭隘性,可能与其存在大量习惯法有很大关系

C.公民法演变为万民法时,罗马的成文法已经比较完善,所以万民法基本上都是成文法

D. 从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根本原因都是平民与贵族的长期斗争

19、“(在希腊)流通中发展起来的交换价值过程,不但尊重自由和平等,而且自由和平等是它的产物;

它是自由和平等的现实基础。

”这实质上放映了在古希腊()

A.商品经济对政治观念的影响      B.商业平等是政治平等的结果

C.商业贸易尊重自由和平等的原则   D.海外贸易活动推动了平等观念形成

20、15世纪有西欧学者提出:

“这个世界和它的所有美好事物看来是由全能的上帝为了让人使用而首先创造与构建起来的……人有知识和能力去统治它、管理它”,“我(上帝)既没有使你进入天国,降入凡尘,也没有让你死亡或永生。

归根到底,……你是你自己的自由的创造者和塑造者”。

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批判了中世纪的神学蒙昧      B.动摇了民众的宗教信仰

C.借助神威阐扬新型人本观    D.冲击了教会的思想禁锢

21、美国第八任总统(1837-1841年在任)马丁·

范布伦认为,1787年制宪“是一次英雄式的,但乱法的行动”。

以下说法,最准确的是:

A、1787宪法是在XX的情况下制定的,不合法

B、马丁·

范布伦赞赏制宪会议的创新勇气

C、1787宪法以新的内容否定了此前的《邦联条例》

D、宪法导致美国政体革命性变化

22、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1894年6月出版)中写道,“在股份公司内,职能已经和资本所有权分离,劳动也已经完全和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剩余劳动的所有权相分离。

资本主义生产极度发展的这个结果,是一个必经的过渡点,以便资本再转化为生产者的所有,不过这时它已经不是当作个体生产者的私有财产,而是当作共同生产者共有的财产,直接的社会财产。

”为此,十九世纪末期的欧美工人运动:

(   )

A、坚持了暴力革命,武装夺权的道路

B、以实现民主权利,增加福利待遇为主要目标

C、顺应时代发展,放弃了与资本家的斗争,转向合作

D、产生了列宁主义理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23、1901年,摩根、洛克菲勒、哈里曼等垄断巨头联合成立北方证券公司,其目的是垄断铁路事业,抬高运费。

1902年司法部长根据罗斯福总统的指示,以北方证券公司违反《谢尔曼反托拉斯法》为理由,对它起诉。

对该垄断组织的起诉( )

A.标志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出现 B.意在整顿资本主义经济秩序

C.体现了政府对垄断组织的否定ﻩD.限制了垄断组织的发展

24、1965年,资本主义国家聚集美国费城召开“世界资本主义大会”,发表《资本家宣言》提出:

“借鉴社会主义人民当家作主的经验,实现股份制的人民资本主义;

借鉴社会主义福利制度的经验,实行从生到死包下来的福利资本主义;

借鉴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经验,实行国家干预的计划资本主义。

”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表明此时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已全面丧失生命力

B、是应对经济危机的权宜之举,带来了七十年代的滞涨

C、借鉴社会主义,健全西方国家制度,带来新的发展

D、根本目的是加强自身实力,与社会主义对抗,体现了冷战思维

25、截止2015年4月15日,申请成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多达57个,申请国遍布全球五大洲,包含了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

中国在亚投行的份额将占30%-40%,成为亚投行最大股东。

这表明

A.美国超级大国地位的终结  B.多极化的世界进一步发展

C.布雷顿森林体系受到冲击   D.国际经济新格局已经形成

第II卷(非选择题,50分)

(26、27、28三道题为必做题,29、30、31、32四道题为选做题,把选择的题号涂在答题卷上的小方框,多做以第一题为准;

26题12分,27题11分,28题12分,29-32题每题15分)

26、(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

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

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

有变动的,只是适于时代,追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

纵说它有变动,却不能说它有建立。

材料二“只因宋初太祖太宗不识大体,立意把相权拿归自己,换言之,这是小兵不放心大臣,….但因宋初承袭五代积弊,社会读书人少,学术中衰,反对的也只晓得唐制不如此而已,并未能通览大局,来为有宋一代定制创法。

——以上均摘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黄仁字《中国大历史>

材料四 其实中国历史上以往一切制度传统,只要已经沿袭刭一百两百年的,也何尝不与当时人事相配合。

又何尝是专出于一二人之私心,全可用专制黑暗四字来抹杀?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序》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

 (4分)

(2)据材料二分析宋朝在政治体制上未能有“大变动”的原因有哪些?

(4分)

(3)用明清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三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

(4分)

 

27.、(11分)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特殊时期。

材料一 近代以来,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桎梏便是不平等条约强加于中国的协定关税……1929年以后,国民政府通过与列强的交涉,实现了关税自主。

在1927年以前,外国货物在中国的实际进口率只有4%,1931年则提高了10%,1933年提高了20%,1934年更是达到了25%。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的1936年,成为民国史上各项经济指标最好的一年。

以事关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业而言,由于有了较为长期的发展规划,并设置了像资源委员会这样的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发展最为迅速。

具体表现在:

时间

电力工业

煤炭工业

生铁

1920年

772百万千瓦

14.2百万公吨

436815吨

30000吨

1936年

1724百万千瓦

26.2百万公吨

958683吨

556347吨

增长率

9.4%

7%

9%

40%

     ——摘编自步平、荣维木《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全史》

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开始推行苏式计划经济体制……还通过独资和与中央及地方单位及私人合办等方式,大力兴办厂矿。

这与苏俄以及斯大林时期的通行做法是一样的。

这些合资公营企业多采用股东董事会制度,……而雇佣制、按时计工制的现代企业制度性质比较明显。

   ——骆晓会《国民政府移植苏联经济模式的试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原因。

(5分)

(2)据材料二,结合20世纪30年代国内外形势,分析南京国民政府推行苏式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及其利弊。

(6分)

28、读下列两图,概括相关信息,并作简要说明。

(要求:

提取信息充分;

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12分)

以下为选做题,请选择其中一题作答,将选择的题号涂在答题卷上的小方框,多做以第一题为准。

29、(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帝国教育改革出现两类公立学堂,一曰“皇堂”,二曰“西堂”。

“皇堂”保证满清皇室的皇子们在未谙人事时就在教育上获得最严格的训练。

“西堂”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政府资助的,除教授有关“四书五经”之类的东西外,专门修习其他诸如数学或自然科学之类西方课程,“中学”教授中国历史和孔圣人及其他先贤们的著作,“西学”则用英文、法文或日文教习,此类教师虽非国子监毕业,但大都有出国研习经历,他们普遍受到当地满清高官的尊敬和另眼相待。

“西堂”的学生们每月还能从政府那儿领到一笔小小的生活补贴,大约为一元或一元五。

另外,他们在学堂还有一间免费的住处。

         ——摘编自香港记者自由通讯汇编《帝国的回忆》

材料二下表为1902~1904年译书统计简表。

  国别

译书类别

其他

总计

百分比

哲学宗教

10

2

23

37

7.0

文学艺术

8

3

11

26

4.9

史地

10

90

20

128

24.0

社会科学

13

83

136

25.5

自然科学

10

9

73

112

21.0

应用科学

24

56

10.5

杂录

7

38

7.1

57

32

321

123

533

10.7

6.0

60.2

23.1

100.0

         ——据左玉河《从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西堂”出现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时期译书活动的主要特点及原因。

(9分)

30.(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比一切更有利的莫如挖掉这些罪恶的根源,那就是不经国会同意,而妄以国王陛下名义,向人民征税或征收其财产税的专断权力;

如今,已由两院断定并以国会的一项法案,宣布这权力是违反法律的。

(197条)上下两院恭请国王陛下录用国会所信任的枢密大臣、大使及其他大臣,在国内外主管国王陛下的事务,否则我们既不能给陛下提供维持生活的费用,又不能对海外的新教徒按其要求,提供援助。

              ——《大抗议书》(皮姆起草,1641年12月)

材料二 当立法者们图谋夺取和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专断权力下得奴役状态时,立法者们就使自己与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因此就无需再予服从……人民享有恢复他们原来的自由的权利,并通过建立他们认为合适的新立法机关以谋求他们的安全和保障……当人民发现立法行为与他们的委托相抵触时,人民仍然享有最高的权利来罢免或更换立法机关。

         ——洛克《政府论》(1690年出版)

(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抗议书》希望实现什么愿景?

(9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洛克约束权力的基本方案是什么?

31、(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罗斯福的中国大国地位观集中体现了他的国际关系理念——集体安全的思想,……与威尔逊国际联盟不同的是,罗斯福倡导的联合国是以“警察委员会”作为支柱,他设想把世界划分为几个地区,每个地区都有一个或几个大国维持秩序,这些大国在本地区具有特殊的权利和责任。

……罗斯福认为,美、苏、英、中四个国家可以担当大国的角色,……中国在亚洲,尤其在远东地区发挥作用,而有关全球性的和平和安全问题,四大国将共同协商解决,这就是罗斯福的“四警”制思想。

——摘编自赵志辉《富兰克林·

罗斯福的中国观》

材料二、依照罗斯福的对华军事思想,中国军事力量的强大不仅是战时的需要,也是维持战后亚洲和平与安全的需要。

由于中国在对日作战中的重要性,在美国的援助下,中国将不仅为反日本法西斯战争作出重大贡献,而且也将因此崛起为一个军事强国,成为美国在远东的军事屏障。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罗斯福在“集体安全”上的主张及其实现的途径。

(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说明罗斯福扶植中国“大国地位”的表现。

32、(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法国学者费朗索瓦•德勃雷在《海外华人》一书中,记有郑和劝谏皇帝保留船队的话:

“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亦来自于海上……一旦他国之君夺得南洋,华夏危矣。

我国船队战无不胜,可用之扩大经商,制服异域,使其不敢觊觎南洋也。

材料二厦门大学李金明教授认为郑和航海活动终止的主要原因为:

郑和船队将士众多,耗资巨大,每次出航馈赠要花大笔开销,大量贡品免费提供皇室、责族享用。

……官营手工业的日益衰落,下西洋已失去雄厚的物质基础,要求建造大量可供赏赐丝织品和建造可航行远洋的海船已日见困难。

(1)根据材料一,概括郑和保留船队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郑和之后远航终止的原因。

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赣州市十三县(市)期中联考

高三年级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

1—5 DDBCA   6—10BCADB 11—15DDACA 16—20BCDAC 21—25 CBBCB

二、主观题:

26、(1)秦汉:

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的确立、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唐朝:

完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三省六部制)(4分)

 

(2)加强专制君权的需要(削弱相权);

缺乏人才(4分)

 (3)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为社会经济繁荣和发展

提供了可靠的政治保障。

(4分)

27、

(1)特点:

基础工业发展较为迅速(或重工业发展较为迅速)。

(1分)

原因:

实现了关税自主;

制定较为长期的发展规划;

设置综合经济管理部门。

(2)原因:

抵御外来侵略的需要;

世界性经济危机下,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取得巨大成功的影响。

(2分)

   利弊:

为抗战胜利准备了物质基础;

引进、发展了现代企业制度;

压制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企业缺乏市场调节的活力和制度约束。

28、评分标准:

  一等(12-9分):

①紧扣材料,观点明确;

②合理运用史实,进行多层次评论;

③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8-4分):

①能够结合材料,观点较明确;

②运用史实,评论层次单一;

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3-0分):

①偏离材料,观点不明确;

②未运用史实;

③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参考示例:

层次一:

粮食主产地由太湖流域转移到两湖地区。

层次二:

南宋时,太湖平原盛产粮食,所产粮食销往北方和南方;

明清时,两湖地区盛产粮食,所产粮食销往全国各地。

层次三:

两宋之际,北方大量人口南迁,南宋时太湖流域成为全国农业中心,盛产粮食,所产粮食销往北方和南方;

明清时,太湖流域手工业和商业发达,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减少,当地粮食供不应求,需外地输入;

两湖地区通过围湖造田,增加了粮食种植,粮食总产量提高,成为我国粮食主产区。

29、

(1)背景:

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

向西方学习,中外文化教育交流增多;

清政府开展洋务运动,进行教育改革以自救。

(2)特点:

地域上,重视翻译日本相关著作;

内容上,重视翻译人文社会科学著作。

(3分)

原因:

日本明治维新使日本成为亚洲强国;

洋务运动破产;

向日本学习,实现制度兴国。

30、(1)观点:

不经国会统一,国王进行征税是违法的;

国王应任用国会信任的人。

愿景:

议会的权力高于国王的权力,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限制;

实现资本主义工商业活动的自由。

(3分)

(2)如果立法者违背了人民意愿,人民就没有必要再服从它,有权使用武力去推翻其统治,建立新的立法机构。

31、

(1)主张:

罗斯福强调大国的责任,主张以大国联合来维护和平。

途径:

二战中,在美国倡导下建立了大国主导的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3分)二战后建立联合国,安理会实行五个常任理事国一致原则,重建世界和平。

(2)表现:

军事上美国援助并联合中国对日作战,扶植中国的军事崛起。

(3分)政治上美国扶植和支持中国的大国地位,主张中国同美、英、苏三大国共同承担维持国际社会和平的职责。

32、

(1)理由:

海洋事关国家的贫富与安危;

南洋地理位置重要;

明朝船队强大,可以用来发展贸易,并使其他国家臣服。

(2)原因:

耗费巨大;

官营手工业的衰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城乡园林规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