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斯检查工采煤工作面初采及过断层期间瓦斯管理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441606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瓦斯检查工采煤工作面初采及过断层期间瓦斯管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瓦斯检查工采煤工作面初采及过断层期间瓦斯管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瓦斯检查工采煤工作面初采及过断层期间瓦斯管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瓦斯检查工采煤工作面初采及过断层期间瓦斯管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瓦斯检查工采煤工作面初采及过断层期间瓦斯管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瓦斯检查工采煤工作面初采及过断层期间瓦斯管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瓦斯检查工采煤工作面初采及过断层期间瓦斯管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瓦斯检查工采煤工作面初采及过断层期间瓦斯管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瓦斯检查工采煤工作面初采及过断层期间瓦斯管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瓦斯检查工采煤工作面初采及过断层期间瓦斯管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瓦斯检查工采煤工作面初采及过断层期间瓦斯管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瓦斯检查工采煤工作面初采及过断层期间瓦斯管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瓦斯检查工采煤工作面初采及过断层期间瓦斯管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瓦斯检查工采煤工作面初采及过断层期间瓦斯管理Word文件下载.docx

《瓦斯检查工采煤工作面初采及过断层期间瓦斯管理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瓦斯检查工采煤工作面初采及过断层期间瓦斯管理Word文件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瓦斯检查工采煤工作面初采及过断层期间瓦斯管理Word文件下载.docx

1、加大工作面风量;

利用低位高抽巷、尾抽巷、上隅角埋管等增加初采期间抽采效果;

检修班在工作面中上部挂横向风障向采空区拉风,稀释采空区瓦斯浓度;

安排干部跟班,根据现场情况对上下隅角进行封堵。

2、采煤机到机尾时。

加强上出口管理,保证通风断面在6平方米以上。

断面小时,可采取端头架滞后、超前打三角煤、抹拐、上隅角充填等方法进行处理,防止因煤机到机尾堵断面大量而带出采空区瓦斯。

3、上隅角瓦斯大。

上端头滞后拉架、超前棚支护、提前刷抹拐以扩大上出口断面、上隅角及时回柱、退锚、充填严实,减少漏风风压以减少采空区漏风;

降低工作面割煤速度、拉架与割煤不同时作业、带压一架一拉、减少支架的震荡,保持瓦斯涌出均衡;

设置风障,以便增加上隅角风量,稀释上隅角瓦斯浓度。

上隅角瓦斯浓度达1.0%以上时必须及时汇报以便优化抽采效果。

4、上隅角充填不合理。

测气员根据工作面瓦斯涌出情况,提前向施工单位跟班人员讲明上隅角充填的时间、空间要求,便于施工单位合理安排充填人员。

上隅角瓦斯浓度达0.8%必须充填。

充填时测气员应在现场。

充填墙严禁超前,造成上出口断面小;

充填墙应有合适的抹拐角度,便于工作面风流流动;

充填墙应充填牢固、严实,必要时紧贴充填墙设临时支护,防止机尾架拉造成充填墙倒塌。

5、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有哪些特点?

(1)采面瓦斯浓度从进风侧至回风侧逐渐增大。

正常情况下,进风到采面中部范围内瓦斯浓度变化不大,采面中部到回风巷瓦斯浓度增加较快,尤其是靠近回风巷侧30m范围内瓦斯浓度较高,上隅角是瓦斯管理的重点;

(2)从煤壁至采空区切顶线间的瓦斯浓度由高到低、再由低向高的分布趋势(不对称的V形趋势),即在煤壁和采空区切顶线之间有一个瓦斯最低点,最低点的位置在采面的不同位置有所不同。

在U型通风情况下瓦斯浓度最低点即是煤壁与采空区瓦斯涌出的分界点。

6、采煤机位置对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有什么影响?

采煤机位置对采面瓦斯分布影响较大。

当采煤机由进风侧向工作面中部割煤过程中,瓦斯涌出只有煤壁和落煤,而且其中一部分瓦斯随风流漏入采空区,此时采面瓦斯涌出量较小;

当采煤机在工作面中部继续向回风巷侧割煤时,先前漏入采空区的风流携带瓦斯逐渐返回采面,使采面瓦斯涌出量逐渐增加。

理论分析和实践证明,在矿井通风负压作用下,采空区内的瓦斯大部分聚积在靠近回风30m范围内。

此范围内的支架后面赋存着大量的较高浓度瓦斯,采煤机在此段采煤、推溜、移架,使采面断面减小,一部分风流再次通过架间漏入采空区,由于漏风线路短,风流在很短时间内返回采面,同时将支架后面的较高浓度瓦斯带出,使采面瓦斯急剧增加。

高产高效工作面瓦斯超限大多出现在此生产段。

7、采煤工作面煤壁瓦斯涌出有什么特点?

当割煤机不断割煤,新鲜煤壁不断暴露,在矿山压力的作用下,工作面前方煤体中的应力平衡状态受到破坏,出现了透气性大大增加的卸压带(卸压带宽度一般为10~15米)。

由于煤体内部到煤壁之间存在着瓦斯压力梯度,瓦斯得以沿卸压带的裂隙向工作面涌出。

瓦斯涌出强度随着煤壁暴露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两者呈函数关系。

采煤工作面顺层钻孔距工作面20米范围内时受工作面卸压影响抽采效果较好,但受工作面超前支护影响,有时留住该范围内的钻孔较困难。

8、采煤工作面采空区瓦斯来源有哪些?

根据统计资料,潘一矿13-1煤一次采全高工作面回采期间采空区瓦斯约1/3来源于临近层,2/3来源于本煤煤壁、落煤及采空区少量遗煤;

11-2煤开采保护层工作面回

采期间采空区瓦斯约80%以上来源于临近层,少量瓦斯来源于本煤层工作面煤壁、落煤及采空区少量遗煤,因此11-2煤开采保护层时必须拦截抽采被保护层瓦斯。

9、采煤工作面采空区瓦斯浓度有什么特点,对回采工作面有什么影响?

根据实测资料,“U”型通风工作面从工作面切顶线至向后采空区约60~80米范围内瓦斯浓度逐渐增高,氧气浓度逐渐降低,超过80米之后采空区瓦斯浓度基本稳定。

一般认为工作面切顶线至向后采空区约60~80米范围内瓦斯浓度可能影响工作面瓦斯浓度,因此回采工作面老塘埋管一般小于60米就切换一次管路以便抽采采空区瓦斯。

采空区瓦斯对工作面瓦斯涌出影响长度主要受工作面风压、抽采情况及顶板垮冒情况等因数相关,潘一矿一般40米切换一次老塘埋管。

10、采煤工作面必须测定的瓦斯检查点有哪些?

(1)工作面回风流,距工作面第一汇风口10~15米范围内;

(2)工作面风流,距工作面约10米范围内选择1~3个断面测定巷道上帮、下帮及巷道中部风流瓦斯浓度;

(3)工作面上隅角、机尾架顶,老塘侧充填袋空隙等;

(4)工作面上部风流,在工作面上部约30米范围内选择3~5个断面分别测定煤壁、切顶线、架档瓦斯浓度;

(5)工作面中部风流,在工作面中部选择1个断面分别测定煤壁、切顶线、架档瓦斯浓度;

(6)工作面下部风流,在工作面下部约5~10米范围内选择1个断面分别测定煤壁、切顶线、架档瓦斯浓度;

(7)突出煤层工作面需测定下顺槽距工作面10米内瓦斯浓度;

(8)测定链板机下部、高冒处等局部易积聚瓦斯地点;

(9)采煤工作面内电动机及其开关附近20m以内风流瓦斯。

其中有瓦斯探头的地点必须将探头显示瓦斯浓度记录清楚,发现偏差超过规定的及时汇报。

11、采煤工作面哪些因数可造成工作面或回风流瓦斯增大?

(1)抽采系统或通风系统发生变化;

(2)工作面煤机到上半部割煤;

(3)割煤、拉架不当,造成工作面片帮、掉顶;

(4)工作面进入异常区,如煤厚增加、过地质异常区、过钻孔老硐等;

(5)工作面处于周期来压期间;

(6)工作面局部瓦斯大的地点处理不当,如上隅角风障设置不合理,上隅角充填墙倒塌等。

12、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较大时应如何处理?

(1)工作面机尾约15架滞后拉架,使工作面上部有足够的通风断面;

(2)在工作面上出口下帮刷超前棚支护或提前刷出抹拐以扩大上出口断面,减少漏风风压以减少采空区漏风;

(6)

(3)降低工作面割煤速度,合理安排好拉架与割煤的关系,保证它们有足够的间距或不同时作业,带压一架一拉,减少支架的震荡。

(4)施工单位对上隅角及时回柱、退锚使上隅角及时冒实或及时将上隅角充填严实,减少上隅角空间及漏风。

(5)在上隅角附近设置风障,以便增加上隅角风量,稀释上隅角瓦斯浓度。

(6)上隅角瓦斯浓度达1.0%以上时必须及时汇报以便优化抽采效果。

13、采煤工作面上隅角充填有哪些注意事项?

(1)根据工作面瓦斯涌出情况,提前向施工单位跟班人员讲明上隅角充填的时间、空间要求,便于施工单位合理安排充填人员。

如要求连续充填即只要拉架就充填,两硐一充填即要求机尾架拉两硐必须充填一次(规定好充一道或双道墙),检修班充填,上隅角瓦斯浓度达0.8%必须充填等。

(2)充填时测气员应在现场,或提前将施工要求与跟班人员讲清楚,保证充填墙质量。

如不要超前上隅角充填,造成上出口断面小;

充填墙应该有合适的角度,便于工作面风流流动;

充填墙应充填牢固、严实,必要时紧贴充填墙设临时支护,防止机尾架拉造成充填墙倒塌等。

14、初采期间如何防止瓦斯超限?

(1)利用低位高抽巷、尾抽巷、上隅角埋管等增加初采期间抽采效果。

(2)初采、架后空间大时,在检修班从工作面挂多道横向风障向架后拉风,增加架后空间风量,稀释采空区瓦斯浓度。

(3)生产班对上隅角充填,并挂风障,使采空区瓦斯不易渗出,同时稀释上隅角瓦斯;

检修班扒开充填墙、并挂风障,释放瓦斯,释放瓦斯时必须保证工作面及其回风流瓦斯浓度不超限。

15、测气员认识采掘工作面煤层特征与地质构造意义、途径、处理方法?

(1)瓦斯涌出与煤层特征与地质构造情况关系密切,测气员必须关注。

(2)测气员一般通过询问知情人员了解采掘工作面已经煤层特征与地质构造情况;

测气员在检查好采掘工作面瓦斯情况的前提下必须观察工作面及迎头煤层特征与地质构造情况;

测气员验收钻孔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必须及时汇报,以便由专业人员及时判断前方是否有异常。

(3)测气员在交班时和开班后会时必须将采掘工作面瓦斯情况、煤层特征与地质构造情况汇报清楚,其中掘进工作面测气员必须在班报上画接班时迎头剖面图、交班时迎头剖面图,若班中迎头情况发生明显变化也需画剖面图。

16、测气员对准确判定地质构造可做哪些事情?

(1)准确测定采掘工作面瓦斯浓度,发现瓦斯浓度发生变化必须立即查明原因汇报。

(地质构造可影响瓦斯涌出)。

(2)测气员验收钻孔必须实事求是,记录清楚及时汇报,因为钻孔反演资料是判定井下断层的一个重要依据。

(3)大断层附近衍生小断层,因此大断层附近进行采掘活动的工作面,测气员需强化瓦斯检查。

17、潘一矿断层对采掘工作面影响案例。

答:

潘一矿2652

(1)工作面为突出威胁区上风巷标高-607~-615m,瓦斯含量5~6m3/t,地质构造复杂,小构造发育,实际揭露16条断层,落差0.3~3.0m,共预测(检验)92次,指标超限21次,超限率22.83%,指标超限100%都发生在断层带前后20m范围内。

2652

(1)下顺及切眼槽标高-616.4~-634.4m,瓦斯含量5~6m3/t,揭露16条断层,落差0.2~1.0m,共预测(检验)96次,指标超限12次,超限率12.5%,指标超限有50%发生在断层前后20m范围内,其余均发生在煤层由薄变厚的区域。

采煤工作面过断层期间及收作期间防火管理

1、矿井火灾的危害?

能造成大量的矿物资源和物质财富的损失,并能引起瓦斯、煤尘爆炸,还可以产生“火风压”使风流逆转,造成通风系统紊乱。

而且,矿井发生火灾以后,产生大量剧毒的一氧化碳气体,使井下人员中毒伤亡

2、自然发火:

指有自燃倾向性的煤层被开采破碎后在常温下与空气接触,发生氧化,产生热量使其温度升高,出现发火和冒烟的现象叫自然发火。

出现下列现象之一,即为自然发火。

(1)煤因自燃出现明火、火炭或烟雾等现象;

(2)由于煤炭自热而使煤体、围岩或空气温度升高至70℃以上;

(3)由于煤炭自热而分解出CO、C2H4(乙烯)或其它指标气体,在空气中的浓度超过预报指标,并呈逐渐上升趋势。

3、什么是煤层的自燃发火期?

从层被开采破碎、接触空气之日起,至出现自燃现象或温度上升到自燃点为止,所经历的时间叫自燃发火期,以月或天为单位。

煤层的自然发火期取决于煤的内部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被开采破坏后的堆积状态参数(分散度)、裂隙或空隙度、通风供氧、蓄热和散热等外部环境等因素。

4、煤炭自燃煤炭自燃的必要充分条件是什么?

(1)有自燃倾向性的煤被开采后呈破碎状态,堆积厚度一般要大于0.4米;

(2)有较好的蓄热条件;

(3)有适量的通风供氧;

(4)上述三个条件共存的时间大于煤的自燃发火期。

5、煤炭自燃的初期征兆有那些?

(1)出现雾气和出汗的现象;

(2)煤层的温度、附近空气的温度和水的温度都比平常温度升高;

(3)附近巷道中的湿度升高;

(4)在巷道中如闻到煤油、汽油和松节油气味,尤其当闻到煤焦油的恶臭时,表明煤炭自燃已经发展到严重程度;

(5)出现有毒、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各种碳氢化合物。

(6)人体有不舒适感,有头疼、憋气、闷热、精神疲乏、四肢无力等。

6、潘一矿各煤层自然发火情况如何?

煤炭自然发火鉴定结果表明:

13-1煤层、8煤层、7煤层、6煤层、5煤层自燃等级为Ⅱ类,11-2煤层、4煤层自燃等级为Ⅲ类,目前13-1煤层自然隐患最严重,11-2煤层自然隐患较轻,8煤层、7煤层、6煤层、5煤层均检查到过自然隐患。

7、影响煤炭自然发火的因素有哪些?

(1)煤的自燃性能,目前潘一矿13-1煤层自然发火危险性大,B组煤自然发火较严重;

(2)采煤工作面与回采率和工作面推进速度密切相关;

(3)漏风情况,采煤工作面漏风受通风方式及抽采方式影响,掘进工作面若产生高冒则可能漏风,煤柱过小产生裂隙也可能漏风;

(4)地质因数,在有地质构造的地区,自燃危险性加剧,煤厚增大易影响采掘情况产生自然隐患。

8、潘一矿判定煤炭自燃情况的常用方法是什么?

测定一氧化碳、温度,结合煤炭自然发火征兆判定煤层自然发火情况,必要时需取样化验气体成分分析煤层自然发火情况。

9、自燃隐患点检查责任是如何界定的?

(1)自然隐患点原则上由测气员检查,测气东、西队必须按规定制定检查计划,对所有自然隐患点定期检查,并每天将检查结果报区领导和技术组;

对于自然发火隐患严重,需要及时处理的必须及时报防灌队。

(2)防灌队老峒检查工每周检查1次与采空区相连封闭墙情况,发现有自然发火征兆的必须及时报区值班及防灌队;

测气东、西队必须定期检查有自然发火征兆的封闭墙。

(3)通风区安排专人定期对全矿自然隐患点抽查,并经常对井下自然发火隐患点进行预测。

(4)防灌队负责自然隐患点的处理,测气东、西队负责协助防灌队处理自然隐患点。

10、自燃隐患点检查制度

(1)采煤工作面、沿采空区小煤柱掘进工作面、煤巷及揭煤高冒点、过老硐地点、封闭墙、顺煤层钻孔,抽采管路内等可能出现一氧化碳隐患的地点。

(2)根据自然发火隐患地点实际情况规定一氧化碳检查频率,对于可能有严重自然隐患地点队长要精心挑选检查人员,并根据实际情况规定检查动作、检查仪器等相关因数,确保检查结果能准确反映实际情况。

(3)所有隐患点检查周期要能准确在每天的自然发火检查报表上显示出来,对于需要增长检查周期的地点必须经区领导同意方可,严禁擅自增长检查周期或漏查自然隐患点。

11、对具有自燃隐患可能的地点的管理

(1)煤巷掘进工作面过老硐地点必须挂老硐牌板,设置自然发火隐患检查点,定期检查老硐自然发火情况,只有确认老硐无任何安全隐患后,方可撤除牌板,撤销隐患点。

(2)对于煤巷掘进工作面(揭煤、该棚)冒顶高度达到0.5m,体积在1m3以上的必须挂牌高冒牌板或设置醒目标志,并建立高冒点台帐(台帐附后),设置自然隐患检查点,定期检查高冒自然发火情况,只有确认无任何安全隐患后,撤除牌板,撤销隐患点,并在台帐上记录清楚。

(3)回采工作面收作(停采)前10米开始,必须建立台帐记录顶板遗煤情况,并在收作(停采)后及时设点检查。

(4)过老硐地点、揭煤点、高冒点、采煤收作(停采)面等可预见有自然隐患的地点,必须向隐患点插入(一般插进去的深度为500mm以上)1根4”或6”铁管固定好后,向铁管子里插入胶皮管定期检查。

对于固定的一氧化碳隐患点要设有防火观察板。

(5)除检查固定自然发火隐患检查点外,鼓励测气员设置临时自然发火隐患检查点,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奖励。

临时自然发火隐患检查点附近确认存在自然发火隐患时,测气东、西队必须及时用铁管将测点设正规。

12、对于测点一氧化碳较大地点,测气员可采区的临时性措施?

(1)测气员检查出一氧化碳较大时必须及时汇报,以便处理。

(2)顺层钻孔内一氧化碳大,可将钻孔从抽采管路上甩开,向钻孔内注水。

(3)抽采管路内一氧化碳较大时,必须按区队及时查清抽采管路内一氧化碳的来源。

(4)采空区一氧化碳浓度较大时,可查清通往采空区管路情况,向采空区注水或灌浆。

工作面过断层瓦斯管理措施:

1、工作面过断层期间,生产队对上、下隅角必须连续充填,每圆班横向充填一次。

2、过断层期间,生产队必须加强工作面上、下出口断面的管理,确保上、下出口向外20m内通风断面不小于6m2,高度不低于1.8m。

3、过断层期间,通风区确保采区通风系统稳定,风量符合设计需要。

4、过断层期间,通风区每班用检查杖加强对煤壁、漏顶处进行瓦斯检查,防止由于掉顶、片帮造成瓦斯超限。

5、过断层期间,工作面滞后拉架,生产队提前扩大上出口断面,煤机下至机尾15架后方可拉架,人工挂网护顶。

6、过断层期间,漏顶处瓦斯>2%,工作面停止割煤、拉架作业,由通风区处理瓦斯<1%以下,当漏顶处瓦斯<2%,采用带压拉架,漏顶处瓦斯>2%,通风区处理后方可工作。

通风区处理漏顶瓦斯瓦斯时,根据采高大于2m必须携带保险带。

7、过断层期间,生产队跟顶或破顶回采、合理控制工作面采高和煤机割煤速度,保证煤机割煤速度相对均匀;

割煤期间及时使用护帮板护住煤帮,必要时需采用链网保护煤帮。

工作面过断层防火管理措施:

1、过断层期间,生产队合理组织人员加快工作面推进度,保证月推进度不得少于40米。

2、过断层期间,割矸时候防止产生摩擦、撞击火花;

当岩性较硬,严禁煤机强行割矸,应采用放松动炮,再用煤机截割煤矸的方法进行回采。

拉架、截割部等各环节作业期间要安设专人洒水,杜绝火花产生。

3、过断层期间,抽采区负责地面注氮系统和井下移动注氮系统1台移动泵同时打开,保证注氮的稳定、可靠,确保工作面连续24小时注氮,氮气浓度不得小于97%。

严禁无计划停止注氮。

4、过断层期间,南井工区保证两班(中班和夜班)灌浆、确保地面灌浆站土产料充足,制浆过程中加入悬浮剂和MEA防火材料,提高防灭火效果,严禁无计划停止注浆。

早班停浆期间,通风负责利用上风巷灌浆管路,通过注浆泵加压向采空区向注凝胶。

5、过断层期间,采煤班负责向工作面架档进行洒浆,通风区负责向工作面架档进行洒MEA。

6、过断层期间,通风区负责注浆、注氮管路巡查,专人负责注浆、注氮管路看管,严禁破坏及擅自改变灌浆、注氮管路。

7、过断层期间,由f23113-2正断层影响,影响上风巷断层带,通过注浆孔注固瑞特进行处理,验证注浆加固效果。

8、过断层期间,通风区充分利用束管监测管路,加强人工检测和取样化验结果进行对比,提高预测预报的准确度。

9、过断层期间,根据工作面推进度和瓦斯情况,适当控制抽采。

10、过断层期间,通风区做好井下防火材料库备料情况。

工作面收作、刷面、拆架期间的防火措施

1、生产队在收作期间要保护好通风区的设施:

即上风巷的灌浆管路,严禁私自破坏管路;

下顺槽安设木垛,以保护注氮管路。

2、收作期间,通风区负责在上、下隅角施工木板夹墙往墙里注防火材料,工作面上隅角向下20米架档及下隅角向上20米架档注防火材料减少向采空区内漏风。

3、通风区在该面停采后要加强上风巷通风设施的管理和维护,确保工作面通风系统稳定可靠;

在工作面停采后进行均压措施,风量控制在1000m3/min左右。

4、收作期间,通风区设点每天检查收作面回风流、上隅角、工作面的瓦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温度等参数;

当发现一氧化碳浓度增大、温度升高、出现煤油味、煤壁挂汗、出现雾气等发火征兆时,要立即停止工作,切断电源,撤出工作面和回风流中的所有工作人员,并及时向调度所、“一通三防”调度中心及通风区值班室汇报。

6、收作期间,通风区要对该面邻近的封闭墙每圆班检查一次,发现有一氧化碳每天取样色谱仪化验。

7、通风区要在该面收作期间,在工作面架档或架后设点(每隔10架设一个防火点,设点的深度不得小于2m。

8、收作期间,通风区利用上风巷灌浆管路,向采空区注凝胶。

9、收作期间,要加强灌浆站的管理,确保该收作面能够正常灌浆。

每天早班8:

00~14:

00,并做好洒浆期间的黄泥土备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