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446020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72 大小:268.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观经济学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微观经济学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微观经济学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微观经济学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微观经济学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微观经济学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2页
微观经济学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2页
微观经济学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2页
微观经济学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2页
微观经济学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2页
微观经济学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2页
微观经济学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2页
微观经济学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2页
微观经济学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2页
微观经济学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2页
微观经济学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2页
微观经济学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2页
微观经济学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2页
微观经济学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2页
微观经济学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2页
亲,该文档总共7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微观经济学文档格式.docx

《微观经济学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观经济学文档格式.docx(7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微观经济学文档格式.docx

后面我们将要讲到的边际效用、边际成本、边际产量、边际收益等等都是采用这种边际分析方法加以研究的。

边际效用、边际成本、边际收益的不同含义。

3.以均衡状态为分析依托

经济中的均衡是指各种有关经济变量在相互作用之后,处于相对静止、不再变动的状态。

通过对这种均衡状态进行分析,进而说明各种经济变量达到均衡所需要的条件以及均衡达到时所会出现的情况等等。

分析均衡状态的方法就被称为均衡分析方法。

4.以实证分析为主要手段

经济学包含两种重要的分析方法:

实证分析(positiveanalysis)和规范分析(normativeanalysis)。

(1)实证分析指的是关于纯事实的叙述和因果关系的描述分析。

力求说明“是什么”的问题;

两个特点:

所研究的内容具有客观性,它的结论正确与否可以通过经验事实来进行检验,不涉及价值判断的问题。

(2)规范分析指的是对经济状况、经济现象进行价值判断,它根据一定的价值判断标准,评价经济运行、经济状态的好坏优劣,并探讨怎样才能符合那些好的标准。

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研究的内容没有客观性,所得出的结论无法通过经验事实进行检验。

说明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之间的区别。

例如考察货币供给量对于一国的经济影响的问题。

5.以个体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在微观经济学的分析中,有一个重要的假定前提,就是假定微观主体都是以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

这种假设被称为微观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

这里的人既包括消费者,也包括生产者和生产要素所有者,就是在经济活动中,人们都受利己心的驱使,不会干于己不利的事情,也不会在可取得大的利益使而从事只能取得小利益的事情。

也就是微观经济主体经济行为具有理性化的特征。

消费者以追求消费品的最大满足为目标

“经济人”假设的分化生产者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

生产要素所有者以追求要素收益最大化为目标

6.以理论多元化为发展特色

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主要是以新xx经济学的理论为基础的。

新xx经济学以xx的研究成果为代表。

除此之外,xx、xx、xx夫人等人的理论也是微观经济学的重要内容。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微观经济学的内容发生了重大的变动,在原有的传统理论上,又加入了交易费用理论、信息经济学、博弈论、寻租论等新的内容,大大丰富了微观经济学的内容,同时也深化了微观经济学的分析。

三、学习微观经济学的意义

第一,有助于企业决策。

汽车市场

从价格入手引出供求理论的重要性

一、需求的定义

需求(demand)是指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某一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上商品量。

一是要有购买愿望---购买欲望

需求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这两个条件缺一都不构成需求。

二是要有购买能力---支付能力

二、需求函数

需求函数(demandfunction)就是表示某一特定时期市场上某种商品的各种可能需求量和决定这些需求量的因素之间的关系。

影响商品需求量因素:

Ø

产品价格(P):

价格与需求量的关系是,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

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多,它们成反向变化趋势。

☺例:

让利与打折的故事

相关产品价格(Pr):

在产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相关产品价格发生变化,也会影响到这种产品的需求量。

互补商品----两种商品共同满足一种欲望。

汽车X与汽油YPy涨价,Qy减少,QX减少,Py与QX呈反方向变动。

替代商品----两种商品可以互相代替满足同一种欲望。

牛肉X与羊肉YPy涨价,Qy减少,QX增加,Py与QX呈同方向变动。

预期价格(Pe):

对未来价格的预期也会影响需求量。

数码相机、商品房等例子。

家庭收入(M):

家庭收入增加,就会增加对于产品的需求,反之,则会减少对产品的需求量。

个人偏好:

(F):

消费者偏好就是消费者对于商品的偏爱和喜好程度。

消费者对于某种商品的偏好增强,则他消费这种商品的数量就会增加,也就是需求量增加;

相反,偏好减弱,需求量则会减少。

超女迷对超级女生的喜爱

时间变化(t):

一种产品的需求量还和时间有关。

商品在销售旺季是的需求量就高于淡季的需求量,如空调、电风扇这类产品在夏季需求量就大,而电暖气、xxxx等产品则在冬季需求量大。

其他因素,如人口数量的变动、政府的消费政策、消费者对于自己未来收入的预期、天气的变化等等也都影响需求量发生一定的变化。

三、需求曲线与需求规律

将需求函数用图形在坐标系中表示出来就成了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就是表示和反映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反向关系的函数曲线。

即Qd=q(P),为了方便分析,我们一般将需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假定为存在的是线性的关系,于是需求方程就可以表示为:

Qd=a-bP

利用教材中数据绘制一个需求曲线的图形,分析需求和价格

之间的反比关系。

(图形见右图)

从图形中分析出需求规律:

当某一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买者或消费者对这种商品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就会增加;

反之,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时,买者对这种商品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就会减少。

xx,需求量与价格成反向运动。

四、需求量变化和需求变化

需求量的变化是指在决定需求量的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只是由于价格的变化而引起的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的变化。

需求变化则是指在决定需求量的价格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化而引起的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的变化。

消费者收入、消费者偏好或者相关产品的价格对商品需求量的不同影响

在图形中的不同:

前者是需求量沿着需求

曲线上各个点的变化,后者则表现为需求曲线

整体的左右平行移动。

五、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

个人需求——任何一个消费者自身的需求

市场需求——市场上所有消费者需求的总和

从xx、xx的买钉子的小品引出供给的概念

一、供给的定义

供给(supply)是指厂商(生产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出卖的商品量。

一是要有出售愿望

供给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这两个条件缺一都不构成需求。

二是要有供应能力

二、供给函数

供给函数(supplyfunction),就是表示某一特定时期内市场上某种商品的各种可能的供给量和决定这些供给量的因素之间的关系。

这些因素我们教材中将其归纳为五种:

供给量的变化与产品价格的变化呈现正向的变化关系,价格越高,供给量越多,反之,越少。

这是在产品价格不变时,其他相关产品价格的变化对于产品供给量的影响。

互补商品----☺例:

汽车X与汽油YPy涨价,Qy需求减少,QX需求减少,Px降价,QX供给减少。

替代商品----☺例:

牛肉X与羊肉YPy涨价,Qy需求减少,QX需求增加,Px涨价,QX供给增加。

预期价格(Pe):

这主要指的是厂商对于未来商品价格的预期。

如果厂商对于为了经济前景看好,预期价格将上升,那么他就会增加商品的供给;

否则,则会减少这种商品的供给。

生产成本(C):

生产成本的变动也会引起供给的变动。

生产要素价格与供给反向变化

生产成本

技术的变化与供给同向变化

自然条件(N):

比如冬季和夏季的用电量供给就会有明显的不同。

雨季和旱季的供水量也会不同。

其他一些因素也会影响到供给量的变化。

比如政府的政策、生产者的数量等等。

三、供给曲线和供给规律

供给函数即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某种商品的供给及其变化仅取决于其销售价格的函数关系。

供给量与价格成正向变化的关系。

为了分析方便,我们仍然假定它们之间为线性关系,这样供给方程就为:

Qs=-C+dP

供给曲线是一条自xx上方倾斜的曲线。

结论:

当某一商品的价格下降时,厂商或生产者对这种商品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商品数量就会减少;

反之,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时,厂商或生产者对这种商品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商品数量就会增加。

xx,供给量与价格成正向运动。

这一规律,就被称为供给规律。

四、供给量的变化和供给变化

与讲需求的时候类似,供给量的变化和供给的变化也是不一样的。

供给量的变化是由于价格变化,而引起的沿供给曲线上各点之间的移动,而供给的变化则是在既定价格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化而使整个供给曲线平行移动。

本次课题:

第三节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4课时)

超市排队买鸡蛋现象引出弹性问题

一、需求价格弹性

(一)一般性定义

需求价格弹性(priceelasticityofdemand)简称为需求弹性。

需求弹性是表示某一商品的需求量对它本身的价格变化的反映程度的概念,用公式表示就是等于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对价格变化的百分比的比

某一商品的价格下降10%,需求量上升20%的话,需求弹性就等于20%/10%=2。

在这个公式里,Ed代表需求弹性的弹性系数,它是有方向的,所以,由于价格和需求量的变化方向是相反的,所以需求弹性系数一般为负值。

但是,经济学中关系的只是变动的程度大小,所以一般我们注重的只是需求弹性系数的绝对值。

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有两种方法:

一种就是需求曲线上某一点的弹性,叫点弹性(pointelasticity),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一段弧线的弹性,被称为弧弹性(arcelasticity)。

具体应用中来讲,一般价格变化大的时候用弧弹性的计算方式,价格变化小时用点弹性。

(二)点弹性

点弹性就是价格变动无限小时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反应程度。

根据数学中求极值的原理,点弹性就是假设价格变量趋向于零,即ΔP趋向于0时的需求弹性。

图形计算点弹性,分为两种情况:

1.需求曲线为直线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需求曲线上任何一点的点弹性系数,等于该点以下线段与该点以上线段之比,看书上的图形:

M点的弹性就为MF/GM,这样根据这个定义,需求曲线中点H的弹性系数就为1,与横轴交点的弹性系数就为0,而纵轴交点的弹性系数则趋近于∞。

2.需求曲线为曲线的情况。

这是它上面任一点的点弹性系数为过该点的切线以下线段与以上线段之比。

(三)弧弹性

弧弹性就是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弧的弹性。

为了消除两点不同取值上的差别,在计算弧弹性时,采取了折中的办法,有两种:

一种是中点公式。

这是常用的一种方法。

就是分别取两点的P和Q的平均数,实际上也就等于两点之间中点的点弹性。

另一种是低点公式。

就是采用价格变动前后P和Q的低值。

(四)需求弹性的分类

需求弹性的分类就是将商品按照弹性的大小不同加以分类,以说明不同商品对于价格反应程度的不同。

习惯上,我们按需求弹性的绝对值大小把需求弹性划分为五类:

1.|Ed|=1。

这就是说,价格每提高1%或降低1%,需求量会相应地减少或增加1%,这种情况称为需求是单元弹性,或单位弹性。

其需求曲线是一条正双曲线。

这种弹性的商品在实际生活中,很难找到,但在某些商品的某一点为单元弹性的情况是存在的。

2.|Ed|>

1,这表示价格每变动1%,需求量的相应变动要超过1%,也就是需求量变动的比率△Q/Q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P/P,这种情况被称作需求富有弹性。

一般来说,奢侈品和奢侈性享乐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

珠宝、国外旅游等等就属于这种情况。

3.|Ed|<

1,这表示价格每变动1%,需求量的相应变动小于1%,即△Q/Q<

△P/P,这种情况称为需求缺乏弹性。

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一般是缺乏弹性的,因为无论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上升和下降,人们都要消费它们,因此,它们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是比较小的。

粮、油、蔬菜就是这样。

4.|Ed|=0,这表示价格无论如何变化,需求量都不会变动,这种情况称为需求完全缺乏弹性或需求完全无弹性。

其需求曲线是与纵轴平行的一条垂线。

这种情况也是十分罕见的,一般认为☺例:

火葬费、食盐等必不可少的商品或劳务属于这种类型。

5.|Ed|,也就是需求弹性无限大。

这表示当价格不变的时候,需求量可以无穷大。

也就是在既定价格水平下,需求量是无限的。

其需求曲线表现为一条平行于横轴的水平线。

这是一种罕见的极端现象。

(五)需求弹性与消费支出、生产收入的关系

1.缺乏弹性的商品——适当提价可使收益增加,反之收益减少

2.富有弹性的商品——适当降价可使收益增加,反之收益减少

3.单位弹性的商品——商品价格的变化对生产收益影响不大

食盐企业、金饰品行业的定价政策

(六)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1.商品的可替代度,也就是这种商品它的替代品的数量和质量。

如果某种商品有许多替代品,那么它的需求价格弹性就比较大。

反之,如果某种商品的替代品很少,甚至没有,则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就比较小。

羊毛和电视机为例说明。

2.商品用途的多寡。

某种商品如果用途广泛,该商品的价格弹性就较大。

反之,用途单一的商品,需求价格弹性就较小。

以多用途手机为例说明。

3.商品的必需程度。

一般生活必需品,因为每个人每天都有一定的消费量,所以其价格的变化不会太大影响到需求量的变化,因此,需求价格弹性较小,像食盐、面粉等;

相反,奢侈品和耐用消费品,如高级xx、金银首饰、电视机、空调等等,其需求价格弹性就较大。

4.商品在消费者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一般来讲,消费支出比重大的商品的需求弹性大。

住房在消费者的总体支出中占据相当大的比重,这样它的价格变化就会明显影响需求

在消费支出中比重小的商品需求价格弹性就小。

食盐、牛奶等在总支出中只占据很小的部分,因此它的价格变化不会对需求产生太大的影响。

5.商品的耐用程度。

越是耐用的商品的需求弹性越大,反之,则越小。

轿车和饮料为例说明

二、需求的交叉弹性

需求的交叉弹性(cross-priceelasticityofdemand)是指在影响商品X需求量的各因素包括该商品的价格(PX)都是给定不变的条件下,另一相关商品Y的价格(PY)的变动引起的X的需求量(QX)的变动程度。

根据商品之间的不同关系,可将需求交叉弹性分为两类:

✧需求交叉弹性为负值:

表示X和Y商品之间存在互补关系。

汽车和汽油两种商品的例子计算加以说明。

汽油价格上升10%,汽车需求量会减少15%,则两种商品需求交叉弹性是多少?

为何类商品关系?

✧需求交叉弹性为正值:

表示X和Y之间存在替代关系。

以大米和白面为例计算说明。

大米价格由2元上升到4元,引起对于白面的需求由100增300,此时两者交叉弹性为多少?

三、需求的收入弹性

需求收入弹性(incomeelasticityofdemand),是指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对于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

根据收入变化对于需求量变动的影响程度,可以将各种产品分为两大类:

(一)正常品(normalgoods)正常品是需求量与收入呈正向变动的商品。

又可以分为奢侈品(luxurygoods)和必需品(necessities)。

◆奢侈品EM>

1,说明收入发生相对变动时,需求量变动更大。

金银首饰、世界名牌

◆必需品0<

EM<

1,说明收入发生相对变动时,需求量变动较小。

柴米油盐酱醋茶

(二)劣等品(inferiorgoods)

劣等品就是需求量随收入增加而减少的产品,这样其EM<

0。

胶鞋和皮鞋

四、供给的价格弹性

就是测量价格变动引起的供给量变动的程度大小。

(一)弹性系数的计算

供给价格弹性也有点弹性和弧弹性的区别。

弧弹性:

(二)供给弹性的分类

1.供给无弹性和完全缺乏弹性,即Es=0,这时供给曲线斜率无穷大。

2.供给弹性无限大,即Es∞,供给曲线斜率为零。

3.供给弹性单元弹性,即Es=1,价格与供给量等比例变动。

4.供给缺乏弹性,0<

Es<

1,供给量变动幅度小于价格变动的幅度。

5.供给富于弹性,Es>

1,供给量变动的幅度大于价格变动的幅度。

(三)供给价格弹性的决定因素

1.自然因素:

农业和工业的区别

2.固定资产:

根据固定资产在生产中所占比重的大小有所不同

厂房、机器设备、土地等

3.原材料:

其丰寡也直接影响供给弹性

4.生产周期:

周期长短不同对于供给调整难易不同☺例:

生产汽车和街边卖早点小贩的不同

5.生产成本:

单位成本的大小也使产量调整难易不同

五、短期弹性与长期弹性

从时间角度来说,产品的弹性可分为短期和长期弹性

1.需求价格弹性:

对于许多产品来说,长期性的需求价格弹性远比短期性的弹性要大

汽油的长期弹性要高于短期弹性

对于有些产品,长期性需求价格弹性则比短期要小

彩电、汽车的例子

2.供给价格弹性:

✧很短时间内,供给量无法增加或减少的,为供给完全无弹性

✧较短时间内,供给量不会有太大变动,为供给缺乏弹性

很长时间内,供给量可以有大幅度变动,为供给富有弹性或弹性很大

第四节市场均衡(4课时)

讲授内容:

市场上某些商品供大于求和供过于求的现象引申。

一、均衡价格与均衡产量的决定

说明供大于求和供过于求时的市场价格变动情况。

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供给和需求曲线,分析价格变动的规律。

如图,价格为P2时,需求大于供给,价格会上升,价格为P3时,供给大于需求,价格会下跌。

只有价格为P1时供给等于需求,这是市场就处于均衡状态,也称为市场出清。

这是价格与产量呈现稳定状态,此时的价格P1就是均衡价格,此时的产量Q1就是均衡产量。

正是由于市场上的实际价格总是在不断地趋近于均衡价格,使得供给和需求不断得到调节,从而使市场趋于均衡,价格的这种调节功能就是价格机制,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市场机制。

二、均衡价格与均衡产量的变动

供求状况的变动会使均衡价格与均衡产量发生变动。

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注意:

这里的供给和需求的变动均指曲线的整体移动)

(一)供给不变、需求变动

用图形加以形象说明:

◆结论:

供给不变,需求增加,则均衡价格提高,均衡产量增加。

供给不变,需求减少,则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量减少。

(二)需求不变、供给变动

作图说明:

需求不变,供给增加,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量增加。

需求不变,供给减少,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量减少。

(三)需求和供给同时发生变动

1.同时同向变动

(1)同时增加

图形如下:

此图为需求增加程度小于供给增加程度时,此时均衡产量增加,均衡价格下降。

可见,均衡价格的变化取决于需求和供给的增加幅度。

需求与供给同时增加时,均衡产量增加,但均衡价格不定:

在需求增加程度大于供给增加程度时,均衡价格提高

在需求增加程度小于供给增加程度时,均衡价格下降

如果两者增加的程度一样,均衡价格不变

(2)同时减少

均衡产量必然减少,均衡价格仍然不定。

在需求增加程度大于供给增加程度时,均衡价格下降

在需求增加程度小于供给增加程度时,均衡价格提高

2.同时反向变动

(1)需求增加,供给减少情况

需求增加,供给减少时,均衡价格上升,但均衡产量不定:

如果需求增加程度较大,则均衡产量增加

如果供给减少程度较大,则均衡产量将减少

如果两者变动程度一样,则均衡产量不变

(2)需求减少,供给增加情况

需求减少,供给增加时,均衡价格下降,但均衡产量不定:

如果需求减少程度较大,则均衡产量减少

如果供给增加程度较大,则均衡产量增加

三、供求定理

根据前面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被称为供求定理:

需求水平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同方向变动;

供给水平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引起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四、政府政策对于产品价格的影响

1.税收的影响

税收由消费者和生产者共同承担,其比例取决于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的大小。

一般地说,需求弹性越大,消费者承担比例越小;

供给弹性越大,生产者承担的比例越小。

2.支持价格政策

支持价格是政府为了扶持某一行业的生产,对该行业产品规定的高于市场均衡价格的最低价格。

政府对于农产品的保护

3.限制价格政策

限制价格是指政府为了限制某些物品价格上涨或抑制某些产品的生产而规定的低于市场均衡价格的最高价格。

政府对于生活必需品价格的限制

第二章消费者行为

第一节基数效用分析(2课时)

朝三暮四的故事引出消费者偏好的概念

一、基本概念

1.欲望与效用

消费者行为的出发点是欲望,它是指消费者对物品的一种缺乏的感觉和想得到满足的愿望。

它是人们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动机,推动消费者从事劳动、决策购买、实现消费,最终获得满足。

xx的需求层次理论: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感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当较低层次的欲望满足或基本满足后,就会产生新的或更高层次的欲望。

这种欲望是无穷无尽的。

同时,欲望又有轻重缓急之分,基本层次的欲望最重要;

欲望也可以反复再现,曾经满足过的欲望,还会再度出现,如我们一次吃饱了,下次饿的时候还想吃。

另外,欲望的强度是随着消费某种物品的增多而减少的。

效用就是欲望的满足。

即消费者从消费某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满足感。

满足程度越高,效用越大;

满足程度越低,效用就越小;

如果消费者从消费某种物品中感到痛苦,那么效用就是负效用。

同一物品对于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都可能导致效用的不同。

冰激凌在不同季节的效用不同;

饭卡在学校和其他地点的效用不同;

香烟对于吸烟与不吸烟的人效用也不同。

2.基数效用论

效用是有大小的,这样基数效用理论就认为,效用可以计算,比如用一、二、三……百、千、万等基数词表示效用的大小。

通过计算馒头、电影、彩电、汽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