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单元达标检测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446730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87.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单元达标检测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考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单元达标检测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考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单元达标检测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考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单元达标检测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考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单元达标检测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中考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单元达标检测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中考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单元达标检测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中考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单元达标检测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中考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单元达标检测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中考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单元达标检测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中考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单元达标检测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中考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单元达标检测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中考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单元达标检测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中考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单元达标检测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中考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单元达标检测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中考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单元达标检测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中考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单元达标检测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中考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单元达标检测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单元达标检测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中考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单元达标检测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单元达标检测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单元达标检测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6.防毒面具的滤毒罐中用来吸附毒气的物质是(  )

A.炭黑B.活性炭C.金刚石D.石墨

7.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能够制汽水,是因为二氧化碳极易溶于水

B.二氧化碳能做气体肥料,是因为光合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能灭火,是因为它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必须做灯火实验,是因为二氧化碳有毒

8.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叫做同素异形体。

下列各组物质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

A.冰和干冰B.CO和CO₂C.镁条和镁粉D.氧气和臭氧

9.属于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

A.氧气和液氧B.石墨和金刚石

C.水和双氧水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10.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其主要原因是()

A.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

B.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

C.金刚石、石墨和C60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D.金刚石、石墨和C60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11.下列有关碳单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金刚石、石墨充分燃烧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

B.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书写档案时规定使用碳素墨水,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硬度最大的物质

12.有关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图示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13.右图为某同学制作的用浓硫酸催化甲酸(HCOOH)制取CO还原氧化铜的微型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Y型管中发生的反应为:

HCOOH

H2O+CO↑

B.观察到的现象是氧化铜变成了铜,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此实验装置的主要优点尾气处理有效节能

D.眼药水瓶可改用注射器代替

14.下列图示中物质的用途与相应的性质不相符的是(  )

金属的导热性B.

燃气的可燃性

氧气的氧化性D.

干冰的升华

15.工业生产粗硅的化学方程式是SiO2+2C

Si+2CO↑,该反应中表现还原性的是(  )

A.SiO2B.CC.SiD.CO

16.纳米材料被誉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新型材料。

纳米碳管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直径为几个纳米(1nm=10-9m)的空心管。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纳米管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材料

B.纳米管具有管道多,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的性质

C.纳米管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D.纳米管材料如果完全燃烧,生成物是二氧化碳

17.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很大的差异,其原因是()

A.金刚石、石墨和C60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D.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

18.下列有关“化学之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B.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

C.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1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性质一定相同

B.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单质

C.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D.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20.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D.石墨用作电池电极

21.下列关于CO和CO2说法正确的是

A.CO2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中毒B.CO可以作燃料

C.用闻气味的方法能够区别CO2和COD.CO能用于人工降雨

22.已知,甲和乙是家庭常用的两种调料,它们的气味完全不同。

结合已有知识进行判断,下列有关两种调料的说法,肯定正确的是

A.构成的原子完全不同B.构成的分子一定不同

C.组成元素完全不同D.在水中的溶解性不同

23.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石墨是碳的单质,而C60则是碳的化合物

B.二氧化碳是导致酸雨的气体之一

C.古代用墨书写或绘画经久不褪色,这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可使动物死亡,所以都具有毒性

24.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CO2中混有少量的CO,可通过点燃混合气体的方法把CO转化为CO2

B.与金刚石、石墨一样,活性炭是碳的另一种单质

C.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可以使动物死亡,所以都有毒性

D.碳和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可用于冶金工业

25.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其化学性质的是

A.干冰作制冷剂B.汽油洗涤衣物上的油污C.浓硫酸作干燥剂D.稀盐酸除铁锈

26.以下有关描述中属于CO2物理性质的是

①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②密度比空气大③可溶于水(体积比1:

1)

④部分与水反应生成碳酸⑤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⑥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常用作灭火剂

⑦二氧化碳沸点-78.5℃⑧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常用作制冷剂

A.①②③B.①②③⑦C.①②⑦⑧D.②③⑦⑧

27.要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一氧化碳,可把混合气体通过(  )

A.炽热的炭层B.灼热的氧化铜

C.澄清石灰水D.水

28.水是生命之源。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B.活性炭可除去水中的异味

C.过滤可除去水中的可溶性杂质D.蒸馏可降低水的硬度

29.如图是CO与CuO反应的装置,下列关于图示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①说明CO具有还原性;

②玻璃管中黑色固体变成了红色;

③说明CO被还原后的产物是CO2;

④既有效地防止了CO对空气的污染,又充分利用了能源;

⑤玻璃管中发生的反应为分解反应

A.①③④B.①④⑤C.①②④D.全部正确

30.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CO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任何条件下CO2能转化成CO

C.CO2有毒,是一种大气污染物

D.金刚石、石墨、C60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1.D

【解析】H2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利用图示装置进行收集时,要从右端进入;

CO、O2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利用图示装置进行收集时,要从左端进入。

综上所述,H2、CO、O2都可以利用图示装置进行收集。

故选D。

2.C

【解析】

【分析】

化学现象都是符合客观事实的,伪科学不是以实验为基础,存在一定的欺骗性。

【详解】

A、一氧化碳能燃烧,并且燃烧放出大量热,CO气体可用作气体燃料,故A正确;

B、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易升华,可以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故B正确;

C、催化剂只是加快反应速率,不参加化学反应,用催化剂把水变成汽油无法实现,故C不正确;

D、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CO气体可用来冶炼金属,故D正确。

故选C。

【点睛】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原子数目都不会改变。

3.A

A、向盛有二氧化碳的矿泉水瓶中倒入水,能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但是不能证明1体积水能溶解1体积CO2,故A达不到目的;

B、向烧杯中燃着的阶梯蜡烛倾倒二氧化碳,下层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B能达到目的;

C、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证明通入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故C能达到目的;

D、将盐酸倒入小苏打中,盐酸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蜡烛熄灭,证明二氧化碳能灭火,故D能达到目的。

故选A。

4.A

根据分子(或原子)的基本特征:

分子(或原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分子(或原子)之间有间隔;

分子(或原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

“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A、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是因为它们是由氢分子构成的,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选项A正确。

B、水银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由于原子间有间隔,在温度升高时,原子的间隔变大。

所以,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

选项B不正确。

C、由于分子间有间隔,在温度升高时,分子的间隔变大。

所以,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分子的大小没有变化。

选项C不正确。

D、金刚石很硬石墨质软,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选项D不正确。

能利用分子或原子的基本性质来解释一些日常现象,特别是粒子的运动和粒子间的间隔。

5.B

活性炭的稳定性、还原性和可燃性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其化学性质;

吸附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其物理性质。

故选B。

6.B

可以根据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等方面的知识进行分析、考虑,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能吸附色素和有毒的物质,常常用来吸附有毒的物质。

故活性炭符合题意;

故选B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活性炭的性质,只有掌握了活性炭的性质才能确定活性炭的用途。

7.C

A、二氧化碳能够制汽水,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说法错误。

故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能做气体肥料,是因为光合作用要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能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说法错误。

C、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可用于灭火,说法正确。

故符合题意;

D、由于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人在二氧化碳含量较高的地方会因窒息而死亡,因此人在进入这些地方前,先要进行灯火实验,并不是因为二氧化碳有毒,说法错误。

故选C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

无色无味的气体,可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化学性质有:

不可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能提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无毒,如果浓度过大也可造成窒息死亡。

8.D

A、冰和干冰都是化合物,不是单质,不属于同素异形体,错误;

B、CO和CO2都是化合物,不是单质,不属于同素异形体,错误;

C、镁条和镁粉是同一种物质,不是同素异形体,错误;

D、氧气与臭氧都是由氧元素形成的不同物质,都是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正确。

点睛:

判断是否互为同素异形体的关键要把握两点:

①同种元素形成,②不同单质,这是解决此类题的关键之所在。

9.B

试题分析: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

A项氧气和液氧表示同一种物质的不同状态;

B项石墨和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

C项水和双氧水为化合物;

D项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也为化合物。

故选B.

考点:

基本概念

10.D

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

其原因是金刚石、石墨和C60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选D。

11.D

A.金刚石、石墨都是碳的单质,充分燃烧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

B.决定物质性质的是物质的组成和结构,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书写档案时规定使用碳素墨水,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便于长期保存。

D.金刚石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石墨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小的物质。

选D

12.D

A选项生成二氧化碳的量不应该从0点开始;

B选项剩余固体的质量不能为0;

C选项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D选项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变可知,是正确的叙述;

故答案选择D

碳单质的性质

13.B

在表达现象时不能把生成物的名称写出,B错误。

实验探究。

14.A

A、作导线利用了金属的导电性良好,故A不正确;

B、可以作燃料是利用了燃气的可燃性,故B正确;

C、潜水是利用了氧气能供给呼吸,属于氧气的氧化性,故C正确;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时吸热的性质,故D正确。

15.B

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在反应中做还原剂;

含氧化合物失去氧的反应属于还原反应,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在反应中做氧化剂.在SiO2+2CSi+2CO↑,碳发生了氧化反应表现出还原性,故答案选择B

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判断

16.A

A、纳米碳管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所以属于单质,不是化合物,故A说法错误;

B、纳米碳管材料管道多,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故B说法正确;

C、纳米碳管是由碳元素组成,碳的化学性质很稳定,所以纳米碳管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故C说法正确;

D、纳米碳管是由碳元素组成,碳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故D说法正确。

17.A

因为构成金刚石、石墨、C60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导致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所以A正确,B、C、D错误。

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18.B

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正确;

B、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错误;

C、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正确;

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正确。

19.B

A、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性质不一定相同,例如氧气和臭氧混合,性质不同,故A错误;

B、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单质,例如氧气和臭氧混合,故B正确;

C、含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例如碳酸钠,属于盐,故C错误;

D、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例如氧气和臭氧混合,属于混合物,故D错误。

点睛∶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单质,,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性质不一定相同。

含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

20.C

【解析】A、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是利用稀有气体充入灯泡中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没有新物质生成,利用的是物理性质,错误;

B、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是干冰吸热升华,不属于化学性质,错误;

C、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熟石灰与土壤中的酸发生中和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性质,正确;

D、石墨用作电池电极是利用了石墨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错误。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1.B

A.是CO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中毒;

B.CO具有可燃性;

C.CO2和CO均是无色无味的气体D.经过压缩的固体CO2能升华吸热,使环境温度降低,可用于人工降雨。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

22.B

A、不同物质的原子构成可能相同,如水和过氧化氢,故错误;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决定其化学性质,不同物质的分子构成一定不同,故正确;

C、不同物质的元素组成可能相同,如水和过氧化氢,故错误;

D、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可能相同,如食盐和蔗糖均能溶于水,故错误;

23.C

A、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此选项错误;

B、二氧化碳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此选项错误;

C、古代用墨书写或绘画经久不褪色,这是应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此选项正确;

D、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可使动物死亡,是因为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一氧化碳有毒,此选项错误。

24.D

A、CO2中混有少量的CO,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少量的一氧化碳无法点燃,故A不正确;

B、活性炭主要成分是碳,含有其它成分,是混合物,故B不正确;

C、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可以使动物死亡,二氧化碳是使动物不能呼吸,不具有毒性,一氧化碳是中毒,故C不正确;

D、碳和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可用于冶金工业,故D正确。

25.D

必须经化学变化才能表现的性质叫化学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的性质叫物理性质.A.干冰作制冷剂B.汽油洗涤衣物上的油污C.浓硫酸作干燥剂,都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是物理性质;

D.稀盐酸除铁锈时,盐酸和铁锈的主要成分氧化铁反应方程式6氯化铁和水;

是化学性质。

26.B

物理性质通常描述物质的色、态、味、熔点、沸点、密度等,故①②③⑦是物理性质,④⑤⑥是化学性质,⑧是用途,故选B。

27.B

A.二氧化碳能与炽热的炭层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一氧化碳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铜,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一氧化碳不与石灰水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一氧化碳难溶于水,不能除去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28.C

A.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

加肥皂水后,泡沫少、浮渣多的为硬水,反之,为软水;

B.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有吸附性,可除去水中的异味;

C.过滤可除去水中的难溶性固体杂质;

D.硬水是含可溶钙镁化合物较多的水,煮沸可以将硬水中的钙镁化合物转化成沉淀而降低水的硬度。

选C

29.C

①氧化铜是黑色固体,铜是红色固体,玻璃管中的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则氧化铜被还原为铜,说明CO具有还原性,此说法正确;

②实验中玻璃管中黑色固体变成了红色,此说法正确;

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生成了二氧化碳,说明CO被氧化后的产物是CO2,此说法错误;

④该实验中的尾气处理,既有效地防止了CO对空气的污染,又充分利用了能源,此说法正确;

⑤玻璃管中发生的反应为:

CuO+CO

Cu+CO2,由一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是分解反应,此说法错误。

30.D

【解析】A.CO不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故A错误。

B.一定条件下CO2能转化成CO。

故B错误。

C.CO有毒,是一种大气污染物。

故C错误。

D.金刚石、石墨、C60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故D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