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水器智能控制系统硬件设计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449297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78.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热水器智能控制系统硬件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电热水器智能控制系统硬件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电热水器智能控制系统硬件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电热水器智能控制系统硬件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电热水器智能控制系统硬件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电热水器智能控制系统硬件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电热水器智能控制系统硬件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电热水器智能控制系统硬件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电热水器智能控制系统硬件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电热水器智能控制系统硬件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电热水器智能控制系统硬件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电热水器智能控制系统硬件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电热水器智能控制系统硬件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电热水器智能控制系统硬件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电热水器智能控制系统硬件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电热水器智能控制系统硬件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电热水器智能控制系统硬件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电热水器智能控制系统硬件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电热水器智能控制系统硬件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电热水器智能控制系统硬件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热水器智能控制系统硬件设计文档格式.docx

《电热水器智能控制系统硬件设计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热水器智能控制系统硬件设计文档格式.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热水器智能控制系统硬件设计文档格式.docx

●八个键盘中断输入,另加2路外部中断输入。

4个中断优先级。

●看门狗定时器利用片内振荡,无需外接元件,看门狗定时器溢出时间有8级选择。

●低电平复位。

使用片内上电复位时不需要外接元件。

●低电压复位。

可选择预先设定好的两种电压之一复位,当掉电时允许系统安全关闭。

也可将其设置为一个中断源。

●振荡失败检测。

看门狗定时器和片内振荡完全分开,因此它可作为振荡器失败探测器。

●可选择片内振荡及其频率范围和RC振荡(用户通过对EPROM位编程选择)。

选择RC振荡器时不需外接振荡器件。

●可编程I/O口输出模式:

准双向口,开漏输出,上拉和只有输入功能。

可选择施密特触发输入。

●所有口线均有20mA的驱动能力。

●可控制口线输出转换速度以降低EMI,输出最小上升时间大约为10ns。

●最少15个I/O口,选择片内振荡和片内复位时可有多达18个I/O口。

●如果选择片内振荡及复位时,P87LPC762仅需要连接电源线和地线。

串行EPROM编程允许对芯片进行板上编程。

2位EPROM保密位可防止程序被读出。

●空闲和掉电两种省电模式。

提供从掉电模式中唤醒功能(低电平中断输入启动运行)。

典型的掉电电流是1µ

A。

●20脚DIP、SO和TSSOP封装。

2.1.3P87LPC762单片机的管脚配置

见图2-1

图2-1

2.1.4P87LPC762单片机的逻辑符号

见图2-2

图2-2

2.1.5增强型MCU

P87LPC762采用增强型80C51MCU,其运行速度是标准80C51的2倍,这意味着P87LPC762在5MHZ时性能和标准80C51采用10MHZ时性能相同。

一个机器周期由6个振荡周期组成,大多数指令执行时间为6或12个振荡周期,用户亦可选择工作在标准80C51MCU时序,这时一个机器周期变为12个振荡周期。

以下章节中,“MCU时钟”指控制内部指令执行的时钟。

当系统被设置成为标准80C51时序(由CLKR位确定)或通过设定DIVM寄存器分频时,“MCU时钟”和外部所加时钟不同。

参考“振荡器”一节有关叙述。

2.1.6模拟功能

P87LPC762有2个模拟比较器。

为了获取最佳性能和降低功耗,作为模拟功能使用的管脚必关闭数字信号输入及输出功能。

将口线功能由输出转为输入功能(高阻抗),禁止数字信号输出功能,参见I/O口部分所述。

使用PT0AD寄存器,PORT0口的数字输入功能将被禁止,在PT0AD寄存器中每位均对应PORT0相应位。

置位PT0AD中相应位禁止此管脚作为信号数字输入。

当数字输入功能被禁止时,任何指令读取该位时均为“0”。

2.1.7模拟比较器

P87LPC762有2个模拟比较器,输入和输出选择允许比较器配置成为不同模式。

当正向输入(二个选择脚之一)电压大于反向输入时(可选择为由外部管脚输入或内部参考电压),输出信号为“1”(可从寄存器读或输出到管脚),反之则输出为“0”。

输出变化时每个比较器均可设置成产生中断。

2.1.8电源监控功能

P87LPC762内含电源监控功能用于防止(或减少)上电及掉电时的错误操作。

这是通过两种硬件功能完成的:

上电检测及掉电检测。

(1)掉电检测

此功能用于防止当电压降至某一特定值之下时处理器错误操作。

掉电检测的默认操作是产生一次处理器复位,同时亦可通过置位AUXR1寄存器内BOI位(AUXR1.5)配置为产生一个中断。

P87LPC762掉电电平可选2.5V或3.8V,当VDD掉至所选电压以下时,掉电检测器触发并保持到VDD返升至该电平之上。

当掉电检测产生一次处理器复位,该复位将一直保持到VDD上升到检测电平之上。

每当VDD从检测电平以上降到检测电平以下掉电检测产生一次中断,为了处理中断,中断系统及BOI必须均被使能(通过IEN0中的EA和EB0)。

当检测到掉电时,PCON寄存器内BOF标志置位以便软件判断复位原因。

该标志需要软件清除。

欲正确检测到掉电,VDD下降速度不得快于50mV/μs,为得到正确的复位,VDD恢复时上升速度不得快于2mV/μs。

掉电保护电压(2.5V或3.8V)通过EPROM配置寄存器UCFG1内BOV位来选择。

未编程时(BOV=1),该电压为2.5V,编程RG(BOV=0),该电压为3.8V。

在某些应用中不需要掉电检测功能时,可将它关闭以节约电能。

可对AUXR1寄存器中的BOD位置位(AUXR1.6)来关闭此功能。

(2)上电检测

上电检测功能类似于掉电检测,但设计成为首次上电时有效,在供电电压上升到掉电检测门槛电平时有效。

当检测到上电时,PCON寄存器内POF标志置位。

2.1.9节电模式

P87LPC762支持空闲及掉电两种节电模式。

(1)空闲模式

空闲模式下外围器件继续工作可以产生中断激活处理器。

所有被允许的中断及复位均可结束空闲模式。

将PCON寄

存器内IDL位置位即可进入空闲模式(见图17)。

(2)掉电模式

掉电模式将振荡器停振以使功耗最小。

将PCON寄存器内PD位置位即可进入掉电模式。

当复位或表8所示中断源之一发生时处理器即退出掉电模式。

这时该中断应被使能且优先级高于正在处理的中断。

在此模式下,电压降至RAM保持电压VRAM。

进入掉电模式时RAM内容被保存。

SFR内容在VDD降至VRAM时不作保护,此时建议通过复位唤醒处理器。

在退出掉电模式前VDD必须上升到操作电压范围之内。

由于看门狗定时器有一独立的振荡器,所以在掉电模式下它的溢出可将处理器复位。

注意如果掉电检测复位已使能,当VDD一旦降至低于掉电门槛电压即将处理器复位。

如果掉电检测被配置成中断并使能该中断,当VDD降至掉电电压之下时该中断可将处理器从掉电方式唤醒。

当处理器从掉电模式中唤醒时,将立即启动振荡器并且当振荡器稳定下来时开始执行程序。

振荡器稳定是在起振后计数若干MCU时钟,对于晶振计1024时钟,对于内部RC或外部时钟计256个时钟。

2.2数码显示器的简介

2.2.1数码显示器的发展历程

  1923年,罗塞夫(Lossen.o.w)在研究半导体SIC时有杂质的P-N结中有光发射,研究出了发光二极管(LED:

LightEmittingDiode),一直不受重视。

随着电子工业的快速发展,在60年代,显示技术得到迅速发展,人们研究出PDP激光显示等离子显示板、LCD液晶显示器、发光二极管LED、电致变色显示ECD、电泳显示EPID等多种技术。

由于半导体的制作和加工工艺逐步成熟和完善,发光二极管已日趋在固体显示器中占主导地位。

LED之所以受到广泛重视并得到迅速发展,是因为它本身有活动、很多优点。

例如:

亮度高、工作电压低、功耗小、易于集成、驱动简单、寿命长、耐冲击且性能稳定,其发展前景极为广阔。

目前正朝着更高亮度、更高耐气候性和发光密度、发光均匀性、全色化发展。

2.2.2数码显示器的种类

 数码显示器是数码显示电路的末级电路,它用来将输入的数码还原成数字。

数码显示器有许多类型,适用于场所也不相同,具体如表2-3所示。

 

2.3数码显示器工作原理简介

2.3.1辉光数码管

图2-4

辉光数码管是利用辉光放电原理制成的,在充有氖气的玻璃管内设有0、1、2……9字样的10个阴极和一个公用阳极,如图2-1所示。

各阴极的表面积相差不多,而每个阳极与阳极之间的距离,则根据数字的笔画确定。

这样在同一阳极电压作用下,控制每个阴极的电压,便可使需要的数字发光。

图2-4辉光数码管结构示意图

辉光数码管需在强电场作用下才能启辉,因此,在译码器与辉光数码管之间必须配有电子开关,如图2-5中的VT1~VT10便是半导体三极管组成的开关电路。

图2-5辉光数码管驱动电路

2.3.2荧光数码管

荧光数码管的结构如图2-3所示。

当灯丝在电源电压作用下加热到700℃左右时,灯丝便发射电子,发射的电子在栅极的作用下将加速运动,最后在笔画电极的作用下打到笔画电极上。

由于笔画电极上涂有荧光粉,当运动速度很高的电子打到它上面时,笔画电极便发出绿色的光。

  笔画电极采用8段电极,在逻辑电路输出电压的作用下,某些笔画被加上电压,电子就会轰击这些电极上的荧光粉,从而显示出某一确定的数字。

当笔画电极上的电压为零时,则发光的相应电极熄灭。

荧光数码管有单位的和多位的,单位的多为电子管型,多位的为长条形。

图2-6荧光数码管的结构示意图

2.3.3液晶显示器

液晶显示器又叫LCD显示器,她的结构如图2-4所示。

液晶显示器的主要材料是液晶晶体(简称晶体),它是一种有机材料,在特定的温度范围内,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某些光学特性,其透明度和颜色随电场、磁场、光及温度等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在逻辑电路的输出信号作用下,可现实出某一确定的数字。

液晶显示器是一种被动式显示器件,液晶本身不会发光,而是借助自然光和外来光显示数字。

外部光线愈强,它的显示效果愈好。

由于液晶显示器所需的功耗很小,因此它可由集成电路译码器直接驱动。

图2-7

1-玻璃;

2-液晶;

3-7段正面电极;

4-8字形背电极;

5-插头引出脚

图2-7LCD数码显示器结构示意图

2.3.4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又叫做LED数码显示器,也称作七段译码器。

它是利用发光二极管在正向电压作用下,通过一定的电流就发光的特点,把7个发光二极管分段封装,就成了LED数码显示器。

它的外形如图2-8所示。

用于数码显示的发光二极管多为红色,它们分单位的和多位的两种。

单位LED数码显示器的内部电路如图2-6所示,它分为共阳极连接式和共阴极连接式两种,代表各笔画的a~ g发光二极管的正极或负极均由引脚引出,其中DP引脚代表小数点。

它的内部结构如图2-9

所示。

对于共阴极的数码管(如图2-10所示)只有当其输入端输入高电平时二极管才会发光;

而共阳极的数码管只有当输入端输入低电平时二极管才会发光。

共阴极内部每个发光二极管的阴极被接在一起,成为该各段的公共选通线;

发光二极管的阳极则成为段选线。

如果要显示某个数字只需相应选中对应的段选线。

对于共阳极数码管(如图2-11所示),则正好相反,内部发光二极管的阳极接在一起,阴极成为段选线。

这两种数码管的驱动方式是不同的。

当需要点亮共阳极数码管的一段时,公共段需接高电平、该段的段选线接低电平,从而该段被点亮。

当需要点亮共阴极数码管的一段时,公共段需接低电平,该段的段选线接高电平,该段被点亮。

图2-10共阴极数码管内部结构图2-11共阳极数码管内部结构

LED数码显示器的数字显示方式如图2-12所示。

其中7个发光二极管制成条形,分别用a、b、c、d、e、f、g表示,代表数码的笔画,有选择地使用其中若干笔画发光,这样就可以组成0~9十个数码。

比如在一个共阴极数码管上要显示“7”,则a、b、c段需被点亮。

如果对于共阴极的则a、b、c对应于高电平;

如果对于共阳极的则a、b、c对应于低电平。

图2-12LED数码管显示器显示方式

2.3.5常用显示器的性能比较

如表2-13所示。

2.3.6显示器的选用

因为LED显示器能在低电压、小电流的条件上工作,具有显示亮度高、色彩艳丽,发光响应速度快、低功耗、耐振动、寿命长等优点。

所以,在本次课题中选用了LED显示器,并采用了它的共阴极形式。

2.4DS18B20型温度传感器

2.4.1DS18B20简介

(1)独特的单线接口方式:

DS18B20与微处理器连接时仅需要一条口线即可实现微处理器与DS18B20的双向通讯。

(2)在使用中不需要任何外围元件。

(3)可用数据线供电,电压范围:

+3.0~+5.5V。

(4)测温范围:

-55~+125℃。

固有测温分辨率为0.5℃。

(5)通过编程可实现9~12位的数字读数方式。

(6)用户可自设定非易失性的报警上下限值。

(7)支持多点组网功能,多个DS18B20可以并联在惟一的三线上,实现多点测温。

(8)负压特性,电源极性接反时,温度计不会因发热而烧毁,但不能正常工作。

2.4.2DS18B20的内部结构

DS18B20采用3脚PR35封装或8脚SOIC封装,其内部结构框图如图2-14所示。

图2-14

(1)64b闪速ROM的结构如下:

(如图2-15)

图2-15

开始8位是产品类型的编号,接着是每个器件的惟一的序号,共有48位,最后8位是前56位的CRC校验码,这也是多个DS18B20可以采用一线进行通信的原因。

(2)非易市失性温度报警触发器TH和TL,可通过软件写入用户报警上下限。

(3)高速暂存存储器

DS18B20温度传感器的内部存储器包括一个高速暂存RAM和一个非易失性的可电擦除的E2RAM。

后者用于存储TH,TL值。

数据先写入RAM,经校验后再传给E2RAM。

而配置寄存器为高速暂存器中的第5个字节,他的内容用于确定温度值的数字转换分辨率,DS18B20工作时按此寄存器中的分辨率将温度转换为相应精度的数值。

该字节各位的定义如图2-16:

图2-16

低5位一直都是1,TM是测试模式位,用于设置DS18B20在工作模式还是在测试模式。

在DS18B20出厂时该位被设置为0,用户不要去改动,R1和R0决定温度转换的精度位数,即是来设置分辨率,如表2-17所示(DS18B20出厂时被设置为12位)。

表2-17

由表2-17可见,设定的分辨率越高,所需要的温度数据转换时间就越长。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要在分辨率和转换时间权衡考虑。

图2-18

高速暂存存储器除了配置寄存器外,还有其他8个字节组成,其分配如下所示。

其中温度信息(第1,2字节)、TH和TL值第3,4字节、第6~8字节未用,表现为全逻辑1;

第9字节读出的是前面所有8个字节的CRC码,可用来保证通信正确(如图2-18)。

当DS18B20接收到温度转换命令后,开始启动转换。

转换完成后的温度值就以16位带符号扩展的二进制补码形式存储在高速暂存存储器的第1,2字节。

单片机可通过单线接口读到该数据,读取时低位在前,高位在后,数据格式以00625℃/LSB形式表示。

温度值格式如图2-19:

图2-19

对应的温度计算:

当符号位S=0时,直接将二进制位转换为十进制;

当S=1时,先将补码变换为原码,再计算十进制值。

表2-20是对应的一部分温度值。

表2-20

DS18B20完成温度转换后,就把测得的温度值与TH,TL作比较,若T>

TH或T<

TL,则将该器件内的告警标志置位,并对主机发出的告警搜索命令作出响应。

因此,可用多只DS18B20同时测量温度并进行告警搜索。

(4)CRC的产生

在64bROM的最高有效字节中存储有循环冗余校验码(CRC)。

主机根据ROM的前56位来计算CRC值,并和存入DS18B20中的CRC值做比较,以判断主机收到的ROM数据是否正确。

2.4.3DS18B20的测温原理

DS18B20的测温原理如图2所示,图中低温度系数晶振的振荡频率受温度的影响很小,用于产生固定频率的脉冲信号送给减法计数器1,高温度系数晶振随温度变化其震荡频率明显改变,所产生的信号作为减法计数器2的脉冲输入,图中还隐含着计数门,当计数门打开时,DS18B20就对低温度系数振荡器产生的时钟脉冲后进行计数,进而完成温度测量。

计数门的开启时间由高温度系数振荡器来决定,每次测量前,首先将-55℃所对应的基数分别置入减法计数器1和温度寄存器中,减法计数器1和温度寄存器被预置在-55℃所对应的一个基数值。

减法计数器1对低温度系数晶振产生的脉冲信号进行减法计数,当减法计数器1的预置值减到0时温度寄存器的值将加1,减法计数器1的预置将重新被装入,减法计数器1重新开始对低温度系数晶振产生的脉冲信号进行计数,如此循环直到减法计数器2计数到0时,停止温度寄存器值的累加,此时温度寄存器中的数值即为所测温度。

图2-21中的斜率累加器用于补偿和修正测温过程中的非线性,其输出用于修正减法计数器的预置值,只要计数门仍未关闭就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温度寄存器值达到被测温度值,这就是DS18B20的测温原理。

图2-21DS18B20的内部测温电路框图

另外,由于DS18B20单线通信功能是分时完成的,他有严格的时隙概念,因此读写时序很重要。

系统对DS18B20的各种操作必须按协议进行。

操作协议为:

初始化DS18B20(发复位脉冲)→发ROM功能命令→发存储器操作命令→处理数据。

2.4.4DS18B20与单片机的典型接口设计

以MCS51单片机为例,图2-22中采用寄生电源供电方式,P1.1口接单线总线为保证在有效的DS18B20时钟周期内提供足够的电流,可用一个MOSFET管和89C51的P1.0来完成对总线的上拉[2]。

当DS18B20处于写存储器操作和温度A/D变换操作时,总线上必须有强的上拉,上拉开启时间最大为10μs。

采用寄生电源供电方式是VDD和GND端均接地。

由于单线制只有一根线,因此发送接收口必须是三态的。

主机控制DS18B20完成温度转换必须经过3个步骤:

初始化、ROM操作指令、存储器操作指令。

假设单片机系统所用的晶振频率为12MHz,根据DS18B20的初始化时序、写时序和读时序,分别编写3个子程序:

INIT为初始化子程序,WRITE为写(命令或数据)子程序,READ为读数据子程序,所有的数据读写均由最低位开始,实际在实验中不用这种方式,只要在数据线上加一个上拉电阻4.7kΩ,另外2个脚分别接电源和地。

图2-22DS18B20与微处理器的典型连接

5DS18B20的精确延时问题

虽然DS18B20有诸多优点,但使用起来并非易事,由于采用单总线数据传输方式,DS18B20的数据I/O均由同一条线完成。

因此,对读写的操作时序要求严格。

为保证DS18B20的严格I/O时序,需要做较精确的延时。

在DS18B20操作中,用到的延时有15μs,90μs,270μs,540μs等。

因这些延时均为15μs的整数倍,因此可编写一个DELAY15(n)函数,源码如下:

只要用该函数进行大约15μs×

N的延时即可。

有了比较精确的延时保证,就可以对DS18B20进行读写操作、温度转换及显示等操作。

第3章水温检测原理

3.1水温检测原理分析

热敏电阻与温度的准确关系为:

式中:

为温度为

时的电阻值,

为基准温度(298.15K,即25℃),β为材料系数。

当温度变化范围很小时,公式可以近似表示为:

当温度变化范围超过10度时,近似公式的误差将超过5%,必须进行校正或使用正确公式。

正确公式也可以进一步简化为:

设热敏电阻在温度为

时的电阻值分别为

,由准确公式可得:

从中可以解出材料系数:

热敏电阻的参数可以从厂家获得,也可以通过试验方法自己来求解:

用一个已知电阻和热敏电阻串联,控制热敏电阻的环境温度,通过检测两个电阻上的电压大小即可计算出热敏电阻的电阻值(如图3-1)。

如果没有恒温设备,两个测试温度点可以选定为

=273.15K(即0℃,一个大气压下冰和水的混合物的温度),

=373.15K(即100℃,一个大气压下沸腾状态的水温)。

当材料系数β求解出来以后,即可从公式:

求解出来系数K。

为了试验数据可靠,应该进行批量试验(至少十个样本),取其平均值。

然后再在其他温度点进行公式的验证。

作为热水器,最大使用概率温度为45℃(318.15K)。

取一个电阻R,其电阻值调整为45℃时的热敏电阻值。

将热敏电阻

与R串联,工作电压为Vh,如果热敏电阻上的电压为

,则普通电阻上的电压为Vh-

,由公式可得:

从中可以解出:

如果电压的测量精度为8位,设

的A/D转换结果为N,则Vh的A/D转换结果为256,则上式变为:

用摄氏温度表示时,最终公式如下:

当水温为45℃时,两个电阻的电阻值相同,A/D转换结果为80H(N=128),公式计算的结果T=45℃。

当实际水温范围为0℃到100℃时,可以从公式中计算出对应的A/D转换结果N0和N100,然后利用计算机按最终公式计算从N0到N100之间每个转换结果对应的温度值,并组成表格(单字节表格即可),表格长度为N0——N100+1。

超出表格范围的进行封顶处理。

单片机在实际运行时,直接根据A/D转换结果查表得到温度值。

第4章漏电检测原理

4.1漏电检测原理分析

将火线和中线同时穿过一个环形磁芯,作为漏电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