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与高等教育心理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449950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8.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等教育学与高等教育心理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等教育学与高等教育心理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等教育学与高等教育心理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等教育学与高等教育心理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等教育学与高等教育心理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高等教育学与高等教育心理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高等教育学与高等教育心理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高等教育学与高等教育心理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高等教育学与高等教育心理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高等教育学与高等教育心理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高等教育学与高等教育心理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高等教育学与高等教育心理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高等教育学与高等教育心理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高等教育学与高等教育心理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高等教育学与高等教育心理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高等教育学与高等教育心理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高等教育学与高等教育心理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等教育学与高等教育心理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高等教育学与高等教育心理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教育学与高等教育心理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等教育学与高等教育心理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发展自我特色;

建立规范、完善的制度,保障改革的进行。

4、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观

首先,任何高等教育的形式都应当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过程;

其次,高等教育要赋予个体谋生的能力;

最后,高等教育要赋予个体享用的功能。

5、我国高等教育制度应在哪些方面进行创新,

以诱质性制度变迁为主与强制性制度变迁相结合是高等教育制度创新的基本原则;

以理顺政府与高等学校的关系为高等教育制度创新的突破口;

以改革高等学校的内部组织管理结构,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为高等教育制度创新的根本;

完善高等教育系统的制度执行体系是高等教育制度创新的保障

6、英才教育与大众教育的关系,

英才教育与大众教育,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大众高等教育阶段门也包含了一定数量的英才教育。

两者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都是“科教兴国”战略必要的组成部分,不能因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完全否定和忽视英才教育的意义。

1、英才教育和大众教育并重是由其特点决定的,以大多数人的发展需要为出发点的大众教育,难以满足少数高资质学生的发展需要。

2、大众教育与英才教育并重是世界教育发展的普遍趋势;

3、英才教育和大众教育并举是符合我国实际的明智选择,在人才培养方面,大众教育与英才教育是互补的,两者不可偏废。

我国应明确大众教育与英才教育并重的方针。

7、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的必要性,

1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2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3是创新型人才个体发展的需要4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价值与局限。

8、如何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

1教育价值观念的变革是实现整合的基本前提。

高等教育并不是单纯的职业教育或者是唯科学主义的教育,而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的教育。

2课程改革是实现整合的基本途径,变革专业和课程结构,改革教育方法。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要求高校在培养人才的准则上,彻底转变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形成的统一标准,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和信息社会的多样性和多变性的特点。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试图通过以下做法来实现两大教育的融合。

一,兼顾科学课程和人文课程,开设综合性课程。

二,开设活动课程。

三,大量开设选修课。

四,重视“阴性课程”。

3教育者知识结构的改善和思维方式的变革是实现整合的基本条件。

首先,教师要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

其次,教师要以批判的精神变革已有的思维方式,要改变自身那些狭隘的、分裂式的思维方法,建立统整的思维模式。

4构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的文化场。

一,实行创新教育。

二,创建校园文化。

9、高等学校专业培养目标包含三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一是培养方向,指该专业培养的人才所对应的未来职业门类。

二是使用规格,指同类专业中不同人才在未来使用上的规格差异。

三是规格与要求,指该专业培养的人才素质,即对同一培养方向、同一使用规格人才在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具体要求。

它是培养目标中最核心、最本质的东西。

10、如何建立了合理的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是指课程的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课程结构式教学计划的核心。

课程机构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高校培养专门人才的质量。

高校的课程机构应以有利于探究高深学问的方式来加以组织。

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需要正确处理以下几个关系:

1、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关系。

第一,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强调打基础,确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和基础实验;

第二进一步提高和改善专业课。

2、博和专的关系,必须正确处理博和专的辩证统一关系,保持两者处于和谐平衡的态势,要求课程结构具有综合性、实行文、理、工互相渗透。

还要逐步开设跨学科和边缘学科的课程。

3、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关系,主要反映在两者在高校各专业课程结构中所占的比例,做到必修课多质量,选修课多品种,学习上快节奏。

4、课程间的纵横关系,纵向关系至各专业的设置的各门课程的先后顺序和相互衔接,横向关系指所设置课程各门学科内容上的相互渗透和配合,法方面安排好各门课程开设的顺序,处理好与中学课程的衔接关系,另一方面要注意各门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相互配合。

11、教学大纲的组成

教学大纲一般包括说明、本文、附录三部分。

说明部分阐明每门学科的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选材选编的原则和依据,教学方法和建议。

本文部分是根据学科本身的逻辑,系统而有序地安排教学内容的主要章节、课题和要目,规定每个课题的教学重点和时数,从而编成该门学科的教学体系。

附录部门则列举各种教学参考书和资料。

12、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特点,

1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具有较强的专业性2高等学校学生具有更强的学习主动性3富有探索性,强调教学和科研的紧密结合4富有专业实践性,强调培养学生把专业知识应用于实际的能力

13、教学过程的概念及与一般人是过程的异同,

教学过程是实现教学任务的基本途径。

教学过程是认识过程的一种特殊形式,本质上是一种认识过程,它遵循着人类认识活动的一般规律,与一般人是活动由共同性,即:

从实践到认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又与一般认识过程不同,首先,认识的主要目的不同。

一般认识过程是以变革客观世界为主要任务,教学过程以变革主观世界为目的。

其次,认识的环境不同,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是一种简约化了的认识过程。

第三,认识活动不同。

其一,学生所认识的对象是不为他们所熟悉甚至可能是不感兴趣的专门学科的系统知识;

其二,学生所认识的内容主要是高度提炼和概括了的间接经验;

其三,认识序列上,学生的认识活动具有多开端性;

其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已纳入了教学过程,学生进行人事的过程同时也正是结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的过程。

14、高等学校的教学原则体系

1、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又要结合知识的传授和学习,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传授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并运用知识于实际,去解决实际问题。

3、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统一原则,指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

4、传授知识和发展智能相结合的原则,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传授系统的了科学知识,又要使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得到较好的发展并在教学过程中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15、课堂讲授的意义和特点:

它是在教师的主导下,向学生传递知识信息并控制学生掌握知识信息的一种教学形式。

特点:

1、可控性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教材等具体情况对将受控制调节,以达到最佳效果。

2、系统性强,教室系统地向学生讲授教学内容,可是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

3、效率高,可以把人类积累起来的科学知识用较短的时间传授给学生。

4、简便易行,不需要过多的设备和条件。

16、课堂讲授的基本要求

1、目的明确,教学目的既是讲授的出发点,又是落脚点。

2、保证讲授的科学性、思想性和系统性,并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3、运用启发式来指导课堂讲授,注意讲授的启发性,它的精神实质是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4、讲授要有一定的艺术性,讲授既要有较高的学问,遵循一定的教学规律、原则,选择一定方法,又需要讲授的艺术和技巧,三者不可偏废。

5、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它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富于成效的一贯的教学观点、教学技巧和教学作风的独特结合和表现,具有一定教学风格的教师在教学内容处理上、教学方法运用上、教学表达方式上都具有独特性。

6、课堂讲授要恰当地运用其他的教学方法,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论述:

如何认识从英才教育向大众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趋势

首先,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与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发展水平和发展目标相适应的要求与体现。

其次,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推动教育民主化进程的需要。

2、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谈谈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必须遵循的原则。

1适度要适中。

一方面要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另一方面要考虑高教自身的基础和条件,主要是师资条件和办学设施。

2以内涵发展为主。

我国高校目前人员、空间、设备等资源尚未得到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

尤其是我国高校师资还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师生比处于低水平。

3建立多元化的筹资体系。

目前我国税收还不足以支持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应建立政府投资为主,多渠道筹集资金的多元化筹资体系。

4发展终身教育。

要促进高等教育的多样化。

高等教育要使任何年龄阶段的人在生活中的任何阶段都能进出,接受各种非正规的教育。

3、试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

1联系: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区别在于指导思想与方法,对于同一学科内容的教育,当在不同的指导思想下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时,便是不同的教育。

所有教育都既有人文的一面,也有科学的一面,区别只在人文含量与科学含量的不同。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是同一种教育的两个方面2区别:

第一,从观念视角来看,教育的科学侧面追求的是知识与技能,可以由学而会;

教育的人文侧面则追求感悟和情怀,只能由感而悟;

教育的科学侧面追求的是全球一体化,人文侧面追求的是本土化、民族化。

第二,从方法视角来看,科学教育强调学生对知识的占有,人文强调学生的融入;

科学教育强调“以理服人”,人文教育强调“以情感人”;

科学教育是一种内化的过程,重在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

人文教育则强调外化,强调抒发思想感情。

4、请结合实际,谈谈高等学校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

1专业素养是专门职业对从业人员的整体要求。

2作为专业人员的教师,必须具备一系列内在专业素养,这种专业素养应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道德和专业情意等方面。

3高等学校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

1)本体性知识。

这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专业和学科的知识。

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

2)、条件性知识。

条件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

它是教师成功地进行职业活动所必备的知识。

3)、实践性知识。

这是指教师在面临实现有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景知识及与之相关的知识。

实践性知识是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

4)、一般文化知识。

4高等学校教师的专业技能,包括教师的教学技巧、教育教学实际能力、教学研究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四个方面。

5教师的专业道德是指高等学校教师在职业生活中所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和应遵循的道德规范。

包括:

尊重学生(1、尊重学生的“人性”;

2、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3、尊重学生作为人的主观能动性,给学生以心灵的自由)、公正严格、以身作则、甘于奉献等。

6教师的专业情意,包括:

专业理想(专业理想的最高境界是吧教师职业作为自己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情操(1、理智的情操,2、道德的情操)、专业性向和专业自我。

5、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的关系

1、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两者工作任务不同,专业建设包括:

制定专业培养目标、确定专业设置的口径、制定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等,具体表现在专业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

学科建设包括:

学术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质量以及图书资料、实验设备等。

2、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具有紧密联系,第一、专业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基地;

第二、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

3、高等学校必须处理好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的关系,学科建设为专业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专业建设又为学科建设提供广阔的空间,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6、请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高校课堂讲授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

1课堂讲授是当前我国高等学校班级教学的基本形式。

2高校课堂讲授的特点:

可控性强、系统性强、效率高、简便易行3存在问题:

课堂讲授学时大幅度下降,自学时间显著增加;

教师讲授的量有所减少,而课堂讨论、答疑、实验等有所增加;

教师要从单纯性传授知识更多地改变为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指导学生独立学习;

课堂讲授要体现出积累知识与发展智能,并逐渐以发展智能为主,促使学生所学知识向智能转化。

4解决的措施:

提高高等学校课堂讲授的质量,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

明确课堂讲授的目的;

保证讲授的科学性、思想性和系统性,并请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贯彻启发式教学思想;

讲授要有一定的艺术性;

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注意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

7、结合世界高等教育结构改革的趋势,论述我国高等教育结构改革的基本思路。

建立规范、完善的制度。

8、如何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

1、学校学习心理:

大学生学习心理主要阐述与高等教育教学有关的共同的学习心理规律。

1、对高校学生学习的实质、类型和特点,高等教育的联结学习理论基础、认知理论基础等的探讨。

2、对学习动机的结构、类型与作用,学习动机的主要理论观点以及学习动机的培养,学习动机的激发措施等的探讨。

3、对学习迁移的实质、分类与作用,学习迁移的主要理论观点,学习迁移的影像条件,学习迁移的有效促进等的探讨。

2、学校教学心理:

高等学校的教学心理主要阐述高等教学过程(即智育过程)的基本心理规律。

1、对大学生认知与记忆发展的规律;

知识学习的四个阶段:

知识的感知、知识的理解、知识的巩固以及知识的运用;

技能学习形成于培养的探讨。

2、对学习策略、学习策略的指导及应用等方面的探讨。

3、对问题解决的实质、理论模型,问题解决的过程与条件,创造力及培养等的探讨。

、对自我意识的基本结构、大学生自我意识发3、学校德育心理:

主要阐述狭义高等德育过程基本心理规律。

1

展的规律、大学生自我意识培养的途径等的探讨。

2、对态度与品德的基本结构、态度与品德发展的基本理论、态度与品德培养的主要途径等的探讨。

3、对大学生群际心理与人际调适的探讨。

4、对大学生心里健康标准、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咨询原则与方法等方面的探讨。

4、学习:

广义的学习是指人与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1、学习是一种介于经验与行为之间的变量,学习者必须凭借反复的练习与经验,才有可能产生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持久变化。

2、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3、学习是有反复经验而引起的。

5、学习动机:

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经引起的学习活动,使行为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

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学习动机主要分三种:

根据学习动机起作用的时间长短,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直接的近景性动机和间接的远景性动机;

根据动机起作用的大小,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主导性的学习动机和辅助性的学习动机;

按照动力来源,可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动机。

6、内部学习动机:

又称内部动机作用,是指由个体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

7、外部学习动机:

又称外部动机作用,是指个体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

8、成就动机:

为一种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好又快解决问题的愿望或趋势。

是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激励个体乐于从事自己认为中药或有价值的工资,并力求获得成功的一种内驱力。

成就动机分两大类:

一是力求成功的动机;

二是避免失败的动机。

9、认知——结构论: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的,包括

(1)认知学习观,主张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2)结构教学观,认为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

10、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由低到高依次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11、学习迁移:

即在一种学习中获得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或其他学习所产生的影响。

它既包括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也包括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

12、形式训练说:

就是提高人的能力、智力或是训练和改进心灵的各种官能。

13、共同要素说:

即相同的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刺激相似而且反应也相似时,两情境的迁移才能发生,相同连接越多,迁移越大。

14、智力技能:

又称认知技能或心智技能,是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动作方式或智力活动方式。

包括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以抽象思维为其主要成分。

15、知识:

广义:

指个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一切信息及其组织,它既包括个体从自身生活实践和人类社会实践中获得的各种信息,也包括在获得和使用这些信息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技能和能力。

狭义指存在于语言符号或言语活动中的信息或意义,如各门学科中的基本事实、概念、公式、原理等。

16、动作技能:

指在练习的基础之上,由一系列实际动作以完善的、合理的程序构成的操作活动方式。

17、智力技能:

18、学习策略:

就是从质和量两个角度作用于信息加工的各个阶段,引起不同程度的认知加工,从而导致不同数量和质量的学习结果。

19、认知策略:

即基本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对学习材料进行认知加工的策略,能有效促进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发现新知识内部联系的方法和技术,并促进复杂知识的学习和保持。

20、元认知策略:

即监控性的学习策略,主要是学习者对认知过程进行监控、评价与调节的策略,包括计划策略、调节策略和监控策略三种。

21、元认知:

也称“反省认知”,指个体对自我的认知过程和结果的意识。

它包括三个基本成分:

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控制。

22、资源管理策略:

属于支持性学习策略,与学生学业成就密切相关。

基本学习策略作用的发挥也离不开资源管理学习策略的作用。

资源管理策略主要是在学习资源的合理应用方面对学习过程的顺利进行起到支持作用。

23、问题:

指在给定的信息和目标状态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加以克服的情境。

一般包括三个基本成分:

给定、目标、障碍。

24、问题解决:

是由一般情境引起的。

它具有四个特点:

问题情境性、目的指向性、操作序列性和认知操作性。

问题解决有两种类型:

常规性问题解决和创作性问题解决。

25、问题表征:

指问题解决者将问题解决者将任务范围或作业领域转化为问题空间,实现对问题的表征和理解。

27、自我意识:

指一个人对自己的意识。

主要包括个体对自身的意识以及自身与周围世界关系的意识两个方面。

28、生理自我:

即个体对自己的生理属性的意识,包括个体对自己身体、外貌、体能等方面的意识。

29、社会自我:

指个人对自己社会属性的意识,包括自己在各种社会关系中角色、地位、权力、人际距离等方面的意识。

30、心理自我:

就是个人对自己心理属性的意识,包括个人对自己的人格特征、心理状态、心理过程及行为表现等方面的意识。

31、现实自我:

是个体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对现实的看法。

32、投射自我:

是个体想象中他人对自己的看法。

33、理想自我:

是个体自己的立场出发对未来自我的希望。

即根据主观的自我和主观感受的社会现实所希望自己未来成为什么样的人而达成的自我状态。

理想自我是处于观察者的地位,也就是“主体我”。

现实自我,即当前实际所达到的自我状态,也就是我现在是个什么样的人。

34、自我教育:

是主体按照社会要求对客体自我自觉实施的教育。

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是指大学生为了形成良好

的道德品质而自觉进行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行动,是大学生为实现自我发展目标而进行的自我培养活动,也是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必要条件。

35、态度:

是一种行为的倾向性或反应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

态度决定人们是否愿意完成任务,而能力决定人们能顺利完成某些任务;

态度是通过经验组织或学习形成的,并非天生。

36:

品德:

指个人依据一定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特征。

37、遵从:

包含从众和服从,从众指人们在社会舆论或群体氛围压力下,放弃自己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服从是指个体按照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权威意志而作出的行为。

38:

认同:

指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

39:

内化:

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与自己原有的观念、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成的价值体系。

简答:

1、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1、有助于提高高校的师资水平;

2、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3、有助于进行教育教学改革2、什么事教师威信,教师威信是如何形成的,

教师威信是指教师具有那种使学生感到尊严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量,是教师对学生在心理和行为上所产生的一种崇高的影响力,是师生间一种积极肯定的人际关系的表现。

主观条件是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这是威信形成的决定性因素;

客观条件是指影响教师威信形成的外部因素,包括教师的社会地位、教育行政机关和学校领导者和学校领导者对教师的态度以及学生家长对教师的态度等。

在教师威信形成过程中,其极为重要作用的主观因素:

1、高尚的思想、良好的道德品质、渊博的知识以及教育教学艺术是教师威信形成的基本条件。

2、教师的仪表、作风和习惯,是教师获得威信的必要条件。

3、师生平等交往对教师威信的形成也有重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