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JJ12《家用燃气燃烧器具安装及验收规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45187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1.0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CJJ12《家用燃气燃烧器具安装及验收规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CJJ12《家用燃气燃烧器具安装及验收规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CJJ12《家用燃气燃烧器具安装及验收规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CJJ12《家用燃气燃烧器具安装及验收规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CJJ12《家用燃气燃烧器具安装及验收规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CJJ12《家用燃气燃烧器具安装及验收规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CJJ12《家用燃气燃烧器具安装及验收规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CJJ12《家用燃气燃烧器具安装及验收规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CJJ12《家用燃气燃烧器具安装及验收规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CJJ12《家用燃气燃烧器具安装及验收规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CJJ12《家用燃气燃烧器具安装及验收规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CJJ12《家用燃气燃烧器具安装及验收规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CJJ12《家用燃气燃烧器具安装及验收规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CJJ12《家用燃气燃烧器具安装及验收规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CJJ12《家用燃气燃烧器具安装及验收规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CJJ12《家用燃气燃烧器具安装及验收规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CJJ12《家用燃气燃烧器具安装及验收规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CJJ12《家用燃气燃烧器具安装及验收规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CJJ12《家用燃气燃烧器具安装及验收规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CJJ12《家用燃气燃烧器具安装及验收规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CJJ12《家用燃气燃烧器具安装及验收规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CJJ12《家用燃气燃烧器具安装及验收规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JJ12《家用燃气燃烧器具安装及验收规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CJJ12《家用燃气燃烧器具安装及验收规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

2009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定、修订计划>

的通知》(建标[2009]88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了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

1总则;

2术语;

3基本规定;

4燃具及相关设备的安装;

5质量验收。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是:

1.增加了城镇燃气、燃烧器具、烟气排放、安全监控和建筑设备的基本规定。

2.增加了安装燃具场所的电气要求。

3.增加了基本条件检验和燃具安装检验的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

4.增加了燃具选型原则。

5.增加了不同海拔高度H及低压燃具前的额定压力Pn。

6.增加了共用排气道、烟道和给排气烟道的结构尺寸和应用技术条件。

7.增加了烟道终端排气出口距门窗洞口的最小净距。

8.增加了燃具安装房间燃气和烟气泄漏的安全指标和保护措施。

本规程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地址:

天津市华苑产业园区桂苑路16号,邮政编码:

300384)。

本规程主编单位: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

本规程参编单位:

太原煤炭气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广东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樱花卫厨(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菲斯曼供热技术有限公司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尔热水器有限公司

广东万和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万家乐燃气具有限公司

艾欧史密斯(中国)热水器有限公司

天津费加罗电子有限公司

重庆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

高勇李娟陈复进黄国金李贵军李健钟家淞胡定钢鞠平赵大力陈立刘斌

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

张臻孟学思杨永慧元永泰胡敏辉白丽萍周以良樊金光耿同敏李直安翠林楼英

总则

1.0.1为规范家用燃气燃烧器具(简称燃具)的安装和验收,保证燃具安装工程的质量和用气安全,制定本规程。

▼展开条文说明

1.0.2本规程适用于住宅中燃气灶具、热水器、采暖热水炉等燃具及其附属设施的安装和验收。

1.0.3安装的燃具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产品标准的规定,且应有产品合格证、安装使用说明书和生产许可证。

1.0.4燃具应由经考核合格的人员安装。

1.0.5燃具安装及质量验收除应执行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术语

2.0.1家用燃气燃烧器具domesticgasburningappliances

以城镇燃气为燃料的家庭烹调、热水和热水采暖等燃烧装置的总称,简称燃具。

2.0.2给排气方式airsupplyandexhaustsystem

将燃具依据给气或排气进行分类的一种方式。

2.0.3敞开式(A型)unventedsystem

燃具燃烧用的空气来自室内,烟气也排放在室内的给排气方式。

2.0.4半密闭式(B型)ventedsystem

燃具燃烧用的空气来自室内,烟气通过排气管排到室外的给排气方式。

分自然排气式和强制排气式两种。

2.0.5密闭式(C型)directventedsystem

燃具燃烧用的空气通过给气管来自室外,烟气通过排气管排到室外,整个燃烧系统与室内隔开的给排气方式。

分自然给排气式和强制给排气式两种。

2.0.6自然排气式naturalexhausttypenaturaldraughtfluetype

烟气通过排气管或给排气管依靠自然通风排到室外的方式。

2.0.7强制排气式forcedexhausttypefanneddraughtfluetype

烟气通过排气管或给排气管依靠风机排到室外的方式。

2.0.8平衡式隔室balancedcompartment

专门设计或改造安装一台或多台半密闭自然排气式燃具的封闭隔室(非居住空间),燃烧用空气来自隔室外。

2.0.9排气道exhaustduct

用排烟罩强制排气方式排除敞开式燃具工作时排放在环境中的烟气、油气等废气的排气通道系统。

2.0.10烟道flue

用以排除半密闭式燃具燃烧烟气的排烟通道系统。

按排烟形式分独立烟道(适用1台燃具)和共用烟道(适用2台及以上燃具)两种乙。

按烟道的结构形式又分为水平烟道和垂直烟道。

与燃具同步安装的一般称为排气筒或排气管,与建筑物同步安装的一般称为烟囱或烟道。

▲收起条文说明2.0.10烟道(烟囱,包括排气筒或排气管)专为半密闭式燃具设计的排烟通道,主要包括独立烟道和主、支并列型共用烟道。

2.0.11主、支并列型烟道sharedchimneyforgasfires

主、支烟道并列,支烟道为层高,主烟道上部处于非正压区。

共用烟道的一种。

2.0.12给排气烟道supplyandexhaustduct

用以供给燃烧空气和排出燃烧烟气的密闭式燃具专用的给排气通道,分独立给排气烟道(适用1台燃具)和共用给排气烟道(适用多台燃具)两种。

2.0.13倒T形烟道type“⊥”duct

给气道在垂直排气道下端横穿建筑物并呈水平设置。

共用给排气烟道的一种。

2.0.14U形烟道type“U”duct

给气道与排气道下端连通,其上部处于风压平衡状态。

2.0.15分离型烟道separateduct

给气道与排气道的分离形式分为同轴型和并列型;

给气道与排气道下端连通的为负压烟道,不连通的为正压烟道。

其上部处于风压平衡状态。

基本规定

3.1.1燃具及其配套使用的给排气装置和安全监控装置等,应根据燃气类别及特性、安装条件等因素选择。

3.1.2燃具铭牌上标定的燃气类别必须与安装处所供应的燃气类别相一致。

3.1.3燃具节能和节水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燃具选型原则宜按本规程附录A的规定执行。

3.1.4安装燃具的建筑应具有符合燃具使用要求的给水、排水、供暖、供电和供燃气系统。

3.1.5住宅中应预留燃具的安装位置,并应设置专用烟道或在外墙上留有通往室外的孔洞。

3.2.1城镇燃气的类别和特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镇燃气分类和基本特性》GB/T13611的规定。

城镇燃气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的规定。

3.2.2燃具前供气压力的波动范围应在(0.75~1.5)倍燃具额定压力Pn之内;

当海拔高度大于500m时,燃具额定压力Pn宜符合本规程附录B的规定。

3.3.1安装敞开式燃具时,室内容积热负荷指标超过207W/m时应设置换气扇、吸油烟机等强制排气装置。

有直通洞口的毗邻房间的容积也可一并作为室内容积计算。

3.3.2安装半密闭式燃具时,应采用具有防倒烟、防串烟和防漏烟结构的烟道排烟。

3.3.3安装密闭式燃具时,应采用给排气管排烟。

3.3.4燃烧所产生的烟气应排至室外,不得排入封闭的建筑物、走廊、阳台等部位。

3.4.1城镇燃气/烟气(一氧化碳)浓度检测报警器和紧急切断阀的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的规定。

3.4.2城镇燃气报警控制系统安装、验收和维护等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镇燃气报警控制系统技术规程》CJJ/T146的规定。

3.4.3家用燃气报警器及传感器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家用燃气报警器及传感器》CJ/T347的规定。

紧急切断阀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电磁式燃气紧急切断阀》CJ/T394的规定。

3.5.1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热水供应系统、采暖系统和供电系统的设置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和《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等标准的规定。

3.5.2室内燃气系统的设置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和《城镇燃气室内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94的规定。

燃具及相关设备的安装

4.1.1燃具不应设置在卧室内。

燃具应安装在通风良好,有给排气条件的厨房或非居住房间内。

4.1.2使用液化石油气的燃具不应设置在地下室和半地下室。

使用人工煤气、天然气的燃具不应设置在地下室,当燃具设置在半地下室或地上密闭房间时,应设置机械通风、燃气/烟气(一氧化碳)浓度检测报警等安全设施。

4.1.3燃具的供水压力和供电技术参数应符合燃具说明书的规定。

4.1.4燃具及相关设备应分别具备下列技术文件:

1供安装人员使用的安装说明书。

2供用户使用的使用说明书。

3燃具及说明书应有防止误使用、误操作的安全警示。

4.1.5燃具安装说明书至少应具备下列技术参数:

1燃气种类和额定压力;

2额定热负荷或额定热输出;

3生活热水产水能力和系统适用水压(灶具和单采暖系统除外);

4采暖热水炉采暖系统的最高工作压力和循环流量;

5采暖热水炉的循环水泵流量阻力工作曲线(水流阻力曲线);

6启动水压(灶具和容积式热水器除外);

7采暖热水炉膨胀水箱容量;

8燃具使用电源的电压、频率、功率和燃具的防触电保护等级;

9燃气接管管径及连接方式、冷热水进出水管径、采暖供水和回水管径、排气管或给排气管尺寸及最大连接长度;

10重量和外形尺寸等。

4.2.1设置灶具的房间除应符合本规程第4.1.1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1设置灶具的厨房应设门并与卧室、起居室等隔开。

2设置灶具的房间净高不应低于2.2m。

4.2.2灶具的安装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灶具与墙面的净距不应小于10cm。

2灶具的灶面边缘和烤箱的侧壁距木质门、窗、家具的水平净距不得小于20cm,与高位安装的燃气表的水平净距不得小于30cm。

3灶具的灶面边缘和烤箱侧壁距金属燃气管道的水平净距不应小于30cm,距不锈钢波纹软管(含其他覆塑的金属管)和铝塑复合管的水平净距不应小于50cm。

4采取有效的措施后可适当减小净距。

5灶具与其他部位的间距可按本规程第4.8节的规定执行。

4.2.3放置灶具的灶台应采用不燃材料;

当采用难燃材料时,应设防火隔热板。

与燃具相邻的墙面应采用不燃材料,当为可燃或难燃材料时,应设防火隔热板。

4.2.4燃气灶台的结构尺寸应便于操作,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台式燃气灶的灶台高度宜为70cm,嵌入式燃气灶的灶台高度宜为80cm。

2嵌入式燃气灶的灶台应符合说明书要求,灶面与台面应平稳贴合,其连接处应做好防水密封。

3嵌入式灶灶台下面的橱柜应开设通气孔,通气孔的总面积应根据灶具的热负荷确定,宜按每千瓦热负荷取10cm计算(10cm/kW),且不得小于80cm。

4.2.5当2台或2台以上的灶具并列安装时,灶与灶之间的水平净距不应小于50cm。

4.2.6灶具与燃气管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1灶具前的供气支管末端应设专用手动快速式切断阀,切断阀处的供气支管应采用管卡固定在墙上。

切断阀及灶具连接用软管的位置应低于灶具灶面3cm以上。

2软管宜采用螺纹连接。

3当金属软管采用插入式连接时,应有可靠的防脱落措施。

4当橡胶软管采用插入式连接时,插入式橡胶软管的内径尺寸应与防脱接头的类型和尺寸匹配,并应有可靠的防脱落措施。

5当采用橡胶软管连接时,其长度不得超过2m,并不得有接头,不得穿墙。

橡胶软管连接时不得使用三通。

6燃具连接用软管的设计使用年限不宜低于燃具的判废年限,燃具的判废年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家用燃气燃烧器具安全管理规则》GB17905的规定。

对不符合要求的燃具连接用软管应及时更换。

7灶具与燃气连接管安装后,应检验严密性,在工作压力下应无泄漏。

▲收起条文说明4.2.6灶具与燃气管道连接要求的编制依据:

1燃具前的供气支管末端设专用手动快速切断阀,一般采用球阀,该阀门的功能为灶具用完后或较长时间不用时起关断燃气的作用,以防止无人看管时,连接管脱落和燃具部位漏气。

阀门处的供气支管用管卡固定在墙上,以防止操作阀门时其连接处受力松动而漏气。

切断阀及燃具连接用软管的位置应低于灶面3cm,其目的为防止切断阀和软管受到火焰的烘烤而影响其安全性。

2为防止软管脱落,故宜采用螺纹连接。

3金属软管插入式连接与橡胶软管类似,故应有可靠的防脱压紧措施。

4橡胶软管插入式连接,橡胶软管与防脱接头的类型和尺寸应匹配,软管插入到位并设喉箍等压紧,以防软管脱落。

5橡胶软管与燃具的连接长度不得超过2m,并不得有接头,不得穿墙;

软管连接时不得使用三通,形成两个支管。

6现行国家标准《家用燃气燃烧器具安全管理规则》GB17905规定,燃气热水器和采暖热水炉的判废年限为6年(人工煤气)或8年(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燃气灶具的判废年限为8年,其他燃具的判废年限为10年。

软管(橡胶管和不锈钢波纹管)的判废年限与燃具同步为好,经调查,1998年和2003年的橡胶软管还在正常使用;

少量橡胶软管硬化脱落主要是软管质量差、与接头不匹配和安装使用不当所致。

更换燃具并同时更换软管为一般用户的使用习惯。

不符合要求的软管主要指超过规定使用年限的软管,或橡胶软管已变硬、龟裂等或金属软管已锈蚀等,产生上述情况的软管必须及时更换。

7灶前阀至灶具之间的系统严密性,可在工作压力下用发泡剂(肥皂水)等进行检验。

工作压力下燃气无泄漏为最低要求。

4.3.1设置热水器的房间除应符合本规程第4.1.1。

条或第4.7节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1设置在室外或未封闭的阳台时,应选用室外型热水器;

室外型热水器的排气筒不得穿过室内。

2有外墙的卫生间,可安装密闭式热水器。

3安装热水器的房间净高不应低于2.2m。

4热水器应安装在方便操作、检修、观察火焰且不易被碰撞的地方。

5安装热水器的墙面或地面应能承受所安装热水器的荷重。

6设置容积式热水器的地面应做防水层,近处应设地漏;

地漏及连接的排水管道应能承受90℃的热水。

4.3.2.热水器的安装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热水器与相邻灶具的水平净距不得小于30cm。

热水器与其他部位的防火间距可按本规程第4.8节的规定执行。

2热水器的上部不应有明敷的电线、电器设备及易燃物,下部不应设置灶具等燃具。

4.3.3安装热水器的地面和墙面应为不燃材料,当地面和墙面为可燃或难燃材料时,应设防火隔热板。

4.3.4燃气管道和冷热水管道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燃气管道和冷热水管道的安装应按说明书的要求进行。

2燃气管道和冷热水管道的公称尺寸和公称压力应符合设计规定。

3热水器因超压和放空等原因设置的排水口应设导管引至排水处。

4管道连接应牢固。

5热水管宜采取保温措施。

6与热水器连接的燃气管道上应设手动快速式切断阀。

7热水器与燃气管道的连接宜采用金属管道。

采用软管连接时应符合本规程第4.2.6条的规定。

8与热水器连接的给水管道上应设阀门,热水器进水口应设过滤网。

容积式热水器的给水管道上阀门后应设止回阀,容积式热水器的上部给水管道的浸没管配有防虹吸孔时,阀门后宜设止回阀。

4.4.1设置采暖热水炉的房间应符合本规程第4.3.1条的规定。

卫生间内不得设置采暖热水炉。

4.4.2采暖热水炉的安装位置应按本规程第4.3.2条的规定执行。

4.4.3设置采暖热水炉的地面和墙面应按本规程第4.3.3条的规定执行。

4.4.4燃气管道、冷热水管道和供回水管道的安装除应符合本规程第4.3.4条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1管道流量和阻力损失应符合设计要求。

2采暖热水炉泄压口、溢水口等部位下方应有排水设施;

排水过热时,应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

炉体排水连接管上不得设置阀门。

3供暖系统最低部位应设排水阀(地板采暖除外),密闭式采暖系统的最高部位和散热器上部应设排气阀;

系统中至少应设置一个自动排气阀。

4供暖系统回水管上应安装过滤器(网)。

5炉体采暖供回水管道、给水和燃气管道上应设阀门。

6采暖水系统的注水压力不应小于0.1MPa。

7安装场所的地面最低点应设地漏。

▲收起条文说明4.4.4规定燃气管道、冷热水管道和供回水管道安装时除应符合热水器管道系统的技术要求外,还应考虑采暖方面的特殊要求。

1采暖炉运行时间长,燃具同时工作系数比热水器大得多,采暖炉数目1~20时,同时工作系数K=1~0.76,采暖炉数目大于或等于21时,同时工作系数K=0.75;

故燃气管道的口径和长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其特性。

采暖供回水管道要充分考虑水泵扬程、流量和采暖形式(地板、散热器)等因素。

2泄压口、溢水口下方设排水设施的目的为了防止运行过程中泄压、溢流时淹泡的危害;

排水过热时要采取掺混等方法降温,以防损坏塑料材质的排水系统;

炉体排水连接管上不得设置阀门,当炉内超温、超压安全阀动作时应能及时排水,以防阀门误关炉体超压产生安全事故。

3为保证系统正常运行,规定了系统中排水阀和排气阀的设置原则。

4本条规定供暖系统回水管上应安装过滤器(网),以避免供暖系统中杂质进入采暖热水炉。

5为了方便采暖热水炉的运行、操作和检修,规定了炉体采暖供回水管道、给水和燃气管道上应设阀门。

给水管道还应符合相关的规定。

生活冷水供水水压应符合说明书规定,以保证采暖热水炉的启动和运行安全。

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中规定,卫生器具给水配件承受的最大工作压力为0.6MPa,卫生器具(水嘴、淋浴器等)的最低工作压力为0.05MPa。

供水超压时应设减压阀,供水压力低于设备启动和运行压力时应设增压泵。

6本款对采暖水系统的注水压力作了规定,采暖水系统的有关技术参数介绍如下:

(1)水质硬度(钙、镁化合物)为450mg/L。

(2)注水压力:

1)冷机注水压力:

0.10~0.15MPa,为欧洲常用的24/28型采暖热水炉产品说明书规定;

2)热机运转压力:

0.10~0.15MPa,为欧洲常用的24/28型采暖热水炉产品说明书规定。

(3)防冻设施:

采暖热水炉设备进水(回水)温度下降到6℃时,采暖热水炉采暖模式启动;

当进水温度达到35℃时,燃烧器熄灭,循环水泵继续运转6min。

注:

上述规定为一般的防冻措施,对不同产品允许有所区别。

7采暖热水炉工作时会出现正常排水和事故排水,为了防止排水对室内地板和家具等物品的损害,规定炉体安装场所的地面最低点应设地漏。

4.4.5敞开式采暖系统的膨胀管上严禁设置阀门。

▲收起条文说明4.4.5为保证开式采暖炉采暖系统的全部充水和安全运行,其水箱一般设置于采暖系统的最高处,其连接管(膨胀管)上严禁设置阀门(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的规定)。

4.4.6采暖热水炉宜设置室内温度控制器(温控器),控制器安装场所应符合下列要求:

1安装在室内温度稳定的区域。

可安装在距离地面(1.2~1.5)m的空气流通良好的墙壁上,或将无线型控制器信号输出盒设置在室内温度稳定的区域内。

2不应安装在门窗附近和散热器、太阳光直射等辐射热较强的地方,以及儿童可能触及的地方。

4.5.1安装燃具的场所应具备与待装燃具铭牌标示参数相符合的电源,其电压、频率和功率应满足要求。

电源插座结构应与待装燃具电源插头相匹配,连接插座电源线时必须注意电源线的极性。

使用交流电的Ⅰ类器具,应可靠接地。

4.5.2电源线的截面积应满足燃具电气最大功率的需要,并应符合说明书的规定。

4.5.3燃具电源插座应独立专用,并应固定在不会产生触电危险的安全位置。

电源插座与灶具的最小水平净距应为30cm,与热水器和采暖热水炉的最小水平净距应为15cm。

4.5.4卫生间内密闭式热水器应设置防水型电源插座。

4.6.1室内燃具自然换气装置应符合表4.6.1的规定。

注:

V——每单位燃气(1kW·

h)燃烧后产生的理论烟气量(m),取1m/(kW·

h)(低热值);

Q——燃具热负荷(kW)(低热值);

n1、l1、h1——排气筒转弯次数;

从排气筒入口中心到风帽高度1/2处的长度(m);

排气筒室外垂直部分高度(m);

n2、l2、h2——烟道转弯次数;

从防倒风罩开口部位下端到风帽高度1/2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