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公路建设规范第1部分建设要求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45193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8.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丽公路建设规范第1部分建设要求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美丽公路建设规范第1部分建设要求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美丽公路建设规范第1部分建设要求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美丽公路建设规范第1部分建设要求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美丽公路建设规范第1部分建设要求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美丽公路建设规范第1部分建设要求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美丽公路建设规范第1部分建设要求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美丽公路建设规范第1部分建设要求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美丽公路建设规范第1部分建设要求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美丽公路建设规范第1部分建设要求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美丽公路建设规范第1部分建设要求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美丽公路建设规范第1部分建设要求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美丽公路建设规范第1部分建设要求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美丽公路建设规范第1部分建设要求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美丽公路建设规范第1部分建设要求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美丽公路建设规范第1部分建设要求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美丽公路建设规范第1部分建设要求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美丽公路建设规范第1部分建设要求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美丽公路建设规范第1部分建设要求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美丽公路建设规范第1部分建设要求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美丽公路建设规范第1部分建设要求Word下载.docx

《美丽公路建设规范第1部分建设要求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丽公路建设规范第1部分建设要求Word下载.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美丽公路建设规范第1部分建设要求Word下载.docx

2016年12月,标准征求意见并反馈意见采纳情况,进一步完善标准。

1.4前期项目科研基础

1、课题组近年来承担的相关项目有:

(1)陕西省普通干线公路服务品质提升关键技术研究.陕西省交通科技项目.2014.10-2016.9

(2)提高广东普通干线公路服务品质的关键环节研究.广东省交通科技项目.2011.3-2012.3

(3)农村公路服务新农村建设系统规划.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2006.12-2008.12

(4)长深公路遵化(承唐界)至南小营段公路建设与山地景观适宜性研究.唐山市交通局.2006.2-2007.12

(5)大广公路固安(京冀界)至深州段公路建设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一期).河北省交通厅项目.2005.1-2006.12

(6)沙漠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优化设计.陕西省交通科技项目.2005.1-2007.12

2、相关奖励有:

“沙漠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宽容设计成套技术研究”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规范编制依据、原则和主要内容

2.1编制依据

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国家标准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

2、标准编写符合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

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规定。

3、符合我国现行的相关标准的规定,如GB14886-2006《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JTGB01-201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D20-2006《公路路线设计规范》等。

2.2编制原则

本规范制订注重与国家有关环境法律法规和标准协调配套,与陕西省美丽公路建设方针政策一致。

基于运用交通工程学、经济学、风景园林学,借鉴国内外对美丽公路建设和评价的相关要求,在前期相关项目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充分考虑我省的公路养护管理和经济发展水平,对安全设施、线型、慢行、绿化与景观、沿路建筑、服务设施等做出详细规定。

2.3主要技术内容

本标准主要内容包括以下10个部分:

共有9章及1个附录:

前言、适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建设原则、基本要求、道路基本功能、绿化与景观、沿路建筑、服务设施及附录。

《规范》编制的重点:

通过全面调研,掌握陕西省公路的道路基础设施、绿化与景观、路域环境、养护管理、信息服务等情况,依据国家及陕西省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确定出美丽公路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通过资料收集、现场调研以及相关文献分析研究,充分考虑陕西省公路发展实际,在对不同技术等级不同风格的美丽公路的“美”的共性归纳的基础上制定本规范。

《规范》适用各技术等级及各行政等级的公路,林区公路可参照执行。

2.4相关研究现状

2.4.1国外相关研究

2.4.1.1美丽公路建设

美国景观公路建设在发达国家最具代表性件。

在其发展过程中,影响最大的景观公路是在1938提出用于旅游和历史目的修建的GreatRiverRoad。

196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HighwayBeautificationAct(公路美化法案)要求控制户外广告,移除某类型广告,拆除或屏蔽州际或主要高速公路上的某些垃圾场,鼓励增强景观和路边开发。

1991年公路运输综合效率法(ISTEA-IntermodalSurfaceTransportationEfficiencyAct)要求建立国家风景道程序,并制定了国家风景道计划。

其制定的出发点就是“致力于取得经济发展和资源保护的平衡”。

1995年,FHWA正式发布“国家风景道程序”(nationalScenicbywaysprogram,,在国家风景道法案(ISTEA)以具有“风景的、历史的、娱乐的、文化的、考古学的和自然的”六个标准来评判和指定国家风景道(nationalscenicbyways),泛美风景道(all-Americansroads)以及州际风景道(StateScenicByways)三级风景道为主体组成的风景道体系。

目前,美国全境39个州分布了126条泛美风景道和国家风景道。

这些公路拥有别处所没有的特征,为道路者提供了独特的驾驶经历,其本身就具备旅游功能。

2.4.1.2公路美学

GaryR.Claya筛选了对美国风景公路质量评价中专家应用最广泛的4个评价指标:

生动性(vividness)、自然性(naturalness)、统一性(unity)、变化性(variety),利用心理物理学方法做了检验,发现被专家法广泛使用的“自然性”与公众美学偏好并没有显著联系,而生动性取代了其位置,并且生动性、变化性、统一性、自然性对公众景观美学感知的贡献率呈递减趋势。

K.F.Akar利用调查表和访问的形式分析了英格兰北部公路路域植被景观的美感度。

183个被调查对象有83%的人认为植被状况能代表路域环境质量的优劣,体现了公众对于路域环境景观的良好意识;

多数人认为目前的路域植被不够美观,建议建立富于变化的多种植被类型配置的景观,而不是现在的单一草种混合;

他们认为最美的植被组合是路侧种植花卉与草地,远处以高大乔木作为背景的组合;

他们也认为路域应该种植地方物种而不是外来的物种;

然而他们不赞成太高的花费来提高路域植被景观美感度。

2.4.1.3生态公路

麦克哈格最早把生态理念引人公路设计中,他认为路线方案的选择除了考虑一般的自然地理、交通和工程标准之外,还要结合资源价值、社会价值和美学价值来考虑。

他指出公路不再仅仅考虑其通行权内的一些汽车运行问题,而且要考虑它影响地区内自然生物和社会的变化过程的情况,并提出了图形叠置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此外,生态工程技术逐渐融人公路工程设计领域,在一定程度上使具体的公路工程设计与环境有机结合,减少公路的环境影响。

欧美等发达国家比较注重公路景观规划设计,将其作为开发和保护自然资源中的审美主题,将公路融合在周围环境中,并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中的地形地貌、山水草木等因素,使公路与特定地区的生态环境相协调。

在公路设计中,宁愿把技术指标降低,或把工程造价提高也决不轻易大填大挖。

如在奥地利境内的阿尔卑斯山区内,高速公路的纵坡最大采用到7%,平曲线半径的采用也十分灵活,宜大则大,宜小则小;

法国的A14号公路,是一条典型的环保型公路,该公路地处缓丘区,森林遍布丘陵,因此所有的挖方路段均采用了明洞或浅埋隧道,工程造价十分昂贵,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取得了十分和谐的效果,在法国被誉为环保型公路的典范;

意大利南部山区E70号高速公路,基本穿梭于崇山峻岭之中,全路段基本以分离式路基为主,或上下分离或左右分离,或远分或近分,就如两条二级公路自如地穿梭于阿尔卑斯山一般,景观效果十分明显。

美国在公路设计中,尽量避免高填深挖,减少对原地形、地貌的影响,公路的排水设计非常注重环境保护。

同时,美国公路在重点路段两边设有监测系统,对空气质量实时监测,对噪声超标地段设置减噪设施。

在公路施工过程中,美国政府对承包商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要求非常严格,施工时尽量减少对原有土壤的扰动,施工前根据原有地表径流,并结合设计的永久排水设施的设置做好临时排水系统,对周围环境有较大影响的路段进行重点防范。

瑞典政府规定新建的交通运输设施必须与周围环境相适应,它们的设计必须为各地的生态、文化与价值观所认同,并且在规划和设计阶段实施避免措施、代替措施和减缓措施等环保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实施防治性措施、恢复性措施和补偿性措施等环保措施;

在营运和养护阶段实施噪声防治措施、空气污染防治措施以及水资源环保措施等,来加强对环境的保护。

加拿大的公路部门在公路建设中采取了很多简单或高成本的环保措施,如在野生动物经常经过的路段建设野生动物通道绿桥,对于给生态环境已造成不可避免影响的地段,尽量进行生态补偿建设,将损害等降低到最低限度。

在施工过程中,主要采取环境紧急情况警报、防止水土侵蚀、防噪音、动物保护等环保措施。

德国在公路设计过程中,需要对工程项目中如路基路面、路堑、桥梁、涵洞、防护墙、排水设施、噪音防护设施等采取相应的措施,尽最大可能减少或者避免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对于一些无法避免的侵害必须采取补偿措施。

2.4.2国内相关研究

2.4.2.1公路景观设计

2004年以来,交通部在全国倡导公路建设新理念,强调用心设计、灵活设计,以安全为核心,以环境为重点,全面提升我国公路建设水平。

学习先进发达国家公路建设的先进理念,公路景观设计得到了重视,出现了一些好的设计作品,如四川的川九公路、云南的思小高速公路等。

交通部于2005年出版发行了《新理念公路设计指南》,用于指导全国新时期公路建设。

2.4.2.2公路美学评价

由于公路景观学在我国发展时间不长,所以我国对公路景观评价的研究较少。

部分学者从生态、视觉、经济等角度来构建道路景观评价指标体系以对道路景观进行评价。

如王红以道路景观敏感度作为评价指标,并给出了数学模型;

陈雨人等选择道路声环境、大气环境、生态环境和道路景观四个方面的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来评价道路环境影响大小;

崔崧等从美学质量、景观阈值、景观敏感度、特殊价值四个方面讨论了高速公路两翼景观评价方法;

张阳详细探讨了公路景观及视觉影响评价的概念,并总结出公路景观视觉影响评价的内容与程序,提出了综合指数评价法,评价因子分为三大类:

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公路建设影响,该方法为公路景观视觉影响提供了可操作的便利的定量评价方法。

交通运输部于2004年颁布了《公路景观评价指标体系》标准,对公路景观提出了包括敏感性指标,阂值指标,生态美学价值指标,资源价值指标,视觉价值指标等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

这是我国关于公路景观评价的最权威标准。

2.5主要参考资料

本主要参考了国内外科研资料、政策文件、国家和地方标准规范等。

1、国内外科研资料

国内外关注美丽公路建设的学者越来越多,随着公众对公路交通服务质量要求的提高,研究的相关成果也日益丰富。

目前,研究主要在线形设计、景观设计、慢行交通、服务区设计等方面。

相关文献见附件一。

2、政策文件

近年来,陕西省政府大力支持美丽公路的建设工作,发布了《陕西省公路条例》、《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全省干线公路路域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通知》、《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普通公路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国省干线公路两侧用地管理的意见》等文件,对公路的建设、路域环境的管理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本标准的制定适应于美丽公路发展的新形势和新特点。

3、国家、行业标准规范及相关条例

目前,国家和行业还没有针对美丽公路建设专门制定过相关的标准或规范,但在相关的国家或者行业相关标准规范中,提出了关于公路使用安全、高效顺畅、景观美化方面的一些规定。

标准编制过程参考的相关标准资料如下:

GB14887-2011《道路交通信号灯》、GB5768-200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0763-2012《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298-1999《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GB/T24969-2010《公路照明技术条件》、JTGB04-2010《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11)、JTGD30-200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50-2006《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60-200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82-2009《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JTGF10-2006《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TD33-2012《公路排水设计规范》、《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GH10-2009)、JTGTD81-2006《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LY5104-98《林区公路工程技术标准》、LY/T5126-04《自然保护区工程设计规范》LB/T013-2011《旅游景区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规范》、LB/T036-2014《自行车骑行游服务规范》、《公路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2011]第593号)、《绿道规划设计导则》(建城函[2016]211号)、《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实施技术指南(试行)》(交办公路发(2015)26号)、《关于做好杨柳飞絮治理工作的通知》(全绿字〔2015)1号)、《陕西省公路绿化技术指南(试行)》(陕交发〔2005)248号)《陕西省农村公路技术标准》(陕交发[2005]143号)等。

3术语与定义

3.1美丽公路

对美丽公路的定义源于下列要求:

(1)国家层面:

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战略;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007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

因此,美丽公路应是以人为本、和谐可持续的、对生态友好的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公路

(2)交通运输部:

2012年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发布了《创建畅安舒美示范公路实施方案》和《普通国道“畅安舒美”示范公路创建实施标准》,提出创建畅安舒美路的指导思想包含“一个中心、三个推进、五个提高。

”其中,“一个中心”指的是创建“畅安舒美”的公路交通环境,“三个推进”指的是“推进科学决策化、推进技术进步、推进养护管理规范化”,“五个提高”指的是“提高通行能力、提高路况水平、提高安全水平、提高便民和出行服务水平、提高路域环境综合水平”。

2014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战略任务,即全面深化改革,集中力量加快推进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的发展,简称“四个交通”。

(3)陕西省:

2012年,中国共产党陕西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提出“三强一富一美”(经济强、科教强、文化强、百姓富、生态美)的西部强省目标;

2013年陕西省人民政府提出建设“三个陕西”(富裕陕西、和谐陕西、美丽陕西)的陕西梦战略构想,并在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中提出全面建设“三个陕西”。

其中“美丽陕西”就是人与自然相和谐,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可持续发展,主体功能区基本形成,绿色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生活方式全面确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基本建成。

(4)陕西省公路局打造“美丽干线公路”提出的公路设施美、路域环境美、养护管理美、出行服务美、行风人物美及绿化、美化、亮化、文化的“五美四化”的目标。

(5)美国风景道法案判定风景道等级的六个标准(风景的、历史的、娱乐的、文化的、考古学的和自然的);

公众对公路美学的生动性、变化性、统一性、自然性等美学偏好。

(6)陕西省《美丽乡村建设规范》中对美丽乡村的定义:

美丽乡村是指生态、经济、社会、文化与政治协调发展符合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且宜居、宜业、宜游的可持续发展的建制村。

综合得出,美丽公路要在满足安全畅通的基本条件下,采用宽容设计,为公路使用者提供舒适便捷的服务、整洁的路域环境与优美的路外风景。

其中,“宜行”在安全畅通、行驶舒适的基础上强调可达性;

“宜游”在风景优美的基础上包含游憩的体验、休息与停车等配套服务设施的完备、各游憩点之间的联通;

“宜业”是指美丽公路可配合自然、人文、产业等资源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宜居”是指穿城镇段道路应为道路两侧居民服务,如利用花坛绿篱等软隔离的路宅分家、私密有趣的慢行绿道、中央分隔绿带打造休闲广场等。

3.2综合慢行道

借鉴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的《珠三角区域绿道(省立)规划设计技术指引》(试行)6.0.3条中的综合慢行道规定。

3.3涂料型减速标线

借鉴交通部公路司编著的《新理念公路设计指南》8.2.2中的相关介绍。

3.4视觉减速标线

3.5露肩震动带

3.6绿道

借鉴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的《珠三角区域绿道(省立)规划设计技术指引》(试行)1.0.2条中的定义。

3.7生态防护

根据南京林业大学的于冬梅《宁常宁杭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及景观研究》的第一章综述的第一小节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的概念和重庆交通大学的吴连英《风景名胜区旅游公路开挖边坡景观型防治研究》的2.2.7生态防护总结概括得出。

3.8格构

根据长安大学的马杰的《边坡工程中预应力锚索格构梁综合应用研究》的2.1常见格构锚固结构概述和重庆交通大学的吴连英《风景名胜区旅游公路开挖边坡景观型防治研究》2.2.5格构中的相关概念总结得出。

3.9自嵌式植生挡土墙

根据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的李小琼发表在中国水利技术信息中心的《自嵌式植生挡土墙在护岸工程中的应用研究》的第一小节自嵌式植生挡土墙的构造以及湖南大学郭文的《南方丘陵地区护坡与挡土墙新构造的研究》的4.3.1结构特点与防护机理相关概念总结出来。

3.10建筑小品

根据青岛理工大学的姜国梅在《滨水建筑小品的设计策略及方法研究》中2.1节“建筑小品是指既有功能要求,又具有点缀、装饰和美化作用的、从属于某一建筑空间环境的小体量建筑”及北京工业大学学报中张建在《环境艺术中的建筑小品》中“所谓建筑小品,首先具有装饰建筑及其环境的功能,其次,又是环境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环境艺术的表现特征。

”编制而成。

4建设原则

4.1统筹规划、合力共建

美丽公路设计应与现有规划周围资源相结合,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功能。

公路建设和设计应广泛采纳周围居民意见,建设资金的获取与使用、施工及后期养护管理等需要多部门协调合作。

4.2安全高效、以人为本

美丽公路建设应最先满足安全性、人性化的基本要求,在视觉上诱导视线,避免让驾驶员感到茫然、迷惑和判断失误。

在乘车中,道路的线形、路面质量、汽车行驶平稳性、车外景观、地形等对旅客乘车的生理、心理反应都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设计时要综合考虑给乘客带来舒适感和安全感。

4.3尊重自然、节约资源

美丽公路建设是现有道路建设过程中的更高要求,在建设过程中更加考虑长远,与自然,文化,当地特点,当地居民都要融合协调,不可为了追求单一的美而丧失公路的基本要求,破坏更多的文化生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美丽公路的美丽不是改造自然,而是根据当地特色,进行适当的修正,使大自然的美为我们所用。

在1920s,加拿大、美国和北欧的斯坎迪纳维亚半岛上大批大型哺乳动物遭受道路致死事故,一味的轰走等简单措施并没有很好的效果,道路致死率仍然居高不下。

后期交通部门在道路上建设动物桥梁和农民步道、地方小道才降低道路致死率。

研究野生动植物的生活习性可以避免过高的动物道路致死率,保护动植物的物种多样性。

符合上述要求也就是符合自然与人类的发展规律。

树木在生长过程中会影响道路照明、电缆,架空线的正常运作,有些会遮蔽道路标志。

因此在绿化树木时要选择适应城市绿化又不给市政设施带来影响得树木,相互协调,考虑绿化的同时考虑灌溉的方便程度和树木成长空间。

4.4因地制宜、文旅结合

设计应展现出地方特色,例如少数民族地区,可增加少数民族元素。

可根据当地路段特色,设计不同主题,增加吸引力和影响力,体现美丽公路的文化美。

综合考虑沿线生态、文化、景观,开发旅游可以带动沿线经济发展。

5基本要求

5.1、5.9、5.10根据《陕西省沿黄公路生态环保旅游公路建设指导意见》(试行)(陕公路发【2015】61号)以及省绿化委员会《关于实施重点区域绿化工程的意见》“主要交通干线和河流两侧绿化林带基本建成,绿化率达到90%以上,两侧各1000米范围内直观坡面绿化率达到50%以上。

”制定本条规定。

5.3美丽公路在设计线形时就应注意避让保护湿地、野生动植物栖息地、自然保护区、文物保护区等,在万不得已通过时,必须采取一定措施。

在施工时应尽量减少对原有生态的破坏,已损坏的应注意修复。

线形应有周围环境相协调,不可突兀,破坏周围环境景致,同时还要保持行车安全,视线宜连续、开阔,不阻碍驾驶员视线。

线形还应满足可持续发展,质量过关,养护方便,节约环保

5.5标志版面的色彩、形态的设计要结合美学、景观和谐理论做到醒目而不突兀;

尺度设计要综合考虑公路的行车速度和行人的动态视觉;

标志牌上的内容也应当与要表达思想相一致,且简单易懂,可以在规范性的基础上加入有当地特色的东西;

位置和数量不可随意设置,多了会造成视觉上的污染,影响行车,少了则会造成交通混乱。

从公路内部景观的角度来看,车内驾乘人员所看到的是连续移动的景观,包括护栏的形状和色彩,而不是细部结构,这就要求护栏有良好的通透性并与周围的景色相协调。

与车辆或行人又可能接触的部分,如立柱、螺栓等应进行妥善处理,以免造成对人的伤害,使人产生危险感。

从公路外部景观的角度来看,人们很容易看到护栏所形成的带状人工构造物,因此护栏的形式、规格和色彩与自然景观的协调显得尤为重要。

其中铜护栏的色彩以在周围景观中不十分显眼为原则。

如采用喷涂防腐工艺,可以暗茶色、淡茶色和暗灰色为主要供选择色调。

而在一般情况下,混凝土护栏最好用其本色,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使其与周围景观融为一体。

而木质护栏在进行防腐处理时,应尽量用其原色,并不破坏其纹理,在此前提下也可进行适当着色。

6道路基本功能

6.1交通顺畅

6.1.1公路横断面设计车道数、行车道宽度、慢行道宽度与服务交通量相适应,避免车流量与提供的服务交通量不对应造成交通堵塞。

应在节假日和高峰小时车辆一年一天内车流量最多时刻也能达到交通顺畅,以相应技术等级的服务水平为判定标准。

6.1.2交叉口最容易产生拥堵,为了达到交通顺畅的要求,应尽量减少平交口的数量,增大平交口间距,防止高峰期交叉口排队车辆太多,对下一交叉口产生影响,造成更多延误。

6.1.3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全长或较长路段内必须保持一定的基本车道数;

同时在正线与匝道分、合流处必须保持车道数的平衡,二者之间通过辅助车道来协调。

6.2行驶舒适

6.2.1路面开裂、不平整,引起行车振动强烈,乘客受颠簸之苦,厉害时会使人感到头晕、恶心、欲呕吐。

路面在正常天气下应具有一定抗滑性,防止车辆轮胎打滑,刹车失灵,造成事故发生。

路面宜有一定强度、刚度,不易破坏,有一定周期寿命,同时路面产生病害时,应易于修补和维护。

6.2.2易发生事故路段应比正常路段行驶速度更低,更易刹车,因此对路面材料的抗滑性能要求会更高。

6.2.3美国各州公路与运输工作者协会(AASHTO)建议,当设计车速为97km/h时,最小缓和曲线长度为53-67m。

设计车速更高时,缓和曲线的长度也要更长一些。

这样才能改善缓和曲线的线形。

经过换算,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以m计)以不小于设计速度(以km/h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