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梯基础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455776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6.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梯基础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施工梯基础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施工梯基础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施工梯基础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施工梯基础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施工梯基础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施工梯基础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施工梯基础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施工梯基础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施工梯基础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施工梯基础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施工梯基础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施工梯基础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施工梯基础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施工梯基础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施工梯基础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施工梯基础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施工梯基础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施工梯基础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施工梯基础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施工梯基础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施工梯基础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梯基础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施工梯基础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8

25%暂载率

11

9

能耗

KVA

26

10

限速器型号

Type

SA3.0-1.2A

吊笼重量

1109

12

对重重量

13

标准节重量

160

14

标准节长度

1508

四、电梯基础

建筑物总高度为43米,现场安装叁台SC200/200型施工升降机,需安装49.5米。

基底在室外硬化地面上,再在150mm厚C25钢筋砼面上设置电梯基础(详见基础附图)。

1.本工程电梯选用由佛山市南海裕华建筑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SC200/200施工升降机,高度为49.5米,33节标准节,位于轴位置具体位置详见附图。

2.电梯总荷载:

SC200/200施工升降机,高度49.5米,II型附墙架.(下面重量参见:

施工升降机主要技术友参数汇表)

1)吊笼重:

2x1500Kg=3000kg

2)底层护栏重:

1480kg

导轨架总重:

(共需33节,标准节每节150kg)28x160=4950kg

5)载重量:

2x2000=4000kg

总自重:

G=3000+1480+4200+4950=13630Kg

基础承载的荷载:

P=G×

0.02=12700×

0.02=258KN

按能承受最大压力Pmax=379.6KN而制作的基础,则符合该施工升降机的使用要求。

地面承受的压力不得小于0.15Mpa。

3.按本电梯置于室外硬化地面上,取顶板5500×

5500mm,电梯的基础尺寸为3800×

4400mm。

三、局部集中荷载转换为等效均布荷载:

1.基本资料:

周边支承的双向板,板的跨度Lx=5500mm,板的跨度Ly=5500mm板的厚度h=350mm.局部集中荷载N=254kN,荷载

作用面的宽度btx=4400mm,荷载作用面的宽度bty=3800mm;

垫层厚度s=0mm,荷载作用面中心至板左边的距离x=3100mm最左端至板左边的距离x1=1200mm,最右端至板右边的距离x2=1200mm,荷载作用面中心至板下边的距离y=2200mm,最下端至板下边的距离y1=0mm,最上端至板上边的距离y2=0mm

2.计算结果:

2.1荷载作用面的计算宽度

bcx=btx+2xs+h=3800+2*0+350=4150

bcy=bty+2xs+h=4400+2*0+200=4750

当0.5bcy>

Y且0.5bcy>

0.5bty+y2时,取bcy=Ly=5500mm

2.2局部荷载的有效分布宽度

2.2.1按上下支承考虑时局部荷载的有效分布宽度

当byc>

bcx,0.6Ly<

bcx<

ly时,取

b=0.6bcx+0.94Ly=0.6×

4150+0.94×

5500=7660mm

当0.5b>

x且0.5b>

0.5btx+x2时,取b=Lx=5500mm

2.2.2按左右支承考虑时局部荷载的有效分布宽度

当bcx<

bcy,bcx2.2Lx时,取

b=2bcy/3+0.73Lx=2x5500+0.73x5500=15015mm

y且0.5b>

0.5bty+y2时,取b=Ly=5500mm

2.3绝对最大弯矩

按上下支承考虑时的绝对最大弯矩

将局部集中荷载转换为Y向线荷载6Ly<

ly00=4600+200=40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y=N/btx=428/4.4=78Kn/m

Mmaxx=q×

bty×

(Ly-y)×

[yl+bty×

(Ly-y)/2Ly]/Ly

=78×

44×

(5.5-2.2)×

[2.2+5.5×

(5.5-2.2)/(2×

5.5)]/4.4=424.71KN·

将局部集中荷载转换为X向线荷载

qx=N/bty=428/3.8=112.53kN/m

2Mmaxy=q×

btx×

(Lx-x)×

[xl+btx×

(Lx-x)/2Lx

=112.53×

3.8(5.5-3.1)×

1.2+5.5×

(5.5-3.1)/(2×

5.5)]/5.5=2462.8Kn·

由绝对最大弯矩值确定的等效均布荷载

按上下支承考虑时的等效均布荷载

qey=8MmaxX/(bx×

Ly⌒2)=8×

424.71/(5.5×

5.5⌒2)=15.67Kn/M

按左右支承考虑时的等效均布荷载

qe=8Mmax/(by×

Lx⌒2)=8×

2462.8/(5.5×

5.5⌒2)=21.74Kn/m

等效均布荷载qe=max{qex,qey}=Max{21.74,15.67}=21.74kN

由局部荷载总和除以全部受荷面积求得的平均布荷载

qe’=N/(Lx×

Ly)=428/5.5×

5.5)=15.67Kn/M

三、板配筋验算:

边界条件(左端/睛端/上端):

固定/固定/铰支/固定

1、荷载标准值

1)、永久荷载标准值

楼板自重:

gk1=0.35×

25=8.75Kn/m

均布荷载:

gk2=15.67Kn/m

gk3=0Kn/m

2)、可变荷载标准值

均布荷载:

qkl=6Kn/n

Yq=1.4C=0.7q=0.4

由可变荷效应控制的荷载组合值

1.2*(8.75+15.67+0)+1.4*(6+0)=33.2DkN/m

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荷载组合值

1.35*(5+15.67+0)+0.7*1.4*(6+0)=33.78Kn/m

2.电梯基础板:

计算跨度Lx=5500mm计算跨度Ly=5500mm

板厚h=350mm,板底,板面纵筋合力点至近边距离:

as=25mm,

As,=25mm,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fc=19.11N/mm2,

Ftk=2.39N/mm2Ec=32600N/mm,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fy

=300N/mm2Es=200000N/mm

2、弯矩计算结果

1.2.1平行于Lx方向的跨中弯矩Mx

Mx(L)=(0.00961+0.35×

0.03463)×

33.204×

5.5⌒2=10.63KN·

Mx(D)=(0.00961+0.35×

33.785×

5.5⌒2=10.82KN·

Mxmax(L)=(0.01289+0.2×

0.03503)×

5.5⌒2=12.79KN·

Mxmax(D)=(0.01289+0.2×

5.5⌒2=13.09KN·

Mx=Max{Mxmax(l),Mxmax(D)}=Max{12.79,13.02}=13.02KN·

Mxmax=(0.01289+0.2×

26.67×

4.4⌒2=10.27KN·

23.07×

5.5⌒2=8.89KN·

ξ=0.022ρ=0.14%ρmin=0.26%As=513(mm2)

实配φ16@200(As=1026mm2)

最大裂缝宽度验算:

按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积计算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ρte,按下式计算:

Ρte=As/Ate混凝土规范8.1.2—4

对矩形截面0的轴心受拉2构件:

Ate=0.5×

h=0.5×

1000×

200=100000mm

Pte=As/Ate=565.487/100000=0.00565

在最大裂缝宽度计算中,当pte<0.01时,取pet=0.01

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计算的纵向受拉钢筋的等效应力σsk,按下列公式计算:

受弯:

σsk=MK/(0.87×

ho×

As)(混凝土规范8.1.3

-3)

σsk=10274990.88/(0.87×

174×

565.487=120.03N/mm

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ψ,按混凝土规范式

Ψ=1.1-0.65×

ftk/(pte×

σsk)=1.1-0.65×

2.39

/(0.01×

120)=-0.194

当Ψ<0.2时,取Ψ = 0.2

最大裂缝宽度ωmax,按混凝土规范工8.1.2-1计算:

ωMax=acr×

Ψ×

σsk×

(1.9×

c+0.08×

deq/pte)/Es

=2.1×

0.2×

120×

20+0.08×

17.1/0.01)

/210000=0.042mm

平行于LY方向的跨中弯矩MY

My(L)=(0.03463+0.2×

0.00961)×

5.5⌒2=

23.5kN·

My(D)=(0.03463+0.2×

5.5⌒2=

23.91kN·

Mymax(L)=(0.03503+0.2×

0.01289)×

24.18kN.m

Mymax(D)=(0.03503+0.2×

24.6kN.m

My=Max{ymanx(L),Mymanx(D)}=Max{24.18,24.6}=

Mymaxk=(0.03503+0.2×

19.42kN.m

Mymaxq=(0.03503+0.2×

16.8kN.m

ξ=0.0432p=0.27%2As=497(mm2)

实配φ16@150(As=1062mm22)

最大裂缝宽度验算:

按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积计算的纵向受钢筋配筋率pte,按

下式计算:

Pte=As/Ate混凝土规范8.1.2-4

对矩形截面0的轴心受拉2构件:

h=0.5×

1000×

200=100000mm

在最大裂缝宽计算中,当pte<0.01时,取pte=0.01

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计算的纵向受拉钢筋的等效应力σsk,按

下列公式计算:

受弯:

σsk=Mk/(0.87×

ho×

As)(混凝土规范8.31.3.

-3)

σsk=19419716.107/(0.87×

565.487=226.857N/mm

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数ψ,按混凝土规范式

Ψ=1.1–0.65×

σsk)=1.1–0.65×

2.39/

(0.01×

227)=0.415

最大裂缝宽度max,按混凝土规范式8.1.1-1计算:

wMan=acr×

σsk×

=2.1×

0.415×

227×

20+0.08×

17.0/0.01)/

210000=0.165mm

沿Ly方向的支座弯矩My,

My,(L)=-0.07694×

4.42=-49.46kN.m

My,(D)=-0.07694×

4.42=-50.32kN.m

My,=Max{my,(l),My(d)}=Max{-49.46,-50.32}=

-50.32kN.m

My,k=-0.07694×

4.42=-39.72kN.m

My,q=-0.07694×

4.42=-34.36kN.m

ξ=0.092p=0.57%2As=1004(mm2)

实配φ14@150(As=1026mm22)

按有儿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积计算的纵向受拉钢筋率pte,按

Pte=As/Ate混凝土规范8.1.1-4

Pte=As/Ate=1028.158/100000=0.01028

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计算的纵向受拉钢筋的等效在应力σsk,按

σsk=Mk/(0.87×

ho×

AS)(混凝土规范8.1.3

-3)

σsk=39724190.71/(0.87×

1028.158=255.277N/mm

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ψ,按混凝土规范式

ψ=1.1–0.65×

sk)=1.1–0.65×

2.39/

255)=0.508

最大裂缝工度wmax,按混凝土规范式8.1.2-1计算:

Wmax=acr×

sk×

0.508×

255×

17.1/0.01)/210000

=0.222mm

沿Lx方向的支座弯矩Mx,

Mx,(L)=-0.0572×

4.42=-36.77kN.m

Mx,(D)=-0.0572×

4.42=-37.41kN.m

Mx,=Max{Mx,(L),Mx,(D)}=Max{-36.77,-37.41}=

-37.41kN.m

Mx,K=-0.0572×

26.76×

4.42=-29.53N.m

Mx’q=-0.0572×

4.4^2=-25.55kN.m

ξ=0.0662 ρ=0.42%2As=737(mm2)

实配φ14@250(As=820mm2)

ρet=As/Ate混凝土规范8.1.2—4

对矩形截面0的轴心受拉2构件:

Ate=0.5xb×

h=0.5×

1000×

ρet=As/Ate=753.982/100000=0.00754

在最大裂缝宽度计算中,当ρet<

0.01时,取ρet=0.01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计算的纵向受拉钢筋的等效应力σsk,按下列公式计算:

受弯:

σSK=Mk/(0.87×

As)(混凝土规范8.1.3-3)

σSk=29534144.64/(0.87×

753.982=258.759N/mm

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ψ,按混凝土规范式

ψ=1.1-0.65×

ftk/(ρtexσsk)=1.1-0.65×

2.39/(0.01×

259)=0.5

最大裂缝宽度ωmax,按混凝土规范式8.1.2-1计算:

ωmax=acr×

ψ×

σskx(1.9×

c+0.08×

deq/ρte)/Es

=2.1x0.5×

259×

(1.9×

20+0.08×

17.1/0.01)

/210000=0.226mm

3、跨中挠度验算

挠度验算参数:

Mk=19.42kN.m

Mq=16.8kN.m

Mk------------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计算的弯矩值

Mq------------按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计算的弯矩值

在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作用下,受弯构件的短期刚度Bs裂缝间纵向受

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Ψ

σSK=dMk/(0.87×

ASs)(混凝土规范式8.1.3-3)

σSK=19419716.107/(0.87×

175×

479x)=266.287N/mm

矩形截面,Ate=0.5×

bxh=0.5×

200=100000mm2

ρte=ASs/Ate(混凝土规范式8.1.2-4)

ρte=479/100000=0.0048<

0.01,取ρte=0.01

Ψ=1.1-0.65×

ftk/(ρte×

σsk)(混凝土规范式8.1.2-2)

2.39/(0.0048×

266.287)=0.2

当Ψ<

0.2时,取Ψ=0.2

钢筋弹性模量与混凝土模量的比值σE

σE=Es/Ec=200000/32600=6.13

受压翼缘面积与腹板有效面积的比值Yf``

矩形截面,Yf``=0

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ρ=ASs/(b×

ho)=479/1000×

175)=0.002737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Bs按混凝土规范式8.2.3--1计算

Bs=EsxASsxho2/[1.15ψ+0.2+6×

σE×

ρ/(1+3.5Yf`)]

=200000x479×

175

2/[1.15×

0.2+0.2+6×

6.13×

0.00274/(1+3.5×

0.0)]

=5527.75Kn.m

考虑荷载长期效应组合对挠度影响增大影响系数Q

按混凝土规范第8.2.5条,当=0时,Q=2.0受弯构件的长期刚度B,可按混凝土规范式8.2.2.计算:

B=Mk/[Mq×

(θ-1)+MK]×

Bs

=19.42/[16.8x(2.0-1)+19.42]×

5527.75=2963.92kN.m

跨中挠度f

f=kxQkxL×

^4/B

=0.00396×

4.4^4/2963.92×

1000=13.4mm

综上所算:

砼地面能够承载施工电梯的正常使用极限荷载,满足作为电梯基础的要求。

10981098

650均布六孔长×

宽×

60×

60×

100

370035248-M24地脚螺栓

2100

4200

Φ14@250

350。

350

双笼升降机基础图

技术要求:

1、要求地面承受压力不小于0.15Mpa;

2、地脚螺栓应钩住钢筋网。

五、施工电梯的安装

(一)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为尽快安装施工升降机,降低成本,应进行必要的前期准备工作。

1、安装地点的选择以方便施工运输而定,且必须符合劳动安全监察机关的有关规定,施工升降机的安装必须由持有劳动部门认可的施工升降机安装许可证的安装单位安装;

2、应具备足够的电源,并必须配备一个专供施工升降机用的电源箱;

3、安装前应根据专业图完成施工升降机的基础浇捣,留出预留孔,埋好螺栓;

4、确定附墙架与建筑物的连接方案,按要求准备好预埋件或固定件等;

(二)安全安装规定

1、做好安装前的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2、安装人员必须熟悉施工升降机的性能,结构特点,并能熟练地操作,能熟练排除故障,受过专门培训,安装过程中,必须由专人负责,统一指挥;

3、安装场地应清理干净,并用标志杆等围起来禁止非工作人员入内;

4、防止安装地点上方掉落物体,必要时应加安全网;

5、升降机运行时,人员的头、手绝不能露出安全栏以外;

6、如有人在导轨架上或附墙架上工作时,绝对不允许开动升降机,笼升起时严禁进入底笼内;

7、吊笼上的所有零部件,必须放置平稳,不得露出安全栏外;

8、利用吊杆进行安装时,不允许超载,吊杆只可用来安装或拆卸升降机零部件,不得用于其它起重用途;

9、吊杆上有悬挂物时,不得开动吊笼;

10、安装作业人员应按空中作业的安全要求,作业时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等,不要穿过于宽松的衣服,应穿工作服;

11、操纵升降机,应是操纵底笼顶部的控制盒,不允许在吊笼内操作;

12、吊笼起动前,应先进行全面检查,消除所有不安全隐患;

13、安装运行时,必须按升降机额定安装载重量装载,不允许超载运行;

14、雷雨天或风速超过13m/s的恶劣天气不能进行安装作业;

15、安装过程中出现技术故障时,应在解决问题后,才能进行下一步安装。

(三)升降机安装步骤

1、升降机安装

(1)将基础表面清扫干净;

(2)用起重设备拼装底笼、底架,吊装底笼至基础上,按预先附着方案确定施工升降机中心与墙的距离;

(3)将地脚螺栓安装好,地脚螺栓钩住基础钢筋;

(4)在底架上装上基础节及两个标准节;

(5)用水平仪或线坠测量导轨架的垂直度,保证导轨架的各个立管在两个相邻方向上的垂直度≤1/1500;

(6)在地脚螺栓处底盘和基础间垫入不同厚度的调整钢板,用于调整导轨架的垂直度;

(7)当导轨架调整到垂直时,用混凝土填塞预留孔捣实,固定地脚螺栓,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用360N.m的力矩压紧4个地脚螺栓;

(8)用同样方法调整外笼门框的垂直度,使外笼门框的垂直度在两个相邻方向≤1/1000;

(9)松开吊笼内电机控制器,吊装吊笼从标准节上方准确就位,然后将制动器复位;

(10)安装好吊笼顶上的护身栏杆;

(11)调整门锁。

2、吊笼、底笼安装完毕后的调整

(1)检查所有用于运输的垫木或螺栓等是否全部除掉;

(2)齿轮与齿条的啮合侧隙应保证0.2~0.5mm;

(3)导轮与齿条背面的间隙为0.6m;

(4)各个滚轮与标准节立管的间隙为0.5m;

(5)所有门应开阔灵活;

(6)安装缓冲弹簧。

3、吊杆安装

将吊杆基座涂抹润滑脂后放入吊笼顶部安装孔内,即可使用施工升降机安装一个吊杆。

4、导轨架安装

(1)将标准节两端管子接头处及齿条销子处擦拭干净,并加少量润滑脂;

(2)打开一扇护身栏杆,将吊杆上的吊钩放下,并钩住标准节吊具;

(3)用标准节吊具钩住一节标准节,带锥套的一端向下;

(4)摇动手摇卷扬机,将标准节吊至吊笼顶部,并放稳;

(5)关上护身栏杆,起动升降机,当吊笼升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