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全课本知识点总结记忆新人教版必修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455896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34.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全课本知识点总结记忆新人教版必修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中化学全课本知识点总结记忆新人教版必修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中化学全课本知识点总结记忆新人教版必修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中化学全课本知识点总结记忆新人教版必修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中化学全课本知识点总结记忆新人教版必修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高中化学全课本知识点总结记忆新人教版必修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高中化学全课本知识点总结记忆新人教版必修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高中化学全课本知识点总结记忆新人教版必修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高中化学全课本知识点总结记忆新人教版必修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高中化学全课本知识点总结记忆新人教版必修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高中化学全课本知识点总结记忆新人教版必修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高中化学全课本知识点总结记忆新人教版必修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高中化学全课本知识点总结记忆新人教版必修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高中化学全课本知识点总结记忆新人教版必修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全课本知识点总结记忆新人教版必修Word下载.docx

《高中化学全课本知识点总结记忆新人教版必修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全课本知识点总结记忆新人教版必修Word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化学全课本知识点总结记忆新人教版必修Word下载.docx

13、仪器的洗涤

⑴标准:

仪器内壁水膜均匀附着,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表示仪器已洗干净。

⑵若附着不易用水洗净的物质时,应选不同的“洗涤剂”区别对待。

如:

      残 留 物

洗 涤 剂

久置石灰水的瓶壁上的白色固体(CaCO3)

盐酸

      铁 锈

制氯气时残留的二氧化锰

浓盐酸(温热)

久置FeCl3溶液的瓶壁上的沉淀(Fe2O3)

容器壁上附着的碘

酒精或NaOH溶液

容器壁上附着的硫

二硫化碳或热NaOH溶液

试管壁上的银镜

稀硝酸

二、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1、注意“同种微粒公式算”的途径

2、微粒互变按摩换(个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3、CB误差分析法

1俯、仰视必会画图才行(量筒、容量瓶画法不一样)

2偏大偏小看公式:

CB=mB/V

4、稀释或浓缩定律

C浓B·

V浓体=C稀B·

V稀体

5、CB、ω、S之间换算式:

CB=(1000ρω)/M;

ω=S/(100+S)

6、CB配制一般操作

计算、称量、溶解、转移、洗涤、定容、摇匀

7、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推论

1“三同必一同”(同T、P、V必同N或n)

2“二同成比例”

等温等压:

V1:

V2=n1:

n2M1:

M2=ρ1:

ρ2=D

等温等容:

P1:

P2=n1:

n2

(均来自于PV=nRT或PM=ρRT)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一、物质的分类

1、常见的物质分类法是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

2、混合物按分散系大小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三种,中间大小分散质直径大小为1nm—100nm之间,这种分散系处于介稳状态,胶粒带电荷是该分散系较稳定的主要原因。

3、浊液用静置观察法先鉴别出来,溶液和胶体用丁达尔现象鉴别。

当光束通过胶体时,垂直方向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形成的。

4、胶体粒子能通过滤纸,不能通过半透膜,所以用半透膜可以分离提纯出胶体,这种方法叫做渗析。

5、在25ml沸水中滴加5—6滴FeCl3饱和溶液,煮沸至红褐色,即制得Fe(OH)3胶体溶液。

该胶体粒子带正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向阴极移动,从而该极颜色变深,另一极颜色变浅,这种现象叫做电泳。

二、离子反应

1、常见的电解质指酸、碱、盐、水和金属氧化物,它们在溶于水或熔融时都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从而可以导电。

2、非电解质指电解质以外的化合物(如非金属氧化物,氮化物、有机物等);

单质和溶液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3、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有电解质参与的反应叫离子反应。

4、强酸(HCl、H2SO4、HNO3)、强碱(NaOH、KOH、Ba(OH)2)和大多数盐(NaCl、BaSO4、Na2CO3、NaHSO4)溶于水都完全电离,所以电离方程式中间用“==”。

5、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

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基础上可以把强酸、强碱、可溶性盐写成离子方程式,其他不能写成离子形式。

6、复分解反应进行的条件是至少有沉淀、气体和水之一生成。

7、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主要含①符合事实②满足守恒(质量守恒、电荷守恒、得失电子守恒)③拆分正确(强酸、强碱、可溶盐可拆)④配比正确(量的多少比例不同)。

8、常见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

①发生复分解反应(沉淀、气体、水或难电离的酸或碱生成)②发生氧化还原反应(MnO4-、ClO-、H++NO3-、Fe3+与S2-、HS-、SO32-、Fe2+、I-)③络合反应(Fe3+、Fe2+与SCN-)④注意隐含条件的限制(颜色、酸碱性等)。

三、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有电子的转移,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有化合价的升降。

2、失去电子(偏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是还原剂;

升价后生成氧化产物。

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得到电子(偏向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是氧化剂;

降价后生成还原产物,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3、常见氧化剂有:

Cl2、O2、浓H2SO4、HNO3、KMnO4(H+)、H2O2、ClO-、FeCl3等,

常见还原剂有:

Al、Zn、Fe;

C、H2、CO、SO2、H2S;

SO32-、S2-、I-、Fe2+等

4、标出氧化还原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有“双线桥法”,要点是“同种元素前指后,得失个数标上头”

“单线桥法”要点是:

“失指得,上标数”。

5、能够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必须符合:

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弱氧化剂+弱还原剂

6、氧化还原反应规律①守恒律(得失电子守恒)②强弱律(自发进行必满足“双强变双弱”、“一剂遇两剂先与强反应”)。

7、氧化还原强弱判断法①知反应方向就知道“一组强弱”②金属或非金属单质越活泼对应的离子越不活泼(即金属离子氧化性越弱、非金属离子还原性越弱)③浓度、温度、氧化或还原程度等也可以判断(越容易氧化或还原则对应能力越强)。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一、金属的化学性质

1、5000年前使用的青铜器,3000年前进入铁器时代,20世纪进入铝合金时代。

2、金属的物理通性是:

不透明,有金属光泽,导电,导热,延展性好。

3、钠在空气中加热,可观察如下现象:

熔成小球,剧烈燃烧,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

4、铝箔加热,发现熔化的铝并不滴落,好像有一层膜兜着。

这层不易熔化的薄膜是高熔点的Al2O3。

5、固体钠怎么保存?

浸在煤油中。

怎么取用金属钠?

镊子夹出后用滤纸吸干煤油,然后放在玻璃片上用小刀切,剩下的钠再放入煤油中。

6、小块钠丢入水中的现象是浮在水面,熔成小球,四处游动,溶液变红(加入酚酞)。

分别反映了钠密度小于水,反应放热且钠熔点低,产生气体迅速,生成NaOH的性质。

7、银白色的钠放入空气中,会逐渐变为Na2O、NaOH、Na2CO3·

10H2O、Na2CO3白色粉末。

8写出①钠在空气中加热、②铁在O2中燃烧、③钠和水的反应、④Al2O3溶于NaOH溶液、⑤Al和NaOH溶液、⑥Fe和水蒸气的反应的方程式

二、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1、Na2O2是淡黄色固体,与水反应放出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离子方程式是2Na2O2+2H2O=4Na++4OH-+2H2↑。

反应后溶液中滴入酚酞的现象是先变红后褪色。

2、Na2CO3、NaHCO3的鉴别除了观察是否细小,加水是否结块的物理方法外,还可以

1加热固体质量减轻或放出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是NaHCO3。

2在其溶液中滴入CaCl2或BaCl2溶液由白色沉淀的是Na2CO3。

3加等浓度的HCl放出气体快的是NaHCO3。

3、焰色反应是物理性质,钠元素为黄色,钾元素为紫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的原因是滤去黄色焰色);

钠单质或其化合物焰色均为

黄色。

4、焰色反应的操作为,先用盐酸洗净铂丝或无锈的铁丝,然后在火焰外焰上灼烧至与原来的火焰焰色相同为止,再蘸取溶液灼烧并观察焰色。

5、由可溶性可溶性铝盐制Al(OH)3沉淀选用试剂是氨水,离子方程式为:

Al3++3NH3▪H2O=Al(OH)3↓+3NH4+。

6、铝片放入NaOH溶液开始无现象是因为表面氧化铝先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然后有气体逸出且逐渐加快是因为铝与碱溶液反应使溶液温度升高,加快了反应速度,最后生成气体的速度又慢下来(仍有铝片)原因是OH-浓度逐渐减小,速度变慢。

2molAl完全反应放出标况下气体是67.2L。

7、明矾和FeCl3都可净水,原理是:

溶于水后生成的胶体微粒能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一起沉淀。

8、Al3+溶液中渐渐加入NaOH溶液或AlO2-溶液中渐渐加入HCl溶液的现象都是:

白色沉淀渐多又渐少至澄清;

NaOH溶液渐渐加入Al3+溶液或H+溶液渐渐加入NaAlO2溶液的现象都是:

开始无沉淀,后来沉淀迅速增加至定值。

9、铁的三种氧化物化学式分别是FeO、Fe2O3、Fe3O4。

其中磁性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O4+8H+=Fe2++2Fe3++4H2O。

10、FeSO4加入NaOH溶液的现象是有白色沉淀生成,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FeSO4+2NaOH=Na2SO4+Fe(OH)2↓、4Fe(OH)2+O2+2H2O=4Fe(OH)3↓.

11、Fe2+和Fe3+中加入KSCN都能反应,Fe3+变红色,不变色的溶液中通入Cl2也可变色。

12、写出①Fe2+和Cl2;

②FeBr2和足量Cl2;

③FeCl3和Cu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2Fe2++Cl2=2Fe3++2Cl-②2Fe2++4Br-+3Cl2=2Fe3++2Br2+6Cl-

③2Fe3++Cu=2Fe2++Cu2+

13、Fe3+和下列哪些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Br-、I-、S2-、SCN-、OH-、SO42-、Cl-(下画线的不能大量共存)。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一、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1、构成有机物的最不可缺少的元素是碳,硅是构成岩石和矿物的基本元素。

2、SiO2是由Si和O按1:

2的比例所组成的立体网状结构的晶体,是光纤的基本原料。

3、凡是立体网状结构的晶体(如金刚石、晶体硅、SiC、SiO2等)都具有熔点高、硬度大的物理性质,且一般溶剂中都不溶解。

4、SiO2和强碱、氢氟酸都能反应。

前者解释碱溶液不能盛在玻璃塞试剂瓶中;

后者解释雕刻玻璃的原因。

5、硅酸是用水玻璃加盐酸得到的凝胶,离子方程式为SiO32-+2H+=H2SiO3。

凝胶加热后的多孔状物质叫硅胶,能做干燥剂和催化剂载体。

6、正长石KAlSi3O8写成氧化物的形式为K2O·

Al2O3·

6SiO2

7、晶体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还可以制造光电池和芯片。

二、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1、氯气是黄绿色气体,实验室制取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l-

Mn2++Cl2↑+2H2O,这里MnO2是氧化剂,Cl2是氧化产物。

2、实验室制得的氯气一定含有HCl和水蒸气,必须先通过饱和食盐水溶液再通过浓硫酸,就可以得到干燥纯净的氯气。

3、铁和Cl2反应方程式为2Fe+3Cl2

2FeCl3,H2点燃后放入Cl2中,现象是:

安静燃烧,苍白色火焰,瓶口有白雾,这是工业制盐酸的主反应。

4、Cl2溶于水发生反应为Cl2+H2O=HCl+HClO,氯水呈黄绿色是因为含Cl2,具有漂白杀菌作用是因为含有次氯酸,久置的氯水会变成稀盐酸。

5、氯水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现象是先变红后褪色,氯气通入NaOH溶液中可制漂白液,有效成分为NaClO,通入Ca(OH)2中可生成漂白粉或漂粉精。

6、检验溶液中的Cl-,需用到的试剂是,AgNO3溶液和稀HNO3。

三、硫和氮的氧化物

1.硫单质俗称硫黄,易溶于CS2,所以可用于洗去试管内壁上沾的单质硫。

2.SO2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生成亚硫酸,方程式为SO2+H2O

H2SO3,该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可使品红溶液褪色,所以亚硫酸溶液有酸性也有漂白性。

3.鉴定SO2气体主要用品红溶液,现象是品红褪色,加热后又恢复红色。

4.SO2和CO2混合气必先通过品红溶液(褪色),再通过酸性KMnO4溶液(紫红色变浅),最后再通过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同时证明二者都存在。

5.SO2具有氧化性的方程为:

2H2S+SO2=3S↓+2H2O,与Cl2、H2O反应失去漂白性的方程为Cl2+SO2+2H2O=2HCl+H2SO4。

6.SO3标况下为无色晶体,遇水放出大量热,生成硫酸。

7.自然固氮反应为

,人工固氮反应方程为

,生物固氮指豆科植物根瘤菌的作用。

8.NO为无色有毒气体,与O2迅速生成红棕色NO2气体,它们都是汽车尾气排放的主要有毒气体。

9.pH<

5.6的雨为酸雨,酸雨除含H2SO3外还含H2SO4和HNO3。

10.1molC2H8N2(偏二甲肼)和2molN2O4可以发生燃烧反应,正好生成CO2、N2、H2O,转移电子数为16NA个。

11.SO2主要来源是煤和石油的燃烧,和含硫矿物的冶炼;

NO、NO2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

四、氨、硝酸、硫酸

1、把游离态的氮转变为化合态的氮叫做氮的固定,目前人工固氮的主要反应方程为:

2、易溶于水的NH3,能做喷泉实验的原因是:

极易溶于水的NH3溶于滴管挤出的水中而使容器内的压强突然小于外界压强。

3、表示氨水有刺激性气味,显碱性的方程式为:

4、分别沾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玻璃棒接近而不接触时,有白烟现象,方程式为:

NH3+HCl=NH4Cl。

5、NaCl中含NH4Cl杂质,怎样除去(方程式)?

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变(NH4Cl

NH3+HCl)。

6、常见铵盐遇强碱均在加热条件下能生成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写出在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NH4++OH-

NH3↑+H2O

7、实验室制氨气的方程式为:

2NH4Cl+Ca(OH)2

2NH3↑+CaCl2+2H2O,也可用加热浓氨水或浓氨水中加固体烧碱(生石灰)来制氨气。

8、工业氨氧化法制硝酸的三个方程式为:

9、硫酸和硝酸都具有酸的通性(指示剂、OH-、CaO、活泼金属),浓硫酸还具有三大特性:

①吸水性;

②脱水性;

③强氧化性。

10、干燥气体用到浓硫酸的吸水性,溶解Cu用到浓硫酸的酸性和氧化性;

和NaOH反应显示酸性;

和红热C反应显示其氧化性。

11、写出Cu分别和浓硫酸、浓硝酸的反应方程式

写出稀硝酸和Cu发生反应的方程式

,能写出离子方程式的写出离子方程式:

12、常见物质除杂方法

序号

原物

所含杂质

除杂质试剂

主要操作方法

1

N2

O2

灼热的铜丝网

用固体转化气体

2

CO2

H2S

CuSO4溶液

洗气

3

CO

NaOH溶液

4

灼热CuO

5

HCI

饱和的NaHCO3

6

饱和的NaHS

7

SO2

饱和的NaHSO3

8

CI2

HCI

饱和的食盐水

9

10

炭粉

MnO2

浓盐酸(需加热)

过滤

11

C

--------

加热灼烧

12

CuO

稀酸(如稀盐酸)

13

AI2O3

Fe2O3

NaOH(过量),CO2

14

15

SiO2

盐酸`氨水

16

ZnO

HCI溶液

过滤,

17

BaSO4

BaCO3

HCI或稀H2SO4

18

NaHCO3溶液

Na2CO3

加酸转化法

19

NaCI溶液

NaHCO3

20

FeCI3溶液

FeCI2

加氧化剂转化法

21

CuCI2

Fe、CI2

22

FeCI2溶液

FeCI3

Fe

加还原剂转化法

23

Fe

(磁铁)

吸附

24

Fe(OH)3胶体

蒸馏水

渗析

25

CuS

FeS

稀盐酸

26

I2晶体

NaCI

加热升华

27

NaCI晶体

NH4CL

加热分解

28

KNO3晶体

重结晶.

12、久置浓硝酸显黄色是因为含有分解生成的NO2;

工业浓盐酸显黄色是因为含有Fe3+。

保存浓硝酸方法是在棕色瓶中,放在冷暗处;

紫色石蕊溶液滴入浓硝酸现象是先变红后褪色,滴入稀硝酸现象是溶液只变红。

13、冷浓硫酸和硝酸都可以用Fe、Al容器盛放原因是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层阻止了里边的金属进一步氧化(钝化)。

14、Fe和少量稀硝酸反应的方程式为:

3Fe+8HNO3(稀)=3Fe(NO3)2+4H2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