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作文教学设计第2单元《审题立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456786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4.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下册作文教学设计第2单元《审题立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作文教学设计第2单元《审题立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作文教学设计第2单元《审题立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作文教学设计第2单元《审题立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作文教学设计第2单元《审题立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作文教学设计第2单元《审题立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作文教学设计第2单元《审题立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作文教学设计第2单元《审题立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作文教学设计第2单元《审题立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作文教学设计第2单元《审题立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作文教学设计第2单元《审题立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作文教学设计第2单元《审题立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作文教学设计第2单元《审题立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作文教学设计第2单元《审题立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作文教学设计第2单元《审题立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作文教学设计第2单元《审题立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作文教学设计第2单元《审题立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作文教学设计第2单元《审题立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作文教学设计第2单元《审题立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作文教学设计第2单元《审题立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下册作文教学设计第2单元《审题立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九年级语文下册作文教学设计第2单元《审题立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下册作文教学设计第2单元《审题立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语文下册作文教学设计第2单元《审题立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审题就是审清题目,明确题目的要求;

就是通过对考题的审视、分析,确定写作的方式、范围和文体,把握写作中心和立意方向。

立意就是确立最主要的思想内容,也就是确立主题。

认真审题,恰当立意,才能确保写作符合要求,不跑题,不偏题,也才能有效组织材料,合理安排和结构。

二.写作指导;

命题作文审题立意

1.注意题目中的限制条件,明确写作要求。

如《初中生活二三事》,题目要求写发生在初中生活中的事,而且至少要写两件。

如果写的事情与初中生活无关,或者只写了一

件事,就不切题意。

2.注意把握题目中的重点,探究分析其中的含义。

重点抓住题目中字面义及引申义、象征义、比喻义等,如《送你一轮明月》

题目含义:

友情、亲情、安慰、鼓励、希望。

最好虚实结合。

3.要选择适合题目要求的体裁。

命题作文要根据题目的要求,确定文章的体裁。

有些题目较明确地表示了对体裁的要求:

在题目的首尾有"

记"

"

事"

一类字眼,或者题目标明写某个过程、某人事迹等,这就要求写成记叙文。

如果题目首尾有"

论"

谈"

说"

驳"

一类字眼,或者题目明确提出一种主张或一个

问题,这往往是要求写成议论文。

三.实战演练

小试牛刀一

试卷上,我们填写答案:

生活中,我们常常在寻求答案。

答案有正误之分,有好坏之别,

有时又不止一个。

有些人,为了获取答案,穷其一生;

有些时候,获取答案的过程比答案本身更有价值……

请以“答案”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要有真情实感;

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

③不少于6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第一步:

审题

命题作文首先要审好题。

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题目,都要咬文嚼字,仔细琢磨,找出题目的关键字眼在哪儿?

找准它,根据它弄清题目的要求、重点和范围,确定文章的中心。

确定好文章的中心之后,就需要围绕中心选取最能表达中心的材料。

确定中心,选好材料以后,就需要列出一个简要的提纲,确定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后写什么。

“生活中,我们常常在寻求答案”这句话告诉我们写作的素材是从“生活中”汲取,“答案有正误之分,有好坏之别,有时又不止一个。

”说明答案具有多样性;

第二步:

立意

《答案》命题作文中有一句话:

“有些人,为了获取答案,穷其一生”,这个写作提示将写作内涵直接点了出来,什么样的答案需要穷其一生地等待?

是关系“人生意义”“人生真谛”方面的答案,还是指引人生道路的方法和道理,寻找答案的过程也就是不断追求和创新的过程,不断奋进的过程,过程中的获得与失去,喜悦与苦痛才是最有价值的,这部分内容要重点描绘。

小试牛刀二

小时候的牛汉,把一半的语文课本送给乔元贞,是一种长大;

小英子,硬着头皮独自去汇款,是一种长大:

可爱的你,为刚刚下班回家的父母沏上一壶热茶,是一种长大……长大意味着学会为他人着想,长大意味着学会承担责任,长大意味着学会感恩回报……

请以“那一刻,我长大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1)写出真情实感;

(2)不少于600字;

(3)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

(4)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立意

这是一篇命题作文。

我们一定要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语“那一刻”和“长大”来构思文章。

前一个词语重在写时间点的感觉,后一个词语重在写长大时的感觉;

这里的“长大”可以写原意:

身体的长大,也可以写它的比喻

义:

心灵的成长。

两种思路都可以写。

长大是一种心理的体验,所以文章一定要有心理细节刻画。

四.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材料作文,是指提供与作文有关的材料,要求学生依据材料所提供的信息,提炼出主旨进行写作的命题形式。

立意的方法

(1)主旨领悟法。

这是材料作文最为常用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

如果能准确地领悟材料的中心,并以之为文章的主旨,那么,所写文章定能既切题又有深度。

(2)关键把握法。

关键词句往往是“文眼”,蕴含着材料的主旨。

因此,可将其作把握材料、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

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词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3)由果溯因法。

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

比如,有很多事物就是以因果关系的联系形式存在的。

写材料作文,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

(4)寓意揭示法。

对于一些寄寓性材料,如寓言、童话、漫画等,须透过材料的表象,进行“由物及人”、“由物及事”的联想,即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挖掘其真正的内涵,从而确立论点。

小试牛刀

一根纤细的火柴被主人划着了,火苗欢舞着,异常兴奋。

远处的风,一口气吹灭了燃烧的火苗。

熄灭的火柴被主人扔在地下,火柴抬头对着风说:

“风婆婆,你怎么吹灭了我呀?

”风回答说:

“孩子,我是爱你的,我是不忍心看着你短暂的生命那么快就完结了啊。

”火柴听后,望着风,叹息不已。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话题,确定标题;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全面理解材料(重点:

抓住关键词句)

⑴材料中主要的人和物:

火柴、风

⑵材料中的主要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起因:

火柴被划着了很兴奋,风却吹灭了它的火苗。

经过:

风解释吹灭火苗的原因是爱护火柴,不忍心看着火柴短暂的生命那么快就完结。

结果:

火柴只能叹息不已。

⑶材料中蕴含的话题:

关于生存价值;

关于真正的爱

⑷材料的思想、情感倾向:

对火柴;

对风

立意(选择立意正确的)

从以下立意中找出切合题意的立意:

(多选)

①歌颂风婆婆对火柴短暂生命的爱护;

②批评风婆婆对火柴的爱是溺爱,是不理智的爱;

(正确)

③批评风婆婆不懂火柴生命存在的价值;

④歌颂火柴要在短暂的生命中把自己生命化为光与热奉献于人类的

献身精神;

⑤批评火柴不爱惜自己的生命;

⑥批评火柴欢舞跳跃、异常兴奋的骄傲情绪,赞扬风婆婆制止火柴骄傲情绪的正确作法;

⑦爱他,就让他燃烧。

(正确)

立意正确选项:

②、③、④、⑦

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2018年2月4日,在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一场普通的毕业典礼倍受关注。

81岁的“奶奶同学”薛敏修完成了所有专升本课程的学习,在这一天拿到了天津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的本科毕业证书,而为了这一刻她已经奋斗了整整四年。

2014年,77岁的薛敏修进入天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她成为了“身边的榜样”,成为老师和同学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她每天都是凌晨5点起床,基本所有的时间都用来看书学习。

她说:

“只要学习我就高兴,学习我就有收获。

”她会五门语言(中文、英语、法语、俄语、拉丁语),还会用制表、修图等软件,确实令人惊叹!

①根据对上述材料的阅读理解,任选一个角度进行写作,600字以上。

②文体(诗歌除外)自选,题目自拟。

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本题是一篇材料作文,材料作文的关键是读懂材料,让思考从材料中析出。

可以先抓材料中的关键词,再由这些关键词作深入透析,体现自己的思考。

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中任选一个角度来确定写作中心:

(1)梦想(追求)是力量的源泉。

(2)人要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

(3)人要勇于挑战自我(人要突破自己)。

(4)学习贵在坚持。

(5)学习是件快乐的事。

(6)人要与时俱进(人要乐于接受新鲜事物)。

(7)勤奋是成功的奠基石。

(8)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9)要向身边的榜样学习。

本文可以写记叙文,也可以写议论文。

五.写作实践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佛家经典《百喻经》中一个故事,大意是:

有个人,肚子饿了,到饼店去买煎饼吃,他一连吃了六个,觉得还是不饱,就再买第七个,刚吃了半个,就觉得很饱了,他心中很懊恼,用手打着嘴巴说:

“我是这样的愚痴不知节约吗?

”当代社会,不少人急功近利,只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和故事中的这个人一样可笑。

请你写一篇文章,向世人阐释“日积月累,才能成功”的道理。

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完成写作任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中不得出现有可能泄露考生信息的真实姓名、校名、地名。

范文赏析:

积累与成功

学习需要日积月累,成就事业需要有良好的知识储备。

积累是个坚持不懈的学习过程,是使人由浅陋跃升成渊博的必经之路,是成就事业,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逍遥游》有言曰: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说得正是这个理。

积累是成就事业的前提条件。

西晋文学家左思少年时读了

张衡的《两京赋》,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决心将来要撰写一本《三都赋》。

面对旁人的种种羞辱与嘲笑,左思矢志不渝。

他游历各地名胜古迹,到民间广泛调查访问,大量搜集资料,然后专心致志,奋力写作。

他在房间里、篱笆旁、厕所里到处放着纸和笔,只要想起写作的好词好句,就随手记录下来,并反复修改。

从搜集资料、整理写作、到完成,他整整花了十年的心血,终于完成了传世名篇《三都赋》。

是啊,不断地积累词

语,才能得到句子;

不断地积累句子,才能形成诗赋;

不断地积累诗赋再加以修改,才能完成鸿篇巨著,每一个积累的细节都不可少,都是成就事业的必备前提。

积累是由质变到量变的飞跃。

相声大师候宝林只上过三年小学,他的成功。

完全得益于勤奋好学,不断积累。

他为了买到自己想买的一部明代笑话书《谑浪》,跑遍北京所有的旧书摊,后来,他得知北京图书馆有这本书,不管冬日严寒,顶着狂风,冒着大雪,一连18天来回奔跑,到图书馆去抄书。

一部洋洋10万字的书,终于被他抄录到手,他对此书爱不释手,反复玩读,积累了大量知识。

候宝林正是凭着不达目的绝不罢休,坚持不懈,丰富知识的劲头,是他的艺术水平不断提高,最终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成为享誉天下的一代相声艺术宗师。

他以行动告诉我们:

只有持之以恒的学习与积累,才能促成事业的飞跃发展。

积累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然保证。

如李贺虽然只活到27岁,但留下了大量优秀诗篇。

他的成功依赖于他的勤奋积累的好习惯。

他习惯于随身携带大量的纸片,一有灵感便记在纸上,放入囊中,晚上再拿出来整理。

如此日积月累,大量丰富了他的创作素材,最终成为一名著名诗人。

当积累成为一种习惯,

一张名片,知识必然会更加渊博,再加上为目标而不懈地奋斗,成功才会与你牵手。

学习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这个积累过程不应该只停留在书本上,要将书本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活读活用,要从生活中学习,向他人学习,不断丰富自己,充实自己,成功的脚步才会想你走来。

点评:

材料作文立意求准,力求新颖。

写材料作文,要尽量在立意上求准求新。

所谓求准,就是要把握住材料的内容,牢记主题必须从材料中得来,切不可脱离材料,否则就容易写出失败之作。

所谓求新,就是要努力突破

思维定势,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范文中就是结合现实生活,选择符合提议的素材,论述“日积月累,才能成功”的道理。

六.课堂练习

许多年前,一个十多岁的男孩来到杭州一老字号药房做学徒。

临行前,他的老祖母交代了一句话:

“老老实实做人,规规矩矩做事。

”男孩记住了这句话当学徒很辛苦,可得到的报酬却很少。

有一天,男孩打扫卫生捡到了几枚钱币。

他很缺钱,但他还是把钱捡起来交给了师傅。

这样的事后来还发生过多次,他都如数上交。

师傅每次见他来交钱,总是不置可否。

治咳嗽有一味药叫鲜竹沥,需要用火烤毛竹蒸出的水分。

这是一件细致活,烤好几两鲜竹沥往往需要烤上个把时辰。

男孩就老老实实地烤,一点一滴地收集,从来没想过往鲜竹沥中掺点水。

多年后,他成了某著名药厂的老总,他创出的品牌已热销了二十多年。

对以上材料进行审题立意。

答案示例:

从男孩记住祖母临行前交待的话的角度,

可以立意:

铭记。

从男孩打扫卫生多次捡到钱都交给了师傅的角度,可以立意:

诚信、考验。

从男孩老老实实地收集鲜竹沥的角度,可以立意:

坚守。

从师傅用钱考验男孩的角度,可以立意: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当然,还可以从其他角度立意,最佳的立意角度是,着眼男孩来立意。

七.拓展提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非洲尼日尔草原上有许多纵横交错的河沟,非洲鲫鱼便生活在这里。

天气干旱,有的河沟一夜之间水量就会减半,鲫鱼必须侧卧着一点一点向前努力游动,游向大一些的湖泊以求生存,这个过程艰辛而漫长。

大概每年10月至11月之间,大草原上会有一次降雨,河沟水量大增,大部分鲫鱼停止向前游动,尽情享受雨水带来的丰富食物。

不久,它们因河沟干涸被晒成鱼干。

另外一些鲫鱼则抓住了水量充足的机会,快速向前游动,最终游入大湖实现了自保。

请根据读后的联想和感悟,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②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审题立意:

这是一篇材料作文。

要分析好大部分鱼“尽情享受雨水带的丰富食物”而“被晒成鱼干”,而“另外一些鲫鱼则抓住了水量充足的机会,快速向前游动,最终游入大湖实现了自保”两句。

非洲鲫鱼同时出征拯救自己,当中途出现雨水时,有的忘情享受而丢命,有的趁

机游向大湖而自保。

这就启示了我们人类,有些时候,成功的人不是赢在起点,而是赢在转折点。

只有在奋斗中不贪图享乐,肯于吃苦,并抓住机会奋勇向前就能达到成功的彼岸。

居安思危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斑马从不曾忘记奔跑,因为它知道只有跑得快才能逃避敌害,获得生存;

蚂蚁一入秋就开始不停忙碌,因为它知道只有积累得多才能穿越寒冬;

小树在还是苗的时候就不停地向深处扎根,因为它知道只有根扎得牢才能顶得住暴雨狂风。

动植物尚且知道在安逸的条件下为以后的抵御艰难做准备,我们人类呢,不是更应该懂得,居安思危方能立于不败之地吗?

  迈克尔·

戴尔说过:

“我有的时候半夜会醒,一想起事情就害怕。

但如果不这样的话,那么你很快就会被别人干掉。

”也许有人会说,他是胆小鬼;

可我不这样认为,这句话恰好说明他是个有见识的人。

因为有见识才能意识到潜在的危机,才有了如今戴尔电脑的辉煌成就。

所以说,人要学会居安思危。

  南唐李后主的亡国史大家并不陌生,就是因为他沉溺于靡靡之音,荒废政事才造成了亡国惨剧。

尽管当时大臣已经提醒政治并不安稳,但他自己身居皇位,生活安逸,却没有想到日后沦为亡国奴的悲惨境遇。

就是因为没有居安思危,使他最后惨遭毒害。

  因此,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不可以没有忧患意识。

一个人如果没有忧患意识,总是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很出色,那么他被人超过只是迟早的事。

一个公司如果没有忧患意识,不懂得在竞争中求生存,那么它被收购也是迟早的事。

人被超过可以追回来,公司被收购也可以重新组建,可是国家呢?

如果一个国家因一时大意而灭亡,谁又能给你机会重来呢?

只有在安稳的时候就考虑到潜在的危机,才能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才能使国家长盛不衰。

孟子说过:

“内无法家拂士,外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是的,我们就是需要这种忧患意识。

只有时时意识到自己会有的危险,才会提早有所准备,才不会面对紧急状况措手不及。

“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这是海尔张瑞敏说过的话,或许正是这种居安思危的理念造就了海尔打不倒的传奇。

  从古至今,有多少实例告诉我们贪图安逸只能带来失败,又有多少实例告诉我们居安思危才能带来成功。

我们是幸运的,但是,我们肩上的担子又是沉重的。

我们承担着国家兴盛的责任,我们不能让中国在我们这一代垮下。

所以,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培养忧患意识,争做最好最强。

让我们记住: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永远保持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才能使我们长久立于不败之地。

立意准确、新颖,文中结合现实生活,选择符合提议的素材,论述“居安思危”的道理。

八.布置作业

1.掌握审题立意的技巧和方法。

2.自己搜集两则材料提取观点,准确立意。

课堂小结

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写作中如何审题立意,希望对同学们的写作能有一定的帮助。

也希望同学们多读书、多积累素材,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分析和解读作文材料的能力,从而审好题,准确立意。

板书

审题立意

(1)方法、技巧

(2)写作实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