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部教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457538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57 大小:1.3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部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7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部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7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部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7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部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7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部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7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部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7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部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7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部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7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部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7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部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7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部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7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部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7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部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7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部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7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部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7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部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57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部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57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部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57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部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57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部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57页
亲,该文档总共15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部教案文档格式.docx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部教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部教案文档格式.docx(15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部教案文档格式.docx

发生力的作用时,物体间不一定都是直接接触(如磁体吸引小铁球);

没有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也有力的作用.

2.体育运动中:

如下图所示,足球运动员踢球、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排球运动员托球等,这些力现象中共同点是什么?

这些实例中的力都与人有关,都伴随着肌肉紧张,所以力的概念最初是由肌肉紧张而来的.

3.工农业生产中:

如下图所示,汽车拉拖车、起重机吊货物等力现象中,存在力的作用吗?

综上所述,能够得到什么结论?

以上的例子都存在力的作用,并且物体均是直接接触的.由此可见,没有人的参与,也可以有力的作用.

演示二 

以下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分析并回答问题:

手搬桌子

桌子

1

蚂蚁搬运食物

蚂蚁

搬运

食物

2

运动员举起杠铃

运动员

举起

杠铃

3

牛拉犁

4

磁体吸引大头针

磁体

吸引

大头针

1.以上现象的共同点是?

都是物体-作用-物体.有力存在时,总有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发生了作用,推、拉、挤、打击、吸引、举起、排斥等都是对作用的具体描述.

2.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3.当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了这种作用,受到力的物体叫什么?

施加力的物体叫什么?

受到力的物体叫受力物体,施加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

4.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有先后之分吗?

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是同时产生、同时存在、同时消失的,没有先后之分.

5.为了描述力的大小,在物理学中对力的单位作出怎样的规定?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6.试着感受一下1N的力有多大.

托起一个苹果,手对苹果施加的力大约是1N;

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N.

【教师点拨】

1.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两个物体间发生力的作用时,它们可能相互接触,也可能不相互接触.

2.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一个物体受到了力,一定有别的物体对它施加力.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总是同时存在的.

3.产生力的条件

【跟进训练】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没有物体,也可能有力的作用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彼此不接触的物体之间没有力的作用

C.发生力的作用时,必定可以找到此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D.力作用在物体上,只能使物体从静止变为运动

知识点二 力的作用效果

阅读课本P3,完成以下问题:

力的两种作用效果:

一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二是使物体发生形变.

演示三 力改变物体的形状

用力捏橡皮泥(如下图甲所示),松开手后观察橡皮泥的形状;

用力压或拉弹簧(如下图乙所示),观察弹簧的形状(长度).

1.橡皮泥和弹簧的形状都发生变化了吗?

橡皮泥和弹簧的形状都发生了变化.

2.由此能够得出什么结论?

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使它发生形变.

演示四 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一个小铁球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当一个磁体靠近它时,会出现什么现象?

小铁球会由静止开始运动.

2.让小铁球从斜面上滚下,沿着它的运动方向放一个磁体(如图甲所示),小铁球的运动速度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运动速度越来越快.

3.再次让小铁球从斜面上滚下,在它运动路径的侧旁放一个磁体(如图乙所示),观察小铁球的运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小铁球的运动快慢和方向均发生了改变.

4.由此能够得出什么结论?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非一定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2.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

(1)速度大小变化,方向不变.

(2)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改变.(3)速度大小、方向都改变.

3.如果物体发生了形变或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则可以判定它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如下图所示表示力的作用效果,其中甲主要是表示了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乙主要是表示了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知识点三 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

阅读课本P4,完成以下问题:

1.力的三要素是指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2.力通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箭头的方向指向力的方向;

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箭头旁用字母表示受什么力.

演示五 力的三要素

1.如图所示,大人和小孩用力拉弹簧,用力越大,弹簧被拉得越长,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是什么?

生活中常见的实例有哪些?

力的大小;

生活中常见的大人和小孩提水、拉弹簧、坐沙发等都是力的大小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2.如下图所示,用力压和拉弹簧,弹簧的形状发生改变,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是什么?

力的方向;

生活中常见的拧茶杯、关门与开门、拧螺丝等都是力的方向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3.如图所示,分别在A、B、C处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感受手推门的难易程度有什么不同?

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是什么?

推门的时候,推力作用在离门轴较远的点,比作用在离门轴较近的点易于把门推开;

力的作用点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生活中常见的用扳手拧螺母的时候,手握在把的末端比握在把的中间易于把螺母拧紧.

演示六 力的示意图

1.如何简单的表示力?

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标出力的符号(大小和单位).如:

用80N的力水平向右推桌子,用力的示意图表示这个力如下图所示.

2.作力的示意图的步骤?

(1)确定受力物体,力的作用点和方向.

(2)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3)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箭头标在线段的末端).(4)箭头末端标上力的大小.

知识拓展 力的图示

在力的示意图旁边选定一个标度,以它为标准画出表示这个力大小的线段的长度,这样表示力的图叫做力的图示.例如:

用50N的拉力沿水平方向向右拉动箱子前进,作出的力的图示如下图所示.

力的表示:

(1)力的作用点画在受力物体上.

(2)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3)箭头末端标注力的大小(符号).

人推车前行,人对车有推力作用,同时,车对人也有推力作用,这两个力的三要素( D )

A.完全相同

B.大小和方向都不同,作用点相同

C.大小、作用点相同,方向相反

D.大小相同,方向和作用点都不同

知识点四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阅读课本P4-5,完成以下问题: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它施加力的作用,即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演示七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如图所示,在两个靠得较近的小车上分别放一块磁体,观察松手后发生什么现象?

松手后两个小车分别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2.让一位同学穿上旱冰鞋推墙(如图所示),观察发生什么现象?

人推墙,墙受力,但人后退,说明人受到向后的力.

3.由以上实验,能够得到什么结论?

一个物体在对另一个物体施力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它施加力的作用.也就是说,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知识拓展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1.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称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2.其特点: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不同物体上,同时产生、同时消失,两个力的性质相同.

1.一对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2.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3.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没有先后之分.

俗话说“以卵击石”,用来比喻不估计自己的力量,自取灭亡,如图所示,这一现象中,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等于(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鸡蛋对石头作用力的大小.

课堂小结

力及力的作用效果

练习设计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温馨提示:

实验视频见课件.

第2节 弹 力

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2.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3.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

2.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1.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善于发现问题的意识.

2.通过对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培养学生勤于动手、严谨细致和爱护仪器的良好品质.

1.认识弹力产生的条件.

2.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弹力的概念及产生条件.

知识点一 弹力

阅读课本P6,完成以下问题:

1.物体受力后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能恢复到原状的特性叫做弹性.

2.物体形变后,即使撤去外力,物体也不能恢复原状的特性叫做塑性.

3.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演示一 弹性、塑性

将手边的塑料尺、橡皮筋、橡皮泥、弹簧、气球、铝丝等分别用力使它们发生形变,去掉力后,观察哪些物体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1.哪些物体不受力时能自动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物体的这种特性叫什么?

塑料尺、橡皮筋、弹簧、气球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这种特性叫弹性.

2.哪些物体不受力时不能自动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橡皮泥、铝丝;

这种特性叫塑性.

演示二 弹力

1.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弹力有哪些,试举例说明.

如:

一本书放在桌子上.桌子发生了形变,要恢复原状,要向上恢复,所以向上产生弹力——支持力;

书发生了形变,要恢复原状,要向下恢复,所以向下产生弹力——压力.所以生活中常见的拉力、压力、支持力等都是弹力.

2.用大小不同的力拉弹簧(下图),回答以下问题.

(1)能不能拼命用力拉弹簧,为什么?

不能,可能会超过弹簧的形变范围.

(2)弹簧形变程度与受到的拉力有什么关系?

在弹性限度内,拉力越大,弹簧形变的程度就越大.

1.判断弹力产生的依据:

(1)物体间是否直接接触.

(2)接触处是否相互挤压或拉伸.

2.弹力是接触力,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是不会发生弹力作用的.

关于弹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物体发生形变时产生的力叫弹力

B.不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产生弹力

C.拉力不属于弹力 

D.压缩的弹簧能产生弹力

知识点二 弹簧测力计

阅读课本P6-7,完成以下问题:

1.测量力大小的工具叫做测力计.

2.弹簧测力计的构造:

弹簧测力计由弹簧、指针、刻度板、拉环和挂钩组成.

3.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

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4.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应:

(1)观察量程.

(2)观察分度值.(3)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线,若没有,需将指针调回零刻线.

演示三 弹簧测力计

1.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是什么?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

2.弹簧测力计的构造有哪些?

由指针、刻度盘、弹簧、挂钩等组成.

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注意事项.

(1)使用前需注意:

①轻轻来回拉动弹簧挂钩几次,防止卡壳、摩擦.②观察量程和分度值,便于读数.③观察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若不在,需调零.

(2)使用时需注意:

①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其量程,否则会损坏弹簧测力计.②拉力的方向要与弹簧的轴线一致,避免摩擦.③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刻度板.④记录数据要带单位,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需要估读.

4.生活中常见的测力计还有哪些?

有握力计、托盘秤、弹簧秤等.

1.弹簧的伸长是指弹簧伸长的长度,不包括弹簧的自身长度.

2.测的力(或物)一定要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一端,严谨倒挂.

3.读数时,应让指针与刻度盘保持相对静止,视线要与刻度盘面垂直.

观察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

(1)量程是0~5N.

(2)分度值是0.2N.

(3)测量值为1.4N.

第3节 重 力

第一课时 重力的大小及计算

1.认识重力,知道重力是如何产生的.

2.会计算重力的大小.

1.经历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了解重力大小跟物体质量的关系.

2.会根据G-m图象分析处理实验结果.

通过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物理知识的兴趣.

重力的概念及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画重力与质量的坐标图象.

知识点一 重力

阅读课本P9,完成以下问题:

1.地球对它附近的物体有吸引作用,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地球上的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2.重力通常用字母G表示.

1.水总是由高处流向低处;

向空中撒开的鱼网,要飘落到水里;

向空中抛出的石块,最终也会落向地面,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地球附近的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2.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实例来证明重力的存在.

树上的苹果熟了后会掉落在地面上;

空中的雨水、雪花纷纷下落等.

3.如果没有重力,我们的生活将会是什么样子?

路上的行人都将会飘在空中;

高楼将不会停留在地面上等.

1.重力是非接触力,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不管是静止还是运动,都受力的作用.

2.地球吸引物体的同时,物体也吸引地球,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跳高运动员跳起腾空时,如果不考虑空气阻力,则运动员受到重力的作用,这个力是由地球施加的.

知识点二 重力的大小

阅读课本P9-11,完成以下问题:

1.物体受到的重力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

2.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如果用G表示重力,m表示质量,g表示重力与质量的比值,用公式可表示为G=mg.

演示一 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

1.实验目的:

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

2.实验原理:

把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当钩码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钩码所受重力的大小.

3.实验器材有哪些?

质量已知的钩码、弹簧测力计.

4.设计实验:

钩码的质量是已知的,实验中可以选取钩码为被测物体.如图所示,把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当钩码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钩码所受重力的大小.

5.进行实验

(1)逐次增挂钩码,分别测出它们所受的重力. 把质量均为50g的3个钩码,逐个增加,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记下示数如下表所示.

次数

质量m/kg

0.05

0.1

0.15

重力G/N

0.49

0.98

1.47

/(N·

kg-1)

9.8

(2)在G-m图象中,以质量为横坐标、重力为纵坐标描点,连接这些点.

6.由以上能够得到什么实验结论?

大量实验表明,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它的质量成正比,这个比值约是9.8N/kg,用字母g表示,其物理意义是在地面附近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为计算方便,在粗略计算时g可以取10N/kg.物体的质量m、重力G、常数g之间的关系是G=mg或g=

、m=

.

例题 质量为0.25kg的木块,受到的重力是多少N?

一个人所受的重力为450N,那么,他的质量是多少kg?

(g取10N/kg)

解答 由G=mg可知,木块受到的重力G木=m木g=0.25kg×

10N/kg=2.5N.由G=mg可得m=

,因此人的质量m人=

=45kg.

1.同一物体所受重力大小并不是不变的,在不同位置时,g的取值随纬度增加而增大.赤道最小,两极最大.

2.g在不同星球其大小不同.

1.一物体在月球上所受重力等于在地球上所受重力的

,将12kg的物体放到月球上,其质量是12kg,重力是20N.(g取10N/kg)

2.质量为2kg的水受到的重力多大?

解:

G=mg=2kg×

9.8N/kg=19.6N.

1.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地球上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2.重力的大小:

G=mg.

第二课时 重力的方向及作图

知道重力的方向,并能够应用其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会画重力的示意图.

通过了解铅垂线及重心的应用,培养应用物理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的能力.

确定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并能够应用其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重力的方向,通过观察分析、明确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理解重心.

知识点一 重力的方向

阅读课本P11,完成以下问题:

1.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2.建筑工人在砌墙时常常利用铅垂线来确定竖直的方向,以此来检查所砌的墙壁是否竖直.

演示一 重力的方向

1.

(1)将盛水的水槽放在斜面上,观察水槽内水面与水平面的方向,与水面平行的方向是什么方向?

是水平方向.

(2)再用一根细线将一物体悬挂起来,观察细线下垂的方向,水槽内水面与水面垂直的方向是什么方向?

是竖直方向.

(3)剪断细线后物体向哪个方向运动?

为什么这样运动?

向竖直向下的方向运动;

因为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2.如图所示,建筑工人砌砖时,常常利用如图所示的方式,其工作原理是什么?

是应用了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原理.

3.我们站在地面上,脚朝下,站得很稳.但地球是球形的,在我们脚“下”的南美洲居民,好像是脚朝“上”的(如图所示),他们为什么也站得很稳呢,那么,我们通常所说的“下”,到底是指的什么方向?

指向地心.

1.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指向地心.

2.竖直与垂直的区别:

竖直是指与水平面成90°

夹角的方向,垂直是指与任意受力面成90°

夹角的方向,只有与水平面垂直才叫竖直.

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重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下的

B.只有与地面接触的物体才受到重力的作用

C.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

D.苹果下落是由于苹果受到的重力较大的缘故

知识点二 重心

阅读课本P12,完成以下问题: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球的重心在球心;

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它的重心在几何中心上.

1.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如何确定?

在其几何中心.如粗细均匀直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处,均匀圆木球的重心在它的球心处(如下图甲所示).

2.如何确定质量不均匀、不规则物体的重心?

可用悬挂法或寻找支点法确定,如下图乙所示.

1.物体的重心可在物体之上,也可在物体之外,如:

圆环的重心在圆心,空心球的重心在球心.

2.当物体的形状、质量发生变化时,其重心位置一般也发生变化.

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重心就是物体内最重的一点

B.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C.任何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几何中心必然与重心重合

D.重心只能在物体上,不可能在物体之外

知识点三 重力的由来

宇宙间的物体,大到天体,小到尘埃,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

如图所示,用一根细线拴一块橡皮,甩起来,使橡皮绕手做圆周运动.你有什么感觉?

觉得橡皮需要用线拉住才不会跑掉.

重力正是源自地球对它附近物体的万有引力.

重力

 运动和力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第一课时 牛顿第一定律

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并理解其意义.

2.知道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通过探究实验知道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对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结论的进一步分析.

2.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知识点一 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阅读课本P16-17,完成以下问题:

在演示实验“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中:

(1)阻力和运动的关系体现为:

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阻力的大小可用小车在木板上运动的距离的远近来体现(转换法).

(2)根据实验现象推理:

若物体不受阻力,物体的速度不会减小,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

演示一 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如下图所示,将棉布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滑行距离,去掉棉布再次让小车从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滑行距离.

1.我们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铺棉布时小车滑行距离近,去掉棉布滑行距离远.

2.此实验运用了什么物理方法?

运用了控制变量法、理想实验法和转换法.

3.此实验说明了什么?

运动小车所受阻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远,速度变化得越慢.

4.假设木板绝对光滑,我们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如果木板绝对光滑,物体受到的阻力将为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