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考试冲刺题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45846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8.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事业单位考试冲刺题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事业单位考试冲刺题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事业单位考试冲刺题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事业单位考试冲刺题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事业单位考试冲刺题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事业单位考试冲刺题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事业单位考试冲刺题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事业单位考试冲刺题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事业单位考试冲刺题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事业单位考试冲刺题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事业单位考试冲刺题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事业单位考试冲刺题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事业单位考试冲刺题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事业单位考试冲刺题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事业单位考试冲刺题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事业单位考试冲刺题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事业单位考试冲刺题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事业单位考试冲刺题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事业单位考试冲刺题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事业单位考试冲刺题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事业单位考试冲刺题Word下载.docx

《事业单位考试冲刺题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事业单位考试冲刺题Word下载.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事业单位考试冲刺题Word下载.docx

的哲学学说。

5.哲学的基本问题是(C)

A.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时间和空间的关系问题

5、C解析:

哲学基本问题又称哲学的根本问题、哲学的最高问题,是指思维和存在、意识

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6.“防微杜渐”体现的哲学道理是(B)

A.对立统一规律的原理B.质量互变规律的原理

C.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原理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规律的原理

6、B解析:

防微杜渐是指告戒我们要在细节上下工夫,一点一滴都不能掉以轻心,古人曾云:

勿以小善而不为.勿以小恶而为之,干什么事情要把握一个度,要点到为止,适可而止,把握好分寸.一旦过了度就会使事物在量变上的积累达到了一个新的起点而发生质变而遭致满盘皆输,因此应用了质量互变规律的原理。

7.德国古典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C)

A.南希B.但丁C.康德D.南丁格尔

7、C解析:

主要代表人物是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和费尔巴哈。

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他建立了实质上是先验唯心主义的调和矛盾的哲学体系和不可知论。

费希特从唯心主义立场上继承和批判了康德,建立了彻底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

谢林改造了费希特的主观唯心主义,建立了客观唯心主义的同一哲学”,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集大成者。

他在批判继承前辈哲学家的基础上,创建了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

费尔巴哈从人本主义出发,批判了宗教神学和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地解决了哲学的基本问题,

建立了人本学唯物主义。

8.商品的二重性是指(C)

A.价值与交换价值B.价值与生育价值C.价值与使用价值D.使用价值与剩余价值

8、C商品二重性是指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重属性。

9.商品的本质属性是(C)

A.使用价值B.交换价值C.价值D.价格

9、C解析: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种属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商品的有用性,即能够用来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各种商品的价值,只有量的差别,而无质的不同。

价值存在于商品体内,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也是本质属性,体现着商品生产者相互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

10.最早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是毛泽东的(C)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B.《新民主主义论》

C.《论新阶级》D.《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10、C解析:

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

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

1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A)形成的实践基础。

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

11、A解析: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理论实践基础。

毛泽东思想正是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2.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B)

A.党的三大法宝B.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C.邓小平理论精髓D.党的优良作风

12、B解析:

实事求是是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说话、办事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方面之一。

1929年9月28日,《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中第一次提出了“群众路线”这个概念。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方面之一。

独立自主是指国家的主权是独立的,不允许任何外来的干涉与侵犯,每个国家都有权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独立地、自主地处理本国对内对外的一切事物。

独立自主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正确处理国共关系的原则,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和活的灵魂之一。

13.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是在(A)提出的。

A.党的十二大B.党的十三大C.党的十四大D.党的十五大

13、A解析:

1982年9月1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邓小平在开幕词中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崭新命题。

他指

出: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

借鉴外国经验。

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

这方面我们有过

不少教训。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

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邓小平提出的“建设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命题,是十二大的指导思想,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

指导思想。

从此,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成为凝聚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

化建设的伟大旗帜。

14.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A)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14、A解析:

"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是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问题."

什么是社会主义"

主要是指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特征问题,"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则指的是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民主是社会主义的重要政治特征,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思想文化特征.在中国搞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15.中国革命战争总的战略方针是(C)

A.游击战的战略方针B.运动战的战略方针

C.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D.运动战中的游击战的战略方针

15、C毛泽东指出:

“战略防御的原则。

中国战史中合此原则而取胜的实例是非常之多的。

楚汉成皋之战、新汉昆阳之战、袁曹官渡之战、吴魏赤壁之战、吴蜀彝陵之战、秦晋淝水之

战等等有名的大战,都是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战胜的。

”还以苏

联为例:

“苏联内战时期的红军也是在防御形式之下战胜敌人的。

他们的战争不但在帝国主

义各国组织白党进攻时,是在保卫苏维埃的口号下进行的,就是在十月起义的准备时期,也

是在保卫首都的口号下进行军事动员的。

”在毛泽东之前,古今中外军事家们论述积极防御,

大都局限于单纯的攻防作战行动范围。

而毛泽东则吸纳中外古今战争的经验,结合中国国情

和革命战争中敌我力量的实际情况把战略防御作为指导中国革命战争的总方针,从而成就了

毛泽东在战略理论和战争实践上的伟大贡献。

战略防御的基本原则是实行积极防御,反对消

极防御。

16.(D)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

生机的源泉。

A.解放思想B.与时俱进C.发展生产力D.创新

16、D解析:

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17.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是(B)

A.思想政治工作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C.党指挥枪D.坐群众工作

17、B解析:

1929年,在解决军队建设根本方向问题的“古田会议”上,毛泽东就红军的性

质与宗旨指出,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从而明确了红军是为着人民利

益而斗争的武装集团的建军宗旨。

1944年,毛泽东在追悼张思德的讲演《为人民服务》中

指出: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

我们这个队伍完

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1945年,在七大的政治报告《论联

合政府》中,毛泽东再次强调指出:

“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

服务,就是这个军队的唯一的宗旨。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中

庄严宣告,本军是中国人民的军队,一切以中国人民的意志为意志。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的宗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根本目的,体现了人民军队的本质属性,是我军

区别于一切军队的根本标志,是建军中必须遵循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全军团结战斗的思想

基础和行动准则,保证了我军建设的正确方向。

18.我国剥削制度被消灭的标志是(C)

A.全国大陆解放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D.土地改革完成

18、C解析: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是:

我国剥削制度消灭的标志,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9.“一化三改”是党在(B)的主要内容。

A.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基本纲领B.过渡时期总路线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D.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总路线

19、B解析:

1953年6月1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对此作了较为完整的概括“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十年到十五年或者更多一些时间内,基本上完成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是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以工业化为主体,三大改造为两翼,二者是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20.“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是由(D)提出来的。

A.毛泽东B.周恩来C.邓小平D.陈云

20、D解析:

陈云在中共八大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实行“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

设想,即:

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是工商业的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济

是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的补充;

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

变化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

在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里,国家

市场是它的主体,一定范围内的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是国家市场的补充。

陈云这个设想,不

仅突破了苏联的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模式,而且涉及到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合法存在并充

分发挥其作用的问题。

这个设想为中共八大决议所采纳。

2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统一战线最基本的联盟是(C)

A.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B.无产阶级和其他非劳动阶级的联盟

C.工农联盟D.无产阶级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

21、C解析: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统一战线中的两个联盟:

第一个联盟是工人阶级和农民及其他劳动者的联盟;

第二个联盟是工人阶级同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指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也包含特定历史条件下,无产阶级和一部分地主阶级、带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联盟。

在这两个联盟中,第一个联盟是基本的、主要的,参加这个联盟的是属于进步势力的阶级、阶层和集团,人数上占绝对优势,政治上具有极强的革命性,是统一战线的基础。

只有首先巩固和发展这个联盟,统一战线才能从根本上坚强有力,使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才能推动中间势力向革命靠拢,才可建立、巩固第二个联盟,最终孤立、分化、瓦解直至消灭敌人。

第二个联盟是非基本的,但也是重要的。

统一战线本身可以说是上述两个联盟的对立统一。

中国共产党必须正确地处理这两个联盟的关

系:

第一,要放手发展和加强工农联盟,使它成为统一战线的基础和依靠。

第二,尽可能扩

大第二个联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第三,要正确发挥两个联盟之间的相互作用,使

它们互相促进。

22.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都要依靠(D)

A.稳定B.改革C.开放D.发展

22、D解析:

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整个初级阶段需要认真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

改革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发展可以保证社会稳定。

发展才是硬道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根据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论断,要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推进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从来认为,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社会主义的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从一个阶段到更高阶段的推进,以至共产主义的实现,都离不开生产力的发展。

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初级阶段,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保持稳定全局,顶住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压力,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都迫切要求我们抓住机遇,珍惜机遇,用好机遇,加快发展生产力。

因此,一切有利于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东西,都是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因而是社会主义所要求的,或者是社会主义所允许的;

一切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都是违反人民根本利益的,是社会主义所不允许的。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条件下,把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把“三个有利于”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更加具有直接的决定意义。

所以选D.

23.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其重点是(A)

A.政治体制改革B.经济体制改革

C.文化体制改革D.教育体制改革

23、A解析: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以及其他各领域的改革。

“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就不可能成功。

24.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是(D)

A.建设高度发达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B.建设幸福富足的社会主义国家

C.和平崛起D.建设民主、富强、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24、D解析:

党的基本路线科学地规定了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的宏伟目标,即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A)

A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B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D什么是和谐,怎样构建社会和谐社会主义的问题

25、A解析:

胡锦涛同志的讲话中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

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基本内容

(1)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我们

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3)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6.下列属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是(A)

A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以公有制为主体

C以国有经济为主体D以国有企业为主体

26、A解析: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27.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D)

A关心农业、关爱农民、关注农村

B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C破解“三农问题”

D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27、D解析: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思路的集中体现,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理念,是实现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进一步促进农村城市化的新举措。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在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的同时,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故选D。

28.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C)

A人民民主专政B政治协商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

28、C解析:

政权组织形式也就是政体,即指特定社会的统治阶级采用何种原则和方式去组织其反对敌人、保护自己、治理社会的政权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29.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最根本最重要的人权是(C)

A政治和经济的权利B受教育的权利和参与社会管理的权利

C生存权和发展权D言论自由权、私人财产受保护的权利

29、C解析:

首先是生存权:

指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和历史条件下,人们应当享有的维持正常生活所必须的基本条件的权利。

它不仅指个人的生命在生理意义上得到延续的权利,而且指一个国家、民族及其人民在社会意义上的生存得到保障的权利;

不仅包含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基本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凌辱,还包括人们赖以生存的财产不遭掠夺、人们的基本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得到保障和不断提高。

其次是发展权:

发展权是个人、民族和国家积极、自由和有意义地参与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并公平享有发展所带来的利益的权利。

发展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虽已逐步为国际社会所认同,但西方某些国家设置重重障碍阻挠发展权在全球的实现,甚至否认发展权的人权性质和人权地位,致使发展权问题成为当代国际人权理论和实践中一个存在严重分歧和尖锐对立的焦点问题。

30.文化建设的根本问题是(C)

A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B坚持公民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

C培养四有新人D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

30、C解析:

中共中央为了用当代最新科学技术成就提高人民群众的知识水平,通过合理和进步的教育制度培养社会主义一代新人,并用最能反映时代精神的健康的文学艺术和生动活泼的群众文化活动来陶冶人们的情操,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开展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其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培养“四有”公民。

故选C。

31.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也称(D)

A柏露会议B遵义会议C宁都会议D古田会议

31、D解析:

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在古田召开。

主持出席会议的有红四军前敌委员会领导人毛泽东、朱德、陈毅等,红四军各级党代表,士兵代表和地方党组织的代表,妇女代表等120多人出席会议。

会议根据1929年9月28日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指示信的精神,总结了南昌起义以来红军建设的经验,批评了各种非无产阶思想,坚持以无产阶级思想来建设党和人民军队。

会议一致通过了毛泽东同志主持起草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又称古田会议决议)选举产生了以毛泽东任前委书记的新的前敌委员会。

32.(B)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第2758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驱逐台湾当局的非法代表。

A.1949年10月B.1971年10月C.1978年12月D.1999年11月

32、B解析:

1971年10月25日,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第2758号决议,决定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这个决议草案是由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缅甸、锡兰(今斯里兰卡)、古巴、赤道几内亚、几内亚、伊拉克、马里、毛里塔尼亚、尼泊尔、巴基斯坦、也门民主共和国、刚果人民共和国、罗马尼亚、塞拉利昂、索马里、苏丹、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也门、南斯拉夫、赞比亚等23个国家共同提出的,并得到了另外53个国家的支持。

33.当今时代的主题是(D)

A和平崛起B经济全球化C改革开放D和平与发展

33、D解析:

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34.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是(C)

AWTOB产业结构转移C科技革命和生产力发展D贸易互补

34、C解析: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历史领域中多种主客观因素综合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合力”的结果,其中,生产力

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35.党的十六大指出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其中核心是(D)

A尊重创造B尊重知识C尊重人才D尊重劳动

D解析:

“四个尊重”的核心是“尊重劳动”,离开劳动,知识、人才、创造都无从谈起。

35.人民政协的两大主题是(A)

A团结、民主B参政、议政C监督议政D协商议政

人民政协的两大主题是团结、民主

36.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容是(D)、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

和谐统一的社会。

A民主集中B人民民主C法制健全D民主法制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容是民主法制、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

然和谐统一的社会。

38.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特点是(A)

A改革开放B快速发展C与时俱进D求真务实

39.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C)

A发展B以人为本C全面协调可持续D统筹兼顾

40.反台独斗争的总方略是(A)

A文攻武备B一国两制C扩大两岸的三通D武力压制

41.2012年2月14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家麟、吴良镛荣获2011年度(D)

A国家技术发明奖B国家技术自然科学奖C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D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中共中央、国务院2月14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家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吴良镛获得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胡锦涛向他们颁发奖励证书。

温家宝发表讲话,李长春、李克强出席大会。

42.2012年1月5日美国公布新军事战略报告显示,美国将缩减陆军规模,并减少在欧洲的军事存在,转而加强在(C)地区的军事存在。

A北非B中东C亚太D西亚

C美国总统奥巴马1月5日在五角大楼发表讲话,公布美国新军事战略,将安全重心转向亚太地区。

根据这份名为《维持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

21世纪国防的优先任务》的新军事战略报告。

美国将缩减陆军规模、减少在欧洲的军事存在,转而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以维护亚太的“安全与繁荣”。

43.目前,江西省设区市有(C)个

A.5个B.8个C.11个D.14个

44.我国刑法规定的对于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首要分子(A)

A.按照集团所犯全部罪行处罚B.按其直接组织、领导的犯罪罪行处罚

C.按其亲自参与罪行处罚D.应加重处罚

A.我国刑法第二十六条:

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

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