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的风格》导学案Word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459040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园林的风格》导学案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国园林的风格》导学案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国园林的风格》导学案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国园林的风格》导学案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园林的风格》导学案Word格式.doc

《《中国园林的风格》导学案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园林的风格》导学案Word格式.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园林的风格》导学案Word格式.doc

顾名思义:

弦外之音:

息息相通:

穿凿附会:

二、释题

1、走进作者

陈从周(1918-2000):

中国著名园林学家,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擅长文学、戏曲、绘画、书法。

主要著作有:

《苏州园林》《园林丛谈》《扬州园林》《说园》《书带集》《青苔集》《帘青集》《山湖处处》等。

2、中国四大名园:

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拙政园。

北京颐和园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

承德避暑山庄始建于1703年,是清代皇帝夏日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为中国著名的古代帝王宫苑。

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面积约4万平方米,是苏州最大的古典园林。

它以水景著称(水面占全园的3/5),主要建筑均濒水而立,朴素明朗,自然雅致,风格独具,誉为“园中精华”。

3、识记说明文体

⑴定义: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

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

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

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科学小品等。

⑵分类

按照不同的标准,说明文可分不同的类别:

①依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

②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把说明文分为平实的说明文和生动的说明文两种。

生动的说明文又叫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文或知识小品文)。

⑶说明方法

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述明白,必须有相适应的说明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作比较、列数字、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引资料、画图表(作图表)等。

⑷说明顺序

说明要有顺序,这是使说明内容条理化的必要条件。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合作探究】

一、阅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脉。

1、归纳概括各段主要内容。

2、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为什么?

二、准确筛选信息,把握主要内容。

1、文章言简意赅地介绍了,特别强调了园林欣赏与

有着密切的关系。

2、作者选取什么方面来介绍中国园林的风格?

3、中国园林的总特点是什么?

4、根据文章内容,归纳中国园林的风格。

5、文中谈到建造园林时,认为在处理“动静之分”问题上,有一定规律可循,请从文中概括出这个规律。

6、中国园林有动静之分,请分别指出“静观”与“动观”的要义。

7、中国园林讲究诗情画意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8、中国园林妙在含蓄,其主要表现是什么?

9、第4段中称以白皮松为主要特色的园子为“寒碧山庄”的原因是什么?

10造园时对建筑的顶,假山的脚,水口、树梢都着意安排,这样布局的目的是什么?

11造园时在处理“曲直之对”问题上,也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请从文中概括出这个规律。

12、园林的布局讲究曲折,这样布局的目的是什么?

13、园之佳者都是以少胜多,要想做到“以有限面积,造无限空间”的基本做法是什么?

14、作者认为“造园之理,与一切艺术无不息息相通”,那么造园时要营造那种“虽由人做,宛自天开”的境界,在景物布局方面应该考虑哪些因素呢?

15、造园与文学创作最基本的相同点是什么?

三、多种说明方法综合运用

1、概知引用说明

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

A、引用具体的事例;

作用是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B、引用具体的数据;

作用是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

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

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2、文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课堂测评】

1、下列选项中对中国园林风格的叙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中国园林的设计讲究动静之分、俯仰之别和曲直相对。

B、中国园林的布局讲究诗情画意,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

C、中国园林的建造都遵循以少胜多的原则。

D、中国园林的构思讲究含蓄,追求意境。

2、说说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①立意在先,文循意出:

②窗外一角,即折枝尺幅;

山间古树三五、幽篁一丛,是模拟枯木竹石图:

③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1、学会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中国园林的独特风格。

2、学习引用等说明方法,能体会典雅凝练的语言特点。

一、知识链接

笨拙(zhuō)山蹊(xī)幽篁(huá

ng)模拟(mó

)雕塑(sù

跻攀(jī)钓矶(jī)曲折(qū)穿凿(zá

o)渊博(yuān)

弦外之音(xiá

n)盎然而生(à

ng)

2、解释下列词语。

从名称想到所包含的意义。

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话里间接透露,而不是明说出来的意思。

连呼吸都是共同的;

相通的.比喻彼此关系密切。

穿凿:

硬要把讲不通的道理讲通;

附会:

把毫无关系的事硬拉在一起。

生拉硬扯,牵强解释,胡乱联系。

 

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

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

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科学小品等。

一、整体感知,理清文脉。

1、归纳概括各段主要内容。

①指出我国园林建造历史悠久,风格独特。

②谈我国园林有“动观”和“静观”之分。

③谈我国园林讲究诗情画意,并且要达到虽然是由人设计建造的,但就像是天然形成的一样。

④谈我国园林讲究“含蓄”“耐人寻味”。

⑤谈我国园林有仰观和俯观之别。

(强调景物的设置往往与引导游人仰视或俯视有关。

⑥谈我国园林要曲中寓直,曲直自如。

(指出随直曲折一下,能使游人左右顾盼皆有景,信步其间便路程延长,趣味加深。

⑦谈我国园林讲究以少胜多,用有限面积造无限空间。

⑧谈我国园林像一切文学艺术作品一样,讲究“意境”。

⑨谈我国园林是综合性的科学艺术,并且含哲理观万变于其中。

强调赏园需要丰富的生活、渊博的知识。

2、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

(1):

指出我国园林建造历史悠久,风格独特。

(总)

第二部分(2-8):

具体介绍我国园林的风格。

(分)

第三部分(9):

谈我国园林是综合性的科学艺术,并且含哲理观万变于其中。

1、文章言简意赅地介绍了中国园林的独特风格,提别强调了园林欣赏与一个人的文化修养有着密切的关系。

2作者选取什么方面来介绍中国园林的风格?

(造园)

(历史悠久,风格独特。

4、根据文章内容,归纳中国园林的风格。

①①有动观和静观之分。

②讲究诗情画意。

③讲究“含蓄”“耐人寻味”。

④景物有仰观和俯观之别。

⑤讲究曲中寓直,曲直自如。

⑥讲究以少胜多,用有限面积造无限空间。

⑦讲究“意境”。

动静之分,要看园林面积的大小。

6、中国园林有动静之分,请分别指出“静观”与“动观”的要义。

静观讲究静中生趣,动观讲究移步换景。

7、中国园林讲究诗情画意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8、中国园林妙在含蓄,其主要表现是什么?

景点的取名都耐人寻味,可以顾名思义。

9、第4段中称以白皮松为主要特色的园子为“寒碧山庄”的原因是什么?

①白皮松树皮片状脱落,露出白色内皮,给人以“寒”意。

②白皮松又是常绿乔木,溢美为“碧”,所以合称“寒碧”。

10、造园时对建筑的顶,假山的脚,水口、树梢都着意安排,这样布局的目的是什么?

引人或仰视,或俯视,使赏园有角度的变化。

11、造园时在处理“曲直之对”问题上,也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请从文中概括出这个规律。

曲本直生,重在曲折有度。

使经过的人左右顾盼皆有景,信步其间使路程延长,趣味加深。

①“借景”,随着季节的变化“借”园外景物。

(或园外有景妙在“借”,景外有景在于“时”。

②“分隔”,园林空间越分隔,感到越大,越有变化。

⑴要恰当处理好园中山、水、树之间的关系,会借景,能“入画”。

⑵园中景物的深、简要以“简以救俗,深以补淡,笔简意浓,画少气壮,艳而不俗,淡而有味”为原则。

(讲究意境)

①举例子②分类别③打比方④作比较⑤引用说明

1、下列选项中对中国园林风格的叙述不准确的一项是(C)

①立意在先,文循意出:

以写文章做比,谈造园之前要先确立该园的“动”“静”原则,然后做具体规划。

②窗外一角,即折枝尺幅;

窗户的边框

圈出的院中某个角落,就像是在一尺长的画幅上画的从整株树上截取来的枝条;

假山之中种的三五棵树,一丛竹子,是模仿古画中常见的枯木竹石图的意境。

③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虽然是由人设计建造的,但就像是天然形成的一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