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473155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67 大小:225.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7页
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7页
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7页
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7页
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7页
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7页
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7页
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7页
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7页
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7页
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7页
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7页
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7页
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7页
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7页
亲,该文档总共6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6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1

淤泥,淤泥质土,松散的砂,杂填土,新近堆积黄土及流塑黄土

1.0

4.2.2本条规定源自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5.2.3、5.2.6条和附录C、附录D和附录J。

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方法主要有三类:

(1)由现场载荷板试验确定。

(2)根据土层的不同,可采用标准贯入试验、十字板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动力触探试验、旁压试验、扁铲侧胀试验、波速试验等原位测试方法,结合原位试验参数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之间的经验关系间接推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3)根据土的抗剪强度指标,以理论公式计算,计算结果为地基承载力极限值或地基临界承载力。

地基极限承载力除以安全系数可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安全系数的取值与地基基础设计等级、荷载性质、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的可靠程度以及地基条件等因素有关,具有一定主观性。

上述方法中,由现场载荷板试验确定的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最准确、可靠的方法。

4.2.3本条规定部分源自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附录B和附录C。

现场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分为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和多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

对于有粘结强度增强体的复合地基,由于受桩长、载荷板面积以及褥垫层厚度等因素的影响,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不能全面反映复合地基的承载特性,必要时应通过多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确定。

本条将采用增强体载荷试验结果和其周边土的承载力特征值确定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估算式统一简化为

,其中复合地基承载力系数

按附则4D确定。

复合地基承载力系数

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

另一部分是由于增设增强体在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的基础上增加的承载力发挥系数

,式中

为基桩形状系数。

式(

)和(

)中

为桩土承载力特征值之比,定义为单桩的竖向承载力标准值

与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

的比值再乘以复合地基中桩体实际竖向抗压承载力修正系数

和桩体竖向抗压承载力发挥系数

4.2.4本条规定源自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5.2.7。

软弱下卧层是持力层下面,地基土受力范围内强度相对软弱的土层。

由于软弱下卧层的地基承载力较小,在地基附加应力作用下容易出现承载力不足而破坏的现象,危及上部结构的安全,因而需要对软弱下卧层顶面处进行地基承载力验算。

处理地基的软弱下卧层验算,对压实、夯实、注浆加固地基及散体材料增强体复合地基等应按压力扩散角,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的方法验算,对有粘结强度的增强体复合地基,按其荷载传递特性,可按实体深基础法验算。

4.2.5本条规定源自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5.3.5、5.3.6条和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第7.1.7和7.1.8条。

1压缩模量的取值,考虑到地基变形的非线性性质,一律采用固定压力段下的Es值必然会引起沉降计算的误差,因此采用实际压力下的Es值,即

式中:

e0——土自重压力下的孔隙比;

——从土自重压力至土的自重压力与附加压力之和压力段的压缩系数。

2地基压缩层范围内压缩模量Es的加权平均值提出按分层变形进行Es的加权平均方法。

设:

则:

——压缩层内压缩模量的当量值(MPa);

Esi——压缩层内第i层土的压缩模量(MPa);

Ai——压缩层内第i层土的附加应力面积(m2)。

4.2.6本条规定源自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5.3.2、5.3.3和5.3.4条。

本条规定了地基变形的允许值。

对表4.2.6中高度在100m以上高耸结构物(主要为高烟囱)基础的倾斜允许值和高层建筑物基础倾斜允许值,分别说明如下:

(一)高耸构筑物部分:

(增加H>100m时的允许变形值)

1国内外规范、文献中烟囱高度H>100m时的允许变形值的有关规定:

1)我国《烟囱设计规范》GBJ51-83(表2)

表2地基允许倾斜值和沉降值

烟囱高度H(m)

100<

H≤150

150<

H≤200

200<

H

基础允许倾斜值

≤0.004

≤0.003

≤0.002

上述规定的基础允许倾斜值,主要根据烟囱筒身的附加弯矩不致过大。

2)前苏联地基规范CHИП2.02.01-83(1985年)(表3)

表3地基允许倾斜值和沉降值

地基允许倾斜值

地基平均沉降量(mm)

100<H<200

1/(2H)

300

200<H<300

1/(2H)

200

300<H

100

3)基础分析与设计(美)J.E.BOWLES(1977年)

烟囱、水塔的圆环基础的允许倾斜值为0.004。

4)结构的允许沉降(美)M.I.ESRIG(1973年)

高大的刚性建筑物明显可见的倾斜为0.004。

2确定高烟囱基础允许倾斜值的依据:

1)影响高烟囱基础倾斜的因素

①风力;

②日照;

③地基土不均匀及相邻建筑物的影响;

④由施工误差造成的烟囱筒身基础的偏心。

上述诸因素中风、日照的最大值仅为短时间作用,而地基不均匀与施工误差的偏心则为长期作用,相对的讲后者更为重要。

根据1977年电力系统高烟囱设计问题讨论会议纪要,从已建成的高烟囱看,烟囱筒身中心垂直偏差,当采用激光对中找直后,顶端施工偏差值均小于H/1000,说明施工偏差是很小的。

因此,地基土不均匀及相邻建筑物的影响是高烟囱基础产生不均匀沉降(即倾斜)的重要因素。

确定高烟囱基础的允许倾斜值,必须考虑基础倾斜对烟囱筒身强度和地基土附加压力的影响。

2)基础倾斜产生的筒身二阶弯矩在烟囱筒身总附加弯矩中的比率

我国烟囱设计规范中的烟囱筒身由风荷载、基础倾斜和日照所产生的自重附加弯矩公式为:

G——由筒身顶部算起h/3处的烟囱每米高的折算自重(kN);

h——计算截面至筒顶高度(m);

H——筒身总高度(m);

——筒身代表截面处由风荷载及附加弯矩产生的曲率;

——混凝土总变形系数;

——筒身日照温差,可按20℃采用;

——基础倾斜值;

——由筒身顶部算起0.6H处的筒壁平均半径(m)。

从上式可看出,当筒身曲率

较小时附加弯矩中基础倾斜部分才起较大作用,为了研究基础倾斜在筒身附加弯矩中的比率,有必要分析风、日照、地基倾斜对上式的影响。

为定值时,由基础倾斜引起的附加弯矩与总附加弯矩的比值为:

显然,基倾附加弯矩所占比率在强度阶段与使用阶段是不同的,后者较前者大些。

现以高度为180m、顶部内径为6m、风荷载为50kgf/m2的烟囱为例:

在标高25m处求得的各项弯矩值为

总风弯炬Mw=13908.5t

m

总附加弯矩Mf=4394.3t

其中:

风荷附加Mfw=3180.4t

日照附加Mr=395.5t

地倾附加Mfj=818.4(

=0.003)

可见当基础倾斜0.003时,由基础倾斜引起的附加弯矩仅占总弯矩(Mw+Mf)值的4.6%,同样当基础倾斜0.006时,为10%。

综上所述,可以认为在一般情况下,筒身达到明显可见的倾斜(0.004)时,地基倾斜在高烟囱附加弯矩计算中是次要的。

但高烟囱在风、地震、温度、烟气侵蚀等诸多因素作用下工作,筒身又为环形薄壁截面,有关刚度、应力计算的因素复杂,并考虑到对邻接部分免受损害,参考了国内外规范、文献后认为,随着烟囱高度的增加,适当地递减烟囱基础允许倾斜值是合适的。

(二)高层建筑部分

这部分主要参考《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JGJ6有关规定及编制说明中有关资料定出允许变形值。

1我国箱基规定横向整体倾斜的计算值

,在非地震区宜符合

≤b/(100H),式中,b为箱形基础宽度;

H为建筑物高度。

在箱基编制说明中提到在地震区

值宜用

2对刚性的高层房屋的允许倾斜值主要取决于人类感觉的敏感程度,倾斜值达到明显可见的程度大致为1/250,结构损坏则大致在倾斜值达到1/150时开始。

4.4施工及验收

4.4.1本条规定源自国家标准《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50502-2009第3.0.1、6.1、6.2、6.3、6.4和6.5条。

按照GB50300-2013规定(表B建筑工程的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划分),地基与基础工程为建筑工程的分部工程。

地基基础工程共划分了10个子分部71个分项工程,每个子分部根据自己的施工特点分别划分不同的分项,具体执行中相应施工组织设计文件(施工方案)应根据本工程特点进行细化。

对于大型地基基础工程仅有施工方案可能不能满足指导施工要求,可加入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依据、主要内容、审批程序等内容。

5桩基与复合桩基

5.4施工及验收

5.4.1桩基在现场施工时均需要在现场进行现场试验或试验性的施工,以根据地质条件选择适宜的桩机设备,确定各项施工技术参数,减少桩基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在深厚淤泥层、流砂层、岩溶等不良地层中进行桩基施工时,容易出现桩身缩颈、断桩、桩位出现较大偏差、桩身倾斜等质量问题。

在这些地层条件中施工时,应采取有针对性的质量保证措施。

泥浆是影响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成孔质量好坏的重要因素,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检测泥浆的各项指标,其中泥浆比重是最直观、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泥浆比重过大既影响钻速,又使孔壁泥皮增厚,泥浆比重过小则护壁性能差,容易塌孔。

在复杂地层中施工灌注桩时,为确保桩端持力层满足设计要求,应进行施工勘察。

预制桩施工应采用专用送桩器,严禁将工程桩用作送桩器。

5.4.3沉渣厚度大小不仅影响端阻力的发挥,而且也影响侧阻力的发挥值。

灌注混凝土之前应对孔底沉渣厚度进行检测。

对于端承型桩,沉渣厚度不应大于50mm;

对摩擦型桩,不应大于100m;

对抗拔、抗水平力桩,不应大于200mm。

附则5A桩顶竖向力和水平力

5A.0.1~5A.0.5规定了一般建筑物和受水平力(包括力矩和水平剪力)较小的高层建筑群桩基础中桩顶作用效应计算方法。

桩顶竖向力和水平力的计算,应是在上部结构分析将荷载凝聚于柱、墙底部的基础上进行。

这样,对于柱下独立基础,按承台为刚性板和反力呈线性分布的假定,得到计算各桩顶竖向力和水平力公式。

对于桩筏、桩箱基础,则按各柱、剪力墙、核心筒底部荷载进行计算。

附则5B基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5B.0.1~5B.0.2本条规定了基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和承台土分担系数确定方法。

按照桩基设计时,一般不考虑桩间土对承载力的贡献,承台土分担系数取0。

摩擦型群桩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由于桩土相对位移,桩间土对承台产生一定竖向抗力,成为桩基竖向承载力的一部分而分担荷载。

当桩间土和承台(筏板)之间设置类似于复合地基的褥垫层时,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可取0.65~0.90,承台土分担系数可公式(5B.0.2)计算。

5B.0.3本条给出了桩间土和承台(筏板)之间设置褥垫层的要求,包括褥垫层厚度、垫层材料等。

附则5C基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

5C.0.1~5C.0.2对于无地下室,作用于承台顶面的弯矩较小的情况,本条规定了考虑群桩效应的基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Rh确定方法。

群桩效应包括桩的相互影响效应、桩顶约束效应、承台侧向土抗力效应、承台底摩阻效应。

5C.0.3~5C.0.4影响单桩水平承载力和位移的因素包括桩身截面抗弯刚度、材料强度、桩侧土质条件、桩的入土深度、桩顶约束条件。

如对于低配筋率的灌注桩,通常是桩身先出现裂缝,随后断裂破坏;

此时,单桩水平承载力由桩身强度控制。

对于抗弯性能强的桩,如高配筋率的混凝土预制桩和钢桩,桩身虽未断裂,但由于桩侧土体塑性隆起,或桩顶水平位移大大超过使用允许值,也认为桩的水平承载力达到极限状态。

此时,单桩水平承载力由位移控制。

由桩身强度控制和桩顶水平位移控制两种工况均受桩侧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的影响,但是,前者受影响较小,呈m1/5的关系;

后者受影响较大,呈m3/5的关系。

桩的水平变形系数α,由桩身计算宽度b0、桩身抗弯刚度EI、以及土的水平抗力系数沿深度变化的比例系数m确定。

m值对于同一根桩并非定值,与荷载呈非线性关系,低荷载水平下,m值较高;

随荷载增加,桩侧土的塑性区逐渐扩展而降低。

因此,m取值应与实际荷载、允许位移相适应。

附则5D桩基沉降变形计算

5D.0.2、5D.0.5管桩水泥土复合基桩基础的最终沉降量计算采用单向压缩分层总和法,并计入桩身弹性压缩量。

管桩水泥土复合基桩可分为有管桩段与无管桩段,两段的轴力分布、弹性模量有较大差异,应分段计算桩身压缩量。

竖向作用下,管桩—水泥土界面未发生滑移,二者能共同承担外部竖向荷载,符合等应变假定,有管桩段桩身材料弹性模量可采用考虑面积比的复合模量。

水泥土材料弹性模量宜根据试验确定,当无试验资料时可近似取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600~1000)倍,水泥土强度高者取高值,反之取低值。

内力测试结果表明,竖向荷载作用下桩身轴力基本呈折线分布,拐点在管桩底端。

基于桩侧阻力矩形分布假定给出了桩身压缩系数确定方法。

桩身压缩折减系数则考虑了桩侧阻力实际分布形式与矩形分布假定的差异。

附则5F预制桩连接要求

5F.0.1本条给出了钢桩焊接连接质量要求。

焊接是钢桩施工中的关键工序,必须严格控制质量。

如焊丝不烘干,会引起烧焊时含氢量高,使焊缝容易产生气孔而降低其强度和韧性,因而焊丝必须在200℃~300℃温度下烘干2h。

现场焊接受气候的影响较大,雨天浇焊时,由于水分蒸发会有大量氢气混入焊缝内形成气孔。

大于10m/s的风速会使自保护气体和电弧火焰不稳定。

雨天或刮风条件下施工,必须采取防风避雨措施,否则质量不能保证。

焊缝温度未冷却到一定温度就锤击,易导致焊缝出现裂缝。

浇水骤冷更易使之发生脆裂。

因此,必须对冷却时间予以限定且要自然冷却。

1min停歇,母材温度即降至300℃,此时焊缝强度可以经受锤击压力。

外观检查和无破损检验是确保焊接质量的重要环节。

超声或拍片的数量应视工程的重要程度和焊接人员的技术水平而定,这里提供的数量,仅是一般工程的要求。

还应注意,检验应实行随机抽样。

5F.0.2~5F.0.4本条给出了混凝土预制桩连接质量要求。

混凝土预制桩接头处的连接强度均不应低于桩身强度的1.2倍,以保证力的传递并可使接头的位置不受限制。

对于预制桩用作抗拔桩的接头连接,应进行专门的设计。

当采用植桩工艺施工时,可减少接头不利因素的影响。

当混凝土预制桩采用机械螺锁式接头接桩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接桩时,下节桩段的桩头宜高出地面0.8~1.2m。

(2)桩吊到位时方可安装插件,严禁到位前安装。

(3)桩拼接时,严禁用撬杠扳动插杆进行对正连接孔,若发现插杆已被扳动,应更换插杆。

(3)安装插杆后应用专用把手拧紧,并用专用卡板检查插杆的安装高度,保证安装尺寸在允许误差内。

(4)螺锁式连接接桩、卡扣的安装顺序应符合下列规定:

1)检查桩两端制作的尺寸偏差及连接卡扣件,无受损后方可吊装施工。

卸下上、下节桩两端的保护装置并清理接头残物。

2)将插杆有螺纹端涂上密封材料(由环氧树脂、环氧树脂固化剂按照合适的比例组成),然后将其安装在上下节张拉端的小螺帽上;

在下节桩张拉端的小螺帽上;

在下节桩的固定端大螺帽里安装弹簧、垫片、锁片及中间螺帽。

用专用检测工具检测大小螺母、中间螺母端面距桩端面深度与插杆球端距桩端面深度,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上下桩之间连接安装允许偏差

项目

深度(mm)

允许偏差(mm)

测点数

连接大小螺母距装端面深度

大螺母

4.0

按连接大小螺母数量

小螺母

3.0

中间螺母端面距桩端面深度

0.5

按中间螺母数量

3)在下节桩端面安放足够的密封材料,操作时间在2min以内,初凝时间不超过6h,终凝时间不超过12h。

4)在专人指挥下,将插杆与中间螺母的轴线移到同一条直线上,缓缓插入,严禁碰撞。

插接后,密封材料宜溢出接口,接口应无缝隙。

(5)拼接后的上节桩压入地下3m后方可拆卸起吊钢绳。

(6)当温度低于10℃,环氧树脂、固化剂不能拌合时,可加热处理,但加热温度应加以控制,宜在20~30℃。

(7)一般不宜截桩。

截桩时,应采用有效措施确保预制桩的质量。

截桩时,宜采用锯桩器,严禁采用大锤横向敲击截桩、强行扳拉截桩或液压夹具强制夹破。

钢棒保护层厚度范围内的混凝土宜用小电动锤凿除,严禁锯齿碰到钢棒。

(8)抗拔接头的连接过程应保留照片或影像资料,作为桩基验收资料。

附则5G桩基施工组织设计文件

5G.0.1本条给出了桩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应包括的主要内容。

5G.0.10对于挤土桩、锤击法施工的预制桩、人工挖孔桩等,施工方案中应制定监测监控措施,保证施工质量及人员安全。

5G.0.12对于静压法施工的预制桩、管桩水泥土复合基桩等,施工设备自重大、平面尺寸大,在施工平面图中应标明施工作业面边界,避免临时设施侵占施工作业面,保证施工进度与安全。

6基础

6.1一般规定

6.1.1基础应有一定的埋置深度。

在确定埋置深度时,应综合考虑建筑物的高度、体型、地基土质、抗震设防烈度等因素。

基础埋置深度可从室外地坪算至基础底面,并宜符合下列规定:

1.天然地基或复合地基,可取房屋高度的1/15;

2. 

桩基础,不计桩长,可取房屋高度的1/18。

位于岩石地基上的工程结构,其基础埋深应满足抗滑稳定性要求。

当地基可能产生滑移时,应采取有效的抗滑移措施。

当基础埋置在易风化的岩层上,施工时应在基坑开挖后立即铺筑垫层。

6.1.2本条规定了混凝土基础的设计内容:

受冲切承载力计算、受剪切承载力计算、抗弯计算、受压承载力计算。

承台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柱或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时,应按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验算柱下或桩顶承台的局部受压承载力,避免承台发生局部受压破坏。

6.1.3建筑物基础存在浮力作用时应进行抗浮稳定性验算。

抗浮稳定性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可采用增加压重或设置抗浮构件等措施。

在整体满足抗浮稳定性要求而局部不满足时,也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抗浮稳定性。

具体可执行行业标准《建筑工程抗浮技术标准》JGJ476-2019的相关规定。

6.1.4基础结构的耐久性应根据设计使用年限、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环境类别规定以及水、土对钢、混凝土腐蚀性的评价进行设计。

1二类和三类环境中,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的基础结构混凝土耐久性应符合表5的规定。

表5二类和三类环境基础结构混凝土耐久性的基本要求

环境类别

最大水胶比

最小水泥用量

(kg/m3)

混凝土最低强度等级

最大氯离子含量(%)

最大碱含量(kg/m3)

a

0.55

250

C25

0.20

b

0.50(0.55)

275

C30(C25)

0.15

0.45(0.50)

300

C35(C30)

0.40

C40

0.10

注:

(1)氯离子含量(系指其占胶凝材料总量的百分比;

(2)预应力构件中最大氯离子含量为0.06%,最小水泥用量为300kg/m3;

混凝土最低强度等级应按表中规定提高两个等级;

(3)当混凝土中加入活性掺和料或能提高耐久性的外加剂时,可适当降低最小水泥用量;

(4)当有可靠工程经验时,二类环境中的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可降低一个等级。

(5)处于严寒或寒冷地区二b、三a类环境中的混凝土应使用引气剂,并可采用括号内的有关参数;

(6)当使用非碱活性骨料时,对混凝土中碱含量不做限制。

2桩身裂缝控制等级及最大裂缝宽度应根据环境类别和水土介质腐蚀性等级按表6规定选用。

表6桩身的裂缝控制等级及最大裂缝宽度限制

钢筋混凝土桩

预应力混凝土桩

裂缝控制等级

ωlim(mm)

0.20(0.30)

--

三a、三b

(1)水、土为强、中腐蚀时,抗拔桩裂缝控制等级应提高一级;

(2)二a类环境中,位于稳定地下水位以下的基桩,其最大裂缝宽度限制可采用括号中的数值。

3二、三类环境中,设计使用年限100年的基础结构应采取专门的有效措施。

耐久性环境类别为四类和五类的基础结构,其耐久性要求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4对三、四、五类环境基础结构,受力钢筋宜采用环氧树脂涂层带肋钢筋。

6.1.5对处于抗震设防区的承台受弯、受剪、受冲切承载力进行抗震验算时,应根据现行《建筑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