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资料的检查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475483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资料的检查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施工资料的检查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施工资料的检查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施工资料的检查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施工资料的检查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施工资料的检查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施工资料的检查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施工资料的检查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施工资料的检查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资料的检查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施工资料的检查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从工程勘探、测绘到投产交付使用,其形成的文件资料,时间短的需要一个月或几个月,长的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时间,才能收集整理完毕。

(3)、收集难度大:

①人员不稳定,移交、借阅过程中造成文件资料的遗漏和散失。

②施工过程中,许多文件、图纸需要变更,处于动态变化中,有的几项工程同时开工,有的工程负责人和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同时负责几项工程,容易造成文件资料混乱和错误。

③工程竣工或使用后,如进行改建、扩建,需要找到原有项目工程的资料,这些资料已形成多年,当开发商易主后,有的已难觅踪迹,给归档造成困难。

(4)、收集的要求高:

按照工程施工技术资料档案管理目录收集和整理要求,形成有利用和查找价值,并且有保存意义的整套的诸多文件资料,以达到档案应起的作用。

(5)、处于动态管理过程:

工程施工技术资料档案的建立、收集、整理、归档过程就像一个淘气的小孩子需要我们的呵护、关怀、检查和督促,使之不断地成长、成熟、完善,是一个动态管理的系统工程。

3、工程施工技术资料档案的生命周期及各阶段的特点:

①施工准备阶段:

重点是检查法定程序和施工准备工作,如施工合同、施工许可证、施工营业执照、承建资格证书、开工报告、项目经理任命通知书、项目经理部人员设置通知书、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现场质量管理制度、质量责任制、主要专业工种操作上岗证书、施工技术标准等)、图纸会审记录、地质勘查资料、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及专家论证意见、施工技术交底、建筑物定位测量放线记录、桩基检验报告、验收证明、地基验槽记录、混凝土和砂浆的配合比试验报告、部分原材料的产品合格证和进场检验报告等。

②基础主体施工阶段:

主要检查有关技术质量保证资料,如钢材产品合格证和进场力学性能、工艺性能检验报告、钢材质量检查记录、钢筋接头焊接工艺性能检验报告、抽检报告、钢筋机械接头、合格证、型式检验报告、工艺性能报告、抽检报告和外观检查记录;

商品混凝土资料、混凝土施工记录、混凝土抗压、抗渗试块检验报告及统计评定;

砌块合格证及检验报告、砌体砂浆强度检验报告;

防水材料合格证和检验报告、隐蔽验收记录、检验批验收记录、分部、子分部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混凝土结构实体检验记录、沉降观测记录;

新材料、新工艺施工记录等。

③装饰装修施工阶段:

主要检查装饰材料的合格证、进场检验报告、非金属材料放射性检验报告、建筑节能材料导热系统检验报告、隐蔽验收记录(地面工程、抹灰工程、涂饰、吊顶、轻质隔墙、饰面板(砖)、门窗、细部工程、屋面工程等)、检验批验收记录、分部、子分部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等。

④竣工验收扫尾阶段:

主要检查、落实分包合同、配合协议、收集分包单位的技术资料;

检查、复核单位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

如地下室防水效果检查记录、外墙、屋面淋水试验记录、有防水要求的地面蓄水试验、幕墙外窗的气密性、水密性、耐风压检验报告、建筑物垂直度、标高、全高测量记录、沉降观测成果整理记录、室内环境污染检测报告、节能、保温测试记录、和抽气(风)道检查记录;

逐套检查检查验

收记录、落实各专项验收,如防水、节能、环保、消防、燃气、规划档案等专项验收报告;

按如下程序进行竣工验收前的各项工作,自检→逐套检查验收→专项验收→初验→核验→竣工验收→责令整改通知单→整改报告→竣工备案→竣工图→交档4、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的检查与复核方法技术资料的检查与复核的主要方法,是根据不同施工阶段,按照时效性、符合性、完整性、对应性、关联性、真实性和合法性几个方面进行。

①时效性:

在施工准备阶段,一切实质性施工记录都应在施工许可证、开工报告之后;

而施工技术准备工作,如施工合同、图纸会审记录、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网络、项目经理任命通知书、项目人员设置等,都应在施工许可证、开工报告之前。

在施工过程中,所有原材料的产品合格的出厂时间,都应在进场检验之前,同理钢筋焊接或机械接头的工艺检验,都应在使用和现场抽检之前;

有关型式性检查报告的有效期,应覆盖该分项工程的施工过程;

隐蔽验收记录应在工程隐蔽之前。

从技术资料的时效性、及时性上,能直接反映出资料员和项目管理人员的工作质量。

②符合性:

主要检查工序交接时的符合性,检查是否满足规范规定,如桩基工程的基本要求:

桩基施工记录、桩基检测报告、桩基验收证明书、桩位复核记录。

检查方法:

统计不同截面、不同承载力的桩数,按照国家规范复核抽样检测比例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a、承载力检测:

静载法抽检1%且不应少于3根,高应变法抽检5%且不应少于5根,钻芯法抽检10%,且不应少于10根。

b、桩身完整性检测:

超声波或低应变法抽检30%,且不得少于20根。

c、查是否有Ⅲ、Ⅳ类桩,若有应检查专项处理记录及评定意见,复核是否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d、检查桩位复核记录:

偏位量应在允许偏差范围内,超过允许偏差值的应有设计院确认的处理意见,并应有处理记录。

打(压)桩有基梁的垂直于基础梁100沿基础梁方向150桩数为1~2根或单排

100桩数为3~20根d/2桩数多于20根边缘性中间桩d灌注桩垂直于桩基中心线1~2根桩d/6且不大于200单排桩群桩的边桩沿桩基中心线条形基础的桩d/4且不大于300群桩基础的中间桩③完整性:

以混凝土施工过程为主线,检查资料的完整性,选择某一层结构为抽查对象进行追溯,根据施工日记检查对应混凝土浇筑记录,了解钢筋、模板、混凝土的施工情况,检查路径如下:

施工日记→混凝土施工记录→试块报告→隐蔽验收→钢筋原材→钢筋接头。

1)、混凝土资料如下:

a施工日记(对照混凝土浇灌令,查相关手续、签字盖章是否相符、齐全)。

b商品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报告(查原材料砂、石子、水泥、粉煤灰、外加剂等的合格证、检验报告、放射性检测报告和混凝土出厂合格证明)。

c混凝土坍落度检测记录表(注意坍落度数据是否与配合比相符,记录是否及时,手续是否齐全,还应检查原始记录,并与资料软件打印表格对照。

坍落度不合格时,是否有相应的处理记录)。

d混凝土养护情况记录表。

e混凝土试块报告及数理统计评定。

f标养试块(有见证送检、监督抽检)检查混凝土试块汇总表和试块试验结果强度报告,注意试块留置的组数是否按浇筑量留置。

重点检查竖向、水平结构分开浇筑时,柱头高一级混凝土是否单独留置了试块。

试块制作日期与浇筑记录是否相符。

g同条件试块(对照实体检测方案,以同条件试块留置计划为依据,检查混凝土试块试验结果汇总表、试块强度检验报告、混凝土同条件养护日累计温度记录表、检查留置数量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汇总表是否按1.1倍强度进行统计评定。

复核记录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

)h抗渗试块(如有)2)、钢筋隐蔽工程质量验收记录a、检查填写内容是否规范,手续是否齐全,“备注”栏中是否填有钢材和接头试验编号,检查对应的钢筋资料。

b、检查:

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报审表,钢材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检查钢筋力学性能、工艺性能检验报告、钢材质保核查记录表。

框架结构纵向受力钢筋,应复核“强屈比”不应小于1.25和“屈标比”不应大于1.3,是否满足抗震的要求。

c检查钢筋检验批的抽样比例:

对照《钢筋混凝土用钢第二部分:

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国家标准的要求:

组批规则a、钢筋应按批进行检查和验收,每批由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的钢筋组成。

b、允许由同一牌号、同一冶炼方法、同一浇注方法的不同炉罐号组成混合批,但各炉罐号含碳量之差不大于0.02%,含锰量之差不大于0.15%。

c、每批重量不大于60t。

d、每批应任选两根检验拉伸,任选两根检验弯曲,超过60t部分,每增加40t(或不足40t的余数)另增加一根拉伸试验和一根弯曲试验。

d钢筋接头检验报告,根据钢筋连接检验报告汇总表检查相关情况。

e、钢筋焊接接头:

检查钢筋焊接接头检验报告(工艺性能和现场抽检),注意工艺检验是否在现场抽检之前,是否按品牌、规格、批次、进行焊接工艺取样送检。

注意现场检验接头的数量、位置、抽样比例,检验不合格要求复检时是否在复检合格之前隐蔽,注意电渣压力焊是否有外观检查记录。

以及检查焊条、焊剂出厂合格证。

f、钢筋机械连接接头:

检查钢筋机械连接接头拉伸检验报告(工艺性性能和现场抽检)注意工艺性性能检验是否在现场抽检之前,是否按品牌、规格、批次、连接工艺取样送检。

注意现场检验接头的数量、位置、抽样送检比例,检验不合

格要求复检时是否在复检合格之前隐蔽。

检查套筒合格证和接头型式检验报告。

注意接头型式检验报告的实效性。

3)、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a、该批混凝土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b、钢筋制作、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注意自检时间是否在隐蔽验收时间之前,实测数据是否真实、完整。

④对应性:

检查方案、计划、检验报告、检验结果是否与规范规定相对应,列举以下二个实例:

1)、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

施工前应编制“结构实体检验专项施工方案”,确定检验部位、抽样比例,报监理(建设)单位批准后,按规定随机抽样检验,检验单位应具有相应的检测资质,在施工现场有见证取样检验。

检查方法:

检查“结构实体检验专项施工方案”的“符合性”;

抽样比例的“对应性”抽取构件数量为2%且不少于5个构件。

当有悬挑构件时,应抽取构件中悬挑梁、板构件所占比例的50%以上。

核对检验报告,查允许偏差值:

梁类+10,-7,板类+8,-5,而且梁、板类应分别进行验收,全部合格率应为90%以上。

当小于90%大于80%时,再抽取相同数量进行检验,当合格率达到90%以上时判为合格,最大偏差不应大于允许偏差的1.5倍案例:

(判断题)二层剪力墙+10-7+5+20+8墙柱不需要进行保护层检验三层柱-7+10+7-14

+6二层A~B/1~2板+8-5+13-10-3每块板应抽取不少于6根钢筋最大偏差不应大于允许偏差1.5倍二层L1梁+10-7-5应对全部纵向筋进行检验一层悬臂梁L2抽取三根钢筋各查两个点+10-7-8+5-6-7只要对每根筋测一个点2)饰面砖工程: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应检查下列文件和记录是否相对应:

a、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b、产品合格证书、性能检测报告、进场验收记录和复验报告(室内用花岗石的放射性、粘贴用水泥)

c、后置埋件的现场拉拔检测报告d、外墙饰面砖样板的粘结强度检测报告(外墙饰面砖粘贴前和施工中,均应在相同基层上做样板件,对样板件的饰面砖进行粘结强度检验)e、隐蔽验收记录(预埋件、连接点、防水层)f、施工记录g、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⑤合法性:

如申报深圳市优质工程,首先要进行法定建设程序性文件审查,检查的内容有:

施工合同、规划验收认可文件、公安消防验收意见书、环保验收或准予使用文件、电梯安全检验合格证或准用、证燃气工程验收文件、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证明书等8项。

而申报广东省优质工程法定建设程序,要检查的内容就有27项,其中建设单位用表有11项,监理单位有3项,施工单位有13项,见下表:

申报广东省优质工程法定建设程序检查表1.立项申请报告批复2建设用地批准书3设计文件公安消防审核意见书4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5质量监督登记表6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报告7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8环境影响报告书9施工监理中标通知书10.固定资产投资许可证11

规划验收认可文件12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13.总监理工程师任命书.14.监理合同15电梯安全检验合格证或准用证16.项目经理证书、任命书17总监理工程师证书18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记录19.施工合同(含分包合同)20工程施工许可证21环保验收或准予试用文件22公安消防验收意见书23燃气工程验收文件24.住宅质量保证书、使用说明书25工程竣工验收报告26工程质量保修书.27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证明书⑥关联性:

根据资料之间的逻辑关系,顺其关系链,相互验证是否正确;

以竣工图的编制步骤与检查方法为例,说明如下:

a编制方法:

收集好有效版本的施工蓝图,统一编制竣工图目录,其出图章、专业注册工程师应齐全合法。

将图纸会审记录、设计变更、批准后的工作联系单上

的内容,采用标注、索引、画图和修正的方法,逐一填写在蓝图上,注明来源的编号,经编制人、项目技术负责人、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会签后,以此作为修改和制作电子文档的依据。

b检查方法:

对照竣工图目录,随机抽查电子文档与竣工蓝图的统一性,随机抽查图纸会审记录或变更通知的某一项内容,查找与竣工蓝图、电子文档的对应性。

利用上述关联性,可循环抽查,以获得确认。

⑦真实性:

通过对技术资料填写数据的检查复核,分析数据是否真实、正确,如:

某工程进场了8台80WQ40-15-4型潜水泵,水泵检查试运转记录中,8台潜水泵的泵机和电动机轴承温升,全部为48oC,全部合格,8台潜水泵的泵机和电动机轴承温升整齐划一,分毫不差,是不可能的。

又如:

混凝土坍落度检测记录表,坍落度为123.45,其坍落度的检测数据是不可精确到毫米以下的,其真实性将受到质疑。

5、在深圳市ABC类的归档模式条件下,评优工程资料应注意的几个问题①深圳市ABC类的归档模式:

深圳市城市建设档案馆将工程施工档案资料分成ABC三大类,要求A类资料交档案馆存档,B类资料交建设单位保管,C类资料交施工单位保管。

②B类工程资料的主要内容:

工程施工许可文件、施工营业执照及资格证书、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

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施工技术交底、施工技术总结;

工程材料(半成品)、构件、产品出厂合格证、混凝土施工记录(搅拌质量记录、坍落度检查记录、养护记录、养护温度记录、大体积测温记录、后浇带施工检查记录和楼板厚度检测记录)、烟气(风)道工程检查记录、基础支护的水平位移、沉降观测和监测报告等等。

③C类工程资料的主要内容:

施工日志、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工种(工序)交接质量检查记录。

④评优工程资料常出现的几个问题:

BC类工程资料是工程评优必须要检查的基础资料之一,却得不到重视。

B类资料由建设单位保管,评优时出现缺项的情况时有发生。

特别是分包单位的工程资料收集难,资料中存在问题较多。

施工单位自己保管的C类工程资料,也有保管不善,残缺不全的现象。

⑤几点对策:

ABC类资料要同样重视,一视同仁;

B类资料同时备份,自行保管;

C类资料:

认真填写,责任到人;

注重新材料、新工艺和科技示范工程等施工技术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切实开展QC小组活动,提升工程科技含量的亮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