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许昌市三校许昌高中长葛一高襄城高中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478605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4.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许昌市三校许昌高中长葛一高襄城高中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河南省许昌市三校许昌高中长葛一高襄城高中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河南省许昌市三校许昌高中长葛一高襄城高中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河南省许昌市三校许昌高中长葛一高襄城高中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河南省许昌市三校许昌高中长葛一高襄城高中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河南省许昌市三校许昌高中长葛一高襄城高中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河南省许昌市三校许昌高中长葛一高襄城高中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河南省许昌市三校许昌高中长葛一高襄城高中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河南省许昌市三校许昌高中长葛一高襄城高中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河南省许昌市三校许昌高中长葛一高襄城高中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河南省许昌市三校许昌高中长葛一高襄城高中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河南省许昌市三校许昌高中长葛一高襄城高中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河南省许昌市三校许昌高中长葛一高襄城高中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河南省许昌市三校许昌高中长葛一高襄城高中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河南省许昌市三校许昌高中长葛一高襄城高中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河南省许昌市三校许昌高中长葛一高襄城高中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河南省许昌市三校许昌高中长葛一高襄城高中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河南省许昌市三校许昌高中长葛一高襄城高中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河南省许昌市三校许昌高中长葛一高襄城高中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河南省许昌市三校许昌高中长葛一高襄城高中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许昌市三校许昌高中长葛一高襄城高中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Word格式.docx

《河南省许昌市三校许昌高中长葛一高襄城高中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许昌市三校许昌高中长葛一高襄城高中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Word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南省许昌市三校许昌高中长葛一高襄城高中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Word格式.docx

2.下列关于“汉魏古诗”和“唐人古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唐人古诗有的在今体诗的影响下表现为声律和谐与对仗工整,有的继承汉魏古诗

有意“反律化”。

B.就含蓄淳厚的作风而言,汉魏古

诗略胜一筹;

就表情达意的功能而论,唐人古诗

则更具优势。

C.汉魏古诗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在作品表现范围上,不像唐人所作古

诗那样开阔。

D.两者各具特色,由汉魏古诗到唐人古诗,是变化,是拓展;

一味地贬抑唐人古

诗,失之偏颇。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清王士禛对唐人五言古诗只认可五家,足见其偏见;

明许学夷明察唐人五古特

色,其观点可谓通达。

B.本文第三段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明确了唐人古体中的五言和七言在节奏感和

韵律感方面的不同。

C.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抒情悲慨,读来

D.本文引用的语句分为诗论和诗句两类,其作用是帮助读者准确把握不同时代古体

诗形式和内容的异同。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谢家麟:

创新是没有终点的旅程

吴月辉

2016年2月20日上午8时12分,中科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谢家麟的生命停止在这一刻,享年96岁。

2012年,92岁高龄的谢家麟获得了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当被问及数十年学术生涯中哪件事最值得自豪时,谢家麟笑笑说:

“我就是胆子大,什么都不怕!

正是这种什么都不怕的闯劲,曾让年仅35岁的谢家麟名扬美国。

那是1955年,他在美国芝加哥医学中心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以高能电子束治疗深度肿瘤的加速器,开拓了高能电子束治癌的全新领域。

研制这台医用加速器时,还有斯坦福大学4名教授级的专家也接了同样的工作,作为对手,谢家麟无论在资历上还是在可供调遣的人员和资源上,与他们都不在一个量级。

因为是医用,这台加速器的要求格外高。

“这件事以前没人做过,无例可循。

但我觉得这是独当一面、锻炼自己的绝好机会,因此就毫不迟疑地接受了。

回国后,他又带领一批刚出校门的大学生,耗时8年建成了中国第一台高能量电子

直线加速器。

当时国内几乎没有人了解加速器。

面对一个又一个困难,他说:

“什么叫

做科研工作?

做科研工作就是解决困难。

没有困难,那就用不着科研了。

1979年,已过花甲

的谢家麟再一次“大胆”地投入到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的研制工作中。

正负电子对撞机是世界高等加速器的一次革命,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科技,难度非常大。

有人说,这就好比站在铁路月台上,想跳上一辆飞驰而来的特快列车。

如果没有抓住,就会粉身碎骨。

然而,由谢家麟带领的团队最终还是跳上了这辆“飞驰的列车”。

  

这一次次因为“大胆”而创造的奇迹,皆源于谢家麟深厚的科学功底和坚持创新的精神。

对于创新,谢家麟终生都在以身作则,即便是在耄耋之年也依然如此。

80岁之后,他可以支配的自由时间越来越多,便将精力投入到了研究如何将低能电子直线加速器小型化的课题上,提出了“创新四部曲”,并最终研制成功。

而谢家麟进行此项研究的初衷十分简单,他只是不愿陷入“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状态之中,希望继续发挥自己的能力做点有益的事情。

谢家麟曾多次公开表达自己对于创新的理解。

他认为,在研究的初始阶段,“跟踪”是必须的,假如不能处于和前人相近的水平,“超过”就无从谈起。

然而,谢家麟更强调,要认清“跟踪模仿”与原创性发明是有很大差别的,他常说的一句话便是“原创是人天生的本性”。

正是因为有了谢家麟这样的科学家,科研创新之路才永远不会中断,如他的自传书名一般,这是一段“没有终点的旅程”。

谢家麟还十分重视科学实践当中的动手能力。

谢家麟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在所有科技创新活动中,特别是实验领域的创新,要自己能够动手,才能掌握第一手的情况,知道关键问题的症结所在,而可做适当调整,最后达到预期目标。

如果自己不懂动手,则犹如开车时需要一人观看路面情况,再转告掌管方向盘的人来调整方向。

对于未来,谢家麟有着美好期许。

他在自传中如此寄语青年人:

“要立志做一个正直的人,一个正派的人,一个有良好素质的人,然后才是在科技领域作出伟大的贡献,推动我国社会的发展。

这样,自己才会幸福,别人才会因你的存在而幸福,社会才会因你的知识而更美好。

 

(选自《人民日报》(2016年02月22日)有删改)

相关链接:

有人问谢家麟,是否后悔当年回国的决定。

他的回答永远是:

“不后悔,我做了正确的选择,回国使我有机会施展自己所学的知识,为祖国建设服务。

”他曾对自己的孩子说过这样一句话:

“如果一个人不能成为伟大人物,可以原谅,那是机遇和能力的问题。

但不能成为一砖一瓦,那是不可原谅的。

因为只要把精力放到一件事上,就不会无作为。

”无论是科学大师还是普通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梦想。

(余建斌《梦想需要加速器》)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A.这篇传记采用倒叙的手法,全面介绍了谢家麟一生的情况并详细地叙述了他在科

技创新方面的贡献与科学精神。

B.为了佐证谢家麟在治学观念、研究方法、国际视野、为人处事等方面的大家风

范,作者直接引用了谢家麟自己和熟悉他的人的许多原话。

C.谢家麟在科学研究生涯中取得一系列奇迹般的成就,与他一直以来的闯劲、自身

的深厚科学功底和比较强的科技动手

能力有直接的关系。

D.到了晚年,谢家麟依然坚持科学研究,因为他要以身作则,以便更好地激励青年

科学家们;

同时,也是为了发挥余热而多做点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

5.谢家麟的一生是如何践行“创新”这两个字的?

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4分) 

6.谢家麟对青年人的寄语体现出他对青年的什么要求?

在这方面,青年人要向谢老学

些什么?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5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活着的手艺

王往

他是一个木匠,是木匠里的天才。

很小的时候,他便对木工活感兴趣。

曾经,他用一把小小的凿子把一段丑陋不堪的木头掏成一个精致的木碗。

他就用这木碗吃饭。

他会对着一棵树说,这棵树能打一只衣柜,一张桌子,桌面多大,腿多高,他都说了尺寸。

过了一年,树的主人真的用这棵树了,说要打一张衣柜,一张桌子。

他站起来说,那是我去年说的,今年这棵树打了衣柜桌子,还够打两把椅子。

结果,这棵树真的打了一张衣柜,一张桌子,还有两把椅子,木料不多不少。

他的眼睛就这样厉害。

长大了,他学了木匠。

他的手艺很快超过了师傅。

他锯木头,从来不用弹线。

木工必用的墨斗,他没有。

他加的榫子,就是不用油漆,你也看不出痕迹。

他的雕刻最能显出他木匠的天才。

他的雕刻能将木料上的瑕疵变为点睛之笔,一道裂纹让他修饰为鲤鱼划出的水波或是蝴蝶的触须,一个节疤让他修饰为蝴蝶翅膀上的斑纹或是鲤鱼的眼睛。

树,因为木匠死了,木匠又让它以另一种形式活了。

做家具的人家,以请到他为荣。

主人看着他背着工具朝

着自家走来,就会对着木料说:

“他来了,他来了!

”是的,他来了,死去的树木就活了。

我在老家的时候,常爱看他做木工活。

他疾速起落的斧子砍掉那些无用的枝杈,直击那厚实坚硬的树皮,他的锯子有力而不屈地穿梭,木屑纷落;

他的刻刀细致而

委婉地游弋……他给爱好写作的我以启示:

我的语言要像他的斧子,越过浮华和滞涩,直击那“木头”的要害。

但是,这个木匠在我们村里的人缘并不好。

村里人叫他懒木匠。

他是懒,人家花钱请他做家具,他二话不说;

可要请他做一些小活,他不干。

比如打个小凳子,打扇猪圈门,装个铁锹柄什么的,他都回答:

没空。

村里的木匠很多,别的木匠好说话,一支烟,一杯茶,叫做什么就做什么。

有一年,我赶回家恰逢大雨,家里的厕所满了,我要把粪水浇到菜地去。

找粪舀,粪舀的柄子坏了,我刚好看见了他。

递上一支烟:

你忙不忙?

不忙,他说。

我说,帮我安个粪舀柄子。

他说,这个……你自己安,我还有事儿。

他烟没点上就走了。

村里另一个木匠过来了,说:

“你请他?

请不

动的,我来帮你安上。

”这个木匠边给我安着粪舀柄子,边告诉我说,他呀,活该受穷,这些年打工没挣到什么钱,现在工地上的支架、模具都是铁的,窗子是铝合金的,动斧头锯子的活少了,他转了几家工地说我又不是铁匠,干不了。

他去路边等活干,让人家找他做木匠活,在路边等,有时一两天也没人找的。

春节我回去,听人说木匠挣大钱了,两年间就把小瓦房变成了两层小楼。

我想他可能改行了。

我碰见他时,他正盯着一棵大槐树,目光痴迷。

我恭敬地递给他一支烟问他:

在哪打工?

他说:

在上海,一家仿古家具店,老板对我不错,一个月开5000元工资。

我说:

好啊,这个适合你!

他笑笑说:

别的不想做。

7.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

A.小说中的懒木匠从小就对木工活感兴趣,他曾经把一段丑陋不堪的木头掏成一个

精致的木碗,他就用这木碗吃饭,表现了他的天赋和自强。

B.“他的眼睛就这样厉害”,是后文“他的手艺很快超过了师傅”的一个重要条

件,更为突出的是他的雕刻技艺,他能将木料上的瑕疵变为点睛之笔。

C.后来懒木匠挣大钱了,足见仿古家具店老板的知人善任,懒木匠也找到了自己

施展才华的机会,二者相得益彰。

D.小说详细地叙述了懒木匠之“懒”,这也正是小说耐人寻味的地方,同时也是

展现懒木匠人物性格的关键之处。

E.这篇小说表面上讲了一个天才型的木匠始终不肯随波逐流的故事,渗透了作者

对人生态度的思考,文笔质朴、细腻而诙谐。

8.懒木匠的性格有哪些特点?

请简要概括。

(4分)

9.标题“活着的手艺”有哪些深刻的含义,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韩公裔,字子扆,开封人。

充康王府内知客。

金兵犯京,王出使,公裔从行。

渡河,将官刘浩、吴湛私斗,公裔谕之乃解。

次磁州,军民戕奉使王云,随王车入州廨,公裔复谕退之。

王之将南也,与公裔谋,间道潜师夜起。

自是亲爱愈笃。

及兵退,张邦昌遣人同王舅韦渊来献传国玺。

时渊自称伪官议者又谓邦昌不可信王怒将诛渊公裔曰神器自归天命也王遂受玺命公裔掌之公裔力救渊释其罪。

元祐后诏王入承大统,府僚谓金兵尚近,宜屯彭城。

公裔言:

“国家肇基睢阳,王亦宜于睢阳受命。

”时前军已发,将趋彭城,会天大雷电,不能前,王异之,夜半抗声语公裔曰:

“明日如睢阳,决矣。

”既即帝位,公裔累迁武功大夫。

后以事忤黄潜善,适帝幸维扬,公裔丐去,潜善以为避事,遂降三官,送吏部。

帝幸越,念其旧劳,召复故官,累迁至广州观察使。

公裔给事藩邸三十余年,恩宠优厚,每置酒慈宁宫,必召公裔。

会修《玉牒》,元帅府事多放佚,秦桧以公裔帅府旧人,奏令修书官就质其事。

俄除保康军承宣使,桧疑其舍己而求于帝,衔之。

右谏议大夫汪勃希桧意,劾罢公裔,遂与外祠,在外居住,而帝眷之不衰。

桧死,即复提举佑神观,赐第和宁

门西,帝曰:

“朕与东朝欲常见卿,故以自近耳。

”升华容军节度使,寻致仕。

高宗既内禅,尝与孝宗语其忠劳,因诏所居郡善视之。

乾道二年卒,年七十五,赠太尉,谥恭荣,官其亲族八人。

高宗赐金帛甚厚。

(选自《宋史·

韩公裔传》有删改)

【注】①康王:

宋高宗赵构。

②张邦昌:

靖康之难后,被金国强立为“伪楚”皇帝。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时渊自称伪官/议者又谓邦昌/不可信王/怒将诛渊/公裔曰/神器自归天/命也/王

遂受玺/命公裔掌之/公裔力救/渊释其罪/

B.时渊自称伪官/议者又谓邦昌不可信王/怒将诛渊/公裔曰/神器自归/天命也/王遂

受玺/命公裔掌之/公裔力救/渊释其罪/

C.时渊自称伪官议者/又谓邦昌不可信王/怒将诛渊/公裔曰/神器自归天/命也/王遂

D.时渊自称伪官/议者又谓邦昌不可信/王怒将诛渊/公裔曰/神器自归/天命也/王遂

受玺/命公裔掌之/公裔力救渊/释其罪/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古代人不仅有“名”,而且有“字”。

古代男子成人,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

一个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为“字”。

B.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官吏的任免、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C.内禅是一种君位传承制度,在世袭制王朝下,君主将君位禅让予太子,称“内

禅”。

D.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岳武穆(岳飞)、

陶靖节(陶渊明)。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韩公裔善于劝解。

他在康王府任职时,在出使途中有人争斗,经他劝说才和解;

军民作乱,影响康王,他又去劝退乱民。

B.韩公裔忠于职守。

康王要继承皇位,在众臣不同意的情况下,韩公裔坚持提议去

开业基地睢阳,因碰上恶劣天气,康王最终采纳了韩公裔的意见。

C.韩公裔遭到权贵排挤。

因事触犯黄潜善,韩公裔请求离职,黄潜善认为韩公裔回

避事务,于是降官三级,送往吏部。

D.韩公裔深得皇帝宠信。

他恢复官职后,高宗因要经常见他,就安排他住得近一

些;

孝宗得知韩公裔的忠心和功劳后,下令优待韩公裔。

1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王之将南也,与公裔谋,间道潜师夜起。

(5分)

(2)俄除保康军承宣使,桧疑其舍己而求于帝,衔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4~15题。

虞美人·

寄公度

(宋)舒亶①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

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

故人早晚上高台,寄我江南春色一枝梅②。

【注】①舒亶:

北宋治平二年进士,官至御史中丞。

因触犯当政者而被撤职。

②一枝梅:

陆凯与范晔是好友,陆凯自江南寄梅花一枝到长安给范晔,并赠诗曰:

“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本词上片写了残荷、落日、沧波、飞燕等景物,勾勒出了一幅苍茫渺远的景象,

营造出苍凉高远的意境。

B.最后两句实写友人登台凝望,寄给我一枝江南春梅,表达相隔两地的人彼此思

念。

C.“贴云寒”,作者运用联想和比喻的手法,写出了燕飞行之高;

高处生寒。

“寒”

字,又从视感而转化为一种心理感受,暗示着离别的悲凉况味。

D.本词上片由下到上写日暮登台所见,境界宏大,营造出了苍茫萧索的氛围上阙不

仅写出了天地之广,同时也暗含了人世沧桑的慨叹。

E.作者借用了折梅相赠这一典故,试想这一枝明艳的“江南春色”,应该会给“雪

满长安”的友人带来亲切的问候和友情的温暖。

15.本词蕴藏着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自己追慕先贤、愿保

持清白献身正道的决心。

(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卒章显志,体现全诗主旨的句子:

______,______。

(3)在《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

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_________”,但是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只能“赢得仓

皇北顾”。

第Ⅱ卷(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使用我厂生产的

涂料装饰您的居室,使您蓬荜生辉。

②核心技术被别人垄断时,用惯了微软视窗操作系统的国内电脑用户,现在终于体

会到了什么叫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③他是一位学贯中西、通晓古今的学者,在学术研讨会上,每每能发表让人印象深

刻的一孔之见。

④看一个地

方的民风淳朴不淳朴,不用走访太多的人,只要看这个地方的高级官员

的作风正不正就能一叶知秋。

⑤由梅尔·

吉布森执导的《血战钢锯岭》在中国公映5天就取得了4.65亿的票房佳

绩,依照目前走势,其票房超过10亿指日可待。

⑥在这次举行的法律知识考试中,有些人竟对“法人”“行政处罚”等法律基本知识

素昧平生。

A.①③④   B.①②⑤C.②④⑤D.③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人造黄油、植物奶油等人造反式脂肪会对人体造成多种危

害,尤其是显著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

 B.在利率市场化和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的背景下,有关人士已经意识到银行服务网

点存在着诸多短板等问题,银行业传统的赢利模式亟待转型。

 C.创客的概念对李克强并不陌生,今年1月4日,他曾考察深圳柴火创客空间,并

欣然接受成为柴火创客荣誉会员的邀请。

D.现实告诉我们,让乡村教师真正感受到职业的尊严与幸福,提高乡村教师工资待

遇,改善乡村教师的生活条件,是留住乡村教师的必然选择。

19.填入下列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茅海建进一步说道,我们不能妄言梁启超对中国历史的认识存在着知识性的错误,其中①有一些, 

②他在这方面的学识也远超今人,不过梁将古代经典、史籍所言“议会之实”与近代西方民主之下的议会制度相提并论, 

③说是“差误的比附”,实在是源自他对西方民主制度理解的偏颇。

④ 

他在《古议院考》中称赞了泰西各国的议会,阐扬了中国古代类似议会的政治制度和思想,但关于是否要设立议会,梁 

⑤ 

持否定态度, 

⑥ 

“强国以议院为本,议院以学校为本”,学校才是开启民智的必经之路。

A

固然

毕竟

仅仅

因为

竟然

由于

B

只能

尽管

C

虽然

D

20.在下面一段

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

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20个字。

(5分)

独生子女家庭本质上是风险家庭,其风险种类多多,①,

独生子女的失去就意味着完整的、稳定的三角形家庭结构的缺损和瓦解,幸福生活的崩溃和毁灭,痛苦生活的开始和延续。

对失独群体来说,不仅仅是外部生活的翻天覆地,

②_______。

绝大多数的失独者患有自闭、焦虑、失眠、失忆、精神错乱等不

同的心理疾病,进而③_______,不少人还得了绝症。

21.下面为近年来我国国民不同阅读方式的调查统计表,阅读后请按要求答题。

阅读方式

年份

网络在线

阅读

手机在线

电子书

纸质图书

2011年

30.1%

29.0%

3.9%

37.0%

2012年

31.4%

31.8%

4.0%

32.8%

2013年

32.9%

33.6%

4.1%

29.4%

2014年

34.6%

36.1%

4.2%

25.1%

(1)请概括出我国国民阅读方式的变化趋势。

(3分)

(2)这一变化趋势说明了什么?

(3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我未来的

理想是当网红。

”在最近的一次调查中,面对“长大以后你想做什么”的问题,很多小学生的回答让人瞠目结舌,如何面对孩子们的这一“理想”,有些家长显得有些踌躇但也有一些家长已为孩子报了“网红学习班”。

从公众的角度来说,网红就是那些通过网络走红的人,既有能将自身的专长发挥到极致的草根达人,也有凭借爆料隐私、行为出格、装萌邀宠而走红的各种人。

网红中不乏励志型人物,比如“布鞋院士”“最美教师”等;

然而,也有一些网红炫富、炫身材、爆粗口,其表现着实令人失望。

对于上述现象,你怎么看?

请表明你的态度,阐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