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完美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482492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99.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完美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完美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完美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完美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完美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完美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完美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完美版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完美版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完美版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完美版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完美版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完美版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完美版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完美版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完美版Word格式.docx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完美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完美版Word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完美版Word格式.docx

清咸丰十一年(1861)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为安庆机械工业之始,是中国依靠自己力量建立的第一个近代军事工业企业,也是中国近代机械工业的发起,是中国近代第一家官办军用企业,标志着近代工业的起步。

5.失败:

________________中国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6.影响

(1)引进西方近代科技,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和技术工人,客观上刺激了中国____________的发展。

(2)对外国的____________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

(3)对本国__________的瓦解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了,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如上海的发昌机器厂等。

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一)初步发展

1.原因

(1)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争相向中国____________,进一步瓦解了自然经济。

(2)清政府放宽对____________的限制。

2.表现:

商办企业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由沿海向内地扩展。

3.影响:

____________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二)短暂的春天

(1)____________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2)南京临时政府__________________的法令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

(3)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尤其是1915年的抵制________、提倡________运动。

(4)欧洲列强忙于________,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1)面粉业和________发展最快。

(2)化工、皮革和卷烟也有相当发展。

3.结局:

一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整个中国民族工业迅速萧条。

(三)曲折的发展

1.国民政府的前十年

(1)原因:

国民政府开展“__________________”,鼓励发展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

(2)概况:

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

2.抗战时期

(1)原因

①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在沦陷区毁坏或吞并来不及内迁的民族企业。

在华北,日本采取“________”的办法吞并中国民族企业。

②国民党官僚阶层压榨民族企业。

民族工业遭受沉重打击,民族资本日益萎缩。

3.抗战胜利后

①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排挤国货。

②____________进行经济垄断,挤压民族企业。

③国民政府的__________不断增加,通货不断膨胀。

(2)表现:

民族工业陷入绝境,工厂纷纷倒闭。

【问题思考】

议一议如何理解列强经济侵略对中国的双重性影响?

 

读一读由于外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早于中国资产阶级的产生,这是一个特例。

读一读民族资本主义“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先天不足”指与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相比,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缺乏资本、人才、技术、市场和思想观念的准备。

“后天畸形”指由于先天不足,使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因而投资方向和发展主要在轻工业领域,重工业基础薄弱,而且主要分布在沿海和通商口岸,这种工业结构和地区分布的失衡使民族工业呈畸形发展,未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说一说观察下列两幅民国初年民族火柴业留下的商标——火柴花,探讨民族火柴业力量的源泉是什么?

图一

图二

辨一辨民族资本、外国资本与官僚资本

阅读《老人与梦》的故事,解答下面的探究问题。

考点一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老人与梦》

人生七十古来稀,在2005年的大年初一,110岁的百岁老人张振国从新加坡回到了他那从前熟悉的故乡——南京。

100年过去了,桃花依旧,人面全非。

他牵着一条叫“梦”的狗,颤动着身体站在扬子江边上,那滔滔不尽的江水似乎述说着他那坎坷曲折的人生……

片断一1895年的秋天,在南京一个姓张的农村家庭里有一对孪生兄弟降临人间,父亲给哥哥起名为振国,弟弟名为兴业。

面对严重的社会危机,父亲像很多憨厚的农民一样,变卖了所有的家田得到了3000元,在南京郊外开了一家小型的丝织厂。

几年下来,工厂越做越大,总资本在一万元左右……

1.从父亲“弃农从商”这件事,反映了社会经济结构出现怎样的变化呢?

2.当时的社会有什么因素有助于父亲开丝织厂呢?

3.张氏企业等民族企业的兴办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考点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片断二1911年17岁的张氏兄弟,刚刚接受了革命洗礼的兄弟俩,全面接手了父亲的生意,生意非常红火,进入了“黄金时期”,总资本达到十万元。

1.张家的生意在此期间获得了大发展,你知道他们遇到了什么机遇吗,除了此机遇还有什么因素促使其有了大发展?

2.有人提醒,你们的企业还存在隐患,不要高兴得太早。

你替其分析一下隐患何在?

精讲从时间上看短暂;

从力量上看无法与外资相抗衡;

从地位上看自然经济仍占优势;

从体系上看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体系;

从社会环境上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片断三在苦苦支撑了几年后,1927年,张振国终于在南京盼来了蒋委员长,在他的带领下,张氏企业又重新恢复和发展,总资本达10万元。

1937年的一声炮响又改变了他的命运:

国家碎了,兄弟死了,工厂被抢占了,张振国在极度的悲伤中,揣着仅有的5万元只身毅然去了重庆,开了一间“振国”丝织厂,由于要支持国家打仗,税收很重,他的工厂一直处于亏本状态。

3.“1927年,张老人在南京盼来了蒋委员长”是指代什么呢?

这个时期工业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4.“1937年一声炮响”是指什么事呢?

我们的民族工业为此受到怎样的影响呢?

5.从张振国在重庆开设的“振国”丝织厂的名称来看,支撑老人从灾难、悲伤中站起来的因素是什么呢?

在重庆的工厂亏本的实质原因是什么呢?

片断四1945年8月,50岁的老人哭了,继而露出了久违的笑容,高呼:

“熬出头了!

有救了!

”……2年后,老人提着一个简单的行李箱拉着一条狗(梦)坐在了前往新加坡的渡轮上,深沉地望着扬子江,唠叨着:

爸,弟弟,振国对不起你们,振国不亡于鬼子,而毁于老蒋啊,振国对不起你们啊……梦,咱们走吧……

6.试想老人及其工厂的命运,并分析其原因。

7.综合以上内容回答:

(1)在故事《老人与梦》中,梦是指什么呢?

(2)结合故事,整理所学知识,分析张振国老人的梦因何而起,又因何而灭?

(即分析影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3)当“梦”灭之后,中国经济发展之路何去何从呢?

(民族资本主义失败的启示)

精讲

(1)发展资本主义,实业救国。

(2)有利因素: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清末至民国政府鼓励政策;

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等。

不利因素: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使民族工业的发展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

(3)①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实现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

②资本主义道路不能挽救半殖半封的中国,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才是强国之路(核心)。

③爱国精神是社会前进、民族发展的重要保证。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可概括为: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19世纪末初步发展→一战期间进入黄金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获得较快发展→抗战时期日益萎缩→解放战争时期日益破产→建国初期得到恢复和发展→过渡时期接受了社会主义改造。

一、选择题

1.(2010·

长春模拟)《长沙市各行业概况调查》一文所载:

“长沙苏广业,初营业范围甚广,所经营者多是江苏、广东、上海之各种土产。

嗣以五口通商,洋货输入,西洋货竞占于该业市场矣。

故该业店铺之称呼,初为苏广杂货铺,嗣称为广货铺,复曰洋货铺。

”由材料可以得出()

A.我国传统商业受到西方的强烈冲击

B.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走向解体

C.中国的商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D.西方商业经营观念影响广泛

2.(2010·

大连模拟)19世纪40~60年代,中国一些传统制造业,如纺织业、制针业等日益衰落,但制茶、缫丝、酱菜、皮革加工等传统制造业却意外获得较快发展。

材料中这些制造业“意外获得较快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

B.洋务派大力兴办近代工业

C.清政府允许民间开设工厂

D.中国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

3.(2010·

石家庄模拟)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

”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指的是()

A.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B.引进了一批外商企业

C.抵制了外国经济侵略

D.引进了一些西方近代科技

4.

(2010·

瑞安模拟)上图是清朝“光绪十七年”发行的“开平矿务局股份票”。

下列对其体现的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A.是中国最早的股票,开风气之先

B.当时中国已经成为市场经济国家

C.是当时中国经济近代化的一种表现

D.中国金融证券业发达,大量企业上市

5.(2010·

济南模拟)毛泽东说:

“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

”毛泽东如此高度评价二人是因为他们()

①都为中国工业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②都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③都是民族资本家的杰出代表④都是洋务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6.

上图是20世纪初重庆商务总会的一副楹联,它体现了近代工商业者的()

A.重义轻利思想

B.维新图强思想

C.实业救国思想

D.中庸自保思想

7.下列诗句比较恰当地反映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甲午战后发展状况的是()

A.千呼万唤始出来B.小荷才露尖尖角

C.忽如一夜春风来D.无可奈何花落去

8.(2011·

东营模拟)下表反映了一战前后日本、美国对华经济的变化(货币单位:

白银)。

下列各项表述错误的是()

日本

美国

一战前的对华商品总值

(万两)

(1912年)

9000

(1913年)

3500

一战后的对华商品总值

(亿两)

(1919年)

2.4

1.1

对华经济地位的变化

由第6位上

升到与首位

的英国势均

力敌

超过法国

位举足轻重

A.美、日有效地遏制了英、法对华经济侵略

B.日、美乘一战之机扩大了对华侵略

C.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D.列强在华的经济实力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英国输华货物总值一览表(单位:

英镑)

年份

1840

1843

1844

1845

货值

524198

1456180

2303619

2394827

鸦片战争后中国出口生丝数量一览表(单位:

包)

1853

出口量

1787

13220

62894

材料二清政府正式派官员和商人携物出洋赴赛,始自1876年美国费城举办的国际博览会。

……大清国的展品“物什悉遵华式,专为手工制造,无一借助机器”。

经评判,中国赛品“以丝、茶、瓷器、绸货、雕花瓷器、景泰器,在各国中推为第一。

——《清末商品赛会活动评述》

材料三1905年,清政府奏准《出洋赛会章程》……指明凡有国际博览会,商部即咨行各省督抚,晓示商人,劝谕参加。

商部在博览会会场设立事务所,经理华商与会有关事务,向华商提供各种帮助。

……1910年6月,南洋劝业会在南京正式开幕……共设农业、医药、教育、工艺、武备、机械、美术等9个展览馆和一个劝工所。

另设暨南馆1所,陈列南洋各埠华侨之出品;

参考馆3所,主要展出外国产品。

——《近代中国经济政策演变史稿》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

这种现象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为我们研究19世纪70年代的中国经济提供了哪些重要信息?

(3)根据材料二、三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政府的政策与鸦片战争前有什么不同?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近现代经济与世界市场的关系的认识。

答案解析

课前准备区

一、

(一)2.

(1)纺织

(2)织耕

3.

(1)统治

(2)商品经济(3)国际市场

(二)2.科技

3.

(1)奕

(2)曾国藩

4.

(1)①自强②安庆内军械所天津机器制造局

(2)①求富②开平煤矿湖北织布局(3)福建

5.甲午中日战争

6.

(1)资本主义

(2)经济侵略(3)封建经济

二、

(一)1.

(1)输出资本

(2)民间办厂

3.民族资产阶级

(二)1.

(1)辛亥革命

(2)奖励发展实业(3)日货国货(4)一战

2.

(1)纺织业

(三)1.

(1)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2.

(1)①军管理

3.

(1)①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②官僚资本③苛捐杂税

问题思考

议一议

(1)破坏性:

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并逐步瓦解,促使农民、手工业者纷纷破产,激化了社会矛盾;

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资本主义的附庸,这是痛苦和灾难。

(2)建设性:

促使农产品日益商品化,为中国准备了发展资本主义所需要的商品市场、大量雇佣劳动力、一定的资本积累等。

说一说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

辨一辨民族资本是指殖民地、半殖民地或民族独立国家中民族资产阶级拥有的资本,一般是中小资本。

外国资本则是相对于本国民族资本而言的其他国家资产阶级或垄断资产阶级所拥有的资本。

官僚资本则是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中国的通称。

课堂活动区

考点一

1.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2.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清政府放宽设厂限制;

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等。

3.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领导了一场救亡图存的戊戌变法运动。

考点二

1.机遇:

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因素:

辛亥革命的促进作用;

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民族工业家爱国心的驱使和利润的刺激。

3.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国民政府实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等。

4.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在沦陷区,来不及内迁的民族企业,被日军所毁或吞并。

5.爱国主义情感;

官僚资本的压迫。

6.命运:

张氏企业陷入破产、倒闭绝境。

原因:

官僚资本主义的挤压;

美国帝国主义的侵略;

战乱以及国民政府的经济掠夺等。

课后练习区

1.A[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长沙最初经营各地土产,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外国商品大量涌入,洋货占据了长沙市场,店铺也改称洋货铺。

这说明中国传统商业受到西方列强的猛烈冲击。

]

2.D[注意时间:

19世纪40~60年代。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西方国家的原料产地。

A项中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于19世纪70年代前后;

B项洋务运动始于19世纪60年代;

清政府在甲午战争后为扩大税源,一度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C项亦可排除。

3.A[“旧轨”意指封建制度,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但创办了一批近代工业,却极大地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根据题意A项最符合。

4.C[材料中“光绪十七年”为1891年,“开平矿务局”属于洋务企业。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所以,答案为C。

5.A[张之洞属于洋务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张謇属于民族资本家的杰出代表,故③④错误。

6.C[20世纪初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发展。

从材料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对联可以看出当时的工商业者具有实业救国的思想。

7.B[由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清政府放宽设厂限制等影响,甲午战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初步发展。

8.A[注意关键词“表述错误”,从材料可得出B、C、D项信息,但是却不能得出美日有效遏制了英法对华经济侵略的结论。

9.

(1)现象:

英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开始成为英国商品的倾销市场;

农产品出口不断增加,中国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原料供应地。

影响:

外国商品的涌入,冲击了传统经济结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农产品大量出口,促进了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

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信息:

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手工业品发达,传统手工艺品仍驰名中外。

(3)不同:

改变了闭关自守的政策,打开国门,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

(4)认识:

从被迫开放到主动开放;

中国经济的发展与世界市场紧密相关;

要积极参与世界市场,参与国际竞争;

政府要积极引导和支持对外交往。

(答两点即可)

解析第

(1)问表一反映了英国输华商品连年增长;

表二反映了中国出口原料也是连年增长,所以中国越来越沦为英国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

这种现象冲击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同时使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问材料二中,中国的产品是“丝、茶、瓷器、绸货、雕花瓷器、景泰器”等手工业品和传统手工业品。

第(3)问材料二、三中,清政府积极参加博览会,参与国际竞争,改变了过去闭关自守的政策。

第(4)问围绕材料和问题展开,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