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的生产过程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484404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0.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本的生产过程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资本的生产过程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资本的生产过程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资本的生产过程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资本的生产过程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资本的生产过程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资本的生产过程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资本的生产过程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资本的生产过程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资本的生产过程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资本的生产过程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资本的生产过程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资本的生产过程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资本的生产过程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资本的生产过程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资本的生产过程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资本的生产过程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资本的生产过程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资本的生产过程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资本的生产过程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资本的生产过程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Word文档格式.docx

《资本的生产过程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本的生产过程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Word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资本的生产过程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Word文档格式.docx

  当然,这种一般的劳动过程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它总是采取一定的社会形式的。

为什么马克思还要先抽象地分析这个一般过程呢?

  1 一般劳动过程的一些基本要素是各个社会所共有的,先把它抽出来,加以说明。

就可以避免以后总要重复它。

这是合理的,必要的。

马克思指出:

“生产的一切时代有某些共同标志,共同规定。

生产一般是一个抽象,但是只要它真正把共同点提出来,定下来,免得我们重复,它就是一个合理的抽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第3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

  2 另一个原因就是:

弄清生产的一般要素是各个社会的共同点,以避免在以后看到各个社会都具备这些要素,而忘记它们之间的本质差别,混淆各种不同的生产形式。

马克思说:

“对生产一般适用的种种规定所以要抽出来,也正是为了不致因为有了统一……而忘记本质差别。

”(同前)资产阶级就是故意混淆这二者,譬如,有人在原始人用的石头、棍子这类工具上发现了资本的起源。

  下面谈谈马克思对劳动过程的分析。

  马克思仍然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首先把一个事物一分为二来揭示它的本质。

劳动过程是怎样一分为二的呢?

先看看劳动是怎么回事。

  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这个过程是由人的活动引起、调整和控制的。

在这个过程中,人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物质相对立。

但是,人不是简单地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物质相互作用,像两种自然物质之间那样,也不像动物与自然物质之间那样,例如蜘蛛、蜜蜂等。

人的劳动是一种有目的的意志支配下的活动。

(1)有目的的;

(2)有意识的。

这就使人的劳动同动物的受本能支配的活动区别开来。

  我们知道了劳动是什么,就可以看到劳动过程包含着两个方面的要素:

(1)有目的的活动,即劳动本身;

(2)物的要素,即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关于劳动,前面已经说过,下面就分析第二个要素:

劳动对象。

它分为天然存在的,如土地、鱼、森林、矿石等;

和已经加工过的,叫原料。

  劳动资料,指进行劳动的过程中所需要的一切物质条件,包括生产工具、容器、土地、厂房、运河、道路等。

  能够制造劳动资料,这是使人同其他动物相区别的最基本的标志,因为这是人的活动受人的有意识的支配的最明显的证明。

这是“人类劳动过程独有的特征”。

马克思引用富兰克林给人下的一个定义:

人是“制造工具的动物”。

  劳动资料如何,用什么样的劳动资料进行生产,可以表现人类劳动力发展程度,即表明人作用于自然的力量的程度。

同时,它也是人们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

就像动物的遗骨可以指示这个动物身体的基本结构一样。

劳动资料可以指示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

(《资本论》1卷,第204页,以下选自本卷只注页数)

  劳动资料中,生产工具尤其具有重大的作用,它“更能显示一个社会生产时代的具有决定意义的特征”。

(204)马克思强调生产工具是一个社会形态的指示器,因为它决定着人的生产能力的大小,从而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

  上面,分别对劳动过程和劳动过程中物的要素作了分析。

下面,就把二者作为一个统一体加以研究。

作为二者统一体的劳动过程可以这样定义:

“人的活动借助劳动资料使劳动对象发生预定的变化。

”(205)

  劳动过程的结果就是一个产品,这是劳动与劳动资料结合作用于劳动对象的结果。

劳动物化在产品中了。

  下面,马克思从劳动产品的角度继续分析。

  “如果整个过程从其结果的角度,从产品的角度加以考察,那么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表现为生产资料,劳动本身表现为生产劳动。

”在这里马克思又提出了两个重要概念:

生产资料、生产劳动。

为什么现在才提出这两个概念呢?

因为只是从结果的角度,才可以确定某种物品是不是生产资料,劳动是不是生产劳动。

  生产资料这个概念有很重要的意义,它的意义所以巨大,就在于它在劳动过程中的作用是巨大的。

  上面。

我们还只是从一个劳动过程来进行分析的,但劳动过程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而是连续不断进行的。

如果从不断进行着的劳动过程来看,又可以看到产品不单纯只是劳动过程的结果,它还可以作为另一个劳动过程的生产资料,从而成为劳动过程的条件。

正如马克思指出的:

“一个使用价值究竟表现为原料、劳动资料,还是产品,完全取决与它在劳动过程中所起的特定的作用,取决于它在劳动过程中所处的地位。

”(207)

  产品都是已经过去的劳动结果,但它一旦重新作为生产资料进入劳动过程,它就失去了产品的性质。

从作为生产资料这一点来说,它究竟是不是过去劳动的结果,是毫无关系的。

是天然存在的,还是已经加过工的,从作为生产资料这点来说,没有什么不同。

  马克思强调指出了活劳动的决定作用:

“机器不在劳动过程中服务就没有用。

……活劳动必须抓住这些东西,使它们由死复生,使它们从仅仅是可能地使用价值变为现实的和起作用的使用价值。

”(207-208)“是使这些过去的劳动产品当作使用价值来保存和实现的唯一手段。

  马克思在这里实际上指明了,在人与物的要素之间,哪个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上面分析完了后,马克思就对劳动过程下了一个全面的定义:

“劳动过程,就我们在上面把它描述为它的简单的抽象的要素来说,是制造使用价值的有目的的活动,是为了人类的需要而占有自然物,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一般条件,是人类生活的永恒的自然条件,因此,它不以人类生活的任何形式为转移,倒不如说,它是人类生活的一切社会形式所共有的。

”(208)

  以上分析了一般劳动过程。

但只从劳动过程上看,看不出劳动者是在奴隶监工的皮鞭下进行的,还是在资本家的监督下进行的。

我们要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都是作为生产要素为资本家购买去,使二者结合起来。

这是一种特殊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结合方式,表现出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的特征。

在这种结合方式下,劳动过程就成为资本家消费劳动力的过程。

这样的生产过程就具有下述两个特点:

(1)工人在资本家监督下劳动,他们的劳动已属于资本家了;

(2)产品是归资本家所有。

这样,劳动过程就采取了价值增殖过程的形式。

  学习这一节时常常会产生这样的误解:

把劳动过程三要素等同于生产力要素。

这是不对的。

(1)劳动过程的一个要素是劳动,这是指流动中的劳动,生产力中的一个要素是人,是劳动力,不是劳动;

(2)劳动对象是劳动过程的必要要素,否则,不会有劳动过程,而生产力的要素中不包括劳动对象,它只是包括加工于劳动对象前所必须具备的物质要素即劳动资料。

  

(二)价值增殖过程

  前面分析了劳动过程,劳动过程的结果是一个使用价值,但我们现在是研究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生产的特点是它不是使用价值的生产,而是商品的生产;

而且还不仅是商品生产,它还要求生产出来的商品的价值要大于它为生产这个商品而预付出去的价值,即要求一个剩余价值。

这就是说,资本主义生产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而且要生产价值,不仅要生产价值,而且要生产一个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通过它的生产过程的分析,也就揭示出了剩余价值的本质。

  

  在说明剩余价值生产之前,先谈淡价值是怎样形成的。

  在第一章中我们已经研究了价值,但那里并没有说明价值是怎样形成的,因为在那里不是要研究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而是要解剖一个商品,通过分析发现价值和它的本质,那就是它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物化或凝结。

为了分析商品的价值,马克思把一些具体问题都抽象掉了,譬如,生产商品时是否耗费掉生产资料?

这些生产资料的价值又是如何计算在新生产的商品里面的?

等等。

  现在就不能再这样简单地说明了,因为:

  第一,我们已讲过了劳动过程,那里告诉我们劳动过程包括两个方面的要素:

人的劳动和生产资料,所以,再把生产资料抽象掉就不行了。

  第二,这里目的就是要说明剩余价值是如何生产出来的,所以不先把一个商品的价值如何具体形成弄清楚,就不可能弄清楚剩余价值是如何生产的,因为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不外是价值形成过程的延长。

  第三,先分析价值形成过程,再分析剩余价值生产过程,用这种对比的方法,可以更清楚地揭示剩余价值的本质。

  在这里,生产资料棉花、纱锭的价值就转移到棉纱上了,成为棉纱价值的组成部分,它的使用价值消失了,变成新的使用价值,它的价值也就从旧使用价值上转移到新使用价值上。

  劳动者是在劳动中把棉花变成棉纱的,这个过程中,劳动者又消耗了他的体力、脑力,耗费了一般人类劳动。

假设在6小时中又形成了3元的新价值,补偿了资本家支付给他的劳动力价值。

这就是价值形成过程。

  但过程到此结束,资本家是不答应的,他要求得到比他原先预付的更多的价值,否则他宁愿把积蓄的货币放在保险柜里。

但这更多的价值从哪里来呢?

  资产阶级有种种关于利润来源的谬论,马克思在这里用讽刺的口吻批驳了这些谬论,主要包括三种:

(1)节欲论;

(2)服务论;

(3)“劳动”论。

这些看法都只不过是为资本家剥削进行辩护的谬论。

  剩余价值究竟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呢?

关键就在劳动力商品上。

劳动力的价值是3元,代表6小时,这就是说再生产这样的劳动力需要6小时,但这并没规定工人只做6小时。

劳动力的价值是6小时,并不妨碍他劳动12小时,资本家购买了这个劳动力商品,恰恰就是看中了这一点,他会强迫工人劳动超过6小时,譬如,12小时。

  27元变成了30元,生出了3元的剩余价值,12小时的生产过程完了,剩余价值生产出来了。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这整个过程都是遵循着商品交换的规律进行的。

资本家按价值购买了棉花、纱锭等,也按价值购买了劳动力,一切都遵循价值规律,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

纺出的棉纱,也完全是按价值卖出的。

正是在价值规律作用的基础上,剩余价值生产出来了。

  这里具有决定意义的,就是找到了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它特殊的地方就在于,它的使用价值,即劳动,能创造新的价值,而且可以创造出超过它本身价值更多的价值。

  把剩余价值生产过程弄清楚了,我们就弄清了剩余价值的本质。

表面看来,剩余价值是资本家卖出其产品的价值超过其原先预付的价值的部分,实际上这种表述是不对的,因为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其价值并不发生变化,只是转移了它的价值,在这里只是起着劳动吸收器的作用。

所以,如果给剩余价值下个科学的定义,那就是:

劳动力的价值与劳动力所创造的价值的差额,即6-3=3。

  也正是带来了这个剩余价值,资本家原先垫付出去的货币变成了资本。

所以,在这里也可以给资本下个定义,那就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或叫,自行增殖的价值。

当然这个定义并未显示资本的本质,还只是现象的描述。

  我们如果把价值形成过程同价值增殖过程对比一下,可以明显看出,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价值形成过程的延长。

  这就是资本家强迫工人做超过必要劳动以上时间的劳动,把劳动时间延长到必要劳动时间以上,这就是剩余价值的实质。

  榨取劳动者剩余劳动是一切剥削社会的共同点,它们之间的区别就在于这种剩余劳动所采取的形式不同。

奴隶社会是直接榨取剩余产品,封建社会是以地租的形式,而资本主义是一个商品生产形式占支配地位的社会,剩余劳动在这里采取了剩余价值这种形式。

在这里可以给剩余价值下一个科学的定义:

剩余价值是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部分。

所以,剩余价值的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特征。

  从以上分析,我们也可以给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下一个全面的定义:

它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劳动过程是它的物质内容,价值增殖过程是它采取的社会形式,资本主义形式。

  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是《资本论》第一卷第三篇《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的第六章研究的问题。

这一章是上一章的直接继续。

第五章说明了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在那里我们看到,劳动过程的不同要素在产品价值形成过程中是起着不同作用的。

劳动力通过劳动创造了新价值,但同时生产资料的价值也转移到新产品上了。

在上一章,我们把这件事当作前提,揭露了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现在,我们再返回来看看,生产资料的价值是怎么转移到新产品上的呢?

不是生产资料自己转移上去的,而是通过劳动。

是怎样通过劳动实现的呢?

为什么同一个劳动过程会做成两件事呢?

  这只能用劳动二重性的理论来加以说明。

  把棉花、纱锭变成棉纱,是纺纱工人的特殊形式劳动的结果,其他形式的劳动是不能实现这个任务的,正是这种具体形式的劳动把生产资料棉花、纱锭变成新的使用价值,从而也就把包含在消耗的棉花、纱锭的价值转移到棉纱上了。

  纺纱工人在转移旧价值的同时,还消耗了一定的人类劳动,这种抽象的人类劳动的耗费就凝结为新的价值。

  正因为纺纱工人的劳动具有二重性,所以,他能在同一个过程中,既转移了原来生产资料上的价值,又同时创造了一个新价值。

所以,这里不是两个劳动过程,而是同一个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所以,马克思说:

“新价值的加进,是由于劳动的单纯的量的追加;

生产资料的旧价值在产品中保存,是由于所追加的劳动的质。

同一劳动由于它的二重性造成的这种二重作用,清楚地表现在种种不同的现象上。

”(227)

(1)技术条件变化了、提高了,导致劳动生产率变化、提高,也就是工人的劳动能力增加了,这是指劳动的具体有用方面说的,转移旧价值增加了,但新创造的价值在同样时间里是不变的。

(2)原料价值变了,涨价了,也会发生这种有差别的运动。

  这都说明,在同一过程中,劳动保存价值的属性,同创造价值的属性,在本质上是不同的。

(227)

  上面,我们说明了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上,和新价值的创造同劳动二重性的关系。

下面,就分别具体分析这两种要素在价值形成和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

  首先,我们分析价值转移问题,分析生产资料的各个要素在劳动过程中转移价值时的不同情况。

  生产资料怎么会把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上?

价值总是要有一定的使用价值作物质承担者,如果使用价值丧失,价值也随之丧失,旧生产资料使用价值丧失,所以不丧失价值,只是因为变成了新的使用价值,价值又采取了另外的形态,转移到新的使用价值形态上。

因此,生产资料转移价值有如下条件:

(1)失掉旧使用价值;

(2)由于失掉使用价值,而同时失掉它的交换价值。

  因此,这就决定了:

丧失使用价值的形式不同,转移价值的过程也不同。

如原料、辅助材料等,它们的使用价值,在一个生产过程完了,就丧失了,变为新的使用价值形态。

厂房、工具等劳动资料就不同,譬如,一台机器可用10年,它的使用价值就每年失掉1/10。

这种区别也就决定了它的价值转移上的差别。

前者是一次转移,后者是一部分一部分转移,每年转1/10。

所以,生产资料的价值失掉多少,就转移到新产品上多少,不会发生价值变化,一点也不会增加。

有一个有趣的现象:

一种生产资料是全部进入劳动过程,而只是部分进入价值增殖过程,如厂房、机器等;

一种是全部进入价值增殖过程,而只是部分进入劳动过程,如浪费了的原料或劳动资料。

  这里我们概括一下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生产资料价值转移的特点。

  1 由于是转移价值,所以,“生产资料转给产品的价值决不会大于它在劳动过程因本身的使用价值的消灭而丧失的价值。

”没有价值的生产资料就不可能转移价值到新产品上。

资本家说他们的机器、厂房可以为其带来更多的价值,显然是谬论。

  2 生产资料的价值只是转移,而不是再生产,是再现:

(1)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掉的是生产资料的使用价值,它的价值并没有被消费,所以也不再生产出来;

(2)它的价值被保存下来,不是由于对这个价值进行了什么操作,而只是因为它借以存在的旧使用价值变为另一种新使用价值,只是原来的价值换了一个承担者。

  至于劳动力的价值,则根本不同,它不是转移,而是再生产的,是用新创造的价值来补偿原来消费了的旧价值。

为什么说它的价值不是转移的呢?

可用下列事实证明:

劳动力价值的变化丝毫不影响新创造的价值。

后者只是由当时的抽象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劳动力价值提高或降低,不影响在一定时间里创造价值多少,只是影响在创造出来的新价值中,有多少归劳动者自己,有多少归资本家。

  以上说明了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这些要素在价值形成过程中的不同作用。

这一作用同样也适用于价值增殖过程,因后者不过是前者的延长。

  购买生产资料那部分资本,同购买劳动力那部分资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执行着不同的职能。

  变为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并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因此称作不变资本。

变为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它除了再生产本身的价值外,还生产出一个剩余价值,这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价值量的变化,所以称作可变资本。

  这样,在劳动过程中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区别,在价值增殖过程中,就表现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

  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对揭露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和运动规律是极为重要的。

  在这里也可以对资本这个范畴作出科学的规定:

资本是在生产过程中无偿占有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种特殊生产关系。

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生产关系。

  三、剩余价值率

  “剩余价值率”是《资本论》第一卷第三篇《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中的第七章研究的问题。

本章揭示资本对劳动的剥削程度。

  五、六两章已经把剩余价值的本质讲清楚了,剩余价值首先表现为产品价值超过原预付价值的差额。

经分析表明它是劳动力价值同其创造的价值的差额。

在这个基础上,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理解了剩余价值的本质,现在再分析一下剩余价值的量的方面的一个重要问题,即剩余价值率的问题,剩余价值率体现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用c、v、m分别代表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全部商品价值=c+v+m。

  如前所说,既然购买生产资料的部分资本,它的价值只是转移,生产过程前后,价值不发生任何变化,新价值的创造和增加,只与购买劳动力那部分资本有关,所以,我们要探讨价值增殖的程度,即剩余价值增加的程度,可以把不变资本舍去不管,这是必要的,也是合理的,不影响事物的本质。

没有c当然不行,但它只是个劳动吸收器。

我们只研究v+m,m/v=m′叫剩余价值率,表明一定可变资本增殖的程度。

  m′可以准确地表明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前已说过,任何剥削社会都是榨取劳动者的剩余劳动,而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采取剩余价值的形式,这当然不是只具有形式的意义,而且具有本质的意义。

剩余劳动一旦采取剩余价值的形式,就会使对它的占有具有更大的贪婪性。

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由于商品经济还不发达,因而对劳动者的榨取,主要是满足其寄生性的消费。

这种只是为了榨取更多剩余产品的剥削,它总会有某种限度,虽然是很残酷的。

但一旦追求目的是价值和剩余价值本身的话,那这种榨取就是无限度的。

因为一定的价值量总是一个有限量,资本的运动是无限的。

  在第五章,我们说明了剩余价值的本质,指出这是劳动力的价值和它所创造的价值之间的一个差额。

在第六章,又在这个基础上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c和可变资本v,指出了m只是v价值变化的结果,这些都是从质的方面研究m的,指出m的源泉,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一种以特殊剥削方式占有别人劳动为基础的。

如c、v、m都是反映剥削质的方面的一些范畴。

  理解了质,还必须进一步研究它的量,要说明m的剥削程度,不是由其对总资本的量来规定,而是由其对v的量来规定。

在对质的分析的基础上,就有可能对m的量的方面做进一步的研究。

本章就是要完成这个任务。

它是要说明m的量的变动规律。

从剥削程度、规模等方面研究m,也就提出了很多新的范畴,如m′、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等,并且还研究了m量的方面的表现方法。

  本章共分四节,第一节研究纯粹形式的m′,阐明了m′的概念,从而揭示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第二节指出在现实中,产品价值的各个不同的构成部分,如何通过产品的各个部分的比例表现出来,并说明了这种表现方法所产生的一种假象。

第三节是对西尼耳的批判,指出正是这种表现方法是产生歪曲现象的一个例证。

第四节根据第二节的研究指出了剩余产品的定义。

  

(一)劳动力的剥削程度

  剩余价值首先是表现为产品价值超过原预付的价值,但前章已说明,c的价值只是转移,v+m才是新创造的价值,所以,产品价值和价值产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既然c只是转移,所以,在研究价值创造的问题时,可以假设c等于0,这种假设是完全可以的;

而且把c暂时抽出去也有必要,它参加进来会遮蔽现实过程,因为它会把本来只是v价值变动的结果,表现为总价值变动的结果。

  假设把c抽去,m就会纯粹地表现为是v价值变动的结果,但这种说法好像也不能成立,因v也是一定量的价值,怎么会自行增殖呢?

问题在于这里的v只是一个符号,它只代表着一个能创造新价值的活劳动。

活劳动采取v这样的符号,是由资本主义关系决定的,在那里劳动力成了商品。

  马克思下面紧接着从事实上和现实生产上证明把c抽出去的合理性:

(1)资本家计算时是抽出去的;

(2)c只是活劳动的吸收器。

  把c提出去,那么就只有v和m的关系,m/v就是m′。

  m/v又可以用劳动的比例关系来表现:

剩余劳动/必要劳动,这个比例关系清楚地表明工人的劳动中多少时间是为自己劳动,多少时间是为他人劳动。

所以,m′恰当地表现了剥削程度。

  

(二)产品价值在产品相应部分上的表现

  这两种表现方法是一致的,区别是,一个是从空间上考察,一个是从时间上考察。

前者是同时并存的各部分产品,后者是先后出现的各部分产品。

  这种表现方法是应当允许的,

(1)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2)在现实生产中,产品也的确是一个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