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1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485662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4.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拟1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模拟1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模拟1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模拟1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模拟1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模拟1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模拟1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模拟1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模拟1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模拟1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模拟1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模拟1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模拟1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模拟1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模拟1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模拟1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模拟1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模拟1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模拟1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模拟1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模拟1Word下载.docx

《模拟1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拟1Word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模拟1Word下载.docx

c.复制过程

D.动机过程

E.模仿过程

9.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认为,心智技能的形成经过三个阶段,即()。

A.认知阶段

B.联结阶段

C.评价阶段

D.自动化阶段

E.内化阶段

10.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

A.抑制现象

B.挫折现象

C.高原现象

D.低分现象

E.消退现象

11.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

A.讲解

B.观察

C.示范

D.练习

E.模仿

12,连续型操作技能是由一系列连续动作组成。

换言之,操作动作本身是连续性的,如()。

A.弹钢琴

B.开汽车

C.骑自行车

D.滑冰

E.跑步

13.态度的结构比较复杂,一般我们认为包括()。

A.认知成分

B.外部成分

c.情感成分

D.行为成分

E.内部成分

14.大多数心理学家都认为,任何问题都含有三个基本的成分()。

A.给定的条件

B.达到的目标

C.确定的解法

D.存在的限制或障碍

E.给定的范围

15.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包括()。

A.直觉的道德情感

B.想象的道德情感

C.表象的道德情感

D.形象的道德情感

E.伦理的道德情感

16.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

A.依从

B.接受

C.认同

D.内化

E.服从

17.由于看到鸟的飞翔而发明了飞机,这类创造活动的主要心理影响机制是()。

A.原型启发

B.负向迁移

C.功能固着

D.定势影响

E.正向迁移

18.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A.形象思维

B.发散思维

C.辐合思维

D.直觉思维

E.聚合思维

19.学习动机是引发和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将学习活动引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动力机制,这种动力机制表现为几种动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这几种动力是()。

A.浮力

B.推力

C.拉力

D.压力

E.摩擦力

20.关于学习动机的激发,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逊认为,()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

A.简单任务时,动机水平偏高

B.中等难度任务时,动机水平中等

C.高难度任务时,动机水平偏低

D.中等难度任务时,动机水平偏低

E.高难度任务时,动机水平偏高

21.充分利用学生头脑中生动而鲜明的形象来帮助记忆,这是使用了()。

A.组织策略

B.复述策略

C.元认识策略

D.精细加工策略

E.计划策略

22.学习一种新材料时运用联想,假借意义,对记忆有帮助的这种方法称为()。

A.语义联想

B.视觉想象

C.关键词法

D.谐音联想法

E.位置记忆法

23.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即迁移的影响效果不同而进行分类,则迁移可以分为()。

A.正迁移

B.负迁移

C.一般迁移

D.特殊迁移

E.水平迁移

24.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迁移可以分为()。

A.水平迁移

B.垂直迁移

C.同化性迁移

D.顺应性迁移

E.重组性迁移

25.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有()。

A.生物因素

B.心理因素

C.社会因素

D.自身因素

E.家庭因素

26.多动症儿童行为的主要特征有()。

A.活动过多

B.注意力不集中

C.冲动行为

D.攻击行为

E.喜欢幻想

27.专家型教师和新教师在那些方面存在差异?

()

A.课时计划

B.课前准备

C.课堂教学过程

D.课后教学评价

E.师生交往

28.“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实验者是()。

A.加涅

B.罗森塔尔

C.戴尔

D.波斯纳

E.奥苏贝尔

29.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是()。

A.2岁

B.3岁

C.4岁

D.5岁

E.6岁

30.在实际教学中不难发现,越是学习好的学生越愿意学,这符合桑代克提出的()。

A.准备律

B.练习律

C.效果律

D.强化律

E.反馈律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5分)

1.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许多教育心理学的观点,“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是关于__________的论述。

2.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而心理发展又包括认知发展和__________。

3.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个人学习的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4.广义的学习指人与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__________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5.当厌恶刺激出现时,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则该反应在以后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这类条件作用称为__________。

6.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一般分为__________与操作技能两种。

7.操作技能也叫__________、“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8.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__________、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成分。

9.依从包括从众和__________两种。

10.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11.学习动机是由学习需要和两个方面构成的。

12.奥苏贝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至少应包括三方面的内驱力,即__________、自我提高内驱力以及附属内驱力。

13.__________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经过努力的识记。

14.心理健康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和良好的__________。

15.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有两个重要特征对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

一是__________;

一是教师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

三、判断说明题(先判断正误,再改错;

判断错误不得分;

每题5分,共25分)

1.关键期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日寸期,在这个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其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错过了关键期,以后经过补偿性学习,也无法获得某些能力。

2.直观是知识掌握的开端环节,是感性知识的重要来源,是理解抽象的科学知识的起点。

缺乏这一起点,学生只能习得一些空洞的概念、原理,或者曲解概念和原理。

因此,直观是知识掌握的开端环节,任何情况下教学都必须从直观开始。

3.态度决定个体能否顺利完成某些任务,而能力则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例如,爱护公物的行为不是由能力决定的,而是由态度决定的。

4.集中复习就是集中一段时间一下子重复学习许多次,分散复习就是每隔一段时间重复学习一次或几次。

对于大多数学习而言,集中复习的效果优于分散复习。

5.奥苏贝尔认为,一切新的有意义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有意义学习是不存在的。

因此,一切有意义的学习必然包括迁移。

四、简答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

1.简述加里培林的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理论。

2.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简述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

4.简述奥苏贝尔认知观的内容。

五、论述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试论述学习与教学的基本要素。

2.试联系教学实践经验和生活中的事例,阐述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和品德。

一、不定项选择题

1.D

【解析】下位学习分为派生性的和相关性的归属学习。

派生性的归属学习指新学习的知识从属于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某一观念,且仅是这个观念的一个特例或是先前学过的命题中的一个例证。

新知识只是旧知识的派生物,并不扩充、限制或改变原有知识的内涵。

相关性的归属学习指新学习的知识从属于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某一观念,但并非完全包含于原有观念之中,并且也不能完全由原有观念所代表。

因此,答案选D。

2.ABCDE

【解析】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五要素。

因此,答案选ABCDE。

3.D

【解析】20世纪60年代初,由布鲁纳发起课程改革运动,自此,美国教育心理学逐渐重视探讨教育过程和学生心理,重视教材、教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

4.BCDE

【解析】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有如下主要特征:

多维思维;

思维的可逆性;

去自我中心;

具体逻辑推理。

因此,答案选BCDE。

5.B

【解析】已有研究表明,2岁是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言语的关键期。

因此,答案选B。

6.ABCDE

【解析】加涅按照学习结果将学习分成了五类:

(1)言语信息。

(2)智慧技能。

言语信息的学习帮助学生解决“是什么”的问题,而智慧技能的学习要解决“怎么做”的问题。

(3)认知策略。

认知策略是学习者用以支配他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的有内在组织的才能。

(4)态度。

态度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内部状态,这种状态影响着个人对某种事物、人物及事件所采取的行动。

(5)运动技能。

7.B

【解析】上位学习,又称为总括关系,是指新概念、新命题具有较广的包容面或较高的概括水平,这时,新知识通过把一系列已有观念包含于其下面获得意义,新学习的内容便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观念产生了一种上位关系。

8.ABCD

【解析】观察学习的过程:

(1)注意过程,即对榜样情景各方面的注意和知觉。

(2)保持过程,即对示范信息的记忆,这是一个从外到内的过程。

(3)复制过程,即自己仿照做出从榜样情景中所观察到的行为,这是一个从内到外的过程。

(4)动机过程。

因此,答案选ABCD。

9.ABD

【解析】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认为,心智技能的形成需经历三个阶段,即认知阶段、联结阶段和自动化阶段。

因此,答案选ABD。

10.C

【解析】学习者的练习曲线存在差异,表现在:

第一,开始进步快;

第二,中间有一个明显的、暂时的停顿期,即高原期;

第三,后期进步较慢;

第四,总趋势是进步的,但有时出现暂时的退步。

在练习中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高原现象。

因此,答案选c。

11.D

【解析】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它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特点:

(1)技能是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的,不同于本能行为;

(2)技能是在后天的不断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完善的,而不是通过遗传而来的。

12.BCDE

【解析】连续型操作技能是由一系列连续动作组成,换言之,操作动作本身是连续性的。

如在开汽车、骑自行车、滑冰、跑步等活动中均由一系列连续动作完成。

13.ACD

【解析】态度结构比能力结构更为复杂,因为前者除包含认知成分之外,还包含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

因此,答案选ACD。

14.ABD

【解析】大多数心理学家都认为,任何问题都含有三个基本的成分:

一是给定的条件,这是一组已知的关于问题的条件的描述,即问题的起始状态。

二是要达到的目标,即问题要求的答案或目标状态。

三是存在的限制或障碍。

15.ABE

【解析】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包括三种:

一是直觉的道德情感,即由于对某种具体的道德情境的直接感知而迅速发生的情感体验。

二是想象的道德情感,即通过对某种道德形象的想象而发生的情感体验。

三是伦理的道德情感,即以清楚地意识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

因此,答案选ABE。

16.C

【解析】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

认同是其经历的第二个阶段,它是指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

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

因此,答案选C。

17.A

【解析】原型启发是指从其他事物中看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原型是指对解决问题起启发作用的事物。

由于看到鸟的飞翔而发明了飞机。

鸟是原型,对飞机的发明起到了启发作用。

所以,这种创造活动的主要心理影响机制是原型启发。

因此,答案选A。

18.B

【解析】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非逻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成分,在各种创造活动中都起着重要作用,贯穿整个创造活动的始终。

19.BCD

【解析】学习动机是引发和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将学习活动引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动力机制,这种动力机制表现为推力、拉力和压力三种动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因此,答案选BCD。

20.ABC

【解析】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Yerks)和多德逊(Dodson)认为,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

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

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

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

这便是有名的耶克斯——多德逊定律(简称倒“U”曲线)。

因此,答案选ABC。

21.B

【解析】在识记中,给人以强烈情绪反应的或形象生动鲜明的人或事,容易无意识记。

在学习中,要尽量地运用这些条件,如培养学生对某门学科的兴趣,来加强随意识记。

利用无意识记的方法是复述策略中的一种。

22.D

【解析】学习一种新材料时运用联想,假借意义,对记忆亦很有帮助,这种方法被称为谐音联想法。

23.AB

【解析】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即迁移的影响效果不同将迁移划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负迁移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

因此,答案选AB。

24.CDE

【解析】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可以将迁移分为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重组性迁移。

同化性迁移是指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去。

顺应性迁移指将原有认知经验应用于新情境中时,需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界的变化。

重组性迁移指重新组合原有认知系统中某些构成要素或成分,调整各成分间的关系或建立新的联系,从而应用于新情境。

因此,答案选CDE。

25.ABC

【解析】影响心理健康不外乎生物、心理、社会三方面的因素。

26.ABC

【解析】多动症儿童行为主要特征有:

(1)活动过多。

这种儿童的好动与一般儿童的好动不同的是,他们的活动是杂乱的、缺乏组织性和目的性的。

(2)注意力不集中。

不能专注于一种活动,做事经常有头无尾,丢三落四。

(3)冲动行为。

经常未经考虑就行动,在做集体游戏时,难以耐心等待。

有时突然喊叫,袭击别人。

27.ACD

【解析】专家型教师和新教师在课时计划、课堂教学过程和课后教学评价三个方面都存在差异。

28.B

【解析】罗森塔尔等人对教师的期望进行了研究,对小学生做了一次所谓的学习潜力测验,得出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被传送给学生,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的结论,罗森塔尔借用古希腊神话中的典故,把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也有人将之称为罗森塔尔效应。

29.C

【解析】关键期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这个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其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已有研究表明,2岁是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言语的关键期。

30.C

【解析】效果律是最重要的学习规律,指一个联结的后果会对这个联结有加强或削弱作用。

在对某个情境作出一个反应之后,如果伴随着一种满意的事件,那么这个反应与情境之间的联结就会增强。

相反,如果这个反应之后跟随的是一个不满意的时间,这个联结的力量就会减弱。

二、填空题

1.学习动机2.社会性发展

3.学习准备4.行为潜能

5.逃避条件作用6.心智技能

7.动作技能8.道德认识

9.服从10.创造性

11.诱因12.认知内驱力

13.无意识记14.社会适应

15.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

三、判断说明题

1.答:

错误。

关键期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这个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其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当然,关键期也并非绝对的,即使错过了关键期,以后经过补偿性学习,仍有可能获得某些能力,只是难度要大些。

2.答:

直观是知识掌握的开端环节,是感性知识的重要来源,是理解抽象的科学知识的起点。

当然,肯定直观为知识掌握的开端环节,并非意味着任何情况下教学都必须从直观开始。

3.答:

能力决定个体能否顺利完成某些任务,而态度则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4.答:

集中复习就是集中一段时间一下子重复学习许多次,分散复习就是每隔一段时间重复学习一次或几次。

对于大多数学习而言,分散复习的效果优于集中复习。

5.答:

正确。

这是奥苏贝尔的观点,他认为一切新的有意义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有意义学习是不存在的。

四、简答题

加里培林将心智动作的形成分成以下五个阶段:

(1)活动的定向阶段。

(1分)

(2)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

(3)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

(4)无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

(5)内部言语活动阶段。

(1)问题的特征。

(2分)

(2)已有的知识经验。

(3)定势与功能固着。

第一,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

这一效能信息源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最大。

第二,替代经验。

个体的许多效能期望是来源于对他人的观察,如果看到一个与自己一样或不如自己的人成功,自己的效能感就会提高。

第三,言语暗示。

他人的言语暗示能提高自己的效能感,但缺乏经验基础的言语暗示效果是不巩固的。

第四,情绪唤醒。

班杜拉研究发现,高水平的情绪唤醒使成绩降低而影响自我效能感。

(1)一切有意义的学习必然包括迁移。

(3分)

(2)认知结构变量是影响学习迁移的重要因素。

五、论述题

学习和教学的基本要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1分)

学生特征的多样化使得教学过程多姿多彩,学生的差异包括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

群体差异包括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差异等;

个体差异包括先前知识基础、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和需要等差异。

(2)教师(1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并不否定教师的指导地位。

教师在组织教学、协调其他各种因素中起关键作用。

教师这一要素包括:

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教学风格等。

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教学中具有异常重要的作用。

(3)教学内容(1分)

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

宏观上是由社会发展所提出的要求决定的。

教学内容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

(4)教学媒体(1分)

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教学媒体已成为教学中一个具有独特意义的因素,不仅影响着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的大小,而且对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教学组织形式和容量的大小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教学环境(1分)

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

前者涉及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等;

后者涉及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校风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等。

教学环境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组织。

教师可以综合应用一些方法来帮助学生形成或改变态度和品德。

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有说服、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价值辨析、奖励与惩罚等。

(1)有效的说服(1分)

教师经常应用言语来说服学生改变态度,在说服的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某些证据或信息,以支持或改变学生的态度。

(2)树立良好的榜样(1分)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以及大量的实践经验都证明,社会学习是通过观察、模仿而完成的,态度与品德作为社会学习的一项内容,也可以通过观察、模仿榜样的行为而习得。

(3)利用群体约定(1分)

研究发现,经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协定,对其成员有一定的约束力,使成员承担执行的责任。

一旦某成员出现越轨或违反约定的行为,则会受到其他成员的有形或无形的压力,迫使其改变态度。

教师则可以利用集体讨论后形成集体约定的方法,来改变学生的态度。

(4)价值辨析(1分)

研究者认为,人的价值观刚开始不能被个体清醒地意识到,必须经过一步步的辨别和分析,才能形成清晰的价值观念并指导自己的道德行动。

(5)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1分)

奖励和惩罚作为外部的调控手段,不仅影响着认知、技能或策略的学习,而且对个体的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奖励有物质的(如奖品),也有精神的(如言语鼓励);

有内部的(如自豪、满足感),也有外部的。

虽然对惩罚的教育效果有不同看法,但从抑制不良行为的角度来看,惩罚还是有必要的,也是有助于良好的态度与品德形成的。

当不良行为出现时,可以用两种惩罚方式:

一是给予某种厌恶刺激,如批评、处分、舆论谴责等;

二是取消个体喜爱的刺激或剥夺某种特权等,如不许参加某种娱乐性活动。

应严格避免体罚或变相体罚。

(1分)(举例说明酌情给1~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其它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