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芦溪在闽粤赣边委机关中的历史作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486279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小芦溪在闽粤赣边委机关中的历史作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论小芦溪在闽粤赣边委机关中的历史作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论小芦溪在闽粤赣边委机关中的历史作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论小芦溪在闽粤赣边委机关中的历史作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论小芦溪在闽粤赣边委机关中的历史作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论小芦溪在闽粤赣边委机关中的历史作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论小芦溪在闽粤赣边委机关中的历史作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论小芦溪在闽粤赣边委机关中的历史作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小芦溪在闽粤赣边委机关中的历史作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论小芦溪在闽粤赣边委机关中的历史作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小芦溪在闽粤赣边委机关中的历史作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论小芦溪在闽粤赣边委机关中的历史作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抗日胜利后,闽粤边委和上级组织恢复联系,由中共中央南方局直接领导。

1944年闽粤边委机关活动范围延伸到离粗坑5里远的毗邻永定南溪的老吴子。

1945年8月,闽粵边委升格为闽粤赣边委。

闽粤边委所属特委有闽西特委和闽南特委。

闽西特委下属永定、龙岩、岩西北、永和靖,杭永县委及长汀县委、连城工作团和漳平工作团。

闽南特委下属平和、漳浦、云和诏县委、漳南、漳洲、泉属工委。

闽粤边委所属地方军事组织,有武装经济工作总队、闽南政治保卫队和王涛支队。

1945年8月,升格后的闽粵赣边委,机关领导和工作人员最多时达到30多人,办公场所位于与小芦溪毗邻的老吴子清水溪旁,是简陋的草寮,里面有无线电收、发报机。

电台上请下达,上与南委和党中央联系,下指导闽西南、粵东、赣东南党政军工作。

为了安全起见,机关经常辗转仙岽(洞)大山,四周是平和小芦溪、永定老吴子、何坳头和龙门村。

1945年重庆国共谈判虽签定了组成联合政府的文件,但蒋介石却秘密向国民党军队下发剿共小册子。

1946年2月,国民党闽粵边军政当局在梅县召开反共军事联防会议,制定了联合“清剿”计划。

随后,福建省保安二团、三团进驻边委机关所在地仙岽(洞)大山,保安二团派出一个大队驻扎在小芦溪,由大队长吴子高督阵指挥,准备一举剿灭闽粤赣边委机关和边委所领导的周边武装力量。

不久后,敌人突然占据了老吴子山头,分两路搜山“进剿”,边区党委书记魏金水同洪椰子带大家与之周旋,成功避开敌人、化险为夷。

之后边区党委机关越过边界,从永定搬到大埔县鸟子石村的山上。

这次是边委机关成立以来,首次离开仙岽﹙洞﹚大山,跳岀敌人的包围圈。

1946年3月上旬,为缓解经济困难,王涛支队攻打大埔高陂银行,筹得法币2500多万元。

3月11日晚,王涛支队按原计划在平和、永定交界茶寮村宿营休息。

当晚,刘永生与来此听取攻打髙陂镇情况汇报的魏金水、朱曼平、卢叨研讨下一步行动计划。

天刚拂晓,侦察员突然紧急报告称,一群敌军跟踪而至。

刘永生随即带领王涛支队全体指战员抢占茶寮锅子岽制高点。

茶寮锅子岽的战斗,激战一昼夜,双方损失惨重,王涛支队副司令员巫先科中弹牺牲,茶寮村民房被烧,多名革命接头户被杀。

敌一八六师和广东省保二团、福建保二团一大队也被我击毙十多人。

次日,王涛支队和边委主要领导人途经小芦溪黄仔坑、坑头畲,来不及煮饭,革命接头户送上生地瓜,大家边啃地瓜边赶路,撤到南靖树海休整。

不久,驻扎在小芦溪的福建省保安二团吴子高大队从小芦溪撤走。

闽粤赣边委机关也从广东大埔鸟子石村山上搬回闽西南交界的仙岽(洞)大山。

1946年初,为适应革命形势迅速发展的需要,边委从湖坑镇南溪老吴子迁驻永定县抚市五湖村何坳头。

1947年6月,边委又迁到永定县城郊龙门村圆头山一带。

之后边委机关又迁回平和县小芦溪和永定交界处老吴子等地。

在这七年八个月期间,边委时刻面临被剿灭的危险,居无定所,经常“搬家”,经受了艰难的革命考验。

小芦溪的特殊贡献-------坚强的革命堡垒

通过查阅中共党史资料以及其他相关文章,笔者认为闽粤边委和闽粤赣边委机关能在小芦溪存在和发展,主要有如下六个方面的有利条件:

一、福建的“井冈山”。

当年的革命前辈们每当讲起小芦溪都激动万分,特别是王直将军。

在主力红军长征后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中,其所在的闽西红九团经常辗转战斗在永和埔边界深山老林中。

他说:

“小芦溪北坡仙岽(洞)大山,毗邻闽西南,距永、和、埔、靖县城60~70公里以上,是闽西南四县的腹地。

原始森林茂密,沟壑纵横,联系各村落都是崎岖山路,老百姓很苦,但革命热情很高。

小芦溪地形象个葫芦:

进口只有一条羊肠小道,两边悬崖峭壁,古木参天,易守难攻;

中间地形宽阔,内有石门,有石硿(洞);

退有两个山口——鸭头山和凤门凹,可通往闽西广袤地区。

1936年秋,蒋介石的主力八十师派出1000多名精悍的官兵,几个月紧紧追赶我们红九团。

我们就利用黑夜急行军,利用有利地形,在仙岽(洞)大山裙部山尖仔与敌人激战,此战红九团政委张清辉牺牲。

突围时,在平和粗坑与永定老吴子交界处凤门凹也缴到敌人一挺捷克式轻机枪。

一挺机关枪就是一个排的力量。

我们红九团在永和埔坚持了3年游击战争,1937年国共合作,红九团要点编参加新四军北上抗日,当时闽西军政委员会领导人谭震林、张鼎丞、邓子恢最终确定红九团点编在小芦溪。

我和熊兆仁、李德安等人都参加了这次点编。

小芦溪这次点编,是成功的点编,是胜利的点编。

小芦溪群众革命基础好,不愧是福建的井冈山。

二、丰富的革命斗争经验。

小芦溪历经土地革命、五次反围剿、三年游击战争和抗日战争,有着深厚的革命斗争经验积淀。

1926年闽西张鼎丞派了永东革命青年陈正、卢肇西,平和朱积垒派了陈彩芹,利用陈氏宗亲关系,前来小芦溪宣传共产党的革命主张。

此前到广州追求革命真理的陈耀彬也回到家乡小芦溪,宣传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从此“三陈一卢”点燃了小芦溪革命火种。

1927年农历4月,小芦溪农协会发动1000多名农会会员,粉碎了驻扎在大芦溪伪国民党军阀胡绍安、林石兵部的武装进攻,歼灭了一个连。

此后,小芦溪的革命斗争不断升级。

1927年,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军,从广东回师北上时在小芦溪陈氏家庙宿营,朱德军长作了指示:

你们的工作做得很多、很好,我送32条长枪和1000发子弹给你们增强武力斗争。

1928年3月8日,小芦溪32名武装成员参加了朱积垒组织的平和武装暴动。

1929年4月,朱积垒被捕牺牲,朱思调离平和后,陈彩芹继任平和县委书记,隐蔽在小芦溪,继续领导小芦溪人民参加革命斗争。

1929年春夏,在小芦溪成立饶和埔小芦溪第七区农会和苏维埃组织,开展土地革命,每个人口分到六担四的耕地面积,至此小芦溪人民革命热情十分高涨。

1929年在闽西革命武装力量的支持下,数次攻打大芦溪国民党伪政权和反动驻军。

对于小芦溪的革命行动,国民党地方当局出动军队和地方民团二千多人,于1930年4月初九(立夏日),对小芦溪开始第一次围剿,实行“烧光、抢光、杀光”的三光政策,持续一个多月,造成“庚午惨案”,减少人口800多人,财产损失不计其数。

闽西党的主要领导人张鼎丞、邓子恢获悉此事后,立即派林忠保以党的特派员身份前来小芦溪,领导灾民开展生产自救,重建家园,恢复武装。

此后不久,林忠保在开辟与小芦溪毗邻的楮树坪新游击区时,被反共分子芦溪副乡长叶文嵩杀害。

小芦溪人民进行了五次反“围剿”斗争,支持中央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

主力红军长征后的1936年,小芦溪全力支持留在永和埔开展游击战争的闽西红九团牵制敌人。

1936年(甲戍年)七月间,在小芦溪成立的闽西南游击队,陈佳九(我祖父)任游击队班长。

1937年小芦溪全力支持红九团在小芦溪点编,参加新四军北上抗日。

点编中小芦溪有包括我祖父在内的200多名青壮年参加,除部分随红九团北上,大部分留下来,后参加王涛支队。

至1949年解放,小芦溪为革命牺牲的烈士有35名,其中29名牺牲在1942年闽粤边委成立前。

三、闽粤赣边的模范女性

1942年春夏,小芦溪陈长赫奉命带着闽粤边委书记朱曼平及其妻儿和时任平和县委书记林胡鳅及其妻儿来到小芦溪陈明好、陈海澄兄弟独居的粗坑底,开始启动闽粤边委领导工作。

朱曼平夫妇和闽粤边委领导人在粗坑顶夯密林里不同地点搭了六间草寮,隐蔽了两年十个月。

这期间为保证边委工作的正常进行及人员安全,陈家全家总动员,各司其职。

后来因工作需要,林胡鳅夫妇离开小芦溪回到黄井,在那里林胡鳅惨遭敌人杀害,其妻吴珠清被捕入狱,其子寄养在粗坑,后转养树林陈海澄堂姐家。

朱曼平夫妇到粗坑不久,女儿出世。

由于一时增加这么多人口,加上边委会议开支,陈明好、陈海澄兄弟一家出现粮食短缺。

1942年底,经上级批准,就在粗坑成立闽西南武装经济工作总队,用武装向地主、恶霸征粮以解边委和周围游击队之困。

1943年11月,经工队在刘永生带领下,由闽南特委特派员卢叨等带路进入闽南,在靠近乌山的平和境内马塘村,活捉恶霸地主张番珠,获得罚款50万元经费。

既筹了款,又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国民党当局获悉小芦溪有中共高级别的指挥机关,便到处张贴告示悬赏银元伍佰块大洋要朱曼平人头。

1946年派出福建省保安二团一个大队驻扎小芦溪,指挥部就设在小芦溪陈氏家庙里。

通过修炮楼、搞移民并村,企图困死边委机关。

大队长吴子高派出一个排的兵力到粗坑,押着陈家十一口人出来。

陈明好妻叶槽到隘仔、东山,一路上碰到人就说:

“我家没干坏事,要死全家一块死。

”沿途地下党人员感觉此事严重,马上报告陈良窝,陈马上通知社会贤达,地下党汇集大队部。

吴子高停下手中的鞭子指着叶槽说:

“我知道你一家住在深山老林,你怎么帮助共匪从实招来。

”叶槽说:

“军爷,粗坑深山老林确实仅住我一家,这里是闽西南必经之道。

平时南来北往的人天天有,只要有歇脚的人,我都端茶端水给他们喝,遇到上饭时,我不敢怠慢,拿碗盛好饭挟好菜端在客人面前请他用餐。

我确实不知道他们是‘共匪’还是良民,就是军爷的兄弟到我家,我也一样‘款待’。

”吴子高接着说道:

“我们怕你独家住在深山老林受苦,今天你们就不要回去,到石硿和当地几十号人住在一起。

”叶槽心想:

“这不是移民并村吗?

眼下边委机关虽然在永定老吴子,可粮食都是我们这边筹集的,这不是要困死边委这一批人吗?

现在没有办法,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这期间,老吴子苏振潘夫妇挑起了照顾边委机关的重担。

长期以来,小芦溪老苏区人民就这样拼尽全力保护着闽粤和闽粤赣边委的一切安全。

四、出色的统战工作

鉴于陈良窝的威信,周边的保长都被策反成“白皮红心”,小芦溪各房财产的掌权人也都自愿拿出一部分田赋谷支持革命。

与此同时,统战工作也做到国民党芦溪乡乡长叶武身上,使其始终为边委服务。

争取了叶武,就相当于控制了边委的南大门。

1948年正月中旬,小芦溪党的主要负责人陈海澄突然得到大芦溪乡公所内线消息:

为了配合福建省保安团对闽粤边区的军事“清剿”,芦溪乡正在筹备一个“反共自卫中队”,委任反共分子叶文嵩为副乡长兼中队长。

为了给林忠保报仇,拔掉这个反共据点,粉碎敌人的清剿计划,以便有利开展永和埔靖(南靖)边的革命斗争,王涛支队派出一个排的力量,准备完成这个“拔钉”任务。

这次行动由队长蓝汉华带领30多位游击队员迅速集结在小芦溪,待命执行战斗任务。

蓝队长派李觉山同志化装成永定下洋侨育中学的学生,由当地一名“白皮红心”的保长带到芦溪乡公所所在地蕉路村绳武楼进行侦察。

侦察过后两天,蓝队长带着这支队伍深夜冒雨从小芦溪出发,于元宵节前夕正月十四日凌晨,全体战斗员进入预定地点,等到楼门一开,突击组在郑永清同志带领下,神速冲进大楼。

在二楼楼梯旁第二个房间,两个突击员从被窝里活捉了叶文嵩,迅速完成了这次突袭任务。

1948年秋冬,朱曼平根据长江以北解放战争战况,亲自写信由叶槽转给叶武乡长。

叶武迫于闽粤赣边委强大的武装力量,接受陈天才提出的条件于1949年6月16日晚,率其所属叶眀庆、叶立成自卫队70多人枪投城起义,并交出1万余斤大米和60多石赋谷。

叶武的家眷也来小芦溪石硿住了将近一个月。

1949年夏,芦溪和平解放,这和叶武与中共关系是分不开的。

时任芦溪乡党委书记的朱胜耿曾问副书记的陈海澄,解放后叶武该不该杀,陈海澄回答:

“不该杀。

”文革后期,叶武一案得到平反。

五、坚强的基层党组织

小芦溪党组织自土地革命时期就建立起来,积极主动参加反围剿、支援红军长征、三年游击战争、红九团小芦溪点编、北上抗日等各项活动,直到1942年闽粤边委成立没有中断过。

1946~1949年这期间,陈海澄一直任小芦溪党支部的主要负责人,党员有二十多人,个个都宁死不屈,身为小芦溪党组织的负责人陈海澄更是以身作则。

1946年5月间,驻防小芦溪福建省保安二团大队长吴子高得到密报说:

陈海澄“通匪”。

立即就把陈海澄抓来逼供,看到陈海澄不招,就把陈海澄绑起来用刑,即便如此陈海澄也不招,于是命令手下施毒刑,把陈海澄绑在长椅上,脸朝天,先用肥皂水往鼻孔里灌,陈把头部左右摇摆进行反抗,肥皂水灌不进去。

接着两个敌兵按住陈的头再灌,连续灌了一个多小时,陈还守口如瓶。

敌人就改为电刑,把他的手脚绑上电线,摇起电话机,电流通过全身,陈被电得浑身麻痹,手脚发抖,昏死过去。

敌人又用冷水泼,待其苏醒后再刑,敌人前后用刑了2个多小时,都没有办法撬开这个坚强的共产党员的嘴,只好把他关进蕉和祠堂一个多月。

后来,他的兄嫂叶槽通过乡长叶武出面向吴子高要求放人,陈家被迫筹款80万元(卖牛40万元,借款40万元)交给保安团大队长吴子高,陈海澄才被放出来。

不到一个月,吴子高属下朱家齐连与庄育麟连对调换防,新来庄连长得知朱连长抓了陈海澄并从中敲诈80万元,见钱眼红,又再次把陈海澄抓起来,这次只关不问,关了一个多月,陈家被逼再借贷20万元(包括罚军装20套),交给庄育麟,才得到自由。

就因陈海澄两次被捕,文革期间支左部队翁连长多次逼陈海澄妻苏猫招认丈夫为叛徒,遭到其妻严词怒斥:

“你们口口声声说陈海澄是叛徒,他叛了什么人,1942年到1949年,闽粤和闽粤赣边委在我家和我家附近工作,从领导到工作人员,没有死掉一人,你可去问朱曼平、魏金水、刘永生、卢叨、张招娣、范元辉,他们都还在,在北京、福州、三明,都是共产党的大官,还活着。

”翁连长听完苏猫一席话,忙向苏猫赔不是。

文革后期,陈海澄因所谓“叛徒”问题被判死缓,被投进建阳监狱,后来幸蒙原边委老领导的极力帮助,始得以出狱并平反复职。

六、顽强的武装力量

1942年春夏,闽粤边委书记朱曼平抵达小芦溪粗坑,启动边委领导工作。

他考虑到边委机关的安全事关全局,于是指定小芦溪陈东作组建警卫班,后来这个警卫班发展到一个排,到1949年初发展到一个连,称为“小芦溪陈东作武装经济游击连”,负责边委安全警卫以及为边委筹集物资的工作。

至1949年夏,仙岽(洞)大山周围除小芦溪陈东作游击连外,还有山岗叶耀辉游击连和永定李斌华的游击连。

到1949年秋,大芦溪也组织了三个游击连,总兵力近1000人。

1947年3月,魏金水从香港回来,传达了方方转达的中共中央“先粤东后闽西南,以粤东为主要出击方向,普遍开展游击战争”的战略方针,随即成立粤东支队,刘永生任支队长。

至1949年夏,刘永生所指挥的粤东支队,总兵力近万人,到大军南下广东时,闽粤赣边纵已解放了汕头全境和梅州部分县市。

在永定县湖雷镇整编时,闽西南也有三个团的兵力。

1949年冬,闽粤赣边纵已发展到2万余人,不等解放军南下,主动出击,捷报频传。

6月24日,毛泽东主席在接到华南分局关于五、六两月的战绩电报后,以中央军委的名义批转全军各野战军首长:

“五、六两月,粤东、闽西胜利极大,请将华南分局已文(6月12日)电转告所属以励士气。

”他还亲自复电华南分局:

“庆祝你们的伟大胜利。

”这个伟大胜利的背后,有刘永生立下的赫赫战功。

1949年9月5日,朱曼平和方方赴赣州参加叶剑英主持召开的赣州会议。

会后朱曼平考察了赣东南(包括瑞金)的工作,返回闽粤赣边委机关所在地,召集了最后一次会议,随即朱曼平到汕头任地委书记,卢叨带兵沿龙漳公路横扫残敌,抵漳州任龙溪地委书记,魏金水回龙岩随即又上调省里任职,宣告南方局赋予闽粤边委和闽粤赣边区党委的历史使命圆满结束,从此闽粤赣边区人民踏上共和国的新征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