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网规划指导意见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487376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9.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线网规划指导意见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无线网规划指导意见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无线网规划指导意见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无线网规划指导意见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无线网规划指导意见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无线网规划指导意见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无线网规划指导意见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无线网规划指导意见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无线网规划指导意见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无线网规划指导意见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无线网规划指导意见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无线网规划指导意见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无线网规划指导意见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无线网规划指导意见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无线网规划指导意见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无线网规划指导意见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无线网规划指导意见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无线网规划指导意见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无线网规划指导意见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无线网规划指导意见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无线网规划指导意见文档格式.docx

《无线网规划指导意见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线网规划指导意见文档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无线网规划指导意见文档格式.docx

(1)基站扩容门限(摘自《中国联通WCDMA无线网简单扩容项目实施细则》)

①对于无线资源利用率超过扩容标准的小区应通过扩容载频的方式解决;

对于CE利用率超过扩容标准的基站应通过扩容信道处理单元的方式解决。

②当小区实际忙时无线资源利用率连续7天(每月第三周的周一至周日)中有4天超过60%,且数据业务忙时在线用户数超过15个时,进行载波扩容。

✓单载波:

满足扩容标准可进行扩容;

✓双载波:

一载波保障语音业务质量;

二载波承载数据业务,当二载波超过扩容标准可进行扩容;

✓三载波:

第二第三载波均需达到扩容标准才能进行扩容;

✓对于现网采用业务均衡的多载波,要求所有载波均达到扩容标准才能进行扩容;

✓载扇扩容基站比例超过连片范围内基站20%,原则上可考虑连片扩容。

连片扩容基站数量和比例以满足网络性能和用户感知为原则确定。

③当基站实际忙时CE资源利用率连续7天(每月第三周的周一至周日)超过75%,可单独进行CE扩容。

④统计小区一周(每月第三周的周一至周日)CE、功率、码资源的累计拥塞次数,大于1000次的,根据实际拥塞情况,确定CE或载波扩容。

(2)RNC扩容门限(摘自《中国联通WCDMA无线网简单扩容项目实施细则》)

①对于软件处理能力利用率超过扩容标准的RNC应通过扩容软件处理能力的方式解决;

对于硬件处理能力利用率超过扩容标准的RNC应通过扩容硬件处理能力的方式解决。

②RNC的软件处理能力、信令处理能力超过70%应扩容,Iur、Iu-cs、Iu-ps等端口可根据实际需求配置。

③RNC应按软硬件处理能力的标准模型进行扩容,软件处理能力标准模型为50Mbps、100Mbps、150Mbps、200Mbps、250Mbps、300Mbps、400Mbps、500Mbps、750Mbps、1000Mbps,硬件处理能力标准模型为250Mbps、500Mbps、750Mbps、1000Mbps、1500Mbps。

信令处理能力可按20万BHCA步长单独扩容。

2.2.2.2网络优化整改

网络规划应建立在现网充分优化的基础上,对于发现的问题应优先考虑优化整改予以解决,如优化调整无法解决,则考虑新增站点/天线发射点或室内分布系统。

优化整改措施包括参数调整、天馈线系统调整(如增减扇区、天线类型调整、天线挂高调整)、基站设备调整、站址搬迁、覆盖增强技术应用等。

2.2.2.3网络覆盖规划

(1)重点解决3G核心价值区域弱覆盖问题

在跟随城市建设,完善新拓展城区网络覆盖的基础上,重点解决核心价值区域(市区和县城,特别是大中城市密集城区)的弱覆盖问题。

2016年,原则上解决已有弱覆盖小区问题;

2014年,至少解决本地网全天业务量排名前30%的小区覆盖范围内的弱覆盖问题。

(2)加快完善用户感知敏感区域的3G覆盖

各省市规划必须满足刚性覆盖目标要求,对于刚性覆盖目标外的区域,各省市可根据投资效益(投资效益评价方法和要求见第2.3节“编制要求”)选择性覆盖。

原则上,应实现高铁、动车线、高速以及一类、二类校园和3A以上景区的全覆盖,逐步推进发达乡镇镇区的连续覆盖。

①高铁和动车线规划目标

2016年,新开通线路跟随覆盖,所有高铁和动车线原则上实现全覆盖(里程覆盖率100%);

2014年,当年及已通车的高铁、动车线原则上实现全覆盖。

②高速公路规划目标

2016年,全部跨省高速、省内高速原则上实现全覆盖;

2014年,东部跨省、省内高速原则上实现全覆盖,中西部根据效益选择性覆盖。

③一类和二类校园规划目标

2014年,对一类、二类校园进行补充完善,原则上实现全覆盖(室内连续覆盖)。

④3A及以上景区规划目标

2014年,继续完善3A及以上景区的广度和深度覆盖,用户聚集区域原则上实现全覆盖(信号强度应满足覆盖指标要求)。

用户聚集区域包括景区内的主要景点、观景台、售票点、停车场、景区出入口、住宿区、餐饮区、娱乐区、出入道路、景区内主要道路、缆车等。

⑤乡镇规划目标

在全部乡镇(不含藏区)实现3G设站覆盖的基础上,根据乡镇的人口、经济、业务需求情况,结合投资效益,逐步推进发达乡镇镇区的连续覆盖。

2016年,东部A类、B类乡镇和中部A类乡镇镇区(指镇政府所在地及周边连片的建筑物或居民区)实现连续覆盖(覆盖标准是镇区内主要街道测试的信号质量都满足覆盖门限指标,覆盖门限指标要求见附表4),其它乡镇根据效益选择性完善。

2014年,实现东部A类乡镇的镇区连续覆盖,其他类乡镇由各省市根据效益选择性完善。

(3)持续拓展其他有效益区域的广度覆盖

有选择的拓展3G广度覆盖,确保投资效益,将投资回收年限小于3年(投资效益评价方法和要求见第2.3节“编制要求”)作为进入项目的必要条件。

①三类校园

2016年,原则上实现三类校园的全覆盖;

2014年,根据投资效益选择性覆盖。

②3A以下旅游景点

3A级以下景区根据人流量、业务需求,结合投资效益,逐步完善覆盖。

③其他交通干线

根据用户发展和车流量情况,以效益优先原则对普铁、国道、省道等交通干线进行选择性覆盖。

④行政村

行政村覆盖仍以兼顾覆盖为主,城市化高的地区根据效益选择性覆盖。

行政村不片面追求3G连续覆盖,确保覆盖的有效性。

2.2.32G网络规划

充分利用现有2G设备,以资源调配为主,原则上不再投资建设,如确有效益的需求,一事一议。

对于2G高负荷区域,一方面可通过网络优化、拆闲补忙、省内调配资源等方式,解决热点区域的容量需求;

另一方面通过完善3G网络覆盖或3G用户迁移有效分担2G网络数据热点区域负荷。

对于可通过优化整改解决的网络问题,可跟随3G网络进行优化整改。

2.2.4室内分布系统规划

统筹多种技术手段和多种建设方式,通过诸如室内外一体化覆盖、微功率光纤分布系统、Femto等降低造价和投资,坚持市场导向、分层次建设,提升室内覆盖水平和质量。

根据建筑物分类,分优先级确定建设规模和目标。

对于前期采用WCDMA和GSM、PHS简单合路方式建设的A类楼宇室内分布系统,原则上应进行改造满足覆盖指标要求。

对于已建有2G室分的楼宇,3G室分必须跟进建设(仅覆盖电梯、地下停车场等特殊场景的2G室分除外);

对于新建的室内分布系统,不要求引入2G信源,但是对地铁等确有2G需求的场景,可考虑引入2G,信源设备优先从现网调配,如需新购设备参照2G基站建设,一事一议。

✓优先覆盖A类建筑物(不含住宅小区),2016年,新建建筑物跟随覆盖,总体覆盖率原则上达到100%;

2014年,业务密集场景覆盖率原则上达到100%(机场、地铁、交通枢纽、一二类学校、三甲医院、大型购物中心及聚类市场、地市级以上政府机关、高档写字楼、三星及以上宾馆酒店等)。

✓2016年,B类建筑物((不含住宅小区,统计口径为需室分覆盖的B类建筑物)总体覆盖率原则上达到100%;

2014年,B类建筑物总体覆盖率达到60%,主要提升高业务密度场景的覆盖(如三甲以下医院、二星及以下宾馆酒店及疗养中心、三类校园、休闲度假、餐饮娱乐场所等)。

✓对地铁、轻轨已开通线路2014年原则上应实现100%覆盖,未开通线路及时跟随建设。

✓住宅小区根据效益和用户投诉情况,采用室内外协同方式完善覆盖。

2.2.5WLAN规划

坚持自建、合建与合作多种方式相结合,逐步扩大WLAN覆盖。

WLAN网络规划建设与3G网络、室分系统规划协同开展,逐步发挥WLAN提升用户体验、有效分流3G数据业务量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根据WLAN市场覆盖需求进行建设,重点拓展校园、公共热点区域覆盖。

2.2.6Femto规划

Femto作为3G网络的有效补充,提供数据业务量分流和局部补盲解决方案。

2.2.7新技术引入

(1)HSPA+升级

根据终端普及率、投资效益、客户感知提升、LTE牌照发放时间、竞争情况等多方面因素,确定DC-HSDPA升级策略,优先考虑多载波区域升级DC-HSDPA。

规划期内,3G暂不考虑MIMO建设。

(2)IP化改造

目前,3G网络的Iu-PS接口已实现IP化,就Gb接口、Iur、Iu-CS和A接口、Abis接口的IP化考虑如下:

✓Gb接口和A接口IP化:

目前,GSM网结构基本稳定,新增BSC较少,因此Gb接口和A接口的IP化改造可暂不考虑。

✓Abis接口的IP化:

GSM网的Abis口IP化难度大,规划期内暂不予考虑。

✓Iur的IP化:

逐步推进Iur接口的IP化。

✓Iu-CS的IP化:

规划期内,结合核心网和传输网的改造和支持情况,继续推进Iu-CS接口的IP化改造。

2.2.8“BBU集中放置、RRU拉远”规划要求

协调综合业务接入点的建设,推进“BBU集中放置、RRU拉远”的建设方式。

(1)新建基站原则上必须按照“BBU集中放置、RRU拉远”进行规划

✓优选综合接入点、次选现网条件好的基站机房作为BBU集中机房,集中放置的物理站数应结合基础资源条件确定,建议一般不超过10个;

✓城区、发达乡镇等站点密集区域以及交通干线(含隧道)应优选RRU拉远方式;

✓对于RRU拉远站点(不含室内分布)原则上不设置机房,并优先考虑RRU上塔安装。

(2)对于现有基站,在条件具备时,积极进行改造

2G和3G设备均支持RRU拉远方式的站点,可考虑退租机房,将BBU迁移至BBU集中设置点,以降低运营成本。

(3)现有站址上新增RRU利旧现有备电模式,新建站点建议采用220V交流供电,稳定性要求高的站址可以考虑一体化电源柜或直流远供方式供电(直流远供不应超过3km)。

2.2.9UMTS900规划建议

GSM900和UMTS900协调发展,逐步推进UMTS900的部署。

(1)特定场景,优选U900进行覆盖;

✓地铁/隧道:

特别是2100M频段改造困难或2100M覆盖不完善的线路;

✓高铁:

对于2100M无法有效覆盖的路段,可考虑U900部署;

✓相对独立/封闭的区域(如山区城镇、旅游景区等)。

(2)广度覆盖,U900作为重要手段

✓有较明显业务需求但尚未形成U2100连续覆盖的交通干线;

✓农村和乡镇地区的广覆盖,中、西部省份的广覆盖。

(3)深度覆盖,U900作为补充手段

G900站点规模小、话务量较低的县城城区或乡镇镇区。

2.2.10基础配套

(1)积极贯彻共建共享、节能减排政策,节约建设成本。

(2)从网络布局角度统筹考虑机房、天面等基础配套建设,在满足当前的建设需求的基础上,尽量为后续的网络部署预留空间。

(3)对于RRU拉远站点,可降低机房和配套设施的配置,以节省投资。

(4)充分利用现有物理基站、小灵通等站址资源,降低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加快建设进度。

(5)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创新采用各种低成本建设方式,降低建设费用。

2.3编制要求

2.3.1总体要求

(1)本次规划要充分利用2013-2015年发展规划所收集的数据和规划成果。

(2)坚决贯彻规划常态化滚动开展的要求,在对上一年度规划目标及2013年实施情况、达到效果和遗留问题进行全面总结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日常工作中应对站点分布、DT、CQT、MR、用户投诉及网络运行状况等数据进行多维度深入分析,精准定位网络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市政规划、市场需求等因素,提出满足覆盖和质量目标的解决方案,做好日常的站点储备,储备站点作为本次规划的重要基础。

(3)坚持“近细远粗”的原则,做实做细2014年规划方案,对于基站、室内分布系统和WLAN规划方案细化到站点;

2015-2016年的建设内容以总体建设方向与分场景的投资规模等内容为主予以体现。

(4)坚持“先优化、后建设、效益优先”的原则,优先通过优化和整改解决网络问题,并统筹考虑室内和室外规划,合理配置资源,继续完善并拓展网络的覆盖深度和广度,提升网络质量。

(5)综合考虑市场发展战略、网络覆盖情况、市场竞争需求、用户体验和用户满意度等多方面因素,通过覆盖水平、业务量、投资回收期、市场重要性、品牌重要性、客户感知、站距七个维度进行站点和室内分布的优先级排序,各个场景统筹规划,优化资源布局,提升网络能力,促进投资效益最大化。

(6)大力推进“BBU集中放置,RRU拉远”建设方式,推广UMTS900应用,采取多种手段建网,并深入贯彻共建共享、节能减排等相关政策,降低工程造价和运维成本。

2.3.2规划编制要求

2.3.2.1规划基础工作要求

(1)全国31个省分为东中西三类,具体见附表1,集团公司对不同区域规划目标进行分类指导。

(2)为确保场景的规范性、准确性,同时为了配合集团PMS3.0系统建设,需收集本地网的行政区划(含乡镇和行政村)、人口、交通干线、旅游景点、校园情况,以支撑22类场景的划分(22类场景划分标准详见附表2)。

对于22类场景之外的特殊场景,如建设兵团、厂矿、农场等场景按照重要程度、用户规模、人口数量、建筑物规模归入县城、乡镇等相近场景。

同时为了配合集团PMS3.0系统建设,要求各地市以GoogleEarth图层的形式,对各类场景的地理位置、边界、线路走向等进行绘制,并上报*.kml地标文件。

(3)对本地网的建筑物进行整理和分类,将建筑物按重要性分为A、B两类(分类标准详见附表3,对于住宅小区的覆盖率和规模进行单独统计),形成A类建筑物库,统计B类建筑物数量,作为室分建设的依据。

2.3.2.2网络现状分析要求

(1)网络现状统计口径

✓网络业务量、运行指标等以网管统计数据为准;

✓现网基站、载扇/载频总规模为在网运行、在建、库存和其他(如已下电待拆迁、返修等)四种情况之和,其中库存和其他需说明原因;

✓站点位置以工程实际实施情况为准,并说明与设计规模的差异。

(2)为了保证规划基础数据的准确完整,除现网规模数据外,还应分析业务量、运行指标、路测、MR、用户投诉以及近期工程的单位造价等数据,要求至少包括:

✓每个本地网近2年的WCDMA和GSM网月均忙时话务量和上行、下行数据流量(单位:

MB)。

✓近2个月内指定周(第三周的周一至周日)的7×

24小时小区级话务量和上行、下行数据流量(单位:

24小时室分站点小区级统计指标,需包含室分场景分类、已覆盖面积、经纬度、话务量、数据流量等信息以及各场景周平均单站全天话务量、数据流量等数据。

✓收集与7×

24小时对应时间段的小区级KPI指标,对于WCDMA网络,应采集CE资源、功率资源、码资源利用率,HSDPA用户数、拥塞率、小区拥塞次数等数据。

✓收集各RNC相关指标,包括各接口流量、RNC的软硬件负荷(信令和业务)、业务接通率(%)、RRC建立成功率(%)、业务掉话率(%)等。

✓近半年的每月忙日或指定日(如:

15日)的MR数据分析报告。

✓近2个月任一周的7×

24小时小区级(含室分)第一载频的周期性上报MR数据,MR数据需要包含统计时间、小区ID、小区经纬度、RSCP分布区间、Ec/Io分布区间等信息。

✓近半年经优化部门分析后的用户投诉数据,需包含投诉点经纬度、投诉原因、投诉次数、投诉用户等级等信息。

✓造价数据:

不同配置的新建基站设备、扩容基站设备、不同模型的新建RNC、扩容RNC、天线、馈线、配套、电源等的最新集采价或竣工决算价;

室分系统不同建筑物类型的平均单位面积造价(本省往期工程最新的决算价);

本省往期WLAN工程最新决算的单AP造价;

竣工决算中的各项费率,如施工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等。

(3)在进行全面、深入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准确的描述现网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将问题进行分类,作为制定规划方案的基础。

2.3.2.3规划目标和思路制定要求

(1)各省市根据存在的问题,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集团的建设策略进行细化,形成各省的建设策略,建设策略应满足集团规划指导意见中的相关要求,未满足的应陈述理由。

(2)各省市应对各类场景分别制定发展策略和规划方案,对于不同场景之间,需要结合发展需要,统筹规划,优化资源布局,提升网络能力。

2.3.2.4规划方案制定要求

(1)大力推进“BBU集中放置,RRU拉远”建设方式,新建基站原则上必须按照“BBU集中放置、RRU拉远”进行规划,现有基站逐步进行改造。

(2)GSM900和UMTS900协调发展,逐步推进UMTS900的部署。

(3)统筹室内室外覆盖需求,推广室内外综合覆盖方式,对于住宅区、城中村、校园、商业区等多排多栋建筑群场景应采用室内室外综合的方式进行覆盖。

(4)规划方案应综合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和一体化机房、灯杆站等建设方式,在满足网络覆盖和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建设成本与运营成本。

(5)RNC、容量、覆盖、升级等各类方案必须要有相应的基础数据支持。

(6)城区覆盖方案编制要求

以MR数据为主,结合DT、CQT、投诉多方面数据(不具备MR分析条件的城市采用网管、DT、投诉等数据分析)全面查找、定位城区和业务密集区域的弱覆盖小区(MR电平值小于-95dBm的占比大于30%定义为弱覆盖小区),以弱覆盖小区为单元,按“先优化,后建设”的原则,统筹室内外覆盖需求,制定室内外综合覆盖方案。

(7)交通干线规划编制要求

交通干线的覆盖情况以路测数据为主进行评定,各本地网必须对高铁、动车、机场高速、跨省高速、省内高速等交通干线进行逐条分析,对于未达到全覆盖标准的,需逐条查找问题,并说明原因。

加强各省交通干线覆盖建设的协同。

对于跨省的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等交通干线,相关省份要加强协同,同步考虑推进覆盖,提升用户体验。

分清主次、逐步推进。

按照线路性质和重要性,确定覆盖优先级,可按照线路开通年份,逐步覆盖工程施工地、工程指挥部,直至线路全程。

先优化、后建设、再优化,确保整体网络质量。

对于已覆盖线路首先通过优化完善覆盖质量,盲区及未覆盖路段新建基站进行覆盖;

对于在建的交通干线,密切关注,及时跟进网络覆盖建设,力争与交通干线同步开通。

根据集团的名单制管理要求,省分和本地网应对各类交通干线进行分线路规划,省分要统一组织交通干线的规划,并把握全程的覆盖效果。

为了提升重要交通干线全程的用户感知效果,对于重要交通干线的覆盖应做到全程良好覆盖,存在困难时应逐条路去攻克,避免出现每条道路都有盲区或弱区。

应重视省会城市到地市、地市到县城、城市到著名旅游景点的交通干线的覆盖,若有多条道路时,优先考虑客流量较大的道路的全程覆盖;

其余各类道路分主次覆盖。

交通干线覆盖应结合沿线乡镇农村基站建设统筹考虑、兼顾覆盖,充分利用沿线现有资源,提高基站覆盖效率,降低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加快建设进度。

对于一个基站能覆盖到的距离较近的高速公路、铁路、国道、省道等不同道路的平行路段,应考虑兼顾建设。

对于交通干线的隧道,应在线路试运行之前,提前与铁路部门沟通,降低进场难度及费用。

(8)对于投资估算应全面、准确,单价应以最新的集采价、招标价、合同价、竣工决算价为基础,各类费率应以最新的竣工结算情况为依据。

2.3.2.5投资效益评价方法

对于3G已覆盖区域,以拟建基站周边第一圈基站的话务量、数据流量平均值为标准,对于3G未覆盖区域,以拟建基站所在区域的现有2G基站业务量为标准,测算拟建基站的收入和投资回收年限。

投资回收年限=基站投资/(基站业务量*单位业务量收入)

其中:

①业务量要求取近2月任一周的全天业务量平均值;

②基站投资包括基站、电源和配套三部分。

2.3.2.6七维度排序思路

新增站址应从覆盖水平、业务量、投资回收期、市场重要性、品牌重要性、客户感知、站距七个维度进行优先级排序,提供分年度建设站点名单。

(1)覆盖水平:

通过新建基站覆盖区域内的接收电平值(例如可以使用路测的接收电平值或MR的接收电平值)与覆盖门限的比较进行评分;

接收电平越低,优先级评分越高。

(2)业务量:

现有覆盖区域内的新建基站根据周边基站的话务量、数据流量进行评分;

新增覆盖区域内的新建基站根据类似区域内基站的话务量、数据流量进行评分;

业务量越高,优先级评分越高。

(3)建设成本或投资回收预期:

根据新建基站的机房建设方式(利旧、共享共建、新建、租赁等)、天线架设方式(抱杆、共享其他运营商架设物、支撑杆、美化天线、铁塔等)对应的成本进行评分。

建设成本越低或投资回收预期越短,优先级评分越高。

(4)市场重要性:

根据新建基站覆盖区域内的客户等级(集团客户、VIP客户等)及数量进行评分;

客户等级越高,数量越多,优先级评分越高。

(5)品牌重要性:

根据新建基站覆盖场景的品牌重要性进行评分;

对品牌影响程度越大,优先级评分越高。

(6)客户感知:

根据与网络覆盖相关的投诉次数(不含同一用户的重复投诉)、投诉用户等级进行评分;

一般取一个季度的投诉数据进行分析,各省可根据自身情况定义投诉数据的处理周期;

投诉次数越多,投诉用户等级越高,优先级评分越高。

(7)站距:

通过新建基站和现有基站的最小站距与各场景的典型站距参考值进行对比评分,不同场景(如可分为市区、郊区、乡镇农村)可统计或取定不同的站距参考值;

最小站距越大,优先级评分越高。

七个维度权重之和应为100%,建议根据重要程度,对七个维度取不同的权重,覆盖水平权重为20%、业务量权重为10%、投资回收期权重为20%、市场重要性权重为15%、品牌重要性权重为15%、客户感知权重为15%、站距权重为5%。

对于室内分布系统,不考虑站距因素,将站距5%的权重列入市场重要性,即室内分布系统的市场重要性权重为20%。

2.3.2.7重要场景的全覆盖方案编制要求

对于高铁、动车线、机场高速、跨省高速、省内高速和校园、乡镇,各本地网必须逐条或逐个编制全覆盖方案,并通过规划信息系统上报,但在上报集团的规划方案中按照集团的覆盖要求和各地市的实际需求据实制定方案、编制估算投资,落实第一年的项目计划。

对于上述场景外的其他未全覆盖场景,应在规划中测算总的规模和投资需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