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听力教学心得Word文件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490333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5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英语听力教学心得Word文件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初中英语听力教学心得Word文件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初中英语听力教学心得Word文件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初中英语听力教学心得Word文件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初中英语听力教学心得Word文件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初中英语听力教学心得Word文件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初中英语听力教学心得Word文件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初中英语听力教学心得Word文件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初中英语听力教学心得Word文件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初中英语听力教学心得Word文件下载.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初中英语听力教学心得Word文件下载.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初中英语听力教学心得Word文件下载.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初中英语听力教学心得Word文件下载.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初中英语听力教学心得Word文件下载.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初中英语听力教学心得Word文件下载.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初中英语听力教学心得Word文件下载.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初中英语听力教学心得Word文件下载.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初中英语听力教学心得Word文件下载.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初中英语听力教学心得Word文件下载.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初中英语听力教学心得Word文件下载.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英语听力教学心得Word文件下载.doc

《初中英语听力教学心得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英语听力教学心得Word文件下载.doc(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英语听力教学心得Word文件下载.doc

阐述了通过指导学生掌握听力应试技巧,提高应试成绩的想法。

关键词:

英语;

听力;

听力教学。

听,在英语的听、说、读、写四要素中处于最基础的地位,是人们进行言语交流的主要手段,是人们学习、吸收语言的主要途径之一。

亚历山大(L.G.Alexander)说:

“掌握一种语言,首先是听懂,听懂的比重占90%。

能听懂你才觉得舒服,听不懂就觉得不自在。

”只有当学生的听力得以发展时,他们才能对其语言充满自信。

本文试就如何从初中开始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力习惯,提高他们的听力水平做些尝试。

一、了解影响听能的因素,以便“对症下药”。

1、语言基础知识缺陷。

学生自己发音不标准,会造成近音词之间的混淆。

学生辩音能力不强就不能正确辨别语流中的语音变化。

如同化、强弱读、连读、省音、失去爆破的等。

语音基础的优劣直接影响听力水平的高低。

2、词汇、逻辑关系和语法知识的缺乏。

要正确理解所听到的话语,仅有辩音能力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足够的词汇量才能听懂句中的单词;

但是能听懂句中的每个单词也不等于能听懂整个句子,还要依靠语法和逻辑关系知识认定句中各个词语和逻辑关系的能力。

如当听到[ 

]这一串语音信息时,有些同学也许会误解为“Heredthebook.”。

而正确的理解为“Hehasreadthebook.”。

能作出这种正确判断并非听者的辩音能力强,而是因为听者的语法和逻辑认定能力参与了对语音信息的判断。

这种判断是一种快速的直觉反映,是在语感的作用下完成的。

有些听力差的学生时常抱怨录音机放音不够清晰,实际上这与他们的快速直觉判断能力差有关。

3、听力习惯尚需培养。

学生听英语时习惯于看着课文听录音,总是把听到的内容从英语翻译成汉语,借助于母语去理解所听到的内容,而不是直接将语音转化成一个情景,这样就势必延长反应时间,造成听者跟不上讲话人的局面。

有的学生听英语时常常纠缠在一两个词或句子上,错过掌握大意的机会,致使全篇听不懂,或者平均分配注意力,试图听清每一个词,结果反而不能形成完整的概念,抓不住主要内容。

4文化背景知识缺乏,造成理解障碍。

由于许多学生不具备一定的英美国家的历史和文化知识。

不了解、不熟悉英美国家的一些生活习惯、风土人情以及生活方式,听力理解便会产生一些问题。

此外,在听力教学中常见的需要学生了解的文化背景有:

(一)、对话者之间的关系,如亲属、家人、挚友、同事、熟人、长辈等。

(二)、表示方式,如礼貌、尊重、鄙视、气愤、焦虑等。

(三)、对话场合。

如家里、办公室、商店、医院等。

据说有位医生给一位发烧的患者开好处方后补充说:

“Putsomeiceon 

your 

back.”(在背上放一些冰块)。

以帮助病人退烧,说这话时,医生连读了some 

ice(一些冰块),病人误听为some 

mice(一些老鼠)了。

复诊时,医生问病人怎么样,病人说:

“烧倒是退了,只是老鼠放在背上的滋味不好受,老鼠全死了。

”这是一则趣事,假如这位病人能结合会话时的情景的话,那个句子就不会产生歧义了。

5、情感因素。

听力理解程度的好坏与学习者自身的情感因素有着直接的联系。

学生毕竟是有自我意识和情感的人,在听力过程中不免会受到这方面因素的影响。

如果在听力学习时,处之泰然,从容不迫,心理放松,心情愉快,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水平。

反之,如果紧张,焦燥不安,惊慌失措,平时熟悉的材料也会变成陌生的内容。

所以说,情感因素直接影响语言、语音的输入。

这就需要学生进行自我调节和教师采取适当措施,帮助学生调节。

二、构建听力教学体系,系统训练听力听能。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对英语听力检测达标规定了明确的要求:

1、能听懂课堂用语,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2、能听懂教师用所学语言叙述课文内容的概要或故事。

3、能听懂基本上没有生词,浅于所学语言知识并由英语国家人士朗读的录音材料。

听力材料的语速为每分钟90-100个单词,听三遍,理解准确率达70%。

听说读写是相互依赖的四项语言基本技能,为了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各省市把听力列为中考的测试项目,占卷面总分的15-25%,并重在测试学生的辨别能力,听懂英语的能力,交际表达能力,短期记忆能力,正确理解和听写的能力。

其主要测试形式有:

辩音、句子、与对话的理解和反应,短文的理解、判断和选择,交际问答,填空听写和正确表达等。

从听力测试内容上大致可分为:

时间和数码,地点和动向,价格和数量,人物和事件,情景和背景。

因此,在听力训练中应注意构建英语听力教学体系,进行大量的听力实践,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听力水平。

提高英语听力理解能力的策略和技巧

【内容摘要】听是人们语言交际的重要方面,听是英语发音准确的关键,也是学习英语的重要途径之一,听力的识别和理解能力,与个人的知识经验有密切的联系,本文结合NMET听力试题的题型和测试内容,论述了听力理解的意义及能力要求。

提高听力理解能力,选择适合的听力材料至关重要。

有效的训练和恰当的应试技巧点拨有事半功倍之效。

【关键词】听力策略听力技巧听力理解能力

学习语言一个十分重要的目的就是同活生生的人进行交际,听作为人类言语交际方式之一,在信息剧增、国际交际日益频繁的今天更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如何提高听力始终为人们所关注,尤其是听力能力的提高。

初学者要真正掌握一门外语,必须尽快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

中学英语教师作为学生的英语启蒙老师首先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制定相应的策略,把重点放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听力理解的能力上。

听力理解是领会语言语义的一项重要能力,听者要对听到的语音信号进行复杂加工,整个过程是一个非常积极,非常活跃的动态过程,是背景知识、语境和语言知识相互撞击、相互作用,对听力材料不断进行吸收,最终形成理解的过程。

一.精选材料

NMET听力测试材料主要涉及日常生活、文化教育、风土人情,时事和科普常识等方面。

选好适合的听力材料,对有效地训练与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至关重要。

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1.真实性

为适应日后多样化的交际需要,应让学生广泛接触多种题材(社会生活、日常生活)和多种体裁(对话、独白、新闻广播、讨论、歌曲)等语言材料,材料应真实、自然,有实际意义,最好使用不同年龄、身份、性别的英美人士在自然场合下的声音。

2.可理解性

听力材料具有适当的难度是必要的,但必须做到循序渐进,以学生能听懂基本内容为前提,其难度应略低于阅读材料,难度的控制应从内容、词汇和录音音速等几个方面考虑;

内容应避免偏颇,词汇应尽量控制在高考词汇要求的范围内,语速要求自然、相当于真实生活中一般人讲话的速度。

3.同步性

所选材料最好与现行教材所学内容同步,接轨。

这样它既是对教材内容的一种补充或延伸,不断使已学的知识和语言现象得以复现,便于积累和记忆,也能减少听力训练中的盲目性,控制听力训练的难度,提高学生的成功感。

二、提高英语听力理解能力的策略

听力材料中涉及的知识面很广,包括语音知识(语音、语调等)语言知识(词汇、短语、句型、语法),日常交际用语,文化背景知识等等,对考生的能力要求也很多,有听辩能力、听写能力、交际英语运用能力、语篇理解能力(理解各种信息、谈话者之间的关系、谈话者的意图、观点等等)。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听力理解能力呢?

首先,从入门开始,就要认真教好音标。

音标的好坏决定了语音、语调的好坏。

打好语音基础对提高听力水平有很大的帮助。

其次要注重朗读技巧的训练、培养。

要有意识地教授学生单词重音、句子重音、连续、不完全爆破、句子节奏、音变、语调等知识,加强训练学生这些方面的技巧。

强调读的重要性,要求学生认真模仿磁带、老师的语音语调,要坚持每天30分钟大声朗读,最后,要不时进行语速适应练习。

有效的听力训练是培养与提高学生听力理解能力最重要的过程和最关键的环节。

训练应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1.精听与泛听相结合

精听就是在高度集中精力的情况下尽量把所听到的语言材料完全听懂,泛听指广泛地听各种不同类型的风格和不同来源渠道的声音材料,在听力训练时,要力求做到精听与泛听相结合,课上精听,课下泛听,精听抓“质”,泛听抓“量”。

精听与泛听,在不同时期有所侧重,而在适当时期有效结合,听力水平就会大大提高。

2.集中训练与分散训练相结合

听力训练应贯彻于每个教学环节中,每周定时抽出一定时间集中进行听力训练,做到“常”听但不“长”听。

多听在于经常听而不在于一时长时间地听,每次集中听半个小时较好,隔一定时间再听,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

3.听、说、读、写相结合

①听:

在听完一段录音材料后老师可以就所听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或引导学生进行课文复述,把听与说有机结合起来,以说促听。

②读:

即大声朗读或快速限时默读。

大声朗读可以使学生纠正自己的发音,提高朗读技巧,培养语感。

限时快速默读可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提高阅读速度。

③写:

即听写;

是听力训练中要求较高的一种形式,教师可要求学生对所学材料的部分段落进行听写,平时既训练学生听的精确度及写的速度,又要培养他们拼写单词及遣词造句的能力,不失为一种好的训练方法。

4.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缺乏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历史知识、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礼仪等方面知识的了解,会对听力理解产生一定的障碍。

5.在日常教学中体现出听力理解

充分利用课前5分钟和课堂用语来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把课前5分钟定FreeTalk时间,可安排一名值日生讲述日常生活材料或有趣的事情。

老师还可根据他的report提问,这既练习了他自己说写能力,又给其他同学提供了大量的听力材料。

老师要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使用大量的课堂用语,这些课堂用语可包括问候、指导、解释练习、表扬、改错等。

只有这样,才能营造一个学习英语的氛围。

在这个环境中得到耳濡目染的熏陶,从而养成良好的听说习惯。

6.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针对学生的自身的心理因素,为提高听力水平,首先,帮助学生树立上好听力课的信心,增强其克服困难的勇气。

其次,上听力课时,教师在课堂上要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气氛,让学生消除恐惧畏难心理,而全身心的投入。

最后,还应设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才能将他们的心理最终调整到最佳状态。

7、充分利用实物模型,图片和简笔画进行直观教学:

教材中能用实物演示的名词,教师应尽量收集或发动学生自带实物或制做模型,使学生能听其音、观其物、明其意,不能用实物演示的名词,可利用简笔教学,能起到形象直观的作用和提高听英语的教学效率。

听力教学往往比较枯燥无味,有时难免有较多机械的模仿和跟读训练,学习效果也往往事半功倍。

近几年有些学者,提倡将听力教学放在有意义的语境中进行,通过语境提高辨别语音、语调,通过连锁性操练、讲故事和朗读等有信息、有意义的活动来进行听力教学,这些形式的听力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乐学,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提高英语听力理解能力的技巧

高考英语听力与其他科目考试一样,也有其解题技巧。

如果同学门能够从这些解题技巧中获得发,对提高应试能力有事半功倍之效。

近几年的高考英语听力试题要求学生答题时做到以下几点:

1、听前要做好心理准备,一定要放松心情的去听。

如果会紧张可以先深呼吸然后再看听力材料,看材料时要大体上了解材料的主要内容,把握住只要方向。

2、听的时候要集中注意力,听好每段材料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

因为这两处是情景信息集中的地方。

要合理的分配注意力,抓住重要的词。

例如重复提到的词语、密切相关的词语、反问的内容、解释性的词语。

这些内容其实就是讲话人在强调的地方,往往就是答案。

接着就要一边听录音一边看选项,有些题目可以提前选出答案。

至少,这样可以大大简化答题时的判断、推理过程。

3、听完每段对话或独白后,应迅速整理和回忆所听内容,耐心检查、核对,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对答案做出判断。

总之,英语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要靠长期艰苦的训练结合一些策略和技巧,坚持多听-----听课文录音、听广播;

常听-----坚持天天听;

反复听-----听不懂的词、句要多听几遍,并注意结谈英语听力的培养

[内容]

中学生学习英语首先就应当从听入手,英语听力对学习英语至关重要。

“听力”英文为Listeningcomprehension,即听有声语言,并对其理解的能力。

正如RiversTemperty所说:

“听,是人们根据自己所了解的语言知识、语义和语法三方面的潜力,从语流中获得信息的积极活动。

根据上述观点,我们可以将听力理解为:

获得有声信息的活动能力,也可以说是一种交际能力。

这种能力的强与弱,除了决定人们对语言知识本身的了解外,还决定人们对语言背景文化知识的占有能力。

很难想象一个对语言背景文化一无所知的人,能够具备良好的听力。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把听说教学放在教学法的首位,强调听说英语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

从语言角度来看,语言本身首先是有声语言。

没有听,就没有说,语言的交流也就无从谈起。

因而,听力在语言学当中有其特殊的作用。

听,是语言的基础;

听力,是语言学习的前提 

从心理学的研究来看,在相等时间内,听到的信息量比读到的信息量要大得多;

而听到的信息转化为感性知识比读到的信息转化为感性知识的速度要快得多;

听到的信息往往比读到的信息更生动,印入脑海的烙印更深刻,不易遗忘;

同时,还能有效地培养语感。

从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心理特点看,中学生年少好胜,善于模仿,听觉灵敏,活泼喜动。

如果能注意培养他们的听力,在情趣盎然的气氛中加强听力训练,必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听力主要由两个部分构成。

即迅速正确地辨音解义的能力、理解语言内涵的能力,亦称“文化悟力”。

这两种能力表现在中学英语课堂上,即为识记教师发出的语音形式,准确地辨析词义,然后从词义、句义到文章中心大意,迅速辨析、思索、组合、归纳,并从中悟出讲话内容的中心所在。

这种能力除指对语言知识本身的理解能力外,还应包含对有关文化知识的理解和占有能力,包括经济、文化、天文、地理、历史以及简单的科普知识等等。

对这些知识的占有与理解无疑会提高对所听到信息的理解程度,从而使悟出的语义更深刻,更准确。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听力呢?

培养听力,首先要突破听力障碍,掌握“听”的基本技能。

学生或一般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听力训练中存在的听力障碍主要有四个:

①语音障碍②语义障碍③心理障碍④文化悟力障碍。

听力的语音障碍,为这四种障碍之首。

英语学习者应下决心攻破它,然后向更高层次迈进。

一、突破语音障碍,掌握听力基本技能掌握听力基本技能,首先应突破语音知识关。

英语语音知识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

不完全爆破、意群、连续、音的同化与失音、句子重音及语调。

其次还应掌握英音与美音的差别。

突破语音知识关的办法是:

认真听,注意模仿,用心记忆,并跟老师或录音机进行纠正,坚持反复训练和检测。

二、突破语义障碍,增强语义能力

语义指在倾听语言的过程中,人们根据所占有的语言知识、文化背景知识,以及母语知识,充分利用想象、推测、猜测、预测、记忆、综合、归纳、分析及概括能力,积极思维,进而理解通篇语言内在含义的过程。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悟义能力是一种听的综合能力,这种能力决定着听力的水平。

悟义能力的核心是预测能力——根据上下文想象、猜测、推断文字及其内在含义的基本功。

例如,听到文章的题目可以判定文章的体裁;

听到开头几句话可以得知文章的背景和叙述范围;

从第一段的叙述中可以推断其后面情节发展的大致脉络。

这种能力的培养应

该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

三、突破心理障碍,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突破心理障碍要注意三点:

(1)训练听力要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

听力训练要注意遵循科学的训练方法,适时选材十分重要。

所选的材料要体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规律,即由词的训练到句的训练,再到文章的训练。

更高的层次,还可以收听电视的新闻广播。

(2)听力训练的过程就是练功夫的过程。

练功夫除了需要科学的方法外,还应

具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不能指望一朝一夕就能获得成功。

(3)有的放矢地制订阶段听力训练计划,特别是制订出克服各种困难的针对性练习方案,在心理上有足够的准备,满怀信心,不至于在遇到困难时手足无措。

四、突破文化悟力障碍,加深理解能力

文化悟力是指对语言文化背景的占有和理解能力。

作为学生的文化悟力范围是指所学习的各学科知识,以及在课外获得的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及其对这些知识的理解能力。

只有突破文化悟力障碍,才能加深对所听内容的理解能力。

如何提高初中学生的听力技能

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常强调听、说、读、写四种技能的培养,其中听说是学习语言的基础。

《新概念英语》作者在介绍本书使用说明中强调“不写没有读过的语言,不读没有说过的语言,不说没有听过的语言。

”很明显,通过听的渠道获得语言信息及语言感受在外语学习中又是基础的基础。

目前,很多省市的中考试卷和中学生英语竞赛中都增设了听力考试,这就给我们中学英语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

如何培养学生听的能力?

在此,我结合教学体会谈谈个人看法,以抛砖引玉。

一、造成听力反应及理解困难的几个因素

1.语言基础知识不熟造成理解困难。

如单词、词组、动词的过去式等。

2.自身的语音素质不高造成理解障碍。

如长期读不准单词发音,特别是发音相近的词。

如:

bad-bed,sheep-ship,beat-bit,count-can'

t,here-hair,much-march,quite-quiet,kitchen-chicken,mouth-mouse.

3.语速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系列问题。

语速较慢,听力材料与学生的语言水平相当,学生的听力一般不会出现问题,但语速趋于正常,即使所听语言材料低于学生的语言水平,相当的学生也会感到吃力。

为什么?

1)连续例如:

Thecatsareinthestreet.

Theboxisonthetable.

Putsomeofitintheboxandsomeofitinthebag.

2)失去爆破例如:

MaryaskedJonetowritesoon.

Shakeyourheadifyoudon'

twanttogo.

3)重读例如:

There'

sadeskandachairinit,too.

4)一些词的重、弱发音不同例如:

以上现象同时出现在语速较快的听力材料中,使学生感到与自己的语音或想象中的发音很不相同,因此,误认是遇到了生词或觉得速度太快。

4.母语干扰影响听力的反应速度。

许多学生在听到一段语言信息后,习惯用中文逐字逐句翻译出来,而不能直接将语言信息转化成一个情景或一幅画,因而影响了反应速度,理解程度和记忆效果。

如果我们注重情景,常做一些看图听和看图说的训练,对于克服听英语时母语的干扰,形成用英语思维是大有益处的。

如看下面这幅小狗姿势及位置变化图,边听边让学生依次迅速指出小狗相应的位置。

5.听数字和人名等常使中国学生感到头疼。

要想听懂并迅速反应,首先要熟练掌握数字的基本表达法。

如序数词与基数词的读法,年月日,时间,电话号码,价格及简单的计算等。

并通过视听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训练。

例如:

1)看到:

A.13B.33C.30

听到:

thirteen

2)看到:

A.1509B.1559C.1590

onethousandfivehundredandnine

June________________

3)看到:

SMTWTFS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31

要求划出所听到的2个日期。

——SOhow1onghaveyoubeeninBritain?

——Well,wearrivedonthe4th,andwe'

restayinguntil

the20th.

4)看到:

A.56.50B.56.05

That'

sfifty-sixfiftyaltogether.

5)看到:

Ilefttheofficeattentotwelve.

6)听记人名(拼读、拼写):

M-o-n-i-k-aM-a-n-n-i-n-g

如学生对有些英文姓名发音不准,自然无法判断正确选项。

Jane,Jone,John等。

6.英、美英语的语音差异使学生茫然。

元音:

英美

辅音:

随着美音材料的增多与流行的趋势,学生应了解美音的基本发音特点。

我所教的历届高一奥校学生在听美音材料“No,I'

mnot.”或“Igotit.Igotthejob.”时,90%以上的学生听不出意思,误认遇到了生词。

在听到“Ican'

t.”时误听为“Ican.”

可将上述影响听力的诸多因素归结为:

1.自身语言素质;

2.语速;

3.思维障碍;

4.数字;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