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外科学复习重点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494322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4.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医外科学复习重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西医外科学复习重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西医外科学复习重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西医外科学复习重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西医外科学复习重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西医外科学复习重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西医外科学复习重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西医外科学复习重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西医外科学复习重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西医外科学复习重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西医外科学复习重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西医外科学复习重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西医外科学复习重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西医外科学复习重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西医外科学复习重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西医外科学复习重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医外科学复习重点Word文件下载.docx

《西医外科学复习重点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医外科学复习重点Word文件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西医外科学复习重点Word文件下载.docx

⒈人体水的总量、影响因素与分布

总量与分布:

细胞内液(男40%,女35%)

体液血浆5%

细胞外液功能性细

20%胞外液15%

组织间液无功能性

细胞外液1~2%

影响体液总量的因素:

1)年龄;

2)性别;

3)肌肉组织含量。

⒉脱水与缺钠的临床分度及三型缺水的鉴别

临床分度:

等渗性(混合型)脱水——水和钠等量丢失,细胞外液容量减少、血钠浓度正常;

高渗性(原发性)脱水——失水多于失钠,细胞外液容量减少、血钠浓度增高;

低渗性(继发性)脱水——失钠多于失水,细胞外液容量减少、血钠浓度降低。

 

三型缺水的鉴别:

分度等渗性高渗性低渗性

(血Na值>150mmol/L)

轻2~4%2~4%血Na值<135mmol/L

中4~6%4~6%血Na值<130mmol/L

重>6%>6%血Na值<120mmol/L

(式中百分比为失液量与体重相比)

⒊治疗缺水补液量及补钠量的计算

1)生理需要量:

成人:

2000~2500ml

小儿:

按千克体重计算。

第一个10千克100ml/Kg,第二个10千克50ml/Kg,第三个10千克20ml/Kg

2)累计损失量

等渗性脱水:

轻、中、重度脱水失水量占体重百分比。

高渗性脱水:

也可根据血钠浓度计算补液量:

补液量(ml)=[血钠测定值(mmol/L)-142]×

体重

(kg)×

4(女性为3,儿童为5)

低渗性脱水:

补液量根据失水量计算,补钠量的计算公式:

补钠量(NaCl克数)

=[142-血钠测定值(mmol/L)]÷

17×

体重(kg)×

0.6(女性为0.5)

3)继续损失量

1.发热10%~20%/0C/天;

2.气管切开>800ml/天

3.大面积烧伤可>3000ml/天

4.胃肠道损失

5.尿崩

6.出汗等

4.临床补液原则

缺什么,补什么;

缺多少,补多少;

先快后慢;

先盐后糖;

先晶体后胶体;

注意补钾;

严密监测,适实调整;

积极病因治疗。

5.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的血清钾值各为多少?

静脉补钾应注意什么?

怎样治疗高血钾?

血钾浓度低于3.5mmol/L;

血钾浓度高于5.5mmol/L

静脉补钾应注意:

①浓度千分之三,

②速度20mmol/小时(≤80滴/分),

③总量6~12克/天,④小便,⑤血pH值,⑥时间(>3天)。

高血钾的治疗:

①停止摄入,②拮抗,③转移,④促排,⑤对症,⑥对因。

6.人体对酸碱平衡的调节机理

1)体液的缓冲系统;

2)肺的呼吸;

3)肾的排泄

7.使用5%碳酸氢钠治疗代谢性酸中毒时怎样计算用量?

1)根据co2cp(mmmol/L)值计算:

需补5%碳酸氢钠量(ml)=[co2cp下降值(mmmol/L)÷

2.24]×

体重×

0.6

2)根据BE(mmmol/L)值计算:

需补5%碳酸氢钠量(ml)=[BE测得值(mmmol/L)-(-3)]×

0.4÷

第六章.输血

⒈急性失血如何根据失血的量决定输血的成分和量?

失血量输注成分

①<总血容量的10%一般不须输血,适当补晶体液

②总血容量的10~20%,HCT>30~35%晶体+胶体/血浆增量剂

③总血容量的20~30%,HCT<30~35%晶体、胶体液+浓缩红细胞,适当补血浆

④总血容量的35~50%全血+浓缩红细胞(各半)+晶、胶体+血浆

⑤>总血容量的50%同上+清蛋白+血小板+凝血因子

⒉输血时注意事项

1)核对项目;

2)检查血液、血袋;

3)不准添加其他药物;

4)无菌操作;

5)严密观察;

6)保存血袋2小时

3.输血的反应及处理课本P131-138

第七章.休克

⒈休克的定义及三期的特点

休克:

肌体有效循环血量锐减、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病理综合征。

三期特点:

(1)休克前期:

微循环障碍的缺血缺氧期,代偿期,神志清晰,精神紧张,面色苍白,四肢发凉,出冷汗,心跳加快,脉搏细速,脉压差缩小,皮下静脉瘪陷。

(2)休克期:

微循环障碍的淤血缺氧期,失代偿期,此期病人表现为神志淡漠、意识模糊、反应迟钝、甚至发生昏迷。

口唇及肢端发绀,四肢湿冷。

心跳快而弱,脉搏细速或难以扪清,血压下降,出现少尿或无尿。

(3)休克晚期:

微循环障碍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期,临床表现持续加重,血小板与纤维蛋白原进行性下降,有多发性出血倾向。

皮肤或皮下可出现栓塞或坏死。

多数病人发生严重的多发性器官功能衰竭。

⒉休克的治疗原则

㈠一般紧急处理;

㈡补充血容量;

㈢积极处理原发病;

㈣纠正酸中毒和维持内环境稳定

㈤血管活性药物应用;

㈥治疗DIC;

㈦激素等其他药物应用

第八章.重症救护与监护

⒈心跳骤停的诊断要点

1)意识突然消失,呼之不应(在全身麻醉下无法察觉)

2)大动脉搏动消失,颈动脉或股动脉搏动摸不到,血压测不到,心音听不到。

3)自主呼吸在挣扎一两次后停止,但在全身麻醉过程中应用骨骼肌松弛药后无挣扎表现。

4)组织缺氧后会出现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可作为间接判断心跳骤停的指征。

⒉复苏程序中的A、B、C、D、E法各代表什么意义?

A—气道,B—呼吸;

C—循环;

D—药物;

E—电生理检查与治疗

⒊现场急救时常用的人工呼吸方法有哪些?

(一)徒手人工呼吸法:

1)口对口(鼻)人工呼吸;

2)1.口对口(鼻)人工呼吸

(二)利用器械或特制的呼吸器以求得最佳的人工呼吸:

1)面罩气囊法;

2)气管插管气囊呼吸法。

⒋心脏按压及按压有效的表现是什么?

心脏按压有效时可以触及颈动脉或股动脉的搏动,可量到血压,患者的面色好转,瞳孔缩小。

(监测呼气末CO2分压(ETCO2)用于判断CPR的效果更为可靠,ETCO2升高表明心排出量增加,肺和组织的灌注改善)。

心脏按压过程中如果瞳孔立即缩小并有对光反应者,预后较好。

如无药物的影响而瞳孔始终完全散大且角膜呈灰暗色者,预后一般不良。

但瞳孔的变化只能作为复苏效果的参考,不宜根据瞳孔的变化来决定是否继续复苏。

⒌复苏后的处理原则。

1)进一步呼吸支持;

2)维持生命指征的稳定(药物、电除颤等);

3.保持内环境稳定;

4)器官功能保护与防治多器官功能衰竭);

5)持续脑复苏;

6)防治感染

6.什么叫MODS?

临床分几型?

MODS:

急性疾病过程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器官或系统同时或序贯发生功能障碍。

分型:

1.一期速发型;

2.二期迟发型

7.造成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有哪些?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病因:

1.肾前性;

2.肾后性;

3.肾性

临床表现:

少尿型ARF

㈠少尿或无尿期:

1.水2.电解质(钾、钠、氯、镁、磷)3.酸碱平衡

4.氮质代谢产物5.出血倾向

㈡多尿期:

尿量增加但肾功能尚未随之好转(原因:

滤过增多但重吸收与调节功能未恢复),可出现电解质缺失和脱水,尚存在氮质血症和酸碱平衡紊乱。

由于体质虚弱,极易发生感染等并发症。

非少尿型ARF

无少尿或无尿,每日尿量常超过800ml,但血肌酐呈进行性升高,与少尿型相比,其升高幅度低,严重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消化道出血和神经系统症状均较少尿型少见,感染发生率亦较低,临床表现轻,进程缓慢,需要透析者少,预后相对较好。

但临床不可忽视此型肾衰竭。

8.治疗ARDS时使用人工呼吸机的目的是什么?

纠正低氧血症和改善肺泡换气功能;

第十一章.外科感染

⒈造成外科感染的要素是什么?

①致病菌—毒力、数量、种类;

②感染途径—环境、医疗操作;

③抵抗力—全身、局部

⒉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ystemicinflammatoryresponsesyndromeSIRS)

①体温:

>38℃或<36℃;

②心率>90次/分;

③呼吸急促>20次/分或过度通气,Paco2<4.3kPa;

④白细胞计数>12×

109/L或<4×

109/L,或未成熟白细胞>10%。

⒊感染的临床表现。

1.局部症状:

1)非特异性感染的红、肿、热、痛、功能障碍

2)特异性感染的特殊表现

2.全身症状:

发热、头痛、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白细胞计数增高等;

3.器官系统功能障碍

⒋合理使用抗生素。

在未明确致病菌前,先按临床诊断、病灶部位、脓液形状等估计病原菌种类,选用广谱抗生素,同时留取具有代表意义的病灶标本送细菌培养(必要时做特殊培养)+药敏试验;

当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结果出来后,根据培养及药敏结果,同时需要参考前一阶段抗生素使用效果,针对性选用窄谱抗生素;

72小时后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

⒌外科感染的治疗原则。

⒍破伤风发生的原因及其预防和治疗。

发生原因:

①破伤风杆菌是革兰染色阳性的厌氧性梭状芽胞杆菌

②创伤组织缺血坏死,合并其他细菌感染使得组织氧化还原电位显著降低时,为破伤风杆菌的滋生提供了有利条件。

1)主动免疫:

百白破疫苗;

2)妥善处理伤口:

彻底清创、双氧水(或高锰酸钾液)清洗;

3)被动免疫:

肌注破伤风抗毒素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治疗:

破伤风是极为严重的疾病,一经确诊,应送入监护病房。

采取积极的综合措施,包括清创消除毒素来源,给予免疫制剂中和游离毒素,控制与解除痉挛、确保呼吸道通畅,防治并发症等。

第十二章.损伤

⒈造成损伤的外界因素。

(1)机械性因素:

如棍棒打击、重物压砸、刀刺切割、枪炮火器伤等;

(2)物理性因素:

如高温、寒冷、电流、放射线、冲击波、激光辐射伤等;

(3)化学性因素:

如强酸、强碱、毒气等。

(4)生物性因素:

如毒蛇、狂犬、昆虫咬螫等

2.损伤的急救原则是什么?

原则:

1.生命优先;

2.边诊断,边救治。

3.现场急救的常用技术有哪些?

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复苏术

脑与脊髓疾病

1、颅内压正常值,急、慢性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

颅内压正常值:

成人:

70~200mmH2O(0.7~20kPa)

儿童:

50~100mmH2O(0.5~10kPa)

急性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

(1)头痛;

(2)呕吐;

(3)意识障碍;

慢性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

(3)视力减退

2、在造成ICP↑的病因中,哪些造成急性ICP↑?

哪些造成亚急性ICP↑?

哪些造成慢性ICP↑?

各是哪个因素(①颅骨与椎管②脑组织与脊髓③中枢系统的血供④脑脊液)在起主要作用?

3、脑室引流管的高度是多少厘米?

为什么?

烧伤

⒈烧伤和估计烧伤面积的“新九分法”口诀极其意义。

烧伤:

由热力所引起的组织损伤统称烧伤,如火焰、热液、热蒸气、热金属等等。

口诀:

3、3、3,

5、6、7,

13、13、1;

5、7、13、21。

⒉烧伤深度鉴别要点,哪些情况属于重度烧伤?

鉴别要点:

Ⅰ度:

无水泡,充血明显,痛觉明显

浅Ⅱ度:

有薄皮水泡,疼痛明显

深Ⅱ度:

痛觉减退,水泡皮较浅Ⅱ度厚,水泡浅Ⅱ度小

Ⅲ度:

皮肤皮革化,碳化、蜡化,无水泡,无疼痛。

Ⅰ°

、浅Ⅱ°

烧伤一般称浅度烧伤;

深Ⅱ°

和Ⅲ°

烧伤则属深度烧伤。

⒊烧伤的病程分为几期?

(-〕急性体液渗出期(休克期)

(二)感染期:

1)早期感染2)⒉迟发性感染

(三〕修复期

4.烧伤治疗原则和要点是什么?

小面积浅表烧伤按外科原则,清创、保护创面,能自然愈合。

大面积深度烧伤的全身性反应重,治疗原则是:

1.早期及时补液,维持呼吸道通畅,纠正低血容量休克;

2.深度烧伤组织是全身性感染的主要来源,应早期切除,自、异体皮移植覆盖

3.及时纠正休克,控制感染是防治多内脏功能障碍的关键;

4.重视形态、功能的恢复。

第十三章.肿瘤

⒈肿瘤的定义。

肿瘤是机体中正常细胞,在不同的始动与促进因素长期作用下所产生的增生与异常分化所形成的新生物

⒉肿瘤的病因。

病因尚未完全了解,是内外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环境因素和机体因素);

80%以上与环境因素有关:

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

⒊恶性肿瘤的转移途径。

(1)直接蔓延

(2)种植性转移

(3)淋巴结转移(4)血道转移

⒋肿瘤的局部表现?

(1)肿块、

(2)疼痛、(3)溃疡、(4)出血、(5)梗阻(6)转移症状

⒌治疗肿瘤的方法有哪些?

(1)手术治疗;

(2)化学药物治疗;

(3)内分泌治疗;

(4)放射治疗;

(5)中医药治疗

第十四章.急腹症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

1.急性腹膜炎的分类。

(1)弥漫性和局限性

(2)原发性和继发性(3)细菌性和非细菌性

2.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症状和体征是什么?

症状:

(1)腹痛

(2)恶心、呕吐

(3)发热与感染中毒

体征:

望诊:

腹式呼吸减弱或消失

触诊:

腹肌紧张、严重时出现板状腹,压痛、反跳痛阳性

叩诊:

鼓音、移动性浊音

听诊:

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阑尾炎

⒈阑尾的解剖生理特点。

阑尾是一端开口的盲袋。

阑尾在腹壁上的投影是在右侧髂前上棘与脐部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临床上称之为阑尾点或麦氏点

⒉阑尾炎转移性腹痛的成因。

叙述急性阑尾炎转移性腹痛的成因。

答:

阑尾的感觉神经来源于胸10、11,由腹腔神经丛传递,因此,阑尾炎初期,阑尾本身炎症时表现为定位不太准确的脐周疼痛;

之后,随着阑尾炎症的加重,延及阑尾所在位置的腹膜(大多在右下腹),这部分的腹膜的感觉由躯体神经(胸11、12)传递,此时就会表现为定位准确的右下腹痛。

⒊阑尾炎的病理类型。

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2、化脓性阑尾炎3、坏疽或穿孔性阑尾炎4、阑尾周围脓肿

肠梗阻

⒈造成肠梗阻的原因有哪些?

1、按发病原因:

(1)机械性肠梗阻、

(2)动力性肠梗阻——

麻痹性肠梗阻、

痉挛性肠梗阻

(3)血运性肠梗阻

2、按有无血运障碍:

(1)单纯性肠梗阻

(2)绞窄性肠梗阻

3、按梗阻部位:

1)高位小肠梗阻(如空肠上段)

2)低位小肠梗阻(如回肠下段和结肠)

3)结肠梗阻

4、按梗阻进展速度:

(1)急性肠梗阻

(2)慢性肠梗阻

⒉肠梗阻的局部表现和全身影响有哪些?

全身症状:

(1)内环境紊乱

(2)感染和中毒(3)休克(4)呼吸、循环功能障碍

(痛吐胀闭)

(1)腹痛:

机械性肠梗阻——阵发性绞痛

麻痹性肠梗阻——中度弥漫性胀痛

血运性肠梗阻——中腹部或中背部持续性剧烈疼痛

绞窄性肠梗阻——剧烈的持续性腹痛伴有阵发加痛

(2)呕吐:

在肠梗阻早期,即可出现反射性呕吐,此后,呕吐随梗阻部位的高低而有所不同。

高位肠梗阻——呕吐出现早而频,呕吐物为食物、胃液、胆汁、胰液等。

低位肠梗阻——呕吐出现晚而少,吐出物为带粪臭味的粪样物;

结肠梗阻——呕吐到晚期才出现。

绞窄性肠梗阻——呕吐物呈棕色或血色

麻痹性肠梗阻——呕吐多呈溢出性

(3)腹胀:

其程度与梗阻部位有关

高位肠梗阻腹胀不明显;

低位肠梗阻及麻痹性肠梗阻则全腹膨胀;

因肠扭转或腹内疝等引起的闭袢性梗阻,腹胀常不对称。

(4)停止排便排气:

完全性梗阻,排气排便停止;

不完全性梗阻可有少量排气排便,但梗阻症状不能缓解;

少数病人由于梗阻以下肠管尚有残存粪便或气体,在发病早期仍可排气排便。

①望诊:

腹部膨胀,高位梗阻多在上腹部;

低位小肠梗阻多在中腹部。

麻痹性肠梗阻多呈全腹均匀膨胀;

闭袢性肠梗阻可出现不对称膨胀。

机械性肠梗阻多可见肠型及蠕动波。

②触诊:

单纯性肠梗阻可有不定位的轻压痛;

绞窄性肠梗阻则出现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等腹膜刺激征。

肠套叠和蛔虫团梗阻时可触及腊肠养或条索状肿物。

肠扭转或腹外斜疝嵌顿引起梗阻时刻触及痛性包块;

癌肿引起梗阻时常可触及质硬而不平滑的肿块。

③叩诊:

肠胀气时一般呈鼓音,当绞窄性肠梗阻时,腹腔有渗液,可出现移动性浊音。

④听诊:

肠鸣音亢进,呈高调金属音或气过水声;

麻痹性肠梗阻时,则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⒊在诊断肠梗阻的时候必须考虑哪些问题?

1、是否肠梗阻?

2、什么性质?

3、什么部位?

4、什么原因?

4.肠梗阻的治疗原则。

1、禁食与胃肠减压;

2、纠正内环境紊乱;

3、抗感染;

4、促通;

5、有出现血运障碍的迹象时,要采取外科手术治疗。

第二十章.腹外疝

⒈形成腹外疝的主要原因。

(1)腹壁强度降低:

1)先天性2)后天性

(2)腹内压力增高

⒉绞窄性疝的病理改变特点是什么?

①疝块突然肿大,明显疼痛,不能回纳入腹腔

②疝块坚实、变硬、明显压痛,令患者咳嗽时疝块无冲击感;

③出现急性机械性肠梗阻症状

⒊什么叫作“逆行性嵌顿”?

指嵌顿的肠管包括几个肠袢,呈w形,常发生在腹部内。

4.腹股沟斜疝和直疝的鉴别要点。

腹股沟斜疝与直疝鉴别

斜疝直疝

发病年龄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多见于老年体弱者

突出路径经腹股沟突出由外上向内下斜行腹股沟三角直接由后向前突出

进入阴囊不进入阴囊

疝块外形椭圆形、梨形,上部呈蒂柄状半球状,基底部宽

疝块回纳后压住内环疝块不再突出疝块仍突出

精索与疝囊关系精索在疝囊后方精索在疝囊前方

疝囊颈与腹壁下动脉关系疝囊颈在其外侧疝囊颈在其内侧

嵌顿机会较高较低

5.股疝为什么要及时手术?

股疝不能自愈,容易嵌顿,一旦嵌顿可迅速发展为绞窄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