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空间信息服务平台资源数据采集指导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508366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85 大小:5.0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网空间信息服务平台资源数据采集指导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电网空间信息服务平台资源数据采集指导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电网空间信息服务平台资源数据采集指导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电网空间信息服务平台资源数据采集指导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电网空间信息服务平台资源数据采集指导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电网空间信息服务平台资源数据采集指导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5页
电网空间信息服务平台资源数据采集指导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5页
电网空间信息服务平台资源数据采集指导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5页
电网空间信息服务平台资源数据采集指导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5页
电网空间信息服务平台资源数据采集指导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5页
电网空间信息服务平台资源数据采集指导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5页
电网空间信息服务平台资源数据采集指导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5页
电网空间信息服务平台资源数据采集指导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5页
电网空间信息服务平台资源数据采集指导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5页
电网空间信息服务平台资源数据采集指导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5页
电网空间信息服务平台资源数据采集指导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5页
电网空间信息服务平台资源数据采集指导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5页
电网空间信息服务平台资源数据采集指导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5页
电网空间信息服务平台资源数据采集指导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5页
电网空间信息服务平台资源数据采集指导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5页
亲,该文档总共8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网空间信息服务平台资源数据采集指导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电网空间信息服务平台资源数据采集指导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网空间信息服务平台资源数据采集指导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8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网空间信息服务平台资源数据采集指导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空间数据

属性数据

照片

备注

变压器

坐标

名称、材质、性质、运行单位、维护班组

全貌、塔头、基础、塔牌、线路走廊

变电数据

名称、类型、电压等级、所在地市、运行单位、维护班组

变电站门牌、主要构架

配电数据

架空杆塔

全貌、塔头、铭牌

配电站房

名称、电压等级、运行单位、维护班组

全貌、铭牌

公共设施数据

名称、运行单位、维护班组

检查井/工井井盖全貌

用户数据

标识、名称、运行单位、维护班组

站房全貌

1.4基础技术要求

1.4.1坐标系基准要求

(1)成果数据采用国家2000大地坐标系。

(2)高程数据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1.4.2精度要求

采集内容

精度要求

主网

发电数据

发电厂

不超过±

3.0米

输电数据

变电站

配网

1.5米

0.5米

检查井/工井

0.3米

用户站/用户变

注:

最大误差在本文中代表误差极大值。

1.4.3数据单位与格式要求

(1)经度、纬度坐标单位为十进制度(°

),精确到小数点后8位数字。

(2)平面坐标单位为米(m),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3)高程单位为米,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4)照片格式为*.jpg,像素建议不低于1024*768px,分辨率不低于150。

1.4.4其他

(1)综合考虑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各种类型数据的采集建设,确保电力数据完整性;

确保设备台账的关键字段信息录入完整。

(2)采用标准化的国网统一数据整理模版。

保证数据导入格式的一致性。

备注:

建立全省CORS系统,统一全省坐标基准,实现全网电网资源空间位置坐标的统一,坐标系已经满足了要求,无需进行再转换。

1.5项目原则

数据准备应遵循以下原则:

(1)整体性原则

统一坐标系:

对于空间参考系,必须保证区域电网公司或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内部的统一。

统一组织:

由省公司统一规划、整体指导,避免各个市县各自为政,造成数据混乱的现象。

(2)完整性原则

电力数据产品建设时需综合考虑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各种类型数据的采集建设,确保电力数据建库、应用管理的完整性。

(3)准确性原则

电力设备地理空间位置的定位精度符合应用精度要求。

基础地理空间数据的精度符合国家测绘产品的精度要求。

电网设备的隶属关系、连接关系、拓扑关系正确。

(4)及时性原则

对于电网资源数据,需根据设备变更(异动)情况及时进行电网资源变更(异动)数据维护工作,确保电网设备和现场变动一致。

1.6时间要求

按照国家电网的要求及省公司制定的计划安排,推广县的组织机构于2013年5月20日前上报,数据采集工作应于2013年9月30日前完成。

第二章电网资源数据准备工作流程

2

2.1电网资源数据准备工作流程图

电网GIS平台数据采集工作是一个复杂的工程,涉及的部门、人员、电网设备较多,需要各部门密切配合与协作,制定高效的工作流程,才能保障采集工作有效开展,具体流程如下:

修改

2.2数据采集流程图说明

序号

项目阶段

流程

说明

文档

1

准备阶段

完善PMS台账信息

依据推广单位实际设备量通过各班组完善PMS中台账信息。

导出PMS完整台账信息

以线路为单位从PMS中导出台账信息,移交至数据采集组。

《PMS电网清单》

人员、资料及设备准备

调配专业采集人员、班组配合人员,配备精准采集仪器,准备单线图、走向图、条图等已有信息作为参考开展采集工作;

《现有设备量统计清单》

《人员设备清单》

《人员配合清单》

培训

依据《电网GIS平台数据建设规范》等现场作业管理办法对参与数据采集人员进行集中培训。

数据采集阶段

方案制定

制定本单位数据采集的详细方案及工作计划。

《**供电公司资源数据采集实施方案》

项目启动会

各相关部分负责人及参加人员参加会议,统一思想并进行工作安排。

会议纪要

数据采集、内业整理

协调相关配合人员,依据《**供电公司数据采集方案》开展数据采集工作,并按照《电网GIS平台数据采集作业规范》对原始数据进行整理。

《日报、周报》

《PMS差异表》

PMS数据修改

根据数据采集组提供的PMS差异表,及时进行数据差异修改。

《PMS差异修改情况表》

自查

作业组内先完成实时完成数据自查工作,并对问题进行整改。

《数据检查问题清单》

3

成果评估验收

数据抽查

对已采集的数据进行随机抽取检查

《数据抽检表》

数据精度、完整性、准确性验收

现场检测数据精度,检查已测数据完整性、准确性。

《质检报告》

数据成果验收

对实施单位数据采集成果进行验收并总结经验。

《验收报告》

《验收意见》

4

成果提交

数据提交备份

对提交成果进行接收并签字备份。

《成果数据接收单》

第三章电网数据采集及整理

采集工作的步骤包括作业准备;

外业采集及数据整理和检查;

以及成果备份和提交三步。

3.1作业前准备

电网资源数据采集准备主要是指收集数据采集所需的设备工程资料,分析电网资源数据现状。

由各单位业务部门搜集并分析数据采集对象的辅助资料,确定数据采集方法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并明确职责分工。

对可用的成果资料进行确认,此部分成果资料将作为电网资源数据采集工作的重要基础参考资料进行使用。

地理信息平台数据采集前期数据资料准备的主要工作内容及其流程如下:

(1)总体指导队伍对数据采集人员进行业务及技术培训,并指导相关业务部门收集各类数据资料信息。

(2)各专责和各单位业务部门数据采集人员一起对现有资料进行分析并确认,确定可供现场采集的台账信息及辅助资料。

对于配网,条图必不可少,市县公司工作组因。

3.1.1电网设施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需要收集的资料主要包括:

业务系统(主要指生产和营销系统)台账、各类线路条带图、站内一次接线图、电力竣工资料、电网资源类型、已有电网资源的空间信息数据、公共属性数据(例如:

设备名称、电压等级、运行单位、维护班组等)及其他辅助生产资料。

通过安徽省电网资源现状调查分析可知,电网资源已通过PMS系统进行管理,因此电网设施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主要是针对PMS系统中的已有电网资源开展。

根据《电网GIS平台数据准备模版》,对PMS系统中已有电网资源进行梳理、转换、归类等,整理出符合国家电网资源数据准备要求的Excel数据。

3.1.2电网设施资料确认

经初步整理后的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公共设施及用电设施台帐整理成果,需交地市电力公司相关人员进行相关属性信息的确认。

3.1.3已有空间数据的分析整理

对已有数据的分析主要是分析原有GIS系统,生产等业务系统数据表或所使用的电子图纸(例如:

规划、生产部门的CAD图纸)中存在的有价值的电网资源空间数据、属性数据。

对于有价值的数据按照电网GIS平台数据格式及数据要求进行数据导出。

对原有数据中的空间坐标数据进行精度检查,对符合精度要求是数据通过坐标转换等技术手段,转换为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3.1.4采集数据量统计

数据采集前,将试点区域采集数据设备数量进行分项统计,包括以下内容:

配电线路、电缆线路、配电杆塔数量、站房(电缆分支箱、环网柜、配电室、箱式变压器、开闭所等)数量、电缆井数量等。

3.1.5杆牌整改

各市县公司在正式采集前,应通知各供电所、班组人员,对所管辖范围内的杆塔塔牌进行检查,供电所对目前无编制的杆塔,需在正式采集前完成杆号牌的喷漆工作,不得因杆塔标示牌不全影响整改施工方案中的进度,特别对于配网此项工作必不可少。

3.1.6设备准备要求

采集设备主要包含便携式电脑(包括:

鼠标、电源线)、RTK(包括:

接收机、手簿、对中杆、电台)、全站仪(包括:

主机、三角架、对中杆、棱镜)、数码相机、U盘/移动硬盘。

3.2电网资源采集内容

3.2.1变电数据采集

变电(主网变电站)数据采集的内容主要是各种类型变电站空间位置坐标及变电站的属性数据,具体采集内容包括:

1)采集变电站四角的经纬度坐标、高程;

2)根据变电站四角的对角线推算变电站的中心点经纬度坐标、高程;

3)记录变电站的名称、电压等级、变电站性质、所在地市等信息。

3.2.2输电数据采集

输电数据采集主要包括架空线路数据采集和电缆数据采集两个方面的内容,具体采集内容包括:

输电架空线路数据采集

1)采集输电杆塔经纬度坐标、高程;

2)采集输电杆塔时能直接采集到定位点的采集两次数据,不可直接采集的定位点可使用对角线采集法和三角形采集法利用几何方法求取;

3)采集输电线路的四个角点坐标。

4)拍摄输电杆塔照片,包括全貌、塔头、铭牌、走廊、基础。

5)记录相关属性信息,如:

塔型、走向等

输电电缆线路数据采集

1)根据公共设施采集的检查井/工井和电缆管(沟、隧道)拐点信息绘制电缆管(沟、隧道)走向;

2)通过实际地下管线测绘方式或基于电缆管(沟、隧道)的路径标绘电缆线路的走向和位置,并注明埋设方式;

3.2.3用电数据采集

用电数据采集的内容主要是大用户(包含重要、高危用户等)的用户站或用户变的数据信息。

具体采集内容包括:

1)采集用户站特征点坐标,并根据各特征点坐标推算用户站中心点坐标。

2)在采集用电数据的同时记录用户标识、电压等级、用户名、变压器台数等相关信息。

3.2.4配电数据采集

配电数据采集主要包括配电架空线路数据采集、配电电缆数据采集和配电站房数据采集三个方面的内容,本次只涉及10kV以上电压等级的配电设备空间数据采集,对于10kV以下的低压配电设备空间数据采集内容也可以参照,具体采集内容包括:

配电架空线路

1)采集10kV杆塔坐标,拍摄一张能清晰看到杆上设备的杆塔全貌照片;

2)记录杆塔编号、材质、高度、回路名称、布线方式等杆塔信息(为防止杆塔编号记录错误,拍摄照片作为参考);

3)遇到无杆号的杆塔要根据实际情况先用马克笔写在杆上(能辨别),并及时通知运行维护班组尽快将杆号刷上,需所属班组人员配合;

4)只采集物理杆塔,避免双回路或者多回路杆塔重复采集坐标;

5)记录杆上设施备如刀闸、开关、跌落、变压器、采集终端等杆塔设备信息,供项目实施中人工绘图时参考。

配电电缆线路

3)对于无法撬开电缆井,只采集平面坐标,拍摄地面照片,局方人员至实施现场指导电缆入沟及路径走向;

4)采集电缆工井,根据电缆线路走向绘制线路图

5)记录相关的属性信息

配电站房采集

1)采集站房(开关站、配电室、箱式变等)坐标;

2)记录站房的名称、类型、运行编号、地点等相关信息。

3.2.5公共设施数据采集

公共设施数据采集的主要内容包括电缆井、检查井、工井、电缆通风、电缆沟等设施。

1)电缆井、检查井、工井、电缆通风、电缆沟等设施采集坐标、高程,并记录其名称,设施地址信息;

2)用高精度测量设备采集公共设施的经纬度坐标、高程;

3)记录电缆通风口的编号、运行状态、所属隧道/电缆沟、运行单位、所在区域等信息。

3.2.6 照片拍摄内容

(一)输电杆塔照片

每座杆塔拍摄5张能清晰看到杆上设备的照片(杆塔全貌、杆塔塔头、杆塔基础、杆塔塔牌、线路走廊,其中线路走廊包括前视和后视)多路同杆的塔牌要分别拍摄。

拍照统一按照从一条线路沿小号杆向大号杆方向拍摄,按照杆塔铭牌、杆塔全貌、杆塔塔头、杆塔基础、线路走廊的顺序依次进行拍摄;

拍杆塔全貌时,杆塔全貌居中显示,不能有遮挡;

照片不可有暴光过度、重影、模糊,光线要充足。

如下图所示:

输电杆塔全貌

输电杆塔塔头

输电杆塔塔牌

输电杆塔基础

输电杆塔走廊

(一)变电站照片

每座变电站拍摄1张能清晰看到变电站名称的照片

变电站名称墙和大门全貌居中显示,不能有遮挡物;

照片不可有暴光、重影、模糊,光线要充足。

变电站照片

(二)配电杆塔照片

采集杆塔照片,拍摄三张照片,一张杆塔全貌照片;

一张能清晰看到杆塔铭牌的杆塔铭牌照片(若存在多回路线路杆塔身背铭牌悬挂分散情况,可根据实际需要拍摄多张铭牌相片);

一张能清晰看到杆上设备的杆塔塔头照片。

拍照统一按照从一条线路沿小号杆向大号杆方向拍摄,按照杆塔铭牌、杆塔全貌、杆塔塔头的顺序依次进行拍摄;

拍摄杆塔全貌时,杆塔全貌居中显示,不能有遮挡;

周边如有重要设施,如变电站、重要建筑物等,在不影响杆塔全貌拍摄时,也要在照片中体现;

杆塔本体及附属设备(如变压器、开关、刀闸、避雷器、接地环等)清晰可见;

全貌照片效果图

杆号照片效果图

杆号塔头效果图

(三)配电站房照片

1)站房铭牌、按照站房全貌的顺序依次拍摄;

2)在站房正面对站房全貌及周边主要设施进行最佳角度的拍摄;

3)站房全貌居中显示,不能有遮挡,站房名必须清晰可见,要能体现站房基础、环境等,如有重要设施,在不影响站房全貌的前提下,尽可能在照片中体现;

照片不可有暴光、重影、模糊,光线要充足;

4)一般环网柜、箱式变等要求需按以上要求拍摄,较大的开关站、开闭所等,优先拍摄正面;

5)因现场环境或其它特殊原因(如军事区域、监狱等),导致出现无法按正常要求拍摄的情况,要求有独立的说明文档,并及时反映。

配电站房照片效果图

(四)检查井/工井照片

1)按照检查井/工井铭牌、检查井/工井全貌顺序依次拍摄;

2)在未打开电缆井之前,先编号,再对电缆井表面全貌进行拍摄;

3)拍摄表面全貌照片清楚分辩出工井位置,尽量体现周边环境设施,照片不可有暴光过度、重影、模糊;

4)有部分工井已经被路政或其他单位的施工所覆盖,如无法从原始照片上分辩出工井的确切位置的,需在照片上注明。

检查井/工井照片全貌效果图

3.3作业流程及方法

3.3.1作业流程

此图是描述了数据采集工作的具体工作流程

1.数据采集指导组根据国网总部技术规范下发电网GIS平台数据准备模板和照片模板。

2.省公司PMS配合组根据标准模板要求,导出准确有效的PMS电网设备台帐并转交相关的市县公司牵头部门。

3.市县公司牵头部门将PMS配合组导出的电网设备台帐移交给各所属公司相关的配合部门,并收集相关配合部门的电网设施资料。

4.市县公司的相关配合部门对电网设备台帐进行核对并修改。

5.市县公司的相关配合部门将核对后的电网设备台帐和电网设施资料转交给市县公司牵头部门。

6.市县公司牵头部门(运维检修部)将核对后的电网设备台帐转交给地市公司电网设备采集组。

7.电网设备采集组根据电网设备台帐和电网设施资料进行采集工作,并将采集的数据进行内部的自查和抽查。

并生成PMS数据核对表,对PMS进行修改,再对台账进行整理核对,对自查和抽查完的数据转交省公司质量管控组。

8.省公司质量管控组组织数据核查队伍对数据进行核查、验收。

9.数据核查人员对数据进行核查工作,如果数据验收合格,交给省公司质量管控组在省公司对数据进行备份,如果数据不合格,分析该采集组的采集方案、措施等是否合理、满足要求并要求数据的采集组对数据进行整改,并将整改后的数据再次发给省公司质量管控组,再由数据核查人员对数据重新进行核查。

(注:

根据国网技术规范要求,电网GIS平台数据标准模板和照片模板分别为《电网GIS平台数据准备模版_v2.0.xls》和《照片批量导入模板.xls》。

3.3.2空间数据采集方式

电网设备空间数据采集采用的主要方式有:

(1)CORS基站+手持GPS接收机。

这种方式的工作原理是:

流动站和基准站在同一时段对同一组卫星进行观测,分别记录和存贮观测数据。

在两者相距不太远的情况下,可以认为两者的误差来源基本相似,手持GNSS接收机通过连接CORS控制中心,得到实时差分改正数并解算出待测点坐标。

安徽全省共建立20个基准站,覆盖安徽省全省范围,可实时得到亚米级或更高精度的位置数据,为外业数据采集提供极大的便利,我省绝大部门的外业采集将通过此方式。

(2)CORS基站+网络RTK。

对于采集精度要求较高的电网设备,要求使用高精度的GPS。

此种情况采用GPSRTK作业方式能满足要求。

用手持GPS设备无法直接测得电网设备的坐标的情况下,需要使用全站仪来进行测量。

此种情况下,需要使用GPSRTK作业方式来测设全站仪作业时所需的起算点。

在稍远离目标且有较好的工作环境的条件下,利用CORS基站,使用GPSRTK技术,测设高精度的控制点。

(3)CORS基站+网络RTK+激光测距仪

对于市区高楼区,天空遮挡严重,或在电磁干扰严重的基站附近,单纯用GPS接收机无法定位或无法保证数据质量,此时可以使用激光测距仪与GPS设备联合作业进行偏移测量,方法是稍稍远离该目标,寻找到较好的工作环境后再开始收星定位,同时使用激光测距仪测出GPS位置与待测目标点之间的相对位置(以距离、方位角等来表示),。

(4)网络RTK+全站仪

利用GPSRTK测设的控制点,使用全站仪进行电网设施坐标数据的采集。

全站仪作业时,要严格进行全站仪的对中、整平、定向等,以保证采集精度。

3.3.3空间数据采集方法

(一)观测要求

安徽省电力CORS系统连续24小时运行,数据采样率1s,服务器24小时不断电,确保任何时刻的手持接收机和网络RTK设备连接均内正常获得观测数据。

手持机及网络RTK采样率均设置为1s,每次采点均需稳定后采集10个历元以上。

(二)主网采集方法

主网数据采集对象分为输电杆塔、变电站、大用户。

对于输电杆塔建议按线路走廊进行测量,不要同时测多条线路(同塔多回线路除外),以避免连接关系出错。

要求按照如下七种方法采集杆塔中心坐标,坐标系统为CGCS2000。

(1)一点法。

适用于V型塔或直径小于30cm的杆塔(包括钢管塔)。

直接得到杆塔的坐标(X,Y,H)

(2)两点法。

适用于门型塔和铁塔

紧贴双杆水泥杆外测,采集一对坐标(X1、Y1、H1)、(X2、Y2、H2)。

然后计算杆塔中心点坐标。

(3)三点法。

适用于铁塔,测三个腿(地脚螺栓处或水泥外挡处)

紧贴铁塔腿水泥墩外角,依次采集1#、2#、3#四个坐标(X1、Y1、H1)、(X2、Y2、H2)、(X3、Y3、H3)。

然后利用对角点计算杆塔中心点坐标。

第3点用于校核

(4)四点法。

适用于耐张塔和直耐塔

紧贴铁塔腿水泥墩外角,依次采集1#、2#、3#、4#四个坐标(X1、Y1、H1)、(X2、Y2、H2)、(X3、Y3、H3)、(X4、Y4、H4)。

然后利用对角点计算杆塔中心点计算杆塔中心坐标,并适用边长条件进行校核。

(5)三点画圆法。

适用于钢管杆。

要求沿钢管杆四周均匀测三个点,要求沿钢管杆四周均匀测三个点,并且保证三个点到杆塔中心的距离大致相等。

紧贴钢管,在大致同样高度,依次按约120度旋转采集3个点坐标(X1、Y1、H1)、(X2、Y2、H2)、(X3、Y3、H3)。

然后通过公式或者画图求杆塔中心点坐标。

建议通过CAD中画图求中心,较直观简洁。

公式如下:

中心坐标(X、Y、H)中X、Y为3点坐标(X1、Y1、H1)、(X2、Y2、H2)、(X3、Y3、H3)的X、Y在xy平面构成的圆的圆心坐标,中心坐标(X、Y、H)中H为3点坐标(X1、Y1、H1)、(X2、Y2、H2)、(X3、Y3、H3)的H平均值。

(6)双方向法(此方法需要专业测绘人员使用))。

原则上仅适用于无法直接靠近的铁塔,要求测铁塔的两个对角线方向。

本方法只能用RTK设备,不能使用手持机。

中心坐标(X、Y、H)中X、Y为1#、3#点(X1、Y1、H1)、(X2、Y2、H2)所在直线与2#、4#点(X3、Y3、H3)、(X4、Y4、H4)所在直线在xy平面上投影的交点坐标,中心坐标(X、Y、H)中H为4点坐标(X1、Y1、H1)、(X2、Y2、H2)、(X3、Y3、H3)、(X4、Y4、H4)的H平均值。

(7)三距离法(此方法需要专业测绘人员使用)。

适用于不易到达的钢管杆和水泥杆,需要配测距离仪,要求三个测点均匀分布,且测距不能太长,此外需要特别注意所测距离就加上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