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房建危险源识别评价汇总表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510664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18 大小:47.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房建危险源识别评价汇总表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8页
天津房建危险源识别评价汇总表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8页
天津房建危险源识别评价汇总表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8页
天津房建危险源识别评价汇总表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8页
天津房建危险源识别评价汇总表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8页
天津房建危险源识别评价汇总表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8页
天津房建危险源识别评价汇总表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8页
天津房建危险源识别评价汇总表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8页
天津房建危险源识别评价汇总表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8页
天津房建危险源识别评价汇总表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8页
天津房建危险源识别评价汇总表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8页
天津房建危险源识别评价汇总表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8页
天津房建危险源识别评价汇总表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8页
天津房建危险源识别评价汇总表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8页
天津房建危险源识别评价汇总表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8页
天津房建危险源识别评价汇总表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8页
天津房建危险源识别评价汇总表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8页
天津房建危险源识别评价汇总表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8页
天津房建危险源识别评价汇总表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8页
天津房建危险源识别评价汇总表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天津房建危险源识别评价汇总表Word格式.docx

《天津房建危险源识别评价汇总表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房建危险源识别评价汇总表Word格式.docx(1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天津房建危险源识别评价汇总表Word格式.docx

100*

灾难

许多人死亡

6

相当可能

逐日在工作时间内暴露

40

非常严重

数人死亡

3

不经常,但可能

每周一次或偶然地暴露

15

严重

重残或死亡,严重职业病或死亡

1

完全意外,极少可能

2

每月暴露一次

7

重大

暂时性重伤或轻残,或造成一般职业病

0.5

可以设想,但高度不可能

每年几次出现在潜在危险环境

一般

轻微的可恢复的伤害,或轻微疾病症状

0.2

极不可能

非常罕见地暴露

引人注目

不利基本的卫生健康

0.1

实际上不可能

评价结果分类及控制要求

分数值

L*E*C危险程度

级别

>

320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特大)

五级

160-320

高度危险,需要立即整改(重大)

四级

70-160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较大)

三级

20-70

可能危险,需要注意(一般)

二级

<

20

稍有危险,可被接受(轻微)

一级

一、桩基工程(涉及人员:

桩基班组)

项目

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的危险源

L

E

C

LEC

控制措施

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触电事故(电危害)

临时用电方案存在缺陷;

0.8

临时用电设备在5台及5台以上或设备总容量在50KW及50KW以上者,必须编制临时用电施工方案,临时用电工程图必须单独绘制,并作为用电作业的依据.

过路电缆摆放不符合要求

现场使用的线路必须通过道路或在场内有可能被施工机械碾压的,必须对线路进行埋设或者作穿管保护。

未用三相五线制设置线路,接地接零保护不符合要求

施工现场按照“三相五线制”要求设置供电线路,并且必须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

违反“一机、一闸、一漏、一箱”

0.75

每台电器设备应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必须实行“一机一闸”制,严禁用同一个电器开关直接控制两台或两台以上的用电设备

未做到三级配电两级保护

执行三级配电系统,两级漏电保护系统(三级配电:

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和开关箱,两级保护,过载保护和漏电保护)

防护缺陷

电工作业未穿戴专用劳防用品

使用设备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和配备好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

人员受伤

桩架的地基不平或承载力不够

42

施工现场应按地基承载力,按桩机承载力的要求进行整平压实,当地耐力不够的场地,必须先夯实,或者加垫基础和铺设路基 

汽车吊在拼装桩机或者在吊卸桩材时无人指挥

1.5

按照JGJ46-88标准增设漏电保护器,安装完后经检查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

现场使用的钢丝绳磨损(钢丝绳断裂)

经常对使用的钢丝绳进行查看,一旦发现有磨损、变形的现象立即进行更换;

各类事故

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件上岗

0.05

把特种作业人员证件(复印件)进行网上核实,并核对身份证,确保人证一致。

桩机司机违反操作规程

严格对桩机操作人员进行监控,一旦发现违反操作规程立即制止并进行处罚 

人员坠落

桩孔未及时回填

4

施工完毕及时把桩孔回填,并将区域用红白旗进行围护

噪音危害

正循环钻机、静压机、锤击施工产生的噪音

1.2

给操作人员配发耳塞,并定时轮换

震动危害

正循环钻机、静压机、锤击施工产生的震动

按照其使用操作,并定时轮换

二、钢筋工程(涉及人员:

各施工班组)

 

物理

危险

危害

因素

设备设施缺陷

钢筋拉伸设备维修保养不到位,卷扬机钢丝绳断丝或磨损超过标准未更换

由机电人员对该机械传动部位进行打油保养,钢丝绳断丝达到报费标准及时更换,符合安全后方可使用

钢筋切断机外壳脱落,松动

14

由机电人员进行维修加固

钢筋切断机刀口有两处破损

21

由机电人员更换,更换后经检查符合安全要求方可投入使用

对焊机作业时,没有配备灭火器材

54

将对焊机周围的易燃物品远离,按照《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配备干粉或泡沫灭火器

钢筋机具没有重复接地

由机电人员按照JGJ46-88标准要求增加

对焊机作业人员作业时未设防火挡板,火星乱溅,作业人员没有佩带防护面罩

由项目安全员监督对焊作业人员加设防火挡板并给作业人员配发防护用品

对焊机作业人员作业时未穿戴绝缘手套、绝缘鞋

30

按《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中有关防护用品规定进行发放,并监督作业人员正确使用

钢筋拉直机周围没有防护栏杆,没有警告标识

9

在作业场所搭设1-1.2的防护栏杆并悬挂醒目的安全标志牌

电危害

设备外壳没有保护接零(接地)

45

由机电人员按照JGJ46-88标准增设重复接地,其电阻值不大于4Ω

对焊机没有设置漏电保护器

机具开关箱没有拉闸上锁,作业或维修中他人可能进行操作

依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有关条款对相关人员处罚并组织安全教育,加强管理力度

电渣压力焊机无专用开关箱,工人操作地点与电源开关处较远,有问题时难于及时切断电源

由器材部采购符合JGJ46-88标准要求的电箱。

由机电人员安装经检查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使用。

平板车转运钢筋装车不不合理时,钢筋散落容易砸伤工人

对工人加强安全教育增加自我防范意识,运输钢筋时捆绑牢固后,方可运输。

塔吊运钢筋时,钢筋不分类混合吊装,容易散落伤人

7.5

将钢筋分类吊运,较短的钢筋吊运时采用筐吊运。

无塔吊时,垂直传递钢筋,容易坠落伤人

人工传运钢筋时由专人统一指挥并给作业人员配备防护用品

明火

钢筋焊接时无动火申请,私自焊接,且无人监护

按《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办理动火申批手续

焊接中焊条头随意乱扔,容易引发火灾

对操作人员加强安全教育,焊接前应将周围易燃物清理。

对焊机距离木工房、宿舍过近,容易引发火灾

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对可燃的场所增设消防设备或将对焊机位置迁移。

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

电焊、气焊作业过程的高温材料容易伤人

18

按有关标准配发防护用品,并加强安全教育

粉尘与气溶胶

焊接过程产生的烟气对人体的伤害

给操作人员配发口罩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定期体检

作业环境不良

钢筋机台周边钢筋头没有清理干净,容易扎伤人

3.6

按照《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的规定,将钢筋头及时清理搬运

机具安置不合理,操作空间狭小,加工长件时容易受到伤害

按照《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有关规定及现场的实际情况,扩大钢筋制作的场地

绑扎4M以上的柱筋时,没有设置平台,攀登钢筋骨架进行作业,发生坠落事故

27

绑扎2M以上的柱梁钢筋时,必须增设操作平台。

对焊机棚搭设没有使用防火材料

使用防火材料,并加强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

电渣压力焊焊接柱筋时,楼板养护水较多,易发生触电事故

在积水多的地方增设干燥的木板,操作人员应穿戴绝缘防护用品

标志缺陷

钢筋机具处没有设置安全标志

项目部安全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设

安全操作规程牌挂设位置不当,难以看到

项目部安全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挂设

对焊机棚没有防火标志牌

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

易燃易爆性物质

对焊机作业现场10M范围内违章存放有氧气、乙炔瓶

20

项目部按照规定增设氧气、乙炔瓶的存放场所

三、模板工程(涉及人员:

木工平刨机没有设置安全防护装置

由机电人员按照有关规定根据机械设备的特点,设置防护罩

木工平刨机防护罩脱落

由机电人员检查脱落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并加固

木工平刨机刀片破损两处以上或有裂缝

按照《平刨安全管理规定》将刀片更换,并经过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圆盘锯皮带传动无防护罩或防护罩脱落

108

按照《圆盘锯安全管理规定》,机电人员根据机械的特点及时设置并加固

圆盘锯刀片破损两处以上或有裂缝

按照《圆盘锯安全管理规定》将刀片更换,并经过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圆盘锯没有设置防护挡板及分料器

同上

圆盘锯、平刨机无保护接零

3.5

机电人员按照JGJ46-88标准的要求,增设保护接零。

其电阻小于4欧

木工手电锯未设置漏电保护器

按照JGJ59-2011标准,《漏电保护器安全管理规定》的要求实施一机一闸并经过机电人员确认后方可使用

砼运输泵支架未设置剪刀撑,高度超过3M的未设置连墙点

项目部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编制专项方案,施工中作业人员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施工后经过验收合格方可进行作业

使用螺杆滑丝的扣件及锈蚀、变形严重的钢管

项目部按照JGJ130-2001标准要求,及时更换,更换后经过验收合格方可使用

部分木方有节疤、缺口易断裂

项目部将存在问题的木方予以更换

未按照模板施工方案搭设模板支撑系统

0.5

100

300

项目部技术人员及安全员现场检查,存在与方案不同的予以整改

底层模板安装时,未设置或设置的上下斜梯不符合规范要求

按照高处作业规定,项目部安排架工搭设,并经过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安装\拆除4M以上的独立柱未设置操作平台

90

项目部安排架工根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的规定进行作业

拆除悬臂结构底模未挂设安全带

126

施工前根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安全技术交底,配备专人监护并设置警戒区

因土方无法回填,外架未与主体同步

项目部技术负责人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编制专项技术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执行

模板拆除时,未将电梯井口\楼梯口封闭防护,易坠物

270

按照进行搭设,每隔4层设置一道封闭式的保护,并挂设安全网及安全标志

模板拆除后未及时对“四口、无临边”设置防护

按照临边防护有关规定进行搭设,设置1-1.2M的防护栏杆,并挂设安全标志,经过检查后方可投入使用

木工机具传动部位无防护罩

由机电人员按照JGJ46-88的要求,增设防护罩方可使用

木工机具未设置保护零,部分机具电缆随地拖拉

增设保护接零,安装完毕后保护接零的电阻小于4欧方可使用

手持电动工具未做绝缘测试、操作时未带绝缘手套

按照《手持电动工具安全管理规定》进行检测,作业人员配戴防护用品后作业

圆盘距使用时的噪音影响作业人员听力

项目部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安排在室外进行作业

运动物危害

垂直运输设备或塔吊转运钢管、扣件、模板、木支撑时,因堆放不合理发生高空坠落

63

根据JGJ59-2011标准,堆放的高度不得大于2M

塔吊吊装大模板,吊装措施不符合安全要求

作业人员严格按照安全技术交底进行作业,现场配备专人监护,设置警戒区

木工作业区有人吸烟

按照《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的规定执行,项目部在危险场所设置警告标志,加强安全教育

木工未及时将模板铁钉拔掉,易扎脚

木工将拆下的模板及时移开并清理现场

夜间作业照明不足

由机电人员增设照明灯具,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场地狭小,材料堆放超高、零乱

按照JGJ59-2011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有关文明施工的要求执行

信号缺陷

吊运安装大模板联络信号不明确

项目部安排专人指挥,信号传递采用对讲机

拆模时,楼层周边未设置警戒标志及专人看管

项目部安全员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设置警示牌,配备专人监护

木工作业区未设置“禁止吸烟”及“禁止烟火”的标志

“四口、五临边”模板拆除后未设置提示标志

行为性危害因素

指挥失误

班长安全意识淡薄,抢进度蛮干

项目部集中所有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按照《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处理

操作失误

木工不按照安全技术交底要求作业

按照《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的规定执行

监护失误

拆除模板无专人监护

项目部安排专人进行监护

四、混凝土工程(涉及人员:

搅拌机安装不够稳固

根据搅拌机安全管理规定及时加固,加固后经检查合格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

搅拌机的操作电箱没有上锁

机电人员加强检查工作并对操作人员进行监督

搅拌机料斗无保险钩

根据搅拌机安全管理规定及时设置,检查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搅拌机上限位失灵

振动器开关无按钮

根据振动器安全管理规定及时设置并在试运行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

操作棚无防雨、防砸措施

根据高处作业的规范标准,项目部安排专职人员搭设双层防护棚,间距40CM,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无操作平台

依据高处作业规范标准,项目部技术人员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安排专职人员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并经过检查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搅拌机传动部分防护罩松动

机电维修人员依据搅拌机安全管理规定及时加固,符合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

工人没有正确配戴安全帽

依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处理,项目部较强安全教育,管理人员加强施工过程监督

操作机械人员没有配戴绝缘手套或绝缘鞋

540

电缆任意拖拉,随意绑在钢筋上

按照《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及项目部有关安全制度进行处理,作业前的安全技术交底认真实施

操作人员没有穿雨靴

电缆没有进行绝缘检查

机电管理人员按照JGJ46-88标准要求进行检测,不符合要求的及时更换

泵送管加固架不稳固

项目部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安排专业人员进行加固,作业前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并配备专人监护

碘钨等外壳保护零线接触不良

机电人员按照JGJ46-88标准及时维修保养并经过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移动电箱没有稳固、未按离地面1.3-1.5米要求架立

10.5

机电人员按照JGJ46-88标准要求架设,完成后经过检查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电缆没有架空

搅拌机无重复接地,保护零线接触不良

135

依据搅拌机安全管理规定,机电人员及时维修保养符合安全要求的方可投入使用

搅拌机作业过程中的噪音

配备耳塞,合理安排作业时间

插入式振动器作业过程的噪音

输送泵作业时的噪音

振动危害

振动棒的使用

合理安排作业时间

平板振动器的使用

泵车运转过程的振动

上料来往车辆的行驶

现场管理人员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挂设安全禁止标识并验正驾驶员的上岗证件,加强现场监督

垂直运输设备及塔吊在吊送混凝土过程对人员和物的伤害

施工管理人员在作业前做好安全技术交底,施工过程中配备专人监护

运输混凝土的来往车辆的行驶

项目部配备专人指挥运输车辆的行驶安全

上料的道路不畅通

按文明施工有关规定及时配人清理,确保施工道路通畅

搅拌机周围排水不畅通

4.5

项目部安排施工人员按照施工现场的排水排污方案实施

模板上无混凝土运输措施

按《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及JGJ59-2011标准的;

要求,项目部技术负责人补充并在施工过程中实施

心里生理性危害因素

负荷极限:

体力、听力、视力超过极限

作业人员作业时间过长,容易精力不集中、体力下降

项目部按照《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并按项目工程的实际情况调整作息时间

班组长违章指挥或不按照方案的有关要求进行指挥

依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给予处理,项目部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加强安全教育及技能培训

作业人员违章操作,不按照安全规程作业

五、土方工程(涉及人员:

临边防护不稳定,缺少扫地杆,部分基坑缺少防护

按照临边防护规定设置1-1.2M,扫地离地面10CM的保护栏杆并加固,符合安全要求后方能投入使用

空气压缩机压力表,安全阀损坏,没有定期检查

机电人员定期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损坏的及时更换,符合安全要求后方能投入使用

作业人员上下基坑没有设置斜道

由架工设置1:

3的斜道,两边的防护栏杆高度为1-1.2M

基坑上下人员的斜道扶手不符合安全要求(没有设防滑条或防护栏杆高度不够)

水泵在使用前没有进行绝缘测试

机电人员在使用前对水泵进行检测,符合安全要求的投入使用

作业人员没有戴安全帽或没有正确戴安全帽

按照《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的规定进行处理,加强安全教育及配戴防护用品的教育

作业人员没有穿防水鞋或光脚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