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路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512487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583.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拟电路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模拟电路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模拟电路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模拟电路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模拟电路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模拟电路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5页
模拟电路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5页
模拟电路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5页
模拟电路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5页
模拟电路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5页
模拟电路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5页
模拟电路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5页
模拟电路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5页
模拟电路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5页
模拟电路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5页
模拟电路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5页
模拟电路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5页
模拟电路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5页
模拟电路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5页
模拟电路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模拟电路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

《模拟电路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拟电路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模拟电路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

题1.10题图1.10电路中,测得UE=-0.7V,若三极管β=50,求IE、IB、IC和UC。

题图1.10

第二章放大器基础

⑴为什么放大电路能把小能量的电信号放大到所要求的程度?

试说明组成放大电路的基本原则?

⑵在阻容耦合放大电路中,耦合电容有何作用?

若耦合电容采用电解电容,其极性应如何安排?

⑶什么是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

静态分析时依据什么电路?

⑷什么是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进行动态分析时依据什么电路?

⑸放大电路的输出动态范围也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测得。

怎样用示波器观察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波形?

⑹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与普通三极管不同,那么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的偏置电路有何特点?

它有几种偏置方式?

⑺为提高电压放大倍数和改善电路性能指标,放大电路中往往采用由多个单级放大电路级连而成的多级放大器。

多级放大器有那几种耦合方式?

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和问题?

⑻为什么说频率响应是放大器的一项重要性能指标?

题2.1单管放大电路与三极管特性曲线如题图2.1(a)、(b)所示。

1用图解法确定静态工作点Q;

2当RC由4kΩ增大到6kΩ时,工作点Q将怎样移动?

3当RB由200kΩ变为100kΩ时,工作点Q将怎样移动?

4

当-Vcc由-12V变为-6V时,工作点Q将怎样移动?

(a)(b)

题图2.1

题2.2放大电路如题图2.2(a)所示,三极管的输出特性曲线如题图2.2(b)所示。

用图解法:

1画出直流负载线并确定工作点Q(设UBEQ=0.7V);

2画出交流负载线,并确定对应iB由0~100μA变化时,uCE的变化范围,并计算输出正弦电压有效值。

题图2.2

题2.3题图2.3所示电路中,三极管β=100,

100Ω,UBEQ=0.7V。

1求三极管的静态工作点Q;

2求电压增益Au、输入电阻Ri、输出电阻Ro。

题图2.3

题2.4题图2.4所示放大电路中,三极管β=100,UBEQ=0.6V,C1、C2、Ce可视为交流短路。

1

求静态工作点Q;

2用等效电路法求电压增益Au=uo/ui、源电压

增益Aus=uo/us;

3求输入电阻Ri、输出电阻Ro。

题图2.4

题2.5三极管β=100,C1、C2可视为交流短路。

1求集电极直流电流IC和电位UC;

2求电压增益Au=

题图2.5

题2.6题图2.6所示放大电路中,三极管β=100,UBEQ=0.6V,

200Ω。

1求电压放大倍数Au;

2求输入电阻Ri、输出电阻Ro。

题图2.6

题2.7在题图2.7所示放大电路中,已知管子β=50,

300Ω,UBEQ=0.7V,电容C1、C2、C3可视为交流短路,Rs=500Ω。

1计算电压增益Au1=

、Au2=

输入电阻Ri、输出电阻Ro1、Ro2。

2说明此放大电路的功能。

题图2.7

题2.8在题图2.8所示共集电路中,输出电压通过耦合电容C3加到RB3的下端,已知

300Ω,

1kΩ,gm=100mS,RB1=RB2=20kΩ,RB3=100kΩ,RE=RL=1kΩ,所有电容可视为短路,

可忽略,

求输入电阻Ri。

题图2.8

题2.9题图2.9中FET的UGS(off)=-2V,IDSS=1mA。

求:

1为使静态时IDQ=0.64mA,源极电阻R应选多

大?

2电压放大倍数Au,输入电阻Ri,输出电阻Ro;

3若C3虚焊开路,则Au、Ri、Ro为多少?

题图2.9

2.10题图2.10所示放大电路中,场效应管跨导gm=2mS,

50kΩ,三极管的β=100,

1kΩ,

=∞,电容C1、C2、C3、C4可

视为交流短路。

1画出放大器的微变等效电路;

2计算放大器的中频电压增益Au=

、输

入电阻Ri和输出电阻Ro。

题图2.10

题2.11已知单管放大器的中频电压增益

=-200,fL=10Hz,fH=1MHz,试

1画出放大器的渐近伯德图。

2f=fL和f=fH时,电压放大倍数的模

和相角φ各为多少?

题2.12单管放大器如题图2.12所示,已知IC=2.5mA,β=50,Cμ=4pF,

fT=50MHz,

50Ω,求放大器的下限频率fL和上限频率fH。

题图2.12

第三章集成运算放大器

⑴在集成电路中广泛使用各种具有很大交流电阻的电流源电路,三极管电流源电路的交流等效电阻与哪些参数有关?

如何改进?

⑵恒流源在集成电路中除作偏置电路外,还可作为放大电路的有源负载,以提高电压增益。

试说明恒流源作负载,对放大器的动态性能有何改善?

⑶集成运算放大器实际上是一个高增益的多级直接耦合放大电路,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存在零点漂移问题。

什么是零点漂移?

怎样衡量放大器的零点漂移?

⑷什么是差动放大电路?

差动放大电路有何特性?

⑸电流源电路在差动放大电路中起什么作用?

⑹通常集成运算放大器由哪几部分组成?

各部分电路具有哪些主要性能?

⑺集成运算放大器技术参数与选择方法?

⑻集成运放理想化的条件?

题3.1在题图3.1所示的电路中,T1、T2、T3的特性都相同,且β1=β2=β3很大,UBE1=UBE2=UBE3=0.7V,请计算u1–u2=?

题图3.1

题3.2对称三极管组成题图3.2所示的微电流源电路,设三极管β相等,UBE=0.6V,VCC=+15V。

根据三极管电流方程导出工作电流IC1与IC2之间的关系式。

(设漏电流IS1=IS2)

2若要求IC1=0.5mA,IC2=20μA,则电阻R、RE各为多大?

题图3.2

题3.3在题图3.3所示的一种改进型镜像电流源中,设U1=U2=10V,

R1=8.6kΩ,R2=4.7kΩ,三个晶体管的特性均相同,且β=50,UBE=0.7V。

求晶体管T2的集电极电位(对地)UC2。

题图3.3

题3.4在题图3.4的电路中,设+VCC=+12V,–VEE=–6V,RB=1kΩ,RC=15kΩ,RE=7.5kΩ,RW=200Ω且滑动端位于中点,RL=∞,晶体管T1、T2的特性相同,β=100,

rbb’=300Ω,UBE=0.7V。

1求静态电流ICQ1、ICQ2以及集电极静态电位(对地)UCQ1和

UCQ2。

2若ui1=20mV,ui2=15mV,且共模电压放大倍数的影响可忽略

不计,求两管集电极对地电压uC1(即uA)和uC2(即uB)。

题图3.4

题3.5在题图3.5所示的电路中,直流电流表的满偏电流为100μA,电表支路的总电阻为2kΩ,两管的β=50,rbb’=300Ω。

试计算:

1当ui=0时,每管的IB、IC各是多少?

2为使电流表指针满偏,需加多大的输入电压(直流)?

3如果ui=–0.7V,这时会发生什么情况?

试估计流过电流

表的电流大概有多少?

如果ui=2V,又会出现什么情况?

过电流表的电流有变化吗?

题图3.5

题3.6恒流源式差动放大电路如题图3.6所示,已知三极管的UBE=0.7V,ß

=50,rbb’=100Ω,稳压管的UZ=+6V,+VCC=+12V,–VEE=–12V,RB=5kΩ,RC=100kΩ,RE=53kΩ,RL=30kΩ。

1简述恒流源结构的优点;

2求静态工作点Q(IBQ、ICQ、UCEQ);

3求差模电压放大倍数Aud;

4求差模输入电阻Rid与输出电阻Rod。

题图3.6

题3.7具有镜像电流源的差动放大电路如题图3.7所示。

已知VCC=VEE=15V,RB=10kΩ,RC=100kΩ,RL=150kΩ,RW=0.3kΩ,R=144kΩ,三极管T1~T4特性相同,UBE=0.6V,

β=100,rbb’=100Ω,T3管的rce=100kΩ。

1IC1、IC3、UCEQ1、UCEQ2、UCEQ3;

2差模输入电阻Rid、输出电阻Rod;

3差模电压放大倍数Aud;

4共模电压放大倍数Auc;

5当ui1=50mV、ui2=30mV时,uo=?

uC1=?

题图3.7

题3.8差动放大电路如题图3.8所示。

已知三极管的β1=β2=50,β3=80,rbb’=100Ω,UBE1=UBE2=0.7V,

UBE3=–0.2V,–VEE=–12V,当输入信号ui=0时,测得uo为零。

1估算T1、T2管的工作点IC1、IC2和电阻RE的大小。

2当ui=10mV时,估算输出电压uo的值。

3若要在T2管的集电极得到最大不失真输出幅度

Uo2max,对应的ui有效值为多少?

题图3.8

题3.9在题图3.9所示差动放大电路中,已知β=80,rbe=2kΩ,ui=20mV,电流源I=2mA。

输出电压uo=?

2输入电流ii=?

3最大不失真的输出电压幅值Uommax=?

题图3.9

题3.10恒流源差动放大电路如题图3.10所示,已知三极管参数:

β=50,UBE=0.7V,rce3=100kΩ,其他元件参数如图所示。

试求:

1静态工作点(IC1、IC3、UCE1、UCE3);

2最大不失真的输出电压幅值Uommax;

3当us1=210mV,us2=200mV时,uo=?

题图3.10

题3.11题图3.11为恒流源差动放大电路。

已知T1、T2特性相

同,β1=β2=β3=β=50,T3管的rce3=200kΩ,稳压管DZ的稳

压值UZ=7.5V,其他元件参数如图所示。

1各三极管的静态工作点;

2分别计算单端输出、双端输出时,放大电路的

Aud、Auc;

3单端输出时共模抑制比KCMR。

题图3.11

题3.12恒流源式差动放大电路如题图3.12所示。

UZ=4V,VCC=VEE=9V,Rb=5kΩ,Rc=10kΩ,R1=5kΩ,R2=1kΩ,Re=8.5kΩ,RL=30kΩ,三极管:

β=80,UBE=0.6V,rbb`=100Ω。

各三极管的静态工作点Q1~Q3;

2差模电压放大倍数Aud;

3当ui1=28mV,ui2=–20mV时,uo=?

此时

uC1、uC2各为多少伏?

题图3.12

第四章集成运算放大器应用

⑴试说明“虚短”和“虚断”的概念?

⑵与同相放大器、加法器和差动放大器相对应是否有同相积分电路、求和积分电路和差动积分电路?

试画出其典型电路形式。

⑶积分电路中,时间常数RC有何限制?

是否有更理想的改进型电路?

⑷微分电路中,输出电压正比于输入电压对时间的微分,说明输出对输入的变化量敏感。

是否也容易引入噪声而使信噪比下降呢?

如何解决?

⑸什么叫通带、阻带和截止频率?

按通带和阻带相互位置不同,有源滤波器通常可以分为哪几类?

它们的理想幅频特性如何?

⑹能否从二阶传递函数中直接看出,它是属于二阶低通、高通、带通、带阻或全通滤波器?

如能,试说明其规律。

⑺试说明运放工作在非线性区时的特点?

⑻如何确认运放是工作在线性区或非线性区?

题4.1在题图4.1中,各集成运算放大器为理想的,试写出各输出电压的值。

题图4.1

题4.2设题图4.2中的A为理想运算放大器,其共

模与差模输入范围都足够大,+VCC和–VEE同时也是

运放A的电源电压。

已知晶体三极管的rbe1=rbe2=1kΩ,

β1=β2=50,I为理想恒流源,求电压放大倍数

Au=uo/ui=?

题图4.2

题4.3在题图4.3中,已知运算放大器是理想的,电阻R1=10kΩ,R2=R3=R5=20kΩ,R4=0.5kΩ,试求输出电压uo=f(ui)的近似表达式。

题图4.3

题4.4电路如题图4.4所示。

请回答:

1欲实现uo=K(ui2-ui1)的运算关系(K为常数),电阻

R1、R2、R3、R4之间应有什么关系?

设A1、A2均为理想

运算放大器。

2在实际电路中,输入电压ui1、ui2的大小应受什么限

制?

题图4.4

题4.5电路如题图4.5(a)所示,A为理想运算放大器。

求uo对ui1、ui2的运算关系式。

2若R1=1kΩ,R2=2kΩ,C=1μF,ui1和ui2的波形如图(b)

所示,t=0时uC=0,试画出uo(0≤t≤5ms)的波形图,并标明

电压数值。

题图4.5

题4.6理想运放组成题图4.6(a)所示的电路,其中R1=R2=100kΩ,C1=10μF,C2=5μF。

图(b)为输入信

号波形,分别画出uo1、uo相对于ui的波形。

(a)(b)

题图4.6

题4.7理想运放组成题图4.7所示电路,导出uo=f(ui1,ui2)

的表达式,输入信号应满足什么条件?

题图4.7

题4.8试判断题图4.8中的各种电路是什么类型的滤波器(低通、高通、带通还是带阻滤波器,有源还是无源,几阶滤波)。

(a)(b)

(c)(d)

题图4.8

题4.9二阶带通滤波电路如题图4.9所示,已知电路增益

表达式为:

式中,

在下述参数条件下,求出

Aup、f0、Q:

1R1=1.3kΩ,R2=2kΩ,R3=80kΩ,C=0.1μF;

2R1=1.6kΩ,R2=250kΩ,R3=160kΩ,C=0.5μF

题图4.9

题4.10将正弦信号ui=Umsinωt分别送到题图4.10(a)、(b)和(c)三个电路的输入端,试分别画出它们的输出电压uo的波型,并在波形图上标

出各处电压值。

已知Um=15V,而且

1图(a)中稳压管的稳压值UZ=±

7V;

2图(b)中稳压管参数同上,且参考电压UREF=6V,R1=R2=10kΩ;

3图(c)中稳压管参数同上,且UREF=6V,R1=8.2kΩ,R2=50kΩ,RF=10kΩ。

(a)(b)(c)

题图4.10

题4.11在题图4.11所示电路中:

1分析电路由哪些基本单元组成;

2设ui1=ui2=0时,电容上的电压uC=0,uo=12V。

求当ui1=–10V、ui2=0时,经过多少时间uo由+12V变–12V;

3uo变成–12V后,ui2由0改为+15V,求再经过多少时间uo由–12V变为+12V;

画出uo1和uo的波形。

题图4.11

第五章反馈放大器

⑴什么是反馈?

如何判别电路有无反馈?

⑵如何判断反馈极性和组态?

⑶方框图分析法主要用途是什么?

结合实例说明求基本放大器输入电路和输出电路的原理和法则。

⑷定性和定量分析反馈放大器应大致采取什么步骤?

一般说来,四种类型的负反馈放大器的主要分析内容是什么?

⑸试用物理概念说明,负反馈为什么可以扩展频带?

⑹试说明负反馈对放大器对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有何影响?

⑺深度负反馈条件下,估算增益的方法?

⑻负反馈放大器产生自激振荡的条件是什么?

常用的消振方法是什么?

题5.1判断题图5.1(a)~(d)所示电路中哪些是负反馈?

哪些是正反馈?

哪些是交流反馈?

(c)(d)

题图5.1

题5.2判断题图5.2中各电路所引反馈的极性及交流反馈的组态。

(a)(b)(c)

题图5.2

题5.3反馈放大电路如题图5.3所示。

1判断图中级间反馈的极性或组态(负反馈应讨论组态)。

2若满足深度负反馈条件,则Auf=uo/ui、Rif、Rof各为多

少?

题图5.3

题5.4设题图5.4所示电路中的运放是理想的,试问电路中存在何种极性和组态(类型)的级间反馈?

推导出Auf=uo/ui的表达式。

题图5.4

题5.5在题图5.5所示电路中:

计算在未接入T3且ui=0时,T1管的UC1Q和

UEQ(设β1=β2=100,UBEQ1=UBEQ2=0.7V)。

2计算当ui=+5mV时,uC1、uC2各是多少?

定rbe=10.8kΩ。

3如接入T3并通过c3经RF反馈到b2,试说明

b3应与c1还是c2相连才能实现负反馈。

4在第③小题情况下,若|

|>

>

1,试计算RF

应是多少才能使引入负反馈后的电压放大倍数

=10。

题图5.5

题5.6由差动放大器和运算放大器组成的反馈放大电路如题图5.6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当ui=0时,UC1=UC2=?

(设UBE=0.7V)

2要使由uo到b2的反馈为电压串联负反馈,则c1和c2

应分别接至运放的哪个输入端(在图中用+、–号标出)?

3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后,闭环电压放大倍数Auf=uo/ui

是多少?

设A为理想运放。

4若要引入电压并联负反馈,则c1、c2又应分别接至运放

的哪个输入端(在图中标出)?

Rf应接到何处?

若Rf、Rb数

值不变,则Auf=?

题图5.6

题5.7已知负反馈放大器的开环增益A为105,若要求获得100倍的闭环增益,问其反馈系数F应取多大?

如果由于制造误差,其开环增益A减小为103,则此时的闭环增益Af变为多少?

相应的闭环增益的相对变化量

题5.8已知某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开环频率特性如题图5.8所示。

1写出基本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

的表达式。

2

若反馈系数

=0.01,判断闭环后电路是否能稳定工作?

如能稳定,请写出相位裕度;

如产生自激,则求出在45o相位裕度下的

题图5.8

题5.9某集成运放的直流开环增益为104,相应的极点频率分别为fp1=200kHz,fp2=2MHz,fp3=20MHz,已知产生第一个极点频率fp1电路的等效输出电阻Ro1=20kΩ。

为保证放大器稳定工作,采用简单的电容滞后补偿技术。

试问:

1若要求在闭环增益为10时稳定工作,则要求外接最小电容Cφ是多大?

2若要求实现单位增益时稳定工作,则补偿电容Cφ应取多大?

第六章功率放大电路

⑴功率放大器有何特点?

对其有何基本要求?

⑵功率放大电路的选管原则?

⑶分析乙类互补对称电路的传输特性及波形失真,说明减少或消除失真的方法?

⑷如何计算复合管的共射电流放大系数和输入电阻?

题6.1在图6.1(c)所示的OCL电路中,已知VCC=20V,RL=8Ω,ui为正弦电压。

1在输入信号Ui=10V(有效值)时,电路的输出功率、管耗、直流电源供给的功率和效率。

2在UCE(sat)≈0和ui的幅度足够大的情况下,负载可能得到的最大输出功率和效率。

3

每个管子的PCM至少应为多少?

4每个管子的耐压|U(BR)CEO|至少应为多少?

题图6.1

题6.2一互补推挽式OTL电路如题图6.2所示,设其最大不失真功率为6.25W,晶体管饱和压降及静态功耗可以忽略不计。

1电源电压VCC至少应取多少?

2T2、T3管的PCM至少应选多大?

3若输出波形出现交越失真,应调节哪个电阻?

4若输出波形出现一边有小的削峰失真,应调节

哪个电阻来消除?

题图6.2

题6.3用理想变压器耦合的乙类推挽功率放大电路如题图6.3所示。

若VCC=9V,RL=8Ω,n=N1/N2=4,晶体管饱和压降可以忽略不计,求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Pomax,电源提供的功率PV和效率η。

题图6.3

题6.4OTL放大电路如题图6.4所示,设T1、T2的特性完全对称,ui为正弦电压,VCC=10V,RL=16Ώ。

试回答以下问题:

1静态时,电容C2两端电压应是多少?

调整哪个电阻能满足这一要求?

2动态时,若输出电压波形出现交越失真,应调整哪个电阻?

如何调整?

若R1=R2=1.2kΩ,T1、T2管的β=50,|UBE|=0.7V,PCM=200mW,假设D1、D2、R2中任意一个开路,将会产生什么后果?

题图6.4

题6.5OTL电路同题图6.4,已知VCC=35V,RL=35Ω,流过负载电阻的电流为io=0.45cosωt(A)。

1负载上得到的输出功率PO。

2电源提供的平均功率PV。

3管子T1、T2的管耗PT1、PT2。

题6.6在题图6.6所示电路中,运算放大器A的最大输出电压幅度为±

10V,最大负载电流为±

10mA,晶体管T1、T2的|UBE|=0.7V。

问:

1为了能得到尽可能大的输出功率,T1、T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