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所消毒技术规范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51386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41.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场所消毒技术规范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公共场所消毒技术规范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公共场所消毒技术规范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公共场所消毒技术规范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公共场所消毒技术规范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公共场所消毒技术规范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9页
公共场所消毒技术规范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9页
公共场所消毒技术规范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9页
公共场所消毒技术规范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9页
公共场所消毒技术规范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9页
公共场所消毒技术规范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9页
公共场所消毒技术规范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9页
公共场所消毒技术规范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9页
公共场所消毒技术规范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9页
公共场所消毒技术规范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9页
公共场所消毒技术规范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9页
公共场所消毒技术规范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9页
公共场所消毒技术规范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9页
公共场所消毒技术规范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9页
公共场所消毒技术规范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9页
亲,该文档总共5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共场所消毒技术规范Word下载.docx

《公共场所消毒技术规范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场所消毒技术规范Word下载.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公共场所消毒技术规范Word下载.docx

11编辑过]

支持

(2)中立(0)反对(0)单帖管理举报帖子

使用道具

|引用|回复

天山雪恋小大2楼个性首页|博客|信息|搜索|邮箱|主页|UC

加好友发短信

等级:

管理员

帖子:

536

积分:

4005

威望:

精华:

7

注册:

2008-10-714:

03:

22

PostBy:

2009-6-1211:

10:

51

第1章总则

1.1引言

为了预防公共场所和公共用品传播染病,保护人民的健康和社会安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场所消毒管理办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制订《公共场所消毒技术规范》(简称规范)。

本规范规定了公共场所环境和公共用品的消毒方法、效果检测和监督方法。

1.2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负责公共场所和公共用品卫生的事业和企业单位。

包括:

医疗卫生机构内的公共场所和公共用品、文化娱乐场所、浴业服务单位、宾馆、饭店、酒吧、茶馆、公共交通工具和环境、商店和购物场所、社区活动场所、学校、图书馆和书店、公用二次供水水箱和贮水容器、游泳池、银行和货币、幼托机构、体育场所和公共健身器材、美发美容店、空调系统等。

1.3名词术语

1.3.1公共场所对公众开放的,人民大众都可进入活动或接受服务的场所。

是由人工建成的,供公众使用的活动空间。

1.3.2公共用品向公众提供,为公众服务,众人均可使用的物品。

例如:

健身器材、娱乐器材、茶具、餐具、二次供水水箱等。

1.3.3消毒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方法,杀灭或去除外环境中病原微生物及其它有害微生物的过程。

消毒是个相对的概念,只要求杀灭或去除外环境中的有害微生物,而不是所有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程度,而不是全部杀灭。

1.3.4消毒剂用于杀灭和去除外环境中污染的致病性微生物及其它有害毒素的化学和生物制剂。

1.3.5消毒器以物理或化学因子作为消毒因子,配以发射装置和其他辅助装置而制成的用于消毒的机器。

干热消毒器、压力蒸汽消毒器、空气消毒器等。

1.3.6外环境指人体所处的环境,包括环境物品、水、空气、墙面、地面、天花板、用品等。

也包括人体表面和表浅体腔。

1.3.7灭菌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方法杀灭物品上污染的微生物。

灭菌是个绝对的概念,要求杀灭所有微生物,包括致病的和不致病的。

要求完全杀灭而不是使微生物减少到一定水平。

但在实际工作中,要把污染的微生物完全杀灭是不可能的,因此要求达到一定的灭菌概率(10-n),在医学灭茵中一般要求达到10-6。

在公共场所和用品消毒中,凡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和体腔的用具,必须进行灭菌处理。

1.3.8灭菌剂用于灭菌的化学制剂。

目前国内外使用的灭菌剂有:

环氧乙烷气体、甲醛气体、戊二醛液体等。

1.3.9灭菌器用于灭菌的器械或装置。

干热灭菌器、压力蒸汽灭菌器、环氧乙烷灭菌器、等离子体灭菌器等。

1.3.10清洁剂含有表面活性剂,具有去污作用的洗涤剂。

用于清洗物品,例如:

洗液、皂液、肥皂等。

1.3.11抗菌清洁剂:

由表面活性剂和杀(抑)菌物质配合而成的去污杀菌(除菌)洗涤剂。

抗菌洗液、皂液等。

1.3.12消毒员:

经过技术培训,并取得上岗资格的,从事公共场所和公共用品消毒的人员。

1.4本规范引用的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文通过本规范的引用,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其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本,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使用本规范的各方,研究并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凡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1)GB/T18204.1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检验方法

(2)GB/T18883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3)GB9663-1996旅店业卫生标准

(4)GB9664-1996文化娱乐场所卫生标准

(5)GB9665-1996公共浴室卫生标准

(6)GB9666-1996理发店、美容店卫生标准

(7)GB9667-1996游泳场所卫生标准

(8)GB9668-1996体育场所卫生标准

(9)GB9669-1996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卫生标准

(10)GB9671-1996医院候诊室卫生标准

(11)GB9670-1996商场(店)书店卫生标准

(12)GB9672-1996公共交通等候室卫生标准

(13)GB9673-1996公共交通工具卫生标准

(14)GB15982-1995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15)GB16153-1996饭馆(餐厅)卫生标准

(16)GB17217-1998城市公共厕所的卫生标准

(17)GB/T17729-1999长途客车内空气质量要求

(18)GB18081-2000火葬场卫生防护距离标准

(19)GB19258-2003紫外线杀菌灯

(20)WS205-2001公共场所用品卫生标准

(21)消毒技术规范,2002,卫生部

1.5选择消毒方法的基本原则

1.5.1消毒效果可靠所用的消毒剂和/或消毒器必须有确实的消毒效果,且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较少,按规定的使用方法、剂量和作用时间使用,应能保证达到附录B中各类公共场所要求控制的微生物指标。

1.5.2对使用者和人群安全所选用的消毒剂和消毒器必须对使用者安全,消毒后残留物和使用过程中的挥发物,对使用者和接触人群不应造成伤害。

1.5.3对环境的污染小:

任何消毒剂的大量使用都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包括对水体、空气和环境用品、表面的污染。

在选择消毒方法时,应尽量选择对环境污染小的消毒方法。

1.5.4对消毒物品损坏小几乎所有的化学消毒剂和大多数物理消毒法对消毒物品会有不同程度的损坏。

在选择消毒方法时,必须考虑消毒方法对消毒对象的适应性,使消毒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小。

1.5.5选用国家批准的消毒剂和消毒器:

所用消毒剂和/或消毒器,必须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

因此选择消毒方法时,必须选择有批准文号且在有效期内的产品。

对于清洁剂和抗(杀、抑、除)菌清洁剂,不需要批准文号,但企业应有产品标准,按企业提供的标准和说明书使用。

生产抗菌清洁剂的企业应有生产许可证。

在宣传杀菌、抑菌、除菌的具体功能时,必须有有效的检验报告为依据。

1.6消毒剂的配制方法

公共场所和公共用品的消毒,绝大多数情况用消毒液消毒,因此,消毒人员必须在消毒前把消毒片和消毒粉配成消毒液;

用液体消毒剂时,也需将消毒液稀释成所需浓度。

下述方法供参考。

1.6.1用消毒片配制消毒液:

可用下述公式计算所用消毒剂片数。

所需消毒剂片数=拟配消毒液浓度(mg/L)×

拟配消毒液量(L)

消毒剂有效含量(mg/片)

拟配10升含溴(或含氯)消毒液,浓度为500mg/L,所用消毒片有效溴(或氯)含量为500mg/片,问需加几片消毒片?

所需片数=500(mg/L)×

10(L)=10片

500(mg/片)

即配10L消毒液,需用有效含量为500mg/片的消毒片10片。

1.6.2用消毒粉(或其他固体消毒剂)配制消毒液:

可用下述公式计算所用消毒剂质量。

所需消毒剂质量=拟配消毒液浓度(mg/L)×

消毒剂有效含量(mg/g)

拟配10L含溴(或含氯)消毒液,浓度为500mg/L,所用消毒剂有效溴(或氯)含量为500mg/g,问需加几克消毒剂?

所需质量=500(mg/L)×

10(L)=10g

500(mg/g)

1.6.3把浓消毒液稀释成所需浓度消毒液:

可用下述公式计算所需消毒液原液量(ml)和加水量(ml)。

所需浓消毒液量(ml)=拟配消毒液浓度(%)×

拟配消毒液量(ml)

浓消毒剂有效含量(%)

例1:

用20%过氧乙酸配0.3%过氧乙酸10升,问用多少20%过氧乙酸和多少水?

所需20%过氧乙酸(ml)量=0.3%×

10000ml=150ml

20%

即用150ml,20%过氧乙酸,9850ml水。

将150ml浓过氧乙酸加入9850ml水中即可。

例2:

将已配成的2000mg/L的二溴海因消毒液稀释成500mg/L的消毒液10L,问用多少消毒液原液,用多少水。

计算:

所需原消毒液量(ml)=500mg/L×

10000ml=2500ml

2000mg/L

答:

将2500ml消毒液原液,加入7500ml水中即成。

1.7检验和监督

1.7.1公共场所和公共用品消毒的效果检验采样和检验均需按本规范的规定进行。

由卫生行政部门、消毒行业协会或其委托的单位,进行采样和检验,检验单位必须具有对社会出具检验报告的资格。

1.7.2监督:

对本规范执行情况的监督,由卫生行政部门和消毒行业协会负责,监督方式主要是检查规范执行情况,消毒效果是否达到要求等。

监督结果由卫生行政部门和/或消毒行业协会发布信息或公告。

对从事公共场所消毒服务的单位,在经消毒行业协会审核后,按行业准入标准管理,并对其工作质量进行监督检查。

对公共场所和公共用品经营单位、消毒服务单位,其负责的区域消毒后若不符合国家相关卫生标准,卫生行政部门可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和其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1.8消毒员的培训和资格认定

各有关公共场所管理、经营单位和消毒服务单位,必须配备消毒员,按规定参加消毒员培训。

消毒员由消毒服务单位或原单位管理,由消毒行业协会组织专家分批分期培训,完成培训计划经考核合格后,由行业协会发给上岗资格证。

消毒员可以是专职,也可兼做其他工作,但必须努力学习消毒理论和技术,积极开展消毒工作,宣传消毒知识。

消毒员的工作接受消毒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的指导。

对消毒员工作的考核由行业协会负责,对工作不认真,消毒不合格或发生严重事故的消毒员,行业协会可视情况给以教育,严重者收回资格证书。

1.9安全问题

消毒剂和消毒器在采购、运输、贮存和使用过程中,必须注意安全,按说明书进行操作,并做好个人防护。

支持(0)中立(0)反对(0)单帖管理举报帖子

天山雪恋小大3楼个性首页|博客|信息|搜索|邮箱|主页|UC

11:

16

第2章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内公共场所和公共用品的消毒

2.1适用范围和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一切从事医疗卫生服务的单位(医院、卫生院、保健院、卫生室等)和个人诊所的消毒。

2.2门诊区公共场所和用品的消毒

2.2.1空气消毒

诊察室和候诊厅空气应采取消毒措施,使其洁净度达到Ⅲ类环境的标准,即空气中的细菌总数≤500cfu/m3。

2.2.1.1消毒措施:

一般情况下,开窗通风即可,在寒冷季节和夏季使用空调,不能开窗通风时,可采用下述措施:

(1)过氧化氢空气消毒剂,过氧化氢含量3%,采用喷雾法,按15ml/m3,计算用量。

喷洒后,密闭门窗作用30min。

(2)过氧乙酸,喷雾或熏蒸:

把过氧乙酸配成有效含量2%的水溶液,按15ml/m3喷雾,作用时间30min。

(3)空气消毒机:

可选用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机,紫外线空气消毒机或臭氧空气消毒机等。

使用方法和安装,按卫生部批准的说明书执行。

2.2.1.2要求

(1)一般情况下,每天结束门诊后消毒一次,第二天上班后开窗15min。

(2)当有传染病流行时,应每天至少消毒两次,上下午结束门诊后各消毒一次。

(3)传染病门诊应每天消毒至少两次。

呼吸道传染病门诊应安装人在情况下可连续消毒的空气消毒机。

接诊过程中均应开机消毒。

2.2.2环境表面和物品的消毒:

1)门诊部用的物品一般按Ⅲ类环境物品要求,消毒后应达到细菌总数≤10cfu/cm2。

可用擦拭和喷洒法消毒。

2.2.2.1消毒方法:

可采用消毒液浸泡、擦拭。

门把手、电话机、床头柜、桌面、橙子、一般诊察器材、水龙头、污染的墙面、地面等,可采用:

(1)含溴或含氯消毒剂:

二溴海因消毒剂、含氯消毒剂等,配成含有效溴或氯250mg/L~500mg/L的消毒液做擦拭、喷洒消毒或浸泡物品,作用时间15~30min。

(2)用含醇和洗必泰或聚六亚甲基胍的消毒液,配成含洗必泰或聚六亚甲基胍3000mg/L~5000mg/L的消毒液,擦拭、喷洒,作用时间15min~30min,或浸泡消毒物品。

(3)用含过氧乙酸1000mg/L或过氧化氢3000mg/L的消毒液擦拭表面或浸泡物品,作用15min~30min。

2.2.2.2要求:

一般门诊应每天消毒1~2次,当有传染病流行时,应每天多次消毒,传染病门诊应每接诊一个病人消毒一次。

2.2.3工作人员手的消毒

门诊部属于三类环境,工作人员手上的细菌数应≤10cfu/cm2。

2.2.3.1消毒方法:

(1)用抗菌(或杀菌、除菌)洗液洗手。

或肥皂洗手液流水洗手。

(2)用1000mg/L碘伏洗手,作用1min~3min。

(3)用胍类(洗必泰,聚六亚甲基胍)和醇类复合消毒剂,含胍有效成份1000~3000mg/L消毒液洗手,作用1min~3min。

(4)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单链和双链)和醇的复方消毒剂,洗手或擦手,作用1min~3min。

(5)酸性氧化电位水洗手,作用1min~3min。

2.2.3.2要求:

开始工作前和接诊病人后,应消毒双手。

2.2.4门诊部厕所的消毒:

参照本规范19.3执行。

2.2.5床单位的消毒采用床单位消毒器消毒,按卫生部批准的说明书操作。

2.3病区公共场所环境和用品的消毒

2.3.1病区表面和用品的消毒

2.3.1.1消毒方法

(1)病房和走廊地面可选用下述方法:

①用含有效溴或有效氯250mg/L~500mg/L的消毒液拖擦,作用15min,一般情况下每天1~2次。

有明确病原微生物污染时,应即时清洁消毒。

②用250mg/L~500mg/L二氧化氯拖擦,作用10min~15min。

(2)护理站台面、公用物品表面、床头柜表面、门把手、电话机、水龙头等可选用下述方法:

①用含有效溴或有效氯250mg/L~~500mg/L的消毒液擦拭,用品浸泡,作用15min~30min。

②用复方胍类、醇类消毒剂。

胍类消毒剂含量3000mg/L~5000mg/L消毒液擦拭,用品浸泡,作用15min~30min。

2.3.1.2要求:

普通病区每天消毒1次,传染病区每天消毒2次或更多。

墙面无明确污染时不必消毒,不常用的用品用后消毒,不必每天消毒。

2.3.2病房空气消毒

2.3.2.1消毒方法

(1)开窗通风,每天开窗1~2次。

每次15min~20min。

(2)过氧化氢复方消毒剂喷雾消毒,含过氧化氢3%,按15ml/m3喷雾,闭门窗,作用30min。

(3)空气消毒机,按说明要求操作。

2.3.2.2要求

(1)一般病房,开窗通风即可,不必采用特殊消毒措施。

(2)重症病人监护室,应采用连续性消毒措施,可用人在情况下可使用的空气消毒机。

(3)住有呼吸道传染病病人的病房,应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消毒,每天1~2次或更多。

(4)采用中央空调的医院,病房换气末端应有消毒装置,或输入病室经消毒处理的空气。

以防病房间空气交叉污染。

空调的消毒参照本规范第17章执行。

2.3.3卫生洁具的消毒

卫生洁具包括便器、痰盂、痰杯等,用后需进行消毒。

2.3.3.1感染性排泄物和分泌物的消毒

一般排泄物和分泌物应加入消毒剂搅拌消毒后倒掉。

可加入二溴海因消毒粉或含氯消毒粉,使有效溴(氯)浓度为5000mg/L,作用60min。

一般排泄物和分泌物使有效溴或氯达到2000mg/L作用60min。

卫生洁具用后,用含1000mg/L有效溴或有效氯的消毒剂浸泡30min,用净水冲洗后凉干备用。

2.3.3.2要求

每次用后消毒。

2.3.4医务人员手的消毒

2.3.4.1消毒方法:

参照本规范第2.2.3.1执行。

2.3.4.2要求:

(1)医务人员手术前手的消毒,按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3.6.2执行。

(2)一般医务人员手的消毒应每检查治疗完一个病人消毒一次。

2.3.5床单位的消毒

2.3.5.1消毒方法:

采用床单位消毒器消毒,按卫生部批准的说明书操作。

2.3.5.2要求:

每个病人出院后,对其用过的床单位消毒一次。

天山雪恋小大4楼个性首页|博客|信息|搜索|邮箱|主页|UC

40

3.1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各类宾馆、饭店、茶馆、酒吧的环境、用品及相关人员的消毒。

3.2大堂的消毒方法及要求

3.2.1空气消毒

3.2.1.1消毒方法

(1)首选自然通风,或开窗通风换气。

(2)使用空调时应确保安全通风换气。

加强室内通风,保证足够的新风输入;

做好空调与通风设施的定期清洁和消毒。

具体方法参照本规范第17.2条执行。

(3)传染病流行期间或空气质量差时,可采用下述措施:

①过氧化氢空气消毒剂,过氧化氢含量3%,采用喷雾法,按15ml/m3,计算用量。

②过氧乙酸,喷雾或熏蒸:

③空气消毒机:

3.2.1.2要求

(1)一般情况下,3~5星级饭店、宾馆大堂空气中的细菌总数≤1000cfu/m3,普通旅店、招待所大堂空气中的细菌总数≤2500cfu/m3

(2)传染病流行期间应每天至少消毒2次。

3.2.2表面和用品消毒

(1)大堂的地面、墙壁、电梯,以及经常使用或触摸的物体表面如门窗、柜台、桌椅、门把手、话筒等表面部位,每天进行湿式清洁,并保持这些部位或物体表面的清洁干燥。

必要时可采用下述措施,每天至少1次:

①用含二氧化氯、有效溴或有效氯含量为250mg/L~500mg/L的消毒溶液拖擦或喷洒,作用15min~30min。

②耐湿物品必要时用含二氧化氯、有效溴或有效氯含量为250mg/L~500mg/L的消毒溶液浸泡30min。

③用含醇和洗必泰或聚六亚甲基胍的消毒液,配成含洗必泰或聚六亚甲基胍3000mg/L~5000mg/L的消毒液,擦拭、喷洒,作用时间15min~30min,或浸泡消毒物品。

(2)电脑的键盘和鼠标定期用75%的乙醇清洁消毒。

其他的办公设施,例如传真机和电话的清洁与消毒也可用上述方法处理。

不适合用以上消毒剂的,可使用75%酒精、3000mg/L季铵盐类化合物擦拭消毒,作用15min~30min

(3)传染病流行期间或发现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增加消毒次数或采取即时消毒。

3.3客房的消毒

3.3.1空气消毒

3.3.1.1消毒方法:

参照本规范第3.2.1.1条执行

3.3.1.2要求:

(1)星级饭店、宾馆、普通旅店和招待所客房空气中的细菌总数≤2500cfu/m3.

(2)传染病流行期间或发现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增加消毒次数或实施即时消毒。

3.3.2物体表面消毒

(1)对客房的地面、墙壁,经常使用或触摸的物体表面如:

门窗、柜台、桌椅、门把手、水龙头、话筒、洗手池等部位,每天进行湿式清洁,并保持这些部位或物体表面的清洁干燥。

必要时可采用下述措施,每天至少1次。

(2)用含有效溴或有效氯含量为250mg/L~500mg/L的消毒溶液拖擦或喷洒,作用15min~30min。

(3)耐湿物品必要时用含二氧化氯、有效溴或有效氯含量为250mg/L~500mg/L的消毒溶液浸泡30min。

(4)用含醇和洗必泰或聚六亚甲基胍的消毒液,配成含洗必泰或聚六亚甲基胍3000mg/L~5000mg/L的消毒液,擦拭、喷洒,作用时间15min~30min,或浸泡消毒物品。

传染病流行期间或发现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增加消毒次数或采取即时消毒。

3.3.3纺织品、拖鞋消毒

(1)床单、被套、枕套等卧具及毛巾应一客一换,清洗后消毒。

首选物理消毒方法,耐热耐湿的可用流通蒸汽100℃作用20min~30min或煮沸消毒作用15min~30min。

不耐热的物品可用化学法消毒,在用有效溴或有效氯含量为250mg/L的消毒溶液中浸泡30min或用含二氧化氯的消毒洗衣粉浸泡洗涤消毒,清洗晾干后备用。

有条件者可用床单位消毒器消毒,按说明书操作。

(2)拖鞋应每客一换,建议使用自备拖鞋,若使用公用拖鞋,应清洗后消毒,或提供一次性拖鞋。

重复使用的拖鞋可用含二氧化氯、有效溴或有效氯含量为1000mg/L的消毒溶液中或消毒洗衣粉溶液中浸泡30min,清洗晾干后备用。

3.3.4卫生间消毒

(1)水池、浴缸等一般情况下用清水清洁后保持干燥洁净,必要时每天用有效溴或有效氯含量250mg/L~500mg/L的消毒溶液擦拭处理1次。

(2)便池、下水道每天用有效溴或有效氯含量1000mg/L的消毒溶液冲洗,停留30min,然后用流动水冲去残留的消毒剂。

(3)垃圾桶内垃圾要及时清运,未清运的垃圾应置于有盖的桶内,每天用有效溴或有效氯含量1000mg/L的消毒溶液喷洒垃圾桶内外表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